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大还是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课文大还是小
一、教学背景
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内容涉及课文《大还是小》的阅读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词语“大”和“小”的意思;
2.理解比较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比较;
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判断。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问答互动
教师首先问学生“大还是小哪个好看?”、“你们喜欢大的还是小的玩具?”,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思考大小的概念。
2. 学习课文:大还是小
教师播放《大还是小》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看视频、听故事并进行阅读。教师鼓励学生多次观看视频,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 学习笔记整理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整理词语“大”和“小”的笔记。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绘制一个二维图像,来说明“大”和“小”的比较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比较的基本概念。
4. 讨论:大还是小?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彼此之间比较大小,思考哪一个更好。学生需要总结小组发言,汇报比较结果。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发言,让他们体验不同观点可能带来的争议,提高学生处理争议和分歧的能力。
5. 创作:我喜欢的大小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创作一篇《我喜欢的大小》的作文。学生可以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结合实际举例说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锻炼创新思维。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大小的概念;
2.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1.理解比较的基本概念;
2.分析与总结不同观点和分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
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大还是小》课文原文
有时候,我觉得个人特别大。
我个人穿衣服的时候,我个人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个人特别大。
有时候,我觉得个人很小。
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个人很小。
有时候,我希望个人不要长大。
更多的时候我盼着个人快点儿长大。
《大还是小》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文章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使孩子们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懂得如何“变大”。本课设计凸显以下三个方面:
1.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学
习伙伴互相评议、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和学生感情对读等。
2.激趣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
题读书。
3.突出“读”的作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
课文。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预习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拼读生字,记
忆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启发质疑
1.出示字卡“大”。
师:同学们,请大声地读这个字。(生读:大)
师:上课时,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大。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生答:小)
《大还是小》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区分“大”和“小”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球、书、盒子等。
2. 教师准备一张大白纸和一支马克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 教师引导学生用“大”和“小”来描述这些物品。
二、探究(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
2.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进行比较。
3. 学生用“大”和“小”来描述他们选择的物品,并记录在纸上。
三、分享(5分钟)
1. 每组学生派代表分享他们观察和比较的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和“小”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巩固(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张大白纸,上面画有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
2.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些物品,用“大”和“小”来描述它们,并写在纸上。
3.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检查,确保描述准确。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大”和“小”的概念。
2. 教师鼓励学生用“大”和“小”来描述他们身边的物品。
10大还是小
备教材教法
文本解读
《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孩子对自己是“大”还是“小”的认识,写出了孩子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真实有趣,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
课文通过“有时候很大”和“有时候很小”的比较,使学生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如何“变大”。
课后习题第一题是“朗读课文”,这篇课文适合男女生对读或者同桌之间对读,对读时要关注语气、语调的变化。第二题是:“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目的是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练习。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的2个新偏旁,可以结合本课出现的“得、快”来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双人旁和单人旁的区别,以及竖心旁和“心”之间的联系。
本课要求认识的12个字,大多可以用词或短语的形式来识记。
(2)写字。
本课要写的4个字中,“自”可以和“白”或“目”对比学习;“衣”要让学生观察笔画的细节,以及几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相互衔接的位置。
2.阅读理解
这篇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第1、2自然段之间存在着解释说明的关系;第3、4自然段之间也是同样的结构。
第5、6自然段表达了看似矛盾的两种心愿,“我”既希望自己不要长大,又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这种矛盾的心理是儿童成长中真实心理的反映,可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体会。
3.积累表达
积累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如“时候、感觉、觉得、很多、大自然、穿过、快速”等,丰富词汇。联系生活,借助“我( )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的句式,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大还是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大小的概念。
2.学习大小的比较方法。
3.掌握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2.学习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
三、教学难点
1.意识到大小概念的相对性。
2.掌握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
1. 教学内容
1.什么是“大”“小”。
2.大小的比较方法。
3.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2. 教学方法
1.通过图片、物品等真实场景让学生切身感受大小概念的相对性。
2.通过大小比较的游戏或活动让学生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3.通过练习、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1.引导学生认识大小的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不同物品:黑板、椅子、书桌,询问学生它们的大小。
2.引入“大”“小”这两个词语。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物品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尝试用“大”“小”这两个词语描述不同物品的大小。
2. 学习
1.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通过玩大小比较的游戏,帮助学生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2.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通过练习、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3. 练习
1.练习大小比较的方法。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或个人练习,让学生练习识别大小,并正确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
2.练习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练习,让学生练习使用“大”“小”这两个词语的正确方法。
4. 总结
《大还是小》教案一
【教材分析】
《大还是小》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小朋友心里的真实想法,表达了自己想要长大的心情。本文通过几件小事写了“我”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成为很厉害的人。但是有时候又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想长大而又不想长大的矛盾心理。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对“长大”这个话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能够独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有时候又不能完全独立。文中小朋友的矛盾心理也正是他们存在的疑惑。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明白时间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要活在当下,珍惜当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正确认读“时、候”等11个生字,学会写“自”等3个字,认识“ㄔ”等2个部首。
3.学习反义词,能够找出课文中的反义词。
4.感受小作者要长大心情,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重点】
明白“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教学难点】
懂得“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世界上有一个奇怪的银行,它给每个人都开了个账户,每天都往大家的账户上存入同样数目的资金,令你当天用完,不准把余额记账。不准预支和超支。如果用不完第二天就自行作废。请问,这个银行每天给我们存入的到底是什么?(谜底:时间)
聪明的孩子们,时间不紧不慢地走着,你们是不是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呢?今天我们认
识一位小朋友,你们告诉我,他是大还是小呢。(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同桌二人解决不会的生字。
一年级语文大还是小教案(精选9篇)
《大还是小》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认识“时、候、觉、得、自、己、很、穿、衣、服、快”等11个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关注自己的成长
三、课文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是大还是小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一篇关于是大还是小的课文吧。”
2. 师板书课题,请齐读课题。学生齐读“10 大还是小”。
3. 师:“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四、复习回顾,质疑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11个生字,今天就来玩摘苹果的游戏,谁先来?”
1、学生逐个摘下自己喜欢的苹果并读出来。(指名读,全体生跟读)
2、课件出示这11个生字,全体学生一起读。
五、学习生字
(学习“自、己”两个生字)这里出现了两个新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自”,请学生观察“自”,告诉大家观察到了什么。学生说:“它是一个独体字,每一横的距离都是一样多,中间两横没有挨到横折的折。”师补充:“横要写平,竖要写直,中间几横之间的间隙要均匀,里面两横不能挨到横折的折。师说口令:“请你跟我这样做”,学生:“我就跟你这样做”,师手指舒空,边说边比划。师说“一笔撇”,学生跟着说:“一笔撇”,师说:“二笔竖”,生说:“二笔竖”,师说:“三笔横折”,生说:“三笔横折”,师说:“四笔横”,生说:“四笔横”,师说:“五笔横”,生说:“五笔横”,师说:“六笔横”,生说:“六笔横,zì 、zì 、zì 。”
再出示第二个田字格里的生字“己”,请学生观察“己”,告诉大家观察到了什么。学生说:“它是一个独体字,竖弯勾要写弯一点。”师补充:“它是一个独体字;整个字是上窄下宽,这个竖弯勾要园转,不能写直。”师说口令:“请你跟我这样做”,学生:“我就跟你这样做”,师手指舒空,边说边比划。师说:“一笔横折”,生说:“一笔横折”,师说:“二笔横”,生说:“二笔横”,师说:“竖弯勾”,生说:“竖弯勾,jǐ、jǐ、jǐ 。”师说:“看谁能又快又好的在书上写完这两个字,赶紧动手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并理解老师和同学的话语,能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与人进行交流。
2.能正确识别、阅读、书写文章中的常见字、词语,并理解文章的基本含义。
3.能把所学的词语和语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4.能通过讨论班级规则的大小利弊,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词语“大”和“小”的意思和用法。
2.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大小概念的抽象性。
2.如何引导学生讨论班级规则的大小利弊。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教学用具,打开课文《大小》的视频或打开课本第5页。教师可先分发一些写有“大”或“小”字的卡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大小分类出正确的卡片。
2. 呈现
在教学开始时,老师将课文《大小》的视频或文本呈现在电子白板上,让学生仔细观看或听读。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先阅读生字,并让学生自主尝试理解课文。
3. 梳理
在学生观看《大小》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暂停视频或稍作讲解,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把课文中一些较为难理解的内容揭露出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4. 引导
在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后,教师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就班级规则的大小利弊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使用巧妙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参与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5. 总结
当学生们发表完对班级规则的大小利弊的看法后,教师做总结。教师会向学生发放小纸条,让学生在纸条上简单总结讨论结果,并将纸条收集起来。然后,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进行回顾,以激励学生继续探索、学习。
大还是小第一课时教案
教材内容概述
本课时是《大还是小》一篇语文课文的开始。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和小这两个概念,以及用于表示大小的词语。
教学目标
1.了解大小的概念。
2.学习表示大小的词语。
3.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
1.掌握表示大小的基本词汇。
2.能够简单描述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
1.辨别大小词汇的使用场景。
2.简单描述大小关系的运用。
教学过程
1. 热身
1.老师问学生: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小?
2.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更多大小词汇。
2. 导入
1.老师展示两个球,一个大球和一个小球。
2.老师问学生,这两个球大小有什么不同?
3.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表示大小的词语。
4.老师板书大小词汇,如:大、小、长、短、高、低等。
3. 讲解
1.老师用大、小两个词语形象化的比较其他物品的大小。
2.老师讲解其他表示大小的词语的用途及运用场景。
3.老师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4. 操作
1.老师准备一些不同大小的物品。
2.老师会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词汇描述这些物品的大小。
3.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
5. 实践
1.老师让学生画一张图,画出自己教室里最大的物品和最小的物品。
2.学生提交自己的作品,供老师评阅,并发现和指正自己的错误。
教学评估
1.通过检测学生识记大小关系词汇的准确性,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2.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绘画作品,结果好坏反映学生实际掌握情况。
总结
本课时通过示范、解说、操作、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地、深入的理解“大”和“小”这两个概念。同时,教育我们应该如何用词来表达大小关系,是一堂十分实用的语文课。
《大还是小》(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
1.了解事物的大小差异;
2.掌握如何用“大、小”来形容事物;
3.可以借助画扇子的情景,巩固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如何用“大、小”来形容事物。
教学难点
理解“大”、“小”概念的差异及其用法。
教学准备
准备好图片、扇子等教具,准备好《大还是小》课文的录音或老师自己录制的音频。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录音或老师读课文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本课目标。可以先带领学生回忆最近看到听到的“大、小”相关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呈现学习材料
将图片、扇子等教具带到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熟练掌握大、小的特点和区别,然后让他们分别用“大、小”来形容图片、扇子等物品。
3. 阅读课文
让学生依次朗读《大还是小》课文,老师适时对部分难字词作简单的解释说明。
4. 情景演练
将学生分成小组,配合图片、扇子等教具,进行情景演练。例如,一名学生手拿一张小扇子,另一名学生手拿一张大扇子,然后让其他同学使用“大、小”来形容两个扇子的差异。随后,老师可以再向学生提出其他物品,让他们形容大小,并辨别大小差异。
5. 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本课的重点:“大、小”是用来形容物品大小的词语。
6. 课后作业
让学生回家整理家中大小物品,并用“大、小”来形容它们。同时,可以为学生留一些绘图作业,要求他们画出一些大、小物品的图像。
教学反思
PART1:教学内容与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其生活实用性,充分结合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帮助他们全面理解事物大小的概念,并掌握如何用“大、小”来形容物品的方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大”和“小”的概念和相对关系。
2.能够准确运用“大”和“小”这两个词。
3.培养学生喜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4.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生理解“大”和“小”这两个词并能够准确运用。
2.学生能够分辨事物大小和描述事物大小。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分辨事物大小和描述事物大小。
教学准备
1.课本《大还是小》。
2.画有大小不同的苹果和蓝莓的图片。
3.一组大小不同的实物,如玩具、铅笔、书。
4.单词卡片:大、小。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让学生看一幅画,画中有一些大小不同的苹果和蓝莓,教师问:“这些苹果和蓝莓有什么不同?是什么使它们不同?”
2.引导学生回答:“它们的大小不同。”
3.让学生看一组大小不同的实物,如玩具、铅笔、书等,再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大小不同。
4.通过这些图片和实物的对比,让学生能够理解“大” 和“小”。
Step 2 呈现新课
1.老师朗读课文《大还是小》,并让学生看图、听音、朗读课文并模仿朗读。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中的“大”和“小”这两个词。
Step 3 操练新知
1.教师展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苹果、蓝莓、玩具等,小组内学生讨论并用“大”和“小”描述它们。
2.集体讨论,并将学生的描述粘贴到相应的物品上,集体选出最佳描述。
Step 4 扩展新知
1.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大”和“小”的游戏。老师提供两个纸条,其中一个写着“大”,另一个写着“小”,学生分到一张纸条,根据自己手中的纸条,来说出自己手中物品的大小。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新词汇:大,小。
2.理解课文主题:大小的概念及如何应用在生活中。
3.能根据课文信息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区分大小。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简短明了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3.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图景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图片理解课文。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态度,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习。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性认识,让学生能够通过感官认识大小的概念。
3.培养学生正直、公正的品德,让学生在平等竞争中学会正义公道。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大小的概念,能够简单地在生活中进行判断。
2.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通过阅读图片理解文章。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1.教师出示一对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巨型气球和普通气球、大狗和小狗等,让学生大声回答:大还是小?。
2.通过回答不同的问题来展示大小的概念:(1)山和房子哪个大?(山)(2)汉堡和苹果哪个大?(汉堡)(3)老师和学生谁大?(老师)
3.让学生看看教室里的物品,询问他们哪些是大的,哪些是小的。
2.阅读
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物品的大小。
2.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让学生根据课文事实,回答问题:“石头大还是小?小猫大还是小?”等。
3.讨论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大还是小的含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大小的概念。
2.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用到大小的概念?
4.写作
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认为哪些东西大,哪些东西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简单用中文表达,之后可以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课文原
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课文原文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有时候,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
更多的时候我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篇二】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和3个偏旁,认识一个多音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小朋友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
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出示鸡蛋(一大一小)图片。
同学们,这是什么?(鸡蛋),你发现了什么呢?(这两个鸡蛋一大一小)
2.师板书“大”和“小”。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说说原因?
3.有一位小朋友,他自己也很矛盾,有时候觉得自己大,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很小,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大还是小》一课,一起去了解感受这位小朋友的想法。
(板书课题)10.大还是小(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引导学生辨认“大”、“小”。
2.能掌握本课文的基础知识和重点词汇。
3.能感受“助人为乐”的故事情境,增强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二、教学准备
1.物品:一张大画纸,水彩笔或彩笔,故事绘本。
2.教材:语文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3.环境:整洁、卫生、舒适的教室环境。
4.时间:本课时约40分钟。
三、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提前准备一张大画纸,用水彩笔或彩笔画出一个巨大的“大”字和一个微小的“小”字,将其贴在墙上。
2.老师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别走到“大”和“小”字下。
3.老师问:选大字代表的同学,你为什么选了“大”呢?(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后,由代表回答)。
4.老师接着问:选小字代表的同学,你为什么选了“小”呢?(同样请代表回答)。
5.教师指向大字,让学生一起读:“大”。指向小字,让学生一起读:“小”。
正文教学
1.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跟读,并逐句注音。
–老师鼓励学生放下成见,不要以外表来判断人或事物的大小。
2.效果展示。
–老师展示两个相似的物品,一个小的和一个大的,让学生分辨大小并说出相关的形容词。
–老师介绍影响事物大小的多个因素,如颜色、材料等。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多找一些影响因素。
–老师展示一幅画,让学生观察画面中物品的大小,并说出他们看到的大小感受。
3.故事欣赏。
–展示故事绘本,让学生通过图片理解故事。
–朗读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助人为乐”的意义。
–老师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文章传达了什么信息?文章教给我们的是什么?大家如何去帮助他人?
10.《大还是小》
教学目标
1.认识“时、候”等12个生字和双人旁、竖心旁2个偏旁。会写“自、己”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体会“我”矛盾的内心世界。
3.结合生活体验,说出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教学重点
结合插图,体会“我”矛盾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体验,说出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作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创设表演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时、候”等12个生字,认识双人旁,学写“衣”字。
2.正确朗读课文,流利地朗读第1、2自然段。通过观察插图,知道“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读出自豪感。
3.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这一句式,说出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字卡“大”。
上课时,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大。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
2.出示字卡“小”。
请小声地读这个字。(生读:小)上课时,回答问题声音不能太小,否则别人就听不到了。(同时出示字卡“大”“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能说说为什么吗?(指名回答)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师生梳理出主要问题)
5.自主探究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
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拼读课前圈画的生字,要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6.根据自探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和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大和小的事物。
3.能够用简单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喜欢的事物大小。
二、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识别生字词。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述。
3.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大小的喜好。
三、教学难点
1.启发学生用简单语言表达大小。
2.引导学生对大小进行比较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
1.课文《大还是小》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大小对比图片。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
进行一些与大小有关的游戏或活动,引起学生对大小的兴趣。
2. 导入
教师展示一些有大小差异的物品,引导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差异。
3. 学习课文
让学生依次读课文《大还是小》,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4. 课文讲解
讲解课文中描述的大和小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5.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大和小的事物,鼓励他们用简单语言表达。
6. 操练
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重新述说课文内容,加深对大小的理解。
7. 拓展
展示一些有趣的大小对比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8. 总结
根据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大和小的区别,强化学习。
六、课堂延伸
组织学生到操场或实验室进行大小对比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七、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大或小的事物,用图片或文字描述并展示给全班。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学生表达上需要更多引导和练习。可以在训练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大小的过程中多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