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12月15日发布3则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24.44 KB
- 文档页数:10
安全生产领域犯罪的词法解释12月15日10时,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通报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刑四庭副庭长沈亮介绍称,《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共17条,针对此类案件起诉、审判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内容涵盖相关犯罪主体范围、定罪量刑标准、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具体运用以及相关公职人员贪污贿赂、渎职犯罪的认定处理等方面的多个问题。
▲实际控制人、投资人可认定为犯罪主体针对实践中某些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具有特定职务身份的公司、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规避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违规投资入股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公司、企业管理人员不得违规从事与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业务等方面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入股公司、企业,从而达到隐藏自己股东身份、充当“隐名持股人”的情况,《解释》明确规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权的实际控制人、投资人,或者对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负有直接责任的实际控制人、投资人,可以认定为相关犯罪的犯罪主体,以严密刑事法网,确保刑罚效果。
▲死亡1人、重伤3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作为入罪标准此前,对于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多个罪名,包括近年来多发、频发的危险物品肇事罪和消防责任事故罪等,均无明确的定罪量刑标准,实践中难以把握。
《解释》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原则上以死亡一人、重伤三人,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作为入罪标准。
《解释》对于相关罪名处第二档法定刑的条件采用了“事故后果+责任大小”的规定方式,即原则上事故后果达到一定程度,行为人又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的,方可处以第二档法定刑。
同时,对于少数案件中的部分次要责任人不处以第二档法定刑难以作到罪责刑相适应的情况,可以考虑适用《解释》规定的兜底条款,处以第二档法定刑。
安全生产法历史最高罚款案例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的一部重要法律,旨在保障生产工作中的安全,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强化对于生产安全的监管,促进企事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法规定了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的行为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处罚,其中包括罚款。
以下是我国历史上一些重大的安全生产法违规案例,涉及的罚款金额较高:1.2005年9月,北京吉利家具公司发生火灾导致25人死亡。
吉利家具公司违规操作引发火灾,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吉利家具公司被罚款500万元。
2.2024年11月,山东运城矿业公司矿井透水事故,造成7人死亡。
运城矿业公司在矿井透水事故发生后,涉嫌违规操作和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运城矿业公司被罚款1000万元。
3.2024年6月,浙江温州乐清市塑料厂发生火灾,造成14人死亡。
塑料厂的消防安全设施不全、员工防火意识淡薄等问题导致火灾发生。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塑料厂被罚款300万元。
4.2024年3月,河南省信阳市铅锌矿山发生矿井透水事故,造成13人死亡。
铅锌矿山存在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设备维护保养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铅锌矿山被罚款800万元。
这些案例中的罚款金额都较高,一方面反映了事故的严重性和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对于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严惩态度。
除了罚款,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还可能承担其它法律责任,如刑事责任、行政吊销许可证等。
同时,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还可能面临赔偿责任,赔偿对象包括事故受害人及其家属、国家损失等。
总的来说,安全生产法的罚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警示和威慑的作用,对于激励企事业单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这些案例也提醒我们,企事业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维护员工和社会的利益。
案例一: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导致发生事故2015年10月,某化工公司的生产装置管道破裂造成管内可燃气体泄漏,导致火灾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11万元。
经事故调查组调查发现,事故起因是操作工违规操作引起管道压力过大造成炉管破裂。
经事故调查组仔细调查认定,该事故是一起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该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工作不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培训不到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
公司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法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九条第(一)项规定,安监部门对事故责任单位某化工公司作出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二条第(一)项规定,安监部门对该公司总经理处以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案例二:未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2015年5月,安监局接到区内某公司员工举报,反映该公司未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培训即安排上岗作业,导致该公司一名派遣员工在冲压车间生产过程中受伤。
安监局接到举报后立即对公司进行执法检查,通过现场检查和调查询问,发现该公司存在未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的违法行为。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安监局对该公司处以责令限期改正,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三:未经安全监管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2014年8月,安监局执法检查时发现,某公司拉丝抛光车间存在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和事故隐患,立即发出《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要求该公司拉丝抛光车间暂时停产,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限期整改事故隐患。
12月,根据该公司提交的整改报告,安监局对该公司拉丝抛光车间进行现场复查时,发现车间仍然有工人在进行生产活动。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对该公司给予警告,并处2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案例四、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案。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2010年9月.被告人郑礼桥未经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含谷镇租赁民房.开始加工生产食品牛血旺.并雇用被告人罗六清共同生产。
在牛血旺的加工过程中.二被告人明知甲醛对人体有害仍然添加用于保鲜。
至2011年3月17日案发,郑礼桥、罗六清累计加工生产含有甲醛的牛血旺50万余斤.并销往当地各农贸市场.销售金额12.5万元。
【总页数】8页(P35-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181
【相关文献】
1.为了老百姓的食品药品安全——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行动纪实 [J], 付泽
2.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J],
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J],
4.山东发布4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J], 王伟
5.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大责任事故罪案例在现代社会中,重大责任事故罪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案例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责任事故是指由于人为或者管理等原因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这些后果可能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工程施工、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领域中,因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标准,致使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行为,构成犯罪的行为。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案例来具体分析重大责任事故罪案例。
案例一,某化工企业因违规操作引发爆炸。
某化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安全生产,违规操作导致了一次严重的爆炸事故。
在这次事故中,多人死亡,大量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该企业的负责人违反了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查和处理,严重违反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最终,该企业的负责人被判处了刑事责任,成为了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案例。
案例二,某建筑工地因违规施工导致坍塌。
在某建筑工地,由于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违规施工,结果导致了一栋楼房的坍塌,造成了多人死伤。
经过调查,施工单位违反了国家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置若罔闻,没有进行及时整改。
最终,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因为犯有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处了刑事责任。
案例三,某交通运输公司因违规操作导致车祸。
某交通运输公司为了提高运输效率,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规定,对车辆安全装备没有进行及时维护和更新,导致了一次严重的车祸事故。
在这次事故中,多人受伤,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经过调查,该交通运输公司的负责人因为违反了国家交通运输管理规定,被判处了刑事责任,成为了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案例。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重大责任事故罪案例多发生在生产、工程施工、交通运输等领域,这些案例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责任事故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这些案例,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同时,对于犯罪行为,应该依法追究责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安全生产追责经典案例1.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大爆炸事故。
该事故由于管理不善、违规操作和监管不力导致,造成173人死亡、800多人受伤。
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处以相应的刑罚。
2. 2005年11月13日,陕西铜川市铜川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56人死亡、8人受伤。
该矿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违规作业等问题,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处以相应的刑罚。
3. 2014年12月20日,山西阳煤集团凤泉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3人死亡。
该矿存在安全管理混乱、违规作业等问题,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处以相应的刑罚。
4. 2011年11月28日,四川南充市仪陇县发生煤矿透水事故,造成29人死亡、13人受伤。
该矿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违规作业等问题,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处以相应的刑罚。
5. 2017年9月25日,河南信阳市固始县发生建筑工地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3人受伤。
该工地存在违反建筑安全规定、施工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处以相应的刑罚。
6. 2013年5月4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发生火灾,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
该火灾起因于工厂违规操作和安全设施缺失,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处以相应的刑罚。
7. 2016年2月14日,江苏徐州市泉山区发生煤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3人受伤。
该爆炸事故由于液化气供应站安全管理不到位、违规操作等原因引发,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处以相应的刑罚。
8. 2008年10月17日,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区发生工地高空坠物事故,造成6人死亡、2人受伤。
该工地存在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等问题,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处以相应的刑罚。
9. 2010年7月28日,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发生油罐车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5人受伤。
该事故由于油罐车超载运输、违规操作等原因引发,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并被处以相应的刑罚。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法发〔2011〕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本意见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为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制定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1、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是人民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必然要求。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当前,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非法、违法生产,忽视生产安全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个别地方和行业重特大责任事故上升。
一些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举国关注,相关案件处理不好,不仅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不利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防范,也损害党和国家形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各级人民法院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审理好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严格依法、积极稳妥地审理相关案件,进一步发挥刑事审判工作在创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2、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
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一批严重危害生产安全的犯罪分子及相关职务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对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2010年,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对部分省市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公布日期】2024.07.25•【分类】其他正文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典型案例目录1.曾某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朱某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3.庄某甲、庄某乙等29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4.洪某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5.赵某某、马某某生产、销售假药、妨害药品管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6.沙某某诉安徽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7.夏某某诉某实业公司产品责任纠纷案8.朱某某诉某超市买卖合同纠纷案案例1:曾某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基本案情:2020年起,被告人曾某某从他人处购入减肥产品并对外销售,同年8月起,被告人曾某某购买相关生产设备及西布曲明、荷叶粉、麦芽糊精、胶囊壳等原料,伙同他人自行生产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的减肥产品,并通过网络平台渠道对外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以下币种均同)40余万元。
案发后,公安人员从曾某某处查获各类减肥产品10万余粒、各类粉末20余袋及生产设备和各类减肥产品外包装等。
经检测,上述减肥产品及粉末中均检出有毒、有害成分西布曲明。
裁判结果: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被告人曾某某提起公诉。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曾某某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且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据此,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该案现已生效。
典型意义:本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对类案办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西布曲明曾被用于减肥药,后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对西布曲明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发现使用西布曲明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遂于2010年决定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生产、销售和使用,并将西布曲明列入《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属于国家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中毒和窒息事故案例分析目录一、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1)1.1 毒气泄漏事故案例分析 (1)1.1.1 事故经过 (2)1.1.2 事故原因分析 (4)1.1.3 事故预防措施 (5)1.2 化学品中毒事故案例分析 (6)1.2.1 事故经过 (7)1.2.2 事故原因分析 (8)1.2.3 事故预防措施 (9)二、窒息事故案例分析 (10)2.1 煤气泄漏窒息事故案例分析 (11)2.1.1 事故经过 (13)2.1.2 事故原因分析 (14)2.1.3 事故预防措施 (15)2.2 氮气窒息事故案例分析 (16)2.2.1 事故经过 (18)2.2.2 事故原因分析 (18)2.2.3 事故预防措施 (20)一、中毒事故案例分析2018年某化工厂发生一起苯中毒事故,造成多名工人不同程度的中毒。
事故原因是由于该厂在生产过程中未对苯进行有效的储存和处理,导致苯泄漏。
泄漏的苯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气体,遇火源时可能引发爆炸。
当工人进入泄漏区域时,吸入了大量的苯蒸气,导致中毒。
经送医救治,部分中毒工人的生命得以挽回,但仍有两人因中毒过重不治身亡。
2019年某食品加工厂发生一起农药中毒事故,造成多名工人不同程度的中毒。
事故原因是该厂在生产过程中未对农药进行妥善储存和使用,导致农药泄漏。
泄漏的农药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有毒气体,当工人进入泄漏区域时吸入有毒气体,导致中毒。
经送医救治,部分中毒工人的生命得以挽回,但仍有一人因中毒过重不治身亡。
年某制药厂发生一起药物误食中毒事故,造成一名工人中毒。
事故原因是该厂在生产过程中未对药品进行严格的包装和标识,导致一名工人将药品误认为是食品而食用。
该员工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经送医救治,生命得以挽回,但仍需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
1.1 毒气泄漏事故案例分析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因反应釜的老化及未及时维修,发生毒气泄漏事故。
由于该化工厂涉及有毒化学物质的生产,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导致大量有毒气体扩散至工作环境中。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摘登)
佚名
【期刊名称】《化工安全与环境》
【年(卷),期】2023(36)1
【摘要】本刊讯2022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22〕19号),自2022年12月19日起施行。
主要内容摘登如下:为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规定。
【总页数】2页(P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
【相关文献】
1.遏制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司法保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读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读
3.依法严惩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两高”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答记者问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关于办理危害生产
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答记者问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报典型案例以案为鉴以案为鉴,警示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以下是10个典型案例:1. 电信诈骗案例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不断增加,诈骗分子利用电话或网络进行诈骗,通过各种手段骗取受害人的财产。
公众应当提高警惕,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2. 假冒药品案例假冒药品是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严重问题,有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利,制造和销售假冒药品,给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危害。
公众应当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3. 食品安全案例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合格的食品可能给人们的健康带来风险。
政府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消费者也应当注重食品的选择和质量,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困扰。
4. 环境污染案例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顾环保法规,排放大量有害物质,导致周围环境严重污染。
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企业应当承担环境责任,公众也应当提高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5. 银行诈骗案例银行诈骗案件频频发生,诈骗分子通过伪造身份、伪造银行卡等手段,骗取受害人的财产。
公众应当提高警惕,不随意透露个人银行信息,避免成为银行诈骗的受害者。
6. 汽车事故案例交通事故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司机应当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避免酒驾、超速等违法行为。
行人也应当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信号,避免闯红灯和行人违规行为。
7. 医疗事故案例医疗事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影响。
医院和医生应当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事故的防范和处理。
患者也应当保护自己的权益,提高就医的警惕性。
8. 建筑安全事故案例建筑安全事故经常发生,给工人和周围居民带来了巨大威胁。
建筑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政府应当加强对建筑安全的监管。
公众也应当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避免进入危险的施工现场。
9. 教育欺诈案例教育欺诈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2021.03.23•【分类】其他正文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目录1.陕西省略阳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尾矿库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2.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人民检察院诉安徽省裕翔矿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违规采矿民事公益诉讼案3.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自备储油加油设施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4.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检察机关督促整治燃气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5.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违法建设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6.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加油站扫码支付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7.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违法施工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8.江西省贵溪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9.黑龙江省检察机关督促整治小煤矿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案例一陕西省略阳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尾矿库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尾矿库安全隐患跟进监督专项治理【要旨】检察机关针对高风险尾矿库未依法及时闭库,存在尾矿泄露、溃坝等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整改不到位,导致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的,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以刚性手段督促行政机关履职尽责、整改落实。
【基本案情】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何家岩好益选矿厂汪家沟尾矿库(以下简称汪家沟尾矿库)地处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所选矿种为铁矿,属于非重金属尾矿库,2003年3月建成使用,2006年停止使用。
该尾矿库未依照《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实施闭库,存在坝坡偏陡、排水沟不全、坝顶滩面洪水无法进入排洪涵洞、库尾排洪涵洞进口有破损现象、观测设施不全等重大安全隐患。
该尾矿库占地18.9亩,坝体坡脚紧邻农村公路,50米内有群众居住,距何家岩中心社区约600米,2018年被原汉中市安监局评定为D级尾矿库(最高危险等级),系“头顶库”,严重危及周边居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一通三防管理事故案例目录一、煤矿安全 (3)1.1 通风管理事故案例 (3)1.1.1 通风系统不合理导致瓦斯积聚 (5)1.1.2 通风设施安装不当造成通风不畅 (6)1.2 防治水事故案例 (7)1.2.1 地质勘探不准确导致水害 (8)1.2.2 防水措施不到位造成淹井 (9)1.3 防灭火事故案例 (11)1.3.1 火源管理不善引发火灾 (11)1.3.2 防灭火设备失效造成火势蔓延 (12)二、非煤矿山安全 (13)2.1 通风管理事故案例 (14)2.1.1 通风系统不合理导致有毒气体泄漏 (15)2.1.2 通风设施安装不当造成通风不畅 (17)2.2 防治水事故案例 (17)2.2.1 地质勘探不准确导致泥石流 (18)2.2.2 防水措施不到位造成山体滑坡 (19)2.3 防灭火事故案例 (20)2.3.1 火源管理不善引发矿山爆炸 (21)2.3.2 防灭火设备失效造成火势蔓延 (22)三、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 (24)3.1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事故案例 (24)3.1.1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事故发生 (25)3.1.2 操作人员培训不足造成操作失误 (26)3.2 储存和运输安全管理事故案例 (27)3.2.1 危险化学品储存不当导致泄漏 (28)3.2.2 运输过程中未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事故 (29)3.3 使用安全管理事故案例 (30)3.3.1 使用不当导致危险化学品燃烧或爆炸 (31)3.3.2 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32)四、工贸行业安全 (32)4.1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事故案例 (34)4.1.1 设备维护不当导致故障 (34)4.1.2 设备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害 (35)4.2 电气安全管理事故案例 (36)4.2.1 电线老化导致触电事故 (37)4.2.2 电气设备安装不当造成短路 (38)4.3 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案例 (39)4.3.1 化学品使用不当导致中毒 (40)4.3.2 化学品存储不当造成火灾 (42)一、煤矿安全由于一通三防(即通风、防瓦斯、防火、防尘)管理不善,导致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广东高院发布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4.09.12•【分类】其他正文广东高院发布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今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包括抗拒走私查处驾船逃逸、酒后高空抛物及放火、无证从事电焊作业引发火灾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体现了广东法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厉打击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坚定决心。
今年以来,广东高院在全省法院部署开展打击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粤安2024”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危害犯罪,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深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联动共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01.为逃避走私犯罪查处驾船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吴某宇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基本案情2021年7月3日13时许,江门市公安局打私支队联合鹤山市公安局巡警大队、刑警大队、民警分乘三艘执法船只前往西江鹤山市古劳镇水域查处走私快艇。
当执法船只靠近被告人吴某宇等人驾驶的三艘可疑走私快艇,由民警喊话表明身份,要求对方停船接受检查时,被告人吴某宇、吴某成驾驶走私快艇加速向下游逃逸。
同时,另一艘执法船只响起警笛从下游向上进行拦截查处,但吴某宇等未予理会,为逃避执法检查,吴某宇伙同吴某成一起驾驶快艇故意在公共水域做出蛇形驾船方式,企图逼迫民警停船放弃执法检查。
由于吴某宇、吴某成故意使用上述危险的方式驾驶走私快艇,最终导致执法船只和吴某宇驾驶的走私快艇相撞,造成吴某成死亡、七名执法人员受伤。
裁判结果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吴某宇驾驶非法改装后用于走私的“三无”船舶,在逃避公安执法人员追缉过程中,伙同他人在西江主干水道的公共通航水域驾驶船舶实施高速、左右摆动行驶及掉头横越江面等危险行为,致多人伤亡,严重危害江面航行船舶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构成走私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学习警示案例守护安全生产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安全生产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点。
保障安全生产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事故的发生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和损失。
为了加强安全意识的普及,学习警示案例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探讨如何守护和提升安全生产。
案例一:火灾事故的教训某家化工企业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该企业在存储危险品时未按照相关要求使用防火设施,同时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员工培训和演练。
当发生火灾时,由于员工不懂得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事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导致多人伤亡。
这起火灾事故的教训是显而易见的: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操作。
实施防火设施,进行员工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处理火灾事故的能力和意识。
案例二:建筑坍塌事故的反思一座正在施工的建筑突然发生坍塌事故,导致多人被埋。
该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违反了安全规范,使用低质量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同时也没有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估。
这次事故的发生使得人们深刻认识到安全是建筑施工中的首要问题。
为了预防建筑坍塌事故,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进行施工,杜绝使用劣质材料和设备。
同时,加强对现场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
案例三:交通事故的教育某交叉路口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多车相撞和人员伤亡。
事后调查发现,当事司机在驾驶时违反交通规则,超速行驶并闯红灯,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交通安全是每个人都需要重视的问题。
无论是驾车还是行人,都需遵守交通规则,尊重道路交通秩序。
同时,加强对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驾驶知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每个人的交通素养。
结语以上案例反映了安全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和教训,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给每个人敲响了警钟。
保障安全生产不仅需要企业加强管理,还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安全的高度警觉,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规范,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23版近年来,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醒大家加强生产安全管理,我们盘点了一些典型的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生产安全的重视。
1. 矿井透水事故:2023年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矿井透水事故,造成多名矿工被困井下,其中一部分矿工不幸遇难。
事故的原因是矿井水文地质勘探不足,未能及时发现隐患,导致地质构造破裂引发井下透水。
此案例提醒我们,在进行矿井开采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地质勘探和隐患排查,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营。
2. 化工厂爆炸事故:某化工厂在2023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导致多人死亡和大量财产损失。
初步调查显示,事故是由于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操作不当引发的。
此案例提醒我们,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工人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是防止化工厂爆炸事故的关键。
3. 高空坠落事故:在2023年,一起高空施工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
因为施工人员未正确使用安全带和安全网,导致一名工人从高空坠落,丧失了生命。
此案例提醒我们,在高空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设备,确保工人的安全。
4. 食品安全事故:某食品加工企业在2023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一批次产品被发现含有有害物质,导致多人中毒。
事故的原因是企业未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生产,质量监管不到位。
此案例提醒我们,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原材料检测,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5. 建筑工地坍塌事故:某建筑工地在2023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坍塌事故,造成多名工人被埋。
初步调查表明,事故是由于工地管理不善,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和不合理的施工安排。
此案例提醒我们,建筑工地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以上是2023年生产安全事故的一些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加强生产安全管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才能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参考案例选编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4.02.27•【分类】其他正文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参考案例选编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认为对类案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案例,旨在最大限度发挥权威案例促进法律正确统一适用、促进深化诉源治理等效能,更好服务司法审判、公众学法、学者科研、律师办案。
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案例将持续更新,目前已达到3711件,覆盖刑事、民事、行政、国家赔偿、执行5大案件类型,涉及18个审判业务条线。
现选取10件参考案例。
案例目录1.唐某华、杨某祥正当防卫案——正当防卫时间条件、限度条件的把握2.邢某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二审程序中适用企业合规整改的考量3.广东某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环境监测中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的定性4.李某强制猥亵案——胁迫未成年人网络裸聊构成强制猥亵罪5.牟某某虐待案——“虐待家庭成员”的具体认定6.沙某诉袁某探望权纠纷案——丧子老人可对孙子女“隔代探望”7.沙某诉安徽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在合理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购买者惩罚性赔偿请求8.李某艳诉北京某科技公司劳动争议案——劳动者利用社交媒体“隐形加班”的认定9.南京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诉房某某、梁某某等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合同纠纷案——投资人和上市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签订的与股票市值挂钩的回购条款应认定无效10.四川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诉山东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案——技术秘密侵权案中共同故意侵权的认定及责任承担案例一唐某华、杨某祥正当防卫案——正当防卫时间条件、限度条件的把握关键词刑事故意伤害罪正当防卫时间条件限度条件基本案情2017年12月13日0时许,被告人唐某华的妻妹周某会、姐姐刘某书,在贵州省贵阳市东客站附近,为唐某华经营的旅店招揽客人。
丁某平及其堂弟丁某万醉酒路经该地,调戏周某会遭到斥责,二人不顾刘某书的阻拦,连续殴打周某会。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基本案情被告人杨某,某旅馆经营者、实际控制人。
2012年,杨某在未取得相关规划和建设手续的情况下,开工建设四层钢结构建筑物,其间将项目以包工包料方式发包给无钢结构施工资质人员进行建设施工,并委托他人使用不合格建筑施工图纸和伪造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骗取了公安机关消防设计备案手续。
2016年下半年在未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且未取得相关许可的情况下,以包工包料方式将建筑物发包给他人开展钢结构夹层施工,将建筑物违规增加夹层改建为七层。
2017年11月,杨某将建筑物四至六层出租给他人用于经营旅馆,并伙同他人采用伪造《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和《不动产权证书》等方法违规办理了旅馆《特种行业许可证》。
2020年1月中旬,杨某雇佣工人装修建筑物一层店面,工人发现承重钢柱变形并告知杨某,杨某要求工人不得声张暂停施工,与施工承包人商定了加固方案,3月5日雇佣无资质人员违规对建筑物承重钢柱进行焊接加固。
3月7日17时45分,旅馆承租人电话告知杨某称旅馆大堂玻璃破裂,杨某到场查看后离开。
当日19时4分和19时6分,旅馆两名承租人先后赶到现场发现旅馆大堂墙面扣板出现裂缝且持续加剧,再次电话告知杨某,杨某19时11分到达现场查看,旅馆承租人叫人上楼通知疏散,但已错失逃生时机。
19时14分建筑物瞬间坍塌,造成29人死亡、50人不同程度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794万元。
经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旅馆等事故单位及其实际控制人杨某无视法律法规,违法违规建设施工,弄虚作假骗取行政许可,安全责任长期不落实,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另查明,2012年至2019年间,杨某在建设旅馆所在建筑物、办理建筑物相关消防备案、申办旅馆《特种行业许可证》等过程中,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单独或者伙同他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
二、公诉过程及裁判结果人民检察院对杨某以重大责任事故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行贿罪,对其他被告人分别以重大责任事故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提起公诉。
最高法院12月15日发布3则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典型案例目录1. 印华四、印华二、陆铭、张小学、孔维能、封正华重大责任事故案2. 刘卫平、刘胜杰、楚湘葵重大劳动安全事故、非法采矿、单位行贿案3. 泸县桃子沟煤业公司、罗剑、李贞元、胡德友、徐英成非法储存爆炸物,罗剑、李贞元、胡德友、徐英成、谢胜良、姜大伦、陈天才、杨万平、卢德全、张长勇、陈远华、周明重大责任事故案案例1贵州省盘县金银煤矿“3•12”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印华四、印华二、陆铭、张小学、孔维能、封正华重大责任事故案(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印华四,男,汉族,1971年6月11日出生,贵州省盘县金银煤矿投资人。
被告人印华二,男,汉族,1965年12月18日出生,盘县金银煤矿投资人。
被告人陆铭,男,汉族,1971年8月25日出生,盘县金银煤矿承包人。
被告人张小学,男,汉族,1975年11月18日出生,盘县金银煤矿承包人。
被告人孔维能,男,汉族,1973年7月2日出生,盘县金银煤矿安全管理人。
被告人封正华,男,汉族,1964年2月1日出生,盘县金银煤矿技术员。
1999年,被告人印华四、印华二兄弟与印路保(另案处理)共同投资开办金银煤矿。
因金银煤矿位于国家规划的松河矿区内,贵州省政府于2007年4月26日在《贵州日报》上公告关闭该煤矿,并注销了采矿权证。
后经有关部门协调,金银煤矿与尖山煤矿、阿六寺煤矿整合为松河新成煤业复采四单元,并与松河公司共同组建新公司。
整合完成后,印华四、印华二、印路保各占金银煤矿三分之一的股份,印华四担任主要负责人,负责复采四单元的全面管理工作,印华二负责后勤管理,印路保不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为解决全省电煤供应紧张问题,并考虑到复采改造单元长期停产可能诱发安全隐患,2007年10月22日,盘县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同意金银煤矿作为松河新成煤业复采四单元的过渡生产系统恢复正常生产。
2008年6月21日,为加强对复采改造煤矿的安全监管,盘县政府专题会议作出决定,暂时停止松河新成煤业复采单元过渡系统生产活动。
2009年5月6日,盘县政府决定全面停止松河新成煤业复采单元过渡系统的一切生产活动。
2010年以后,贵州省各级政府又多次出台规定,严禁煤矿边建设边生产,严厉打击擅自启封已关闭系统组织生产行为。
2008年7月21日,被告人印华四、印华二明知松河新成煤业复采四单元老系统(即金银煤矿)是禁止开展生产的煤矿,仍将该矿发包给被告人张小学和陆铭开采,并安排被告人孔维能和印大春(另案处理)对煤矿进行安全管理,安排被告人封正华担任技术员,负责煤矿的巷道规划和图纸资料设计。
张小学和陆铭承包煤矿后招聘工人,并在安全管理不到位、不具备相应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工人生产。
期间,当地煤炭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多次对金银煤矿进行查处,严禁该煤矿开展生产,但张小学、陆铭拒不执行监管决定。
2011年3月9日,盘县安监局淤泥安监站发现金银煤矿非法生产,遂依法关闭并砌封了矿井口。
当日,张小学、孔维能、封正华等人擅自组织工人启封矿井恢复生产。
由于该矿井通风设施不符合规定,且未安装瓦斯抽放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损坏后一直未重新安装,造成瓦斯不断积聚。
同年3月12日0时许,金银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放炮时母线短路产生火花,导致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9名工人死亡、15名工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二)裁判结果贵州省盘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为,被告人印华四、印华二等人将共同投资开办的金银煤矿(松河新成煤业公司复采四单元)承包给被告人张小学和陆铭开采,印华四负责煤矿全面管理工作,印华二参与管理,印华四、印华二安排被告人孔维能负责煤矿安全管理,实际上履行安全矿长职责,安排被告人封正华担任金银煤矿技术员,负责煤矿生产技术规划管理,六被告人明知金银煤矿被有关部门公告关闭并被注销采矿权证,又经煤炭管理部门和安监部门多次查处并严禁生产,仍在安全管理不到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违反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定,组织工人生产,导致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其行为均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且情节特别恶劣。
张小学案发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具有自首情况,其余五被告人被抓获后如实供述罪行,且事故发生后金银煤矿及各被告人共同积极赔偿事故遇难者经济损失,可以从轻处罚。
综上,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印华四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被告人印华二、孔维能、陆铭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被告人张小学有期徒刑四年,被告人封正华有期徒刑三年。
(三)典型意义被告人明知金银煤矿已被当地政府作出严禁开展生产的行政决定,且矿井口已被依法查封的情况下,拒不执行停产监管决定,擅自组织生产,对事故隐患未采取任何措施,导致发生特大责任事故,应当从重处罚。
被告人印华四、印华二作为金银煤矿投资人,虽然已将煤矿承包给他人,但二人仍负有管理职责,且安排人员担任煤矿安全管理人和技术人员,依法应当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
案例2湖南省湘潭县立胜煤矿“1•5”特大火灾事故刘卫平、刘胜杰、楚湘葵重大劳动安全事故、非法采矿、单位行贿案(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刘卫平,男,汉族,1962年12月6日出生,湖南省湘潭县立胜煤矿投资人、实际控制人之一。
被告人刘胜杰,男,汉族,1973年11月29日出生,湘潭县立胜煤矿投资人、实际控制人之一。
被告人楚湘葵,男,汉族,1962年11月6日出生,湘潭县立胜煤矿投资人、实际控制人之一。
1.非法采矿、重大劳动安全事故事实:2008年11月15日,被告人刘卫平、刘胜杰、楚湘葵共同承包了湖南省湘潭县立胜煤矿的采矿权。
立胜煤矿采矿许可证核准的开采范围为约0.0362平方公里,深度为100米至-124米,有限期为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
2009年1月13日,因立胜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均已过期,湘潭县煤监局下达停产通知;同年4月,因立胜煤矿采矿许可证到期,且存在越界开采行为,湘潭县国土资源局责令立即停产。
但刘卫平、刘胜杰、楚湘葵多次采取封闭矿井、临时遣散工人等弄虚作假手段,故意逃避管理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拒不执行停产监管决定,长期以技改名义非法组织生产。
至2010年1月,立胜煤矿东井已开采至-640米水平,中间井已拓至-420米水平,西井已采至-580米水平,严重超越采矿许可证核准的-124米水平。
经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鉴定,立胜煤矿2009年5月1日至2009年12月25日,计采原煤29958.72吨,破坏矿山资源价值9046634.68元。
2010年1月5日12时5分,立胜煤矿中间井(又名新井)三道暗立井(位于-155米至-240米之间)发生因电缆短路引发的火灾事故。
事故当日有85人下井,事故发生后安全升井51人,遇难3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62万元。
经鉴定,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立胜煤矿中间井三道暗立井使用非阻燃电缆,吊箩向上提升时碰撞已损坏的电缆芯线,造成电缆相间短路引发火灾,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且矿井超深越界非法开采,未形成完整的通风系统和安全出口,烟流扩散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被告人刘卫平、刘胜杰、楚湘葵作为立胜煤矿负有管理职责的共同投资人和实际控制人,未认真履行职责,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未采取有效安全防范管理措施,对于立胜煤矿未采用铠装阻燃电缆、未按规定安装和使用检漏继电器、矿井暗立井内敷设大量可燃管线和物体、无独立通风系统、在矿井超深越界区域无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无防灭火系统、避灾自救设施不完善等安全隐患均负有责任。
2.单位行贿事实:被告人刘卫平、刘胜杰、楚湘葵为了三人投资和实际控制的立胜煤矿逃避监管部门监督检查,谋取不正当利益,先后向湘潭县煤监局局长郭平洋、湘潭县国土资源管理局主管副局长谭正荣(均另案处理,已判刑)等人行贿共计29万元。
另外,刘卫平为给其投资的湘潭县新发煤矿谋取不正当利益,先后向湘潭市煤炭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安全生产科科长刘永松(另案处理,已判刑)等人行贿51.5万元。
(二)裁判结果湖南省湘潭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为,被告人刘卫平、刘胜杰、楚湘葵作为立胜煤矿投资人和实际控制人,违反矿山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即擅自采矿,情节特别严重,行为均已构成非法采矿罪;在立胜煤矿安全生产设施及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下组织生产,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情节特别恶劣,行为均已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为给自己控制的煤矿谋取不正当利益和逃避监管,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贿,情节严重,行为均已构成单位行贿罪,应依法并罚。
刘胜杰系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刘卫平、刘胜杰、楚湘葵事故发生后均积极组织抢救,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关闭整合当地其他违规开展生产的煤矿,并对事故遇难者家属进行了足额经济赔偿,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综上,对被告人刘卫平以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非法采矿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对被告人刘胜杰以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以非法采矿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对被告人楚湘葵以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以非法采矿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单位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
一审宣判后,检察机关以一审判决对单位行贿部分事实认定错误、量刑畸轻为由提出抗诉;被告人刘卫平、刘胜杰、楚湘葵以不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和非法采矿罪为由提出上诉。
湖南省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认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刘卫平、刘胜杰、楚湘葵行贿29万元有误,三人行贿数额应认定为34万元,但不足以影响量刑,依法驳回检察机关部分抗诉,驳回三被告人上诉,维持原判。
(三)典型意义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采用封闭矿井口、临时遣散工人等弄虚作假手段和行贿方法故意逃避、阻挠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实施监督检查的,均应当从重处罚。
案例3四川省泸州市桃子沟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泸县桃子沟煤业公司、罗剑、李贞元、胡德友、徐英成非法储存爆炸物,罗剑、李贞元、胡德友、徐英成、谢胜良、姜大伦、陈天才、杨万平、卢德全、张长勇、陈远华、周明重大责任事故案(一)基本案情被告单位泸县桃子沟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桃子沟煤业公司),又名桃子沟煤矿。
被告人罗剑,男, 汉族,1981年8月29日出生,桃子沟煤业公司出资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
被告人李贞元,男, 汉族,1955年4月8日出生,桃子沟煤业公司出资人、实际控制人。
被告人胡德友,男,汉族,1968年5月10日出生,桃子沟煤业公司行政矿长、矿长助理。
被告人徐英成,男,汉族,1969年7月9日出生,桃子沟煤业公司安全副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