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行笛子独奏简谱乐谱
- 格式:docx
- 大小:563.12 KB
- 文档页数:2
北方音乐Northern Music笛曲《姑苏行》与《喜相逢》演奏风格探析樊艳英(湖南工业大学 音乐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摘要】竹笛,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
竹笛根据地域不同分为南派曲笛和北派梆笛。
本文以曲笛曲《姑苏行》和梆笛曲《喜相逢》作为研究对象,全面了解两首作品和两位竹笛演奏家,对两首作品在各自曲目中运用的演奏技巧以及情感表达方面的差异进行阐述和解读,结合自己演奏两首作品的感受,更好地诠释两首作品的异同。
本文的研究,通过深入了解两首作品为自己演奏提供帮助,希望能够对更多竹笛专业爱好者的演奏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南派曲笛;北派梆笛;姑苏行;喜相逢【中图分类号】J676 【文献标识码】A竹笛的艺术表达超乎想象,在众多乐器中脱颖而出,通过演奏得到了极致地发挥,渗透到各个音乐领域。
在舞台上通过它独有的曲调传递着情感。
笛曲《姑苏行》与《喜相逢》更是笛曲中的佼佼者,虽然风格不同,但都淋淋尽致地表现了笛曲的艺术特色。
一、南北两派笛子起源南派笛子称为曲笛,就是一般看到的大笛子,常用于南方戏曲的伴奏,又叫“班笛”、曲笛常有C调,降B调,大G调等,曲笛形制上管身粗长,吹奏音色浑厚、运气宽厚绵长,演奏力度收放自如,同音不同韵,听起来曲调优美、清晰、润丽、婉转动听,具备浓厚的江南水乡的神韵。
曲笛的发展和昆曲关系密切,昆曲的伴奏中笛子是主奏乐器之一,昆曲在技巧上的使用也使曲笛的技巧得到进化和演变,笛子曲调完美的依附在昆曲的腔调上,在当时的江南一带颇为流行。
北派笛子称为梆笛,就是小笛子,例如E调、G调、小A调等。
梆笛常在梆子戏中作为伴奏乐器,笛身细小,发出的声音尖锐明亮,舌头技巧灵活。
由西北笛曲文化孕育出的梆子戏是梆笛发展的重要因素。
梆笛受到北方环境的熏陶,铿锵有力,声音洪亮,以激越的演奏方式表达着情感的跌宕起伏。
二、南派笛曲《姑苏行》和北派笛曲《喜相逢》作者和创作背景南派笛曲《姑苏行》由江先渭创作。
笛子吹奏姑苏行指法教学
笛子是一种中国传统乐器,吹出的声音悠扬动听,很受大家喜欢。
今天我要来为大家介绍笛子吹奏姑苏行的指法教学。
首先,打开笛子准备开始演奏。
我们可以从一些基础的指法开始,例如: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弯曲在笛子的的两个孔上,右手则放在笛子的口部,用食指和拇指夹住笛子口部。
接着,我们开始演奏姑苏行。
首先,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掌握音符的时值,姑苏行曲子的每个音符的时值以四个分音符为一拍计算。
然后我们开始演奏:
第一个音符是“1”,我们吹奏笛子,同时无名指松开。
第二个音符是“2”,我们再吹奏笛子,并将中指松开。
第三个音符是“3”,我们需吹奏笛子,同时将中指按住半节音,食指和无名指松开,再用食指来封住笛子口。
第四个音符是“4”,在音符“3”的基础上,我们再按紧中指,拉高笛子口,用食指和拇指夹住笛子口,同时吹奏笛子。
接下来,我们按照以上步骤,重复演奏1-4这四个音符,完成整首姑苏行的演奏。
总之,姑苏行是一首非常经典的笛子曲子,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美丽与神韵。
掌握笛子吹奏技巧,才能够更好地演奏这首美妙的乐曲。
姑苏行笛子独奏曲姑苏行是江先谓先生在1962年创作的,渲染出如画般秀丽的苏州园林美景。
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真正翻身作主人,因此,整个国家在各个领域都沉静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中。
在文艺北方音乐羽万方数据上的反应是创作出反映新中国新气象的,积极向上的作品。
作者把这种美好的愿望投射到作品中去是很自然地表达。
另一方面,当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
中国人越是在苦难的时候越不会被打垮,也越是需要乐观精神。
江先渭先生穷苦人出生,苦难的经历告诉他,必须坚强、乐观面对新生活。
同时,他对新生的中国充满希望。
正是这样的情怀催生了这首乐曲。
曲作者说,《姑苏行》的诞生,共有五大因素催成:一是旋律因素,他无意间得到一段昆曲牌的引子,整天拿它来练气,竞越练越有味;二是生活因素,江老经常到苏州,对苏州园林情有独钟;三是组织因素,团里要求每个演奏员必须要创作自己的曲目到北京会演;四是灵感因素,江老在一次午睡时,突然灵感降临,一下就构思完成了《姑苏行》的框架;五是战友因素,《姑苏行》创作完成后,曲名并练时乐团战友有的说叫《苏州乐》,有的说叫个吹长号的广州籍演奏员(根据回忆名为吕爵文)提出叫《姑苏行》,画龙点睛便一锤定音。
《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
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
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
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
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
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乐曲一开始是一段宁静的引子,主要表现了人们即将看到苏州园林之前的美妙遐想,宁静中带有旋律的起伏和情绪的变化,整个引子由宁静--激动--宁静。
旋律多采用长线条,长音短音错错落落快慢有序。
江南丝竹《姑苏行》演奏分析摘要:《姑苏行》是中国著名竹笛演奏江先渭先生根据昆曲音乐和江南丝竹音调改编的一首具有典型江南地区音乐风格的笛子独奏曲。
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的诱人画面。
抒情的行板,是游人尽情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
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
末段主题再现,在舒缓的节奏中,旋律更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全曲宁静、淡雅。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关键词:江南丝竹作品结构演奏特性一、作品介绍《姑苏行》采用江南昆曲曲调创作而成,具有典型的江南丝竹风味特点。
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此曲选用南派C调曲笛演奏,充分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派曲笛“叠、打、震、颤”等演奏技巧,乐曲表现婉转动听、韵味深长。
这首作品汇集了江南音乐的精粹,以“寂静――优雅――欢快――婉转”作为全曲情感的主线,悠扬婉转为基调。
旋律优美亲切、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风格典雅舒适,如同一幅水墨丹青、一蛊雨前清茗,沁人心脾。
二、江南丝竹的风格特怔60年代初,金祖礼在《江南丝竹概述》中提出了“小、轻、细、雅“的风格特点;李民雄先生在《民族器乐概论》中则归结为:柔、细、轻;后人还不断对江南丝竹音乐特征加以总结,《中国民间民族器乐集成?江苏卷》归纳为:花、细、轻、小、活。
“花”为华彩;“细”为细腻;“轻”为轻快;“小”为小型;“活”活泼,这些概括为我们指明演奏中把握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特征的方向。
江南丝竹音乐作品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
传统技法“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的运用,逐步形成了江南丝竹“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
笛曲《姑苏行》与《喜相逢》演奏风格探析笛曲《姑苏行》和《喜相逢》是京派笛曲中的经典作品,这两首曲子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技巧。
下面将分别从曲子的特点、演奏技巧、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探析。
一、《姑苏行》1.曲子特点《姑苏行》又名《东篱引》,讲述了大诗人杜甫登上了姑苏台后对苏州美景的感想。
这首曲子具有明快、热烈、大气的特点,展现了姑苏、太湖的辽阔和壮美。
2.演奏技巧相比于其他曲子,《姑苏行》的演奏技巧更加丰富多彩。
演奏者需要采用不同的吹法、颤音和轻重音技巧来表达曲子的情感变化。
其中要注意的技巧包括:(1)颤音:善于使用颤音可以使笛声更加悦耳动听,更能表达出强烈的情感。
在演奏《姑苏行》时,颤音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2)音节的清晰度:为了让曲子旋律更加优美、清晰,演奏者要注重音节之间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3)着力点:曲子中有很多高亢的音符和跳跃音符,演奏者需要选择好着力点以表达音乐情感。
3.节奏《姑苏行》的节奏明快、轻快,旋律具有流畅性和变化性,并强调了音乐的节奏感。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把握好曲子的节奏,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节奏变化,使曲子更加生动活泼。
4.情感表达《姑苏行》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旋律变化就像一场穿越时间的旅行,将人们带回到了唐代。
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注意情感的表达,打造出一种感性的氛围,让人们听了曲子后陶醉在其中,展现出姑苏美景所独有的美感和魅力。
二、《喜相逢》《喜相逢》又名《迎春乐》,讲述了一夜情缘的故事。
这首曲子的特点是欢快、轻松、明快,节奏欢腾有力,旋律简单明了,运用了众多强调节奏感的技巧。
《喜相逢》的演奏技巧相对简单,需要注意的技巧包括:(1)气息控制:笛子演奏需要先吸气,再将气息通过吹管送入笛体,因此演奏者需要掌握好气息的控制和呼吸规律。
(2)吹法:笛曲中的吹法通常是以齐吹或异吹为主,演奏者需要根据曲子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吹法进行演奏。
(3)音色:曲子中使用了多种音色,演奏者需要掌握好不同音色的切换。
闲庭信步流连忘返———笛曲《姑苏行》析(二十)闲庭信步流连忘返———笛曲《姑苏行》析庄永平笛曲《姑苏行》(江先渭曲)是上世纪下半叶以来,创作的颇为优秀的笛曲。
这首乐曲看来创作的手法较为传统,但是,想不到运用传统的手法,在传统曲调的基础上,能取得如此的成功,这充分说明中国传统音乐确实是一个浩瀚厚实的宝藏,就看我们如何去挖掘它,提升它、革新它。
虽然从音乐发展史的角度来说,中国传统音乐是处于单音体的发展阶段,而西洋音乐已发展到主调音乐阶段。
然而,有些东西是不能以发展阶段来定论的。
各国音乐虽有粗细、文野、高下、层次之分,但其中也涉及到民族特性、语言特征、音乐音阶以及欣赏习惯等很多难以改变的诸多方面。
因此,要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既要有深厚的传统基础,还需借鉴他人对已有用的东西。
尤其是传统的作曲手法看来并不过时,还大有用武之地。
下面就对此曲进行一番剖析,力求找出它成功的秘诀。
此曲在总的曲式上是借鉴了西洋的三部曲式,而在旋律创作上则充分利用了传统曲调的优势。
全曲分为【引子】【慢板】【快板】及【慢板】(部分)再现四个部分。
开始的【引子】是一种【散板】,应该说【散板】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曲式特点之一。
用曲笛来吹奏【散板】,那绵长的气息、饱满的音量、圆润的音色,确实具有一种从容不迫、心胸开阔、淋漓舒畅的情感抒发与意境。
【引子】从长音1开始由轻渐响,给人以一种舒缓、宁静的气氛。
然后旋律缓慢地上升至高音,接着采用渐快的复倚音装饰短促而连贯,似乎是在吹奏一种鸟鸣声,预示着鸟语花香、流水淙淙,一派大地回春、阳光明媚景象的到来。
而紧接着连续紧凑的十六分音符迂回下行节奏音型,好像是一群鸟类受到惊吓,汇合成一幅群鸟于飞的生动画卷。
又像是江南水乡潺潺流水声中激起的阵阵涟漪,均非常的形象而生动。
最后,旋律又缓慢地下行回复到开始时的1音。
这个【引子】就是从静到动再回到静,具有一种静态之美,又有一种动态之感。
在【引子】的铺垫下,【慢板】的主题旋律非常的优美、舒缓,具有典型的江南丝竹韵味。
笛子谱《姑苏行》简谱笛子谱《姑苏行》简谱是很多笛子爱好者都喜欢演奏的一首经典曲目。
它是中国民间音乐的代表之一,给人们带来了清新、悦耳的感受。
在笛子音乐中,它更是一首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
按照笛子演奏的复杂程度,我们可以将笛子谱《姑苏行》简谱分为学生版和专业版两类。
学生版的难度相对较低,而专业版则需要一定的实力和技巧才能演奏成功。
笛子谱《姑苏行》的调式为C大调,它的原曲据说源于江苏姑苏地区的民间音乐,因此得名姑苏行。
整首曲子共有三个部分,分别是前奏、主歌和尾声,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
接下来,我们来逐一解析笛子谱《姑苏行》简谱的演奏技巧和注意事项:1.前奏:前奏是整首曲子的开场部分,旋律简洁、优美。
首先,我们要根据谱子指示将笛子吹到C调。
接着,演奏者应该将笛子放在嘴唇前方,然后依照谱子指示,通过吹气和吐气的节奏演奏出前奏的旋律。
在演奏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呼吸和力度的掌控,同时注意吹奏的持续时间和旋律的表现效果。
2.主歌:主歌是整首曲子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的旋律悠扬、轻盈,配合着优美的和弦,非常有感染力。
在演奏主歌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呼吸和休止的掌控,同时要顾及各个音符之间的过渡和连贯性。
另外,主歌的旋律较为复杂,需要熟练掌握笛子的发音技巧和吹奏力度,以达到演奏效果的最佳呈现。
3.尾声:尾声是整首曲子的结尾部分,旋律简洁、清新,是一个非常好的技巧展示机会。
在演奏尾声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细节和节奏的处理,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其中,创造出更加美妙的演奏效果。
除了掌握技巧外,我们在演奏笛子谱《姑苏行》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笛子的品质:笛子的品质对演奏的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笛子。
优质的笛子发声清脆、音质优美,易于演奏,有利于演奏者的艺术表现。
2.演奏场地:在演奏笛子谱《姑苏行》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安静且有良好音效的场地。
避免杂音和干扰,保证演奏的效果。
3.发挥自己的特点:每一个演奏者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因此在演奏时我们需要在掌握技巧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打造属于自己的演奏风格。
114 Northern Music南派笛子名曲《姑苏行》演奏艺术研究——以浙派笛子传人俞逊发演奏为例毛云岗(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浙江 湖州 313000)【摘要】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先生是他众多师兄弟中的佼佼者,俞先生虽系上海人士,但是受赵松庭先生的得力培养,和浙江丝竹音乐、尤其是浙派笛子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以后的演奏生涯中,都会演奏浙派笛子的部分代表曲目《三五七》、《早晨》、《鹧鸪飞》,同时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将浙派笛子演奏艺术不断继承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成为浙派笛子艺术的主要传承人。
本文以俞逊发先生生前所演奏的南派笛子名曲《姑苏行》的演奏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从南派笛子演奏风格,透视出浙派笛子音乐传承人的演奏艺术和音乐魅力,以此来缅怀赵松庭、俞逊发两位笛子艺术大师的丰功伟绩。
【关键词】南派笛子艺术;姑苏行;浙派笛子音乐;赵松庭;俞逊发【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社科联2009年度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N85)。
南派笛子宗师、浙派笛子音乐创始人赵松庭先生吸收中国南北笛子演奏之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他苦心专研,勇于探索中国的笛子事业,在教学领域和科研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根据自己的演奏特色,将自己家乡的地方戏曲“婺剧”和当地的民歌改编创作了像《三五七》、《早晨》、《婺江欢歌》、《二凡》、《采茶忙》等一系列笛子独奏曲目,表现出了富有中国浙江特色的笛子音乐,形成了南派笛子音乐的一个分支——“浙派笛子音乐”。
同时,赵先生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笛子演奏家,其中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先生就是他众多弟子中的佼佼者,俞逊发先生早年得以赵先生的言传身教,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成为新中国第二代笛子演奏的领军人物。
俞先生虽系上海人士,但是受赵松庭先生的得力培养,和浙江丝竹音乐、尤其是和浙派笛子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以后的演奏生涯中,都会演奏浙派笛子的部分代表曲目《三五七》、《早晨》、《鹧鸪飞》,同时他通过自己的长期钻研,将浙派笛子演奏艺术不断继承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成为浙派笛子艺术的主要传承人。
1、姑苏行2、今昔3、苗岭的早晨4、牧民新歌5、秋湖月夜6、五梆子7、喜相逢8、扬鞭催马运粮忙9、荫中鸟10、鹧鸪飞(序号并不代表排名)笛子十大名曲之姑苏行笛子独奏曲江先渭根据昆曲曲牌《佛上殿》改编。
昆曲的音调色彩鲜明,甜美抒情,诱发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
乐曲分三段:宁静的引子,以清秀流畅的曲调,展现了姑苏园林的幽雅和秀丽,似乎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隐现的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人犹如置身于幽曲明净、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之中,尽情地观赏,美不胜收。
中段是对比性的热情小快板,乐曲应用变奏手法,旋律快速流畅,形成段落之间的对比,游人嬉戏,情溢于外。
当再现第一段时,人们似乎沉醉于美丽的景色之中,流连忘返。
整首曲子笛音婉转动听、甜美抒情,音色清新亮丽、曲调优雅纯净,悠然从容之中呈现了一派诗情画意。
笛子十大名曲之今昔笛子独奏曲曲陆春龄创作于1957年。
乐曲通过新旧社会生活的鲜明对比,表现了人民对新中国的热爱。
全曲分三部分:第一、三部分旋律欢快,第二部分开始的曲调由低沉、压抑,转为激动、悲愤,表现人们奋起向黑暗势力作斗争。
这一部分运用较多的滑音、赠音等技巧,在音色、音量、气息控制、指法等方面均与一、三部分有所不同,形成对比。
此曲用音色嘹亮的F调笛奏,第一、三部分,用音色浑厚的C调笛奏第二部分,使其对比效果更为鲜明。
乐曲具有江南笛曲风格。
笛子十大名曲之苗岭的早晨《苗岭的早晨》是1974年白诚仁先生特意为新生俞逊发的“口笛”创作的曲目,曾被中国艺术团在世界演出,享誉海外。
后被陈钢用原谱作为小提琴曲。
悠长抒情引子,红日初升,绵延山地里清脆绵长的鸟鸣声表现晨曦渐开,鸟鸣嘤嘤。
深树中鸟儿睁开惺忪睡眼慵懒而活泼的歌唱。
日高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呈现出苗岭自然风光的无限秀丽,大家出工了,苗岭渐渐沸腾起来。
转入主题部分后,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快速的节奏表现百鸟争鸣,欢呼雀跃,自由自在。
二胡扬刚之声流露出苗族人民勤劳忙,轻巧轻灵的吐奏,配合着口笛独特的音色,体现出山岭中成峦叠翠中鸟儿清脆鸣声,苗族人民热情、积极的劳动场景,山岭中成峦叠翠中鸟鸣明丽清脆,结合苗族飞歌的旋律,一时分不清鸟鸣和苗族人民的歌唱,此时鸟、自然、人和谐相融,苗岭人民幸福的生活令人热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