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政治马哲必考重点精华笔记(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614.69 KB
- 文档页数:157
2020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背考点2020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背考点:唯物论必背考点一人与自然(垃圾分类;荒漠治理;园博会)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必背考点二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人能通过自觉的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③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此原理可以搭配必背考点一使用)2020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背考点:辩证法必背考点一联系定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必背考点二发展定义: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特点:发展是一个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2017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背要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①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②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没有认为世界统一)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
(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考研:/kaoyan/
UserUser
User
Page 1
考研政治之马哲20条必背原理
以下是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背20条原理,希望给考生以启示。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原理;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5)辩证的否定观;
(6)否定之否定规律;
(7)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8)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9)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1)事物矛盾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
(1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6)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力。
)
(17)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9)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原理(包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0)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原理。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辩证关系原理。
政治大题重点(马哲)(一):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意识和实践都要受规律的支配。
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要认识和发现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二):联系(风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1 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它事物普遍联系而存在的。
2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3 联系具有多样性:有内部、外部联系;直接、间接联系;必然、偶然联系;本质、非本质联系(三):矛盾(风1)1矛盾具有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要正视矛盾、解决矛盾、不能回避矛盾。
2矛盾具有特殊性:各种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
3矛盾具有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求同求异、异中求同,共同发展。
4矛盾具有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制约,要抓关键、抓主要矛盾。
总结:唯物论告诉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全面兼顾,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同存异、共同发展,要按照重点论,即干工作,多选一,要抓关键抓主要矛盾,对人或事要看主流,看矛盾的主要方面。
(四)实践与认识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具体的生动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概括的抽象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获取丰富实际的感性材料,并且要加工制造,上升为理性认识,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思考、分析、综合抓住事物本质,找出内在规律。
考研政治马哲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基本区别唯物论和唯心论是哲学中两种重要的基本立场。
区别主要在以下方面:•对于物质和精神的看法: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第一性,在物质世界中精神是物质世界所必不可少的属性;唯心论则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物质是自由发展的结果。
•对于认识的看法:唯物论主张“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认为人的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逐渐达到的;唯心论则认为先有思维,后有客观世界,认为人的思维能够直接认识到精神世界。
•对于自然规律的看法:唯物论承认自然规律的客观客观性,建立在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唯心论则认为自然规律是外在的、被动的,不具有独立的客观性。
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一种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
辩证法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对立统一的法则:万物都存在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不是简单的同一,而是既对立又统一。
•质量互变的法则: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当事物经过数量积累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以否定之否定为特征的运动规律: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着肯定,也存在着否定,而且事物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地进行否定之否定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以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为指导的社会理论体系。
下面主要讨论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规律和经济制度的科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一套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剩余价值理论:生产力和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企业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使用工人的劳动力。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出卖劳动力,通过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剥削来获得利润。
•价值规律和增殖规律:价值规律表明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增殖规律则表明资本家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加速经济扩张的步伐。
考研政治终极笔记终极笔记(一)马哲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2个核心:社会、人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考研政治背诵笔记(完整版)(一)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背诵笔记陈闫编写成功在于坚持,优秀是种习惯马克思主义哲学序论1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性。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阶级性、实践性。
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唯物论10哲学重大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1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第二,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2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和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
13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原,但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关于各种派别的言论,此处不列出,请参见我编写的《哲学派别言论汇总》,博客上有)1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金木水火土元气)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15近代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时,以自然科学为依据,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及其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1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7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比如牛顿)。
1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看不到实践的重要性。
19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把主观精神(人的)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考研政治:马哲复习必须掌握的67个知识点考研辅导专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主要掌握以下67个知识点: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2、哲学的基本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5、两种历史观的对立;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9、物质与运动;10、运动与静止; 11、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2、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13、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14、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15、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16、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7、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8、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19、规律及其客观性; 20、现象和本质; 21、必然性和偶然性;22、原因和结果; 23、可能和现实; 24、事物存在的质、量、度;25、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26、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27、对立统一规律;2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29、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30、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31、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 32、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33、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与认识的本质;34、主体、客体及其辩证关系3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6、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3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38、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39、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40、真理及其客观性; 41、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42、价值;43、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4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4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46、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47、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 48、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49、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50、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51、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52、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53、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54、社会的观念结构与意识形态 55、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 56、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57、文明与文明形态58、社会规律及其特点5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 6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61、社会发展的动力; 62、“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63、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4、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5、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66、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67、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政治原理和方法论大全辨证唯物论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考点1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可以从它的创作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它的阶级属性,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等不同角度去理解。
(2)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地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地讲,马克思主义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可分割。
考点2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客观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及其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考点3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2)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点4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1)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考研政治中的马哲部分复习要点对于众多考研学子来说,政治科目中的马哲部分常常是重点和难点。
理解并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对于在考研政治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马哲部分的复习要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框架。
它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又包含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则涵盖社会基本矛盾、社会意识、社会形态等内容。
在唯物论中,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核心考点。
我们要理解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以及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
这要求我们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又能够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
例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制定计划、规划未来,就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映;而通过努力实现目标,就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改造。
辩证法是马哲中的重点内容。
其中,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贯穿始终。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发展则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矛盾规律更是辩证法的核心,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都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分析一个社会现象时,我们要看到其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问题的关键。
认识论部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关键。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
我们要明白,人类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通过实践,我们获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从而形成对事物的认识。
同时,认识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
例如,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就是在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基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要能够运用这些原理,分析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比如,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就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关系变革,进而推动上层建筑变化的过程。
马哲知识重点汇总(完整版)作者: 日期:(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组成。
1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 2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22-23页。
1基本冋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关系的冋题。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是划分唯物主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页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意于同一性中。
(4)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包括:古 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是派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包括:主 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法的根本分歧?1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重中之重点第40页。
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 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第40-41页。
(1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考研政治中的重要板块,理解和掌握其重点内容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意味着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意识的产生和变化。
例如,我们的思想、观念、情感等意识现象,都是基于我们所处的物质环境和生活经历形成的。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比如,在科学研究中,正确的理论指导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而错误的观念可能导致研究方向的偏差。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就是一种矛盾关系,它们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意味着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殊性则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解决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2、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这就像我们学习知识,每天积累一点是量变,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实现知识水平的提升。
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既有保留又有克服。
比如,社会制度的变革,新的制度往往保留了旧制度中的合理成分,同时克服了其弊端。
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我们通过实践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实践中的问题推动着认识的发展,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而认识是否正确也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实践。
在实际工作中,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错误的认识可能导致工作失误。
2020考研政治马哲常考的六个知识点知识点一、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问题(物质和意识何者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问题(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据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1)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2)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知识点二、物质观1.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区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依据。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看成是一种或几种实物,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看成原子,具有形而上学性、机械性和不彻底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在自然观唯物、在历史观唯心,具有不彻底性,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2.物质的定义(1)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时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物质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做出的的哲学概括。
绪论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角度进行回答1他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有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他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他的研究对像和主要内容讲,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核心)是马克思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客观的条件,现实的追求为什么: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起让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种品质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组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1 工业革命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4 阶级斗争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哲学是一种精神生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与思维,或物质与精神何为世界本源谁为第一性问题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020年考研政治马哲必考重点精华笔记(完整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I. 题型:选择题&辨析题(辨析考的机率很少)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含义及其特点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从理论性质而言)b: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关系定义)c: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功能作用)d: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意识属性)e: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研究对象)哲学的特点是:一般性,最高的抽象性,普遍性,指导作用,阶级性(一般不强调)【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区别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定义不同a:哲学的含义是(同上)b:具体科学的含义是各门内容不同的,独立的学科(一般不考)II:特点不同a: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b:原理的适用范围哲学原理适用于一切领域;具体科学则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
III:相互关系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指导。
【2-B】世界观与方法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定义不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世界观;(又叫宇宙观)人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II:相互关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世界观与方法论缺一都不能存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2-C】哲学与世界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定义不同a:哲学的含义是(同上)b:世界观的含义是(同上)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特点不同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理性认识)b: 世界观是非理论化、系统化的意识形式是感性认识。
III:联系相互依赖【3】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a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谁是本原,谁是派生)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意义即分类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c: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而唯心主义即有可知论又有不可知论-----不彻底的唯心主义者是不可知论者。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通过人类长期实践证明的;世界的可知性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通过实践,思维反映存在又反作用于存在,实践是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和辩证统一的基础。
实践是驳斥唯心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论的锐利武器。
【5】哲学的党性和党性斗争(单选题)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哲学体系,两种世界观,以及两大基本派别。
b.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则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c.超党性的哲学是不存在的,哲学的党性是其阶级性在理论上的反应。
【5-B】一元论与二元论a1.一元论是认为世界万物只来自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
它可以区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
a2.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精神。
b1.二元论即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二者独立,性质不同。
其典型代表是17世纪法国的笛卡尔。
b2.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否认了世界的统一性,割裂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倒向了唯心主义。
【5-C】哲学史上两个对立的关系在哲学史上,既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也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①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交织在一起。
辩证法可以和唯物主义相结合,也可以和唯心主义相结合;形而上学可以和唯心主义相结合,也可以和唯物主义相结合。
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不是平行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6】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I: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性质。
a.在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b.在认识论上,主张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唯物主义是一元论哲学,决定论哲学,以及可知论哲学。
II唯物主义的三大历史形态及其特点a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金、木、水、火、土、气)a2.把“原初”物质做为世界本原,认为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a3. 优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缺点:直观性和猜测性(非科学性)。
b1.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6-18世纪)。
b2.优点:科学性,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先导”。
缺点:(1)机械性。
(2)形而上学性。
不懂辩证法,孤立静止的看问题,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不彻底性。
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
b3.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称旧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把对象当作实践来理解,不了解实践是现存世界的“基础”。
c. 第三个历史形态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7】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以及其特点a1.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个人的感觉或意识。
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主张是唯我论,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
a2. 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世界,人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
【8】唯心主义的三大主要根源a1. 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
a2. 阶级根源:符合反动阶级、集团的需要,受到支持和拥护而长期存在。
a3. 认识根源:1.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主观不符合可观是主观性,严重为主观主义(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2.认识过程本身存在着陷入唯心主义的可能性。
人的认识过程是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如果分夸大感性就是主观唯心主义;如过分夸大理性(概念)则犯客观唯心主义。
3.主观性,直线性,片面性,思想僵化(列宁)a4. 前提条件:阶级的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是唯心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
【8-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发展的三阶段I. 辩证法古代自发辩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II. 形而上学古代形而上学;近代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的形而上学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
它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a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次科学规定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它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革命变革,结束了以往旧哲学看做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统治。
a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以及认识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辩证法。
而旧哲学唯物论与辩证法是分离的。
△马克思批判的继承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单选题)它既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又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实现了哲学内容的革命变革,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都是唯物辩证的。
◎伟大意义(多选题)①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第一次彻底地贯彻到了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贯彻领域的扩大)②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人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取代的必然性,并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无产阶级。
从而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成科学。
(空想变科学)③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彻底性的缺陷,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彻底化)④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历史理论第一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
(使社会历史理论科学化)⑤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也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
(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a3.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多选题)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并由此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践是考察精神和物质关系的基础,并由此揭示了世界的一般规律。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真理的标准。
a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
是无产阶级认识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这是从它的基本特点上和阶级本质上实现的伟大变革。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最显著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
(选择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选择题)基本特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哲学。
它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它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的改造世界,强调理论为实践服务。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9--B】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
(辨析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彻底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他主张解放全人类,他还主张革命的改造世界。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他还认为一切具体事务都是暂时存在的,从而坚持了革命的辩证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他是批判一切旧思想的锐利武器。
【9--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是建立在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