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31-45节
- 格式:doc
- 大小:449.50 KB
- 文档页数:3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精选篇11、知识与技能:(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教学工具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
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学习第3页例2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指名回答,教师总结,数字小格大格厘米、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教师提出要求:a、正确准确的测量自己准备好的物体(铅笔、橡皮、小刀等)b、先独立测量后小组交流c小组合作探究。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能够对1~100的数字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具。
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橡皮擦和铅笔。
五、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课件展示1~100的数字,让学生逐个读出来,并让学生发现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
2. 新知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意义。
让学生根据运算符号进行相应的计算。
3. 操作与练习(15分钟)教师以课件上的例题进行讲解,然后学生在练习册上进行相应的练习。
4. 拓展与巩固(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5. 温故与总结(10分钟)教师以回顾的方式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总结。
六、教学评价在操作与练习的环节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水平。
在拓展与巩固的环节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评价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进行相应的计算练习,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拓展与巩固的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准备方面,可能需要更多的教具和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一、说教材:本节课的课题是毫米的认识,他是“毫米与分米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子度量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定位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的产生的实际意义,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够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2.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同事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三、说重难点: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认识1毫米的认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四、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学生在积极情感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五、说教学过程1.设置疑念,导入新课“兴趣是学习的老师。
”我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测量比赛,在这个比赛中学生会遇到一个问题,量到不是整厘米时,学生会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这时我不失时机抓住学生的心理,引入新课,学生自然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探究中。
2.观察实践,探索新知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
学生对毫米的感知并不是特别陌生,可以让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进行大胆猜测,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试验、探索验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新知识,发展了能力,明白了“当测量的结果不能用整厘米表示时,可以用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表示”,还通过观察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在动手测量的基础上,感知1毫米有多长。
在认识1毫米上,分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1.观察尺子上的1毫米,体会一小格的长度就是一毫米,2.联系实际寻找实际生活中大学1毫米的舞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引入:热身小游戏二、复习旧知: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想一想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35+34= 48+29=230+540= 360+240=三、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湿地吗?(学生自由回答)那么今天徐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一下湿地的美。
(出示湿地图片)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吧!(课件出示四种野生动物)2、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
统计表,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第36页表格)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和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大家有信心学好吗?四、新课教学1、教学例1师: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271+122=师:这两个数有点大,而且不是整十整百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生:用竖式计算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生: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出示问题: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算式:271+3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
通用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5篇篇一:通用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理解并掌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规律。
2、能描述某些事件的可能性,结合具体情况,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并知道其结果的可能性。
3.在数学实践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一些事件的可能性,了解和掌握事件可能性的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得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规律。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谈话引入(飞镖)1、引出“可能”今天老师会邀请大家玩一个游戏。
你喜欢吗?(显示转盘)请两个学生上来玩游戏,猜猜谁会赢?教师小结:刚才这两位同学在没有比赛之前,我们是不能确定他们的输赢情况,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用“可能”来描述。
(板书:可能—不确定)现在谁能用可能一次来说说他们两个的输赢情况。
(XX 可能会赢,XX可能会输,从不同角度说说)2、引出“不可能”、一定比赛开始,规则每人投5次,等到第一位同学投完第5次,随机再让学生猜猜他们的输赢情况,并说说理由。
从而引出“一定”、“不可能”(板书:(一定——确定)(不可能——确定)3、小结:刚才我们所讲到的“可能、不可能、一定”它是判断一件事情会不会发生的三种情况。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些事情它可能发生,有些事情它不可能发生,而有些事情则一定发生,下面的事情请你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说一说。
4、练习(课件出示)(1)小红说:“出生到现在我没有吃过一点东西。
”(2)太阳从西边出来。
(3)吃饭时,有人左手拿筷子。
(4)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5、教师说学生用手势进行判断。
(1)两个因子相乘,乘积是两位数。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两位数。
(3)一个人身高10米。
(4)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五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篇一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概念,发展数学思维。
初步具备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尺寸的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时安排:14课时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内容:p1、2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1.教学例1(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学生交流。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为例,为您呈现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的概念与运算第一节:整数的认识第二节:整数的运算2. 第二章:几何图形第一节:平面图形的认识第二节:平面图形的计算3. 第三章:量的计量第一节: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第二节:质量、时间的计量4. 第四章:数的进位与退位第一节:进位加法第二节:退位减法5. 第五章:分数的认识与运算第一节:分数的认识第二节:分数的运算6. 第六章:小数的认识与运算第一节:小数的认识第二节:小数的运算7. 第七章:方程与问题解决第一节:方程的认识第二节:问题的解决8. 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一节:数据的收集第二节:数据的处理9. 第九章:简单的逻辑推理第一节:简单的逻辑关系第二节:逻辑推理的应用10. 第十章:生活中的数学第一节:货币的认识第二节:购物中的数学11. 第十一章:时间与日期第一节:时间的认识第二节:日期的认识12. 第十二章:总复习第一节:数的运算第二节:几何图形第三节:量的计量二、教学目标1. 掌握数的概念与运算,能够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能够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3. 熟悉量的计量,能够进行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的计量与换算。
4. 学会数的进位与退位,能够进行多位数的加、减运算。
5. 认识分数,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6. 理解小数的意义,熟练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7. 学会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8. 掌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9.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10.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运算、小数的运算、方程的解法、数据的处理。
2. 教学重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量的计量、逻辑推理。
好,现在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信心挑战自己吗?
1.判断。
(1)边长是4 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16 平方厘米。
()
(2)正方形和长方形一样,四条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
(3)长6 米,宽4 米的长方形周长是6+4×2=14米。
()
2. 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3. (1)篮球场的长是30 米,宽是15 米,求它的周长。
(2)正方形手帕边长25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
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一块正方形桌布(如左图),要在它的四周缝上花边,
花边的长是多少分米?
(三)右图中大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小
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
这两个正方形拼成
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5篇教学是一种通过教育参观和虚拟实境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和文化素养。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游戏:数字抱抱团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叫“数字抱抱团”,老师想请6名男同学和6名女同学上讲台来。
老师喊到数字几,你们就几个人抱成一团。
不过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台下的同学也参与到游戏当中来,你们要做什么呢?找出游戏当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能办到吗?生:能。
师:非常好。
游戏开始。
(面向台下学生)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生:4个3。
师:2(6个2),4(3个4),6(2个6)。
非常棒,同学们都说到了“几个几”。
2、出示PPT,看图说几个几。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样几组图片(播放幻灯片),谁能快速的说出有几个几?生1:2个2生2:2个4师:非常棒,看来同学们知识掌握得很牢固。
同学们表现这么棒,连小兔子都被吸引来了。
(课件出示第50页主题图)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小兔子一起来探究关于倍的知识(板书课题:倍的认识)齐读课题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一)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教材第50页例1(1)数一数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各有几根?(2)圈一圈,摆一摆,组内互说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学具1)(3)完成例1的填空。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认识能力,能够识别和描述基本的几何图形。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数据统计方法。
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加减法:两位数、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2. 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3. 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读写方法,分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4. 位置与方向: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关系的认识,以及简单的方向描述。
5. 测量:长度、质量、面积、体积等基本测量单位的认识和使用。
6. 图形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识别和描述。
7. 数据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位置与方向的认识,图形的识别和描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 教学难点:进位和退位的处理,小数和分数的意义理解,数据的分析和表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挂图、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传授新知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相关的教具和学具。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根据所学内容,布置适当的课后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优秀6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练习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习完成11页第3题、11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例2、例3及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2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4、同桌互相说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怎么走?三、巩固练习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课件)2、做一做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课程概述本套教案是针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全套教学安排。
该教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系列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本套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研究动力;2. 促进学生数学基本概念的形成和理解;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和推理能力;5. 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和交流能力;6. 让学生通过数学研究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本套教案涵盖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单元:1. 自然数和02. 加法与减法3. 数字排序4. 数据图形5. 分的概念6. 比较与估算7. 乘法初步8. 除法初步9. 长度单位10. 重量单位11. 时钟和时间12. 综合运算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和课堂活动等,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学方法本套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 观察法:通过观察和实践,帮助学生从具体事物中形成对数学概念的认识;2. 操作法:通过手工操作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运算的过程和规律;3. 比较法:通过比较大小、比较数量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概念的理解;4. 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和推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6. 游戏法:通过游戏和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评价本套教案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课堂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取学生的回答和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 综合评价:通过作业、测试和评价学生的参与度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研究情况和能力发展情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教学是一种通过启发性教学和案例研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小学数学教案《倍的认识教案》。
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原意吗?(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同学上来。
师叫3名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名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第二排有几个3?(2个3)生回答后,师引出课题:像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教学例2)菲菲有三个好朋友,他们正在用小棒摆正方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摆的情况,用了多少根小棒。
(课件演示例2中第一个小朋友,摆了一个正方形)学生观察。
你知道了什么?生:摆了一个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
4根小棒还可以说是几个?生:一个4根。
下面我们来看看另外两个小朋友,他们摆图形的时候用了几个几根。
出示例2中另外两个小朋友摆的两个和三个正方形。
学生观察。
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2个4根,3个4根(板书:2个4根,3个4根)揭示倍的含义,指出第三个学生摆的小棒说:第三个同学摆了3个4根,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
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目录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9 -第一单元:测量 (9)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 10 -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 - 13 -第三课时: 毫米、分米的换算.............................................. - 16 -第四课时:千米的认识..................................................... - 18 -第五课时: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 22 -第六课时:吨的认识...................................................... - 25 -第七课时:练习课........................................................ - 28 -第八课时:单元综合练习.................................................. - 29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31)第一课时:连续进位加法.................................................. - 32 -第二课时:进位加法...................................................... - 35 -第三课时:进位加法练习.................................................. - 38 -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 40 -第五课时: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 - 44 -第六课时:加法的验算.................................................... - 48 -第七课时:减法的验算.................................................... - 51 -第八课时:练习课........................................................ - 53 -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 - 55 -第三单元:四边形. (57)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 - 57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 60 -第三课时:周长的初步认识................................................ - 62 -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 64 -第五课时:练习课........................................................ - 66 -第六课时:估计.......................................................... - 68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70)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 70 -第二课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及练习........................................ - 73 -第三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 - 76 -第四课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 78 -第五课时:练习课........................................................ - 80 -第五单元:时、分、秒 (81)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 83 -第二课时:简单的时间计算................................................ - 86 -第三课时:练习课........................................................ - 89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91)第一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 94 -第二课时:乘法的估算.................................................... - 97 -第三课时:口算乘法练习课............................................... - 103 -第四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 104 -第五课时: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 - 106 -第六课时:连续进位笔算乘法............................................. - 108 -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 112 -第八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 114 -第九课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 116 -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练习课)......................... - 120 -第十一课时:整理和复习................................................. - 121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23)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 124 -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 - 130 -第三课时:巩固练习..................................................... - 134 -第四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 135 -第五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练习........................................... - 138 -第八单元:可能性 (140)第一课时:可能性....................................................... - 141 -第二课时: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 145 -第三课时: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 148 -第四课时:练习课....................................................... - 150 -第五课时:活动掷一掷................................................. - 151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152)第一课时:简单的组合................................................... - 154 -第二课时:简单的排列................................................... - 158 -第三课时:两两组合..................................................... - 168 -第四课时:掷一掷....................................................... - 174 -总复习(共5课时). (181)(一)复习课:万以内加减法及有余数的除法............................... - 181 -(二)复习课:四边形................................................... - 190 -(三)复习课:多位数乘一位数........................................... - 193 -(四)复习课:时、分、秒、毫米、千米、吨............................... - 195 -(五)复习课:分数的初步认识........................................... - 201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我教这两个班的孩子已经两年了,对孩子们的性格、爱好都比较了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的认读与写法。
2.通过游戏形式的练习,增强学生对三位数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的认读与写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通过游戏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三位数数字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三位数数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0-9)。
2.一些三位数的实物(如糖果、书籍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进入课堂后,祝学生上午好,询问学生今天有没有收到或看到什么三位数的号码。
比如电话号码、教室号码等。
2.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来回顾和复习两位数数字的认读和写法。
3.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三位数数字的认读和写法。
Step 2:学习三位数数字的认读和写法1.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三位数数字的特点和规律。
比如,三位数由几个数字组成?最高位和最低位数字分别代表什么?2.准备数字卡片,从中随机抽取三个数字,放在黑板上或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认读这个三位数数字,然后写在纸上。
3.让学生互相交换纸张,检查和订正答案。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纠正错误。
4.让学生再次观察这个三位数数字,然后列举与这个数字相关的实物,比如三位数代表的糖果数量、书籍数量等。
Step 3:游戏巩固1.准备一些三位数的实物,如糖果、书籍等。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至少3人。
3.请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老师展示一个三位数的数字,其他小组的学生要快速用手中的数字卡片展示出这个数字。
如果回答正确,该小组获得一个实物奖励。
4.每个小组轮流进行,直到所有的实物奖励发完为止。
Step 4:课堂总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三位数数字的认读和写法。
2.提问学生有没有什么困惑或问题,帮助他们解决。
Step 5:布置作业1.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三位数数字的认读和写法。
第一单元测量【单元整体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恰当选择单位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测量4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单元教学重点】1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实际长度,1吨实际质量2会用毫米、分米为单位量物体长度【单元教学难点】1对1千米长度和12【单元教学建议】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已了解一些测量的知识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结合生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测量硬币的厚度、课本、课桌的长、宽;利用多媒体显示路标,距离是1千米的两地,质量是1吨的物体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2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认知特点是对具体形象事物认识清、感受深,因此教学中,要多安排学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凭借经历和体验,对1毫米、1分米、1千米、1吨建立正确表象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估测能力估测在生活中用处很广,教师应结合本单元内容,培养学生自觉对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如教学中,先估测后测量,使之形成习惯,提高估测能力【单元课时安排】七课时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2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师:你们猜一猜,李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李老师的身高是1米75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生: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生:想!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1(1)师:实际上,毫米就藏在你们的尺子上,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一些小格)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2学习厘师:你们猜一猜是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呢?还是毫米大呢?生: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因为我发现1生1:我从刻度0数到刻度1,他们中间有10小格,所以1厘米=10生2:我也认为1厘米=10毫米,因为我从刻度1数到刻度2,发现他们之间也是10课件演示:在刻度尺上数出1厘米之间有10小结:1厘米=103(1)找尺子上的1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发现了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你们能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吗?生1:我发现了1小格之间的长度是1生2:我发现了两条短线之间的距离是1(2)找身边的1师:你们已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四人小组合作找身边的1毫米)生1:我的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生2:我发现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生3:我发现20页纸的厚度大约是1师:真不错,如果用手来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会吗?师生共同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4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那3毫米有多长呢?演示尺子上3小格之间的距离就是3师:你能找到5毫米的长度吗?生:从0数5小格就是5生:尺子上刻度1到刻度2之间比毫米刻度线较长的那一条线之间的长度就是5师:6毫米呢?8毫米呢?三、巩固与练习1量一量:量一根10毫米的纸条剪下来;量5分硬币的厚度是( )毫米;量数学书的厚度是( )2钢笔长14( )楼房高20( )粉笔长75( )电脑键盘长约5( )图钉长10( )教室宽6( )蜡笔长6( )跳绳长2( )课桌高7( )小明的身高是140( )3做书第69页第1、24请学1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2在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理由】学生已经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比米小的单位,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产中经常用到的比较大的计量单位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2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初步建立1【教学重点】建立11提出问题(1)(2)同桌同学互相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1分米的长度、1厘米的长度、1(3)(4)导入课题:如果要表示巩义到郑州的距离,选用哪个单位比较合适?(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100千米、可以发现汽车所行的路程是用千米做单位所以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2(1)①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像出1000米有多长吗?②回顾体育课的100米短跑的路长及时间,思考并想像1000米有几条这样的路长?算一算,跑完1000米你大约需要几分钟?③出示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想像,标准运动场的跑道,1圈通常是400米,跑两圈半大约就是1000④请学生走一走,说一说距离学校门口大约1000(2)①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②引导学生对上面式题等号两端进行比较:用等号连结,说明它们表示的长度怎么样?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想一想:“千米”中的“千”相当于1000的几个“0”?1000中的几个“0”相当于一个“千”?3(1)教学例4①3千米=( )学生先说出括号里应填几?你是怎么想的?然后教师总结算法:我们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那么3千米里有3个1000米,就是3②同桌出题尝试练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④试一试:8千米=( )米 ( )米=54000米=( )千米 9000米=( )6千米=( )米 ( )米=74350米=( )千米( )米 2千米500米=( )6千米720米=( )(3)①思考:长度不变,单位由高(低)变低(高),数的大小怎样变化?你能用这个规律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吗?②根据前面“千”和0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你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4)小结:表示同一物体的长度,使用的单位可以不一样;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或者把低级单位变成高级单位,同样是要根据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来进行推算4(1)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括号里(投影显示)①小明从家里到学校要走520( )②两个县城间的公路长80( )③一本日记本长110( )④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 )⑤一根旗杆高8( )(2)课本第9页的第2、第3(3)“米”和“千米”单位间的化聚(课本第10页的第45两题)(4)①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6千米,汽车每小时比摩托车慢多少千米?②要筑1千米长的公路,已经筑了650米,还要再筑多少米?5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吨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11—13页例6、例7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2312谈话:这是什么动物?你熟悉他们吗?你能跟大家简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恐龙吗?34师:这只恐龙的体重是多少?(1吨)5师:①对1吨你想了解什么(1吨有多少千克)②对1吨你还想了解些什么?(1吨是不是很轻?师:也就是1吨有多重1吨是不是1000千克?师:也就是吨与千克的关系)6①吨有什么作用;②哪些物体重1二、感受体验——(一)了解1师:吨非常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你们呢?1小朋友好,我是“吨”,平时你们常用千克来计量物体的重量,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我就派上大用场了,比如大象的体重是4吨、一卡车的稻谷约3吨等要说1吨有多重,三言两语说不清,就让我来展示一下吧(出示:50千克的一袋大米,接着出示20袋大米)小朋友,你对我了解些了吗?如果还不够的话,没关系,认真听课,对我还会加深印象的师:听了“吨”的自我介绍,你获得了那些信息?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质量用吨做单位1吨=10002师:原来1吨=1000千克,1吨有多重,你想感受一下吗?请1个同学搬50千克的大米,说说你的感受换一个同学来试试请4个同学来帮忙如果1吨的大米全班同学要几次搬完?(二)1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吨=()千克6000千克=27吨=9000千克=1800千克800千克=1吨600千克=1熊猫狗大象50吨 80千克 6千克 4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3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1小卡车的载重量约是1000千克大卡车的载重量约是5师:这两句话你能换个说法使他意思不变?什么是载重量?小卡车和大卡车最多能装多少吨货物?大卡车的载重量是小卡车的几倍?两幅恐龙图:犹他猛龙重1吨,原角龙重300师:谁重?两幅动物图:大象体重4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32师:你能提个数学的问题考考同桌吗?2看,吨、千克和克一块跑到小朋友的日记里了,你能看看所用的单位名称合适吗?2005年9月2今天早上6:30,我就起了床,很快的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一个50千克的鸡蛋,喝了一杯大约250克的牛奶,就背起2克重的书包匆匆忙忙上学去,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我一看,发现原来是我们班体重只有20吨的瘦个子李林于是我和他边走边聊,正准备过马路时,不巧一辆载满60千克水泥的大货车开过来了,我们只好收住脚步,让车先行等我们跑到教室,其他同学早就在读书了3师:听,什么声音?原来质量王国因为来了吨,他们之间的关系糊涂了,你有办法用形象的方法来整理一下学过的质量单位吗?教学反思: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材分本单元是在万以内的数的认识和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法(和在一百以内)的口算,会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估算,本单元就是三位数加减的延伸,并把加减法运算结合起来,突出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使验算更加多样化123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估算意识和提高估算能力,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良好习惯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12341加法32减法3课3加减法的验算24整理和复习1第一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科书第15—16页例1,练习四1—312教科书第15师:同学们,我特别喜欢动物,如:鸳鸯、鸵鸟、孔雀等等……,它们特别美丽、可爱,你们呢?你们喜欢什么动物?(师生交流,学生畅谈)教学过程说明:以谈话自然导入,引起学生注意,同时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师:同学们看(电脑出示或教师出示主体图片),这些动物漂亮吗?(漂亮)这些动物是我国的特级保护动物,你知道咱们国家动物有多少种吗?多少种已经快离我们而去了吗?请看:(课件出示第15页统计表)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吗?(可能有些同学不懂什么是哺乳类两栖类,还可能不懂什么是濒危等,老师要解释)数学是枯燥的,但生活是丰富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有的提问题,有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要保护它们应从小做起,更重要是学好知识,才知道如何保护它们!请看(出示第15页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师:中国特有的动物种数(边问边板书)鸟类有几种?生:(答),师板书,爬行类有多少?生(答),师板书(用表格形式表示出来)师: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生:(答)学生提出这两种动物一共有多少种?生:(列出算式)98+25师:从哪一位算起:相加满十怎么办?进位的数怎么办?个位:8加5得13,在个位上写3,向十位进1十位:9加2得11,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得12,这时十位上写2,向百位进1百位:因为十位满了一个十,所以向百位进1,此时百位就写1(1)完成第16(2)完成第17页1—3教学反思:第二课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科书第18—19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五1—4123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蓝猫淘气三千问》吗?你最喜欢谁?(学生交流)师:蓝猫得知我们同学学习了很多知识,今天它来到我们教室想考考同学们,大家有信心吗?(有)(课件出示)76 99 59+47 +32 +85——————(全班做,指名演板,结合情况进行评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蓝猫”这个让孩子们心动的形象出现,更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课件显示画面,配有画外音)蓝猫:同学们,你们前面表现的真棒!我在电脑中搜索到“中国部分动物已知种数”,大家看(点击,显示第18页例2统计表)师:谁能就题中给我们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了解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生:(列出算式)376+284师: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生(1):376接近380,284接近280,380+280=660,所以376+284的和大约是660生(2):376不到400,284也不到300,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师:(小结),在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师:蓝猫想知道一个精确数,你们说怎么办?(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讨论,最后平台展示,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此环节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最后平台展示,不但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且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生(1):把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百位上3+2+1=6生(2):也就是,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4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蓝猫为奖励大家用电脑为我们送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想)那你仔细听,认真看,最后说一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电脑随录音逐一动态显示画面或教师直接讲下面的故事)有一天,数字姐姐369来到草地上,看到美丽的大自然,不由得坐下欣赏起来,这时数字妹妹278也来到这里,被这景色吸引住了,她想坐下来和姐姐一起欣赏,可是究竟坐哪儿呢?姐姐看出了她的心思,就提醒她说:“我的3是百位,6是十位,9是个位”妹妹高兴地说:“噢,我知道了,我们应相同数位对齐坐”突然,9和8说话了,“我们坐不下了,我们相加满十了,要向前一位进1”6和7也说,“我们相加也满十了,也要向前一位进1”她们的前一位友好地收下了各自的新朋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数学知识编成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师:你从蓝猫的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再发言汇报)生1生2:我学到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生3:我还学到了在计算时,别忘记加上进位的1(1)师:蓝猫夸同学们棒极了,学到了这么多知识,(电脑显示)咦,蓝猫还为我们准备了智慧果,想要吗?(想)你答对里面的题,果子一定属于你(课件说明,有4个智慧果,点击哪个,哪个打开,学生做题,做后奖励智慧果)a你来当医生(第20页7题)b飞机安全着陆(任选一题做)师:这里有三架飞机,你来当飞行员,只要能正确进行笔算,你驾驶的飞机就能安全着陆( 飞机上写着下面各题)638+93= 532+407= 986+114=c第19页第3d金星后面藏着谁?(2)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得高兴吗?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教科书第20—21页练习五的第5—912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0+560 68+35 737+26 280+500 45+19150+60 620+80 3×9+5263 354 748+605 +76 +252—————————三、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五的第5提问:你想怎样?(提醒学生先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相同得数的两个算式用线连接起来)四、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五的第6五、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的第7135+69———825427 162+543 +959——————960 1011②两个数相加,哪个数位上的两个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也就是说:个位上的7加3等10,满十了,要在个位上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2加4等于6,要加上个位上进上的1③错误的原因:两个数相加,哪一位上的两个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这一道题个位上的2加9等于11,个位上写1,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6加5等于11,要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是12,这时要在十位上写2,向百位进1,百位上的1加9等于10,要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是11,这时要在百位上写1,向千位进1,而这道题十位和百位都没有加上进位进上来的1六、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你想怎样做?请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讨论,然后把讨论563≈600915≈900464≈500646≈600792≈800351≈40085≈100208≈200873≈900127≈100然后再估一估,哪两个数相加等于1000(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多动脑筋,多思考)七、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五的第9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星期天的早晨,小君要去哪几个地方?让学生分工合作,小君有几种走法可供选择?(要求学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一一列举出来)再回答走哪条路最近?419 368 3430 462+506 +679 1691 +2079————————————————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并说一说,两个数相加应该怎样算?一艘客船有乘客278人,到了一个港口上来56人这时船上有乘客多少人?新华书店运来一批《十万个为什么》,卖了247本,还剩103本,运来了多少本?这两道题均可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再教学反思:课题2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教科书第22—23页例1(1)(2)(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1直接讲出得2340170376+284720350说出笔算时应注意些什么?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怎样安排假期生活的呢?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切入,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教学的开展2同学们在假期中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今天小精灵聪聪将带大家一起到美丽的云南去走一走、看一看,小精灵为我们安排了三个景点供大家游览(出示情景图)他是怎样安排观光路线的呢?你们能看懂吗?(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情景图中,丽江风景图是“玉龙雪山”,大理的标志性景点是“三塔”,昆明的标志性景点是“石林”渗透人文地理知识)学生的知识性学习与能力的提高,都最终服务于生活,这里,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能看懂路线图的标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3识图能力的培养不是易事,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图意,需要直观与抽象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如何解决两地间的距离问题生1:我们了解到昆明到大理要走348生2:我们知道昆明到丽江要走517生34师:同学们观察的很细心,都从图中了解到了部分信息如果按同学们讲的从昆明出发,到大理要走多远呢?(边说边画线段图)再到丽江呢,还要走多远呢?图上没有告诉大家,那517千米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对于学生不同的合理估计都给予肯定,允许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也是算法多样化的较好生1:我把517看作500,348看作350,大理到丽江大约150生2:我把517看作500,348看作300,大理到丽江大约200生3:我把517看作520,348看作350,大理到丽江大约170师: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方法来估算大理到丽江大约有多远,那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能用坚式计算出准确结果吗?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6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知识作铺垫,老师就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感悟,让学生把由衷而发的感受讲给同学们听,在学生交流中产生共鸣,效果更佳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当被减数连续两次不够减,要连续两次由前一位退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应酌情突出重点加以引导,加强联系,建立清晰的表象生1:我在计算时,先是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我从十位退1再减,接着十位上的数也不够减,我就从百位退1生2:我发现原先学习的只一次退位,这次计算要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的新发现,像这样需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再减的题,我们称为连续退位减法,这也是今天大家探索的问题,(板书课题)谁再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连续退位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学生答略)小结:我们在计算517348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再减,十位也不够减,从百位退1和十位上的数(要少看1)加起来再减设置多种情景,自始至终都使学生处于旅游当中,使学生仿佛参与游戏活动中,使其乐于向往,不知疲倦,在解决诸多问题中,使学生思维得以释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师:我们已经搞清路线,可以乘车出发,途中小精灵给同学们又提出了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解答好吗?1云南的昆明有很多新鲜的水果,咱们跟着小精灵一起到宋庄果园看一看吧!出示第23的交流,开放性的结果知识的延伸,益于学生多角度地,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在此对学生努力学习,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态度给予及时肯定和赞扬,从而给予学生人文关怀3生1:苹果比桃树多多少棵?生2:416169=247(棵)生3:桃树和梨树共多少棵?生4:169+358=527(棵)四、拓展思维,课中(课后)1小红家到学校有312米,小明家到学校只有155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学生试着计算,教师要引导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解题)今天我们围绕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老师为大家精彩的表现表示祝贺.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课本第24页例2、例3123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12316 4987-217 -2998————————1教学例2 507-348。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大全5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大全5篇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
4、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的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般思路,根据图形会求解倍数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三、情境导入请3名女生站在第一排,再请6名男生站在第二排。
第一排有几个女生?第二排有几个3?我们就说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
四、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图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那带叶子小胡萝卜有多少根?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几个2根?我们就说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
(2)白萝卜一共有几根?如果白萝卜每2根放在一起,就有几个2根,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2、巩固“倍”的概念。
教材P50—“做一做”第2题。
第二行每5根小棒摆在一起,要摆几个5根?一共有多少根?学生动手摆小棒,数小棒,然后汇报。
五、巩固练习1、教材P50—“做一做”第1题。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教材P53—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指名学生回答并集体订正。
六、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你们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倍”的知识,希望大家不断观察,然后把观察到的结果下节课告诉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