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洼小学:办有灵魂的教育 创有特色的学校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8
金洼小学举行“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教研活动
为了进一步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新教师整体业务水平,我校近日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教研活动。
10月27日下午第三节课,我校赵长瑞老师在三一班教室亲自执教了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一课。
2位新教师以及全体任课教师参与听课、评课、议课全过程。
学校根据《金洼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要求,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让他们亲自为新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新教师钻研教材,剖析教案。
同时,学校要求每一位新教师于本周内递交一份教学设计让指导教师审核,并于下一周进行公开课教学。
本次教研活动,既为新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积极搭建平台,又鼓励老教师从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教师身上学到思维活跃、善于学习、积极进取等优良品德。
郑州市惠济区金洼小学
2010年10月28日。
刘庄店镇洼张庄小学办学理念一、学校简介:洼张庄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农村小学。
后又经上级主管部门的牵头,教育设施不断完善,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多年的办学历程,铸就了“爱国、勤奋、求活、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严谨、务实、探索、奋进”的扎实教风,培养了“乐学、善思、好问、巧练”的良好学风。
二、办学理念:为成功人生奠基。
每个人成功的人生,源于小学阶段扎实的基础。
全体学生要做到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全面发展,个性优良,为成功人生做准备。
每一位老师把学生的成功人生看作自己成功的条件,爱岗敬业,理念超前,博学善教,和睦协作,引导学生生命成长,体现教师职业的崇高价值。
全校老师在“为成功人生奠基”理念引领下,采取以下治校方略:健康为先(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言行健康);育人为魂(环境育人、师表育人、体验育人);质量为本(全程优化、全面发展、全体提高);特色为重(特色立校、特色育人、特色强师)。
办学目标:教育装备高起点,校园文化高品位,学校管理高层次,教师队伍高素质,课堂教学高效率,教改实验高境界,全面育人高质量。
工作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抓好队伍建设,开展各种活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育人目标: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敢于探索、善于创新。
校训:恒:认准恒定目标;坚持恒久努力;追求恒远发展。
实:干实事;讲实效;创实绩。
校风:爱国、勤奋、求活、创新爱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勤奋:热爱科学、勤学好问、知难而上、力争上游;求活:主动活泼、灵活机智、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创新:勇于创新、孜孜以求、弃旧图新、好中求精。
教风:严谨、务实、探索、奋进严谨: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务实:实事求是、不骄不躁、言行质朴、勤勉踏实;探索:改革创新、勤学好问、专心致志、勇于实践;奋进:奋发努力、合作共进、不断学习、充实自我。
阳光·精致·书香——源城区金沟湾小学教育发展纪实源城区金沟湾小学创办于2010年9月,是一所功能齐备、设施一流、硬件达标的新学校。
建设金沟湾小学是市、区两级政府为解决金沟湾地段适龄儿童“读书难”问题的民生工程,是落实河源市教育兴市、教育强市、推动河源教育发展的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学校占地面积1539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773平方米。
现开设30个教学班,学生1483人,教职工78名,党员17人,市级优秀教师3人,区级优秀教师11人,区教坛新秀6人,区教学能手6人,区级学科骨干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5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办学两年来,在潘君英校长的带领下,一个求真务实、勤思善行、团结协作、善于管理、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不断探索进取,开拓创新。
学校秉承陈建华同志(现任广州市市长)在办学一周年慰问时提议以“阳光·精致·书香”作为学校的校训。
阳光普照校园雨露润泽人心金沟湾小学的核心教育理念为“阳光教育”,“阳光教育”就是要发扬无私奉献、公平公正、温馨关爱、正大永恒的精神,使每个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个性鲜明、品德优良、学有所长的阳光少年,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建、充满成功与快乐的阳光学校,使教育事业成为真正的阳光事业,并以此贯穿学校办学的全过程,逐步形成“阳光教师、阳光课堂、阳光少年”等一系列富有“阳光校园”特色的教育模式。
一、打造阳光教师团队只有阳光的教师才能带出阳光的学生,只有阳光的教师团队才能撑起阳光教育的大厦。
金沟湾小学以校本研修为活动载体,开始了“阳光教师团队”的打造。
一是数学科实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同年级备课组成员确定同一授课内容或主题,由同科组的两位老师分别备课、上课,教师集体听课、评课,大家在比较中博取众长,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二是语文科开展“团队磨课”竞赛活动。
各教研组分别推出优秀者担任“上课手”“磨课手”“评课手”一起参与到激烈的磨课团队赛展示活动,从刚开始的“草根毛坯课”到“打磨定型课”再到“精品展示课”的历练过程既艰辛又充满了无法预约的惊喜。
崭新的学校崭新的开始美好的未来——李洼学校诞生之际致广大学生家长及学生的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和同学们:你们好!如果要问2011年新华办事处教育最令人关注的是什么,那莫过于李洼中学和李洼小学合并为一个学校——李洼学校了。
这个消息将给身处炎夏的你们带去些许凉意,因为李洼学校的诞生将为广大家长解除孩子教育方面面临的困扰。
李洼学校是在颍东区教育局和新华中心校领导经过反复论证和慎重、周密的策划下组建而成的,上级领导对新组建的李洼学校寄予厚望。
组建李洼学校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不断提升育人质量,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担任李洼学校校长的是原李洼小学校长张秀国校长。
张秀国校长是一位工作务实、富有开创精神的校长。
他曾经担任李洼中学多年的教导主任,教务工作成绩十分显著,被授予“阜阳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后又提拔为李洼小学校长。
在担任李洼小学校长的三年里,他每天早出晚归,身先士卒,出色地完成了学校管理工作,为李洼小学打造了一支工作务实、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在颍东区教育、中心校举行的督导评估中受到好评,同时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可以说,张秀国校长是一位家长放心、学生信赖的好校长。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只有具有一批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学校才能办出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合并后的李洼学校共有教师50多名,师资优良。
其中中学高级教师名,中学一级教师名,小学高级教师名,市级教坛新星名,区教学能手名。
这些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另外,为了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工作的积极性,新组建的李洼学校打破了原有的管理模式,实行教师聘任制。
先由校长聘任工作负责、教学水平高的老师担任班主任,然后由班主任聘任教师。
李洼学校具有城区中学所不具备的优势——不但班级人数少,而且为住校学生每年提供1000元的生活补助金。
市区中学每班少则七八十人,多则百人,老师精力有限,很难关注每个学生(要知道如果学生的不到老师的关注,就会丧失信心,厌恶学习)。
金城小学简介金城小学始建于1767年,前身为金粟书院。
1906年废除科举,兴张新学,金粟书院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解放后更名为仪陇县城关小学,1979年再次更名为仪陇县金城小学。
朱德总司令1908年曾在该校任教,1960年3月11日回校视察时留下了“为共产主义培养新人”的光辉题词。
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四川省省长肖秧、副省长罗通达、徐世群等领导曾先后亲临学校视察。
悠悠百年史,风雨创业路。
放眼今朝,古老的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教育现代化大潮的引领下,学校以凤凰涅磐的精神对校园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
平整了运动场,新建了气势恢弘的教学楼和教师宿舍,对后操场近1000平方米的岩坡进行了排危处理,并建成了凸显深厚历史底蕴,彰显鲜明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墙,彻底改造了育人环境。
建起了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完备的校内闭路电视网、广播网和相应的电视台、广播站,班班配齐了“三机一幕”。
学校现有多功能教室两个,还有符合要求的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科技活动室。
校园文化氛围浓厚,艺术性强。
实现了绿化、净化、美化。
校门口四季常绿,桂花园古色古香。
装裱精美的师生书画悬挂在洁白的墙壁上,高雅的格调,优美的组合,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如今的金城小学,已发展为占地9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教学班42个,教职工115人,学生3100人规模的现代化学校。
学习伟人精神,铸就名校辉煌。
朱总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为金小书写了光辉的篇章,朱总报效祖国的思想,成为金城小学百年来始终不渝的教育理想。
早在1985年,学校就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小学,成为川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的窗口学校。
在“整体育人,全面发展”的理念下,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两万多名合格人才。
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经验先后载入了《教育大词典》、《中国名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等巨著,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校风示范学校”、省“卫生先进单位”、“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市“示范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市“首批校本教研基地校”和县唯一一所“四星级学校”。
江洼口小学“快乐营地”创意活动个案创意主题:“快乐亲子校园行”学生活动案例创意单位:江洼口小学“快乐营地”领导小组一、活动产生的背景:1、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以形式多样并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2、针对学生特点通过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增强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课余活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突破学校传统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性、活动面的局限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二、活动的主要做法:活动由“学生作品展示”“母子同乐游戏”组成,所有活动均由快乐营地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参与班班主任协助完成。
1、展览区:展览地点设置在美术教室和学校展室,展示学校学生自己创作的各类作品,包括美术、书法、手工制作、小发明作品、优秀习作等。
2、母子同乐游园互动区:这是活动的主要区域,由三大类组成:一是体育类。
体育教师负责,地点设置在快乐营地活动室和车棚内。
以棋类、球类项目为主,以亲子互动的形式进行开展家庭挑战,如“篮球游戏”、“口吹乒乓球”、“足球射门”、“象棋围棋对垒”等,融竞技与娱乐为一体充满了挑战性。
二是文化类。
由语文组、数学组负责,地点设置在科学教室。
基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结合课外知识融合进行,问题的设置涵盖各个年龄层的基本知识点,在互动问答或随即表演中巩固学生的知识,在交流互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是益智类。
由德育处负责,地点设置在多媒体教室。
此项活动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竞答知识问题,内容包括猜谜语(字谜、词语谜、人物谜、生活用品谜等),词语接龙、古诗接龙和歇后语竞答四个方面,200个条目。
以上三大类活动由活动中心根据不同年级班主任安排初选,要求人人参与,让每个家长清楚认识此项活动的意义,激发对孩子的教育热情。
班级初赛后,每班选出15个学生家庭参加校级活动。
三、活动的推广普及:从2010年3月开始,活动正式进行,利用第一周国旗下讲话时间进行启动仪式,通过学生和校讯通将活动内容告知家长。
“金色童年教育”让每个孩子焕发光彩作者:陈凤云邢东燕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4年第12期学校的科学发展必须找准定位、突出个性、彰显特色。
童年作为一个特别的生命阶段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怀和保护,学校教育应该旨在唤醒儿童的生命意识、建构儿童的精神世界、提升儿童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
因此,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第二小学提出了“金色童年,紫色梦想”的办学理念,并逐渐形成了“实施‘金色童年教育’,为学生美好人生奠基”的办学思路。
“金色童年教育”是从儿童的立场和视角进行教育,是珍视儿童的幸福,尊重儿童的需求,提升童年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为每一个儿童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幸福基础的教育,是培养拥有好身体、好头脑、好习惯、好品质的好儿童的教育。
基于上述理解,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目标,即“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儿童当下生活向往,给未来留下美好回忆的书香校园、人文家园和儿童乐园”。
学校师生与家长共同确定了我校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应呈现的“样态”:“健康体魄,阳光心态,得体礼仪,良好习惯”,并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具化为“四个一”的基础性目标: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以及“四个一”的特色目标: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以此来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
构建金色童年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童年是一段独特的、幸福的、不可再现的流金岁月。
金色童年教育理念下的课程建设应当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让每一个具有不同天资和秉性的学生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1.基于育人目标整体构建课程金顶街第二小学的金色童年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拥有“好身体、好头脑、好习惯、好品质”的金色少年,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健康的体质、聪明的才智和良好的品质。
健康体质提供金色起点。
根据“适宜、快乐、安全”的课程建设理念,金二小结合地区、生源、学生身心发展等多种因素开设花绳、健美操、足球等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为学生的金色童年打造一个健康的身体。
金师附小办学理念(原创版)目录1.金师附小的概述2.金师附小的办学理念3.金师附小的教育目标4.金师附小的教学特色5.金师附小的校园文化正文金师附小,全名金师附小教育集团,成立于 1996 年,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全日制民办小学。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优质的教育环境。
金师附小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活动之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他们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校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致力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金师附小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金师附小的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班化教学,使教师能够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的视野。
金师附小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等,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此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和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总之,金师附小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明确的教育目标、鲜明的教学特色和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优质教育环境。
守护心灵的窗户
----甄洼小学狠抓眼保健操质量
每天下午第二节课下课铃声响过,鲍沟镇甄洼小学校园内就响起了眼保健操那优美的音乐旋律。
每个班级的学生随着音乐旋律,神情是那么专注,动作是那么整齐规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护眼习惯,开学伊始,鲍沟镇甄洼小学就快速启动了眼保健操培训方案。
学校德育处对本学期初眼保健操培训与管理工作作了整体安排,在德育处主任邢启俊同志的组织下,通过视频图解方式,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接着,邢主任要求从高年级学生中每班选拔两名动作娴熟的学生到低年级担任业余教练,重点是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新生眼保健操的指导工作。
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让学生养成科学用眼、护眼的好习惯。
教育论坛幸福生活指南38幸福生活指南引入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打造特色学校丁雪敏北京市延庆区太平庄中心小学摘 要: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发掘当地资源,让学生自觉地深入到实际生活当中,注重当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设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利用当地资源结合民间艺术,把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完美的继承。
关键词:乡土资源;校本课程;小学美术;民间艺术《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如自然材料)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美术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现。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
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上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
”美术教育完全可以用活的自然资源充实美术课堂,彰显小学生应有的童趣。
而作为一所乡村小学,如何立足本地本校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及体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1.引入地方资源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个地方的美术教学课程与当地学生的生活环境相适应贴近,有助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当下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孩子们周围,使当代社会的儿童对自己身边的乡景、乡情、乡音表现极为冷漠,甚至视而不见。
因此作为学生的美术指导老师,积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融入大自然,让学生嗅出自然的“清 新”,发掘生活的美丽,体验生活的乐趣,用自己最真实的去描绘生活、感悟生活。
激发美的灵感。
让学生自觉地深入到实际生活当中,例如我校正地处野鸭湖自然保护区一公里处,那里风景优美,植被茂盛,碧水蓝天,水中的鱼,空中的鸟这些景象为学生发现美,进而欣赏美、创作美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美术素材。
校风:民主、和谐、求真、向上“民主”是校园的人文氛围,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师生民主,在这样宽松、美好的情境中更利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和谐”既指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包括学生德、智、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
“求真”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人为善,与事认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向上”是新区小学精神的核心。
“向上”蕴含着不断进取的朝气。
只有凭着不断进取的朝气,只有不断寻找自己的参照物,新区小学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地超越自己。
“向上”蕴含着永不服输的锐气。
锐气就是动力,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向上”蕴含着充满智慧的灵气。
在“向上”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新区小学人充满智慧的回答。
因为有些问题是新区小学特有的,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
圆融的灵气会成就学校的灵性,造就有灵气的教师和有灵气的学生。
教风:踏实、严谨、创新、进取从特级教师刘静红、省级骨干教师左九英、陈广川、刘桂贤,到市级优秀教师龙辉、单慧岩、陈忠艳、郭凤艳和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一个又一个先进典型彰显着新区小学教师群体的优秀。
当然,还有许多新区小学老师是默默无闻的,然而,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老师用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无怨无悔的工作热情成就了新区小学明日的辉煌的动力,他们是新区小学的宝贵财富。
“踏实、严谨、创新、进取”是新区小学的教风。
“踏实”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严谨” 是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创新” 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进取”则是“向上”的新区小学精神的直接体现。
学风:乐学、静思、自主、合作勤奋学习是人生的根基,能吃苦才能成大事,热爱学习,是取得成功的动力。
“乐学静思”是学生个体具有的旺盛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自主合作”则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纪洼小学亮点汇报孙洼校区纪洼小学纪洼小学按照教育和谐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围绕“强管理、抓质量、保安全”这些主题,坚定不移地谋发展,使学校教育工作迈出新步伐,呈现新气象,进一步推动了我校育事业向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校本教研都摆在我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因为我们深切的认识到学校要发展、教师要发展、学生要发展都要依靠校本教研。
一、教研优化促发展1、让教师体验校本教研的魅力营造环境,激发教师热情。
为了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让大家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坚持集体备课不放松。
为教师创造有利的集体备课条件,今年11月我校对电子备课室的电脑进行了更换,新上10台液晶电脑,我们学校一直积极推行“四定五步”集体备课法,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我们所要求的“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五步”:⑴教师个人提前备课;⑵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说课;⑶备课组教师议课;⑷主备人定稿;⑸组内教师同课异构(即个人根据实际调整)。
同时要求每一个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具有个性特色的创新设计,使教师们能在课堂上教出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特色。
二是开展听评课和讲示范课活动。
11年11月我校新上四座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安装在了五、六年级教室。
学校规定每人每学期至少上四节听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对每个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详细的总结分析和诊断,指出不足和改进办法。
学校还经常开展讲入门课、提高课、示范课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评课能力。
各类课型一律采取上大课的形式,所有教师共同听课,详细评课。
不同年段和不同科别的教师从另类的视角来听课评课,给了听课者和讲课者全新的启发。
三是开展教案评比活动。
学校每学期进行两次教案评比活动,对优秀教案的作者给予通报表彰并适当奖励。
建立机制,成就自己特色。
主要通过规范的制度来加强教学管理。
一是建立学生基本能力考核评价制度。
学校每学期都定期不定期对各年级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评价,学校领导亲历亲为,保证了考核评价的公平公正,并严格质量结账,让教工自加压力。
郑州金洼小学::国旗下演讲推广普通话
为贯彻执行惠济区教体局《关于做好第1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通知》精神,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的大力说好普通话的热情,在全社会积极推广普通话,为做好推广普通话工作,9月15日,郑州市惠济区金洼小学全体师生集中举行了“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升国旗仪式及国旗下演讲.共同庆祝第1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周活动.
9月15日上午8:00,金洼小学付校长与全校师生一起参加了“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升国旗仪式.付校长站在师生队伍中,与大家一起向国旗行注目礼,并与全校师生一同唱响《歌唱祖国》.少先队员代表作了以《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为主题的演讲,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愿以及推广普通话的好处.全校师生高举右手,发自内心地大声呐喊“中国我爱你”,以此形式向祖国致敬,为祖国祝福,并将此次升旗仪式推向了最高潮.
金洼小学在18届推普周组织全校师生举行升国旗仪式,旨在使广大师生树立说好用好普通话的理想,坚定爱国信念,增强民族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引导广大师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学习工作中来.(王改萍供稿)。
走特色之路创名牌学校郑州市惠济区金洼小学马云安一、利用学校优势,打造特色学校。
剪纸特色自1998年以小组形式活动,从未间断,特别是2004年我局提出“二次创业”,走特色之路,是创名牌学校的有效途径,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坚定不移地将学校特色剪纸向深度、广度推进。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它来源于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
通过剪纸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思维,培养创新;又能从中受到美的享受,美的教育。
辅导教师主要有宋俊英、王宝丽、杨志敏、王瑞娟、刘志芳,其中宋俊英、王宝丽毕业于艺术类师范学校,现已专科毕业,擅长美术,基本功扎实。
宋俊英带领全体教师研究业务,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取百家之长,作品经过艺术加工,独具匠心。
每天坚持辅导师生,活动时间分别为下午1:00——1:50,下午放学后4:50——5:30。
专门为师生提供72平方米的活动场地,活动室随时开放。
剪纸作品纯属于儿童喜闻乐见的吉祥物,花、草著名人物等。
紧密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在活动中采取激励机制的措施。
除班级活动评比外,学校每期组织一至两次大型的现场操作表演,选出精品,将评选结果在大型的校集上公布与奖励。
2004年参与率已达100%。
作品规格之多,内容丰富,最大的作品1.2×2.4米,小者5厘米见方,精品越来越精,装裱越来越上档次。
自2004年“二次创业”现场会后,我校的特色剪纸发展迅猛,影响广泛。
受到了省、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及报刊记者的采访和报道。
学校还聘请专家,得到了省民间文化艺术协会副主席夏挽群和民间剪纸艺术大师连德林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使我校宋俊英、刘志芳破格加入省民协会员。
学生作品在全国第九届中小学生绘画比赛中,有47人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宋俊英、刘志芳老师获得辅导奖。
并在省教育厅“十五”教育科学规划2004年度课题立项,题目《剪纸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现正在研究阶段,这正是课题带动课改的重要环节。
“剪”出生活教育之路郑州市惠济区金洼小学引言当下,面对此起彼伏的教育改革呼声,不少学校将目光聚集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上。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在许多场合表达过其含义。
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他的核心观念有三个,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本着这三个核心观点,位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金洼小学以“剪纸”为办学特色,“无心插柳柳成荫”,对如何进行生活教育做了生动的诠释。
生活即教育剪纸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学习剪纸,一方面可以传承民族艺术,弘扬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耐心、细心、创造力、理解力、审美能力等,有助于学生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以剪纸为载体,还可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动手、动脑、审美、观察、想象、协调等能力,提高孩子们的写作、制作、创新、自信、互助的意识,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巧手,成为剪纸小能手、成为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的新一代传人。
不仅如此,在提高孩子们综合素质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爱艺术、自强不息等德育教育,增进孩子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
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
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
小小的剪纸,方寸之间尽显无限创意,双指之尖运筹一纸乾坤。
金洼小学以“开发剪纸艺术资源,打造学校办学特色”为切入点,着力发展学校剪纸特色。
“剪纸”作为学校教育的突破口,正是看中剪纸所蕴含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通过剪纸培养出勤奋、创新、快乐、向上、爱学、乐学等好习惯,金洼小学将剪纸融入生活,利用剪纸,打造温暖活泼的生活环境,让小学生在生活中成长,彰显生活教育中的“生活即教育。
”一、打造温暖活泼的生活环境“学校无小事,事事在育人;学校无闲地,处处在育人。
”金洼小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致动人”,不大的校园充满着温馨,大红色的剪纸一幅幅被相框装裱起来挂在学校的墙壁上、楼梯口、走廊间,组成一个美丽动人的“剪纸校园”。
学校简介
郑河乡卢洼小学始建于1972年,其前身为苏河小学, 校址设在苏河村上社赵家磨。
1999年10月搬迁新建,整校搬迁至卢洼村一社,并更名为“卢洼希望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4002平方米,服务半径5华里,辐射卢洼、史洼、史川三个村12个社,布局合理,满足当地孩子上学需求。
建筑面积658平方米:体育场地667平方米,绿化面积160平方米,硬化面积340平方米,文化墙40平方米。
学校设有办公室、图书室、展室,共有图书1600册,生均5册。
经过多年添置,教学设备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学校现有教师8人,其中,本科、专科学历各3人,中专2人,学历合格率100%。
有1人获得中级职称,其余7人为初级职称,是一支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73名,其中女生88名。
目前,学校共设6个年级7个教学班(附设一个班额为38人的学前班)。
近年来,在学区的正确领导下,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宗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狠抓管理,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外树形象,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一心谋求学校的发展。
学校曾多次受到郑河乡党委政府和教委的表彰。
2001年12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标准化学校”和“文明单位”。
教师马玉宝同志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何兴同志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师德标兵”。
作者: 张爱玲
作者机构: 北京市第九中学教育集团金顶街第二小学
出版物刊名: 北京教育:普教版
页码: 56-56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9期
主题词: 金色童年 教育规划 教育集团 附属小学 理念体系 办学思想 课堂教学 资源优势 儿童视角 童年生活
摘要: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第二小学位于石景山区西部,始建于1957年7月,2010年5月纳入北京九中教育集团,实现了与九中的无缝对接。
2014年2月,学校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成为深度合作校。
围绕学校“十二五”教育规划,借助与清华附小深度合作的契机,依托清华附小的资源优势,学校确立了“金色童年教育”文化发展理念体系,“金色童年教育”成为主宰金二小所有办学思想和实践的核心概念。
铸经典之魂,润学子心灵发布时间:2022-11-09T09:16:07.817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9月总第427期作者:贠献臣卢京[导读]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计,要使教育能够“枝繁叶茂”,必须在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传统文化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深化教育根基,传承优秀传统的载体。
贠献臣卢京北京市顺义区双兴小学101399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计,要使教育能够“枝繁叶茂”,必须在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传统文化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深化教育根基,传承优秀传统的载体。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育人的功能,对学生的人格、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营造育人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思路——让文化建设统领且浸润学校的各项工作。
精神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没有目标的船,永远遇不上顺风。
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导航仪。
学校以“自主、创新、健康、和谐”为校训,制定“科研兴校,内涵发展,开放办学”的办学思路,明确“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根本;以教师的需要和发展为途径”的办学目标。
这些办学理念、方向目标,时刻引领着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地提升。
学校的精神文化在不断发展、提炼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师生心中的理想、成为前进的航标、发展的动力,为师生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
制度文化,规范学校建设。
学校教学实践管理中,我们往往过于重视具体的制度建设,因为它是最直接、见效最显著的管理方式,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只有超越具体制度形成的制度文化,才是学校发展的长久之计,因为这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管理方式。
制度文化不仅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也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行“三步走”质量提升线路图,助集团成员校同步发展发布时间:2022-04-27T03:47:11.8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55期作者:钱小波[导读] 公能教育引领辐射,成就了南开小学在沙坪坝区“五朵金花小学”的窗口示范地位。
——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小学集团化办学质量提升策略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原南开小学) 400030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小学,由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创办于1938年。
八十载光阴荏苒,八十载跨越发展,八十载历史丰碑,铭刻着南开人痴心不改的拳拳深情和执着追求。
南开教育,孕育院士校友,赵进东、段一夫等树立南开学子典范;少儿油画,享誉中华大地;校园足球,蜚声巴山蜀水。
少年围棋,书写历史辉煌。
公能教育引领辐射,成就了南开小学在沙坪坝区“五朵金花小学”的窗口示范地位。
2016年,沙坪坝区教委全面启动了小学优质教育集团化办学。
南开小学教育集团由此诞生,形成了南开小学牵头,由4所新建校富力南开小学、上桥南开小学、南开景阳小学、嘉陵实验学校和2所老校汉渝路小学、土主镇小学组成南开小学教育集团。
集团化办学四年来,南开集团依据“办学思想是灵魂,教育质量是生命,管理水平是关键”的学校发展观,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坚持“同根同源,自主发展”集团化办学宗旨,围绕“文化引领、价值同源、各具特色”集团化办学追求,全面开展了“行‘五个一’质量提升法,助集团学校同步发展”的集团化办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实践之路,即“三步走”线路:画好集团质量提升蓝图→建好集团质量提升标准→做好集团质量提升流程。
一、同根同源,画好一张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南开小学集团鉴于各校质量的差异性,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坚持“源于南开,别于南开”自主发展道路,推进“总校牵头,资源共享;同伴互助、自主发展”运行模式,围绕“52652”集团化办学实践策略,抓住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关键环节,针对性地研究构建了“五个一”质量提升法,即集团化办学质量同步发展线路图:1.一次集团导学案展评活动;2.一次集团推门指导课活动;3.一次集团学生作业展评活动;4.一次集团教学质量分析会;5.一次集团教学质量监测活动。
办有灵魂的教育创有特色的学校
郑州市惠济区金洼小学
付艳萍
办有灵魂的教育创有特色的学校
教育是信仰的事业。
对于学校而言,没有灵魂,就没有生机、没有希望。
教育的灵魂就是要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教师要用自己心中的太阳,去照亮学生的心灵。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但在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剪纸变异的必然性和消失的可能性同时存在。
于是,我校开发并实施了剪纸校本课程。
通过剪纸特色教育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了解到我国的悠久历史,弘扬民族文化;还优化了学生的智力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一、确定目标
1、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及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让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延伸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真正实现教育的创新与改革。
2、通过对剪纸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把艺术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知识相互融合,使学生的文化知识与动手能力的到促进与发展。
4、使剪纸艺术教育成为我校的艺术教育特色,表现出我校的良好学习风气、校园文化、和精神风貌,提升我校的特色教育品位。
二、实施情况
(一)设计剪纸课程活动目标
小学剪纸是以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剪纸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剪纸活动体系。
通过剪纸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建立“三维一体”的剪纸活动内容
我们对剪纸活动内容进行了系统编排,设计了“三维一体”的剪纸活动课程框架体系。
“三维”指剪纸的主题性层面、剪纸知识技能层面、学生自身发展层次;“一体”指剪纸活动课程教学的指导纲要。
在这个框架体系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不同阶段的剪纸活动内容体系:1-3年级为第一学段,以对称剪纸、团花剪纸、简单的不对称剪纸为主要内容,表现形式以“剪”为主;4-6年级为第二学段,以山水、动物、植物、人物为主要内容,表现形式以“剪刻”结合为主。
(三)拓宽剪纸教学的途径
1.课堂教学
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面向全体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剪纸课程。
首先,师资配备上:安排五位有一定剪纸特长的教师担任剪纸教学的研究工作。
同时邀请了河南省民间艺术协会连德林、袁升科、黄建军老师和陈雪香老师作课程开发的理论、实践的具体指导。
其次,时间安排上:由教导处专门将1——6年级每周的一节校本课程开设为小学剪纸活动课,保证剪纸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2.剪纸社团
选择各班具有艺术素养、剪纸基本功扎实、对剪纸特别喜爱的同
学,组成剪纸美术社团,每周定时活动,辅导教师通过各种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艺术表现及创造能力。
3.生活体验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濒临黄河,比城市学校拥有更为广袤的教育空间。
我们带领学生走出室外,来到田野上、树林里、工厂中进行写生,将课堂拉到了农家小院里,以身边的景和事作为素材创作剪纸。
4.间接课堂
学校建成有“剪纸艺术展厅”和“剪纸活动室”,拓宽了剪纸教学阵地。
(四)探索剪纸教学方法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把剪纸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
1.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现法等。
2.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借助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决问题,痛痛快快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但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判断分析能力下,或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操作能力下,方可运用。
3.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
主要指在创作一幅剪纸作品时,让学生运用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
力,自己确定表现主题,根据主题选择素材,将图案剪纸化,学生分工协作,完成作品。
(五)学科结合,丰富深化剪纸内涵
将剪纸教学孤立起来教学,不利于知识的重组、交互,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中,我们在课程中注入新的内容,以达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运用语文学科中的成语故事进行作品的创作;与品社学科结合,创作廉洁文化宣传主题的作品;以学生课外阅读的经典名著为剪纸教学内容,如《水浒传》、《红楼梦》等。
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
(六)初步构建剪纸评价体系
评价是剪纸教学的重要环节。
1.评价标准
(1)根据儿童年龄分析,看作品是否与该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和绘画能力相符合。
(2)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分析,作品的内容、形式是否表现出儿童的感受和天性。
(3)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凡最能反映儿童个性的作品,往往是最有创造力的。
(4)看作品的艺术水平,画面构图饱满,是否线线相连,具有美感,充满信心。
(5)使用材料和表现技法有独到之处。
2.评价角度
对于小学生,激励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教师在剪纸教学过程中,着重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和作品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我们还积极创设条件,加强课外展评和比赛。
如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每个班级都设计有“我的作品”版块,专门展出优秀的剪纸作品;校园内固定的“作品展示”橱窗,也定期展出学生优秀的剪纸作品;我们还专门建成了剪纸艺术展厅。
每学期,开展一次剪纸才艺展示;期末,进行“剪纸小能手”的评比。
3.学生状态
在整个剪纸活动中,学生感受到的一直是轻松、快乐。
从学生熟悉的绘画入手引导学生树立“以剪刀代笔”、“能画就会剪”的观念。
学生们喜欢上了剪纸,因为在那一刻,他们的身心是自由舒展的,手随心动,随意而作。
(七)打造务实的教师团队
1.拜师求援,专家引领
我们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剪纸方面的专家来校指导、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到河北蔚县等地参加剪纸艺术交流会。
我们还邀请民间艺人连德林来校指导工作。
另外,我们还特聘黄建军、袁升科、陈雪香老师为我校的校外指导老师,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宝贵经验。
2.多方学习,理论指导
根据我校的特点,学校每月一次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新课程
课堂教学改革先进经验的文章、著作以及国家最新政策法规,组织教师观看课改专家对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报告,进行研讨,提高大家对剪纸这一传统艺术的认识。
3.打造团队,同伴互助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校打造了一支极具凝聚力的团队。
刚开始团队的中坚力量只有三个美术老师,目标是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剪纸教学方法。
后来全体教师都加入了这个团队,目标是推进校本课程研究,形成校本教材。
三、实施成效
(一)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1.开发了学生的潜质,有效迁移至学习和生活中
“千刻不落”、“万剪不断”说的是剪纸。
长期的剪纸教学实践,锻炼了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使学生养成了专心、细心、耐心等良好习惯和品质,并迁移至学习和生活中。
2.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
学生接触各种形式、风格的剪纸作品,使他们在观察、分析、比较过程中学会剪纸创作的语言,领会剪纸创作中动静、虚实、疏密对比的表现手法,体会剪纸的稚拙、朴实,感受剪纸的魅力所在,提高了对艺术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剪纸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教学使学生直接体验、感受。
剪纸更是一种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的创造。
学生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
获得了美的体验,在不断的体验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去创作更美好的剪纸作品。
(二)形成了学校剪纸的美育特色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一至三年级第二本校本教材——《剪纸》的编写。
这套教材体现了教育部新课程的主要特点,改变了剪纸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
在中南六省美术学科协作交流会中,我校师生创作的体现河南郑州风情的20幅剪纸作品均荣获一等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张贤,王瑞娟、王改萍、朱宝光几位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兄弟学校相继到校参观学习交流。
《郑州日报》的编辑两次来校采访,并把我校的剪纸特色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大大提高了我校剪纸特色教育的影响力,学校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教育,连续多年被惠济区教体局评为“特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还被郑州市教育局命名为“特色项目学校”,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有灵魂的学校,就是具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和价值追求的学校,就是有文化的学校,就是能够充分彰显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学校。
先进的价值取向、适宜的教育环境、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优秀的教学质量,成为学生终身怀念的学校。
这才是办学之道、办学之德!这样的学校才是有灵魂的学校,这样的校长才是有灵魂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