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注释商榷三则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西晋李密《陈情表》原文及注释《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
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
茕茕(qióng)孑(jie第二声)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ai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 人教版语文文言文《陈情表》课文解读] 陈情表文言文知识归纳作为高中语文课本中必修的经典篇目,《陈情表》以其情真意切、理情交融独放异彩。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语文文言文《陈情表》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臣密言:臣以险衅①,夙②遭闵凶③。
( 臣李密说:我因为命运不济,年幼时就遭遇不幸。
①险衅:灾难祸患,指命运坎坷。
险,坎坷。
衅,xìn,祸患。
②夙:早,这里指幼年时。
③闵凶:忧伤的事,常指父母之丧。
闵,病困,凶丧。
)[ “臣密言”,是奏表开头的一般格式。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是第一段的综述,又是全文陈述苦情的总冒。
“险衅”“闵凶”这两个词很快就把读者导入惨苦的境域。
有什么“险衅” ?有什么“闵凶”?激起读者的极大关注。
]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① ; 行年②四岁,舅夺母志③。
( 我生下来才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去世了 ; 我长到四岁的时候,舅父就强迫母亲改嫁。
①见背:相弃,指丧亲。
背,背弃。
②行年:经历的年岁。
③舅夺母志:舅父逼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这是作者借用典故对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毛诗序》:“卫世子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
”“舅夺母志”典出于此。
夺,丧失、改变。
)[ 这是紧扣险衅、闵凶四字写出自己幼年的两大不幸,很能激发人们对一个失怙无恃的年幼孤儿的同情。
] 祖母刘悯①臣孤弱,躬亲②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③,零丁④孤苦,至于成立。
( 祖母刘氏怜悯我孤苦弱小,亲自将我抚养。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到九岁还不能走路,伶仃孤苦,直到长大成人。
①悯:悲痛、怜惜。
②躬亲:亲自。
③不行:不会走路,这里是说体质虚弱。
④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 从这里开始写自己苦难的成长经历,“孤弱”二字带起下文。
这几句写“弱”。
作者突出“多疾病”“九岁不行”这种特弱的体质,说明祖母把自己抚养成人,确实不易,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这句话张本。
] 既无叔伯,终鲜①兄弟,门衰祚②薄,晚有儿息③。
陈情表原文注释及解析陈情表是东汉末年将领诸葛亮致刘备的一封陈述自己辛苦努力、忠诚耿直的表状。
以下是陈情表的原文注释及解析:臣亮言:亮,指诸葛亮自称。
言,说的意思。
竭忠尽智:竭尽忠诚,全力以赴。
尽智,发挥聪明才智。
死而后已:死后再无所求。
至于成败利钝:至于,就是说。
成败,成功与失败。
利钝,利益与损失。
今欲奋身报国:奋身,全力以赴。
报国,为国家效力。
而恐庙堂之臣:庙堂,指朝廷。
之臣,泛指朝廷的官员。
议论其短长:议论,讨论。
短长,优点和缺点。
或因嫌怨:因为嫌怨而不被委以重任。
抑或以私愤:抑或,或者。
私愤,个人的怨恨。
忧乱后圣人:忧乱,忧虑混乱的局势。
后圣人,指刘备。
亦有所短:也有不足之处。
抑以长道:长,加强。
道,指道德品质。
抑以论世:论世,评价世事。
肆行其事:肆行,尽力去做。
其事,指为国家和人民做的事情。
殆盖寡闻:殆,几乎。
盖,表示推测。
寡闻,知识贫乏。
然后进见:然后,然后才。
进见,进入朝廷见面。
故今特表:故,所以。
特,特地。
表,表状。
陈情备位:陈情,陈述自己的情况。
备位,准备上表。
愿陛下:愿,希望。
陛下,指皇帝。
赐予:赐予,给予。
一言、以慰亮之胸:一言,一句话。
以慰亮之胸,安慰我的内心。
解析:陈情表是诸葛亮向刘备表达自己忠诚耿直的一封表状。
诸葛亮自称为亮,表示自己要竭尽忠诚,全力以赴为国家效力,甚至死后再无所求。
他担心自己在朝廷的官员中,因为议论他的短长、私愤或其他原因而被忽视或不被委以重任。
他表示自己虽然有不足之处,但会加强道德品质,以评价世事,尽力去做为国家和人民做的事情。
他自谦自己知识贫乏,但希望能进入朝廷见皇帝,特地上表陈述自己的情况,希望皇帝能赐予他一句话,以安慰他的内心。
李密《陈情表》原文注释【原文】臣密言<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4>.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5>.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6>.既无伯叔,终鲜兄弟<7>.门衰祚薄,晚有儿息<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9>,内无应门五尺之僮<10>.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18>.且臣少仕伪朝<19>,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20>.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2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24>,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2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2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注释】臣密言:开头先写明上表人的姓名,是表文的格式。
当时的书信也是这样。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以:因。
险衅(xiǎnxìn):凶险祸患(这里指命运不好)。
夙:早年。
闵凶:闵,通“悯”,可怜悯的事。
凶,凶丧。
指病患和凶丧之事。
险,艰难,坎坷。
衅,灾祸。
见背:背离我,离我而去。
这是死的委婉说法。
见,由被动句发展而来,但这里已不再用作被动,类似结构为见谅,译为“我”的意思。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行年,经历的年岁;夺,夺走,剥夺。
《陈情表》全文与注释《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言辞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
陈情表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注释:险衅(xìn):艰难祸患,指命运不好。
险,坎坷。
衅,灾祸。
夙(sù)遭闵(mǐn)凶:很早就遭遇了不幸。
夙,早。
闵凶,忧患凶丧之事。
见背:指父亲去世。
舅夺母志:舅父强行改变母亲守节的志向。
《陈情表》中的“期功”注释商榷''《陈情表》中的《柳毅传》中期功"注释商榷亟待补注的三个字山东成武一中王晓维江苏仪征中学王勇《陈情表》中有"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一句,课本对"期功"的解释是:"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J,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里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课本对"期功"的解释是错误的,"期功"并不是指"人"或"亲属".古时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来制定服丧的轻重,共分五个等级,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统称"五服".斩衰(cui),衰通"缭",五服中最重的一种.用极粗的生麻布制成,不缝边,以示无饰.服期三年.子为父母斩衰三年,妻为夫,妾为君斩衰三年.齐衰(zicui),齐,缉也,将丧服下部的边折转缝起来.次于斩衰.用粗麻布做成.以其缉边,故称"齐衰".服期有一年的,为"齐衰期",如孙为祖父母,夫为妻:有五月的,如为曾祖父母;有三月的,如为高祖父母.大功,其服用熟麻布做成,比齐衰细,比/J,功粗.服期九个月.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服,又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等服之.小功,其服用较细的熟麻布做成.服期为五个月.凡本宗为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妻,从堂兄弟及未嫁从堂姐妹,又外亲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皆服之.缌(s1)麻,五服中最轻的一种.其服用细麻布制成.服期三个月.凡本宗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柳毅传》中有三个字亟待补充注释一是"俄有武夫出于波间,再拜请日:'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日:'走谒大王耳.…中的"走".教材没有注释.学生在理解文句的时候就产生了困难.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走"有以下三种注释:①跑,逃跑;②奔向,趋向;③仆人,引申为"谦称,我",引例为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查《辞海》,"走"的第十个义项为"古时自称的谦词.'下走'之省",亦引《东京赋》为例.对于"下走",《辞海》的解释为:"指供奔走役使的人.旧时用作自称的谦词,"例如《汉书?萧望之传》:"若管晏而休,则下走将归延陵之皋."阮籍《诣蒋公奏记辞辟命》:"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显然,《柳毅传》中的"走"应当解释为"谦称, 我".联系上句来看,有武夫敬称"贵客"在未嫁族姐妹,又外姓中为中表兄弟,岳父母等,均服之.期(._),并不是"穿一周年孝服的人",而是"期服"的简称,丧服名,即齐衰为期一年之服.凡为长辈如祖父母,伯叔父母,在室姑等,平辈如兄弟,姐妹,妻./J,辈如侄, 嫡孙等丧.均服之.又子之丧,其父反服,亦为期眼.此外如已嫁之女为祖父母,父母服丧,亦为期服.功也不是"穿大功服,/J,功服的亲族".而是大功服与/J,功服的合称,是丧服名."期功"和后面的"之亲"连在一起才表示"……的人"或"……的亲族"..23..教学参考.JI0)(l(0。
《陈情表》李密【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①,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②。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③。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④,内无应门五尺之僮⑤,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⑥,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注释】①险衅( xìn ):厄运。
②舅夺母志:舅父逼迫母亲放弃守寡的志愿而改嫁。
③息:儿子。
④期( jī):是“期服”的简称,指服丧一年。
期,周年。
功:丧服有大功、小功,为不同亲疏的死者穿不同丧服,服丧时间也分为九个月、八个月或三个月不等。
⑤僮:僮仆。
⑥婴:纠缠。
【译文】臣李密呈言:臣由于命运多舛,从小遭遇不幸。
生下来才六个月,慈父就去世了;长到四岁,舅父又逼迫母亲改变守节心愿而改嫁。
祖母刘氏,怜悯臣孤苦弱小,就亲自抚养。
臣从小经常生病,到九岁还不能行走,始终孤独无依,直到长大成人。
家族内既没有叔伯,也缺少兄弟,门庭衰落,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外面没有关系密切的亲戚,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憧仆,臣平时十分孤单,只有自己的影子做伴。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时常卧床不起;臣侍奉她服用汤药,从来没有离开过。
【原文】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①,察臣孝廉②,后刺史臣荣③,举臣秀才④。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⑤,寻蒙国恩,除臣洗马⑥。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⑦,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注释】①太守;郡的长官。
②孝廉:汉武帝时所设察举科目,由地方向中央推举孝顺、廉洁的人才。
③刺史:州长官。
④秀才:优秀人才,当时选拔人才的一个科目。
⑤郎中:尚书曹司官员。
⑥除:授职拜官。
洗( xiǎn)马:太子属官。
⑦逋慢:逃避、怠慢。
【译文】到了当今圣明的朝代,臣身受清明政治的教化。
《陈情表》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陈情表》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陈情表》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选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8分)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阅读训练】:9. 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犹蒙矜育矜:怜悯B. 不矜名节矜:夸耀C. 听臣微志听:听见D. 日薄西山薄:迫近10.比较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但以刘日薄西山③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④谨拜表以闻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②与③相同,①与④不同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D.②与③相同,①与④相同1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2.《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下列不能体现“孝心”的一项是A.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B. 区区不能废远C.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D. 矜悯愚诚,听臣微志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注释“多情”的《陈情表》《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份公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奇文”。
字字生情,句句含情,《陈情》之情,耐人寻“情”。
下面是yjbys店铺为您收集整理的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愍一作:悯茕茕孑立一作:独立)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祖母一作:祖母刘)译文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详尽注释:《陈情表》原文与翻译1. 《陈情表》原文原文如下:> 臣亮言:臣以险衅疾书表章,至今五载,肺腑之言,诚所未尽。
今夫《诏》书,盖告时耳。
不敢不承旨烦引,以陈其事。
> 进忠言则忧身有后,退忠言则忧国无人。
故不敢不进谏。
> 臣密言:臣以险衅疾书表章,至今五载,肺腑之言,诚所未尽。
> 草根者,草之根本也。
言尽于此者,诚草根之心也。
> 今诸公言臣疑忌,使臣狼狈于左右,亦使臣陷于罗网之中也。
> 且以陛下之明,臣之直谏,不用而退与躁于四方之市,其害可胜言邪?> 且以陛下之明,臣之直谏,不用而退与躁于四方之市,其害可胜言邪?> 并论其事,则胜似著于日。
今单以臣之私心杂于忠义之间,使忠义之士争臣之疑难,岂宜尔哉?> 臣窃窃密谏,陛下当以天人之际,思陛下之幸甚于臣之功,而况臣之罪人乎?>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功,以陛下之聪明,度臣之罪,不宜已过于论也。
> 臣以为天下之不寐,不在道义之谋而在伊戚之间也。
>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运,与日月合其明辨,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 得失之间,名实之内,然后凡事可知也。
> 夫火未热也,水未温也,刑未决也,赏未定也,天下之事未可一知也。
> 陛下之斟酌,亦未有厌于至善之道也。
> 臣窃窃窜谏,罪当万死。
> 然愿陛下亟察之,务本之于朝廷,以昭陛下之明明。
> 臣亮言:臣以险衅疾书表章,至今五载,肺腑之言,诚所未尽。
> 草根者,草之根本也。
言尽于此者,诚草根之心也。
> 今诸公言臣疑忌,使臣狼狈于左右,亦使臣陷于罗网之中也。
> 且以陛下之明,臣之直谏,不用而退与躁于四方之市,其害可胜言邪?> 且以陛下之明,臣之直谏,不用而退与躁于四方之市,其害可胜言邪?> 并论其事,则胜似著于日。
今单以臣之私心杂于忠义之间,使忠义之士争臣之疑难,岂宜尔哉?> 臣窃窃密谏,陛下当以天人之际,思陛下之幸甚于臣之功,而况臣之罪人乎?>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功,以陛下之聪明,度臣之罪,不宜已过于论也。
《陈情表》“行年四岁”注释商榷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陈情表》中“行年四岁”课本注释为“年龄到了四岁。
行年,经历的年岁”。
戴建华在《<陈情表>语词札记》里认为“李密四岁,谈何‘行年’?自云‘年纪到了四岁’,亦殊不得体”。
徐时趁在《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问题研究――以苏教版教材为中心》中说“把‘行’译为‘经历’属望文生义”。
柳春蕊《鲁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研究》也认为“把‘行’译为经历有问题”。
三人均认为这里的“行”应该作“将”讲,“行年四岁”译为“将近四岁”更合适。
笔者考察古书中的“行年”用例后,认为《陈情表》中的“行年”还是应该解释为“经历的年岁”。
古书中“行年”表示“经历的年岁”的例子很多,如《晋书》:“臣虽学不稽古,敏谢仲舒,颇亦闻道于先师,且行年五十有九,请为殿下略言耳目之所闻见,不复能远论书传之事也。
”《后汉书》:“行年八十,蒙恩得在机密,当以死报。
”《宋史》:“吾以书生再任边垒,行年七十,抑又何求,独欠一死尔。
”《太平御览》:“吾得为人,是一乐也;以男为贵,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免于襁褓,吾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民之终,居常以待终,何不乐也?”例文中“行年”后跟的数字均属大数,戴建华认为“此类‘行年’解释为‘经历的年岁’固无不妥,而李密四岁,谈何‘行年’?”戴建华作出这样的结论难免有些武断。
翻阅古书,不乏如下用例,《册府元龟》:“臣闻昔有颛顼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繇此观之,印不肖年不稚矣。
”《逸周书》:“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
”《华阳国志》:“巴郡虞显妻杜兹,十八适显,涪郭孟妻敬杨,行年十七适孟。
”《战国策》:“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
”《宋史》:“吾行年三十,立节循名,被服先王,究穷<六经>。
”《新唐书》:“朝廷九品无葭莩亲,行年三十,怀志洁操,未蒙一官,不能陈力归报天子。
陈情表原文翻译注释陈情表原文翻译注释“陈情表”是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中的一篇,被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称赞的文章。
作为一篇倡导正义、为民请命的奏章,它是一份志士仁人的心血,它传达出人类善良和真理的声音。
【正文】臣云:臣父早丧,没有嫡母,全由在谷衣之藩。
谷衣知悯孤寡,故欷疾致书问安;泣涕几尽,口不能言。
谷衣书至,不复自我。
自谓初来乍到,咸闻人皆有父母,父母恩爱所在,为人子者当效其亲接之勤,忠于报之之心;是以不敢曾专以私废公,而忘先帝厚德盛明之恩,以致荷国家之重,祸及万年,一旦弃捐,负责任而卑辞就列,恐惧有负所托。
愿尽微躯,以报陛下之仁德;今当迫切,至于尽瘁,死而后已;对不怒自怨。
云云!【注释】臣父早丧,没有嫡母,全由在谷衣之藩(嫡母:指生身母亲。
谷衣:指当时的官员任用,仕途上升。
之藩:指地位较低的官员。
这里,“全由在谷衣之藩”,指陈琳的父亲陈震在任职任用上全由谷衣的帮助。
)。
谷衣知悯孤寡,故欷疾(欷疾:忧虑、担心)致书问安;泣涕几尽,口不能言(欷疾致书,表达了谷衣对陈琳的关切和忧虑之情。
谷衣泣涕几尽,无法言说,表现出他的悲痛和慈爱之情)。
谷衣书至,不复自我(“不复自我”:指读完谷衣的问候信,陈琳由于深受思念之苦,感到谷衣的知音,对前途思虑重重,思忖未来的出路)。
自谓初来乍到,咸闻人皆有父母,父母恩爱所在,为人子者当效其亲接之勤,忠于报之之心;是以不敢曾专以私废公,而忘先帝厚德盛明之恩,以致荷国家之重,祸及万年,一旦弃捐,负责任而卑辞就列(陈琳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孤儿的身份,以及对父母恩爱关系的理解。
同时,他也义正词严地讲述了不敢以私废公的决心,表示绝不会辜负先帝的恩情和国家的重托)。
恐惧有负所托。
愿尽微躯,以报陛下之仁德;今当迫切,至于尽瘁,死而后已;对不怒自怨(陈琳表达了他对于对不起先帝的担忧和愧疚,希望借此表示自己的忠心,以回报陛下的恩德。
同时,更表示自己今后必须尽心尽力,甚至至死不悟。
《陈情表》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陈情表晋·李密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她。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陈情表注释
【—之陈情表注释】,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下对君王指陈时事、直言规劝抑或使之改正错误的文体。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以:因险衅(xiǎnxìn):凶险祸患(这里指命运不好)。
保险,艰困,曲折;衅,灾祸夙:早时,这里指年幼的时候。
闵:通在“悯”,指会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去居丧)
凶:这里指他家中不幸的事
【慈父见到腰】
见背:背离我,离我而去。
这是死的委婉说法。
指弃我而死去。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行年:经历的年岁
舅夺母志:舅舅私自发生改变母亲想守节的志愿。
这就是母亲再嫁的直截了当观点【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悯:仁慈。
苏教版并作“愍”。
躬亲:亲自
【至于设立】
至于:直到。
至:达至。
于:介词,引出对象
设立:成人改立
【终鲜兄弟】
终:又;
鲜:少,这里指“无”的意思
总结:作者陈述家庭的特定意外和作者与祖母更灵府命,以使武帝化严为慈,化矛盾态度的长鞘为同一立场的劳苦。
陈情表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陈情表作者: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
茕茕qióng孑jie第二声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ai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jīn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shēng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 险衅xìn:灾难祸患。
《陈情表》注释商榷三则
作者:杨穆龙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2年第04期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中的《陈情表》一文,文后注释有一些可议之处,笔者就此提出商榷意见,以供教材修订时参考。
一、察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这句中的“察”,教材注释为“考察和推举”,该注不够精准。
“察”字有很多义项。
其一,观察、观看。
如《周易·系辞》:“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引申为考察、考核。
如《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
”又为考察后予以提拔,如《抱朴子·审举》:“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又如《王国志·吴书·吴主权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其二,体察,理解。
如《楚辞·离骚》:“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其三,清楚,明白。
如《墨子·修身》:“辨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其四,苛求、苛责。
《吕氏春秋·贵公》:“处大官者,不欲小察。
”除此之外,还有表白、清明爽快、清高清白、检点等解释。
我翻阅《辞海》《古今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字典》等辞书,皆未发现将“察”字解释为“考察和推举”的。
教材虽然注意到了“察”字包含的考察、推举之义,但却没有做到精准的注释。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发现,“察”字在文中解释为“考察后予以提拔、推举”比较妥当。
二、孝廉,秀才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孝廉”“秀才”,教材分别解释为:“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
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不同。
”笔者认为这两处的解释都不够妥当。
“孝廉”原为汉代选拔人才的两种科目。
孝,指孝悌之人;廉,指廉洁之人,后来合称为孝廉,也指被选拔的士人。
《汉语大词典》中引注《汉书·武帝纪》:“元光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颜师古注:“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
”作为两种不同的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在东汉尤为求仕者的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直至明清两代才成为对人的一般称呼。
而教材中的注释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汉代“孝廉”仅仅是一种科目的片面理解。
“秀才”主要有三种义项。
其一,如教材所释作“优异之才”解。
如《管子·小匡》:“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
”尹知章注:“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才可为士者,即所谓生而知之,不习而成者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其二,“秀才”也是汉代至唐初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明清时期称
入府州县学得生员为秀才。
如《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举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诗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君’。
”而教材中这两句,其句式很明显是对称的。
但是教材将“孝廉”看成科目,而称“秀才”为“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明显是不对等的。
教材试将这两处的注释统一为“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科目”。
三、愚诚
“愿陛下矜悯愚诚”中的“愚诚”,教材注释为“愚蠢的诚心”,此释有误。
“愚”字的义项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愚昧,愚蠢。
如《论语·为政》:“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又如愚拙、愚钝,后来引申为欺骗。
如《左传·襄公四年》:“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
”杜预注:“欺罔之。
”其二,谦辞,自我谦称。
如《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
”也可谦称己之所虑。
如《汉书·王褒传》:“敢不略陈愚而抒情愫。
”又如,愚见、愚志、愚诚等。
“愚诚”则谦指己之诚意、衷情。
如《汉书·刘向传》:“欲竭愚诚,又恐越职。
”宋·苏轼《谢雨文》:“实神助之使然,岂愚诚之能致。
”李密的《陈情表》整篇文章都体现了李密的谦卑知礼,而且在汉代流行的察举制度来说,称自己孝顺父母的行为为愚拙的行为,不太符合当时的情况。
中华书局1978年编的《中华大字典》在解释“愚诚”为此义时,列举的便是本文中的这句。
教材依此解较为妥当。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