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体会文中孩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2.帮助学生掌握文中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3.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其家庭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孩子的情感表达,感受其对父亲的怀念;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培养其正确的家庭观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音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1)介绍时代背景:为学生讲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历史语境;(2)讲解生字词:通过板书、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包括读音、书写和含义;(3)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段落结构,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3.深入分析(15分钟)(1)精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精读课文重点段落,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孩子的情感表达;(2)讨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围绕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3)分析难点:针对课文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4.课堂练习与评价(10分钟)(1)课堂练习:选取课文中的一段或全文进行赏析,让学生自己分析其结构、语言和主题;(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学习成果,提高其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评价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便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式教学: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知识点;2.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其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学生现场完成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写出对课文的读后感或者评论文章;3.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设计教研组中年组年级四年级教师姓名吴宁学校柳河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5年03月31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缅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引导,感悟爸爸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雄形象和失去亲人的悲痛,从而体会和平的可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收集、整理战争图片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播放一组对比图片,请学生谈感受师导:同学们,战争与和平,总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和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尽情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走进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饱尝失亲之苦的孩子。
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1、学生齐读课题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学生质疑。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轻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请教同桌。
2、教师巡视指导,检查读书情况。
3、教师带大家趣学生字,读生字卡片,组词语。
4、认读词语5、解释“蓝盔”、“维和部队”并出示图片6、再读课文,课件出示“学生疑问”,解决学生质疑7、创设情境:如果你是雷利,和爸爸约定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当看到爸爸的遗体时你的心情怎样?1)雷利多么盼望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啊!爸爸走下飞机回事怎样的场面,他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好久不见,接下来他们会做些什么呢?2)如今爸爸回来了,看到眼前的一切,(出示图片)雷利会是怎样的心情呢?8、孩子们,蓝盔回来了,爸爸回来了,可爸爸是躺在灵柩里回来的,看着大屏幕,让我们用心朗读:“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9、再读课文,找出“现在,世界并不太平”的语段,体会作者的心情。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教案】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型:阅读课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章的大意,抓住关键信息。
2. 能够从文章中获取一些文化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文章的含义和意义。
2. 掌握一些关键词汇,如“孩子的呼声”和“一个中国”。
教具准备:1. 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2.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的内容——《中国的狗年》。
2. 提问:在中国新年期间,人们为什么要放鞭炮?Step 2:新知梳理 (10分钟)1. 出示课文标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让学生大声朗读标题,然后向学生解释“呼声”的含义。
2. 询问学生对“一个中国”的理解,让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3:阅读理解 (15分钟)1. 学生默读课文,并带着问题阅读: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为什么说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震聋发聩”?2. 分组讨论答案。
然后学生可以讲解自己的观点。
Step 4:交流分享 (10分钟)1. 分组讨论的结果汇报:每个小组选一个学生讲解自己组的观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
然后从中筛选出一些好的观点进行总结。
Step 5:拓展延伸 (1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如舞龙舞狮、京剧、太极拳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2. 张贴中国传统艺术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一两句话介绍。
3. 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观点。
Step 6:作业布置 (5分钟)1. 让学生按照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设计一个海报或小短片,展示自己对中国的认识和观点。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Step 7:课堂小结 (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夯实重点知识点。
2. 确认学生的作业布置。
Step 8:课后反思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复习学生对“呼声”和“一个中国”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通用11篇)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篇1设计理念: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__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书信体__,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真挚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坚持以情互动,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通过感悟促进内化,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与作者、编者之间的交流和思想感情的沟通。
教学目标:1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的真挚情感;2理解世界并不太平的确切含义,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以情互动,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2以情互动,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世界不太平,战争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的含义,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拓展延伸: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些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制止战争我也有责任。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以情激趣放课件(战争的苦难场面)1、学生谈感受:同学们,看了这些画面,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2、导入,读题质疑请大家齐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特别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引导梳理问题。
二、整体感悟,移植情感(一)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1、__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试着用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的句式表达)2、雷利发出的呼声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二)交流汇报(鼓励个性化的表达)(__先写问候和真诚的谢意,再写对在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父亲的回忆和怀念,最后是对世界和平的呼吁)三、认知生发,积淀情感(一)设疑:首先请大家快速阅读表达问候和谢意的部分,这部分除了表达问候和谢意,你还知道了什么?(父亲是一名维和战士,他已经在任务中牺牲).(二)是的,雷利失去了亲爱的父亲,心情是怎样的呢?他的父亲又是个怎样的人呢?你从__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雷利沉痛的心情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大声地自由地读__第24自然段(你可以独自体会,也可以和同学们交流合作。
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理解文章中主人公的心情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含义。
2.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下册。
2.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教具。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问:“你们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吗?”(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所学的内容)2.新课讲解教师展示文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标题和主要内容,简要说明本课的主题,并提问:“根据文章的标题,你们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3.文章阅读教师根据教学课件,呈现文章内容,让学生跟读文章,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然后,教师提问:“文章主要讲了谁的故事?他为什么会写呼声?”(激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理解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并进行讨论:“你们觉得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5.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讨论文章中主人公的心情和感受,并让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6.学生表达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
7.体会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表达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你们觉得作为一个中国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努力?有什么行动能够支持我们的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五、课堂作业: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
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1、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2、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作者憎恨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播放一组孩子幸福生活的画面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世界里,这里有亲人的疼爱,朋友的关怀,师长的教诲,这里有鸟语花香、明媚阳光……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许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由此,一个中国孩子就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的心灵呼唤吧!2、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齐读课题)二、由题质疑,激发感情。
1、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2、他呼吁什么?为什么要发出呼吁?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从中找一找答案,相信这些问题不会难住你的。
(生读,师巡视指导)四、检查学习情况。
1、抽读生字,教师及时正音。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同时结合理解一些专用词语:蓝盔、征衣、联合国、秘书长、维和部队等。
3、交流:师:他有一位怎样的父亲?(1)卓越的军事观察员。
(2)热爱家庭的人。
(3)热爱和平的人。
(4)优秀的经济学硕士。
4、这位中国孩子雷利的呼声是什么?用横线画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下面是由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欢迎阅读。
更多内容请点击【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一)《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信,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
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孩子,较难体会渴望和平的情感。
因此,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情感,,一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情感;二是多揣摩,从作者的失父之痛中体会和平之可贵;三是适当补充事实,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教学流程一、由题质疑,激发兴趣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从课题的提示中,你想知道什么?(估计学生想知道的有:“一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表达什么愿望?他为什么会发出这一呼声?)教师:同学们,课文中有没有这些你们想知道的答案呢?请认真读课文,书读三遍,你们知道该怎么读吧?(第一遍读,要读准字音;第二遍读,要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什么;第三遍读找一找问题的答案,特别是要抓住重点语句找答案。
)二、指导读书,深入感悟1、正确、流利地朗读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指名朗读,在朗读的检查中结合正音的指导。
要读准“卓越、沉浸、蓝盔、腕上、圣坛、呼吁、充满”等词语的读音。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学生第二遍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让学生了解到,课文先写问候和表示真诚的谢意,再写对在维和行动中牺牲的父亲的回忆和怀念,最后是对世界和平的呼吁。
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在交流时不要强求语句的一致,要鼓励个性化的表达。
3、抓住重点语句感悟(1)对失父之痛的感悟引导学生寻找表达失父之痛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或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不一定是下面所举的句子,说得有道理或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
如:句子一: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3、学习课文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检查预习1、抽读生字卡片。
2、辨字组词。
3、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5、说说文章主要将了什么?三、再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1、怀念为维和而牺牲的爸爸。
2、通过加利先生向全世界呼吁。
四、指导朗读。
教学反思:我在执教本文时重点落实在“悟读交汇”及“情理交融”两方面。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
但语文课只有“读”,没有“悟”,学生的“读”往往会流于形式,而成为课堂最华丽的装点。
这节课上,不仅有声情并茂的“读”,还有潜心会文的“悟”,学生或“读”中“悟”,或“悟”中“读”;或“读”后“悟”,或“悟”后“读”。
上完本课,感觉在落实本单元教学目标中的“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方面做得还不够。
如果能在导入部分,设计一个质疑的环节,效果或许会更好。
附赠材料优秀的教学是练出来的在上一堂课里,你已经学会了区分高效教学法和低效教学法之间的区别。
现在,我们还要继续巩固这一概念。
在高效教学法和低效教学法之间,是否存在一个灰色的中间地带呢?是的,这个灰色地带确实存在。
如果能带领那些还不够高效的教师们进人这一中间地带,那也是很大的进步。
当然,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发掘出教师的最大潜力,以最终实现高效教学。
如果能成功做到这一点,那么你最终会发现学生的表现有了显著的提高。
显而易见,教师能力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表现。
教师越优秀,学生的表现就越好。
课程: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上一节课所学的如何区分高效和低效教学上一节课,我已经要求你总结出自身存在的弱项,并且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今天,请你仔细思考,在下面列举的教学情景中高效和低效的教师将如何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
高效教学与低效教学实践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和其他学生聊天。
小学语文_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学情分析】根据任务名称,我们需要进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的学情分析。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了解学生的学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惟独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才干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教学目标。
1. 学生背景信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背景信息。
假设我们的目标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是10-11岁的孩子。
他们是中国籍学生,使用中文作为母语,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语文知识,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 学生的语言水平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通过听力测试、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方式,可以初步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
例如,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听力练习,测试学生对于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口语练习,观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还可以进行一些阅读和写作练习,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于教学设计也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表达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例如,我们可以问询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喜好,他们是否喜欢阅读故事书或者写作等等。
这些信息可以匡助我们设计有趣且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
4. 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能力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匡助我们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与他们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风格。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例如,有些学生可能在阅读理解方面较强,但在写作方面较弱。
这些差异需要在教学设计中予以考虑,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教材的特点和内容,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1. 教材内容首先,我们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分析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词汇和语法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教育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介绍中国孩子成长环境和教育问题的背景知识。
2.分组讨论中国孩子面临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合作进行小组演讲,表达自己对中国孩子的关心和呼声。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关于中国孩子的一些真实故事、照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孩子可能面临的问题。
2.知识介绍(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孩子成长环境和教育问题的背景知识,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竞争压力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孩子的现状。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中国孩子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提供一些问题的思考导引,例如:如何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如何保护孩子的权益等。
每个小组需要有一名学生担任记录员,记录小组讨论的内容。
4.小组合作(3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讨论内容,合作撰写小组演讲稿。
演讲稿应包括对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具体解决问题的建议。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例如:增加课外活动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多元评价等。
5.小组演讲(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演讲,表达自己对中国孩子的呼声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提出意见。
教师在演讲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点评。
6.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演讲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中国孩子问题的关心和思考,并指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
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用文字形式表达自己对中国孩子的呼声,并提出至少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1.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记录。
2.学生小组演讲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学生的书面作业的内容和表达准确性。
五、课后拓展:学生可以自行了解和研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孩子面临的问题,并将其呼声和解决方法与中国孩子进行比较。
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公开课精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基本情感,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珍爱祖国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朗读和表演的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表达。
2.发现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之处。
难点:1.体会诗歌中蕴含的爱国情感。
2.运用朗读和表演技巧,生动展现诗歌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PPT演示文稿。
2.课堂素材准备:包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文本,音频等。
3.课堂道具准备:国旗、地图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风景、习俗等,引出课文主题。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听音乐欣赏:播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音频,学生跟读。
2.合唱诗歌:让学生一起合唱《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导读学习:教师讲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爱国主题。
三、诗歌赏析与理解(2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抒情之处。
2.诗歌赏析: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点评。
四、朗读与表演(25分钟)1.朗读训练:学生个别或小组朗读诗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表演训练:学生分角色表演诗歌,展现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10分钟)•课外阅读推荐:推荐学生阅读与爱国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
六、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强化对爱国主题的理解和情感。
五、课后作业1.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音频,背诵诗歌。
2.完成《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相关习题。
以上为《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公开课精品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学校:年级:四年级学科: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作者:(一、)教学目标分析:1.理解课文的生词词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和家人失去父亲的悲痛之情;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理解“我”发出呼吁的目的是什么?4.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失去父亲的悲痛之情2.结合生活实际,感悟世界的不和平,理解作者发出呼吁的用意。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师:孩子们,你们现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啊?那你们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又是如何的呢?谁能来和老师分享一下你们的所见所闻?生进行自由阐述(现在:很幸福,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还有漂亮衣服穿;以前:到处都在打仗,战争使得人们家破人亡,简直是苦难......)师播放视频(战争年代的生活画面),生进行认真倾听和观看,并说说感受。
2.生进行自由反馈,表达自己的观点3.师小结:是啊,以前和现在进行对比,现在的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这句话也是你们爷爷奶奶经常和你们说过的话吧。
战争给人们带来无数的苦难,谁都不希望存在战争,谁都希望世界能够和平,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大英雄,他就是一位中国孩子的父亲,一起去听听他们的故事!4.师板书课题: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5.生齐读课题两遍,并对课题进行质疑(生1:这个中国孩子在呼喊什么?生2: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发出呼喊?......)6.师对学生质疑的两个主要问题进行板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它与前面几篇课文有什么不同?2.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卓越、凯旋、弥漫、硝烟、威胁、灵柩、呼吁3.生进行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师进行小结4.请阅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
5.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一幕把!指名配乐朗诵“痛失父亲”一段,引导生想象画面。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课时教学设计《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课时教学设计8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课时教学设计篇1课前:教师为学生讲述两个真实的故事,其中一个是自己小时侯失去父亲的故事。
一、引入。
1、观看央视国际4套上播放的伊拉克专题,加上教师录制的音乐和旁白。
2、抽学生说说自己看了之后自己的感想。
3、教师小结:战争是无情的,战争是残酷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呐喊吧!学生齐读课题,再读。
效果很好,哀婉的音乐与悲惨的景象呼应,很快就为本课的学习定下了“基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做了一些铺垫。
二、按要求自读课文。
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思考并勾画句子:1、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用横线勾出)2、当今的和平环境怎样?(用波浪线勾出)3、作者为谁呼吁?(用着重符号标出)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相应句子。
这几个问题提得比较好,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把握了课文的重点。
只是从实际操作来看,学生受前面“哀婉”基调的影响,虽是让自由朗读,学生却都是默默地朗读,不管怎样,只要学生是在“读”,就是可以的,不一定非要出声。
三、交流问题,学习课文。
1、教师: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学生:爸爸是个出色的人。
我们能够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看出来。
教师:请你再读一读,读出自豪的感情。
学生:我的爸爸是个热爱和平的人。
我们可以从“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看出来。
教师:还有什么地方能够看出爸爸是个热爱和平的人。
学生:“爸爸的嘴张着……”教师:还有要补充的吗?……(略)教师:罗老师找到一个句子。
“我至今都忘不了……”。
你能看出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是个爱妻子,爱孩子的人。
教师: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
你体会到什么?学生:我能从这里体会到爸爸的尽职尽责。
教师:请同学们互读互评。
(学生读,较有感情。
)教师用学生“找”和自己“引”的办法初步让学生掌握了课文的部分内容,“拉”得比较快。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优秀8篇四年级下册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篇一佚名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阅读课文,感悟雷利与爸爸诀别时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战争的决心。
体会他从心底里迸发出的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准备:开展"世纪回望,百年战场"的活动:收集有关战争的图片、资料,对战争的残酷性有所了解,扩大学习本课的知识背景,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2、师述导语:当人类满怀和平的渴望步入21世纪的时候,战争却仍在这个星球继续。
愿这些战争的画面能够到此静止、凝固--成为历史。
这就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词句,读通课文。
遇到不懂的词语,尽量自己动手扫清障碍。
2、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轮读课文,理解生词意思。
(三)再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 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讨论:"秘书长为什么评价他爸爸是一个卓越的观察员?"(2) 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 学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要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2) 指名读,评议,练读。
(3) 全班练读第二段,读出雷利与爸爸依依不舍的语气。
(4) 学生自读第三段后,用悲伤的音乐作背景,让学生配乐朗读。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 师述:爸爸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了,作为儿子的"我"怎样呢?(2) 自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雷利的决心与呼吁。
注意用上"弥漫"、"威胁"、"娇嫩"、"比例失调、""制止"、"充满"等词。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1一、课文简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精读课文是书信体__,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
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
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本课的意图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与感悟,与小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呼吁和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导语。
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堂内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副最古老的标语:四海之内皆兄弟。
这句话是两千五百年前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联合国想告诉大家: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够和平相处,让战争远离我们。
听完老师的叙述,你想说什么?2.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词是什么?和平。
2.我们看到“和平”这个词就容易想到哪个词?战争。
3.这篇课文是雷利写个加利秘书长的一封信,这封信讲了什么?4.用笔勾画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语句或者段落,可以做一点批注。
提示:勾画好的同学再想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5.交流。
提示:注意倾听,有同学在发言时,要转身看着发言的同学,仔细听,或许他说到了我们想说的话,或许他说的对我们有启发,使我们有话可说。
课件出示: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1)生读,谈感受。
(2)看到“如约”一词,想到上一自然段的哪个词?“相约”,读相关句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
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
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本文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教学这篇课文一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关键词句表达的作用,学习运用。
【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了这种能力。
针对本文,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他们对战争所造成的伤害没有真切的体会,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总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文中描写“爸爸”的灵柩回来和雷利发出呼吁的段落。
3.通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认识“世界并不太平”,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进而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4.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并完成读后感。
【教学重难点】1.通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认识“世界并不太平”,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进而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2.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并完成读后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预习单【课时安排】2课时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生自主预习,借助预习单落实写字、读文、概括主要内容,完成课文的质疑。
四年级语文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里生活着。
可是,你知道吗?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2、多媒体配乐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
3、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过渡:是呀!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生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心情享受阳光。
同学们,今天教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推动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
(出示课题)二、重点学习第二部分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着重写了什么?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找出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4、集体交流:哪些地方让自己的印象最深刻?交流时,要特别关注下列语段,并按语段后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体会。
(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1)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2)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觉悟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3)指导朗读(语段: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全世界都听见,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1)朗读这段话,一边计一边想: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如果当时你面对些情景,会有怎样感受?3)指导朗读。
(语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1)哪些同学对这段话的印象最深刻,谈谈自己的感受。
2)“本来。
却被”,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齐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6、怎样理解“卓越”“人道与公正的素质”?7、伴随着音乐,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再次缅怀用生命保卫世界和平的爸爸,齐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听写本课新词。
同桌互相检查。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过渡: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被战争夺去生命的父亲吗?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2、默读课文五、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学得最难理解,请画出来。
3、着重理解下列句子: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B结合课前你们收集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过渡: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
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残。
难怪作者会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不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战争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那些深爱战争苦难的孩子,他们过着怎能样的生活呢?我这儿有一份资料,大家可以小声地读一读。
(出示数据资料: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
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
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许多人还不到11岁。
)5、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6、(出示难民儿童画面)战争中的孩子,饱受着战火的煎熬,阳光般的年龄却承受那么多的不幸,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7、成千上万的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和欢乐。
正因为这样,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强烈的呼吁。
鼓励学生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边读国体会作者的情感,边读边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指导实践,升化情感1、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下这封信。
那么,我们能够做点儿什么呢?2、从大家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你们以地和平的期盼。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的这段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3、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课外延伸短暂的40分钟的课堂让我们无法停止对和平的呼唤。
“和平、和平、和平”的心声永不停息。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也可以召开“制止战争,保卫和平”的主题班会。
因为,让和平永驻人间不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更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教学反思:《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提高利用课外资源,深入理解文章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理解“娇嫩的‘和平之花’”的深刻含义,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下幸福地成长,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老师这儿收集到了几幅感人的画面(放课件,师解说),看到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呢?生:他们很可怜,我们同情他们........师:战争是多么残酷呀!它夺走了多少无无辜人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来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呐喊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仔细品味,用笔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
二、多方朗读,读中感悟师:同学们读书真认真,通过读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师:你能说说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吗?指生读句子。
通过学生朗读的句子,追问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试读,再评价。
师: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说什么?他在说什么?生:他在说:“和平。
”(课件出句子)自由读,体会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学生自由谈。
师引读: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学生齐读,教师板书。
师:课文中还有哪儿使你深受感动呢?生:爸爸的为人让我深受感动。
师:如果有这样的爸爸,你会感到怎样?生:感到自豪。
师:请你试着再读一读。
(学生自评)生:我的爸爸很优秀,从“两年以前,我的爸爸做为一名.......”看出来。
师:你读得真不错,从你的朗读中,我确实感受到了爸爸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才。
可是战争夺走了他宝贵的生命。
因此,我们不要战争,要(和平)。
<板书>三、自主探究、体会情感多媒体展示“世界并不太平......”一段,指生朗读。
1、“和平之花”是什么?“和平之花”为什么是娇嫩的?2、你能根据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说明世界上不太平的事件吗?小组学习,全班交流教师也收集到了一些资料,展示给大家看看。
让我们感受一下战争的炮火。
<板书>现在,让我们和雷利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共同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生齐读)四、拓展实践,升华情感1、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2、同桌讨论汇报交流。
写封信;为战区孩子献爱心;努力学习.......3、总结升华。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应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做一名维护和平的使者。
为了制止战争,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齐读:“让二十一世纪......人类家园”)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和平!)板书设计:2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为世界)和平!!!(为家庭)和平!(为国家)和平!!四年级下册教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内容简介:正文内容:【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理解“我”为什么发出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世界里,这里有亲人的疼爱,朋友的关怀,师长的诲,这里有鸟语花香、明媚阳光……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许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他们不得不在死亡线上挣扎着,有的失去了自己挚爱的亲人,无家可归。
有一个中国孩子给前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包含了一个孩子对和平的渴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的心灵呼唤吧!2、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师:雷利在这封信中对联合国秘书长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1、将课文读通读顺,读不通的地方反复朗读几遍。
2、点名读课文,师正音。
三、精读感悟过渡:相信大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了,那么他一个中学生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发出这样的呼声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再深入地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作点旁注。
1、学生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2、交流,点拨:第一层理解:爸爸在执行维和行动中牺牲了,很悲痛。
⑴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1~4小节。
师引导概括出:工作出色、爱妻子、爱孩子、热爱和平。
⑵练习朗读课文。
启发:你认为在读这一部分内容时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激动、悲伤、骄傲)⑶点名朗读──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老师听出了激动正文内容:、悲伤的语气,但自豪的味儿还不够,特别是在第3小节中,当我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中无比的悲伤,但是也为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爸爸而自豪。
⑷齐读第3小节。
⑸第3小节的结尾处连用了三个“和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借爸爸的口表达了自己热爱和平,迫切希望世界和平的愿望。
)⑹教师引读:所以联合国秘书长对爸爸的殉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名……素质”。
第二层理解:和平之神还没有永驻从间。
师: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⑴学生交流:相机出示“世界并不太平──”。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大家可以联系课前的预习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