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主题:马路上的车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中班马路上的车辆科学教案篇一:中班《马路上的车》教案活动内容:马路上的车重点领域:科学活动目标:1、了解马路上常见车的名称和用途,尝试分类和归类。
2、在游戏中遵守交通规则,争做文明的小司机。
活动准备:汽车图片、停车场、小车子、统计表活动过程:一、大图书--各种各样的车子(价值分析:通过出示大图书,在情境中使幼儿猜猜各种各样的车子,并且以游戏的形式,待幼儿全部猜出后,把大图书送给他们。
)1、出示一本大图书:师这里有一本有关汽车的书,想送给大家。
但是必须回答我的问题才能赢得大图书。
2、创设情景,请孩子们根据情景说说什么车子来了,答对了,教师就向前跨一步,直至走到小椅子。
(1)卡车:秋天到,秋天到,果园果子成熟了,什么车子来帮忙?(1)消防车:这辆车子不普通,红红身体发亮光,火光最大他不怕,救人灭火工作忙。
(2)大巴士:秋天到了,小朋友们打算去世纪公园秋游,到底乘什么车子去公园呢?请选择:1、大巴士;2、小轿车;3、卡车(3)出租车:先观看车子的局部,这是什么车子?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它?(4)特殊车辆:在十字路口,小明看到了红灯停下来,可是,这时候一辆车子没有停下来,穿过红灯向前开了?这是为什么?3、幼儿答对了,教师将大图书送给小朋友,把它放在教室的资料区,大家一起来收集车子的资料。
二、停车场游戏1、这是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观察停车场的标志P)2、介绍停车场:在停车场里有许多车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辆车子?3、停车场里的车子有什么不一样?请孩子们交流自己的发现,如:停车场里有3辆大巴士;停车场里有2辆蓝色的车子……4、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发现来填统计表。
小结:停车场里有各式各样的车子,有消防车、警车、救护车、出租车、大巴士、卡车等等,它们都是有用的车子,帮助我们做各种事情。
三、我是小司机(价值分析: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请幼儿来做小司机,在游戏中体验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小司机的乐趣,在最后按照车牌来停车。
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马路上的车》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感知,让幼儿初步了解马路上的车。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3.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马路上的车。
2.教学重点:让幼儿初步了解车辆的种类以及停车标志的含义。
3.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
三、教学过程:1.活动一:感知观察通过图片、模型等展示不同类型的车辆,引导幼儿认识并感知它们的特点。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见过哪些车辆呢?”“汽车和自行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描述、观察和思考。
2.活动二:识别相关标志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停车标志,并向幼儿解释其含义。
然后,教师展示不同的交通标志,让幼儿识别和说出标志的含义。
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幼儿理解交通标志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3.活动三:游戏互动教师准备一些车辆的模型或图片,并分发给幼儿。
然后,教师扮演交警,指挥幼儿按照交通标志的要求进行行车。
例如,红灯停,绿灯行等。
通过游戏互动,帮助幼儿巩固对交通标志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四、教学反思:本次科学教学中,我采用了观察感知、识别交通标志和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幼儿对停车标志的理解还比较模糊。
他们容易混淆不同的交通标志。
为此,我需要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加强幼儿对交通标志的巩固和理解。
其次,幼儿对汽车的种类和功能了解还不够全面。
他们对电动车、摩托车等其他类型的车辆知之甚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引入更多实物图片和素材,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车辆的种类和功能。
最后,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仍需进一步加强。
幼儿对红绿灯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容易出现违规现象。
我将在之后的教学中,加大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总的来说,本次科学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使幼儿初步了解了马路上的车辆。
幼儿园中班教案《马路上的车辆》含反思-幼儿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能够:1.了解红绿灯与斑马线的作用,学会安全通过马路;2.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车辆的特点;3.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学习红绿灯和斑马线1.老师介绍红绿灯和斑马线的作用,并给幼儿演示通过马路的正确方法;2.邀请幼儿自觉模仿老师通过道路;3.通过游戏形式,巩固幼儿的注意力。
2. 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车辆特点1.老师请缩小的不同型号的玩具车辆摆放在教室中,让幼儿自由观察与合作讨论;2.老师指引幼儿观察并描述不同型号车辆,例如颜色,车轮大小等;3.通过游戏形式,巩固幼儿观察和记忆能力。
3. 提高绘画技能和创造力1.老师带领幼儿绘制马路和交通标志,并引导幼儿自由发挥,并使用丰富的颜色和图案;2.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通过分享扩展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为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播放有关安全通过马路的视频;2.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游戏,饶有趣味地模拟过马路场景,让幼儿获得实际感受。
2. 主体环节学习红绿灯和斑马线1.老师以室外为场景进行示范,最好在交通相对繁忙且看起来比较复杂情况下进行;2.老师引导幼儿根据灯色变化进行讨论。
3.老师指导幼儿如何区别斑马线,并进行相关游戏让幼儿进行实践。
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车辆特点1.老师放置不同型号的玩具车或车卡片供幼儿观察;2.老师请幼儿描述关于不同型号车辆的几个方面,如颜色和车轮大小。
3.老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相关总结,从而促进幼儿的记忆和观察能力。
提高绘画技能和创造力1.演示如何画马路和交通标志,引导幼儿进行绘图,并鼓励使用丰富的颜色和图案;2.老师进行激励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通过分享扩展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结束环节1.老师与幼儿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多以询问答题形式;2.对活动进行评价,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并检索出未完成部分,对在后续中重点强调。
中班艺术教案:马路上的汽车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马路上的汽车种类和特点,培养幼儿对生活中交通工具的认知。
1.2 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力。
1.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1.4 培养幼儿对艺术的热爱,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各类汽车图片、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2.2 环境布置:在活动室中布置一个“马路”场景,放置一些玩具汽车。
2.3 教师和幼儿穿着与汽车相关的服饰,如司机、警察等角色服装。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看各类汽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汽车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3.2 讨论:让幼儿自由发表自己对汽车的看法,教师引导幼儿了解汽车的作用和马路上的规则。
3.3 创作:教师分发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引导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汽车。
3.4 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第四章:活动拓展4.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汽车角色扮演,如司机、警察等,让幼儿体验不同职业的乐趣。
4.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制作汽车主题的手工作品。
4.3 开展汽车主题的运动会,如赛车、停车场等游戏。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合作意识等方面。
5.2 家长填写活动反馈表,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第六章:活动步骤6.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汽车绘画活动,指导幼儿如何使用画笔、颜料等材料。
6.3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汽车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绘制出自己独特的汽车作品。
6.4 教师协助幼儿完成作品,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第七章:活动注意事项7.1 确保幼儿在使用画笔、颜料等材料时安全,避免弄脏衣物和皮肤。
7.2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7.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中班马路上的车教案4篇这是中班马路上的车教案4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班马路上的车教案4篇第1部分设计意图:这一节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车,了解常见车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
活动目标:1、掌握常见车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
2、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安全。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各种车图片、交通信号灯图片、《汽车开来了》游戏音乐活动过程:一、提问:今天早上你坐什么车来的幼儿园?启发幼儿说说车的名称、特征和用途?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车小结:马路上的车很多,有大车,有小车。
二、导入新课1、请看课本彩图《马路上的车》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车,观察车的特点,并学习儿歌:“大的车,小的'车,大车小车来回跑,丁零零,自行车,嘟嘟嘟,大卡车。
嘀嘀嘀,小汽车。
刷刷刷,扫路车。
索----来,索----来,洒水车。
”2、认识交通信号灯各种各样的车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但是路上一定要安全行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出示交通标志:红绿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三、经典游戏:交通信号灯(指导幼儿听音乐做游戏,巩固对红绿灯的认识)小朋友今天老师指挥交通,小朋友当司机,我们一起到马路上瞧一瞧:请你做好准备,汽车马上开了。
(幼儿边唱歌曲《汽车开来了》,边模仿小司机的动作。
)“叭、叭、叭,汽车开来了,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叭、叭叭叭,叭、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活动延伸:这节课小朋友懂得了许多道理,还认识了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那么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车?请你动手画下来,好吗?开车回活动室。
活动反思:整个活动以“游戏”为载体,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幼儿园中班《马路上的车》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交通工具,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用彩泥捏出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交通工具,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视频、彩泥等。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马路上行驶的车》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关注马路上的交通工具。
2. 基本部分:a) 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b) 讲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如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
c) 组织幼儿用彩泥捏出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巩固部分:通过游戏《交通安全岛》,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作业设计1. 课后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进行交通安全主题活动,如绘制交通工具、扮演交警等。
2. 鼓励幼儿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马路上的交通工具,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他们在捏彩泥的过程中,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方面,还需加强引导,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自我保护。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将认知、技能、情感目标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课后家长反馈和教师观察,评价幼儿对交通工具的认识程度。
2. 技能评价:通过观察幼儿捏彩泥的过程,评价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评价: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七、教学内容1. 认识更多交通工具:公交车、地铁、火车等。
2. 了解交通工具的作用:方便人们出行、运输货物等。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马路上的车》一、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幼儿了解马路上的车辆有哪些类型。
2. 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常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社会教具:卡片、图片、玩具车、马路地图等。
2. 教材:《马路上的车》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三、教学过程1. 打开教材,向幼儿介绍《马路上的车》这本书的内容和目的,并引导幼儿观察书中的图片。
2. 准备一些图片或卡片,上面画有不同类型的车辆,如小汽车、公交车、自行车等,将它们分发给幼儿,要求幼儿根据卡片上的车辆类型在地图上找出相应位置,并用本子写下对应的车辆名称。
3.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交通情况,询问他们在上学路上看到了哪些车辆,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进行讨论。
4. 分发玩具车给幼儿,并指导他们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进行行车操作,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行车。
5. 进行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车辆类型,让幼儿合作完成一幅关于这种类型车辆的大型拼图,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进行交流和合作。
6.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幼儿所学到的交通安全知识和对不同类型车辆的认识。
四、教学延伸1. 带领幼儿参观周围的交通场所,如红绿灯、斑马线等,让幼儿近距离观看和体验交通。
2. 组织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
3.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和家长一起讨论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五、教学反思1. 老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时,要注意简化语言表达,让幼儿理解和参与。
2.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材料,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在小组活动中,要注意平衡小组中每个幼儿的参与度,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和表达。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马路上的车》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和特点,如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能够跟着音乐节奏模仿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和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交通工具图片、玩具交通工具、音乐CD、打击乐器等。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
2. 主题导入(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播放《马路上的车》音乐,让幼儿边听边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和动作。
3.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马路上的车》歌曲,教唱旋律和歌词。
让幼儿熟悉歌曲,能够跟着音乐节奏唱出来。
4.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打击乐器。
让幼儿根据歌曲的节奏,用乐器伴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交通工具,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交通工具主题展览,让幼儿继续了解和学习交通工具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对交通工具的认知和歌曲学习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评价他们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认知内容: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工具的分类,如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火车、飞机等。
2. 音乐内容:学习并掌握《马路上的车》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跟着音乐节奏演唱。
七、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幼儿进入活动状态。
2. 主题导入(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马路上的汽车教案(精选20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路上的汽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路上的汽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喜欢各种车辆,掌握常见汽车的名称、外型和用途,感受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学习按汽车的不同用途分类。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课前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各种汽车。
2、各种汽车模型。
活动流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你在马路上都见过什么样的汽车?你见过的汽车都是什么样子的。
你家里有什么汽车?用来干什么的?你经常做什么车?(引导幼儿说一说)二、请幼儿一起玩一玩玩具汽车,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汽车的外形、用途。
三、出示图片让幼儿认识提问:这是什么车?它们长得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重点提问弱一点的孩子。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汽车?请幼儿自由说。
四、做游戏“我的车开来了”1、引导幼儿将玩具汽车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分别开进不同的停车场里。
如:分别将客车、货车以及特殊用车开进不同的停车场里。
2、请幼儿检查这些车停的是否正确,说说为什么?五、请幼儿听录音,辨别特殊汽车发出的不同声音,根据声音的不同开进不同的停车厂。
六、活动延伸;请幼儿将各种玩具汽车放在发现区中,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加深对车的认识。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开展就是建立在孩子的兴趣之上的,以幼儿的发展为主体。
活动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活动的目标定位是科学、合理的。
本次活动运用基本图形表现常见汽车的外形特征,体验不同车辆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整个活动以“游戏”为载体,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马路上的汽车教案篇2一、目标1、尝试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
2、认识各种汽车,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种性能。
3、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马路上的车》
一、活动背景和意义
马路交通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安全过马路更是每个孩子应该掌
握的基本技能。
通过这个社会活动《马路上的车》,我们旨在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车辆,学习如何安全地穿行于车流中,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内容
1. 目标
•认识各种交通工具;
•学习如何安全过马路;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活动准备
•制作交通工具的图片卡片;
•准备模拟道路场地;
•准备标志牌和人行横道模型。
3. 活动流程
1.认识交通工具(10分钟)
–展示交通工具的图片卡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车辆,并讨论它们在道路上的作用。
2.模拟过马路(20分钟)
–在模拟道路场地上设置标志牌和人行横道模型,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安全地过马路,讲解红绿灯的含义。
3.角色扮演(15分钟)
–分组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模拟过马路的场景,提醒他们注意车辆的行驶轨迹和安全距离。
4.交流和总结(10分钟)
–和幼儿一起回顾活动内容,强调交通安全知识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活动评估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正确辨认交通工具、是否能按规则安全过马路等方面。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结合本次活动内容,与孩子一起在家或周边的交通场景中进行安全过马路的练习,加深孩子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次《马路上的车》社会活动,相信幼儿们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懂,从小培养好的交通安全意识,让他们在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马路上的车》一、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重点介绍汽车。
2.培养幼儿对交通工具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日常出行方式的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细致性,寓教于乐。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介绍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的图片和文字说明,重点准备汽车的相关图片。
2.道具:模型汽车、纸板车辆、交通工具拼图等。
3.故事:准备一段生动有趣的与汽车相关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道具引导幼儿讨论交通工具的种类,重点介绍汽车。
2.播放一段与汽车相关的视频或动画,引起幼儿的兴趣。
第二步:教学活动(20分钟)1.展示各种形式的汽车模型和图片,让幼儿观察和辨认。
2.给幼儿分发纸板车辆,让他们动手拼装,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教师讲解汽车的作用和使用场景,引导幼儿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步:游戏活动(15分钟)1.进行交通信号灯游戏,教师扮演交通警察指挥交通。
2.室内趣味赛车比赛,让幼儿体验驾驶汽车的乐趣。
3.小组比赛拼图,增强协作精神。
第四步:小结(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点强调汽车的重要性。
2.激励幼儿多多关注周围的交通工具,提高安全意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于交通工具的认知和兴趣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对于汽车的理解更加深入。
教学过程中,交互性强的活动引起了幼儿的注意力,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游戏和讨论,展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体验。
《马路上的车》中班教案《马路上的车》中班教案1[案例1]:星期一早上孩子们按照教师的要求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汽车,在早晨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里有的孩子就自发地在教师布置的马路上胡乱地开着车。
[预设实验条件对孩子发生了刺激作用,引起孩子自发的兴趣。
“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与象征。
”]教师对这些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的时候,是怎样的?”[教师接收信号,适时地根据教学目标提出要求]孩子们就将十几辆五花八门的汽车全都摆放在朝向十字路口的四条主干道上,每条道上的汽车只有一个方向,所以四条道上的汽车全都面对面。
很明显,现在这些“司机们”只是对汽车在马路上开感兴趣,并未意识到要遵循一定的交通规则,这里是一个交通混乱的路口。
自由活动时间结束后,教师集合孩子们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谈话,主题是“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
由于早上的这个自发游戏,孩子谈话时兴趣的焦点集中在了车辆的运行上。
他们谈到了汽车在高架上是如何开的,汽车是如何爬山的,汽车在十字路口是如何转弯的,汽车在十字路口开时要看红绿灯等等内容。
[孩子的表现证明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是成功的,孩子有兴趣继续这一活动]谈话结束前教师提出下午要去外面的马路上看汽车,并提醒孩子们要看看马路上开的车子同教室里摆着的车子,是不是一样的。
[教师为孩子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途径] 下午观察回来,孩子们就有了不少新发现,他们指出马路上要有红绿灯;汽车在马路上开时是一边一个方向的,要不然很危险等等。
于是,大家开始修整自己的马路,制定交通规则。
在这期间,总有不少问题会发生争执,例如不同方向的车应具体在马路的哪一边。
遇到这些棘手的问题,老师都带着他们到马路上自己去找答案。
几天后,这个十字路口已经井然有序了,当客人来班未注意到脚下的斑马线时,孩子们会主动提醒你,“行人”要走“人行道”。
幼儿对汽车玩具大多有着天然自发的兴趣,对马路上的汽车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直接经验。
教师创设的马路刺激了幼儿的兴趣,引发了幼儿的直接经验,证明了这一活动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也为教师预定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契机。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马路上的车教案(附教学反思) 《马路上的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基本的交通安全意识,特别是道路上的车辆行为;
2. 掌握对交通工具的区分及其在马路上的行为要求;
3. 逐渐建立以注意安全、尊重他人为基础的正确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交通安全常识介绍:引出马路上行车的危险,并和学生讨论过马路时应注意的事情。
2. 道路行驶安全知识实践: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体验模拟驾驶中的具体道路行驶规则。
3. 车行为知识介绍:让学生熟悉汽车、自行车、电动车的不同行为要求,以及夜间和雨天的行为要求。
4. 行驶安全知识介绍:介绍行车中的安全事项,如注意十字路口、公共汽车站台、路口等,以及过马路时注意交通信号灯等。
三、教学方法
1. 情景引入法:指导学生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引出教学内容。
2. 游戏模拟法:帮助学生体验模拟驾驶的过程,更好地理解车行为知识及行驶安全知识。
3. 实物解说法:用具体实物或图片解说车行为要求,更好地让学生理解。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我采用了情景引入法,通过游戏模拟法及实物解说法介绍了马路上的车行为知识及行驶安全知识。
学生体会深刻,反馈很好,也看到学生们对道路行驶安全知识有了很大提升。
不过,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安全行为,希望后续可以提供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正确驾驶习惯的知识讲解,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安全行为。
幼儿园中班教案《马路上的车》含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能够了解马路上的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2.能够识别常见的道路交通标志和信号灯,提高学生在马路上的自我保护能力;3.能够理解交通工具的种类和功能,认识汽车、飞机、轮船等不同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教学准备1.黑板、白板、彩色粉笔/荧光笔等;2.翻翻书、儿歌CD、交通玩具模型等;3.PPT、投影仪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播放儿童交通安全歌曲《红绿灯迎宾》;2.翻翻书《小汽车的故事》讲解交通工具的种类和功能;3.老师出示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让学生识别。
2. 导入新知1.出示图片,讲解车辆的种类和功能;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交通工具,让他们说出另外一些交通工具,并询问它们有什么作用;3.出示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讲解其作用和意义;4.安排课堂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玩交通工具竞赛游戏,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道路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3. 拓展活动1.出示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让学生自己编故事,表演交通安全情景;2.让学生依次说出自己在马路上遇到过的交通工具,让其他学生负责回答该交通工具在马路上的行驶规则,以及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4. 总结反思1.让学生说出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2.让学生反思并总结自己遵守交通规则的经验,并让他们表演出这些安全知识。
反思本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他们积极地与老师交流和互动,并在游戏和表演等活动中更快地掌握了交通安全知识。
但是,在交通安全意识方面,仍需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让学生更好地追溯事故的根源,并独立构建安全意识体系。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拓展交通安全知识、创设互动体验、营造安全环境等多种手段,来提升学生交通安全的认识和能力。
幼儿马路上的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马路上的各种车辆;2. 帮助幼儿学会识别不同的交通工具;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4. 启发幼儿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不同的车辆;2. 帮助幼儿学会辨认各种交通工具;3. 启发幼儿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上面印有各种不同的车辆;2. 教学用的PPT或幻灯片;3. 一些小道具,如模型车辆等;4. 一些交通安全标志的图片或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交通工具,如汽车、公交车、自行车、电动车等。
让幼儿说出他们认识的交通工具,并简单介绍一下。
2. 学习交通工具的名称,通过PPT或幻灯片,让幼儿学习交通工具的名称,并进行重复练习,直到幼儿能够熟练辨认各种交通工具。
3. 观察交通工具,让幼儿观察周围的交通工具,如马路上行驶的汽车、公交车、自行车等,让幼儿说出他们观察到的交通工具的特点。
4. 交通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展示交通安全标志的图片或卡片,教育幼儿交通安全知识,如红绿灯的含义、斑马线的作用等,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常识。
5. 游戏互动环节,设计一些交通工具相关的游戏,如“猜车辆”、“找车辆”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交通工具的认识。
6. 总结,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交通工具知识,并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了马路上的各种车辆,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通过游戏环节,增强了幼儿对交通工具的认识和记忆。
同时,通过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启发了幼儿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和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加深对交通工具的认识,同时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
中班《马路上的车》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车辆在马路上行驶。
2.培养幼儿观察和辨别车辆的能力。
3.培养幼儿交通安全意识和规则遵守意识。
教学准备:教学材料:《马路上的车》绘本、图片卡片、玩具车辆。
教学环境:幼儿教室、室外游戏场。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进行简单的交通常识问答活动,例如:什么是车?车有哪些种类?车可以在哪里行驶?2.回顾之前学过的有关交通安全的内容,例如:红绿灯的作用、过马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等。
二、呈现(15分钟)1.拿出绘本《马路上的车》,让幼儿观察封面的图片,引导幼儿猜测故事的内容。
2.逐页展示绘本的内容,让幼儿观察并讲述故事中不同种类的车辆,例如汽车、公交车、自行车等。
三、讨论(20分钟)1.拿出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种类的车辆给幼儿观察。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车辆的特征和用途,例如轮胎的数量、车身的颜色等。
3.给幼儿提问,例如:什么车比较大?什么车可以载很多人?等等。
四、游戏活动(30分钟)1.室内游戏:搭建一个小型的道路场景,让幼儿使用玩具车辆模拟在马路上行驶。
教师可以扮演交警,引导幼儿按照交通规则行驶。
2.室外活动:带领幼儿到校园附近的道路上观察车辆的行驶情况。
可以请一名家长或学校工作人员协助引导交通。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重点提醒幼儿注意交通安全,不要走上马路。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新知识,例如不同种类车辆的特点和用途。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六、延伸活动(自由活动时间)1.提供各种玩具车辆供幼儿自由玩耍,让幼儿加深对车辆的认识。
2.鼓励幼儿用玩具车辆模拟交通场景,例如模拟过马路、等红绿灯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马路上的不同车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他们学习到了一些交通常识和交通规则,并通过游戏活动和实地观察增强了对交通安全的意识。
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互动,并注意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参与进来。
中班主题《马路上的车》教案及活动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各种常见的车辆,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懂得遵守交通规则。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各种车辆,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车辆的图片、玩具车、交通安全标志等。
2.环境准备:布置一个“小小停车场”,摆放各种车辆模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辆玩具车,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名字。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见过的车辆,引发幼儿兴趣。
(二)基本环节1.认识各种车辆(1)教师展示各种车辆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讲解各种车辆的特点和功能,如:小轿车、公交车、消防车、救护车等。
2.游戏环节:小小停车场(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每位幼儿选择一辆自己喜欢的车辆模型,将它们停放在“小小停车场”内。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停车场内的车辆,讨论如何让车辆整齐排放。
3.安全教育(1)教师讲解交通安全标志,如:红绿灯、人行道、斑马线等。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等。
4.表达环节(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最喜欢的车辆,并说出原因。
(2)教师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他们心中的车辆。
1.教师邀请幼儿谈谈本次活动中的收获。
五、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游戏中认识各种车辆,达到了教学目标。
2.通过安全教育环节,幼儿对交通规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安全意识得到提高。
3.表达环节让幼儿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关注每位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5.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本次活动中,重点在于让幼儿能够辨识并描述常见车辆的特征和功能。
中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马路上的车》教案:课题:马路上的车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路上的车是什么样子的,并能够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3.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素材;2. 纸板书:贴上不同的交通工具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与学生讨论交通工具,引导学生想一想我们平时在马路上经常看到哪些车。
2. 呈现:通过PPT或图片素材展示常见的交通工具,同时向学生解释每种车的特点和功能。
3. 操作:学生分组,每组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交通工具的图片。
老师模拟行走在马路上的场景,学生根据老师展示的交通工具图片,判断是什么车,然后做出相应的动作,例如:手拍手或双脚跳跃等。
4. 拓展:通过纸板书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交通工具的整理和归类中。
5. 总结: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内容,总结并描述马路上常见的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动作等形式,寓教于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还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通过设立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掌握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可以通过模拟马路游戏,让学生体验在马路上行走时需要遵守的交通规则,如红绿灯、斑马线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演练,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在交通中的安全责任。
综上所述,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提高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车辆,并了解它们在马路上的行驶规则。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交通安全的意识,教育他们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车辆和交通标志,了解交通规则。
难点: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学会表达各种车辆的声音和动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车辆的图片、交通标志、音乐CD、打击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进行音乐活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导入(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车辆的图片和交通标志,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它们。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听出各种车辆的声音,并模仿车辆的动作。
3. 教学主体(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代表一种车辆。
每组幼儿需要按照音乐的节奏,表现出自己代表的车辆的特点和行驶规则。
其他组的幼儿要模仿该车辆的动作和声音。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幼儿说出各种车辆的特点和交通规则。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马路上的安全经验。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并模仿它们的声音和动作。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家长反馈的信息,对幼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部分幼儿扮演警察,部分幼儿扮演司机,其他幼儿扮演行人。
模拟马路上的交通场景,让幼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2. 带领幼儿参观交通警察指挥中心,了解交警的工作内容,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教师应定期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并根据反馈意见对教案进行调整。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对学习有困难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确保他们能跟上教学进度。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马路上的车》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马路上的车》精选4篇(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提高其在道路上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 一块模拟道路的布景2. 不同种类的车辆模型3. 图片或卡片,展现不同交通标志4. 游戏规则卡片活动步骤:引导:1. 和孩子们一起看一些车辆的图片,让他们说出他们已经见过的车辆种类,让孩子们感受到车辆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认知:2. 引导孩子们观察和讨论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解释它们的作用和含义。
示范:3. 在布景道路上摆放一些车辆模型,教朗读规则卡片,例如:“红灯亮时停下,绿灯亮时走。
”然后示范如何按照交通规则操作车辆模型。
练习:4. 给予每个孩子一辆车辆模型,让他们按照交通规则在模拟道路上操作车辆。
鼓励他们互相观察,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等待和让行。
游戏:5. 进行互动游戏,在现实生活场景模拟的布景中给出各种交通标志的图片或卡片,让孩子们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行为,例如:红灯亮时停下,绿灯亮时走。
反思:6. 对孩子们进行总结,让他们回答一些安全相关的问题,例如:在马路上要走哪边?什么时候可以过马路?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延伸活动建议:1. 利用手工制作红绿灯等道具,帮助孩子们进行模拟交通场景的游戏。
2. 带领孩子们参观附近的路口,观察和讨论实际交通情况,并引导他们分析和总结。
3. 观看和鼓励孩子们观看一些和交通安全相关的儿童动画片或读绘本,以增加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马路上的车》精选4篇(二)主题:吃药安全年龄段:幼儿园中班目标:让幼儿了解吃药的安全知识,学会正确服药的方法。
教学内容:1. 为什么要吃药?药物的作用。
2. 吃药的方式与频率。
3. 医生的建议与妈妈的指导。
教学准备:1. 插图或图片:药物、医生和妈妈。
活动目的:让孩子了解马路上不同的车子,并掌握简单的交通规则。
让孩子了解、使用观察和收集资料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预设:来来往往的车;有车厢的车与无车厢的车;两轮车、三轮车和四轮车;汽车的声音;交通警等活动。
活动准备:1、前一周要求孩子下周每人都带一个汽车的玩具。
2、教师在生活区的四张桌子中间的地毯上用两色胶带铺了一个十字路口。
3、教师选择与汽车、交通有关的教材,如儿歌、歌曲、美工、故事等。
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者认为,如果教师有1000个假设,那么他就容易接受来自孩子的第1001个或2000个不同的反应。
教师只有在自己设想足够多的可能性时,才更容易接受新的想法。
教师制定各阶段具体教学目标是根据教师对总体教学目标的理解,以及对孩子已有经验、能力水平的了解和对孩子潜在水平、兴趣的预测所提出的,它融合了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经验与教师对孩子已有的观察和认识。
同时,教师也相应地做出教学准备,也就是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帮助目标的实施与达成。
而这些教学分目标是否可行,则应在教学实施阶段得到验证,从而做出调整。
教学实施的过程则是对预先制定的各阶段教学目标的探索、验证和创新的过程。
教学的实施不仅仅依靠活动初期教师提出的假设,而且要依靠孩子们的反应。
教师作为实验的研究者,依据自己对幼儿细致的观察,对原有的假设进行确定、调整或推翻提出新的假设。
此时,教学内容与教学物质条件是实验中的自变量,教师通过干预、控制这一自变量,从而帮助幼儿获得发展。
幼儿是实验中的因变量,他一方面促使研究者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另一方面也因自变量,也就是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而发生改变。
:
星期一早上孩子们按照教师的要求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汽车,在早晨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里有的孩子就自发地在教师布置的马路上胡乱地开着车。
教师对这些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的时候,是怎样的?”孩子们就将十几辆五花八门的汽车全都摆放在朝向十字路口的四条主干道上,每条道上的汽车只有一个方向,所以四条道上的汽车全都面对面。
很明显,现在这些“司机们”只是对汽车在马路上开感兴趣,并未意识到要遵循一定的交通规则,这里是一个交通混乱的路口。
自由活动时间结束后,教师集合孩子们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谈话,主题是“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
由于早上的这个自发游戏,孩子谈话时兴趣的焦点集中在了车辆的运行上。
他们谈到了汽车在高架上是如何开的,汽车是如何爬山的,汽车在十字路口是如何转弯的,汽车在十字路口开时要看红绿灯等等内容。
谈话结束前教师提出下午要去外面的马路上看汽车,并提醒孩子们要看看马路上开的车子同教室里摆着的车子,是不是一样的。
下午观察回来,孩子们就有了不少新发现,他们指出马路上要有红绿灯;汽车在马路上开时是一边一个方向的,要不然很危险等等。
于是,大家开始修整自己的马路,制定交通规则。
在这期间,总有不少问题会发生争执,例如不同方向的车应具体在马路的哪一边。
遇到这些棘手的问题,老师都带着他们到马路上自己去找答案。
几天后,这个十字路口已经井然有序了,当客人来班未注意到脚下的斑马线时,孩子们会主动提醒你,“行人”要走“人行道”。
幼儿对汽车玩具大多有着天然自发的兴趣,对马路上的汽车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直接经验。
教师创设的马路刺激了幼儿的兴趣,引发了幼儿的直接经验,证明了这一活动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也为教师预定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契机。
此时教师的职责就是观察幼儿的活动,注视实验条件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物质条件,承认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尊重幼儿的错误,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服务,帮助其学习的扩展和深入,从而达到总体的教学目标:掌握简单的交通规则,学习应用观察来解决问题。
教师想在布置的马路上设置一个交警的角色,由此开展交通警的活动,所以她就在活动区靠近马路的位置上放了一顶交警的大盖帽。
但是这顶帽子放在那里一直无人问津,更没有人将这顶帽子同马路上的种种布置联系起来。
在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只有一个男孩子在离“马路”很远的角色游戏区偶尔地利用了一下。
主题进行到中间的时候,幼儿园有一个大班从外面请来了一位交警来介绍他的职业。
教师想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接触交警更具体形象地了解这一角色,所以就把交警也请到了班上,让他在布置马路和车辆的区域给孩子们介绍规则。
但是这次活动之后孩子们还是没有产生任何新的变化。
所以,老师拿走了那顶大盖帽,也没有进行预定的交通警活动。
教师对取消交通警这一活动,事后的解释是:“我当时本来以为交警和马路、车辆之间的关系是很自然而然的,但是既然孩子们实在是一点都不感兴趣,我也就只好算了。
因为我想,或者他们对这种角色性质的经验不感兴趣,或者他们并不了解、或者根本没有留意过马路上的交通警察。
所以我想或许小班孩子进行这样的内容不合适,可以放到中班进行。
”
“兴趣标志着在个人与他的行动的材料和结果之间没有距离。
兴趣是它们的有机统一的标志。
” (杜威)幼儿的兴趣是教育过程实验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幼儿自发的兴趣才能促使其与教育过程的其他因素
真正发生反应,获得发展。
当幼儿在教师所创设的实验情境中,对所提出的教学内容没有发生兴趣时,教师就需反思自己原有的假设,做出相应的修改,当发现幼儿对此确实没有兴趣和学习需要时,证明预定的这一活动的教学目标不符合幼儿此时的发展,幼儿无法达到,这就应推翻原有的假设。
早上区域活动,苗苗在美工区画的汽车和别人的都不一样,他的汽车身上(汽车的侧面)有个大圆圈,这是什么呀?苗苗告诉大家,这是汽车的备用胎,如果汽车半路车胎爆了,又没有修理店,就可以装上备用胎。
可有的小朋友指出,他看到备用胎不是放在这的,是挂在汽车后面的。
汽车的备用胎到底放在哪呢?是不是每个车子都有备用胎呢?大家一下对备用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老师改变了预先的计划,临时带着孩子们到了马路上,观察汽车的备用胎。
孩子们盯着每一辆来往的车子,看他们是否有备用胎,又在哪里?有的孩子还趴在地上看,车子下面是否有备用胎?回来后,孩子们告诉老师:吉普车的备用胎是挂在车后面的;公共汽车的备用胎是藏在车身下面的;有的小汽车的备用胎是放在行李箱里的;路边一位司机叔叔是从车厢的地毯下面取出备用胎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收集资料,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汽车备用胎设计展览,各自为自己的汽车设计备用胎。
有的用一片雪花片代表备用胎,有的用一个瓶盖,有的则用一块圆形的积木,还有的孩子为自己的双层车准备了两个备用胎,因为双层车的轮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