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以后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建团100周年五四运动心得200字(精选10
篇)
建团100周年五四运动心得200字(篇1)
当今时代,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近百年的风云变幻,“五四”甚至已超越了其所诞生与嵌入的历史,成了一种“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推动着无数爱国青年在奋斗中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合格答卷。
五四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青年人的重要力量之源。其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当今的我们应该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真善美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一首青春的赞歌。
梁启超说:“天下事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一个朝着自己目标永远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明确的目的加上积极的心态,是一切成功的起点。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青春既是血雨腥风里坚守的铁骨,也是攻坚克难时创新的先锋。不管时光如何变幻,不管岁月如何洗涤,“五四精神”都世代相承,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新的时代
第三课五四运动后的思想文化
一、新思潮的传入与争鸣
经过五四爱国运动,中国人民有/新的觉醒。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加认识到国家的危机和社会的腐败,他们以探索和寻求改造中国社会的各种力·法和方案为己任,把众多的西力社会思潮大量介绍到中国。这些被介绍到户国的西方社会思潮:第一种是社会主义思潮。当时宣传介绍社会主义的入和刊物最多,不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在众多什会壬义思潮中,除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左义之外,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如元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基尔待社会主义、议会社会主义等也被视为社会主义思潮而介绍到中国。第二种是资个土义上升时期产生的民主主义思想,即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提出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天赋人权、人道主义等,第三种是帝国主义时代出现的现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学说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潮,如实用—定义等。
五四以后,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派别,除马克思主义之外,主要有实用主义、基尔持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平民主义教育等。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一个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其创始人是皮尔士、角姆土。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把客观实在同主观经验、感觉混为一谈,即我所感觉的、经验的就是客观实在。它把真理同实践中有用的、有利的东西混同起来,认为“有用即真理”。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全面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1919年初,胡适连续发表《不朽》、《实验广义》等文,大肆宣扬“钉用即真理”的实用丰义思想,认为真理是人创造出来供人用的,‘种观念是否真理,完全在十它是否有用。在方法论上,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和小心的求证”的观点,盲场这是适合—d问题的科学6—法。马克思主义者并4;是般地反对假设,问题在于是站在唯物主义立场的科学假设.还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的左观臆造。实用主义音的假设是后者而不是前片。1919年4月30 H,应北京大学校良蔡元培之邀,杜威前来巾间讲学,直至1921年7月11日离去。杜威在华的两年零两个月里,几后到过奉灭、直隶、山东、山西、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等11省。他在演讲个公开表示,他来华讲学的口的就是为了防止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的影响。社威的讲演录先后刊登在许多报刊上,北京《晨报》编辑出版的《村威丘大讲演》,在他末离开中国以前,就已汽厂10版。经过杜威亲自来华宣扬,胡适又大肆鼓吹。实用主义成为万四运动之后中国思想界颇有影响,风靡一时的思潮。
中国近代史判断题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T )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F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
3.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T )
4.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T )
5.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T )
6.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T )
7.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F )
8.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
立的国家形式。(T)
第一章
1.1894年11月,英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
约2万人。(×)日军
2.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
岛和昂船洲。(×)《北京条约》
3.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
后和人民贫困。(√ )
4.在中国近代史上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的战
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法战争
5.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
落后。(×)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6.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
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战争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7.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
国图志》。(× )《四洲志》
8.近代中国由于经济技术落后,不应该进行反侵略战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新文化运动兴起时间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结束
的
导语: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是1915年~1923年。前期是从1915到1919年,后期是从1919年开始,大概于20年代结束,通常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结束
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是1915年~1923年。前期是从1915到1919年,后期是从1919年开始,大概于20年代结束,通常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结束的原因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想潮流,新文化运动宣传的资本主义思想已经落伍。
我们通常将新文化运动分成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但是新文化运动在大陆的影响一直及于1949年左右,其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了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5月4日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
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往民间去”,到工人中去开办学校、组织工会。这些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的实际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1920年四五月间,《东方杂志》、《新青年》等刊物刊登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这个宣言宣布“废弃(沙俄在中国境内享有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从苏俄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中,对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这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给予了有力的推动。因此,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突出特点,是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那时,各种社会主义的观点在刊物上纷然杂陈。然而,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着中国的先进分子。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比较,最终选择科学社会主义,先后确立#f rm 本文来
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真谛之一是爱国。在五四运动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奋不顾身,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了彻底的不妥协的斗争,把思想的启蒙、文化的革新、人的觉醒与改变积贫积弱的面貌、实现民族富强的理想联系起来,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正是我们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直到今天依然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五四精神真谛之二是追求进步。进步意味着创造,创造意味着革新。五四青年以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勇气,热血沸腾,奋不顾身地去创造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新国家、新社会、新民族。五四青年们对各种文明成果,,经过无数次的争鸣、比较、鉴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又按时代风貌吐故纳新,重塑自我。五四精神不仅是对中华文明,也是对世界文明不朽的贡献。
五四精神又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新文化运动伊始,爱国志士就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专制和愚昧发起猛烈挑战。五四青年不仅为个人争自由,更为民族争自由,把人的个性解放、自由独立人格的建立与国家的解放、人类的自由紧密联系在一起。五四的科学精神实质上就是五四青年大力倡导的现代思维方式,引导国人破除封建迷信和蒙昧主义,用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五四运动以后,科学精神一直是我国众多学校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精神的根基,为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是学习精神。现代社会是学习社会。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工作一体化。所以,加强学习是我们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第一要务。
《冲破性别界限_五四以后北京女子参政运动考述》篇一
冲破性别界限_五四以后北京女子参政运动考述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一直视女子为弱势群体,女性在政治和社会中的地位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然而,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女性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特别是北京地区的女子参政运动,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对五四以后北京女子参政运动的考述,探讨女性如何冲破性别界限,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
一、五四运动与女性觉醒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启发了国人的思想觉醒,也为女性的解放和参政打下了基础。在这场运动中,女性开始觉醒,逐渐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地站出来追求自由和平等。在北京,一些先进的女性开始积极投身政治和社会活动,她们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新思想,呼吁社会关注女性的权利和地位。
二、北京女子参政运动的兴起
随着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北京地区的女子参政运动逐渐兴起。一些女性通过参加政治组织、发起妇女运动、争取选举权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政治和社会事务中。同时,她们也积极倡导性别平等、争取女性的经济和教育权利。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优秀
的女性成为了时代的楷模,如李慧娘、向警予等。她们的勇敢和坚持,为后来的女性树立了榜样。
三、冲破性别界限的实践与挑战
在冲破性别界限的过程中,北京女子参政运动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许多女性在追求自身权利的过程中遭遇到了种种困难。其次,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也使得女性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止女性的前进步伐。她们通过各种方式,如教育普及、法律维权、社会活动等,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女性成为了政治和社会领域的佼佼者,如宋庆龄、邓颖超等。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编综述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一、单项选择题
1.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俄国十月革命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2.1919 ~ 1949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1919 ~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
4.抗日战争胜利后,取代日本在中国地位的是( )
A. 英国
B.美国
C.法国
D.苏联
5.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
B.官僚垄断经济
C.封建经济
D.半封建经济
6.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主力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领导力量是:()
A.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8. 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开始于()
A.金融业
B.商业
C.工商业
D.农业9.在国民党全国统治建立以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主要是哪些列强互相争夺的对象?()
A.徳意日
B.美英法
C.美英日
D.俄意日
1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政治上具有两重性的阶级是()
A.地主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1919 ~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2024年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2.抗日战争成功以后是哪个列强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
A.法国
B.英国
C.俄国
D.美国
3.相识()是相识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A.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B.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
C.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
D.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
4.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在(B)成立了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5.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6.北伐战争对准的军阀是()①吴佩孚②孙传芳③张作霖④段祺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
A.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B.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
C.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8.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志向和农民起义特色的文件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救亡决论》
9.在近代中国,规定中国向列强支付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版本一》
第一,从时代特点来看,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十月革命以后,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即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新的世界革命的范畴,即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种革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已经不能当作世界资本主义反革命战线的同盟军,而改变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战线的同盟军。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因此从革命阵线上来说,它已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毛泽东指出:“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性质就起了变化,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4页。)
第二,从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来看,五四运动以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时,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作为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还是作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追随者参加革命。“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2—673页。)中国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及其以后迅速地作为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革命领导阶级的作用,并且很快有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而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领导权由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转移的这种历史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重要条件,这就使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谁手中,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五四,青年和国家命运与共为题作文
五四运动是一场青年发起的爱国运动,它号召全民族的参与和积极行动以求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青年热情的影响,这种冒险精神和勇气,以推进国家的命运发展,过上更好的生活。
五四运动之后,青年们成为了这个国家历史的革新,他们的狂热的思想和强烈的啟示是推动整个国家前进的动力。青年时刻强调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的行动都是推动命运命运的硬撑,都是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正如5.12地震中的孩
子们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力量,即使是很小的力量也会成为国家发展的推动力。
青年们的热情不仅限于参与和行动,更是关于在自己的生活中持续学习和成长。青年人在自己的青春岁月中接受了最好的教育,他们受到了国家的厚爱与关注。这也是他们对国家的回报之一,他们将自己的所得带回到国家中去,为国家带来发展和进步。
青年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行动和成长都是国家的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青年在繁荣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青年是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国家应该关注青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教育和机会让他们实现梦想。
与此同时,青年也应该有一种责任感和意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在自己的社会和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青年带有激情和动力,而这种激情和动力是推动整个国家前进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总之,无论是在五四运动时期还是在当今社会,青年的责任和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青年人应该始终以热情和激情去关注自己和国家的发展,学习和实践,变得更加有价值和成熟,在国家的命运与共的过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青春不只是时间,更是永恒。
五四启蒙思潮的走向及遗留问题
一、五四启蒙思潮的兴起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疯狂侵华致使中国传统的专制政治、封建小农经济和儒家文化相互建构而成的中国主体文明走向没落。尽管许多满清官员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失败已沉痛的刺激着不愿沉睡到底的知识分子。面对这千年未有之变局,如何摆脱现实的困境,成为觉醒者思考和探索的关键所在。于是,一系列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的嬗变便呼之欲出。各位历史学者追本溯源,如郑大华先生将其定于“嘉道之际”,(1)更有“甚至追溯到明末中国思想的某些裂变”(2)。近代以来的“经世致用”思想,洋务派“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富国强兵战略,以及戊戌维新时期的“开民”、“新民”等学说已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在表面上呈现着某种相似性,但显然还相去甚远。辛亥革命以后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变,而文化发展仍然滞后,出现了政治体制与思想文化不符的历史现象,人还是旧时代的“民”,尚未完全摆脱窠臼,此时“改造国民性”就十分必要了。辛亥革命以后思想界可谓是“百家争鸣”,其中的一些革命派思想家和倾向于革命的思想家不断地接近西方启蒙主义,并且成为国内启蒙运动的先导。此次思想运动不同于以往的“小打小闹”,而是普世启蒙以期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和挽救国家危亡。
百日维新的失败阻碍了中国政治效法英日君主立宪制的道路,使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失掉了一次契机,不过革命已成必然趋势。在辛亥命革过程中,国内萌发的新思潮开始汲取西方民主国家的现代主流文化思想,开始了与世界文化接轨的伟大尝试,五四启蒙思潮应运而生。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T )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F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
3.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T )
4.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T )
5.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T )
6.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T )
7.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F )
8.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家形式。(T)
第一章
1.1894年11月,英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日军
2.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昂船洲。(×)《北京条约》
3.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
4.在中国近代史上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法战争
5.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6.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战争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
7.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四洲志》
8.近代中国由于经济技术落后,不应该进行反侵略战争。(×)
五四运动后“山东问题”的解决
“山东问题” 是指中德之间在《凡尔赛条约》中关于中国山东省的问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和德国没有交战,但根据德国与盟友签订的协定,德国占领了中
国东北的大连、烟台等地。战争结束后,盟国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这一举动引
发了中国的强烈反感,在五四运动中成为主要诉求之一。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民族情绪高涨,人们要求政府采取果断行动,争取山东的归还。当时,中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协定,放弃了山东的主权,但要求日本将烟台等地移交
给中国,并同意保留德国人在该地的利益,达成了势态平衡。
但这个协定引起了激烈的争议,一些学生和爱国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屈服于外国压力,
对侵略者“纵容和迁就”。五四运动后,北京大学的学生召开了“五四救国会议”,倡导
抵制日货和把山东运动进行到底。之后,各地举行了游行示威活动,爆发了一系列罢工和
暴力冲突。在这种情势下,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行动,以管制社会秩序。
在此紧张局势下,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种宽容和妥协的政策。一方面,中国政府真
正重视全国各界的反弹和抗议,同时也清楚外交和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压力,因此控制了
游行示威的行为。同时,中国使者在各国大使馆内多次争取支持,国际舆论也开始支持
中国的主张。
经过多次协商和斡旋,中日两国终于签订了增援山东省的协定,中国军队实际控制了
此地区并接管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结束了“山东问题”的争议。
五四运动后,山东问题的解决,标志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了很大的声誉和地位,
并开创了抵抗外国侵略的先河。这次协商解决了中国与日本的矛盾,缓和了外交关系,保
2014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顾名思义分为两大部分,即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从时间上看,讲述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的历史。其中,1840-1949年为中国近代史部分,这段历史是列强侵华、中国人民反抗内外压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又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部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史指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历史,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它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
结合我们的课本来看,1至3章为旧考研英语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4至7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8至10章为现代史部分的内容,即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
历史就像一把大大的香蕉,大家感觉历史难以记忆,是因为没有抓住这把香蕉的关键部位,即历史线索。
下面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历史线索。
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一部哭声、眼泪、鲜血、汗水共同交织而成的历史。有屈辱的岁月,也有奋斗的征程,奋斗的征程实际上就是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史。进入半殖民地半殖民社会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地出新招,一浪高过一浪,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首先出现的就是钦差大臣林则徐。林则徐在销烟的过程当中,看到了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些新的信息。所以,称他为开眼看世海文考研钻石卡界的第一人。魏源写了一本《海国图志》,他们俩,林则徐和魏源,开启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但是,并没有能够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中国依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这样,历史任务落到了农民阶级的肩上——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