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教育则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它在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品格修养,是一种非
常重要的教育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包含着学生的情感感受、情绪体验、品德修养等多种元素。
首先,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
音乐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可
以表达出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奏、唱歌等方式,让学生
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使他们对情感的认识更加深入。
其次,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到情绪的变化。
音乐本身就可以引发人们的情绪变化,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喜悦、悲伤、愤怒等多种情绪
的变化,让他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情绪的流动和变化,从而增强情感的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需要意识到情
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乐理知识、音乐技能、表演等方面的教学中;其次,教师
需要适时调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能够享受到情感的乐趣并保持
积极的情绪状态;最后,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情感的
熏陶和启迪,同时也帮助他们塑造更加完善的品德和价值观念。
总结来说,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它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
美与善,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品德修养。
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真正体验到音
乐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音乐有效教学第六单元教案音乐情感教育设计。
一、音乐情感教育设计内容1.音乐欣赏在音乐欣赏环节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音乐名曲,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肖邦的《降E大调即兴曲》,或者李斯特的《爱之梦》等,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
在聆听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2.音乐创作在音乐创作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音乐素材,如简单的旋律、和声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情感的表达方式。
3.音乐表演在音乐表演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个人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表演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并不断进步。
二、音乐情感教育的重要性1.增强情感表达能力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工具。
通过音乐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并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培养审美情趣音乐是美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音乐的美,并不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3.促进人际沟通能力音乐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理解别人的情感。
通过音乐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音乐情感教育是音乐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而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中注重音乐情感教育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出口,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方式音乐,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素养。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情感教育呢?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式。
一、以情动人,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教师是音乐教学中的引导者,其自身的情感状态和投入程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个充满激情、热爱音乐的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动作等将音乐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世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音乐所营造的情境之中。
比如,在讲解一首悲伤的乐曲时,教师可以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哀愁;而在教授欢快的音乐时,则可以用轻松、活泼的语气和姿态,引导学生体验那份喜悦。
同时,教师在示范演唱或演奏时,要全情投入,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这种亲身示范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去模仿和探索。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感受情感,教师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
通过情境的营造,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
利用多媒体资源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音乐作品相关的视频、图片等,为学生展现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和画面。
例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播放一段优美的江南水乡夜景视频,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更好地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宁静与优美。
此外,角色扮演也是一种不错的情境创设方式。
让学生扮演音乐作品中的角色,通过模仿角色的情感和行为,深入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内涵。
比如,在学习歌剧选段时,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从而更真切地感受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还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布置相应的教学环境。
情境、情趣、情感--音乐教学的三要素现代美育提倡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得到美与善的滋养。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
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
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最终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
因此,情境、情趣、情感是音乐教学成功的三要素。
一、情境情境,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由此而知,学生是在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的,因此,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
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
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眼前的景象。
比如,组织教学时,教师优雅的仪表,亲切而真诚的问候,清晰简洁的谈话,优美轻盈的背景音乐等,都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谐和愉快。
使其产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心境,这便是与音乐审美注意相伴随的那种特定情绪。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
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
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成为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
音乐教学是情感性很强的工作。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在于启迪、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情感层面上。
音乐课无论是作为人文学科,还是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的目的都是培养人文精神。
即通过实施人文关怀,丰富人的情感与美感体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音乐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总是和内心受到激动,与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
正因如此,注意、记忆、理解某事物的意义,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个人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丰富起来这些内心感受使上述认识过程加紧进行,并因此能更有效和高质量地达到目的”。
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
笔者以为音乐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感教育1.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调动情感功能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有激情、心境、热情三种方式,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音乐教学。
教材中的许多元素是饱含着作者的深厚情感体验,我们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全面的情感因素,把累积的情感和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音乐教材,都是通过许多专家地审定,删选组成的,每一个教学内容本身都隐含着不同的情感因素,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提炼、展示教材内在的情感内容,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教师可在音乐的伴奏下,用抑扬挫折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努力让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努力使学生与作者“心心相印”;再让学生在反复地聆听歌曲、表现歌曲中来体验情感,从而使他们受到真情实感的熏陶。
浅析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运用1.引言音乐的教学过程往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学科,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时刻伴随着人们内心世界的发展,触碰人们的心灵,无论处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不管是否有人群存在,音乐总是无处不在。
情感教育是音乐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音乐教育者应该注重和探究的课题。
那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2.在音乐课堂中创设情感情境,感受音乐之美在音乐课堂中创设情感情境是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音乐教师精心设计切合音乐的课堂主题,引导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感悟情感变化。
教师在课堂中就像一个演讲家,一个演员,通过优美的音乐,动人的讲述,精湛的演技,深深地吸引每一学生。
如在《春的旋律》的学习欣赏中,为了调动学生情感,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就需要教师精心制作切合主题的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视频,学生在欣赏和聆听优美的音乐旋律的时候,老师带领学生欣赏春天万物复苏的视频,通过自己的语言讲述,随着情景演示和音乐旋律变化让学生感受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老师动人的讲述和视频中优美的画面,感受自己情感的变化,感受情感带来的审美因素。
通过创设切合音乐主题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结合音乐节奏体会春天的生机盎然,这对于学生提高审美境界和丰富情感都有积极意义,对烘托情感有促进作用,这样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的是美丽的快乐,是对于音乐情感的抒发和承受,从而体现一种美的情感教育。
3.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辅助开展情感教育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情感教育,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情感教育的开展,通过带领学生听音乐,演奏音乐,欣赏领悟音乐情感,创设将音乐情感和音乐认知结合的、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是辅助情感教育开展的途径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对于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情感认识都有很大意义。
这里,音乐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性教育作者:裴凌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6期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正是通过声音运动的形式来表现人的情感的,它是以人的情感为起点、为高潮、为过程、为归宿去表意、言志、传情的。
那么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哪里?笔者试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讨:一、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教育者对音乐情感的正确认识上“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
但音乐内在的情感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而音乐情感的形式表现必须以音乐知识的掌握、技术的训练为基础。
问题在于,许多教育者过分崇尚技术,错误地把技术的训练放在首位,不了解情感机制参与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意义的存在,使音乐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忽略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主动体验。
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对音乐本质的模糊认识,进而将情感因素排除在音乐之外。
那么音乐情感是否存在?这是传统的音乐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二者各执己见,无法达到妥协。
对此,著名现象学哲学家罗曼•茵伽尔登(Roman Indergarden)提出独到见解,他中肯地指出音乐自律论者之所以否认了音乐情感意义的存在,是由于将“声音的”和“音乐的”这两个概念相混淆。
从上可见,音乐的情感正是一种蕴含于音乐之中,而又由音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情感。
如果教育者脱离音乐情感而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可能会有一些成绩,但事实上却可能使学生对音乐生来具有的敏感和乐趣削弱,甚至磨灭。
这种缺失情感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二、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自然发生上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疏通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三者之间达到了情感的相通与交流,得以互相对话。
音乐情感体验,即音乐的欣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交流,获得对音乐的情感认知,既包括欣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还包括对作品情感内蕴的理解。
中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对策一、以音乐本体丰富情感体验音色、节奏、旋律是构成音乐主体的三大要素,具体分析如下:1.立色。
音色是实现音乐与情感沟通的纽带,赐予音符生命,以声音为载体表现出来,音色的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所不同。
例如,清脆、优美的音色让人们心情愉悦;长笛、小提琴嘹亮、高亢的音色让人们情绪激昂;长号、大提琴的音色让人们体会到一种低沉、灰暗的厚重之感,等等。
我国诸多民族乐器,就可较好地表达民族情感,古筝、琵琶、二胡等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与历史底蕴;2.节奏。
音符进行过程中的长与短、强与弱,就是节奏。
节奏是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感的主要途径。
节奏的类型多种多样,如较长的节奏产生稳重、悠长之感;短促的节奏产生欢快之感:3.旋律。
旋律作为音乐情感的主要传达要素,可更好地激发人们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旋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悟不同旋律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平稳的旋律具有优美感;跳跃的旋律具有欢快感。
例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协奏曲时,起初为管乐与长笛的纯净之美,通过小提琴表现了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场景;随后,融入大提琴浑厚的音色,与小提琴照相呼应,体现了梁祝二人的心心相印,在副歌部分,使用小提琴与乐队交替演奏,表现出场景的活跃感;最后,以小提琴甜美的音色表示祝英台,而大提琴深沉的音色则表示梁山伯,缓慢的节奏,体现了依依d~JtJ的情感。
二、以声音魅力引发情感共鸣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的感染力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
教师时而高亢、时而甜美的歌声,是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途径。
因此,以声传情是情感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优美的声音具有极强感染力,是激发课堂情绪的催化剂。
由于音乐教师的特殊地位,因此对发音、语素、语调等产生较高要求,需吐字清晰、正确发音,可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并通过演唱的力度、速度等体现出来。
清脆、悦耳、清晰的声音,可以让学生感悟节奏美与音色美。
丰富的情感体验,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陶醉在诗一般的音乐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提升音乐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应做好课堂范唱。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审美教育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情感表达能力、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操。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是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审美体验的媒介。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意识,使其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加全面的教育。
首先,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音乐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而情感表达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例如,在学习音乐演奏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技巧和乐理知识,还需要通过感受音乐的情感内涵,生动地演绎出作品中的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手法,帮助他们理解和体验音乐所传递的情感,从而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其次,音乐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艺术鉴赏力是一种能力,它使人们能够理解、品评和欣赏艺术作品。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并提供相关知识和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通过鉴赏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学生能够培养对音乐的敏感度和理解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音乐会、音乐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进一步提高艺术鉴赏力。
此外,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审美情操是个体对美的敏感性和追求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欣赏美、创造美和懂得美。
通过音乐教学,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和引导学生分析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和追求。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创作音乐、演奏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形成独特的审美见解。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教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音乐,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对生活中其他艺术形式的领悟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情感培养和审美教育,音乐教学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去实施情感教育,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练习中缺失情感,从而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也会导致学生的音乐演奏毫无感情。
在教育局发布的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影响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弊端日渐明显,这就需要音乐老师们,在平时音乐教学中注重加强情感的教育,要把关注点集中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面,抓住创作者情感上的表达,在练习中多一些情感上的体验。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将其付诸实践。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策略情感教育是一种态度的体验,学音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音乐教材中包含着大量好听的童谣,音乐教师需要采用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作为激发学生音乐情感的手段,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评赏习惯。
新课改要求下的音乐教学中,老师必须教会学生将他们的情感体验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情趣与欣赏水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老师也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用学生的心理去思考问题,加强与他们的情感交流,将心比心。
这样才能快速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达到情感教学的目标。
一、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一)情感教育对完善学生个性、培养合格人才有重要作用教学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
经过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以后是否可以成为国家栋梁,小学时期对其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是孩子们的童年时期,孩子们开始第一次正式认识这个社会,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并且多动,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逆反心理。
音乐教育对一个人的塑造有着重大的作用。
所以,这个阶段的教职员工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特点,将音乐教育更好地进行发挥,引导学生的观念,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最终将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让学生们更好的健康发展。
(二)情感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学生们的健康发展是社会对于我们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开展教育教学的根本所在。
高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对策实施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体验特别丰富,因此对于他们的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也不可忽视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师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缺乏情感渗透等。
有必要对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从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实施步骤和方法、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高中音乐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实施策略,进一步促进学生情感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字数:215】1.2 问题提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
许多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技巧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发展。
这导致学生对音乐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感受,影响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正值青春期,情感波动较大,很多学生在情感上存在问题,如情绪不稳定、自尊心脆弱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对音乐的接受和表达,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传统音乐教学注重技术性,缺乏对情感的培养,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心和热情。
他们往往只把音乐视为一门功课,而非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如何通过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是当前需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问题提出】1.3 研究意义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着情感教育不足、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情感体验不深等问题,需要加强情感教育的力度。
探析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需要人用情去感受、体验、表现与创造。
中学的音乐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帮助学生去感悟音乐中蕴含的美,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提高人文素养并拥有健全的人格,从而达到较好实施音乐教育的总目标:情感教育。
【关键词】音乐,情感教育,审美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被人们称为音乐情感的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在人的情感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
它们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往往紧密交织在一起,这些情感交织而成的综合体就是情操。
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通过培养和促进他们的情感和情操,来深刻地理解和表现所学的音乐作品的艺术意蕴。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让学生体验情感呢?
一、情感教育中教师是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要想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受启迪激发学生,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了解作品创作的意图,此外还要触类旁通,了解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如果对文学、诗歌、绘画等艺术有所了解,就能以比较诠释的视角挖掘作品的内涵。
无论是在理解上还是在表达上,都将会更加形象、生动和准确。
如果对历史有所了解,就会在赏析作品时,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上去体会作品的时代
意义。
教师要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在音乐作品中演绎出自己的生活经历、亲身感受,突出自己的人格及个性特点。
真实的情感表现,更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并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真实的情感表露。
二、教师心中要充满“爱”。
爱是教育事业本身的内在要求。
正因为教育事业是需要投入爱和心灵情感的事业,所以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要有高尚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
要关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自己热情饱满、积极奋进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创造自由的音乐氛围,使学生从中得到情感培养。
教师应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世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情感强加于学生,禁锢其思想,束缚其行动。
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指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爱好、特长、原有的程度进行自由的情感体验。
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和教育气氛,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活动。
人们常说“一千个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作品在反映情感时,有许多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例如:我们在分析歌曲《夜晚的星》时,一位同学说“天使穿着白色衣服,拉着我的手飞上了天。
”另一位同学立刻说“晚上人们都睡觉了,天上的星星从窗口照射进来”等等.学生们兴奋地勾画着生动的情景,气氛
很活跃。
这时,我让他们闭上眼睛,建议他们把自己的奇思妙想通过歌声表现出来。
我在钢琴上演奏舒缓、安静的旋律,同他们一起动情地歌唱。
偶然抬眼望去,学生们随着音乐伴奏晃动着身体,微闭着双眼,沉浸在歌曲之中,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当学生们走出教室的瞬间,仍感到音乐的余味,当他们以美好的心情回味时,又产生了对音乐活动的期待,对音乐美的新的渴望。
教师不仅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引路人,还是学生的合作者。
师生要进行和谐的情感交流,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四、师生的良好互动是激发学生情感的火种
在音乐课中,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是影响学生情感的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教师通过独特的音乐艺术手段,以自己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和审美情感来唤起学生们心灵中情感的共鸣。
情感教育过程,如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是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只有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整个情感教育过程才能有效地进行。
情感教育过程也是学生审美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示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想象性再创造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各种审美心理要素进入十分活跃的运动状态。
当学生在教师的审美诱导、教育下产生不可遏止的审美期待时,就会自动调动起自身的感知、理智、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审美的心理要素。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用饱满的热情、完美的示范把学生带入作品所表达的情境中,共同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从而达到音乐课中教师和学生心理及情感的互动,提高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准确理解和表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投入歌曲的情感之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处处离不开情感唤醒、主观感受与体验,离不开情感层面及活动。
它的一切活动,核心在于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情感教育。
因此,教师应以音乐教育为载体,来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美、体验美和表现美,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从而达到较好实施音乐教育的总目标: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张拜侬论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感因素[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