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工科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5
教师个人能力提升工程方案一、背景和意义教师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成长发展。
因此,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能力提升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提高,也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完善的教师个人能力提升工程方案,以期为教师的能力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基本原则1、面向全体教师。
教师个人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2、因材施教。
教师个人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提升工程方案应该根据教师的个人情况,量身定制,灵活多样。
3、循序渐进。
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4、实事求是。
教师个人能力提升工程方案应该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
三、具体内容1、建立健全教师个人发展档案建立健全教师个人发展档案,对教师的从业资格、教学经历、教学成果、职称评定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对每位教师的个人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从而为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参照和依据。
2、制定个人能力提升计划学校应该为每位教师制定个人能力提升计划,根据教师的职称层次、教学科目、工作年限等因素,量身定制个人能力提升计划,并对教师的计划实施进行有效监督和督促。
3、组织各类能力提升培训学校可以组织各类能力提升培训,如课程教学能力培训、学科知识培训、信息技术教学培训等,通过专业的培训机构或者学科带头人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4、开展教学观摩交流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交流活动,由优秀教师进行课堂示范,其他教师进行观摩学习,通过交流和互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加强能力评估和考核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师能力评估和考核制度,通过定期的能力评估和考核,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形成压力和动力,推动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升。
6、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或者科研成果宣讲,并给予相关的奖励和荣誉,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作者:李琳琳来源:《东方教育》2013年第04期【摘要】为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各个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因而能够胜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师资队伍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建设的重中之重。
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现状却是教师实践能力不强,这也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质量。
本文在调查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现状基础上,分析高职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探讨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为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研究基础。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高职教师;实践能力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职教育迅速发展。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一线提供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操作技能和实际的工作经验。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倡教学情境与工作岗位直接对接,将课堂教学和真实工作岗位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边教边做、边学边做,这种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职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更显著的作用。
高职教育本身的特殊性为教师设立了特殊的“门槛”,即教师首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的知道学生,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
然而目前多数高职学院的专任教师都是高校应届毕业生,从校门到校门的直接对接使他们缺乏行业实践经验,从而导致实践教学能力较弱,在教学内容上仍以理论教学为主,不能将本专业行业信息、最新发展趋势融入到教学当中。
由于教师实践能力的缺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凸显出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毕业生就业缺乏竞争力。
而同一层次、同一类型人才过剩,而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却严重不足。
从而出现人才结构性缺失,甚至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郝子悦,邓茂刚,陈静波,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J ].中南农业科技,2023,44(12):227-229.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推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数量不断增加,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是否能满足高职教育的现实要求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1]。
中国高职院校一线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的数量占比在50%以上,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较强,在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中,青年教师必将成为中坚力量[2]。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开展提升高等院校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的培训,重点是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群体,为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培育生力军”,该文件为高等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对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3]。
分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探索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1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现状1.1教学认知能力不够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及教学创新能力等组成部分[4]。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青年教师来自非师范专业高校毕业生,这部分青年教师没有专业教学方法理论的学习经历,对教与学的原理知之甚少,对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与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习惯了解不多,教学认知能力不够,缺乏基本的教学方法与技能,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把自身学习经历中掌握的教学模式直接应用到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不能很好地结合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对象,灵活地开展教学授课活动,进而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5]。
1.2实践教学能力不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实践能力,但所招聘的有实践能力的人员很少,其中绝大部分新进人员依然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由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没有适应就走上讲台,造成青年教师疲惫教学,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以高职新工科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中,工科或以工为主的综合性院校居多,如何借助新工科建设的创新动力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一、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职新工科担当作为自新工科建设理念提出以来,不论是新工科建设“三部曲”,还是后续开展的研讨交流等专题活动,参与和实施主体一直为普通本科院校。
而高职院校,不用说参与,就是关于高职新工科的相关研究也屈指可数。
截至2022年7月,以“高职新工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仅得到11篇国内论文,可见关于高职新工科的研究还不多。
但是,不论是从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体量来看,还是从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来看,高职教育理应在新工科建设中有一席之地,更应展现出高职教育的独特优势与作用。
(一)新工科自身建设需要高职新工科的有益补充从“复旦共识”十条内容中基本可以找到文 / 张明雷摘 要: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应构建融高水平特色专业群、产教融合集成平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技术创新服务载体在内的五位一体高职新工科模式,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职新工科 高职教育 高质量发展课 题:本文系苏州市职业大学2021年“高质量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工程文化赋能高职新工科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202103A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开展高职新工科建设的理论支撑。
一是“我国高校要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
毫无疑问,包括高职在内的所有高校都不能缺位,都有义务和责任积极响应,开展建设工作。
二是“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由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高职院校与地方的关联程度显然比普通本科院校更为紧密,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需要高职新工科的高质量发展来提供支撑与保障。
2018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等。
教师能力技术提升工程方案一、教师能力技术提升的必要性1. 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期望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教育教学也不例外。
现代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技能,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3. 教育教学的新要求随着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的新要求也在不断提出。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术水平,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以上种种原因,都说明了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以适应当今教育教学的新形势。
因此,教师能力技术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教师能力技术提升的方案1. 提升教学理论水平教学理论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教师需要不断深入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
首先,教师需要熟悉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学生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其次,教师还需要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探究式学习理论等。
最后,教师需要把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2. 提升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技能,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首先,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包括文字处理、制作幻灯片等基本操作技能。
其次,教师还需要了解教育教学相关的软件和工具,如课程设计软件、教学辅助工具等。
最后,教师需要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点,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 提升教学设计水平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试论高职理工科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摘要]在高职理工科学生就业竞争中,职业能力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理工科毕业生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着普遍的错位现象。
主要是其教学内容陈旧、实践迁移训练不足、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落后、双师缺乏等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
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性、技能性校园文化活动,加大投入提高教师水平,强化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等途径提高理工科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理工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72-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有能力还要求具有素质。
高职理工科专业担负着培养我国一线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因此,需要全面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社会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实践性人才。
一、高职院理工科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一)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学生调查现状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学生,走访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形式了解培养现状。
笔者主要以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为调研地,对即将参加顶岗实习的三百余名理工科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问卷调查涉及10个理工科专业,主要有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收回问卷335份,回收率为95.7%,有效问卷330份。
调查内容涉及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对自身优劣势的认识、进入企业后的态度及行为等方面。
同时走访、座谈了部分在校理工科专业学生。
根据调查统计,90%的学生不了解本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92%的学生不了解先进的企业生产方式;78%的学生不了解公司员工与公司的关系,这个数据表明学生在面对企业时,职业心态需要调整,要学习如何处理企业和员工的关系;有81%的学生不清楚如何有效地与别人沟通,反映出学生在将来步入社会时会面临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一半的同学了解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但其中88.6%的学生表示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80%的同学在就业时不考虑就业岗位与专业的对口度;仅有10.6%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15%的学生了解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新《职业教育法》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考量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
这也是新《职业教育法》制定的背景之一。
本文将从政策考量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点和挑战。
一、政策背景及意义《职业教育法》的新制定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正是落实这一法律要求的重要举措。
该政策要求高职院校建设一支由工科专业教师和产业经验丰富的师资共同组成的教师队伍,旨在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产教融合,推动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二、支持政策制定与落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1.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高职院校的教师培训、继续教育、聘请工业界人士等。
2.优化政策环境:简化职称评聘流程,建立灵活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的岗位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高职教育。
3.平台建设:政府可以组织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建科研平台、实训基地等,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机会进行产学研结合。
4.加强交流合作:政府可以鼓励高职院校与国内外相关学府、企业、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交流合作,促进教师的学术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提升。
三、教师培训与聘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通过教师培训和聘任制度来保障。
具体做法包括:1.加强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和教学方法提升培训。
通过培训,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设计、教学辅助技术等。
2.鼓励教师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参与产业项目研发,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
这样的实践活动将帮助教师了解产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3.聘请行业高级专家: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引进来自工业界的优秀人才作为兼职教授、特聘教授等。
2024年教师职业成长与能力提升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是引领这一轮科技和产业的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2.高校内部要形成()的组织体系。
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3.在99703份调查问卷中,从参与调查者身份角度看,()占比最高。
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4.()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5.日常生活中,如何觉察孩子心理是否出现了问题?()。
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6.():从家庭人到社会人的中间转换器。
A.成长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7.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8.本课程中,乡村振兴的核心是()。
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9.出了问题在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证明不是我的责任,我要设法游离于责任之外,设法保护我的个人利益。
这是()。
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10.根据本课程,“培养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
”由()提出。
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11.干部政策是德才兼备,以()为先。
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3.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次伟大飞跃。
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4.根据本课程,我国硕士教育应重视哪方面的训练()?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5.根据本课程,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行动的考虑层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6.根据本课程,高等教育应当怎样发展()?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7.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要()。
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18.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阵地建设,培育和夯实发展平台,构建()支持体系。
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9.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中说话最多或接触最多的是()。
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
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21.根据本课程,摩擦升级会对中国教育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22.“只有一小步距离”出自于()。
高职工科院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职工科院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高职工科院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培养途径,包括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搭建交流平台等。
本文旨在为高职工科院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实用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工科院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一、引言高职工科院校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等教育形式,其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社会中高端技术岗位。
高职工科院校教师是高职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学校的发展。
因此,高职工科院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高职工科院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培养途径。
二、高职工科院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1. 教师学历结构较低高职工科院校教师学历结构相对较低,大多数教师只有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比例较少。
这导致了教师的学术水平相对较低,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也相对较低。
2. 科研经费有限相比于高等院校,高职工科院校的科研经费相对较少,这导致了教师的科研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科研经费的缺乏使得教师难以开展科研活动,也难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
3. 实践能力不足高职工科院校教师大多数从事实践教学工作,但实践能力相对不足。
这导致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只能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三、高职工科院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1. 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是提高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职工科院校可以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招聘更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提高教师的学历和学术水平。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交流能力。
2. 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提高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新工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改革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新工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旨在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探讨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改革方向和策略。
新工科是指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科技、新能源等为核心领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
随着新工科的不断兴起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必须适应新工科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改革意义在于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新工科所涵盖的领域正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热点和重点,培养与时俱进的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改革意义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新工科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和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改革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设实训基地和实验室,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项目实施。
加强新技术领域的专业设置。
针对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的需求,增设相关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人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
要与企业和产业界进行合作,了解行业需求,及时调整和更新专业设置。
加强跨学科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专业设置。
新工科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当增设跨学科性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专业和课程,如工程管理、创新设计、项目管理等。
要加强实践教学和项目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新工科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可以设立创新创业专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加强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合作。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改革不能脱离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要与企业和产业界进行深入合作,了解市场需求,调整和更新专业设置。
促进广西民办工科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摘要:民办工科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时刻对自己的教学言行进行自我批评,及时革新更换教学方面上的理念,善于察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攻克外界存在的各种困难,在努力进取的思索中,争取到更多的自我发展、自我蜕变的机遇。
本文探讨了民办工科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工科;高职院校;对策毫无疑问,身为一位民办工科高职院校的年青教师,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优异的人民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端正专业态度,确立无可动摇的专业信仰。
唯有如此,民办高职院校年青教师方能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兢兢业业,才能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一切教学工作都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为高职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教师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才能实现。
一、牢固树立专业发展的理念(一)调节心态,正确定位许多民办高职学校的年青教师,刚刚毕业后,急于在社会立足,才匆匆选择进入教师行业的。
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感、自豪感淡薄,没有真正扎根于教育事业的信仰。
纯粹是把这一工作当做赚钱生活的一个工具,或者当做转入其他行业领域的一个跳板,没有教师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
不管是谁,只要一踏入高职教育这片热土,就得马上纠正对高职教育的不良认知,端正积极正确的态度。
在纠正不良认知,端正积极态度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工作的认知,需要进一步学习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进一步磨砺自身的专业技能,进一步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学观。
(三)珍惜机会,借力助行依靠多个平台,加大、加快自身专业发展的力度和速度。
例如,积极向驾轻就熟的老教师请教,尽早对教学生活了然于心,并能主动融入其中。
也可以踊跃参加企业挂职锻炼,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最新的生产工艺,从而丰富自身的实践阅历,提高自己的专业操作能力。
学校组织讲座或开展业内培训时,要珍惜学习、培训的机会,多与同行业的老师前辈门相互沟通学习,开阔自身的专业角度,夯实专业知识厚度。
总而言之,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从多个角度、侧面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
提升工科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赵春江(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在此过程中,高职校院的师资队伍素质建设也面临诸多挑战。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能否实现良性循环,关键要看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工学结合不仅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A Study on the Improving Vocational Capability of Teachers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Zhao Chun-jiang(Inner Mongolia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s & Electrics, Huhhot, Inner Mongolia010070, China)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ed quickly, which brings challenges to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staff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go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ies of the individual teacher most be examined closely. The combination of working and studying is not only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train highly skilled talent, but also an effective path for the improving vocational cap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working and study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vocational capability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以此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便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的极其重要的一环。
教师的实践职业能力如何, 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因此,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职业能力势在必行。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是促进高职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工学结合与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高的内在联系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接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
从教学方面来说,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对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不仅要成为理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实践技能的拓展者。
可以说“在革新技术与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中,教师的作用始终是首要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社会性以及实践性,为了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就必须强调以技能为主线,通过生产实践、企业调研、技术开发、与行业企业合作以及为地区经济服务等多种工学结合形式,使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而优化其职业素质和提升其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大小。
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想真正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操作能力,就必须走出校园,到行业企业中去学习和锻炼,在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发展。
二、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教师提升职业能力的应对策略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一些工科高职院校,其指导思想就是走学术化道路,以学术进步推动学校发展,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势必会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理论教学、写论文、做课题等方面,技术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不断被削弱,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提高,使得学生实习实践流于形式,实习结果失真。
这种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必然严重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进而影响到高职教育的生存和发展。
高职院校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这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能否成功实施,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高职教师,他们的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相当一部分人简单地认为,工学结合即是教师、学生进工厂,则万事大吉。
其实不然,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差距,教师到企业调研,在有限的时间里,应关注什么?学什么?如何加深教师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及时将所掌握的知识武装自己,最终通过工学结合,怎样更系统有效地传授给学生,都需要更进一步地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摆正位置,进入角色当今社会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而最先开发和应用它们的,正是广大的工矿企业。
教师到企业之后,要充分意识到实践知识的重要性和提升自我实践能力的紧迫性,要认同企业文化,以积极心态、尽快融入新的团队当中。
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要时刻提醒自己,从现在起“我就是本企业的员工”,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注重考勤制度和安全制度。
要以学生的心态,向企业各个层面的人去学习,上至企业高管、高级技术人员,下至车间普通工人,他们都是师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更多的机会与行业企业的优秀人员亲密接触,才有可能获得来自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二)总结方法,大胆实践高职培养的人才应是一线需要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因此到企业调研学习的教师,首先要认真考虑:学生到企业后能为企业做些什么? 要弄清楚相应岗位的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其核心的知识点是什么?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要做哪些准备?带着这些问题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向工人师傅学习,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最新的技能和工艺。
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实战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要求高职教师不仅在理论上胜任教学,而且在实践上还要过关。
实践知识学什么,怎么学?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不是一般的操作工,也不是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者,而应该是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既能准确判断产品的技术难点和改进方向,又能够将“想法”转化为具体技术进步和产品改良的实用型、技术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这就要求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不一定非得搞出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新产品,但一定要了解企业中,产品营销、生产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基本情况,熟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生产线上基本制造方式,要将企业实用的运营管理模式学到手。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需求逐渐多样化,企业需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以及技术改造。
教师只有亲身投入到企业的运营管理之中,才能切实感悟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产品制造过程的具体应用。
那么,深入企业的教师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上述内容并达到目标要求?这里有这样三条路径供高职教师参考选择。
一是在生产线上,跟踪某一产品或产品零部件从原材料到成品的一系列制造全过程,了解产品的功能及工作原理,熟悉产品的加工工艺路线。
二是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创新活动。
三是把课题带到企业,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在他们的帮助下共同进行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
当然由于受时间、不同单位、工作性质、经费以及待遇等方面的限制,在实施过程当中,会有诸多困难。
上面提到的三条路径,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付出实施,尤其是通过第二条路径积极参与企业技改项目,更能发挥教师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使教师更多地了解企业的核心技术,收获也会更大。
(三)创造条件,加强交流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期间,每位教师除了学习知识,收集资料,提升技术实践能力外,还担负着学校与企业构建良好关系的责任,即要积极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做增进二者交流的桥梁、巩固友谊的纽带。
可以利用节假日、平时休息日请企业生产、管理、科研技术骨干,就本行业、本企业的发展,企业产品的研发,产品生产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产品的应用及市场份额等一系列相关信息进行交流和介绍,当然还可以与企业师傅们进行一些联谊活动。
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在生产一线实践学习的教师全方位地快速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还可加强相互了解、增进互信,共筑工学结合平台,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奠定深厚的基础。
(四)完善知识,提升能力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要求高职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握学生将来所从事职业和所在岗位或岗位群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技巧,并懂得高职教育的特殊规律。
在工学结合中,高职教师通过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积极反思,对专业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作出规划,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专业教师要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优化要注意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渗透与融合, 课程要尽早面向工程实际;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
同时努力做到:第一,内容要新,能够反映最新的相关学科专业的科学技术;第二,知识要精, 以能够满足工程实践能力需要的知识基础为前提,以够用为度;第三,方法要活,要切实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参与式、讨论式、自学辅导式等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在实践教学前,专业教师要认真备课,作好实践教学的充分准备,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
在实践教学中,专业教师要准确、及时了解实践教学情况,对学生作出具体指导。
在实践教学结束后,要引导学生作好总结,巩固实践成果。
高职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学习,具备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的素质之后,在专业课程的整体设计上,就会很容易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职业活动为导向,用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具体科学的课程设计,好的学习任务安排应满足以下要求:1、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2、具备轮廓清晰的工作和学习任务,能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3、保证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4、课程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5、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学生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并能独立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6、具有项目工作成果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