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论语 课后测试(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论语》十二章同步训练(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选出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A . 随声附和(hé)贪赃枉法(wǎng)蜷起(quán)B . 深恶痛疾(wù)呕心沥血(ōu)点缀(zhuì)C . 大事渲染(xuān)面面相觑(qù)呜咽(yè)D . 风雨如晦(huì)惟妙惟肖(xiào)澎湃(péng pài)2. (2分)选出下列句中“其”字所指代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
A . 其法:用胶泥刻字(指代毕升)B .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铁板)C . 则以一铁板按其面(指铁框)D .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指先设的铁板)3. (2分)选出下列加线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B . 沿河求之C . 然则天下之事D . 果得之于数里外二、填空题 (共15题;共79分)4. (3分)为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论语________ A.lún B.lùn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A.lèB.yuè③敏而好学________。
A.hǎo B.hào5. (8分)为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A.yùn B.wēn②诲女知之乎________A.huǐB.huì③默而识之________A.zhìB.shí④顾野有麦场________A.chǎng B.cháng⑤一丝而累________A.lěi B.lèi⑥晨兴理荒秽________A.suìB.huì⑦带月荷锄归________A.hèB.hé⑧浅草才能没马蹄________A.méi B.mò6. (1分)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
第10课《论语》十则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理解并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名言、警句。
2、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并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学习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难点1、感受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儒家文化的魅力。
2、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修养。
一、课前预习1、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着作之一,是记录__________和的言行的一部书,共篇。
(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愠.()三省.()罔.() 殆.()凋.()诲女..()() 恕.()焉.()是知.也()弘.毅()3、下面句子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 、学而∕不思则罔B 、择其善者∕而从之C 、士∕不可以∕不弘毅D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4、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不亦说乎B 、诲女知之乎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背诵全文,积累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做好读书笔记。
二、课内探究1、“学而”章是《论语》开宗明义第一段。
三个“不亦……乎”的反问复迭,尽得一唱三叹之妙。
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他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2、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孔子对老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3、《论语》“诲汝”章中这段话非常简练,也没有交代说话的背景,而《荀子》书里记子路盛服见孔子的谈话背景,就详细得多,书中说子路穿戴得整整齐齐去见孔子。
脸上还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经孔子批评后,他挽上了便服,但神情依旧。
第10课《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屏息(pínɡ)须臾(yú)绰号(chuò)B.离谱(pǔ)铭记(mínɡ)嘈杂(záo)C.叛逆(nì)眉梢(shāo)优雅(yá)D.徒手(tú)斜翘(qiào)丑陋(lòu)答案:D解析:分析:A项中的“屏”应读bǐnɡ;B项中“嘈”应读cáo;C项中“雅”应读yǎ。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句中划线字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答案:D解析:分析:D项前一个读音是zhì,“智慧”的意思;后一个读音是zhī,“学到”的意思。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 D.曲肱而枕之答案:A解析:分析:B、C、D三项中的“而”都表承接, A项的“而”表转折。
点评: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
二、填空题4.《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答案:儒家语录《大学》《中庸》《孟子》解析:分析: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
点评: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
5.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解析:分析:熟读、背诵课文。
点评:主要考查对要求背诵课文的掌握。
6.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解析:分析:背诵、理解课文。
点评:主要考查对要求背诵课文的掌握。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答:。
初一上语文10《论语》十则复习测试卷(新人教版带答案)2、《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收集整理而成。
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3、本文所选十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态度;(2)学习方法;(3)思想品德修养。
请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各举两则。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4、“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任重而道远()择其善者而从之()5、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6、写出你所积累的其他出自《论语》的格言警句至少2句?7、请写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四个。
8、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9、为句中词选择最确切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内)(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 时:()A.按一定时间B.有时C.时常② 说:()A.说话B.同“悦”,愉快C.劝说(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① 罔:()A.迷惑B.没有C.迷惑而无所得② 殆:()A.疲倦B.危险C.神疲倦而无所得(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① 识:()A.认知B.知识C.记住② 厌:()A.厌恶B.满足C.厌烦③ 诲:()A.认识到自己的过失B.引诱C.教导、诱导10、按要求默写课文中有关语句。
(1)说明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迫别人去做的句子是。
(2)作者阐述“学”和“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文中阐述对别人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对待的句子是。
(4)《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11 《论语》十二章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不知而不yùn() 为人móu()学而不思则wǎng() 思而不学则dài()曲ɡōnɡ()而枕之博学而dǔ()志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3.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字, 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家。
(2)《论语》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及其弟子的的书,与、、合称“四书”。
4.填空。
(1)亚运会期间全国人民喜迎亚洲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用《论语》中的“, ”来表达。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是:“, ?”(3)子夏曰:“, ,仁在其中矣。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 )(2)不逾矩.( )(3)人不堪.其忧( )(4)不舍.昼夜( )6.按要求用原文句子填空。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论语》十则同步测练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不亦说()乎②人不知而不愠()③学而不思则罔()④吾日三省吾身()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有朋自远方来()②人不知而不愠()③思而不学则殆()④传不习乎()3.翻译下列短语。
①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
下列句子中的“而”: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温故而知新D.敏而好学E.学而不思则罔F.择其善者而从之G.学而不厌5.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的言行。
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3)《〈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面相对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7.翻译下列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二、同步解读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选自《论语·述而》)8.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③诲女知之乎()④知之为知之()()⑤是知也()10.翻译下列句子。
10《论语》十二章1.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不知而不yùn()为人móu()学而不思则wǎng()思而不学则dài()曲ɡōnɡ()而枕之博学而dǔ()志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择其善者而从.之()3.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家、______家。
(2)《论语》是___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__________及其弟子的__________的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4.填空。
(1)亚运会期间全国人民喜迎亚洲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1、孔子,名,字,时期伟大的家、家。
学派的创始人。
被尊为。
2、解释加粗的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是知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勿施于人3、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看待“学”与“习”的?4、为什么说“人不知而不愠”的人就可以称其为“君子”?5、“温故而知新”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6、你是如何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结合你日常的学习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7、下面两则内容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什么?9、第十则强调的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0、孔子认为“士”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11、结合你对《论语》十则内容的理解,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12、按原文默写。
(1)孔子论述个人修养的句子:,。
(2)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3)孔子认为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
(4)孔子所提倡的儒家待人接物处世之道的句子:,。
(5)孔子论述新旧知识联系的句子是:。
(6)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
(7)曾子认为“士”应当具有的品质和责任是:,。
13、出自第六则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常用义是什么?14、如何理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含义?15、你认为《论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参考答案1、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儒家至圣2、复习通“悦”愉快指志同道合的人生气、发怒有道德修养的人反省出主意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温习迷惑有害教导、教育通“智”聪明选择刚强勇毅停止凋谢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施加3、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复习,才能获得知识,获得收获知识的快乐。
《论语》十则·综合能力测试题一、注音。
论语()亦()罔()焉()二、为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愠()________ 温()________2.诲()________ 悔()________3.殆()________ 冶()________4.罔()________ 惘()________三、解释加粗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说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三省吾身:择其善者:四、解释下列语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温故而知新:五、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的言行。
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3.《〈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将下面相对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七、阅读。
(一)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把这则语录译为现代汉语。
2.解释下列词语。
何以:是以:下问:3.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解释第一则中的加粗词语。
(1)惑:(2)忧:(3)惧:2.试着将第二则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这一则是论述的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3.从第三则语录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一、lún yì wǎng yān二、1.愠:yùn ,愠色;温:wēn ,温暖; 2.诲:huì,教诲;悔:huǐ,后悔;3.殆:dài ,百战不殆;冶:yě,陶冶; 4.罔:wǎng ,置若罔闻;惘:wǎng ,迷惘。
《论语》十二章提技能·一课两练【练基础】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
(1)有朋.自远方来()(2)不亦说.乎()(3)吾日三省.吾身()(4)学而不思则罔.()(5)思而不学则殆.()(6)四十而不惑.()(7)择其善者而从.之()(8)为人谋.而不忠乎()(9)传.不习乎()(10)曲肱.而枕之()(11)人不堪.其忧()(12)博学而笃.志()答案:(1)志同道合的人(2)通“悦”,愉快(3)自我检查,反省(4)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5)疑惑(6)迷惑,疑惑(7)跟从,学习(8)谋划,商量办法(9)老师传授的知识(10)胳膊(11)能忍受(12)忠实,坚守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D.曲肱而枕之【解析】选A。
B、C、D三项中的“而”都表承接,A项中的“而”表转折。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答案:(1)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
(2)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不好的地方就改正。
(3)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4)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4.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B.为人谋/而不忠乎C.思而/不学则殆D.人不知/而不愠【解析】选C。
正确停顿应为:思而不学/则殆。
5.用原文填空。
(1)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第10课《论语》十二章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朋.自远方来(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5)四十而不惑.(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人不堪.其忧( )(8)传.不习乎( )(9)博学而笃.志( )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D.曲肱而枕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4.用原文填空。
(1)亚奥理事会2011年10月13日宣布,南京市获得2013年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举办权。
届时喜迎各国嘉宾,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这种喜悦: ,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
(3)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
二、课内阅读(2012·山西中考)阅读《论语》第一、四、五、七章,完成5~8题。
5.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学而不思则罔.( )(2)思而不学则殆.(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8.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
答:三、美文品析(2010·吉林中考)阅读文言文,完成9~15题。
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精选2019-2020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 《论语》十二章人教版课后练习四十七第1题【单选题】为下列句子选择正确译文,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默而识之( )A、默默地了解它。
B、口里不说,心里认识它。
C、口里不说,心里记住它。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愠:怨恨)B、温故而知新(新:这里指新的理解和体会)C、思而不学则殆(殆:懈怠)D、择其善者而从之(从:采纳,听从)【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对《论语》十二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的重要性。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讲的是学习态度,意在告诉大家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短处。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讲的是学习乐趣。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学习的三种方法,其中,以学习为快乐这一学习态度最重要。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从今天开始,我校教师开展教学展示周活动。
早晨一进校,就看到校门口摆着一块大黑板,上写“热烈欢迎各校领导和同仁光临指导!”下面赫然写了一句《论语》上的话,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D、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
B、《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宗璞。
C、《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籍,是儒家的经典。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面各句中“行”字意义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C、久行怀思,无它异也D、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 )A、其不善者而改之B、吾日三省吾身C、学而不思则罔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为下列句子选择正确译文,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论语十二章》复习题班级姓名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
乎()不惑()不逾矩
..()()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
..而枕.()()()好.之者()笃.志()
二、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
..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
..乎()
5.吾日三省
...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
11.温故.而知新
..()()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
...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
...饮水.()()()
19.曲肱而
...枕之()()
20.不义
..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
..而从之()
24子在川上
..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
..可夺帅也()
28.匹夫
..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
..()()..而近思
三、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四、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
..之
2.吾日三
..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择其善者
..而从之
5.可以
..为师矣
五、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2.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六、词语活用归类
3.知: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4.乐: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七、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八、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
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
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
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
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
二、略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
..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生气,发怒)
4.不亦君子
...吾身(每天)(多次反省)..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
则殆.(有害)14.可以为
...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
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
...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曲肱而
..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
...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
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
其中”)23.择其善者
..曰(河流上,河边)..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
..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
..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
问.而近思
..(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
..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
习,
古义:复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
..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
三,
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
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
..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
5.可以
..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