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皮肤病的诊断
- 格式:pdf
- 大小:187.71 KB
- 文档页数:2
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猪是人类常见的家畜之一,因其繁殖能力强、肉质鲜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但是在猪
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皮肤病,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和健康。
下面将介绍猪常见
的四种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一、猪皮肤脓疱病
1.发生原因
猪皮肤脓疱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引起。
细菌侵入猪体后,通过皮肤损伤处进入体内,引起皮肤脓疱病。
2.临床表现
猪皮肤脓疱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红肿、溃烂和脓液流出等症状。
病变部位猪会感
到疼痛,甚至造成猪不愿进食和发烧等表现。
3.防治措施
预防猪皮肤脓疱病的发生,首先要保持猪圈内的卫生,定期消毒猪舍。
加强猪的营养,提高抵抗力,定期对猪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对于患有皮肤脓疱病的猪,要及时
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
二、猪皮肤疥癣
1.发生原因
猪皮肤疥癣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疥螨、疥疥螨是引起猪皮肤疥癣的主要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侵入猪体后,通过在皮肤表面钻孔产卵,导致皮肤瘙痒和发炎。
三、猪皮肤湿疹
1.发生原因
猪皮肤瘤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肿瘤性疾病,主要是由猪瘤病病毒引起。
病毒侵入猪体后,在皮肤组织内引起不规则的增生,形成肿块状的疾病。
猪常见的四种皮肤病的发生原因各有不同,但都会给猪的生长和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预防猪的皮肤病,我们需要从日常的管理和饲养做起,保持猪圈的卫生和猪的营养均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猪常见皮肤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养猪技术孟宪兵(黑龙江省五常市背荫河镇政府畜牧兽医站,黑龙江五常150227)1疥螨病该病是一种猪只最容易发生的皮肤病,且大部分养猪场都会发生,病猪受到严重困扰。
尤其是当猪群缺乏营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较差时更容易发生。
病猪如果严重感染,不仅会导致料肉比和增重率受到影响,还能够导致猪只发生剧烈应激,甚至死亡。
病猪发病时,一般先在头部、眼周、颊部以及耳部发生病变,接着逐渐扩散到背部、体侧以及股内侧,感染严重时还会蔓延至全身,特别是仔猪容易发生,且症状比较严重。
在临床上,病猪主要表现严重搔痒,且会用蹄搔动或者随处磨擦患部,导致皮肤明显变红,有时甚至擦破出血,且病变处发生脱毛、结痂,表皮发生角质化而明显增厚。
另外,病猪食欲不振,生长缓慢,体质逐渐消瘦,甚至会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如果在猪场有大群猪同时出现搔痒现象,一般是由于感染疥螨而引起。
疥癣病的预防要从种群开始进行,必须对每头母猪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带螨或者患病的母猪,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
同时,还要避免妊娠母猪上产床前发生螨病,防止传染给后代仔猪。
另外,种公猪也要定期进行治疗,但由于在治疗时大多数药物都无法一次将螨卵彻底杀死,因此间隔l星期后还要重复用药1次,至少连续使用3次。
病猪进行治疗过程中,还要保持栏舍环境卫生良好,且通风良好、干燥,并对猪舍和饲养用具使用喷雾剂型的杀螨药进行处理。
此外,治疗该病时必须对全部猪使用药物,不能够只对部分猪用药,即只治疗症状严重的病猪,而没有重视其他猪只的治疗,容易反复发生该病。
病猪治疗时,可使用1%~2%敌百虫水溶液对其体表进行喷洒或者淋洗;还可按每千克体重在颈部皮下注射30mg的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也可使用1%~3%的甲酚皂溶液在体表进行喷洒或者擦洗。
2猪虱与蚤在全部虱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就是猪虱,成虫长度一般在´4~6cm,往往在猪的颈部、耳基部、四肢内侧以及腹下寄生。
猪皮肤病的临床症状猪皮肤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皮肤病种类繁多,大部分是由于感染体外寄生虫、病原微生物或者过敏而导致,主要特征是刮擦皮肤、相互撕咬。
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很难进行鉴别诊断,再加上致病因素比较复杂,给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困难。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皮肤病的临床症状和猪皮肤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以及对猪常见几种皮肤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概述。
1、临床症状猪痘。
该病是由于感染猪痘病毒引起,主要是4~6周龄的仔猪容易发生。
该病具有4~7天的潜伏期,发病初期病猪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1.5~41.8℃,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眼结膜和鼻黏膜明显潮红,发生肿胀,存在黏性分泌物。
在被毛较少且皮肤较薄的部位,如眼皮、鼻镜、腹下以及股内侧等,开始先出现大量红斑,接着形成丘疹,经过2~3天就会形成水疱,然后形成脓疱,最终形成棕黄色结痂,这是该病的典型症状。
大部分病猪会经过3周逐渐康复。
猪葡萄球菌病。
患病仔猪表现出精神沉郁,生长发育缓慢,主要是由于咬伤、打架、磨擦粗糙地面以及感染疥螨不断抓痒等形成的伤口而感染,进而发生皮肤炎。
病变皮肤处逐渐形成厚膜,变得比较黏湿,呈油脂状,接着形成硬层并发生龟裂,皮毛质地粗硬。
该病具有较低的发病率,死亡率一般只有20%,少数能够达到80%。
猪坏死杆菌病。
主要是仔猪和架子猪容易发生,往往是耳、颈部、体侧部、膝肘节等部位的皮肤发生病变,有时蹄冠、蹄、乳房以及尾巴等部位的皮肤也发生病变,主要特征是体表皮肤以及皮下发生坏死,并形成溃疡。
发病初期,局部皮肤存在痒感,并覆盖有少量的干痂结节,质地较硬,稍有肿胀,但没有热感。
随着坏死的加重,病变处会覆盖棕黑色痂皮,并在该处周围出现多个小坏死灶。
猪皮肤霉菌病。
该病是由于感染多种皮肤霉菌而导致的一种人、畜、禽共患的皮肤传染病,也叫做小孢子菌病、表面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等。
主要特征是病猪的被毛、皮肤、蹄等角质化组织发生损伤,出现癣斑,具有痒感,造成脱毛、脱屑炎性渗出,形成痂块等。
8种猪的常见⽪肤病临床症状(有图)与治疗猪发⽣⽪肤病看似⼩病,但影响⽣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影响贸易、降低销售价格、影响免疫应答、影响种猪利⽤年限,还是要及时治疗避免损失。
病因分析引起猪⽪肤病的常见因素(1)圈舍卫⽣条件差、湿热熏蒸、⽪肤不清洁、通风不好、饲养密度⼤等。
(2)饲料单⼀、营养缺乏,特别是维⽣素、矿物质缺乏和缺锌等。
(3)昆⾍蚊蝇增多、驱⾍不到位、化学药品刺激以及慢性消化道疾病,新陈代谢絮乱,内分泌失调等也可引起该病发⽣。
诊断治疗1、猪疥癣猪疥癣⼜称猪癞,由疥癣⾍寄⽣引起。
对仔猪为害严重,常成为僵猪。
寒冷季节发⽣较多,多寄⽣于猪的⽿、眼、背、臀部及体侧⽪肤深层,导致⽪肤发炎发痒,常见落屑、脱⽑。
⽪肤呈污灰⽩⾊,⼲枯,增厚,粗糙有皱纹和龟裂,猪只消瘦,失去弹性,有痂⽪,常擦痒不⽌。
病猪⽣长停滞,精神萎靡,⽇益消瘦,重者可引起死亡,内脏⽆病变。
治疗:⽤精制敌百⾍配成0.5%的⽔溶液,先擦患,部或喷洒猪体,5天后再治⼀次。
或者使⽤除癞灵、双氯聚酯等。
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粉。
2、渗出性⽪炎(⼜称油⽪病)由葡萄球感染引起,多发于哺乳与断奶仔猪。
在眼睛周围、⽿廓、腹部等出现红斑、⽔泡,⽔泡破溃后⽔泡液呈棕黄⾊,如⾹油样,⼲燥后形成鳞⽚状、棕灰⾊的结痂,有痒感,痂⽪脱落后,露出鲜红⾊创⾯。
治疗:肌注青霉素+鱼腥草,1.使⽤消毒液(如原典清)原液直接涂抹,或者兑⽔进⾏药浴与喷洒。
2.⽤0.1%⾼锰酸钾⽔浸泡发病仔猪⾝体1-2分钟,头部⽤药棉沾⾼锰酸钾⽔清洗病灶,然后擦⼲、凉⼲涂上龙胆紫。
3、湿疹长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造成的,夏秋季节发病较重。
腹下或⼤腿内侧⽪肤出现黄⾖⼤⼩的扁平丘疹、⽔泡、脓疱,最后形成溃疡。
病程长者常出现局部感染,糜烂或化脓,最后猪体消瘦、虚弱。
⽆传染性,体温不⾼,丘疹不规则,有奇痒。
治疗:多晒太阳,保持圈舍⼲燥。
可给病猪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10~20毫升,同时内服维⽣素A 5000IU,维⽣素C⽚和复合维⽣素B⽚各0.5~2克。
猪皮肤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1 病因:损害皮肤的病因十分复杂,按其损害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1 传染病损害如猪瘟、猪丹毒、放线杆菌病、坏死杆菌病等。
1.2 寄生虫性损害皮肤疥螨、吸血昆虫叮咬(蚊、蝇、虱)等。
1.3 变态反应性损害猪湿疹、荨麻疹、饲料疹、药物疹等。
1.4 炎症性损害皮炎、渗出性表皮炎等。
1.5 神经性损害皮肤瘙痒病等。
1.6 增殖性损害如厚皮病、角化症、皮肤性肿瘤等。
2 诊断要点应由表及里,先查被毛,后查皮肤,最后推断损害的性质及原发疾病。
2.1 注意被毛是否完整,生长是否牢固,有无光泽健康猪被毛平滑、富有光泽、生长牢固。
若毛色枯燥、易脱落,多见于营养不良性、消化性、寄生虫性疾病;若广泛性脱毛,常见于螨病和湿疹;若一定范围内的圆形脱毛,则多见于真菌病等。
2.2 观察皮肤损害的类型2.2.1 斑疹与丘疹。
斑疹是局部或泛发性皮肤出现红色斑块,斑块与皮肤相平或稍突起。
指压褪色,消退后不留痕迹的斑块或斑点称为红斑,见于猪丹毒、日光疹;指压不褪色者为血斑,见于猪瘟等。
斑疹,白猪易于观察,黑猪较难看到。
丘疹是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米粒大或豌豆大的局限性圆形隆起。
多数丘疹聚集称为苔癣,丘疹常见于湿疹的早期。
2.2.2 水泡与脓疱。
高出皮肤表面,内含非脓性液体的泡状隆起称为水泡,如水泡病等。
内含脓汁者为脓疱,常见于猪瘟、湿疹。
2.2.3 荨麻疹。
又名风疹或风团,是指皮肤呈暂时性、水肿性的扁平突起。
其形状不整齐、大小不一,小如豆粒、大至手掌。
常伴有皮肤潮红、搔痒、灼热,发病快、消失也快。
2.2.4 糜烂与溃疡。
丘疹、水泡或脓疱破溃形成的浅表性缺损为糜烂。
深而重的糜烂,其创面真皮缺损,皮肤呈现凹陷的称为溃疡,如褥疮等。
2.2.5 坏死与脓肿。
皮肤组织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如坏死杆菌病。
真皮和皮下组织内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称为脓肿,如皮下注射不慎引起的化脓。
2.2.6 皮肤水肿与气肿。
皮肤和皮下组织之间潴留大量液体,使皮肤表面呈肿胀状态称为水肿。
小猪身上有红疙瘩怎么回事,猪皮肤发红怎么治疗疾病因素: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皮炎肾病综合症、猪丹毒、猪过敏性皮炎、猪湿疹、猪附红细胞体等疾病。
管理因素:猪圆环、猪丹毒等疫苗免疫失败;猪舍内的卫生管理工作不到位;猪受到蚊虫叮咬或者是寄生虫的感染。
一、小猪身上有红疙瘩怎么回事1、原因(1)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皮炎肾病综合症、猪丹毒、猪过敏性皮炎、猪湿疹、猪附红细胞体等疾病均会导致皮肤出现红色大小不等的疙瘩。
(2)猪圆环、猪丹毒等疫苗免疫失败。
(3)猪舍内的卫生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病原菌大量滋生感染了猪。
(4)蚊虫叮咬或者是寄生虫均会引起各种猪皮肤病。
(5)喂食的饲料配方不合理,营养不均衡导致猪营养不良,抵抗能力下降。
2、解决方法(1)及时做好各种疾病的疫苗接种工作,预防疾病感染。
(2)使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苯达唑等驱虫药进行驱虫。
(3)做好猪舍的卫生管理工作,及时清理粪便,防止蚊虫大量滋生,传播疾病。
(4)根据症状及时查清发病原因,对症下药。
二、猪皮肤发红怎么治疗1、如果是因为晒伤导致皮肤发红,可以降低猪舍温度,多饮水。
2、如果是由于蚊虫叮咬导致皮肤发红,应当及时清理猪舍粪便,避免蚊虫大量滋生,并在饲料中拌入蝇蛆清,杀死粪便中的蝇蛆。
3、如果是附红细胞体病,可以使用血虫净、多西环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4、如果是猪丹毒,可以肌肉注射解百热,重症头孢,IRNA,百克米先,或者是每kg体重注射10-12万单位的青霉素和柴胡,第一天每隔4小时左右注射一次,后续每天注射3次。
5、如果是败血性链球菌引起,可以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和葡萄糖,在饲料中添加福诺欣,氟苯尼考,解热舒等药物。
猪身上出现红点是什么原因?如何进行治疗?现在已经立秋了,晚上是蛮凉快的,但是白天气温还是比较高,有些养殖户反应自家的猪身上出现了红点,那么猪出现红点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猪如果出现红点症状,一般是这四类疾病,分别是附红细胞体、猪丹毒、圆环、蚊虫叮咬,以下为四种疾病的区别及治疗方法,方便大家鉴别诊断。
红点症状分类1.附红细胞体病主要是耳根后出现大量针状出血点,呈弥漫性从毛孔渗出(这是比较典型的)从远处看猪全身通红,看猪的腹部,可见铁绣色出血点。
特点:就是贫血,黄疸,呈稽留热(打针就吃食,不打针就继续发热),针状出血点,发病的早期皮肤发红,后期皮肤苍白(主要是贫血造成的)最后会发黄,消瘦,尿液从黄色最后变成酱油色(主要是溶血造成的)。
2.猪丹毒丹毒多散发,偶尔会传染给其他猪,背部皮肤有方形或菱形或圆环疹块(疹块中心为苍白色,周围红色)且疹块突出于皮肤表面,大部分的猪是发烧的,架子猪多发,特别是在夏季,疹块指压褪色,青霉素对本病效果较好;3.圆环皮炎型多群发而且点要小很多,吃喝影响不明显,主要在病猪耳部、背部、腹部、前肢、后腿、臀部等部位广泛性出现各种大小不一的红斑、斑点、丘疹,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红色或紫色,中央为黑色的病灶,持续时间长,指压不褪色,保育猪和生长猪多发,病猪可见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4.蚊虫叮咬一般是第二天突然满身是,因为多是晚上咬的;四种疾病的判断依据1.看是否发烧。
像附红细胞体和猪丹毒会引起发烧,若是圆环和蚊虫,则体温正常。
若是发烧,且指压不褪色,为附红细胞体,若是指压褪色后融合在一起,则为猪丹毒。
2.是不是急性的发病。
急性发病的情况下,个体考虑蚊虫为主,群发考虑猪丹毒。
3.根据皮肤病变进行鉴别。
附红细胞体多为针尖状出血点、猪丹毒多为方形、菱形或圆形规则疹块,圆环多呈现广泛性、大小不一的红斑、斑点、丘疹,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呈现红色或紫色,中央为黑色的病灶。
2021年第4期 吉林畜牧兽医19·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猪常见皮肤病的病因与防治措施杨行威吉林省大安市红岗子乡政府,吉林大安 1313171 猪常见皮肤病的病因1.1 营养缺乏,身体抵抗力下降食物是猪饲养过程中,成本最高的部分,因此现实中,有农户为降低成本,采用廉价的饲料,导致猪只营养不均衡,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因细菌感染而出现皮肤疾病。
大部分皮肤疾病的出现与动物的身体抵抗能力有关,除饮食外,运动也是提高动物身体素质的重要环节。
但饲养者大多为追求经济效益采用一圈多养的方式饲养猪只,压缩猪只的生活运动空间,极大地减少运动量。
在群养过程中,也会加大猪只打架咬耳的风险,皮肤损伤也是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1.2 内外环境恶劣,细菌滋生严重皮肤病的高发与周围的环境因素有关,一方面,周围环境恶劣,靠近人类活动点,往往空气质量低,尘埃螨虫多,引发皮肤疾病。
而在郊外地区,蚊虫大量的滋生繁殖,加快了相关皮肤疾病的传播。
另一方面,猪只在猪圈中排便,是细菌滋生的温床,饲养员清洁不及时,猪只长期与粪便接触也会加大皮肤疾病感染的风险[1]。
有饲养员为确保猪圈卫生,过度频繁对猪只进行清洗,也消除猪只身体的特殊保护气味,降低皮肤的抵抗能力。
对猪圈内部消毒杀菌时采用的消毒液,大多具有极强的腐蚀性,猪只皮肤的接触会腐蚀皮肤导致皮肤病的出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甚至会引发猪只中毒。
为让猪圈起到良好的防晒防雨的作用,密闭的猪舍会让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细菌浓度提高,增加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
1.3 缺乏疾病管理意识,疏于防范现实中大多饲养员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忽视对猪只的疾病管理和医疗卫生常识,例如没有定期对猪只注射疫苗,会增加猪只疾病发生风险。
当猪只出现皮肤疾病时,由于缺乏对其及时隔离,让疾病交叉传播,加大损失。
同时,饲养员也疏于对相关疾病的管理,未能及时发现初期病猪,往往在中后期才发现,导致治疗难度系数加大,治愈时间延长。
疾病防控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赭三类肤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温学思(鸡西市滴道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黑龙江鸡西158100)中图分类号:S851.33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0084(2021)02-0100-02仔猪渗岀性表皮炎也称仔猪皮脂溢,是一种全 身性皮炎,易发于仔猪,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以突然发病为特征。
猪丹毒性斑疹是由猪红斑丹毒 杆菌感染引起,以皮肤出现菱形疹块为典型特征。
猪溃疡性肉芽肿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同时继发其他疾病所致,产生严重的炎症,导致纤维性组织的 形成,一旦确诊,可针对性地使用敏感性抗生素急性治疗。
1仔猪渗出性表皮炎仔猪渗出性表皮炎(仔猪皮脂溢)是一种全身性 皮炎,发生于5~60日龄的仔猪,以突然发病为特征,发病率为10%~90%,死亡率为5%~90%。
急性 型常感染哺乳仔猪,而慢性型常见于断奶仔猪。
该病曾报道于世界上许多养猪地区。
1.1病原、病因与病机病变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葡萄球菌可以产生剥脱性毒素,但似乎不能渗入完整皮肤。
该菌分为有毒菌株和无毒菌株两种。
仔猪在感染前会发生足和四肢皮肤破损或身体撕裂伤。
这些伤害常由打斗或擦伤体表(如新愈合伤口)造成。
其他可影响该病严重性和疾病进程的诱发因素包括免疫力、卫生保健、营养及腿疥癣的存在或损伤皮肤的物体。
因此,之前暴露并已获得高水平免疫力的成年母猪将 通过初乳为仔猪提供保护。
初产母猪所产仔猪的发病率较高,在建立的SPF 群中因多数为初产母猪, 因而该病的发病率较高。
猪的抵抗力随年龄增大而 增强,但猪葡萄球菌可从老龄猪皮肤、母猪阴道和公猪包皮憩室中获得。
这些隐性携带者可作为初始收稿日期:2021-01-11作者简介:温学思(1968—).男,黑龙江鸡西人.初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检疫工作,常见.具有多发性、传染性强等特点。
生猪患该病 后死亡率同样较高,在检疫过程中必须及时有效处理。
常见的6种猪皮肤病解读猪皮肤病往往症状明显,很容易被发现,但由于种类较大,在治疗时需要注意加以区分,以免误诊误治,耽误病情。
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6种比较常见的猪皮肤病,附有病因、症状和防治策略,供参考。
1、猪痘此病由病毒引起,直接接触传染。
皮肤损伤是猪痘感染的必要条件。
猪虱及其他吸血昆虫对皮肤损伤使病毒得以进入皮肤。
大多数患畜在三周后恢复。
病变皮肤位于背部,腹部,腹股沟及大腿内侧,病变开始为丘疹,然后发展成水疱,水疱容易破裂,若继发感染会形成脓疱。
经常水疱破后会结痂。
大多数痂皮在感染三周后脱落。
此病的诊断并不难。
在临床上须与猪疥癣区别。
无并发性皮肤病的猪痘不会发痒,不难作类症鉴别。
对临床诊断如有可疑,应作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猪痘病毒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认出。
猪痘无特效疗法,治疗目的在于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控制猪痘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加强卫生管理及清除一切外寄生虫。
2、猪油皮病此病常发生于1-6周龄猪只,由葡萄球菌所引起。
这种细菌通过打架咬伤,粗糙地面磨擦及患疥螨发痒抓伤等伤口感伤而引起渗出性皮肤炎。
其发生率并不高,死亡率通常为20%,个别病例可高过80%,逐渐形成厚膜,皮肤变得黏湿及呈油脂状,随后形成龟裂硬层,皮毛粗刚,最为普遍的是四肢蹄上的创伤。
本病治疗效果不一,病发早期,以针剂抗生素治疗可收良效,感染的部分可采用局部皮肤防腐剂如碘伤冲洗。
皮肤损伤很多情况是癣引起发痒而使患畜靠墙磨擦引起,病变开始于身躯,此外,打耳号的器具不干净、剪除犬齿不合理,地面粗糙及分娩栏不卫生等也可引起。
应针对病因加以预防。
3、猪皮肤霉菌病(钱癣)钱癣可由数种癣菌引起。
最常见的一种为小芽孢菌属之钱癣病变呈圆形,直径2-10公分,单个或多个。
病变可发生在身体各部分。
病变为圆形,由棕或橘色分泌物覆盖毛发,逐渐扩大。
此类病变偶尔被误会为污垢。
此症不会引起死亡,无明显病症。
发病期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防治继发混合感染;可肌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以抗过敏;用0.2%高锰酸钾溶液洗刷全身(注意避开眼睛)后,再用0.5%碘甘油涂搽癣部。
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猪是我国的重要畜牧业生产动物,猪皮肤病的发生对猪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猪的皮肤病种类繁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包括瘙痒病、皮肤溃烂病、皮肤脱屑病和脱毛病。
这四种疾病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少的困扰。
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对于有效控制和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一、瘙痒病1、发生原因瘙痒病是由瘙螨引起的,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主要是因为猪圈清洁不到位及环境湿度较大,是瘙螨的发生和繁殖的有利条件。
2、临床表现患病的猪会出现剧烈的搔抓行为,皮肤呈现严重的擦伤和擦破,特别是头部和耳朵周围更为明显。
同时还会呈现不同程度的脱毛及患部皮红、头晕等症状。
3、防治措施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首先是要加强猪舍及周围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其次是对患病的猪要及时分离出来,对患部进行清洁消毒,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二、皮肤溃烂病1、发生原因主要由于猪舍的卫生状况较差,粪便积存和空气流通不畅等,使得猪的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和脏污的环境中,易引起皮肤溃烂症状。
2、临床表现患病的猪会出现皮肤潮湿,有溃疡和疼痛的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溃烂渗脓的情况。
2、临床表现患病的猪皮肤会出现脱屑现象,局部会有皮屑脱落,常常发生在后背、腹部、腋下等部位,皮肤表面粗糙、有灼热感。
3、防治措施首先是要加强猪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管理,保持猪圈干燥通风;其次是给猪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加强饲料的营养,增强猪的免疫力。
四、脱毛病1、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猪的饲养管理不当,饲养条件差,饲料的营养不均衡等会导致猪患上脱毛病。
猪的皮肤病主要是由猪舍清洁不到位、环境湿度过高、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均衡等原因引起的。
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清洁卫生管理是首要的,保持猪舍干燥通风;其次是加强饲养管理,饲料的合理搭配和营养均衡,增强猪的免疫力。
对于患病的猪要及时分离出来,进行局部清洁和消毒,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