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11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11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1. 介绍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2. 计算机通信初期- 第一阶段:点对点连接(1960年前)这个时期主要是通过方式线或电报线实现两台计算设备之间的直接连接。
- 第二阶段:多路复用技术(1960-1974年)多路复用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个物理链路,并且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3. ARPANET与互联网诞生- 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是美国军方资助下研究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广域网,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运行并逐渐扩大规模。
- TCP/IP协议栈发明者Vint Cerf 和 Bob Kahn 提出TCP/IP 协议栈, 它定义了在ARPANET上如何封装、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并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到达目标地址,这也奠定了今天互联网基础架构所使用的核心协议。
4. 网络拓扑结构演进a) 总线型拓扑结构b) 星形拓扑结构c) 环状和网状拓扑结构5.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商业化网络服务提供商(ISP)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专门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上网服务的ISP。
- Web浏览器与万维网(World Wide Web, WWW)Tim Berners-Lee 发明了Web浏览器,并创建了WWW这一基于超文本的信息系统,这使得广大公众可以更方便地使用Internet资源。
6. 移动通信技术对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影响a)2G、3G、4G移动通信标准7. 物联网(IoT)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演进8. 区块链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附件:1)ARPANET原始设计图纸(PDF格式)2)TCP/IP协议栈详解(Word文档)法律名词及注释:- ARPANET:美国军事部资助建立起来并运行至今最早期间接连接全球范围内各种类型电子设备之先驱性因特尔封包交换物理架構。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使其能够互相交换信息和共享资源的技术。
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通信、商务还是娱乐,计算机网络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从早期的局域网到如今的互联网,带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演变过程。
1. ARPANET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部ARPA(高级研究计划局)为了解决军方间的通信问题,创建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网络。
ARPANET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将多个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了点对点的通信。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网络还比较简单,只能连接少数计算机,且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
2.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民用计算机开始出现。
为了适应新的需求,研究人员开始思考如何将不同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这就催生了互联网的概念。
在1974年,互联网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当时的互联网只是由少数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相互连接而成的。
1983年,互联网采用TCP/IP协议成为国际标准,实现了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
3. World Wide Web(WWW)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改变了互联网的使用方式,这就是World Wide Web的诞生。
WWW由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通过建立超文本系统,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简单的浏览器访问各种网页资源。
WWW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也为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应用提供了条件。
4.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趋势。
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iPhone智能手机,开启了智能手机的时代。
智能手机的普及加速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并催生了大量的移动应用程序和服务,如社交媒体、移动支付、在线购物等。
5. 物联网和5G时代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物理设备,实现设备间的信息交换和互联互通。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及趋势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由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传输。
起初,计算机网络是由点对点连接的方式构成的,而且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
1969年,美国的ARPANET系统建立起来,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广域网,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在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网络经历了分组交换的革命。
分组交换是一种数据传输的方式,通过将数据分成较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这使得计算机网络的规模逐渐扩大,从局域网扩展到城域网和广域网。
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计算机网络真正进入了百姓家。
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信息的获取、交流和共享变得更加迅捷和广泛。
同时,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也不断创新,如TCP/IP协议、万维网等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宽带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
未来计算机网络将更加注重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2. 移动化: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移动网络进行工作、学习和娱乐。
未来计算机网络将更加注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移动网络体验和服务。
3. 安全性:随着网络犯罪的增多,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未来计算机网络将更加注重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
4.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物理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智能控制。
未来计算机网络将更加注重物联网的发展,打造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更加智能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5. 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式,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各种计算资源和服务。
未来计算机网络将更加注重云计算的发展,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计算资源。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各行各业都能够看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子,这充分说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20世纪50年代)第二阶段:多个自主功能的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形成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阶段:形成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末)第四阶段:向互连、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时,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在美国本土北部和加拿大境内,建立了一个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译成中文为赛其系统),进行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人们把这种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该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计算机网络的雏形,因此也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
60年代初美国航空订票系统SABRE-1就是这种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典型应用,该系统由一台中心计算机和分布在全美范围内的2000多个终端组成,各终端通过电话线连接到中心计算机。
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的典型结构是计算机通过多重线路控制器与远程终端相连,如图1-1-2所示。
图1-1-2 单机系统的典型结构示意上述单机系统有以下两个主要缺点:(1) 主机既要负责数据处理,又要管理与终端的通信,因此主机的负担很重。
(2) 由于一个终端单独使用一根通信线路,造成通信线路利用率低。
此外,每增加一个终端,线路控制器的软硬件都需要做出很大的改动。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计算机的使用仅限于大型机房内的内部通讯。
然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里程碑式的进步和革新,下面将逐一介绍。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以简单的点对点通信为主。
当时的计算机网络主要使用专用线路连接计算机,通信速度相对较慢且成本较高。
1969年,美国国防部开始启动一个名为ARPANET的项目,该项目为计算机网络建立了分组交换的基础。
分组交换技术利用将数据划分成若干小包进行传输,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效率。
7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互联网技术逐渐取代了专用线路,并成为了计算机网络的主要通信方式。
1973年,美国的大型计算机网络开始采用TCP/IP协议,这个协议成为了互联网通信的标准。
除了TCP/IP协议的引入,此时期的互联网还提出了域名系统(DNS)以及电子邮件等应用。
进入80年代,计算机网络开始走向商业化发展。
1983年,互联网正式宣布将采用TCP/IP协议作为唯一的标准,并将ARPANET分割成新的独立网络。
此时,互联网开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量用户,计算机网络的规模急剧扩大。
90年代初,Web技术的发展成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里程碑。
1990年,英国科学家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将超文本、URL和HTTP等技术结合起来,为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Web的出现使得网络上的信息得以更加方便地浏览和分享,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发展。
21世纪初,计算机网络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无处不在的网络。
大规模的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开始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和在线商务等应用的兴起,使得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至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仍在不断推进。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的创新都在为计算机网络带来新的变革。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但只能是单机工作,给用户使用计算机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后来开发了具有收发功能的终端和电传机,这样用户就可以在终端输入数据通过通信线路将其发往远地的计算机,而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也可以回送给终端用户。
这就是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的开始,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联接,也称之为主从式网络。
七十至八十年代,出现了以个人电脑为主的商业计算模式,由于认识到商业计算的复杂性,局域网产生了,多台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可以共享硬件及软件资源,从而大大降低了商业用户打印机和磁盘的费用。
到了八十至九十年代,远程计算的需求不断地增加,迫使计算机界开发出多种广域网协议,网间网的互联极大程度地发展起来。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可以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即局域网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7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是计算机局域网的形成阶段。
基本特点是计算机局部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组织体系,形成了基本的体系结构。
第三阶段:80年代初期是计算机局部网络发展的成熟阶段。
在这一阶段,计算机局部网络开始走向产品化、标准化,形成了开放系统的互连网络。
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基本网络发展更加成熟,它将进一步促使全球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
网络并不新鲜。
在计算机时代早期,众所周知的巨型机时代,计算机世界被称为分时系统的大系统所统治。
分时系统允许你通过只含显示器和键盘的哑终端来使用主机。
哑终端很像PC,但没有它自己的CPU、内存和硬盘。
靠哑终端,成百上千的用户可以同时访问主机。
这是如何工作的?是由于分时系统的威力,它将主机时间分成片,给用户分配时间片。
片很短,会使用户产生错觉,以为主机完全为他所用。
在七十年代,大的分时系统被更小的微机系统所取代。
微机系统在小规模上采用了分时系统。
所以说,并不是直到七十年代PC发明后,才想出了今天的网络远程终端计算机系统是在分时计算机系统基础上,通过Modem调制解调器和PSTN公用电话网把计算机资源向地理上分布的许多远程终端用户提供共享资源服务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历程回顾计算机网络技术(Computer Networking Technology)是指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以便它们之间能够传递数据和共享资源的技术和方法。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
本文将回顾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历程,从早期的局域网到现代的云计算,一一进行介绍。
1. ARPANET与早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当时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推动了一项名为ARPANET的计划,旨在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共享。
1969年,第一条ARPANET链路建立成功,这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诞生。
2. 局域网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扩展到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户。
局域网(LAN)作为连接同一地区计算机设备的网络,开始被广泛采用。
Ethernet技术的出现使得局域网的建设更加简便和经济。
3. 互联网的兴起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共享和通信,互联网应运而生。
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美国,当时美国国防部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推动了一项名为TCP/IP协议的标准化工作,确立了互联网的基本架构。
4. 互联网的商业化和普及1990年代是互联网实现商业化和普及的关键时期。
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和WWW浏览器的推出,使得互联网更加易用和普及。
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收发电子邮件、进行在线聊天等活动,互联网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5.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逐渐崭露头角。
2G、3G、4G等无线通信技术的推广,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和平板电脑访问互联网。
移动应用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互联网体验和服务。
6. 云计算与物联网近年来,云计算和物联网成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云计算将计算资源和存储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利用这些资源。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了现代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 第一阶段:单机操作时代(1960年代-1970年代)计算机发明之初,只有单台计算机,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远程操作和信息交流等功能,因此计算机网络还没有出现。
直到196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计算机网络开始萌芽。
在这个阶段,人们使用了串口通信、打印机共享等方式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了最初的“点对点”网络,用于数据传输和远程操作。
但是由于网络规模小,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所以其功能十分有限。
2. 第二阶段:局域网时代(1980年代-1990年代)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大型机的出现,局域网逐渐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形式。
1980年代,以太网、令牌环、FDDI等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
此时,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并可支持多种应用系统的同时运行。
3. 第三阶段:因特网时代(1990年代至今)1989年,因特网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网络进入了新的时代。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计算机网络开始向“广域”方向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共享资源和信息。
同时,万维网也随着Web技术的发展而兴起,使得人们可以在因特网上快速地访问各种信息资源。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之一,革命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但是,随着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计算机网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未来趋势1. 无处不在的计算机网络未来,计算机网络将会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智能空气”,随时随地为人们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支持。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案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重要成果。
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
在早期,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
当时,计算机还是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设备,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
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人们开始研究计算机通信技术。
这一时期的网络主要是基于终端主机模式,即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大型主机上,用户通过终端向主机发送指令和接收数据。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建立了ARPA 网,这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ARPA 网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提高了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它还引入了网络协议的概念,为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制定了统一的规则。
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逐渐从军事和科研领域走向商业和民用领域。
局域网(LAN)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太网成为了最常见的局域网技术之一。
以太网采用了共享介质的访问控制方式,使得多台计算机能够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进行高速通信。
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网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互联网基于 TCP/IP 协议,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全球网络。
这一时期,万维网(WWW)的发明使得互联网的应用更加广泛和便捷,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各种网站,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开展商务活动。
进入 21 世纪,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呈现出高速化、智能化、移动化和融合化的趋势。
高速宽带网络技术不断涌现,如光纤通信、ADSL 等,使得网络传输速度大幅提高。
无线网络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如WiFi、蓝牙等,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
同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移动应用层出不穷,如社交媒体、在线支付、移动办公等。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计算机网络是人类社会日益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创造之一。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下面将会分别介绍。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的起源196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瑟夫·卡尔奇罗克和列纳德·克莱克设计出了第一台计算机,名为“TX-2”。
而在同一时期,美国国防部正寻求一种新的通信方式,以保证分散部署的军队之间的通信联络。
于是,美国国防部在1969年创造了第一个计算机网络——阿帕网。
阿帕网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开发的,旨在将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以便共享信息和资源。
这个计算机网络通过一种叫做“分组交换”的技术,将数据分成小的数据包,然后在互联网上传输,以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
这个技术最初是由保罗·巴洛(Paul Baran)在1960年开发的。
第二阶段:中心化计算机网络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技术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称为中心化计算机网络。
在这种计算机网络中,一个主要的中心计算机连接多个外围计算机,这些外围计算机通过一个高速网络与中心计算机连接。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协调、集中管理网络,同时也能避免“网络阻塞”现象的出现。
第三阶段:分布式计算机网络20世纪80年代以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开始兴起。
这种计算机网络架构的特点是所有计算机都可以互相通信、互相发掘和接收资源和数据,不需要中心化的服务器来控制整个网络。
这样的网络架构在信息时代的爆发中迅速转型,并且变得日益普遍。
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互联网的应用带来了重大影响。
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这个发明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超文本页面(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来查看文字、图片和其他媒体资源,并且可以点击链接跳转到其他网页上。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计算机网络发展史1. 前言2.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在上世纪50年代初,计算机还处于早期阶段,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用途。
当时的计算机之间主要是通过专用线缆进行连接,形成了最早的计算机网络。
这些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用于数据共享和远程访问,但规模较小,速度较慢。
3. ARPANET的诞生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为了解决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问题,启动了ARPANET项目。
ARPANET是全球第一个大规模的计算机网络,它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数据包的方式传输信息。
ARPANET在1969年正式建成,并迅速发展起来。
它为后来的互联网奠定了技术基础。
4. 互联网的崛起上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构建一个全球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
在1973年,由美国国防部资助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项目启动。
互联网是基于TCP/IP协议族的计算机网络,它的目标是连接全世界的计算机,实现信息的全球共享。
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主要被科研机构、大学和军队使用,规模相对较小。
到了90年代初,互联网开始商业化,成为了商业和个人用户的主要工具。
随后,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和应用,成为了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重要工具。
5.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1世纪初,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通过无线网络技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获取信息和进行各种交流活动。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6. 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的计算机网络将更加智能化、自主化和全球化。
人们可以期待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安全的通信环境。
计算机网络将继续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7.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全球化交流。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提出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分散式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以便于军队和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
ARPANET于196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世界上第一个广域网(WAN)。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在1970年代,互联网的概念逐渐形成,成为一个将多个网络连接在一起的概念。
此时,TCP/IP协议也被发明出来,它成为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1980年代,互联网扩展到了国际范围。
一些独立的网络开始相互连接,形成了国际互联网。
1983年,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为了解决地址分配问题,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了域名系统(DNS),用于将IP地址映射为易于记忆的域名。
1990年代,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
万维网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让用户能够通过浏览器浏览网页。
此外,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等通信工具也迅速流行起来。
21世纪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移动设备和传感器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并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对计算机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速、安全和可靠的网络连接变得更加重要,以支持各种应用和服务的需求。
总之,计算机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ARPANET到如今的互联网,其变革速度和广度令人瞩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将继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程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目前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20世纪初,电报和电话是唯一的远程通信手段,它们共享了铺设通信线路的基础设施。
上世纪5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家开始尝试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共享计算和数据资源。
1957年,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SAGE (North American Air Defense Command的Semi-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系统)开始运行。
SAGE网络利用电话线路连接了多个计算机,实现了实时共享数据和计算资源。
虽然该网络主要用于军事目的,但它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60年代,计算机网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64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启动了一个称为ARPANET的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分布式的计算机网络,以解决各个研究机构之间的通信问题。
1969年,ARPANET正式建成,连接了4个节点,实现了分组交换和包含错误检测功能的传输协议。
这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成为一个真正的现实。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大量的研究和技术进步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
这些包括UNIX操作系统的出现、以太网的发明、TCP/IP协议的建立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的出现等等。
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计算机网络在学术界、军事界和商业界得到广泛应用。
进入90年代以后,互联网的出现引起了计算机网络领域的革命。
1991年,互联网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主流的计算机网络形式。
互联网建立在TCP/IP协议上,通过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提供的服务,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和资源共享。
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发展概要随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的十多年时间内,由于价格很昂贵,电脑数量极少。
早期所谓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其形式是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连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看做为最简单的局域网雏形。
最早的Internet,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的。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都来自ARPAnet。
ARPAnet不仅进行了租用线互联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而且做了无线、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其结果导致了TCP/IP问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
1980年前后,ARPAnet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协议的转换工作,并以ARPAnet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
1983年,ARPAnet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的转换,并在 UNIX()上实现了TCP/IP。
ARPAnet在技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TCP/IP协议的开发和应用。
2个著名的科学教育网CSNET和BITNET先后建立。
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规划建立了13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及国家教育科技网。
随后替代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8年Internet 开始对外开放。
1991年6月,在连通Internet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Internet成长速度一发不可收拾。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第一代:远程终端连接20世纪60年代早期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
只提供终端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子网之间无法通信。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阶段(局域网)20世纪60年代中期多个主机互联,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一)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早期的计算机系统是高度集中的,所有的设备安装在单独的机房中,后来出现了批处理和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所连接的多个终端连接着主计算机。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许多系统都将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出现了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它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典型应用是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联合研究,20世纪60年代投入使用的飞机订票系统SABRE-I,它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个终端组成(这里的终端是指由一台计算机外部设备组成的简单计算机,有点类似现在所提的“瘦客户机”,仅包括CRT控制器、键盘,没有CPU、内存和硬盘)。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为了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并减轻主机负担,已经使用了多点通信线路、终端集中器、前端处理机FEP(Front-End Processor),这些技术对以后计算机网络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以多年线路连接的终端和主机间的通信建立过程,可以用主机对各终端论询或者由各终端连接成雏菊链的形式实现。
考虑到远程通信的特殊情况,对传输的信息还要按照一定的通信规程进行特别的处理。
当时的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这样的计算机系统具备了通信的雏形。
(二)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远程大规模互联)60年代出现了大型主机,因而也提出了对大型主机资源远程共享的要求,以程控交换为特征的电信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远程通信需求提供了实现手段。
第二代网络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与20世纪60年代后期。
这种网络中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
IMP和它们之际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是指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而形成的一种网络系统。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以下是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发展阶段:1. 起始阶段计算机网络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领域。
最初的网络架构采用的是分散式的结构,每个连接的计算机都是独立的实体。
2. 分组交换技术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随着分组交换技术的出现,计算机网络开始朝着现代意义上的互联网发展。
分组交换技术将数据分成小块进行传输,使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和可靠。
3. 互联网的诞生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诞生了。
互联网是一个由多个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性网络,它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都能互相交流和共享信息。
4.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普及开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交流平台。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在线交流等活动。
5.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21世纪初,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开始崭露头角。
人们不再局限于通过有线网络访问互联网,而是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享受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6.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发展近年来,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给计算机网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云计算使得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集中在云端,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资源。
物联网则将各种设备和传感器连接到网络中,实现设备间的智能互联。
总结来说,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分散结构、分组交换、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及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发展概要随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的十多年时间内,由于价格很昂贵,电脑数量极少。
早期所谓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其形式是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连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看做为最简单的局域网雏形。
最早的Internet,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的。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都来自ARPAnet。
ARPAnet不仅进行了租用线互联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而且做了无线、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其结果导致了TCP/IP问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
1980年前后,ARPAnet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协议的转换工作,并以ARPAnet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
1983年,ARPAnet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的转换,并在 UNIX(BSD4.1)上实现了TCP/IP。
ARPAnet在技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TCP/IP协议的开发和应用。
2个著名的科学教育网CSNET和BITNET先后建立。
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规划建立了13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及国家教育科技网。
随后替代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8年Internet 开始对外开放。
1991年6月,在连通Internet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Internet成长速度一发不可收拾。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第一代:远程终端连接20世纪60年代早期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
只提供终端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子网之间无法通信。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阶段(局域网)20世纪60年代中期多个主机互联,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包括:通信子网、用户资源子网。
终端用户可以访问本地主机和通信子网上所有主机的软硬件资源。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广域网、Internet)198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开放体系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RM),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实现互连。
TCP/IP协议的诞生。
第四代: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多业务,大数据量)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信息高速公路ATM技术、ISDN、千兆以太网交互性:网上电视点播、电视会议、可视电话、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络图书馆等高速、可视化。
中国的网络发展史1、Internet的阶段性发展我国的INTERNET的发展以1987年通过中国学术网CANET向世界发出第一封E-mail为标志。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四大主流网络体系,即:中科院的科学技术网CSTNET;国家教育部的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原邮电部的CHINANET和原电子部的金桥网CHINAGBN。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试验阶段。
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Internet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但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1996年,同样是起步阶段。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Internet,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
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Internet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Internet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至1996年底,中国Internet 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Internet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国快速最为快速的阶段。
国内Internet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
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1000万。
据中国Internet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 6800万人。
这一数字比年初增长了890万人,与2002年同期相比则增加了2220万人。
中国目前有五家具有独立国际出入口线路的商用性Internet骨干单位,还有面向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非营利性Internet骨干单位。
现在有600多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经营的有140家。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八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
【网络的分类】按覆盖范围分:局域网LAN(作用范围一般为几米到几十公里)城域网MAN(界于WAN与LAN之间)广域网WAN(作用范围一般为几十到几千公里)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环型星型网状按信息的交换方式来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报文分组交换——出自《百度百科》点评:一九九三年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而在这十多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信息风暴,信息技术几乎触及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了信息技术,现代文明的生活将无从谈起。
计算机网络的历史由来及发展过程Internet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通过它,人类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会。
人们用各种名称来称呼Internet,如国际因特网络、因持网,互联网、交互网络、网际网等等,它正在向全世界各大洲延伸和扩散,不断增添吸收新的网络成员,已经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从某种意义上说,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这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60年代初。
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在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
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矾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
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 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
由此可看到E-mail、FTP和Telnet是Internet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E-mail和FTP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
1972年,全世界电脑业和通讯业的专家学者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就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达成协议。
会议决定成立Internet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
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
至1974年,IP(Internet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问世,合称TCP/IP协议。
这两个协议定义了一种在电脑网络间传送报文(文件或命令)的方法。
随后,美国国防部决定向全世界无条件地免费提供TCP/IP,即向全世界公布解决电脑网络之间通信的核心技术。
TCP /IP协议的核心技术的公开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大发展。
到1980年,世界上既有使用TCP/IP协议的美国军方的ARPA网,也有很多使用其它通信协议的各种网络。
为了将这些网络连接起来,美国人温顿·瑟夫(Vinton Cerf)提出一个想法:在每个网络内部各自使用自己的通讯协议,在和其它网络通信时使用TCP/IP协议。
这个设想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诞生,并确立了TCP/IP协议在网络互联方面的地位。
80年代初,ARPANet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没有获得美国联邦机构合同的学校仍不能使用。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始着手建立提供给各大学计算机系使用的计算机科学网(CSNet)。
CSNet是在其他基础网络之上加统一的协议层,形成逻辑上的网络,它使用其他网络提供的通信能力,在用户观点下也是一个独立的网络。
CSNet采用集中控制方式,所有信息交换都经过CSNet-Relay(一台中继计算机)进行。
以上这些网络都相继并入Internet而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Internet成为全世界各种网络的大集合。
Internet的又一次快速发展源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的介入,即建立NSFNET。
80年代初,美国一大批科学家呼吁实现全美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共享,以改进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抵御欧洲和日本先进教育和科技进步的挑战和竞争。
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4台巨型计算机,希望各大学、研究所的计算机与这4台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
最初NSF曾试图使用ARPANet作NSFNET的通信干线,但由于ARPANet的军用性质,并且受控于政府机构,这个决策没有成功;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出资,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通讯协议,建立名为NSFNET的广域网。
1986年NSF投资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依利诺斯大学和康纳尔大学建立5个超级计算中心,并通过56Kbps的通信线路连接形成NSFNET 的雏形。
1987年NSF公开招标对NSFNxT进行升级、营运和管理,结果IBM、MCI和由多家大学组成的非盈利性机构Merit获得NSr的合同。
1989年7月,NSFNET的通信线路速度升级到了T1(1.5MbpS),并且连接13个骨干结点,采用MCI提供的通信线路和IBM提供的路由设备,Merit则负责NSFNET的营运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