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之我见
- 格式:pdf
- 大小:213.76 KB
- 文档页数:2
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之我见音乐课堂教学是传播美育的主要途径。
如何进行教学,怎样设置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有兴趣、乐学、愿学,从而达到传播美、感受美、鉴赏美的目的,是每一位音乐教学工作者时时要解决的课题。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音乐课堂教学谈点体会。
一、用猜想的理念进行欣赏课教学欣赏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上好欣赏课?每位音乐教师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教法。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把‘猜想’的理念引进课堂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所谓‘猜想’即对所要欣赏的内容不讲或少讲,由学生通过听赏产生内心体验,进而产生疑问,由疑问带领探究出音乐的真谛。
达到欣赏美,感受美的目的。
例如欣赏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课时,开始我没有过多的进行教材介绍,只是让学生听音乐谈感受。
当苏州弹词的唱腔响起,学生立刻被吸引住了,眼睛里充满了大问号,继而小声的议论开来——这是什么音乐?怎么词一句也听不懂?听着好像是在哭……看着学生们热烈的讨论,这时我说:“大家说的很好,很对。
刚才大家听到的音乐叫做苏州弹词,是戏曲的一个种类,常使用苏州的方言演唱,所以我们听不懂。
这是以毛主席所写的一首词为背景而创作的戏曲音乐。
“杨”、“柳”分别代表两位逝去的烈士,其中“杨”代表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
这首词倾注着主席对妻子和友人的深深的怀念之情,所以大家听起来好像是在哭诉”。
如果上面的例子使用正常的教学顺序:先介绍教材内容,再欣赏。
这样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机械地跟着教师走,没有想象和体验的空间,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引导学生演唱优秀的通俗歌曲曾经的《小螺号》,《外婆的澎湖湾》,《童年》等经典的校园歌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
而今能够在学生中间传唱的校园歌曲却少之又少,加之音乐教材的歌曲过于刻板。
所以时常能看到中学生带着耳机,摇头晃脑地学唱着时下的流行歌曲。
我们不能说流行歌曲不好,而是这些歌曲中很多是描写成人的内心情感,不是很适合中学生的心理成长。
那么作为音乐教师就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欣赏和演唱一些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
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之我见合作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在心理上的认同,在行为上的配合。
没有合作,音乐就不能产生和存在。
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音乐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成为当前新课改强调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
那么,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呢?一、平等的参与式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
的确,真挚的情感是不应有什么贵贱之分的,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
在音乐课堂上,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老师。
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环节,积极主动地做他们的朋友。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
惟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
例如:我在教《丰富多彩的进行曲》这一课时让学生欣赏《婚礼进行曲》,我和学生一起参与表演,分别扮演新郎新娘,随着音乐感受乐曲的特点。
此时,学生们都感到老师能和他们一起表演觉得很开心,很高兴。
其实老师的一个赞美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对学生来说都是最好的奖励。
而我又在表扬的话语中作了些改革。
比如我在教初一年级节奏练习时,我把它设计成“找朋友”的游戏,模仿老师的节奏念歌词。
念对的学生我就表扬他:“你真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握握手。
”简单的一个握手,使学生的兴趣骤然提高。
在以后的师生交流中,老师就不像以前那样严肃,而学生也不那么拘谨,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也会变的更加融洽了。
二、合作—互补式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音乐课改之我见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
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
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
这样,在长期的、多次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了人格发展。
所以说,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师的育人观念,灵活应用教材,同时结合地方特色编写教材。
迎合学生的内心需要。
一、音乐教师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1.新课标提出“提倡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现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教材中提倡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贴近自然,采取围绕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主题内容为单元的办法,选取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的音乐材料,使学生在富有自觉性和自主性的学习中感受音乐,逐渐培养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审美和情感内涵的能力。
2.教师要不断学习,明确音乐教学方向,主导音乐教学过程,提示音乐教学方法,决定音乐教学结果。
明示音乐教学计划,界定音乐教学范围,规范音乐教学进度,提出音乐教学要点。
调节音乐教学过程,制约音乐教学方式,变化音乐教学方法,调控音乐教学操作,检测与评价音乐教学过程和效果。
二、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迎合学生的内心需要音乐课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尊重儿童的自然创造能力。
教师的作用是基于儿童自己的动作、声音和设计开展启发式的教学活动,随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自然喷发。
教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进行时自然地学会知识与技能。
教师总是耐心地诱发学生对创造的自然需要,不急于催促学生追求所谓的艺术结果,否则会改变其创造的性质。
音乐课的游戏性,是迎合学生的内心需要,主张开展种种带游戏倾向的教学活动。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随笔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始终坚信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美育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发展音乐才能,同时注重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以下是我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
音乐教学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应该让学生在乐曲中体会美、感受音乐的力量。
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我会选择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作品,例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例如合唱、乐器演奏等,让他们亲身感受音乐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表现力是学生在音乐演奏或表演过程中所表达出的情感和感受。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技巧,例如正确的发声、节奏掌握、音高准确等,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我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表演活动,例如学校音乐会、校园文艺晚会等,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音乐表现力。
通过这些表演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
另外,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音乐鉴赏能力是指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语言,例如乐理知识、乐曲结构等,让他们能够理解音乐的本质和内涵。
同时,我会选择一些经典音乐作品,例如贝多芬的交响乐、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等,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此外,我还会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音乐展览等活动,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音乐是一种集体艺术,需要学生在团队中协作完成音乐演奏或表演任务。
在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合唱、乐团等集体活动,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通过分享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随笔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深深感受到了音乐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音乐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在开展音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在此,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大多数初中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他们对音乐可能会有一些误解或者困惑。
因此,作为教师,我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听音、发声、乐器演奏等音乐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我通常通过播放精选的音乐作品、引入有趣的音乐游戏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对于那些对音乐比较抗拒的学生,我会采取一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比如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音乐,或者找一些与他们兴趣相关的音乐进行教学,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其次,我认为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音乐教学中,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听、说、唱、读、写、演奏等,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比如,在教授音乐理论知识时,我会选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习音乐基本的理论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还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合唱团、乐团、合奏组等音乐团队中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演奏技巧。
在教学资源方面,我会充分利用音乐教材、多媒体教具、音乐软件等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效。
另外,我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音乐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音乐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观察力、思维能力等。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分析,让他们学会欣赏音乐、感知音乐,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同时,我也会教授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
初中音乐教学随笔引言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在初中阶段,音乐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力。
本文将分享个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初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力各不相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引入不同风格的音乐、不同节奏的乐曲或者不同形式的表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安排一次学生自选曲目演唱比赛,或者组织观看音乐剧等,让学生们充分参与,体验音乐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音乐是一门需要团队合作的艺术,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们一起编排乐曲、进行合唱或者合奏等活动,让他们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互相协调和配合。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音乐技巧和表演能力的提升,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现代技术的进步为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多机会。
通过利用技术手段,可以更加生动地呈现音乐知识和技巧。
例如,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各种音乐演奏视频、音乐制作软件等,让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创作过程。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
通过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音乐创作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绝佳途径。
可以通过课堂上的音乐创作活动,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音乐作品。
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编写歌词、创作旋律以及使用乐器进行演奏,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关于演奏和唱歌的技巧,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样重要。
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
可以安排合理的课堂时间安排,既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又进行实践演奏。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乐理练习和乐曲解析,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审美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