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报告中,人权与跨国公司和其他工商业企业问题工作组概
- 格式:pdf
- 大小:980.77 KB
- 文档页数:22
浅谈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跨国公司是指在多个国家经营业务的公司,它们通常拥有庞大的产业链和全球化的业务网络,由于其规模庞大、跨国经营的特性,跨国公司在国际上的人权责任问题备受关注。
人权是指人类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包括生存权、平等权、言论自由等。
而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化经济的代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经营活动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权的保障和尊重,因此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问题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在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方面,主要包括员工权益、供应链管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首先要关注的是员工权益,跨国公司在各国开展业务时,需要遵守当地的劳工法律法规,并确保员工的基本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以及一些公司的利润导向,可能会出现一些违反劳工权益的现象,例如强迫劳动、薪酬低下、工作环境恶劣等。
跨国公司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同时加强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监督,防止劳工权益被侵犯。
其次是供应链管理,跨国公司通常拥有庞大的供应链体系,而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往往分布在全球各地。
跨国公司应当对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劳工权益,并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跨国公司还应当关注供应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避免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在供应链管理中,跨国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供应商的合规性审核和监督,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遵守人权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除了员工权益和供应链管理,跨国公司还应当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承担起环境责任,做到“减少污染、保护生态”。
跨国公司还应当关注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
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对当地员工和环境的责任,更是对整个全球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责任。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参考答案答案第一篇: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参考答案答案参考答案1、跨国公司对世界、对母国、对东道国的影响? 1.对整个世界的影响(1)跨国公司推动资本、技术、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组合,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2)跨国公司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3)跨国公司提高消费者的生活品质;(4)跨国公司推动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5)跨国公司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并且,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2.对母国的影响利益:(1)提高技术成果的产出;(2)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3)获取创造性资产;(4)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危害:(1)加快成熟产业的衰退,可能造成产业空心化;(2)可能加剧本国的失业。
3.对东道国的影响:利益:(1)获得建设资金;(2)有助于接触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3)解决就业问题;(4)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危害:(1)加剧污染;(2)自然资源可能被掠夺性开发;(3)危害产业安全。
2、跨国公司管理与国内公司管理有何联系和区别? 1.相同点:自然属性 2.不同点:(1)环境异质性;(2)潜在市场规模更大。
3.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有何理论贡献与不足?主要观点:(1)竞争市场和特定优势的存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2)如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企业没有必要对外直接投资;(3)如果企业没有特定优势,那么,企业没有能力进行对外直接投资;(4)企业必须依靠特定优势,以克服国外劣势,在东道国取得竞争优势。
贡献:区分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首次正式地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不足:(1)无法完整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2)优势的跨国转移经常困难重重。
(3)建立在时间压缩不经济性基础上的能力很难被模仿、移植。
(4)具有社会复杂性的资源较难转移、培育。
4、内部化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与不足?主要观点:中间产品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
这些中间产品,不只是半成品、原材料,更为重要的是专利、专用技术、商标、商誉、管理技能和市场信息等知识产品。
国际人权法跨国公司责任与人权保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其在人权保护方面的责任备受争议。
国际人权法在此扮演着关键角色,旨在确保跨国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尊重和保护人权。
本文将探讨国际人权法对跨国公司的责任以及人权保护的意义。
一、国际人权法对跨国公司的责任国际人权法是一系列法律规范,规定了国家、政府机构以及非国家行为者对人权的责任和义务。
尽管国际人权法多数针对国家行为者,但近年来,人权领域内的讨论逐渐将焦点转移到了跨国公司这类非国家行为者身上。
1.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CSR)是一种自愿性质的责任,指跨国公司在其商业活动中,不仅要履行法律要求,还要尊重人权、保护环境并对利益相关者负责。
尽管CSR并非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其已成为跨国公司行为的重要准则。
2. 人权尽职调查人权尽职调查是指跨国公司在开展业务或投资前,进行涵盖人权风险的尽职调查,以预防并应对可能对人权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
这包括评估供应链中的潜在人权问题、与当地社区协商和合作以及实施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3. 保护受影响群体的权益跨国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需积极保护受其影响的群体的权益。
这包括确保劳工权益得到尊重、避免破坏当地环境和文化、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等。
此外,跨国公司还应确保不参与侵犯人权的活动,如强制劳动、歧视、污染等。
二、国际人权法对人权保护的意义国际人权法在跨国公司领域的应用,对于人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强制性规范国际人权法提供了对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的规范标准,使得人权保护不再局限于国家,将其扩展到了企业层面。
这使得跨国公司无法逃避其在人权领域的责任,强化了对人权侵犯的防范和惩治。
2. 促进可持续发展跨国公司在遵守国际人权法的前提下,合理开展经营活动,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不仅能够减少环境破坏和社会冲突,还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当地社区和经济带来可持续的福祉。
3.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人权法的实施需要国际合作和协调。
国际企业管理含答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国际企业管理》复习大纲第一章国际企业管理:全球视角一、本章学习目标:了解跨国公司;掌握跨国经营的动因;理解跨国经营的意识;了解跨国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二、知识要点1、何谓国际企业?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涉及国际范围内的产品、技术、劳务、信息、资金、人才等的流通和管理,而从事上述经营活动的企业称之为国际企业。
2、何谓跨国公司?如果一个公司,它的营业收入的1/4来源于海外,我们通常认为它可以被称为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跨国公司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中央决策系统;跨国公司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全球的视野;跨国公司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营管理。
3、跨国经营的动因1)跨国经营的传统动因是:保证关键原材料的供应;扩大销售;得到更低成本的生产要素。
2)跨国经营的当代动因----获得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4、跨国经营的意识1)国际化意识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许多跨国公司的经理们倾向于把公司的海外经营业务看做某种前哨基地,它的主要作用是以不同方式支持国内母公司的发展,诸如扩大国内生产线的销售量,为国内生产经营活动供应原材料或零部件等。
这种认识就属于国际化战略意识。
2)多国意识多国化战略意识的伴随,承认和强调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经营环境之内的差异。
具有这种意识的公司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改进自己的产品、战略和管理实践,采用更为灵活的国际化经营方法。
那些公司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性战略建立在公司全球分布的子公司在不同国家多重响应战略的基础之上。
3)全球化意识不同国家的习俗和偏好的共同之处大于相异之处,或者说通过给顾客提供具有适当成本和质量优势的标准化产品,促使过去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多样性习俗和偏好逐步趋同。
4)跨国意识许多世界性公司认识到响应当地市场和当地的政治需要,这种在公司维持全球化效能的同时对当地更为灵敏的反应,我们称之为跨国战略意识。
在跨国意识中,核心活动和资源既没有完全集中在母公司,又没分散经营,以便每个子公司能因地制宜地执行它们的任务。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练习 A 及答案解析1.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新中国的建立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B.美国有十五个州制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C.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D.尽管巴以局势再度恶化,但布什仍表示将在近期宣布他的中东和平方案。
2.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和诗人,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B.新调来的X教师不辞辛劳,走宿舍,跑饭堂,组织同学清扫教室,从清早,一直干到很晚才休息。
C.传统的画竹采用直幅,因为这样能较好地表达篁竹的挺拔、气势与高洁。
D.X晓庆在的房产总共有 5 处 20 余套,是她在不同时期分别买下的,其中渗透了她的发家、婚变以及偷税漏税的过程。
3.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上世纪以来,人类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六大高技术领域有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和进展,其XX息技术的飞速开展尤为光荣夺目。
B.坐在餐桌前,房主人十分礼貌地请罗薇点菜,既不过分殷勤,也不失之热情,似乎是在极力塑造着自己的儒商形象。
C.作为一个股票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股票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情况,尽量防止投资风险,以便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D.这城市的美丽风景吸引着大批中外旅游者,尤其是在风光迷人的海边,总可以看到成群的旅客。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清明节前后,学校派出了几十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劳动。
B.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的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
C.终究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答复是否认的。
D.英国是否能成为欧洲制度的积极设计者而不再是被动的参与者,最终将取决于当今英国政治家和人民的勇气和智慧。
5.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团结那些跟自己“合不来〞“看不惯〞的同志。
B.读自己的书,可以动手画出重要的地方;倘是借阅的,不能做记号,可以摘记下来。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A.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B.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C.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不断增长D.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国际经济活动B.国际经济关系C.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D.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3.国际经济学产生的时间()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4.以下不是国际贸易理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的是()A.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B.国际交换比例的确定C.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D.国际贸易制度安排5.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集中于国际经济的货币方面的国际经济学的组成部分是()A.国际贸易 B.国际金融 C.国际要素流动 D.区域经济一体化6.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国际经济活动B.国际经济关系 C.国际生产关系D.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活动二、判断改错题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国际贸易理论。
()2.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站在单个国家角度来研究金融问题的。
()三、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学2.国际经济关系四、简答题1.简述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的四种形式。
2.简述国际经济学区别于一般经济学的特征。
3.简述国际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4.简述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1.C 2.D 3.A 4.D 5.B 6.C二、判断改错题1.×。
将“国际贸易理论”改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
2.×。
国际经济学是从西方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系统科学。
3.√。
4.×。
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独立于个别国家之外来研究所有国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
三、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学: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家之间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分析,提示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传导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题及答案厦门大学网络教育第一学期《国际企业管理》课程复习题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国际企业管理》课程复习题一、单选题1.以下不是推动企业结构变革的基本经济要素是(D)A、规模经济B、范围经济C、生产资源的可得性与成本的国别差异D、文化冲突2. 对全球产业理解正确的是(C)A、根据国家之间的文化、社会、政治差异采用多国差异经营战略B、全球化经济因素占主导地位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规模生产和销售标准化产品C、根据消费者偏好生产产品D、经营定制化产品3. 跨国公司的战略挑战是(A)A、利用规模经济、国别差异和范围经济,实现全球效率、多国适应和全球学习B、追求利润最大化C、追求成本最小化D、占据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4. 下面对全球公司、多国公司和国际公司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D)A、全球公司假设最佳成本地位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B、多国公司把差别性看作是增大效益的主要途径C、国际公司通过创新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或同时实现两者D、全球公司通过差别化战略建立成本优势5. 为实现保护已有优势和建立新的优势间的复杂平衡,公司需要遵循的原则是(A)A、集中至少与开发新资产和能力一样多资源来保护和加强其已有资产和能力B、需要彻底重构C、需要拆除旧的并创造新的设施D、模仿竞争对手补足差距6. 以下关于跨国公司的组织特征的认识,不正确的是(D)A、建立并规范了多种不同的内部管理思想B、关键资产和资源被集中C、物质资产和管理能力在国际上扩散的同时又相互依赖D、发展了一种强大而又灵活的内部整合流程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跨国公司存在的必要条件(B)A、东道国提供足够吸引公司投资的特殊优惠条件B、跨国公司必须具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C、跨国公司必须具有某些能抵消不熟悉外国市场劣势的战略能力D、跨国公司具有比通过其它外部市场途径获得更高回报的组织能力8. 以下不是影响跨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的是(D)A、全球效率B、当地反应C、创新学习D、管理制度9. 某公司的研发与开发活动在印度进行,劳动密集型的零部件在中国生产,该公司这种获取竞争优势的方法属于以下哪种(A)A、利用不同国家资源供应和市场潜力的差异B、规模经济C、范围经济D、低价格策略10. 以下对区域性公司成长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竞争者的实践描述正确的是(A)A、首先在市场上找到个立足点,重点开拓狭小空白市场,并建立强大的竞争地位B、其竞争地位是建立在单一的战略能力的基础上C、建立立足点后沿产品或地域适度扩张,集中于对领导企业而言重要的产品和市场D、戴尔主要通过外部发展建立联系,依靠成本优势和物流能力实现了成长11. 以下关于协调联合体情况下公司战略能力的认识,正确的是(B)A、追求当地市场反应能力B、追求母国创新全球转移C、追求全球规模效率D、以上都不是12. 下面对四种创新模式理解正确的是(A)A、全球中心创新模式是通过母国感知新机遇,将资源和能力集中起来以创造新产品或工艺,子公司将创新引入当地市场B、地区-地区的创新模式是将跨国公司内部不同单位的资源和能力集中,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两个层面共同开展和管理某一创新活动C、地区杠杆式依赖子公司所具有的知识进行开发D、全球纽带式是确保每个子公司的特定资源和能力,使其能被国内单位利用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单位利用13. 跨国公司是指(D )A、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的,而且对这些经济实体的法律形式是有严格要求的B、在多个决策系统制定的连贯政策或多个决策中心制定的共同战略下从事经营活动的C、其各个经济实体通过市场交易相互联系D、其各个实体能够对跨国公司内其它实体的经营活动施加有效影响14. 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公司是(C)A、资金雄厚的公司B、处于朝阳产业的公司C、有效开发、扩张和生产新产品与采用新工艺的公司D、管理规范但创新不足的公司15. 跨国公司为了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发展梯级的竞争优势,下面哪个不属于梯级竞争优势的构成(C)A、全球规模效率和竞争力B、多国灵活性和响应性C、多元化经营管理D、全球范围内开展创新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6. 下面对全球战略理解错误的是(D)A、主要是提高全球效率,采用各种方法为其产品获得成本和质量上的优势B、全球效率的获得通常会伴随着在灵活性和学习能力方面的损失C、在获得全球规模集中制造时导致国家间产品大量运输,增加了政策干涉风险D、对国别差异的反应能力强17. 下面对协调联合体的特征认识,不正确的是(D)A、母国创新的全球转移B、核心竞争力集中,其他方面则分散C、总部与子公司之间存在正式系统和控制D、知识在每个单位开发并保留18. 对“不离本行”认识不正确的是(C)A、鼓励经理人员分割价值链B、对非竞争优势业务进行外包或建立联盟C、战略联盟是建立三地竞争地位的唯一可行方法D、将资金、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拥有的显著竞争优势上19. 典型的美国公司倾向于采用下面哪种结构(B )A、矩阵结构B、分散联合体C、协调联合体D、集中管理20. 被看作“社交风尚”的社交网络,正在发展成为互联网的内在组成部分。
第一章1.什么是国际商务,国际企业,跨国公司?国际企业是指从事涉及国际范围内的产品、技术、劳务、信息、资金等经营活动的企业。
国际商务是指两国或多国卷入的全部商务交易活动的总称。
跨国公司是指它们总部所在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着生产服务设施的企业。
2.如何理解跨国公司的各种含义?广义的跨国企业定义使用于普遍意义上的跨国企业.狭义的跨国企业定义重点突出在跨国公司的规模巨大上。
联合国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实质反映了企业战略和组织一体化对跨国公司的重要性。
我国早期学者对跨国公司的定义只是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的,过于强调国家制度性质,难以涵盖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3.国际企业与国内经营企业的区别是什么?两者的区别在于国际企业建立了内部组织来经营各种跨国业务,而且实施内部化交易,而不是通过公开市场完成交易。
4.国际企业从事的商务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1)。
商品进出口(2)劳务进出口。
分别有交钥匙工程和特许专营、管理合同、许可协议(3)投资活动5国际企业发展的阶段是什么?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包括第一环节:经济联系过程。
第二环节:组织联系过程。
企业全球化经营,主要包括第三环节:社会联系过程。
第四环节:文化联系过程.第二章1.运用比较优势理论阐述自由贸易的合理性(1)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结果会消除贸易国间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并且会使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2)商品贸易的结果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在两国间的间接移动,从而弥补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移动的缺陷2.试述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定义: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从全局的高度,根据一国范围内可以调度的资源,并以最终在国际市场上确立本国产品市场占有率为目的的竞争能力主要内容:(1)应该从行业的角度来考察国家竞争优势问题。
(2)如果一个国家能在那些劳动生产率高、新发明和新技术发展最快的行业领先,则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就会高于其他国家,就有了竞争优势,反之,则没有。
(3)决定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不是某一个比较优势的因素,而是由一组因素,即“钻石因素”及其附加因素决定的.3. .试述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1)垄断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国际法热点问题及评述第一篇:国际法热点问题及评述国际法热点问题及其评述(一)国际公法的热点问题及其评述1.中国民间对日索赔问题2.保护在外本国国民的国际法制度及我国的对策3.反对恐怖主义与国际人权保护4.引渡制度中的主权和人权5.钓鱼列屿主权归属问题6.日本“入常”的国际法问题7.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家责任8.国际犯罪及其责任(二)国际私法的热点问题及其评述1.中国国际私法的法典化问题2.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3.欧盟国际私法问题。
4.根据《纽约公约》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最新发展(三)国际经济法的重要争议问题及其评述1.转基因农产品贸易的法律问题2.信息时代著作权国际保护的发展与调整3.跨国公司的国际人权责任4.国际融资租赁法律问题研究5.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与WTO多哈回合谈判6.从欧盟竞争法看中国的反垄断法7.国际税收公约8.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当今世界,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国际法的热点问题比比皆是。
只有厘清上述关系,才有可能解开国际法的种种理论和现实的难题。
(一)国际公法的热点问题及其评述1.中国民间对日索赔问题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是指在二战期间因日本政府或企业等所实施的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相关国内法的严重犯罪行为而遭受人身、财产和精神方面损失的中国国民或其遗属,向加害者提出的要求其承担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和其它民事法律责任的诉讼。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运动在进入第19个年头的今天,遭遇到极其严峻的局面。
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第一法庭和第二法庭分别对山西“慰安妇”案和西松建设公司案,6月15日该法院第二法庭又对三菱等公司案做出终审判决,前者以中国政府已根据《中日联合声明》放弃了其国民的对日索赔权,后者以法定索赔权20年的请求时效即除斥期间已过为由,判我国民败诉。
在中国民间对日索赔问题上,围绕着中国政府是否已放弃其国民的索赔权问题,中日两国之间一直存在争议。
在4月27日上述两判决做出的次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就指出:“日本最高法院就《声明》做出的解释是非法的、无效的。
GE.10-12628 (EXT)人权理事会第十四届会议议程项目3增进和保护所有人权――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包括发展权人权与跨国公司和其他工商企业问题秘书长特别代表约翰·鲁格的报告*工商业和人权:实施“保护、尊重和补救”框架的进一步措施摘要本报告是A/HRC/8/5号文件后续行动的进展报告。
第一部分阐述了特别代表实施和促进“保护、尊重和补救”框架的工作方法。
之后三个部分简要介绍了他目前关于三大支柱及相互之间协同作用的想法,提出了将会形成任务最终结果的指导原则。
* 迟交。
联 合 国A /HRC/14/27大 会 Distr.: General9 April 2010ChineseOriginal: EnglishA/HRC/14/272 GE.10-12628 (EXT)目录段次 页次一. 导言.................................................................................................................. 1–3 3二. 有原则的务实主义........................................................................................... 4–15 3 三. 国家的保护义务............................................................................................... 16–53 5A. 确保保护人权的能力............................................................................... 20–25 6B. 与企业进行商务往来............................................................................... 26–32 7C. 培养尊重权利的企业文化....................................................................... 33–43 8D. 受冲突影响的地区................................................................................... 44–45 10E. 治外法权................................................................................................... 46–50 11F. 小结…....................................................................................................... 51–53 12 四.企业的尊重责任............................................................................................... 54–87 12A. 基础 .......................................................................................................... 57–65 13B. 守法 .......................................................................................................... 66–78 14C. 尽职调查................................................................................................... 79–86 16D. 小结 .......................................................................................................... 87 18 五.获得补救 .......................................................................................................... 88–119 18A. 公司内部机制........................................................................................... 91–95 18B. 国家非司法机制....................................................................................... 96–102 19C. 司法机制................................................................................................... 103–113 20D. 互补性....................................................................................................... 114–116 22E. 小结........................................................................................................... 117–119 22 六.结论……………………................................................................................... 120–126 22A/HRC/14/27一. 导言1. 在2008年6月18日通过的第8/7号决议中,人权理事会一致欢迎特别代表为更好地应对工商业和人权挑战而提出的“保护、尊重和补救”原则框架(现在普遍称为“联合国框架”)。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十一课练习一、单选题1. ()是指一个国家制定和确立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 *A.经济利益B.国家利益(正确答案)C.个人利益D.集体利益2. ()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单选题] *A.平等互利B.和平共处C.独立自主(正确答案)D.共同发展3.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 [单选题] *A.平等互利B.和平共处C.独立自主(正确答案)D.共同发展4.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单选题] *A.独立自主,不结盟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正确答案)D.加强和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5. ()是中国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单选题]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确答案)C.独立自主,不结盟D.加强和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6. 美韩执意要在韩国部署充满争议的“萨德”反导系统,中国坚决反对。
因为“萨德”反导系统的监测预警范围远远超出了半岛,它危害中国战略安全。
材料表明()[单选题] *A.恐怖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C.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D.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答案)7. “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
”这一论断表明() [单选题] *A.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一切正当利益B.维护本国利益与尊重他国利益是可以统一的(正确答案)C.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考虑他国的利益D.不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8.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认为,现在中国对外表现得越来越强硬。
我想说的是,坚持原则立场同是否强硬是两码事。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_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以下哪种政治风险评估方法不是主观评估法:()答案:层次分析法2.可以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的指标是______。
答案:基尼系数3.以下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答案:当国内外企业建立合资企业时,文化多样性最能给企业带来成功4.在墨西哥工作的美国企业管理者发现,通过给墨西哥工人加薪,他们会______。
答案:减少工人同意工作的时间长度5.一下关于知识产权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答案:国际企业不需要过多地考虑知识产权的问题。
6.______是实施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微观基础和组织保证。
答案:跨国公司7.______的优势之一就是合作者可以集中各自所拥有的资源,在联盟内扩大活动规模并提高学习速度,而不只是关注于每个企业各自的经营。
答案:战略联盟8.一国一般根据产品的______决定产品原产地。
答案:国内增加值与国外增加值的比率9.______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组成,大多数外汇交易活动在场外市场进行。
答案:场外交易市场10.______是指外汇汇率变动对企业单笔交易的盈利情况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交易风险11.当出现合同纠纷时,跨国可以通过______来解决,可以执行此职能的一家著名机构是______。
答案:国际商会下属的国际仲裁庭仲裁12.按照层次性划分,技术环境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或开发研究的环境、应用推广的环境、投入生产走向市场的环境等。
答案:中介环境外部环境内部环境13.斯特恩(Sturgeon, 2001)从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维度来界定全球价值链。
答案:地理分布生产性主体组织规模14.政府干预的非经济理据包括:()答案:保证本国的产业链安全维持本国的科技优势防止外来文化入侵和保护本土文化15.国家之间签订的给予成员国一定优惠的经济和政治协议,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形式。
《经济与社会》巩固提升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单选题1.2023年9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在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上发布了《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
报告重点总结了2022年中央企业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2022年,368家境内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24.49万亿元,净利润1.08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10.62%、9.71%。
三年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新能源汽车、通信电子制造等领域保持两位数增速。
中央企业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集中,向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
中央企业的发展有利于()①有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我国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能力②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带动各种所有制资本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③推动国有资产规模扩大,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地位④壮大国有企业,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山东省属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大胆探索,向全国人才市场发出“英雄帖”,以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原则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以推进国企改革,践行高质量发展。
国资控股公司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从其传导路径来看,正确的是()①改善股权结构→推进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高公司运作效率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公司运营体制机制→激发公司内在发展动力③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企业实力→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④公司活力和竞争力增强→经济效益和整体实力提升→实现公司发展方式转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GDP为284997亿元,增速较上个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经济,总体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7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7947亿元,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65475亿元,同比增长5.4%。
公司与人权一、引言关于公司与人权,我们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提到两个观点:第一,虽然在不同国家的形式有所不同,公司已经成为一种全球通行的商业组织形式。
第二,尽管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仍有争议,人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然而一旦我们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除了“全球性”这一共同点之外,公司和人权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不确定的。
本文将对这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本文围绕公司和人权之间存在的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四种关系展开:第一,公司之为人权侵害者;第二,公司之为人权保护和促进者;第三,公司之为人权保护的对象;第四,公司组织体内的“成员权”保护。
这四种关系的顺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即从最有可能被想到的关系出发,到据我观察最不易被注意到的方面。
它们之间不能相互替代,因为每种关系都有自己要讨论的独特的问题。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我们应对第四种关系给予特别重视,因为我认为它对其他三个方面状况的改善起着关键作用。
在对这四种关系逐一进行说明之前,有两个隐含的问题需要说明:第一,贯穿全文的“公司”一词,采用的是澳大利亚、英国等具有相似的公司法传统的国家中的律师所能理解的含义,即公司是一种由成员组成的法律主体。
股东有权选举董事并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公司法并未将其他组织或利益相关者纳入其规制的范围,因此,依照这种理解,雇员、债权人、消费者、客户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公司都被排除在公司之外,除非这些人中有一些碰巧也是股东或董事。
第二,本文并没有对人权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
事实上,本文对人权赋予了更广阔的含义。
二、公司之为人权侵害者在这一部分,我们要讨论的是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包括公司雇员在内的其他人的人权进行的侵害。
这可能是在讨论公司与人权关系时最先被考虑到的角度。
这种侵害人权的行为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公司活动对雇员工作环境的不良影响,对自然环境、原住居民和政治体制的侵害。
一、名词解释1、绿地投资:即在海外新建企业,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独资企业,它的所有权全部属于投资者,投资者提供全部资金,独立经营,获取全部利润。
2、回馈转让权:是指许可方要求受权人在使用过程中把转让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情况反馈给许可方的权利。
3、文化冲突:就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其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
4、所有权优势: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
具体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管理技能、创新能力、企业规模、金融与货币、获得和很好利用资源的能力、市场控制能力等等。
企业是否拥有所有权优势是决定是否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5、价值链理论:根据“价值链”理论,现代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是由一系列相关的增值活动组成的,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活动之间相互影响,并共同决定整条价值链的收益。
6、政治风险:7、许可证贸易: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Licensing Contract),由享有专利产品、服务或技术的输出方将一定限度的生产和销售权出售给输入方,输入方支付给输出方专利权使用费。
8、国际企业: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
9、特许经营: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后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
目前,特许经营在西方大多数国家颇为盛行,在美国,特许经营正成为增长最快的贸易形式。
10、国际企业文化:是指受民族文化、社区文化等文化系统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自然地理等诸种因素影响,在国际企业经营过程中呈现出的员工群体的心理水平状态与管理行为习惯的总和。
11、延伸产品:延伸产品是指人们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或消费者购买形式产品所得到的利益总和。
12、国际分销渠道:是产品从一国生产企业到达国外最终购买者(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所经过的各种环节和途径,它实质上是执行把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最终购买者的所有活动(功能)的一套组织机构。
瑞典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欧洲研究所傅聪国有经济作为与国家所有权相联系的经济范畴,并非为社会主义制度所独有,而是在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
西方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经营和管理已经有300 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较长的历史进程中,各国在国有资产的形成、国有资产在社会经济生活的作用与地位、国有企业的类型、对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等方面各具特色,在国有资产管理上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目前正在深入进行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机制的改革,无疑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瑞典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更是自成体系,很有研究的必要。
在此需要说明,从广义上说,国有资产既包括具有实用价值并可为人类利用的国有资源或者称为国有财产;也包括投入流通领域,成为生产或生活资料的那一部分国有资本。
狭义的国有资产仅指进入到流通领域,转化成为资本的那部分国有财产。
本文使用的是“国有资产”的狭义概念。
一、瑞典国有资产管理产生的背景和现存状况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几次深重的经济危机后,资产阶级及其国家机器都感到仅凭借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仅通过人们对各自利益的追求,已难以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也难以摆脱深重的经济危机的波折。
资产阶级国家必须从幕后走到幕前,必须依靠公有企业来增加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以“烫平”经济周期的波幅,减少波动。
同时,现代经济的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耗资日益巨大,回收期日趋拉长,以至私人资本无力经营,必须由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手段,筹巨资来为私人资本的再生产提供条件。
再则,新技术革命使科研开发的风险性愈益增强,国家不得不承担高风险产业的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战后的高失业也要求政府投资兴办企业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瑞典工业化始于19世纪,起步较晚。
私营经济一直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20世纪60年代以来,公有经济呈不断扩大之势。
目前,瑞典政府管理57家公有公司或集团,其中43家是完全意义上的国有公司,14家是半国有公司。
GE.13-11927 (C) 150413 230413人权理事会第二十三届会议 议程项目3增进和保护所有人权――公民权利、政治权利、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包括发展权人权与跨国公司和其他工商业企业问题工作组报告概要在本报告中,人权与跨国公司和其他工商业企业问题工作组概述了工商企业与人权领域的最新事态发展,包括全球治理框架和《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的更深整合,人权理事会关于联合国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将工商企业与人权问题纳入其工作的呼吁,以及2015年后框架与《指导原则》结合为一体的必要性。
工作组注意到,对在实行指导原则方面获得支持和指导的日益增加的兴趣和要求,以及在工商业活动对人权的不利影响方面仍然存在的令人关切的具体情况。
它介绍了对一些国家和工商企业所进行调查的重要结果,包括在实行方面遇到的挑战。
工作组还概述了在2012年工商业与人权论坛上认明的主要趋势和挑战。
在这一基础上,工作组概述了国家、工商企业、联合国系统、政府间组织,包括区域组织和其他利益攸关方需要采取行动的优先事项和它们的建议。
联 合 国A /HRC/23/32大 会Distr.: General 14 March 2013 ChineseOriginal: EnglishA/HRC/23/322 GE.13-11927目录段次页次一. 导言 .................................................................................................................. 1-4 3二.全球事态发展.................................................................................................. 5-12 3A. 全球治理框架与《指导原则》的深入整合.......................................... 5-6 3B. 将工商企业与人权议程融入联合国系统的工作.................................. 7-9 4C. 制订2015年后纲领................................................................................ 10-12 5 三. 工作组收到的资料.......................................................................................... 13 5四.对一些国家和工商企业进行的试验性调查的结果....................................... 14-38 6A. 国家调查.................................................................................................. 19-30 6B. 企业调查.................................................................................................. 31-38 9五. 工商企业与人权论坛...................................................................................... 39-58 10A. 根据论坛讨论情况确定的行动和优先事项.......................................... 41-57 10B. 2013年工商企业与人权论坛的区域协商和筹备................................. 58 15 六. 国家访问 .......................................................................................................... 59-62 16七.工作组项目的修订.......................................................................................... 63-65 16A. 获得补救.................................................................................................. 64 17B. 土著人民.................................................................................................. 65 17 八. 《指导原则》落实办法和指导的修订.......................................................... 66 17 九. 工作方法 .......................................................................................................... 67-68 18十.建议 ..................................................................................................................69-7418A. 利益攸关方.............................................................................................. 70 18B. 国家 .......................................................................................................... 71 19C. 企业 ..........................................................................................................7220D. 联合国系统.............................................................................................. 73 21E. 政府间和区域组织.................................................................................. 74 22A/HRC/23/32GE.13-11927 3一. 导言1. 本报告系根据人权理事会第17/4号决议提交,其中,理事会规定了人权与跨国公司和其他工商企业问题工作组的任务。
2. 工作组注意到,各区域和各行业的各利益攸关方群体对企业与人权问题和指导原则越来越感兴趣。
80多个国家的共约1,000名与会者报名参加第一次工商业与人权论坛会议,1 远超过预期。
还有相当多企业和国家对工作组的试验性调查作出响应,表明了对《指导原则》高度了解和对进一步参与的兴趣。
3. 表明对工商业与人权领域的支持、指导和说明的需求不断增加的另一个迹象是,作为履行在全球宣传指导原则和鼓励全面实行指导原则这一任务的一种方式,工作组回应了大量请求。
2012年,工作组平均每月回应30份请求,所请求的是:对为使企业和人权的关系与指导原则一致准备采取的行动或就新的或改进的努力达成有关政治协商一致意见,提供专家评论和支援。
这类请求来自各种利益攸关方,包括民间社会、国家和国际各级的工商业和行业实体、政府间组织和多利益攸关方行动以及国家机构。
4. 在本报告中,根据论坛讨论情况、试验性调查和利益攸关方提供的资料,工作组认明了主要趋势和挑战以及《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的宣传和实行方面的优先事项。
在此基础上,工作组为促进《指导原则》的实行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说明了按照其所通过并在提交人权理事会的第一次报告中阐明的战略采取的行动。
2二. 全球事态发展A. 全球治理框架与《指导原则》的深入整合5. 工作组已提请注意,一些重要全球治理框架在《指导原则》于2011年6月通过之后已将其纳入其中。
3 现在,其中许多框架正在深化和细化与《指导原则》的整合。
这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理事会通过的建议,其中要求出口信贷机构履行应有的人权责任4 以及经合组织关于如何将《指导原则》融入金融机构的规划。
5 工作组欢迎国际金融公司的遵规顾问/监察专员审查其运行指导1 见/EN/Issues/Business/Pages/ForumonBusinessandHR2012.aspx 。
2 A/HRC/20/29。
3 同上,另见A/67/285。
4 见/officialdocuments/displaydocumentpdf/?cote=tad/ecg(2012)5&doclanguage =en 。
5见/daf/investment/guidelines 。
A/HRC/23/324 GE.13-11927原则6 将非司法申诉机制效力标准的基本成分纳入《指导原则》。
7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一直在与各国一起支持和鼓励实行新的可持续发展投资政策框架,该框架以《指导原则》为重要参照标准。
8 遵循欧洲联盟的号召,三分之二的欧洲联盟成员国已经或正在制订实行《指导原则》的国家行动计划。
9 世界银行目前正在修改其保障政策,因而有可能将《指导原则》和应有的人权责任融入保障政策。
106. 工作组对一些制定标准的国际组织为实行《指导原则》正在作出的贡献表示满意,鼓励争取更大程度的一致和融合。
B. 将工商企业与人权议程融入联合国系统的工作7. 2012年9月,人权理事会通过了其第21/5号决议,其中,它鼓励联合国系统各有关实体将工商企业与人权议程融入各自的活动,人权高专办在这方面发挥特别作用。
第21/5号决议填补了明确联合国的作用和在联合国内指定一个协调中心这一长久未决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