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150.00 KB
- 文档页数:20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改善和维护自然环境的过程。
这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水和空气质量以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环境保护还包括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例如防止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或水污染导致传染病。
保护环境的努力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来实现,包括立法、政策制定、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等。
在国际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是负责协调国际环境保护活动的机构。
在各国,通常由政府部门或特定的环境保护机构负责环境保护工作。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增加,保护环境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类活动可能导致气候变化、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退化和其他负面影响。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我们可以减少这些影响,并为未来的生命和地球提供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
八大公害事件: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八次较大的轰动世界的公害事件。
主要指: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废气和粉尘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国滨西法尼亚洲多诺拉镇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与大气粉尘结合,是大气产生严重污染,造成5911人暴病。
)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本世纪40年代美国落衫叽的大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造成许多人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乃至思维紊乱,肺水肿)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染煤引起的煤烟性烟雾,导致4天时间4000多人死亡,两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5.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聚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种突出的环境问题)6.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1963年3月,在日本的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酿成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7.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8.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山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镉事物引起痛痛病,就诊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达207人)1.什么是环境问题?它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而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作为环境要素中的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等产生影响的问题.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环境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污染和破坏环境,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对环境的作用力逐渐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由此产生了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的关系,环境变化规律及环境保护知识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程。
开设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范围及其危害;了解环境保护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环保意识。
我国第一次环保会议所确定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第一章环境概论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论(一)概念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社会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二)分类1、按主体来分:以人为主体;以生物为主体2、按范围大小来分: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城市环境、农村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星球环境3、按环境要素来分: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社会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旅游环境等)二、环境要素(一)概念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
(二)特点1、最小限制律2、等值性3、环境的整体大于环境诸要素的个体之和4、环境诸要素具有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约的特点三、环境系统(一)概念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及其关系的总和称为环境系统。
(二)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前者着眼于环境整体,而后者则着眼于生物彼此之间及生物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系统从地球形成以后就存在,而生态系统是生物出现后的环境系统,人类生态系统是人类出现后的环境系统。
四、环境质量(一)概念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二)环境质量的价值1、人类健康生存的需要2、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3、人类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的需要4、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需要可以将环境质量的价值至少概括为:“健康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四种价值。
五、环境保护(一)概念所谓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健康地发展,使环境更好地适应人类的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生物的生存。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概论1.环境的定义○1环境:影响中心事物的所有客体的集合。
○2生态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务的总和。
○3人类环境:指的是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对人类来说,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2.环境的分类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主要是指自地表而下的坚硬地壳层,即岩石圈。
星际环境3.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2)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3)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第二节环境问题1.定义: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2.分类: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全球气温异常、海洋污染、转基因作物第三节环境科学1.研究对象:“人类—环境”系统2.研究任务:通过系统分析与综合,规划设计出高效的“人类—环境”系统,并随时把它调控到最优化的运行状态。
第四节环境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第一,强调公平项原则第二,强调持续性原则第三,强调共同性原则(3)特征:○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提倡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3可持续发展应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2.中国的环境保护(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章生态学基础第一节概述1.生态学定义第二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1.生态系统的定义2.生态系统的组成3.生态系统的结构4.生态系统的类型。
1.广义地讲,环境就是指以---- 为中心,及对该中心有影响的各种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总与。
2.在环境问题的三个分类中,对人类生产与生活影响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 -。
3.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包括两个时代,即为远古时代与 ---- 。
4.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发生的历史时段为 ---- 。
5.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的骨痛病大事就是由 ---- 污染引起的。
6.在水俣大事中,致病与致毒物质就是------ 。
7.20 世纪规模最大的烟雾大事发生地就是在 ---- 。
8.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大会,通过了21 世纪议程。
9.1972 年6 月5 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 ---- 召开。
会议提交文件就是《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环境宣言》。
该会议就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10.蕾切尔·卡逊的论著 --------- ,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环境问题的著作。
-----年,国务院公布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步环境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1.“生态学”一词就是由德国生态学家-----与1869 年首先提出的。
12.生态系统的概念就是英国植物群落学家------在20 世纪30 年月首先提出的。
13.在肯定的自然区域内全部不同种群的生物综合称为----- 。
14.高等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扮演---- 的角色。
15.生态系统的各组成局部,通过养分联系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的--- 构造。
养16.依据人为干预的程度划分,没有或者根本没有受到人为干预的生态系统称为---- 。
17.在食物链中,一级消费者处于 --- 养分级。
18.依据能量传输的定律,在一个食物链中,养分级一般不超过 ---- 级。
19.在生物圈范围内的各个圈层中进展的物质循环,称为----- 。
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类型中,通过声音、颜色与光等物理现象传递的信息,成为----- 。
20.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地平衡状态,就是由于生态系统本身具有---- -的力量。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1.什么是环境?为什么要确定一个主体才能说明环境的概念?答:环境是指作用在“人”这一中心客体的一切外界事物和力量的总和。
环境总是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的变化而变化,中心事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通过信息、物质和能量进行联系与交换。
2.按照环境要素可以把环境分为几类?环境的功能特性有哪些?答可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环境的功能特性如下:①整体性与区域性;②变动性与稳定性;③资源性和价值性。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就是生物圈。
F生物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T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
F4.根据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环境状况,分析城市环境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征。
答:城市的组成:一般认为,凡是10万人以上人口,住房、工商业、行政、文化等建筑物占50%以上面积,具有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和车辆来往频繁的人类集居区域,就是城市。
功能:在经济高速发达的今天,城市作为贸易、金融、交通、信息的中心,使世界经济系统逐步演变为城市化系统。
特征:①是非农业人都集中区域;②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或文化中心;③是由多种建筑物组成的物质设施综合体。
5.下面的环境问题中主要由人为原因所致的有哪些?并加以简单分析。
城市地下水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
T 由于无计划过度开采某些内陆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地方甲状腺肿。
T某些地区出现的氟骨病。
T中国某些山区多发性的泥石流灾害。
F 由自然力引起的。
6.某一个地区哪种元素分布异常,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克汀病?碘7.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8.根据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的状况,分析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到底怎样?谈谈你对城市化问题的看法。
9.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答:①原生环境问题;②次生环境问题10.简述历史上环境问题发展的四个阶段,并分析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到启示?答:①远古时期,人类是自然的奴隶。
②农业文明时期,自然是人仿效的榜样。
③近代工业革命时期,人类是自然的“主人”近代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火力发电、电池、电灯等的发明和应用,使生产力大为提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和巨大的进步,使电力工业、电器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得以兴起,并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论文题目:荒漠化的形成治理和预防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考查学期2009/2010学年第2学期考查方式课程论文姓名孙涛学号0962129专业日语成绩指导教师黄宏一.引言我来自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鄂尔多斯就是我的家!在那里我度过了快乐无忧的童年,天真烂漫的少年。
虽然自己不是蒙古族,但实际上早已融入了这方热土,并深深地爱着它。
那里有太多的回忆让我难以忘怀,忘不了第一次跨上马背,驰骋草原的痛快淋漓;忘不了和那些蒙古族小伙伴摔跤取得胜利时的酣畅喜悦;忘不了每当夕阳西下时,我和奶奶赶着成片的羊群往家里赶的温馨场景……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完成学业,我也不得不离开心爱的牧区,和父母一同来到陌生的城区生活求学。
但不知从何时起,发现牧区的环境改变了好多。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逐渐被成片的荒漠所掩盖。
天空也不再那么蓝,而是时常被漫天的黄沙笼罩。
初中时,第一次接触“荒漠化”这个名词,也总算明白了,荒漠化其实早已在侵蚀着牧区的每一寸土壤。
大学的《环境保护》课上更加深入了解了关于荒漠化的知识,并将其作为本次论文的内容,通过对荒漠化较为透彻的了解与比较,希望对家乡的荒漠化治理有些许的启发。
二.荒漠化的概念土地荒漠化又称土地沙化。
是指在沙漠边缘的干旱与半干旱的草原地区,由于雨量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多风,土地失去植被后,土壤受风蚀而逐渐演变为沙漠地带的现象。
土地荒漠化,使土地失去生物生产能力,沙土侵占农田、草地和林地,威胁交通与村镇。
它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
①三.荒漠化的种类1风蚀荒漠化风蚀荒漠化是指在极端干旱、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部分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及土地生产力水平降低的环境退化过程。
风蚀荒漠化也称沙质荒漠化(沙漠化),是在所有荒漠化类型中占据土地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
沙尘暴是一种在风蚀荒漠化分布区常见的天气现象,是衡量一个地区荒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的形成受到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
沙尘暴在我国境内的源地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及内蒙古的西部、中东部,与我国风蚀荒漠化的分布地区基本一致。
2水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是指在地貌、植物、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影响下主要由水蚀作用造成的荒漠化,其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一些河流的中、上游及一些山脉的山麓。
依地质背景之不同,水蚀荒漠化可分为土漠化和岩漠化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北方中部黄土高原地区、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沙地南侧的黄土分布区等,后者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北部、辽宁西北部的基岩山区。
属于土质荒漠化的红色荒漠化(红漠化)是指我国南方的红壤丘陵区在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下被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以地表出现劣地为标志的严重土地退化。
由于地表的红壤已被暴雨重刷殆尽,地面的红色母岩已完全裸露,红漠化严重的地区寸草不生,成了名副其实的“红色丘陵”。
3盐渍荒漠化盐渍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高温干燥、蒸发强烈,土壤中上升水流占绝对优势,淋溶和脱盐作用微弱,土壤普遍积盐,形成大面积盐碱化土地的过程。
盐渍荒漠化比较集中地连片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也有大面积分布。
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惟有依靠地表水灌溉才能发展农业。
而如果人类采取的灌溉措施不合理,再加上蒸发强烈,这些地区就极易出现地表盐分的积累。
4. 冻融荒漠化冻融荒漠化是指在昼夜或季节温差较大的地区,在气候变异或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岩体或土壤由于剧烈的热胀冷缩而出现结构被破坏或质量下降,造成植被减少,土壤退化的土地退化过程。
冻融荒漠化是我国温度较低的高原所特有的荒漠化类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
独特而脆弱的生态环境使青藏高原具备了冻融荒漠化形成、发育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而较大面积的冻融荒漠化土地又给高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5..喀斯特荒漠化驾齐驱的三大生态灾害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其中贵州省的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
在石漠化分布区土地涵养水源的能力较低,人、畜饮水困难,泥石流、滑坡等地址灾害常发生,生活和条件十分恶劣。
对于内蒙古来讲,其荒漠化的种类主要是风蚀荒漠化.盐渍荒漠化和冻融荒漠化。
四.荒漠化的分布1.荒漠化在世界1991评估世界干旱土地面积(hm ²)表4.1各洲已受到及预计可能受到荒漠化影响的面积(*100 ³)表4.2目前,全世界干旱地带退化的土地大约36*1000000³,占全世界干旱土地面积的70%。
并且,每年以(5-7)*100³km²,退化草场7.57*100000²hm²,人为土壤退化旱地10.16*1000000²hm²,退化的草场25.76*1000000²hm²。
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众多,且在继续增加,世界上有8.5*100000000的人生活在干旱区,其中大约5*10000000的人是农民,受严重荒漠化影响的人口从1977年的0.57*10000000增加到目前的1.35*10000000 。
②2.荒漠化在中国-现状及动态变化我国是一个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非常严重的国家,为定期掌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其动态变化情况为国家和地方制定防沙治沙与防治荒漠化战略提供基础数据,1994年我国开展了首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三轮监测。
(1)我国第一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
1994-1996年,原林业部组织上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首次全国沙化土地普查工作,普查工作历时2年,普查范围涉及除台湾省和上海市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41个县、旗(市),普查采用地面勾绘与最新时相的1:10万卫片核对的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地查清了全国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面积、分布、类型,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68.9万km2,且沙化土地每年以2460km2的速度扩展,这些数据为制定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996年随着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为了积极履行《公约》,尽快提出全面反映中国荒漠化现状的基本数据和图件,在对以往各类普查、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公约》规定的有关指标,即湿润指数在0.05—0.65之间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提出中国可能发生荒漠化的范围为331.7万km2,在此范围内发生荒漠化的面积为262.2万km2,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60.7万km2、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20.5万km2、冻融荒漠化面积36.3万km2、土壤盐渍化面积23.3万km2,其它因素形成的荒漠化土地面积21.4万km2。
(2)第二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
为进一步摸清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为全国防治荒漠化、防沙治沙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更好地履行《公约》,国家林业局于1999年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
本次将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两项监测工作同步进行,分别制定了严密的技术规程,采用遥感技术与地面实测相结合的方法(遥感信息源主要是应用1998年的TM卫片,地面调查反映的是1999年的植被和土地状况),历时2年,组织技术人员近13000名参加。
其监测结果为:a、全国荒漠化土地现状及动态。
截至1999年底,全国共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9%,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7.3万km2,水蚀荒漠化面积26.5万km2,土壤盐渍化17.3万km2,冻融荒漠化面积36.3万km2。
1999年与1994年(262.2万km2)相比,荒漠化仍呈扩展趋势,5年间,净增荒漠化土地5.2万km2,年均增加1.04万km2。
b、全国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
到1999年,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74.31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8.2%。
与1994年普查同等范围相比,5年间沙化土地增长17180 km2,年均增加3436 km2。
(3)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
本次监测是实施《防沙治沙法》后的第一次,其监测工作既要体现法的要求,又考虑工作的连续性,其难度和复杂性均大于过去。
本次监测工作由国家林业局组织,各省区林业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水科院、中国林科院、北林大、内蒙古草勘院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完成。
于2003年11月正式启动,2005年4月结束,历时一年半,涉及全国除上海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外的30个省(区、市),直接参加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达4000余人,共区划和调查地面小班502万个,获取各类信息记录1.56亿条,采用地面调查与遥感数据判读相结合,以地面调查为主的技术路线。
全面应用了3S技术,初步建立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监测信息的起始时间为2000年初,终止时间为2004年底。
a荒漠化土地现状和动态变化。
截至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46%,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海南、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8个省(区、市)的498个县(旗、市),其中98%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北8省(区)。
与1999年相比,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7924 km2,年均减少7585 km2。
b、沙化土地现状和动态变化。
截至2004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8.12%,分布在除上海、台湾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0个省(区、市)的889个县(旗、区),其中96%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河北、陕西、宁夏8省(区)。
与1999年同监测范围内相比,5年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416 km2,年均减少1283 km2。
c、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
这是根据《防沙治沙法》的规定在此次监测时新增设的一个地类,主要是指由于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临界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一种退化土地。
它目前虽然还不是沙化土地,但如不加保护,有可能变成沙化土地。
本次监测显示,全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31.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32%.③五.荒漠化的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异常气候使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的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干旱的影响特别大。
干旱导致的作物欠收直接与严酷的饥饿相关,草地放牧能力降低导致家畜饿死。
本来肥沃程度低的土壤随着干旱进一步恶化,而且发生风蚀,灌溉农田蒸发加快,加速了盐类的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