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出菇期的肥水补给法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金针菇出菇高效管理要点作者:来源:《农家科技》2010年第11期一、催蕾1搔菌。
将工作场所用百病傻或赛百09药物喷洒并沉降后,把菌袋两头的扎口打开,并拉直袋口,将接种块和基料表面的一层厚菌膜及老菌皮去掉,即为搔菌。
搔菌可使菇蕾生长整齐一致。
所用工具可用8号铁丝做一个3~4个钩齿的小耙子,将基料表面菌膜搔破,连同老菌皮和种块一起清除,然后将料面稍整平,有条件的可随即灌入清水,12小时后将多余的水倒出来:为防止杂菌侵染。
手耙在使用前应先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处理。
2降温。
低温是促成菇蕾形成的重要条件。
进入出菇管理后,温度要降到7~13℃,低于7℃,长速太慢,如温度高于13℃,往往会在基料表面出现大量气生菌丝。
影响菇蕾的形成。
3增湿。
出菇场地的相对空气湿度要保持在80%~85%之间,以诱发菇蕾的形成。
增湿的方法很多,可用地面灌水、墙体及空间喷雾等形式进行。
4诱蕾。
经过上述管理,几天后。
经过搔菌处理的基料表面就会再度长出些许气生菌丝,并随即倒伏,然后会出现浅酱油色的水珠,这是菇蕾出现的先兆。
很快,米黄色(或白色)菇营就会整齐地出现在基料表面。
菇蕾出现的速度因菌株而异。
有的需2~3天,有的需要10~15天才能出现菇蕾。
如迟迟不现菇营,多是基料含水率偏低所致,这时可向基料表面喷20℃的温水,数量不宜过多,喷水标准以不积水为宜。
二、温度金针菇是一种低温菌。
出菇的理想温度为10℃左右。
适宜温度条件下,子实体生长慢,颜色白(浅),整齐,质嫩,产量高。
如果超过15℃,则子实体迅速增长,菌盖很快开伞。
菌柄粗短,很难形成理想的商品菇。
并且,在高温条件下,病虫害易于发生。
影响产量。
出菇温度的调节应掌握解袋现蕾后,降温至5~8℃,维持3~5天,使同批菇的生理成熟度尽可能保持同步,这样出菇整齐、健壮,基料中的营养能得到充分吸收利用。
在降温时应注意两点:一要配合通风透气,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促使菇蕾大量生成;二是基料表面不能太湿,应保持相对干燥的湿润状态,以防冻害的发生。
如何管好金针菇出菇期肥水日期:目录•引言•金针菇出菇期肥水管理•金针菇出菇期环境调控•金针菇出菇期病虫害防治•金针菇出菇期采收与储存•金针菇出菇期市场与经济价值引言目的和意义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节约水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态特征金针菇为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子实体一般较小,初期为乳白色,逐渐变成金黄色、黄褐色或红褐色,表面滑润,有粘液。
菌盖直径0.5-1.2cm,初期半球形,后渐平展,中部稍凸起;菌褶离生,密集,不等长。
菌柄长4.5-7cm,直径0.3-0.5cm,白色,中实,基部常有绒毛;担孢子椭圆形或近球形,无色光滑。
金针菇简介生长习性金针菇是低温型食用菌,出菇温度范围为3-18℃,最适温度为12-15℃。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金针菇的长速越慢,产量越高,质量越好。
营养条件金针菇需要充足的碳源、氮源、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在培养料中添加适量的糖、麸皮、玉米粉等可以促进金针菇的生长。
金针菇出菇期肥水管理金针菇出菇期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肥水可以为其提供这些必需的营养成分。
提供营养金针菇出菇期需要适宜的湿度环境,肥水能够有效地调节湿度,保持菇房内的湿度稳定。
调节湿度适当的肥水可以促进金针菇的生长,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促进生长选用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作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选用优质原料调节pH值充分发酵将肥水的pH值调节到适宜金针菇生长的范围,通常为6.5-7.5之间。
将肥水充分发酵,以杀死其中的病菌和虫卵,避免对金针菇造成危害。
030201定期检查肥水的成分和浓度,确保其符合金针菇生长的需求。
定期检查根据金针菇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使用肥水,避免浪费和污染。
合理使用防止肥水受到污染,如加入适量的消毒剂和杀菌剂,以保持肥水的清洁和安全。
防止污染金针菇出菇期环境调控在金针菇出菇期,温度调控对于金针菇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金针菇出菇期如何管理作者:来源:《农业知识·瓜果菜》2012年第09期金针菇是秋末春初寒冷季节发生的一种朵型较小的伞菌,其栽培周期短,方便简便,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泛,操作技术简单,经济效益高,是值得大力发展的食用菌。
现将其出菇期主要管理措施介绍如下:一、降温保湿催蕾当菌丝长满料袋达到生理成熟后,应将温度降至15℃左右,使金针菇菌丝在低温刺激下尽快转入生殖生长。
当培养料面出现淡黄色液滴,则预示不久即将出菇。
这时,应将菌袋全部搬出菇房,并整齐直立排放于床架上或直接排放于地面上,立即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湿催蕾。
报纸覆盖的,喷水应少量多次(每天3~4次),以保持报纸湿润;地膜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
此期每天开窗通风1次,室温控制在10~14℃,经5~7天菇蕾便大量发生。
二、适时抑蕾促壮当菇蕾长到1~2厘米,即进入抑制生长时期。
此时要减少或停止喷水,降低湿度。
连续3~5天夜间打开门窗,让冷风进入降温散湿,把室温降到8℃以下(以4~5℃最好),湿度降到75%左右,使子实体受抑。
同时将袋口敞开拉直,将袋口向外翻折2~3次至近料面,通过对流的干燥风横吹,使较长针尖状菇蕾失水萎蔫倒伏。
一般倒伏后第三天,可明显看到从菇柄的基部重新长出密集的菇蕾,且长度一致。
生长整齐粗壮。
如果3~4天后仍无新的菇蕾出现,手触摸已萎蔫的菇蕾有刺感,则可轻喷水一次,并覆盖塑料膜保湿。
整个抑蕾过程为3~8天。
三、适时拉袋抑蕾结束后,当新形成的菇蕾长至4~5厘米高时,进入伸长期后,可拉直袋口。
注意不可拉袋过早,否则易造成菌袋中间菇蕾缺氧而不能充分发育,导致产量下降。
拉高袋的目的是增加袋内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相对湿度。
此阶段喷水量应根据天气而定,晴天多喷,雨天少喷,喷水量随菇的长大而增加,掌握空气湿度在90%左右(即子实体基部袋壁附有细水珠为宜),促进子实体迅速生长。
切忌将水喷洒到菇盖上,发现报纸破损要及时更换,报纸上有积水要立即倒掉,防止菇体接触水滴产生黑斑点,影响商品外观。
大棚金针菇高产五步走金针菇是低温菌种,适于冬初和冬末春初棚内栽培。
1选料配料选用新鲜、干燥、无霉烂、无结块、无害虫的棉籽壳100千克(用前在阳光下曝晒2天),白糖1千克,熟石灰土千克,麦麸1千克,水150千克。
把上述培养料混匀,加水搅拌均匀,然后闷半小时,再进行播种。
所用工具必须冲洗干净,凡盛过酱油、醋的工具忌用。
2精细播种播前选优质菌种掰成小块,分3层播种,最低层和中层各用菌种1/5,最上面用菌种3/5。
播种时先打深洞,底层洞深6厘米,中层洞深3厘米,洞距20~30厘米。
播上菌种盖上培养料,使培养料中间高四周低呈龟背形,然后在料面上用塑料薄膜盖严。
3科学管理①菌丝体生长阶段管理。
播种后10天内如有个别地方菌种未萌动,可撒石灰水促进萌动,播后在大棚上或阳畦上加盖草帘保温。
在7~10℃条件下,15天左右菌丝就长满整个畦面,30天左右菌丝就深入到料面下5厘米左右,40天就可以揭膜通风催蕾,这时要保持80%以上的高湿环境,每天揭膜通风10分钟,促使菌床由灰白色转为雪白色。
当菌床呈雪白色并有大量琥珀色液滴时,要立即进行催蕾,方法是将培养料上的地膜支高10~20厘米,使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这样连续进行一个星期,即产生大量菇蕾。
出菇前要保持菌床湿润,但不能有积水,以免积水烂菇,温度控制在10~12℃,并遮阴避直射光。
②出菇后管理。
当金针菇长到1~2厘米时,去掉料面上的地膜,保持湿度在90%以上,大棚每天通气1~2次,每次20分钟。
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在0.114%以下。
中期在栽培床上支一层细纱布,这样浇水喷在纱布上,可避免水流冲刷幼菇,同时又可避直射日光,以加快幼菇生长,此期温度应保持5~8℃。
4适时采收当菌柄长而不开伞、颜色呈淡乳白色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一手按住菌床,一手轻握菇丛从根部摘下。
采收后清理床面卫生,喷水后覆盖薄膜。
连续数天喷水待下茬菇长出。
5菌糠还田栽培过金针菇后的菌糠中还有较高的有机物及氮、磷、钾等营养素。
食用菌追肥技术食用菌追肥技术食用菌出菇旺期和出菇后期,培养料中的养分消耗殆尽。
在这两个时期及时追施肥料,能显著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改善品质。
一、食用菌追肥液的配制方法(1)菇根汤:将蘑菇采收加工切下的菇脚和碎菇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公斤料加水1—1.5公斤,煮沸15分钟,取滤汁加水10—15公斤,可喷蘑菇菌床30-40平方米,或喷施菇盘或菌袋上。
在出菇高峰时使用,可使子实体肥厚和延长出菇高峰期。
(2)豆浆汁:取黄豆1公斤,放入水中浸泡后磨成豆浆,滤去杂质,加清水50公斤搅拌均匀后喷施,可喷施菇床40-50平方米, 能使菇面薄膜增质、白嫩,菇脚粗大,可增产8%-15%。
(3)盐水:取食盐0.5公斤,加清水50/100公斤,在出菇高峰期喷施可使菇色洁白,菇体粗壮质好,且可增产12%-17%。
(4)牛尿:取新鲜的牛尿煮沸到泡沫消失,加清水7—8倍稀释,每隔2—3天喷一次,以喷湿床面、盘袋为宜,如有子菇喷后用清水喷一次,能促进子菇生长。
(5)鸡粪肥:将5公斤鸡粪加水20公斤煮沸取汁再加水100公斤进行喷雾,可提高菇产量。
(6)草木灰浸出液:用草木灰12.5公斤加水25公斤浸泡后过滤喷施,可预防食用菌发红。
(7)喷化肥液:用0.1%—0.2%的尿素液,每隔2—3天喷一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可使菇体肥厚,能增产15—20%。
(8)淘米液:取淘米液100公斤,澄清后取上面的清液加葡萄糖1公斤,于采菇后3—4天开始喷施,可明显增加产量。
(9)松针肥:取鲜松针1公斤,加水煮沸20分钟,滤去渣加水15公斤喷施,可使菇体肥大。
(10)胡萝卜汁:将10公斤胡萝卜切碎加水15公斤煮沸15分钟,过滤取汁加水40倍喷施,喷菌床300~400平方米,可提高菇产量10%~15%。
(11)麦麸浸出液。
麦麸装在布袋内,每2千克加水20千克,烧煮15分钟放入40千克清水中挤压,混合后喷洒。
(12)草料汁:用经过腐熟晒干的草料,加100倍水煎取汁液,冷却后喷洒,可使食用菌生长健壮。
加快金针菇转潮的方法
金针菇的长短直接影响总产量,下面介绍几种措施供广大菇农参考。
1、及时清理料面,采收后及时清除料面残留的菇脚和小菇,剔除老菌丝,进行搔菌。
2、含水量要合适:袋栽金针菇培养科的含水量65%~70%,才能保证正常生长及后期顺利转潮,培养科较平时可在袋内加入清水,2~4小时后倒出多余的水分,一般每袋补水50~100毫升。
3、合理调控温度:金针菇原基形成最适温度为13℃~15℃,如气温偏高,在菇房空闲地喷水,通风降温、气温偏低可喷热水或给菇房加温。
4、适当通风除湿:在出菇阶段为收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金针菇,在菌袋上覆盖一层地膜,从保湿度,创造一个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微环境。
但高湿度,高二氧化碳浓度不利于重新催蕾,可在早晚揭膜通风。
5、给予微弱的散射光:在微弱射光环境条件下易形成较多菇原基,管理上采取“三分阳,七分阴”,加快菇原基的分化,形成菇蕾。
6、谨防四周出菇:四周出菇会影响转潮,可在培养科中加入20%的杂木屑。
可防止四周出菇,还能促进菇原基的形成。
7、翻转掉头出菇:第二潮菇采摘后,掉头在另一端出
菇,可使转潮加快,产量也较高。
8、预防病虫害和补充营养液:清洁菇房环境远离杂菌源,通风口设网纱防虫。
定期喷0.2%石灰液。
有虫害的可用10%敌百虫或2000倍的敌敌畏喷雾。
采摘后期可在菌袋中注入1000倍的恩肥营养液,不但能提高产量,还能刺激菇原基形成。
香菇注水期添加什么营养素有利于出菇?香菇催蕾出菇方法:1、植物生长素催蕾:在菇蕾形成前采用喷雾或浸液的方法,催蕾时喷施25微升/升柠檬酸、10微升/升三十烷醇、20微升/升赤霉素溶液、20微升/升吲哚乙酸、20×10-6萘乙酸等,都有促进香菇子实体分化的作用,并能提早出菇。
2、注射营养液催蕾:适于栽培后期或头潮菇木未出好的普通香菇菇木催蕾,秋冬季花菇菇木慎用。
选用日本产“菇木清”、“香菇敏”,国产的“催蕾丰产素”、“福菇肽”、“香菇营养添加剂”等催蕾液剂。
先按产品说明书配制营养液,用针筒式注水器注入菇木内,按注清水的方法管理,春季要多通风换气,采用干燥养菌管理法。
头潮菇未出好的菇木,先进行刺孔通气或削去一块3厘米见方的菌膜,促使菇木挥发部分水分,每袋菇木重量控制在1.2~1.3公斤,再注入0.4~0.5公斤的催蕾营养液进行催蕾。
冬季操作要保湿保温。
3、注水催蕾:适于含水量偏低的菇木和采菇后经充分养菌的菇木催蕾。
用于注水的水温一定要比菇木温度低5℃以上。
在气温偏低的冬季,对菌膜偏厚的菇木注水要抓住暖流来临的日子先把菇木堆叠起来上盖薄膜,日晒数小时,待堆温达到20℃~25℃时注水。
注水数量以达到原菌棒重的80%~85%为宜。
4、拍打催蕾:有些品种具有受震动刺激易发生菇蕾的特性,如939菌株,可用此法催蕾。
若939菌株到始菇期还不出菇可一手拿起菇木,一手用刺孔器以惊木方式拍打菇木,或将两袋菇木拿起来碰几下,并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温度控制在8℃~21℃,超过20℃时适当通风换气,如此管理4~8天,多能产生菇蕾。
催蕾方法尽管有多种,但不同特性的香菇品种和不同情况的菇木应选择适宜的催蕾方法,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菌膜增厚,处理相当困难,除了通过上述特殊方法促使菇蕾形成外,以后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如适时脱袋,选好季节,配方按要求配制,菌棒表面菌丝恢复后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喷水促其倒伏等,减少菌膜厚硬难出菇的现象发生。
金针菇出菇期的水分管理技术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金针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但金针菇栽培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子实体发育对水分的要求,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金针菇出菇期的水分管理技术。
金针菇出菇期的水分管理技术:保湿催蕾。
当菌丝发到袋底后,立即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湿催蕾。
报纸覆盖的,喷水应少量多次(每天3-4次),以保持报纸湿润;地膜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
此期每天开窗通风1次,室温控制在10-14℃,经5-7天菇蕾便大量发生。
降温湿度。
当菇蕾长到1-2厘米,即进入抑制生长时期。
此时要减少或停止喷水,降低湿度。
连续3-5天夜间打开门窗,让冷风进入降温散湿,把室温降到8℃以下(以4-5℃最好),湿度降到75%左右,使子实体受抑,生长整齐粗壮。
促进生长。
子实体长到3-4厘米,进入伸长期后,每天喷水4-5次。
喷水量随菇的长大而增加,掌握空气湿度在90%左右(即子实体基部袋壁附有细水珠为宜),促进子实体迅速生长。
同时适当通风,采取干湿交替来抑制菇盖增加和促菇柄伸长。
此阶段喷水量应根据天气而定,晴天多喷,雨天少喷,以防因用水过量而发生根腐病、褐斑病和菇体含水过多而降低品质。
切忌将水喷洒到菇盖上,发现报纸破损要及时更换,报纸上有积水要立即倒掉,防止菇体接触水滴产生黑斑点,影响商品外观。
喷水补湿。
菌袋在头潮菇采收后,含水量下降20-30%,二潮菇采后下降30―50%。
因此,在第一、二潮菇采收后,要立即向搔菌后的菌袋里喷水补湿。
其做法是:连续2-3天,每天2-3次直接朝袋内喷水,每次以菌柱表面湿润为宜,不可使袋内积水。
为提高产量,可在水中加少量的尿素、白糖、磷酸二氢钾等,以补充养分。
菌柱浸水。
采收三潮菇后,菌柱的含水量已降到50%以下,此时可脱去塑料袋,将菌柱置池水中浸泡,待菌柱吸水恢复到原来开袋时的重量时捞起,稍晾干装入袋中。
也可直接向袋内注水浸泡,待菌柱吸足水后倒净袋内多余的水。
让金针菇春季多出菇的技术
搔菌将待出菇的菌袋口打开,用接种铲或勺搔掉浮在料面上的菌种,搔平料面并把袋壁上的碎料清理干净,拉直袋口并向外反折将料面以上塑料膜翻下1/2,单层排放在地面或床架上,轻喷一遍防霉杀菌剂。
菌袋上方覆盖报纸或塑料薄膜,养菌3~5天,将出菇场所温度控制在8℃~1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
每天向覆盖物上及棚内空中、地面喷水,每天通风1~2次,每次30~50分钟,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促使子实体尽快形成。
壮蕾养菇当子实体长到1~2厘米时,将菇房温度降至5℃~8℃,保持一定量的通风和光照,促使同茬菇蕾整齐、健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壮蕾或抑菌。
壮蕾的时间长短根据气温而定。
若温度偏低,子实体长得慢、数量多而整齐,一般需5~7天。
气温偏高时,壮蕾时间短、菇蕾数量少且整齐度差。
当子实体长到5厘米左右时,为获得柄长、盖小的优质产品,可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将菇房门窗缝隙用纸糊住,以减少空气流通,同时把菌袋两头的塑料膜全部撑开拉直,增加小气候的二氧化碳浓度,抑制菌盖开伞,加速菌柄伸长。
但菇房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可过高,否则易形成菌柄纤细而无菌盖的针头菇,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促柄增长抑制期过后,将温度控制在8℃~16℃之间,相对湿度90%~95%,菌袋上方覆盖塑料膜以调节袋内二氧化碳含量,环境中光线尽量调暗,促进子实体的菌柄快速生长。
随着子实体生长加快,所需氧气也有所加大。
每天结合喷水把覆盖物掀开,通气20~30分钟。
偶遇外界气温高时,菇房内减少喷水量,降低湿度,以免因高温、高湿导致病害发生,使菇体内部生理失调,造成畸形和烂菇。
金针菇出菇期如何管理食用菌,栽培技术金针菇是我国人工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
其出菇期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一、降温催蕾当菌丝长满料袋达到生理成熟后,应将温度降至15℃左右,使金针菇菌丝在低温刺激下尽快转入生殖生长。
当培养料面出现淡黄色液滴,则预示不久即将出菇。
这时,应将菌袋全部搬出菇房,并整齐直立排放于床架上或直接排放于地面上进行出菇管理。
常规出菇管理是在即将形成菇蕾时敞开袋口,再在袋口覆盖报纸或薄膜,进行保湿控氧,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直接从料面形成菇蕾并发育成子实体。
根据经验在菇蕾形成后暂不解开袋口,再继续培养5-10天,然后再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菇蕾生长受到限制,即"抑蕾栽培"。
这种方法出菇整齐,产量高,质量好。
二、适时抑蕾当菌袋料面现蕾后,再培养5-10天,即可形成针尖状成丛密集的菇蕾,这时应将袋口敞开拉直,并顺手将袋口向外翻折2-3次至近料面,再通过对流的干燥风横吹,使较长针尖状菇蕾失水萎蔫倒伏。
一般倒伏后第三天,可明显看到从菇柄的基部重新长出密集的菇蕾,且长度一致。
如果3-4天后仍无新的菇蕾出现,手触摸已萎蔫的菇蕾有刺感,则可轻喷水一次,并覆盖塑料膜保湿。
整个抑蕾过程为3-8天。
三、适时拉袋抑蕾结束后,当新形成的菇蕾长至4-5厘米高时,可拉直袋口。
注意不可拉袋过早,否则易造成菌袋中间菇蕾缺氧而不能充分发育,导致产量下降。
拉高袋的目的是增加袋内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相对湿度。
根据栽培室的通风状况和栽培规模的大小,拉直袋口的时间可一次完成也可二次完成。
四、子实体生长期的综合管理抑蕾结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实体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这时应加强对温度、湿度、氧气、光线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以培育出产量高、质量优的商品菇。
在温度管理方面,要采取措施控制子实体生长温度在12-18℃范围内,低于12℃,子实体生长缓慢,但质量较好,低于3℃子实体难以形成或停止发育。
四法配制蘑菇追肥液
蘑菇要高产,适当追肥是关键,现介绍几种蘑菇追肥液的配制方法:
1、菇根汤。
将蘑菇在采收、加工时切下的菇脚和碎菇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千克料加水l一l.5千克,煮沸l5分钟,取滤汁加水稀释到lO一l5千克,可喷蘑菇菌床3O一4O平方米。
在出菇高峰期使用,可使蘑菇子实体肥厚,延长出菇高峰期。
2、牛尿。
取新鲜牛尿,煮沸至泡沫消失,加清水7一8倍稀释,
每隔2一3天喷1次,以喷湿床面为度。
床面若有小菇,喷后再用清水喷1次,能促进小菇生长。
3、豆浆汁。
取黄豆2千克,加水泡软后磨成浆,滤去残渣并加清水8O一lOO千克,可喷施菇床8O一lOO平方米,能促进小菇生长粗壮、洁白。
4、胡萝卜汁。
取胡萝卜lO千克切碎,加水l5千克煮l5分钟,
过滤取汁,加水4O倍,喷菌床3OO一4OO平方米,可提高蘑菇产量lO%一l5%。
金针菇出菇期补水方法
金针菇菌丝体生理成熟后,将菌袋从发菌室移到大棚内栽培架上开袋催蕾出菇。
移袋前,在菇床上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湿抑制病菌侵入,在隔半天后在菇床上铺薄膜,膜四周抬高2厘米,向膜内加入0.5厘米深的水。
移袋后,在菌袋上面及四周覆盖黑色薄膜遮光,同时调节温湿度,使膜内湿度稳定在90%,促进出菇整齐。
头潮菇采收后,向料内补充水分,并喷施营养液200克+新高脂膜,促进二潮菇出菇。
二潮菇采收后,培养料明显收缩,料与袋间出现空隙,后期易从袋底及四周出菇,菇质受影响。
可以向袋内补*大水,这样可以促进培养料吸水膨胀。
多余水分可淹没袋底,使袋底缺氧不能出菇,只能在料面出菇。
以此来处理三潮菇出菇,同时应加强通风,保证充足氧气和湿度。
1。
金针菇高效获益的栽培方法经常常用的对于金针菇培育种植的过程中一年能够采收3次,但是在生物转化率的培育栽培的养料上最高仅仅能够达到了100%,每次生育期长达95天,一年只能循环3个栽培周期,且第三茬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差。
这里根据金针菇生长特点而配制的一次性培养料栽培新技术,不但生物转化率高达193%,栽培周期缩短40天,而且金针菇株数增多、株柄增高,提高经济效益80%左右,比较优势非常明显。
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1、自制培料。
取棉籽壳84%、麦麸14%、石膏1%、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5%、多菌灵0.55%,混合均匀后,按照1∶1.3的料水比加水拌匀,即成培养料。
2、填料消毒。
将培养料装入广口瓶(袋)中,填料时一定要做到松紧适度,才能有效避免瓶(袋)后期周身出菇现象。
装填好后,将瓶(袋)口扎牢,放入常温锅中消毒,在100℃的高温下蒸煮8-10小时,也可用高压锅消毒,在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持续消毒90分钟。
3、适温栽培。
待高温(高压)消毒彻底冷却后,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的酒精灯火焰下,用接种铲把菌种块从菌种瓶中挖出移入栽培瓶(袋)内,然后放入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
培养室温度必须控制在22-26℃范围,严禁低温拉长培养期,以免菌丝没发满就出菇而影响产量和质量。
4、精心管理。
菌丝长满后应及时搬入菇场,打开瓶(袋)进行搔菌,出刺激出菇。
当菌蕾形成后就要搞好再生管理,以促进菇蕾密度增高,然后套袋或盖报纸,让瓶(袋)内形成高浓度二氧化碳小气候,非常有利于金针菇的生长。
长至4-5厘米高时,要特别注意水分管理,栽培场地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保持在8—14℃,并用草帘或黑塑料布在培养场地罩光,光线强度以正常视力能模糊看清5号汉字为宜。
菇长至15-20厘米高时,即可采收。
四因素确保⾦针菇优质⾼产,四措施助⾦针菇产量更上⼀层楼⾦针菇⼏乎可以在全国栽培,⼈⼯栽培技术并不复杂。
它不含叶绿素,不进⾏光合作⽤,不能制造营养,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完全可在⿊暗的环境中⽣长。
⾦针菇是⼀种异养菌类,容易⽣长于柳树,⽩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及树桩上,是⼀种⽊材腐⽣菌。
⼀,⾦针菇优质⾼产的四因素⾦针菇⼈⼯栽培要想优质⾼产,必须具备⼀定的环境条件,如温度,⽔分,氧⽓,⼆氧化碳,光线,酸碱度等,但以温度,⽔分,湿度和光线这四因素关系密切。
1,温度⾦针菇在各个⽣长发育阶段所要求的温度,⽐⼀般栽培的菇类都低,其⼦实体分化的最⾼温度在24度以下,属于低温型菇类。
2,⽔分⽔分是⾦针菇组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菇的⼦实体和菌丝体都含较⾼的⽔分。
同样,⽔分也是菌体吸收营养和物质代谢的重要条件。
⾦针菇⽣长发育所需要的⽔分,主要来⾃于培养料和空⽓湿度。
值得注意的是,⾦针菇为喜湿性菇类,抗⼲旱能⼒较弱,因此在菌丝体⽣长阶段,培养料中的含⽔量保持在70%左右,若低于60%,菌丝⽣长不良,也不易形成⼦实体。
培养料中的含⽔量也不宜过⾼,如果超过80%,则会使培养料中的氧⽓缺少,同样影响菌丝体的正常⽣长。
测定培养料中的含⽔量,通常是⽤⼿试。
⽅法是,⼿捏培养料,指缝中有⽔渗出且偶尔掉1-2滴时正好。
如果挤不出⽔就是太⼲燥,⼀挤⽔滴不断,就是太湿。
3,湿度空⽓湿度对⾦针菇菌丝体⽣长和⼦实体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菌丝体⽣长期间,培养室的空⽓相对湿度以60%左右为宜。
湿度过低,会影响菇体⽣长;湿度过⾼,超过95%,培养基表⾯会出现许多暗褐⾊液体,菌体柔弱,极易发⽣各种杂菌和病害。
测定培养暗室的空⽓相对湿度,⼀般多⽤简易⼲湿球温度计。
这种温度计在⼀般⽂具店⾥即可买到,使⽤⽅法见其说明书。
4,光线⾦针菇不同于绿⾊植物,不进⾏光合作⽤,不需要直射阳光。
在直射阳光下,⾦针菇很快被伤害死亡,但是透过玻璃等的间接光线,反⽽能促进其⽣长。
促进金针菇生长的多种技巧金针菇是一种木腐菌生物,许多人都喜爱,在种植金针菇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它的生长呢?1.碳源:金针菇所需要的碳素营养都来自有机碳化合物,如纤维素、木质素、淀粉、果胶、戊聚糖类、有机酸和醇类等。
以淀粉为最好,其次是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醇、麦芽糖、乳糖、半乳糖也能利用,但不能利用菊糖。
2.氮源:金针菇可利用多种氮源,其中以有机氮最好,如蛋白胨、谷氨酸、尿素等。
天然含氮化合物如牛肉浸膏、酵母浸膏等也是很好的氮源,对无机氮中的铵态氮,如硫酸铵(在维生素B1存在时)也可利用,而对硝态氮素营养和亚硝态氮的利用很差。
3.无机营养:金针菇的生长发育还需要一定量的无机盐类,如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碳酸钙、硫酸铁等。
金针菇从这些无机盐中获得磷、铁、镁等元素。
其中以磷、钾、镁三元素为最重要,适宜浓度是每升培养基加工100毫克至150毫克。
4.维生素:金针菇是维生素B1、B2的天然缺陷型,必须由外界添加维生素B1、B2才能生长良好。
在马铃薯、米糖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所以用这些材料配制培养基时可不必再添加维生素,但是对于粉孢子菌丝稀疏的金针菇菌珠,在配制母种培养基时,需要添加少量的维生素Bl或维生素B2(可采用口服的VB1、VB2),菌丝才能生长旺盛。
5.温度:温度是影响金针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孢子在5℃~25℃时大量形成,并容易发成菌丝。
菌丝在3℃~34℃范围内生长,最适温度为23℃~25℃,30℃~40℃时,菌丝生长极其缓慢。
菌丝的耐低温能力很强,在-21℃时经过138天仍能存活。
菌丝对高温的抵抗力弱,在34℃时,菌丝就停止生长,超过34℃不久便会死亡。
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夏季高温期间金针菇的菌丝生长不旺盛,而且容易形成粉孢子。
6.水分和湿度:金针菇属喜湿性菌类,菌丝在含水量60%~80%的培养料中能正常生长。
栽培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以70%较适宜。
这时菌丝生长最快。
培养料水分太多或太少均会影响菌丝的生长,含水量太高时,菌丝生长缓慢,甚至不长,即使长出子实体,菌柄基部也容易变色。
金针菇出菇期的肥水补给法
近来笔者发现在金针菇出菇期,改变常规的管理办法,适时加强肥水管理,可以使金针菇出菇3~5潮,而且出菇整齐,菌柄粗壮,菌盖小而有光泽,无须搔菌。
通常在金针菇出菇时期,必须要改变以往做法,不要直接向子实体和料内喷水。
由于采收2潮菇后培养料就严重缺水,很难再次出菇,所以适当给培养料补充肥水很重要。
金针菇菌丝体生理成熟后,将菌袋从发菌室移到棚内菇床上开袋催蕾出菇。
移袋前,在菇床上铺薄膜,膜四周抬高2厘米,向膜内加入0.5厘米深的水。
移袋后,在菌袋上面及四周覆盖黑色薄膜遮光,同时调节湿度,使膜内湿度稳定在90%,促使出菇整齐。
第一潮菇采收后,向料内补充水分,并喷施营养液200克,促进第二潮菇出菇。
第二潮菇采收后,培养料明显收缩,料与袋间出现空隙,后期易从袋底及四周出菇,金针菇质量会受到影响。
可以向袋内补一次大水,每袋补水300克,促使培养料吸水膨胀,多余水分可
淹没袋底,使袋底缺氧不能出菇,只能在料面出菇。
如此处理后可再出3潮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