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昏迷等常见急症的现场救护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28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身体状况,需要及时就医,但在等待救护车或医疗人员到来之前,可以采取以下应急处置的方法:
1. 维持呼吸:确保昏迷病人呼吸道畅通,避免窒息。
将头部转向一侧,以便呕吐物能流出,避免误吸入呼吸道。
可以用干净的布料包裹手指,伸入昏迷病人口内,将舌头压住,以免舌头后坠导致呼吸困难。
同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窒息。
2. 监测生命体征: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和体温。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以便做出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3. 呼叫紧急救援: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呼叫救护车,如果有其他家属或朋友可以帮助一起实施急救,以帮助病人得到及时的专业救治。
4. 保暖:对于某些昏迷病人,寒冷可能是昏迷的原因或病情加重的因素之一。
所以保暖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冬季或室外环境中。
可以用被子或毛毯将病人包裹,注意不要过热,过热可能导致呼吸和心率加快,加重病情。
5. 避免强烈光线:避免使用强光照射昏迷病人,以免刺激眼睛和加重病情。
6. 避免搬动:在没有专业医疗知识的情况下,搬动病人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导致意外伤害。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到来后再进行搬动。
在等待救护车或医疗人员到来之前,家属或朋友应保持冷静,积极应对,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急救。
如果昏迷病人病情严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拨打紧急电话寻求专业救治。
同时,建议家属或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急诊科常见疾病急救与护理创伤的急救与护理一、急救原则:迅速、准确、有效包括现场急救、转送中救护、急诊室救护二、现场救护: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1)脱离危险环境(2)解除呼吸道梗阻:松开衣领,侧卧位偏向一侧,清除异物。
(3)处理活动性出血:加压包扎、伤部抬高。
(4)处理创伤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排气减压,开放性气胸,无菌敷料封口。
(5)保护好断层肢体:无菌包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6)伤口处理:外漏部分严谨回钠。
(7)抗休克:止血、输液、扩容(8)现场观察三、转送途中的救护:力求快速,保证途中抢救1、伤员体位:依据伤情选择,一般仰卧位,颅脑外伤侧卧或头部偏向一侧,胸部伤半卧位,休克取中凹位。
2、搬运方法:脊柱骨折平卧位,担架运送,3—4人一起搬运。
3、途中注意:头在后,下肢在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四、急诊室救护1、抗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加压输液。
2、控制出血:加压包扎伤口,抬高肢体。
3、胸部伤口的处理:开放性气胸迅速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快速穿刺引流。
4、颅脑损伤:防止脑水肿,使用高渗液。
5、腹部内伤处置:尽快输血、抗休克、手术。
昏迷的急救与护理一意识障碍程度分为:1、嗜睡:处睡眠状,可唤醒,又很快入睡。
2、昏睡:较深睡眠状,不易唤醒,答非所问,各反射存在。
3、昏迷:意识丧失,外界刺激不能感知。
二、急诊处理:1、病因治疗2、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供氧,必要时予以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输注抢救药物,脱水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失衡。
3、护脑治疗三、救治原则1、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氧供。
2、维持循环功能,抗休克。
3、补充葡萄糖,减轻脑水肿,纠正低血糖。
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5、对症处理,预防感染,控制高热和抽搐。
6、积极寻找和治疗病因。
四、护理重点1、密切观察病情,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呕吐物及大小便的性质,外伤情况和出血征象。
晕倒急救流程
晕倒急救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确保环境安全:避免在马路中央、漏电等危险场地进行急救。
如果环境不安全,应在保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伤者转移到安全位置。
2. 判断意识:拍打患者肩部,同时在其耳边大声喊叫,确认其有无反应。
注意拍打患者时,不可以拍脸或摇晃患者身体,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3. 拨打120:联系医务人员尽快到场抢救。
4. 判断呼吸和心跳:在脖子正中(甲状软骨)旁2cm处摸搏动,侧身观察患者胸廓起伏,确认8秒内(口中计数1001、1002至1008,一般默数四个数字大概为一秒的时间)无搏动及呼吸,即可进行胸外按压。
5. 进行胸外按压:按压的手掌应该叠加起来,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6. 如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
在急救过程中,需要保持冷静,按照步骤进行。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急救措施。
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尽可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以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遵循医护人员的指示。
同时,也可以接受专业的急救培训,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