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试考点每日一讲(12月19日)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2016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章节知识点(15)基本医疗保险1.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职工基本医疗费用的结算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仅支付定点、范围内的费用:(1)起付标准(起付线):一般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2)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一般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左右(3)支付比例:一般为90%3.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支付的医疗费用(1)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2)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3)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4)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费用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然后向第三人追偿。
4.医疗期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但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
(工伤为停工留薪期)(1)医疗期限认定与视同工伤的情形1.应当认定工伤的情形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④患职业病的;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视同工伤的情形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③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3.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形①故意犯罪;②醉酒或者吸毒;③自残或者自杀;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4.劳动能力鉴定:(与工伤待遇挂钩)(1)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2)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梳理初级会计考试是会计行业的入门考试,其中《经济法基础》是必考科目之一。
本文将梳理《经济法基础》中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一、关键词梳理1、法律关系:是指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2、法律行为:是指能够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3、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继承遗产的继承方式。
4、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5、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6、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能够得到一定的物质帮助。
7、税法:是调整国家征税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收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会计报表:是指向外部报表使用人提供会计信息的财务报表。
二、重点知识点梳理1、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2、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原则:是指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合法性。
3、法定继承的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5、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
6、社会保险的种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7、税法的构成要素:包括税法主体、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期限等。
8、会计报表的种类: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三、拓展知识点1、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2、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是指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等。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要点知识2016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要点知识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第一节增值税法律制度【内容导航】:(一)纳税人(二)纳税人的分类(三)扣缴义务人【章节关系】:经济法基础>>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第一节增值税法律制度【知识点】:增值税纳税人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
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
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一)纳税人增值税的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对“境内”的理解(1)销售货物的起运地或者所在地在境内;(2)提供的应税劳务发生在境内。
特定的纳税人单位租赁或者承包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经营的,承租人或者承包人为纳税人。
(二)纳税人的分类一般纳税人认定双标准:(1)质量标准:会计核算健全;(2)数量标准:年销售额达标。
一般纳税人(必须认定)(1)会计核算健全、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纳税人;(2)会计核算健全、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的非生产性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1)不同时符合以上两个标准的企业;(2)个人(除个体经营者以外的其他个人);(3)非企业性单位;(4)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
(三)扣缴义务人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
东奥网站发布的知识点由于内容及时更新的需要发布的是往年教材内容,需要查询最新知识点内容的考生请参考2016《轻松过关》系列参考书及相关课程。
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三个要素构成。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包括事件和行为。
事件可以是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行为是人发生的。
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1.仲裁 2.民事诉讼 3.行政复议 4.行政诉讼。
1.仲裁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
仲裁协议的内容应包括: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仲裁应当开庭进行,但是不公开进行,除非人家要公开。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不履行的去法院告。
2.民事诉讼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纠纷,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合议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特殊为1年,寄存财务,卖垃圾商品,身体受到伤害,拒付租金。
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最长20年。
时效中止,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特殊原因暂停计算。
中断是重新开始。
判决完成,不服气的,收到判决书的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3.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申请。
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举证由被申请人负责。
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4.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
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点梳理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表现为权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规定具有的自主决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自由。
(2)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担负的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负担或约束。
3、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物。
物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人造物;还可以是财产物品的一般价值表现形式——货币及有价证券。
(2)非物质财富。
也称精神产品或精神财富,包括知识产品和道德产品。
(3)行为。
如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和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等。
(4)人身。
人身是由各个生理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有机体)。
有三项限制。
知识点:法律事实(一)法律事件1、法律事件,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2、事件可以是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也可以是某些社会现象,如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1)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绝对事件;(2)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相对事件。
它们的出现都是不以人们(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二)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它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最普遍的法律事实。
知识点:法的形式和分类(一)法的形式法的形式是指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依照什么方式或程序创制出来,并表现为何种形式、具有何种效力等级的法律文件。
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宪法。
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国家的根本**,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
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考生们在备考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时,要了解考试的重要知识点,明确备考的方向。
下面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经济法基础》高频知识点,欢迎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知识点:法的特征1.法的特征:国家制定跟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导性、规范性。
2.法的主体:公民(自然人) 机构跟组织(法人) 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3.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跟法律行为法律事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法律行为:以法律关系的主体意志为转移4.法的形式:宪法-全国人大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行为法规-国务院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自治法规-自治人大特别行政法规规章国际条约5.法的分类: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创文成不成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根本法和普通法--内三个小子根本太普通(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实体法和程序法--内容很程实( 法的内容)一般法和特别法--小三长特别一般(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人的效力)国际法和国内法--主国(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公法和私法--目的开公司( 法的目的)。
知识点: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1.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横向关系分为:仲裁和民事诉讼 (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纵向关系分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一方)2.仲裁的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可以仲裁3.不能申请仲裁:1.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2.行政争议(不是平等主体)4.不适用《仲裁法》1.劳动争议的仲裁2. 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5.仲裁的基本原则:1. 自愿原则2.公平合理3.独立仲裁4.一裁终局6.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7.仲裁协议必须书面订立8.仲裁的内容: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 仲裁事项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9.仲裁效力: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做出裁定。
第一章总论本章近三年以单选、多选、判断题为主,10分左右的分值。
一、法律基础1.(1)法的本质: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①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②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③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①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②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③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得性(利益导向性)。
④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2.(1)法律关系的主体:①公民(自然人)。
②机构和组织(法人):a.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b.各种企业事业组织;c.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③国家。
(2)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区分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
两个因素:年龄和精神状态。
①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②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①≥18周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②16周岁≤Y<18周岁且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③10周岁≤Y<18周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④<10周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3)法律关系的客体:①物:a.自然物:土地、森林;b.人造物:机器、建筑;c.货币和有价证券;d.人身②非物质财富:a.知识产品:著作、发明;b.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
③行为。
3.(1)法律事实:①法律事件:a.自然现象(绝对事件):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或生老病死、意外事故。
b.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
②法律行为:a.无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二者均可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b.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法律行为分为表示行为(如订立合同)和非表示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1行政复议参加人是指具体参加行政复议活动全过程,以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的人。
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2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具体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根据《公务员法》,对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公务员给予的行政处分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类。
4诉讼时效期间,均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法院不予保护。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应该予以中止。
5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为15天(教材未提及)。
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6以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为依据进行分类的是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本法和普通法是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实体法和程序法是根据法的内容所作的分类;一般法和特别法是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问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
2016 年会计职称《初级经济法基础》高频考点3 经济纠纷的概念与解决途径
(一)经济纠纷的概念
经济纠纷,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争议。
它包括平等主体之间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管理所发生的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
(二)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主体为实现各自的经济目标,必然要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由于各自的经济权益相互独立,加之客观情况经常变化,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权益争议,产生经济纠纷,如合同纠纷、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就纳税事务发生争议等。
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持社会经济秩序,必须利用有效手段,及时解决这些纠纷。
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是解决当事人争议的方式,但适用的范围不同。
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适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方式解决;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采取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仲裁与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的争议解决方式。
当事人发生争议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解决方式。
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这在法律上称为或裁或审原则。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方式的选择则与纠纷的性质有关。
根据法律的不。
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试考点每日一讲(12月19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给用户设置用户密码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系统管理员可以给所有用户设置密码
B.用户密码只能由本人设置
C.用户密码可以由本组用户设置
D.用户密码只能由本人清除
2、应收款系统提供的基础设置中没有( )。
A.设置会计科目
B.设置结算方式
C.设置凭证模板
D.设置收款方式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应收款系统的基础设置内容包括会计科目、结算方式和凭证模板等的设置。
3、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下列不属于智能活动的是( )。
A.判断
B.理解
C.走路
D.学习
4、“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是( )规定的。
A.《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B.《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C.《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l999年10月31日,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使用
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5、对会计软件系统的实施来说,业务流程重整的一个主要任务是( ),使其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
A.设计与输出会计报表
B.整理与输入会计凭证
C.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D.规范会计核算制度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对会计软件系统的实施来说,业务流程重整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使其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
规范的内容包括:会计业务流程的规范、会计核算方法的规范、会计数据的规范、会计账表的规范。
6、内存与光盘的主要差别是( )。
A.存取速度快、容量小
B.存取速度快、容量大
C.存取速度慢、容量大
D.存取速度慢、容量小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内存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可靠性高,但容量有限。
外存常见的存储介质有
磁盘、磁带、磁鼓和光盘等,它们分别由对应的驱动器来驱动,如磁盘由磁盘驱动器来驱动、光盘由光盘驱动器来驱动。
7、会计核算软件分为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两种。
其中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一般是为( )定点开发的。
A.小型企业
B.私营企业
C.中型企业
D.大型集团企业
8、某企业的工资的项目“基本工资”的宽度是8,小数位是2,则该企业职工的基本工资的整数部分最多有( )位数。
A. 4
B.5
C.6
D.7
9、报表系统中,QM()函数代表的意思是( )。
A.期初余额
B.期末余额
C.借方发生额
D.贷方发生额
10、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下列不属于智能活动的是( )。
A.判断
B.理解
C.走路
D.学习
11、会计信息化是( )。
A.会计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B.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
C.信息科学与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
D.会计核算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是会计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是在会计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时采集经济活动数据并进行高效处理,丰富会计信息资源并高度共享,更好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极大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12、财政部第一个全国性会计电算化管理规章《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发布于( )年。
A.1979
B.1994
C.1989
D.1990
13、计算机账务处理系统中,记账后的凭证不能( )。
A.查询
B.修改
C.打印
D.审核
14、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之一是( )。
A.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安全性
B.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可行性
C.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完整性
D.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会计信息化是指会计工作与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即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好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极大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15、在会计软件系统中,下列关于工资管理模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实现多类别核算
B.可以实现自动计算所得税
C.可根据事先定义的工资转账关系进行工资分摊
D.通过原始凭证实现其与账务处理模块的数据传递
16、会计核算软件分为通用会计核算软件和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两种。
其中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一般是为( )定点开发的。
A.小型企业
B.私营企业
C.中型企业
D.大型集团企业
17、在Excel 2013中,新建工作簿时,第一张工作簿的约定名称为( )。
A.book
B.工作簿l
C.book l
D.表l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启动Excel 2013后,建立的第一个空白工作簿的约定名称为工作簿l。
18、在Excel中,要求“凡是数值小于60的单元格都要自动显示成红色”时,可以使用“格式”菜单中的( )菜单项实现。
A.单元格
B.样式
C.条件格式
D.自动套用格式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在EXCEL中,要求“凡是数值小于60的单元格都要自动显示成红色”时,可以使用“格式”菜单中的“条件格式”命令实现。
19、在Excel 2013中,新建工作簿时,第一张工作簿的约定名称为( )。
A.book
B.工作簿l
C.book l
D.表l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启动Excel 2013后,建立的第一个空白工作簿的约定名称为工作簿l。
20、在填制凭证时,对科目录入的要求( )科目。
A.允许录入任意级次
B.只允许录入明细操作级
C.只允许录入最低级
D.只允许录入最高级
21、下列关于凭证审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审核人和制单人不能为同一人
B.已审核的凭证若要修改应先取消审核
C.取消审核签字只能由审核人自己进行
D.审核后的凭证可直接修改
22、关于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外来的移动存储设备,可以直接使用,无需检测
B.对于外来的移动存储设备,必须查杀病毒后再使用
C.网络中的病毒不会感染计算机,因此无需担心
D.计算机只要一次安装杀毒软件,就可以永远不用担心任何病毒的侵害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对于外来的移动存储设备,必须查杀病毒后再使用,所以选项A不正确,选项8正确;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网络上的机器受到感染,因此选项C不正确;计算机最好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而且安装之后应当经常进行升级,因此选项D不正确。
23、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认为蓄意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制造计算机系统故障的计算机( ) 。
A.语言
B.命令
C.程序
D.文件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认为蓄意编制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制造计算机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程序。
24、账簿数据的输出过程实质上是( )的生成过程。
A.表
B.数据库表
C.用户视图
D.关联表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账簿数据的输出过程实质上是用户视图的生成过程。
25、清除病毒应首先考虑( )。
A.格式化
B.杀毒软件
C.用无毒盘复制备份
D.更换硬盘
参考答案:B
26、在Windows中,“回收站”是( )。
A.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B.硬盘上的一块区域
C.软盘上的一块区域
D、高速缓存中的一块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