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7.65 KB
- 文档页数:5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时安排:3~4课时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的: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方法。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200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一线工程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二线工程规划2012年全线贯通。)
天然气开发建设
干管道建设
部用户管网建设
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3.主干管道:
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
二线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全长4900多千米,规划2012年全线贯通,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
西气东输为例》
教学设计
第1课时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授课教师:齐淑红
授课时间:2016.11.28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
为例》教学设计
第1课时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
区域经济联系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节内容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材以西气东输为典型案例深刻揭示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内在原因和历史背景和影响,确立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分析我国其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提供了基本思路。
【学情分析】
从已有知识来看,通过初中、必修一、必修二的学习,高二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西气东输等能源调配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不够系统深入,尤其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差,这给本节教学
带来了一定难度。从学习能力看,学生能获取部分有用信息,但对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还较弱。从班级情况而言,高二(5)班是一个学风较好,师生互动默契的班级,我认为基础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好。【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现状。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知道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
3、理解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和小组讨论,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概况。
2、通过讨论探究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3、通过图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运用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通过读教材中附图,分析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养成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及其不均衡性,看到我国为协调资源分配、促进区域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养成节约能源资源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通过观看西气东输工程的纪录片了解背景,找出起点和终点。提问:实施西气东输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活动】展示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比例图,指导学生读图,可分成小组讨论、据图的数据出总结我国东部和西部天然气生产量、能源消费量的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西部能源消费较小,天然气的生产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东部能源消费大占比接近50%,天然气的生产量小。
【教师总结】我国区域能源资源赋存量与区域的发展水平很不匹配,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存在着显著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充分发挥。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其中新疆的能源资源特别丰富,仅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就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然而,新疆以及周边地区消费较小。所以我们就可以进行天然气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缓解地区能源消费和生产的不平衡的矛盾。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南水北调积极意义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2、了解南水北调对山东地区带来的积极影响;
3、了解西气东输及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的积极意义和带来的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1、南水北调积极意义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2、西气东输及西电东送工程的线路及产生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上课:同学们好。组织教学(点名)
限时3分钟答题---利用实物投影抽样展示点评(生先评,师后评)---同桌互评得分评价已做学案(全批全改)---点名表扬或婉转批评
切换到电脑屏幕---导入新课: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有什么积极意义?给我们身边又带来什么影响呢?(板书课题---)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以东线工程为例
投影展示学习目标---
1.积极意义
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师:下面全体记诵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
①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②增加调入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③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④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2)经济效益
①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按目前价格水平估算,南水北调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600亿-800亿元。
②促进调入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③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产生潜在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5章第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
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展示资料:
新疆和上海能源资源比较
展示图片:
中国行政区图
简要介绍新疆与上海,设问:
新疆和上海之间有联系吗?是什么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
天然气把这两个区域联系在了一起。
由区际联系引出本节内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西气东输概况
展示图片:
西气东输示意图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主要以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为例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展示图片:
图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
设问:西气东输一线工程:
✧气源来自于哪里?
✧目标市场是哪里?
✧采用何种运输方式?
✧途径哪些省份和地形区?
由此可见,西气东输工程路线长,所经区域地形复杂,工程难度大。可是,为何我国还要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展示图片,并结合图片分析:
图5.2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矿物能源生产量和能源消费量占全国
的比例
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会带来环境问题
煤炭运输对交通的压力
图5.3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全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图
布置任务:有条理的归纳出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挑选学生归纳的好的,用投影展示出来,并给予适当评价。
设问: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提出“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但是为何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长期得不到充分勘探、开发?
分组讨论完成课本P84活动(时间:2分钟)。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问题探究: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跨区域资源调配”教案
“跨区域资源调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缘由;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进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缘由,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进展
的影响。
2.难点:把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分析思路。
三、课时支配:1课时
四、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1.导入新课:介绍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说明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必要性。
2.新课学习:
(1)阅读图表,了解我国各大河流域水资源的基本状况,从中总结出我国水资源
空间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
(2)介绍南水北调的线路图,让学生讨论三线工程沿线的地理状况,如地势阶
梯、地形区分布、地势的高低起伏、取水区、供水区等,并进一步比较三者的优劣。
(3)从供水区和水源区、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等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南水北调的影
响。自然原因包括华北地区降水量小、河流径流量小以及水土资源配合欠佳,加剧了北方的缺水。人为原因包括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缺乏环保意识、水污染严重以及缺乏节水意识,水浪费严重。
(4)介绍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3.巩固提高:分组讨论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原因、影响及措施。学生可以结合
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跨区域资源调配的重要性和影
响。
六、作业布置:
1.阅读相关文章或资料,了解我国其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情况;
2.撰写一篇短文,说明跨区域资源调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掌握了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基本概念和影响。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因素,如政策、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为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对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探索,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化和补充,可以看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条件,同时有又区域合作发展的方向。当今世界发展,国家内部需要优化要素配置,实现可持续,而本节是在前面探究环境与区域发展,城市、产业和区域发展后,提出的区域联系和区域发展,是继承前面的核心问题,又提出行新的发展思路,既是补充,又是升华。
【教学重难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对我国资源的分布状况以及区域经济差异均有所了解,但对“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并没有多少了解,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实现问题的探索和解惑。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西气东输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视频、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情景化讨论法、任务驱动法六、教学过程
一、西气东输的原因
1、展示我国重大的资源跨区域调配。
2、阅读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
消费占全国比例图和全国夜间灯光分
布图,思考西气东输的原因
3、结合图表,思考下列问题
.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
我国目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可能带来的问
题?
4、通过探究得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
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引出天然气和
煤、石油的优缺点对比?
5、通过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得知西气东输
的原因2
6、教师展示我国的天然气开发战略
7、小结西气东输的原因
1、随堂训练,习题展现
省镇中09-10学年第2学期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第40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教学目标: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活动1:中国之南水北调
1、根据下列图表谈谈中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原因。
2、说说长江为何成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区,华北地区为何成为最大的供水区。
4、南水北调工程尤其是东线方案,除了要做好工程线路建设外,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还要采
取什么措施?谈谈你的观点。Array
5、列举国内外其他跨流域调水工程。
教学活动2:中国之西气东输
1、说出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地点及其线路所经主要地
形区。
2、谈谈线路改向取道陕西北部的主要原因。
3、浅议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意义(对所在地区的影响)。
教学活动3:中国之西电东送
北部通道——主要任务是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
的 电基地和 上游水电站的电力送往 地区。
中部通道——将沿长江展开。长江为深谷型河道,可开发22座水电站。将强大 电,源源不断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以及广东等地区。
南部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 电为主,以开发贵州等地 电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 浅议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意义。
教学活动4:配套练习
1.读“三河”流域调水示意图和“南水北调”路
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A 、B 、C 、D 四地供水相当紧张的
地区是________地。
(2)2000年我国对“三河”进行了统一调水,这三条河是(E )________河、(F )________和黄河。
(3)E 河发源于________山北麓,流经甘肃省重要的粮食基地________。这次从E 河调水,十分有利于我国________(自治区)林草的恢复和生长,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
教案标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教学目标:
1. 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方法和原则;
3. 能够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
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
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方法和原则。
教学难点:
1. 能够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
2.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一个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Step 2:概念解释与讨论(10分钟)
讲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需要进行资源的跨
区域调配,以及跨区域调配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Step 3:方法和原则介绍(15分钟)
介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方法和原则,包括资源的评估、资源的分配、资源的
交换等。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方法和
原则。
Step 4:小组讨论与展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资源进行讨论,包括该资源的跨区域
调配方法、原则以及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等。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进行
讨论和互动。
Step 5:问题解决活动(15分钟)
设计一些问题解决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Step 6:总结与拓展(10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一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功案例,激发学
人教版(2019)高地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3.调配影响
4.跨区域配置资源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5.我国主要的调配工程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西气东输概况
2.实施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影响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板
书
2022高中地理资源跨地区调配教案3篇
2022高中地理资源跨地区调配教案一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开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开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油气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之间协调开展。
3.理解西电东送工程原因、意义。
教学难点
1.与煤炭资源相比拟,天然气、水能资源具有的特点、分布和开发现状。
2.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开展,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国的四大标志性工程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了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跨区域资源调配。对于这些我国著名的资源调配工程,我们怎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它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西气东输为案例,来讨论我国资源调配的一系列问题。
板书: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开展
高二年级地理必修3教学方案设计
课题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主讲人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了解西气东输的概况
3.理解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重点1.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必要性。2.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难点
掌握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方法。
学习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行为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复习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的知识,提问为什么要晋煤外运?从而导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解读目标:
1.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了解西气东输的概况
3.理解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教学流程: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快速阅读课本82页第一段,总结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展示我国水资源、天然气资源、石油资源、煤炭资源分布图,提问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总体格局特点?在展示我国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归纳: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自然因素:①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②自创设情境,引导
学生学习
教师简单解读
学习目标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
分析问题,共同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
趣。
使学生明
确本堂课
的学习内
容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
的能力。
然资源依附于一定自然环境存在,在区域之间
一般不具有流动性。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因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为了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平衡,我们就需
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二、西气东输的概况
阅读课本82页第二段,结合图片5.1了解:1.西气东输工程的基础及目标市场2. 西气东输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
教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为了最大化资源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
2. 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优点和挑战。
3. 了解不同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需求差异。
4. 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概述
a. 定义和意义
b. 资源的种类和需求
c. 资源的调配方式
2.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优点和挑战
a. 优点
i. 最大化资源利用
ii. 优化资源配置
iii.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b. 挑战
i. 跨区域运输成本高
ii. 跨区域调配难度大
iii.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挑战
3. 不同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需求差异
a. 自然资源的分布
b. 人力资源的分布
c. 技术和创新资源的分布
4.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a. 经济发展
i. 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ii. 提升地区经济水平
b. 社会进步
i. 提供就业机会
ii. 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方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概念、优点、挑战,以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2. 讨论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需求差异,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
3. 多媒体呈现:使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等辅助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实际案例和影响。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思考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2. 讲解:介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以及优点和挑战。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不同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需求差异,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4章第2节教学设计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
目录
一、学习目标
二、必备知识
三、情景探究
探究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分析
探究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
四、学习效果
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结合实例分析,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3.分析西气东输案例,掌握不同类型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特点。
二、必备知识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1.资源跨区域调配
(1)目的:为了解决国内资源及其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问题。
(2)原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不同
(3)特点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能够达到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在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的同时,在资源开发、调运的过程中,还会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兼顾多方效益。
3.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资源跨区域调配能有效解决产品生产和消费空间不匹配问题。(√)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均衡分布。(×)
(3)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一定会出现资源严重短缺问题。(×)
(4)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
4. 将资源调配工程与对应的主要输出地连线。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概况
以新疆生产及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资源为来源,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作为天然气的主要输送目的地及消费地,建设从新疆至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输气管道。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2、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利用图表来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掌握基本的读图技巧。
2、通过城市化的阶段图,分析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3、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性,从而学习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预测家乡城市化的发展动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
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影响的范围和城市化的速度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展示图片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图“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思考: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1)城市化的发生是在什么时期开始的?
(2)城市化的时间变化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的城市化曲线,基本上都是呈一个被拉长了的“S”形态。
2、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
展示图片阅读教材,结合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资料”,思考问题并完成表格: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
资料:伦敦1801、1851、1981年的城市扩展。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