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4.4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8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选择题(2012·安徽文综,26~27)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
读图完成1~2题。
1.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①B.②C.③D.④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观察四幅图中距地面6米高度以内风速的大小,最大风速依次约1.3千米/小时、3.2千米/小时、3千米/小时和6千米/小时,因此该范围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是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
第2题,华北地区位于中纬度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条件下,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可知,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答案 1.A 2.B(2017·南昌模拟)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
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3~4题。
3.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净化地表径流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生态系统中,森林位于山地的上部,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地表径流等功能;从图中来看,森林没有分布在农田周围,不是护田林,③错。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是分布在城区森林的功能。
第4题,在该生态系统中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和森林的下方,可以获得经森林净化后的清洁水源。
答案 3.A 4.C2015年12月6日,来自刚果(布)、赤道几内亚、中非共和国,加蓬和喀麦隆5国的森林部长在为期3天的会议期间讨论了如何加强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保护的问题。
课时作业(二十九)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2019·四川德阳一诊)在低碳要求下,林业碳汇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比于耕地与草地,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
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是影响其固碳价位的主要因素。
下表是2013年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北方(华北)、西南(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和南方(东南丘陵)四大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和林业经济产值统计(单位:亿元)。
据此完成1~3题。
1( )A.水土流失量少B.枯枝落叶层厚C.叶片总面积大D.生物种类多样2.表中代表南方林区的是( )A.甲林区B.乙林区C.丙林区D.丁林区3.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的主要途径是( )A.更换绿化树种B.采林育林结合C.禁止采伐森林D.营造护田林网1.C 2.B 3.D[第1题,森林的固碳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因此叶片总面积大,光合作用强,对碳的吸收能力强。
故C项正确。
第2题,南方(东南丘陵)林区主要为人工林区,范围小于我国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但产值最高。
故B项正确。
第3题,丙为我国北方(华北)林区,为我国主要农耕区,风沙危害严重,因此应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故D项正确。
更换绿化树种主要是针对于城市而言;采林、育林结合、禁止采伐森林主要是针对于森林而言。
故A、B、C项错误。
](2019·江西景德镇期末)读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4~5题。
4.甲区域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 )A.亚马孙平原水循环更加活跃B.全球气候变暖C.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减少D.生物多样性增加5.与乙处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有关的是( )①暖流②寒流③东北信风④东南信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B 5.B[第4题,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繁衍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第2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出高分[基础落实练]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②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③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①沙尘暴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台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1.A 2.B『解析』第1题,a地区为东北的长白山地区,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b地区为我国东南林区,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c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稀少;d为雅鲁藏布江谷地林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在东北林区。
第2题,森林破坏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环境问题不尽相同。
e 地区为我国西南地区,这里山高谷深,地形复杂,若森林植被遭破坏,容易诱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水土流失。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
据此完成3~4题。
3.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4.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3.D 4.B『解析』第3题,从表中各种覆被下的泥沙量数据可直接得出『答案』。
第4题,混交林地和荒草地多属于自然植被,油松幼林地多为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从表中数据看出,选项①是正确的;坡耕地的径流量和泥沙量均大于其他覆被地,由此说明选项②是错误的;从混交林地与油松幼林地的数据比较得出选项③是正确的;从荒草地与油松幼林地的数据比较得出选项④是错误的读“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回答5~6题。
第2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
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1.雨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 B.b C.c D.d2.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a——枯枝落叶B.b——土壤C.c——生物D.d——供给养分3.雨林中土壤贫瘠的最主要原因是()。
A.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B.气候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C.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D.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答案 1.A 2.B 3.A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
路透社巴西利亚2012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11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
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
据此回答4~6题。
4.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解析第4题,亚马孙雨林分布广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有关。
第5题,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仅依靠迁移农业是无法脱贫的。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选择题1.(2010·淄博统考)下列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B.赤道穿过的陆地都有雨林分布C.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D.亚马孙地区集中分布了地球上约一半的雨林(2008·海南高考)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
据此完成2~3题。
2.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3.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①增加木材产量②改善生态环境③增加农民收入④调整农业结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6.下图所示曲线反映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A.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B.减弱噪音、美化环境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下图为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
据图回答7~8题。
7.该种植被的集中分布区是( )A.寒带地区B.欧洲C.南美洲D.东亚地区8.对该植被下的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壤——肥力高B.灰钙土——肥力高C.黄壤——肥力低D.砖红壤——肥力低9.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芦苇是一种湿地挺水植物,它在秋季对水量要求较低,淹水时间过长反而会抑制其长势。
读图,回答1~2题。
1.“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壮观景色的真实写照,该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周期性特点B.降水的季节性变化C.气温的季节性变化D.植被的季节性变化2.鄱阳湖芦苇分布面积的变化说明了( )A.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变小了B.连年干旱,丰水期“晚来早走”C.生态环境明显改善D.降水增多,丰水期“早来迟走”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的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4.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B.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速度加快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
据下图,回答5~6题。
5.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6.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C.水循环中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下图为某河流流域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河流所在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有( )①热带雨林破坏严重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土地盐渍化④水土流失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8.该河流与长江相比,综合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是( )A.河网密布,交通不便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C.地表崎岖,水流湍急D.矿产资源贫乏(2019·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江苏滨海湿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为数不多的典型原始海岸湿地之一。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1~2题。
1.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2.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A.非洲大陆B.大洋洲C.亚欧大陆D.南美洲解析:第1题,根据生物量 m 的大小可判断出,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乙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根据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代表物流量的大小可知,生物体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落叶层储存养分乙大于甲,土壤中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排除A、B、C。
由图中箭头粗细可推知甲系统整体物流量大,D项正确。
第2题,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C项符合。
答案:1.D 2.C(2011·哈尔滨模拟)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
据此回答3~4题。
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4.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解析:第3题,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雨林光合作用影响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第4题,热带雨林为大气提供丰富的水汽,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答案:3.B 4.A(2011·苏州模拟)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
读图,回答5~6题。
309教育网
309教育资源库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2019·太原模拟]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如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
完成1~2题。
1.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
A .①
B .②
C .③ D.④
解析:观察四幅图中距地面6米高度以内风速的大小,最大风速依次约1.3千米/小时、
3.2千米/小时、3千米/小时和6千米/小时,因此该范围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是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
答案:A
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
A .① B.②
C .③ D.④
解析:华北地区位于中纬度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条件下,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可知,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答案:B
[2015·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回答3~4题。
3.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 .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 .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 .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 .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4.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第29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2019·北京东城区模拟)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
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
下图示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
据此回答1~2题。
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A.树冠集水作用强B.无蒸腾作用消耗C.树冠遮阴效果好D.土壤硬化下渗弱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A.融雪B.风沙C.降水D.蒸发『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枯树根区没有树冠,不存在集水作用强、遮阴效果好。
枯树根区土壤疏松,下渗作用强。
枯树根区没有树冠,无蒸腾作用消耗,B对。
第2题,梭梭根对融雪、风沙和降水影响较小,梭梭根区夏季树冠能够遮蔽阳光,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水分,D对。
(2020·连云港期末)乌尔米耶湖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
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
近年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
据此完成3~5题。
3.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雨水B.冰川融水C.地下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4.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A.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B.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C.破坏植被,坡面径流增加D.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5.伊朗政府计划拯救乌尔米耶湖,可行的措施是()①湖区发展渔业生产②湖区实施人工增雨③增加高山冰雪融水④发展节水农业⑤跨流域调水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④『答案』 3.D 4.B 5.C『解析』第3题,图中湖泊位于37.5°N附近,且海拔较高,说明冬季气温较低,有积雪堆积,春季因为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该湖泊是咸水湖,说明深居内陆,流域内降水较少;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地下水不是当地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
第4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蒸发加剧,入湖的水量减少;C、D项均是人为原因。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九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建议用时:20分钟)下图为世界六大洲林地、耕地和草地三种农业用地占本洲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读图回答1、2题。
1.图例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A.林地、耕地、草地B.耕地、林地、草地C.耕地、草地、林地D.草地、耕地、林地2.在南美洲,③所示的农业用地比重最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平坦开阔B.山地面积广大C.河流少水量小D.气候温暖湿润【解析】1选C,2选D。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大洋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区,②的比重较大,应是草地;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等地区,③面积大,应是林地;亚洲的①比重相对其他地区较大,应是耕地。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③代表林地。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中低纬度,以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气候温暖湿润。
其主要自然原因与地势、山地面积关系很小;南美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带,降水丰富,河流多、流量大。
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二氧化碳减少B.全球降水增多C.冰川体积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4.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 )A.伐木与深加工B.开发矿产资源C.从毁林到造林D.禁止砍伐森林【解析】3选D,4选C。
第3题,森林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的功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由图可知,世界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第4题,由图可知,亚洲森林面积先减少后增多,原因应是从以前的毁林到加强造林的变化。
(2017·临汾模拟)近年来图中M湖水域面积明显缩小。
据统计,该湖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
读M湖位置图,完成5、6题。
5.导致M湖水域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工业发达,酸雨侵蚀B.植被破坏,泥沙淤积C.过度引入湖河水灌溉D.全球变暖,蒸发加剧6.M湖消失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C.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解析】5选C,6选B。
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九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
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相对于我国,巴西的生物承载力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土面积大②水热充足③生物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广阔④土壤肥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巴西的生物承载力有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是( )A.气候变暖B.降水减少C.国土面积减小D.植被破坏【解析】1选C,2选D。
第1题,巴西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水热资源较我国更充足;巴西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的基因宝库。
因此巴西的生物承载力较高。
第2题,巴西热带雨林面积的逐年减小,导致其生物承载力下降。
【知识拓展】森林的环境效益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起到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的功能;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物种丰富,故能维护生物多样性;森林能吸烟除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干旱地区,森林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
(2017·福建四市六校联考)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
根据材料回答3、4题。
3.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 )A.大连B.青岛C.深圳D.上海4.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③保持生物多样性④增加用材林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3选C,4选B。
第3题,由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地区,我国大连、青岛纬度高,位于温带地区,不易生长;上海虽位于亚热带地区,然而其纬度高于深圳,热量较少,因此最易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深圳。
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热带森林树木附近的土壤中存在自己的天敌,包括真菌和节肢动物等,它们会有选择地攻击和杀死宿主的种子及幼苗,致使同种树木无法在同一片区域过度聚集。
啮齿类动物、哺乳动物或鸟类等“种子扩散者”也在这种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可以把树木的种子带到较远的地方,新落脚点的真菌和节肢动物攻击的是不同树种,从而让远道而来的树种生存下来。
据此完成1~3题。
1.热带森林树木的天敌( )A.使局部森林难以生长B.种类包括鸟类等C.攻击具有专一性D.地域流动性强2.依据材料可以得出,热带森林中树木的天敌对森林的总体影响是( )A.种子无法生长B.生物多样性增加C.森林面积缩小D.土壤肥力下降3.热带森林的这种机制对热带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A.作物播种前必须毒杀天敌B.专业化种植能提高生产效率C.捕捉鸟类等能改善农业生态D.农田多种经营会降低风险【解析】1选C,2选B,3选D。
第1题,“它们会有选择地攻击和杀死宿主的种子及幼苗,致使同种树木无法在同一片区域过度聚集”说明真菌、节肢动物等树木天敌对宿主的攻击具有专一性。
天敌攻击的只是宿主,攻击结果是减少宿主的数量,使森林中同时存在大量树种,但每个种类的数目不大;对森林影响不大。
由材料可知热带森林树木的天敌为真菌和节肢动物,它们的地域流动性较弱。
第2题,天敌攻击的只是宿主,攻击结果是减少宿主的数量,使森林中同时存在大量树种,但每个种类的数目不大,因此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增加,但不会使森林面积减少。
材料显示天敌杀死的是宿主的种子及幼苗。
热带森林中树木的天敌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
第3题,由材料可知热带森林树木的天敌攻击具有专一性,因此农田多种经营会降低风险。
作物播种前必须毒杀天敌、捕捉鸟类等行为会破坏生态平衡。
材料中内容与专业化种植关系不大。
(2020·某某模拟)读黄土高原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0~500cm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随纬度变化图,完成4~6题。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四)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
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
右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1~2题。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净化地表径流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②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③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①沙尘暴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台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红树林为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的木本植物群落,通常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示海岸的叙述,合理的是()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稀少B.热带地区,砂质海岸C.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D.温带海滩,降水丰沛6.图示植被的主要功能是()A.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C.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百万公顷/年)。
读图,完成7~8题。
7.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二氧化碳减少B.全球降水增多C.冰川体积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8.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A.伐木与深加工B.开发矿产资源C.从毁林到造林D.严禁砍伐森林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
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A.大连B.青岛C.深圳D.上海2.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③保持生物多样性④增加用材林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下面图2为图1中甲农业开发区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甲农业开发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①洪涝灾害频率增加②气候由干暖变为湿热③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④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①扩大开垦面积,充分挖掘林地的生产潜力②退耕还林,恢复自然生态环境③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④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60万亩,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
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③人口迁出④全球气候变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土地沙化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①湿地减少②降水减少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湖泊蓄洪能力增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结合材料和图,回答7~8题。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平衡碳元素的功能B.图示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在水循环中的作用C.甲、乙、丙三环节构成了水循环D.甲、乙、丙三环节表示的水汽量是相等的8.图中a处的50%,其作用为()A.“地球之肺”B.“地球之肾”C.“天然空调”D.“天然加湿器”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世界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
课时跟踪训练(三十)一、选择题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
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
据此回答1~2题。
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2.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A.春季的东南丘陵B.夏季的黄土高原C.秋季的山东丘陵D.冬季的天山山脉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淤泥质海滩上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
读“非洲和南美洲红树林分布图”,回答3~4题。
3.红树林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缺失的直接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洋流4.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A.防风消浪,固岸护堤B.海陆栖息生物的天堂C.改良土壤,沧海桑田D.净化海水,减少赤潮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百万公顷/年)。
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二氧化碳减少B.全球降水增多C.冰川体积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6.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A.伐木与深加工B.开发矿产资源C.从毁林到造林D.严禁砍伐森林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②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③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①沙尘暴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台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借助大力推行“三退三还”(退田还湖、退塘还湖、退房还湖)等措施,四川省西昌邛海湿地水域面积扩大,成为我国最大的国家级城市湿地。
读图,回答下题。
9.有关邛海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因是地处高纬地区,气温低、蒸发弱B.主要的生态功能是调节气候、防风固沙C.“三退三还”体现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D.开发利用是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
黑龙江省政府将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全省重要的保护对象。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A.涵养水源B.调蓄洪水C.美化环境D.保护生物多样性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回答12~13题。
12.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与下表所示情况发生原因关系最小的是()A.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D.上游水土流失,泥沙在湖泊淤积13.乌鲁木齐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千米的湿地,这里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
2005年11月,这块湿地的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
这说明() 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爆发,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的降落、栖息和采集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爆发的范围成正相关二、综合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五大热带雨林分布图(1)墨脱位于北纬29°附近,是中国最北的热带雨林分布区,请分析原因。
材料二在茫茫的南中国海上,南海诸岛的一片片绿色雨林,如同荒漠上的绿洲。
南海诸岛年降水量在2000至3000毫米,多大风天气,特别是夏秋两季还常受台风影响,台风风力狂虐,裹挟暴雨。
由于岛屿成陆时间不长,土壤受海水影响,盐分含量高,加上海拔低、面积小,植物独立演化的条件相对较差,导致植物习性与大陆雨林不同。
岛上的植被呈环状分布,高低有致,内部是高大的麻枫桐林,外侧是灌木植物带,最外侧是沿着海岩的低矮草本植物带。
(2)简述南海诸岛热带雨林的生态意义。
(3)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相比,分析南海诸岛热带雨林的特点及原因。
15.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最新统计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持续下降。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2)三江平原湿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为________,该湿地的保护应采取哪些措施?(3)请分析造成长江中下游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4)试分析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数量减少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1.『解析』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长,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
故C 项正确。
『答案』 C2.『解析』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
山东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而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冬季的天山山脉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
『答案』 A3.『解析』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有寒流流经,气温降低、降水减少,因而红树林缺失。
『答案』 D4.『解析』红树林分布在潮间带,不具备改良土壤的作用。
『答案』 C5.『解析』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的功能,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读图可以看出,世界森林面积大量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全球气候变暖,A错、D对。
全球变暖的结果会使冰川体积减小,有的地方降水增多、有的减少。
『答案』 D6.『解析』读图可以看出,亚洲森林面积增加最多,选项中的伐木、开矿都会导致森林面积减小;人类需要林木资源,完全禁伐是不实际的,只有加强造林,从以前的毁林到现在的造林才可行。
『答案』 C7.『解析』a地区为东北的长白山地区,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b地区为我国东南林区,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c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稀少;d 为雅鲁藏布江谷地林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是东北林区。
『答案』 A8.『解析』森林破坏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环境问题也不同。
e地区为我国西南地区,这里山高谷深,地形复杂,若森林植被遭破坏,容易诱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 B9.『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成因及其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邛海湿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低,但海拔相对较高,A错;该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此处风沙作用微弱,B错;因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所以要保护湿地C正确;合理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 错。
『答案』 C10.『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形成条件分析。
读图可知,扎龙湿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①对。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对。
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③对。
湿地的地下水位高,④错。
A对。
『答案』 A11.『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扎龙湿地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所以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D对。
『答案』 D12.『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
表中所示现象为湖泊面积减小,数量减少,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外流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另外,上游破坏植被造成泥沙淤积;内陆湖区,农业发展过程中,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与C项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无关。
『答案』 C13.『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
根据题干描述,可判断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
人类应该保护湿地,退耕还湿地。
『答案』 B14.『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成因。
需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说明原因。
墨脱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好。
西南季风沿谷地深入,带来印度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形成了热带雨林分布区。
第(2)题,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生态意义。
可结合材料二及南海诸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第(3)题,本题考查南海诸岛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差异。
区域的植被是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体现。
南海诸岛成陆时间短、面积小,海拔低,地势起伏小,所以热带雨林生物量小,物种数量少。
蒸发旺盛,土壤盐分高,植物耐盐碱、耐旱。
多大风天气,植物抗风能力强。
『答案』(1)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热量条件好;西南季风沿谷地深入;带来印度洋的水汽,降水丰沛。
(2)为众多动物提供栖息地;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保护土壤(促成土壤的形成)。
(答出任意二点即可)(3)特点:生物量小;物种数量少;耐盐碱(耐旱);抗风能力强。
(任答三点)原因:成陆时间短、面积小;海拔低,地势起伏小;土壤盐分高;多大风天气。
15.『解析』第(1)题,考查湿地的生态功能,较为简单。
第(2)题,湿地开垦是造成三江平原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因而应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3)题,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建设用地增加等原因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第(4)题,通江湖泊数量减少,调蓄功能下降,旱涝灾害加重。
『答案』(1)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答出三点即可)(2)湿地开垦退耕还湿地、建立保护区。
(3)围湖造田,河湖泥沙淤积,城市和交通建设用地增加。
(答出两点即可)(4)湖泊对长江河水的调蓄功能大大降低,长江下游地区旱涝灾害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