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海上落水人员救生的保温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11.55 KB
- 文档页数:2
高原寒区灭火及应急救援装备保障问题研究【摘要】最近几年中,我国的消防战勤保障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发生的几起重大的灾害抢险救援任务也见证了我国消防战勤建设的成果。
在高原高寒地区,因为地形环境点、经济落后等等问题,导致难以及时获得装备补给,降低了灭火救援的效率。
在本文中,主要是分析了装备保障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有效的保障对策。
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确保高原寒区的消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原寒区;灭火;应急救援装备;保障;问题一、高原寒区基本情况高原寒冷,它是指在海拔3000米,较低的氧气分压、低压、低温,强烈的阳光辐射环境气候的特点等领域。
我国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高原地区的总土地面积的26%,西南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四川省和云南省西部的青海省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部分地区和甘肃省。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占地面积230平方公里,最冷的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5℃的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高原是冷的。
在海拔4000米的氧含量60%的氧含量的海域,年平均温度为2℃,年降雨量集中在6月至9月,约占年降水量的90%;平均积雪超过200天,太阳每天平均为12小时。
阿尔卑斯山脉和稀薄的空气,水蒸气,阳光透过大气层减少功率损耗少,辐射强度大,使消防官兵先发制人各种高原疾病。
二、灭火及应急救援装备保障特点物资保障、卫勘保障、技术保障是消防战勤保障的三项主要任务,其中卫勘保障又包括生活物资和卫生医疗保障。
高原寒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对消防战勤保障工作造成很多困难。
(一)物资保障难度大1.气候恶劣,保障装备性能要求特殊高原寒区自身的环境特点给保障装备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低氧分压以及低气压的环境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性能。
另外,在高原寒区中,空气密度低,依靠风冷的装备需要更多的空气才能够工作,一般的冷却系统难以适应。
另外,因为高原气压低,冷却水十分可能“开锅”,降低了水冷却效果。
海上自救知识人在不同水温情况下的生存时间:由于水的导热速度要比空气快26倍,因此在低温水中,人生存的时间很有限,经过科学测试,当水温为0度时,人的生存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2度时,生存时间只有45分钟左右,4度时,生存时间为90分钟。
所以,专家提醒:海上求生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人在不同体温情况下的症状当人的体温下降到35度时,症状为低温昏迷;下降到31度时,症状为失去知觉;下降到28度时,症状为血管硬化;下降到26-24度时,必然死亡。
在低温水中如何自救:1.在撤离难船前,首先应尽可能地多穿衣服,能穿不透水的衣服则更好(不论什么季节,多穿衣服都是必要的,落水后可使身体表面与衣服之间有一层较暖的水,而衣服又能阻止这层暖水与周围海水的对流与交换)。
穿戴妥当之后再穿救生衣。
为了减缓体温的散失,在水中还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即"HELP"姿势:双腿并拢屈伸到胸部,两肘紧贴身旁,两臂交叉放在救生衣前面,仰浮在水面。
漂浮时,尽可能少游动。
如果与求生伙伴紧密聚在一起,使身体面积尽可能多的相互接触,也是一种减少体热消耗的好办法。
千万不能喝酒,因为酒精的摄入会加速体热的散失。
2.求生意志是求生者的精神支柱专家认为,海上遇险的人过早死亡的原因并非是饥饿和干渴,主要是恐惧引起的。
因而,海上求生者生存下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必须具有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对生存下去的坚定信念。
因此,首先要克服绝望和恐惧心理,其次才能经受饥饿、寒冷、干渴、晕浪的考验。
海上遇险时,如果自己临危不惧,忙而不乱,事先又有充分的准备,那么可增加获救的希望。
3.淡水对维持生命的重要性对于求生者来说,淡水比食物更为重要。
人体内储存有一定的营养,只要每天给以适当的淡水(每人每天至少补充0.5升)仍能维持生命达30-50天。
但如果没有淡水,则最多维持2-3天。
4.在海上获取淡水和食物救生艇内所配备的淡水、食物可供额定乘员维持6天之用,救生筏内所配备的淡水、食物可供3天之用。
冰上救援处置措施及救人方法冰上救援要坚持岸上救援优于冰上救援、器材救援优于徒手救援、联合救援优于个人救援的原则,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救援任务。
3. 1 岸上救生在冰面相对较薄,无法承载救援人员的情况下可采用岸上救援方式,同时,实施岸上救援还需要遇险者具有较清醒的意识和一定的活动能力,能够抓住岸上人员抛投的救生器材。
( 1) 水面漂浮救生绳救人。
水面漂浮绳具有不吸水、拉力强、可漂浮、抗老化、防腐蚀等优点。
具有自动发光、反光的功能,用于夜晚救援、方向指示、危险标记、安全引导、空中悬吊标位等。
救援作业时将浮环丢向落水者,落水者将浮环套在手臂上,然后弯曲手臂,等落水者套好浮环,拖动浮索,救起落水者。
( 2) 救援杆救人。
救援杆设计简单,它是一根可以浮于水面的木质长杆在末端加装一个“绞刑索”,在遇到外力后会自动收紧,用于拖拽被救者。
溺水者落水且有意识,离岸边5 m 以内时,将救生杆从侧面横扫到溺水者面前,切勿直递溺水者,以免刺伤; 待溺水者抓住杆后,缓缓将其拖回; 若与溺水者距离超过5 m,可将杆滑向溺水者,让其抓住杆,产生浮力,等待救援。
( 3) 救生衣救人。
救生衣分为浮力材料填充式救生衣和充气式救生衣,救援时可将救生衣抛投给遇险者,最好能让其穿在身上,配合救援人员的施救脱离险境。
( 4) 救生圏救人。
救生圈是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作而成。
救援中遇险者可将救生圈套在身体上或抓住圈体周边的索环,救援人员拉动连接游泳圈的主绳索,将遇险人员救出。
( 5) 抛投器救人。
抛投器是以高压空气为动力,以高压空气瞬间释放产生的高速气流的推动作用发射的一种抛投装置。
其工作压力低,弹头初速高,抛投力量大,抛投距离远,可将绳索或自动充气救生圈快速、安全、准确地发射至遇险者身边,遇险人抓住绳索或自动充气救生圈后,救援人员通过引绳将遇险者救出。
( 6) 救援浮筒救人。
救援浮筒是用坚固的塑料制成,具有较好的浮力,外面用网状绳索包裹,以便于落水者抓握。
海难自救术发生海难时,应如何自救呢?专业人士说,人员万一落水,长时间在冰冷的海水中浸泡,就有可能引起低温症,致中心体温下降到35℃以下,体内各重要器官发生严重的功能失调状态,心室发生纤颤,这是海难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冰水浸泡低温症的预防,主要办法是合理使用救生设备,在水中减少活动,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安静等,千方百计地防止或减少体热散失。
救生装备主要为飘浮工具,如救生背心和救生船及抗浸服,以避免身体与冷水直接接触。
1、穿用抗浸服:各国空军都有自己的抗浸服,有很好的防水、保暖的作用。
对于一般海上遇险者来说,如在下水前穿上较厚的衣服,就能延长冷水浸泡的生存时间,最好能套上防水服。
若水温低于10℃必须戴上手套和穿上鞋子,使体热散失量减到最小。
2、保持安静:落入冷水者应利用救生背心或抓住沉船飘浮物,尽可能安静地飘浮。
这样在进入冷水时的不适感很快就会减轻。
在没有救生背心,也抓不到沉船飘浮物,或者必须马上离开即将沉没的船只,以及离海岸或打捞船的距离较近时,才可以考虑游泳。
否则,即使游泳技术相当熟练,在冻冷的水中也只能泳很短的距离。
在10℃水中,体力好的人,可以游1—2千米;一般人游100米都很困难。
3、保护头部与采取一定的姿势减慢体热散失:入水后应尽量避免头颈部浸入冷水里,不可将飞行帽或头盔去掉。
头部和手的防护是相当重要的。
为了减少水接触的体表面积,特别是保持几个高度散热的部位,即腑窝、腹股沟和胸部,在水中应取双手在胸前交叉,双腿向腹屈曲的姿势。
如果有几个人在一起,可以挽起胳膊,身体挤靠在一起以保存体热。
此外,海上求生的要领还包括:(1)要有坚强的意志及克服困难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无穷的智慧,克服重重困难。
(2)迅速发出呼救信号,请求援救。
(3)离船在海水中漂流或乘救生器材漂流要辨别好方向,安定情绪,迅速离开险船。
(4)不要喝海水,千方百计寻找淡水,防止脱水。
(5)寻找食物代用品,海洋中有鱼、龟、海鸟、贝壳、海藻可供食用。
冬日落水快速保暖的方法哎呀,冬天要是不小心落水了,那可真是够受的呀!这时候保暖就成了头等大事。
你想想看,冰冷的水一下子就把你包围了,那股寒意直往骨头缝里钻。
这时候可不能慌,得赶紧想办法让自己暖和起来。
首先呢,尽量让自己的身体保持静止,减少热量的散失。
就像一只冬眠的小动物,安安静静地待着。
可别在水里乱动,那只会让你冷得更快。
然后呢,能抱住个什么漂浮物就抱住,让自己的身体有个支撑,也能减少体力消耗。
这就好比在寒冷的冬天抱住了一个暖炉呀。
要是身边有可以利用的东西,比如大的塑料袋之类的,赶紧把它裹在身上,就像给自己穿上了一层临时的保暖衣。
还有啊,要是有干燥的衣物或者毛巾,那可真是太好啦。
赶紧把湿衣服脱掉,用干燥的东西擦干身体,再穿上干衣服。
这就像是给身体来了个大换装,把寒冷都给赶跑了。
要是在野外,周围有干草、树叶啥的,也别嫌弃,把它们收集起来,裹在身上,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呢。
这就跟盖了一层小被子似的。
有人可能会问了,这些方法真的能快速保暖吗?那当然啦!你想想,落水后本来就冷得要命,这些方法不就是在给你雪中送炭嘛。
而且啊,心态也很重要。
别一落水就吓得不行,要相信自己能挺过去,保持乐观的心态,这也是保暖的“法宝”之一呢。
其实啊,最好的办法还是要预防落水呀。
冬天在河边、湖边走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儿,别为了看个风景就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就像走路要看路一样,别稀里糊涂地就掉进水里啦。
总之呢,冬日落水可不是闹着玩的,但要是真遇到了,也别慌张,按照这些方法来做,肯定能让你尽快暖和起来,保住小命呀!可别小瞧了这些小办法,关键时候真能派上大用场呢!。
冬季冰水溺水事故防控及应急救援预案1. 引言冬季冰水溺水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危险情况,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类事故,并提供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制定一份冬季冰水溺水事故防控及应急救援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2. 事故防控措施为了防止冬季冰水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2.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宣传冬季冰水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渠道、社区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以确保信息的广泛传播和接受。
2.2 设立警示标识在冰水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危险,并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警示标识应具备醒目性和易于理解的特点,以增加人们对危险的识别和警觉。
2.3 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冬季冰水溺水事故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冰水区域的安全状况。
可以利用气象预报、水文监测等技术手段来预测冰水的稳定性和变化情况,提前采取措施避免危险。
2.4 加强管理和巡查加强对冰水区域的管理和巡查,确保冰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或脆弱地带,应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封禁,以防止人们误入危险区域。
3. 应急救援预案在冬季冰水溺水事故发生时,需要迅速采取应急救援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
制定以下应急救援预案:3.1 快速报警和求救在发现冰水溺水事故时,立即拨打紧急求救电话,如110或120,并向相关部门报警。
同时,通过周围的人员呼救,争取更多的帮助。
3.2 迅速施救和救援对于冰水溺水的人员,应迅速进行施救和救援。
如果具备救援能力和条件,可以采取救援措施,如使用救生圈、救生绳等进行施救。
如果没有救援条件,应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救援。
3.3 提供急救和医疗服务一旦冰水溺水的人员被救援上岸,应立即进行急救和医疗服务。
对于轻伤者,可以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等。
对于重伤者,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专业治疗。
4. 演练和评估为了确保冬季冰水溺水事故防控及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应定期组织演练和评估活动。
低温保护和救护行动多年来的事实证明人员落水而致的丧生主要原因是身体暴露在寒冷的水中,特别是落于低温水中,即落水者所遇到的最大危险是通常所说的“过冷现象”。
一、水者暴露在寒冷水中,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所采取的措施不当,长可于数分钟之内被冻毙。
原因:1、落水者被迅速冻死是由于两个不为人所左右的因素决定的:(1)人体体表的隔热保温能力很差;(2)水的导热速度很快,通常比空气导热快26倍。
2、人类是温血动物,人体的正常中心温度(体热)一般保持在36.9度(+0.5度)范围内。
(1)当环境温度在20度时,体热散失而引起中心温度下降,人体为维持中心温度不低于36.9(+0.5)度,就会产生一些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的肢体反应:A、为避免热量过分消耗,会收缩皮肤表面的血管,以减少血管传热到身体表面。
B、为了使体内产生较多的热量以弥补散失的热量,会出现寒颤——发抖。
但寒颤在维持人体中心温度时也消耗大量的能量。
(2)当环境温度低于20度时即使颤抖的更厉害,也将无法维持中心温度36.9(+0.5)度的恒定不变了。
此时体温开始下降。
如继续浸泡下去就会出现致命的过冷现象。
过冷现象:指在寒冷海水中的落水者身体散失的热量将大于体内产生的热量。
随着体温的不断消耗就会出现不正常的低体温即过冷现象。
此时,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是脑和心脏,并使血液循环受到干扰。
过冷现象的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如下:当体温下降到35度以下时,人就会患“低温昏迷”当体温下降到31度以下时,人就会失去知觉当体温下降到28度以下时,出现血管硬化当体温下降到24~26度以下时即发生死亡低温昏迷死的定义是:无法回暖复苏。
(3)人们在低温水中求生并非毫无办法,实践证明落水者体温下降的速度取决于三个条件即:A、水温。
落水者无法改变当时的水温。
B、穿着的衣服。
取决于落水者弃船前的行动。
C、自救方法。
取决于落水者求生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二、穿着适当衣服之重要性落水者跳水前应多穿保暖及不透水的衣服。
冬天落水解救方案概述在寒冷的冬季,如果不慎落水,将会面临生命危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冬天落水解救方案,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1. 判断情况首先,当目击到有人落水时,要迅速判断情况。
落水者是否能自行脱离险境,或者是否需要外界救援。
•如果落水者仍能游泳并能保持镇静,可以通过呼救等方式寻求帮助。
•如果落水者无法自救或出现恶劣状况,应立即启动救援行动。
2. 拨打紧急电话如果情况紧急,落水者无法自救,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如110、120等,向相关部门报警并求助专业救援人员。
在通话中要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人数、状况描述等。
3. 周围救援如果没有立即可以向外部求助的条件,可以考虑周围的救援方法。
•寻找救生设备:查找周围是否有救生圈、救生绳等设备,如果有,可以将其投掷给落水者。
•使用长杆或绳索:如果周围有长杆或绳索可以伸向落水者,可以试图将其拉近岸边。
4. 自己下水救援在一定条件下,如果你具备救援能力和安全保障,可以考虑自己下水救援。
•注意自身安全:确保自己处于安全状态,不要增加救援的风险。
•使用救生设备:佩戴救生衣等救援设备,并确认其功能完好。
•使用适当的救援姿势:正确的救援姿势有助于提高救援效果,如跳水和潜入水中。
5. 落水者救援一旦接近落水者,要尽快完成救援动作。
•把握正确救援方式:可以采用拉住手臂、使用浮动物体等方式将落水者带上岸。
•避免身体接触:尽量避免身体接触落水者,以免造成身体伤害或被其拖累。
•保持镇静和安抚:在救援过程中要保持镇静,并安抚落水者的情绪。
6. 救援完毕后的急救一旦成功救援落水者,要即时进行急救以保护其生命。
•检查呼吸和脉搏:确认落水者的呼吸和脉搏状况,通过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等方式进行急救。
•保持落水者体温:尽快将落水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用保温物品覆盖其身体以防止进一步体温下降。
•呼叫医疗支援:如果落水者的状况严重,应立即呼叫急救车或将其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7. 预防措施除了应对落水事件,我们还应该重视预防措施,以减少冬季落水事故的发生。
冰冻季节防溺水安全应急措施计划1. 总述冬季,特别是冰冻季节,水体结冰现象普遍,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增加了溺水事故的风险。
为了确保公众的生命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冰冻季节防溺水安全应急措施计划至关重要。
本计划旨在提供冰冻季节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应对措施,以降低溺水事故的发生率。
2. 风险评估2.1 冰冻水体风险- 冰层厚度不均,容易造成人掉入水中。
- 冰面脆弱,承载能力有限。
- 冰冻水体难以判断深浅,增加溺水风险。
2.2 冬季天气风险- 低温导致人体迅速失温,增加救援难度。
- 恶劣天气影响救援行动的进行。
3. 预防措施3.1 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对冰冻水体风险的认识。
- 教育青少年远离危险区域,不要在冰面上玩耍。
- 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渠道普及防溺水知识。
3.2 安全标识- 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 在冰冻水体周围设置防护设施,如围栏或警示带。
3.3 应急准备- 配备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绳等。
- 确保救生设备易于获取,并定期检查维护。
4. 应急响应流程4.1 发现溺水事故- 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如110、120等),报告事故。
- 切勿自行盲目救援,避免发生更多事故。
4.2 救援行动-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人员前往现场。
- 使用救生设备进行紧急救援。
- 若条件允许,使用无人机、船只等设备进行搜救。
4.3 医疗救治- 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 尽快将溺水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4 事故调查与总结- 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原因。
-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5. 培训与演练- 定期组织防溺水培训,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救援行动的高效进行。
6. 合作与协调- 与政府部门、救援机构、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防溺水工作。
-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了解冰冻水体的情况。
7. 总结冰冻季节防溺水安全应急措施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