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在李雅庄矿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82.59 KB
- 文档页数:4
脆弱性指数法在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与建议李建林;张洪云;王心义;冯有利;刘洲;韩乐【摘要】为了提高脆弱性指数法预测煤矿底板突水的可靠性,利用分形理论对陈四楼煤矿井田南部采区断层展开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利用AHP脆弱性指数法对该区域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预测与评价.结果表明:用断层空间分布的分形维数Ds替代断层分布密度、断层规模和断层性质等因素,使预测的主控因素减少了3项;预测结果与实际突水位置拟合较好(仅1处突水点不在预测区域).由此可得:Ds的大小是断层数量、规模、组合方式及动力学机制等的综合体现;利用基于分形的AHP脆弱性指数法进行煤矿底板突水预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4(039)004【总页数】6页(P725-730)【关键词】底板突水;脆弱性指数法;断层分维;主控因素权重【作者】李建林;张洪云;王心义;冯有利;刘洲;韩乐【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3;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3;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3;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3;河南龙宇能源陈四楼煤矿,河南永城476600;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45.2我国煤田经过一个世纪的煤炭开采,多数煤层的开采已进入深层位,特别是华北型煤田,大部分矿井已经开采石炭系下部煤层。
由于石炭系下部煤层距奥陶系灰岩近,煤矿受岩溶水威胁底板突水现象尤为突出。
我国对底板突水规律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众多学者在研究底板突水过程中提出多种突水评价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突水系数法、下三带说、P-h临界系数法、岩-水应力关系法、板模型理论和脆弱性指数法等[1]。
其中突水系数法由于其物理概念简单,计算方便,现场易于操作,一直是我国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主要方法[2];而脆弱性指数法由于综合考虑了底板突水的多个主控因子及相对权重,体现出突水过程的非线性,同时也具有概念明确、计算程序简单、操作便利的特点,近年来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脆弱性指数法在百色煤矿突水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陈智;朱斌;李本召;高峰【摘要】为了对煤田矿井所受突水威胁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以广西百色煤田右江矿务局为例,在详细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矿井突水的8个主控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在处理存在不确定因素或一些主观信息问题方面的优势并利用GIS的强大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功能,采用基于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对研究区内矿井突水脆弱性进行了评价。
【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6页(P21-26)【关键词】矿井突水;GIS;AHP;脆弱性指数;百色煤矿;广西省【作者】陈智;朱斌;李本召;高峰【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河南郑州450042;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450 引言百色煤田右江矿务局目前是广西最大的褐煤生产基地,近几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被开拓的煤田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突水的潜在危险性也随之加大。
因此应用科学有效研究方法对右江矿务局各矿区的煤矿突水脆弱性进行研究和评价预测,进而制定有效的防治水措施,对于保证各矿井的安全生产、防范煤矿建设重特大突水事故的再次发生以及提高矿井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脆弱性指数法真实地描述了煤层底板突水的矿井水文地质物理概念模型,并突破煤层底板突水评价传统的突水系数法仅能考虑2个控制因素且无影响“权重”概念等重大缺陷的束缚,能够反映煤层底板突水在各个主控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的复杂的非线性突水过程机理,是一种能将可确定底板突水多种主控因素权重系数的信息融合与具有强大空间信息分析处理功能的GIS耦合于一体的煤层底板水害评价方法[1,2]。
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为广西百色煤田右江矿务局所辖各矿区所在地,位于百色盆地内。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Ⅳ:基于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应用武强;王金华;刘东海;崔芳鹏;刘守强【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09(034)002【摘要】为解决煤层底板突水预测预报评价难题,在煤层底板突水主控指标体系和脆弱性指数法提出的基础上,以开滦东欢坨矿北部采区煤层底板突水为研究对象,应用新提出的基于GIS的ANN型脆弱性指数法,在详细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底板突水规律基础上,确定了6个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主控因素;应用GIS强大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建立了煤层底板突水6个主控因素的子专题图和复合叠加图;应用AHP方法确定了各主控因素在突水过程中的权重贡献,建立了基于GIS的AHP型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模型.根据计算所得的突水脆弱性指数统计直方图,分析确定了底板突水脆弱性分区阈值,最终提出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区划方案.【总页数】6页(P233-238)【作者】武强;王金华;刘东海;崔芳鹏;刘守强【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水害防治与水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1000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水害防治与水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水害防治与水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42【相关文献】1.基于GIS的AHP型和ANN型脆弱性指数法在底板突水评价应用中的适用性分析 [J], 李哲;牛鹏堃;宫厚健;刘守强;曾一凡2.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在李雅庄矿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 [J], 罗成3.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Ⅴ:基于GIS的ANN型、证据权型、Logistic 回归型脆弱性指数法的比较 [J], 武强;张波;赵文德;刘守强4.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Ⅱ——脆弱性指数法 [J], 武强;张志龙;张生元;马积福5.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Ⅲ——基于GIS的ANN型脆弱性指数法应用[J], 武强;解淑寒;裴振江;马积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