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三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2
一、教学目标:1、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主动地进行学习。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渐热爱数学这门课程。
二、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三、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化四、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归纳与练习相结合五、教学过程:1、学习新知:探索(1) 5 ×(- 6)=(- 6)× 5一般的,在有理数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乘法交换律:ab = ba探索(2)[ 3 ×(- 4)]×(- 5)= 3 ×[(- 4)×(- 5)]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乘法结合律:(ab) c= a(bc)探索(3) 5 ×[ 3 +(- 7)]= 5 × 3 + 5 ×(- 7)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乘法分配律:a ( b + c ) = _ab+ac2、趁热打铁,练习新知(85)(25)(4),71 ()15(1)87,843(1)( 2.5)() 558,643(2)( 2.5)()5573、殊途同归:用两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111()12 462法一:可直接进行计算法二: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由此可得出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较为简单。
4、学以致用:用简单的方法计算91()30 1015,1135()(24) 268125、探索拓展:311100(0.1)1025,121()12234843026330220302 6、巧题妙解: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18 915 19并仿照例题解决问题15(19)(14)167、总结和作业:P38-39习题1.4第7题(3)(6)小题。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有理数的乘法本课教学反思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三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乘法的三个运算律来进行乘法的简化运算.(2)能进行乘法及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验证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的思想,体会运算律对简化运算的作用.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2.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3.关键:掌握乘法运算律以及运算法则.教学过程在小学里,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例如8×3=3×8.还满足结合律,例如(4×6)×3=4×(6×3).引入负数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是否还成立?规定有理数乘法法则后,显然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仍然成立.例如:5×(-6)=-30,(-6)×5=-30即5×(-6)=(-6)×5[3×(-4)]×(-5)=(-12)×(-5)=603×[(-4)×(-5)]=3×(+20)=60即[3×(-4)]×(-5)=3×[(-4)×(-5)]大家可以再任意取一些数,试一试.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乘法交换律:ab=ba.说明:a×b可以写成a·b或ab.当用字母表示乘法时“×”号可写成“·”或省略.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乘法结合律:(ab)c=a(bc).在小学里,乘法还满足分配律,例如6×(+)=6×+6×.任意选取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所以:-5×[+(-2)]=-5×+(-5)×(-2)这就是说,有理数的乘法仍满足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分配律: a(b+c)=ab+ac.以上表示乘法运算律的式子中,a、b、c表示任意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与加法运算律类似,也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的情况.在代数学的研究中,运算律是很重要的内容.在计算时运用运算律,往往能使计算简便.例4:用两种方法计算(+-)×12.解法1:按运算顺序,先计算小括号内的数.(+-)×12=()×12=-×12=-1解法2:运用分配律.(+-)×12=×12+×12-×12=3+2-6=-1思考:比较以上两种方法,哪种解法运算量小?显然解法2运算量小,它不需要通分.课堂练习课本第33页练习.(1)-8500,运用结合律,先算(-25)×(-4).(2)25,运用分配律.(3)15,运用结合律.(4)-4,分配律.延伸拓展计算:(1)(2)(3)(4)49×9999(5)课堂小结运算律的运用十分灵活,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各种运算律常常是混合运用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较好的掌握运算律进行计算的能力,在平时的练习中,要观察题目特点,寻找最佳解题方法,这样往往可以减少计算量.作业布置课本第39页,习题1.4第14题.。
有理数乘法教材分析该单元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认知有理数的乘法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法则运用会进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重点有理数的乘法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掌握考点有理数乘法考试呈现方式计算课后作业(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课本:1.4.1:1,2,3,4,15A层次:1,2,3,4,15B层次:1,2,15C层次:15检测方式随堂测验课后记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时间教学内容及措施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 (+2)+ (+2)=+6所以: 6)3()2(+=+⨯+(-2)+ (-2)+ (-2)=-6所以: 6)3()2(-=+⨯-(-3)+(-3)=-6所以:6)3()2(-=-⨯+猜想:?)3()2(=-⨯-(-2)×3=-6 (-2)×(-1)=(-2)×2= (-2)×(-2)=(-2)×1= (-2)×(-3)=(-2)×0=综合如下:(1) 2×3 = 6;(2)(-2)×3 =-6;(3)(+2)×(-3)=-6;(4)(-2)×(-3)= 6;(5)两个数相乘,一个数是0时,结果为0。
因此,我们就有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例1 计算:(1)(-3)×(-9);(2)(-21)×(-2)解:(1)(-3)×(-9)= 27;(2)(-21)×(-2)= 1.在小学我们学过,两个正有理数乘积为1时,称练习:1、确定下列两数积的符号:(1)6×(-9);(2)4×5;(3)(-7)×(-9);(4)(-12)×3.2.填写下表:被乘数乘数积的符号-5 715 6-30 -64 -25三、练习:3、计算:(1)6×(-9);(2)(-6)×0.25;(3)(-0.5)×(-8);(4)⎪⎭⎫⎝⎛-⨯4932;(5)0×(-6);(6)8×641.4.课本P30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例题讲解:第二课时一、讲授新课:这两个正有理数互为倒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数学上册1.4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一)错误!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计算两个数的乘法.3.能说出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能用例子说明法则的合理性.错误!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错误!从不同角度概括算式的规律.错误!(设计者:)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1.计算(1)2+2+2+2=(2)(-2)+(-2)+(-2)+(-2)+(-2)=2.你能将上面两个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自学教材第28至30页,完成下列问题: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__得正__,异号__得负__,并把__绝对值相乘__.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2.互为倒数:乘积是__1__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应注意,先__确定符号__,再__确定积的绝对值__.4.几个有理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__0__.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错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活动一:阅读教材第28至29页,思考:1.说一说三个“思考”中各有什么规律?2.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教材中的算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有理数乘法法则分几种情况进行归纳的?例1 计算:(1)(-3)×9;(2)8×(-1);(3)(-\f(1,2))×(-2); (4)(-5)×(-7).【展示点评】要得到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将它乘以-1即可.题(3)中两个因数互为倒数.【小组讨论】计算两个有理数相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法则是怎样的?【反思小结】两个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其法则是: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定义,并能够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乘法的定义;2.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性质;3.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和课件;–教材和习题册;–有理数乘法的练习题;–计算器。
2.学生准备:–学生将课本、笔、纸、计算器准备齐全。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复习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引入有理数的乘法,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规范定义(10分钟)1.教师简要讲解有理数的乘法定义:–假设有理数 a、b,它们的积记作a × b;–如果 a 和 b 同号,那么它们的积是一个正数;–如果 a 和 b 异号,那么它们的积是一个负数;–如果 a 或 b 有一个是0,那么它们的积为0。
2.教师通过示例解释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
计算练习(20分钟)1.教师出示习题,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计算:–7 × 3–(-5) × 2–0 × 6–(-1/2) × (-4/7)2.学生在纸上计算,并核对答案。
完成练习(15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
–有理数乘法练习题:A4纸大小,共20道题,包含不同难易程度的乘法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相互检查答案。
实际问题解决(15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
–问题1:小明每天骑车去学校,每天骑行 2/3 小时。
如果他一周骑行 5 天,那么他一周骑行了多少小时?–问题2:小红一小时能种 3/4 个花,她今天一共花了 2/3 小时种花,她一共种了多少个花?2.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纸上写出解答过程和答案。
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要点,并强调注意事项。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知识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的结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够运用乘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乘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和误解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能够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掌握和运用。
2.理解乘法运算的结果的符号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理数的乘法。
2.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3.运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有理数的乘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白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加减法,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有理数的乘法案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乘法运算的结果的符号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题目,检查学生对乘法法则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理数的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强调乘法运算的结果的符号规律。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的乘法(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3)》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一个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基本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个负数相乘的规律,以及利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因为对概念理解不深、运算规则记忆不牢而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深入理解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两个负数相乘的规律,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个负数相乘的规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知识点讲解、例题、练习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
例如: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²,一名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6m/s²,请问宇航员在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质量之比是多少?2.呈现(10分钟)讲解两个负数相乘的规律。
通过PPT展示相关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1.4.1 有理数乘法(3)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