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管理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27
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管理指南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CRE)是一种抗生素耐药性高、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并且很难治疗的细菌。
由于CRE的传播导致了感染控制的挑战,其已成为全球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管理CRE感染和传播,制定一份科学的管理指南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关于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管理指南,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应对该问题。
1.预防和控制传播-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对CRE的认识和了解,包括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隔离措施:对于已知或疑似感染CRE的患者,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严格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等。
-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确保所有医疗器械和设备都按照标准消毒和灭菌程序进行处理,以预防传播。
2.抗生素使用与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按照治疗指南和建议,合理选择抗生素并限制广谱和过度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暴露。
-多学科团队合作:建立一个多学科的团队,包括医生、感染控制专家、微生物学家和药剂师等,共同制定并实施抗生素管理计划。
3.监测和报告-监测感染率: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准确记录和报告CRE感染的发生率,并及时采取措施。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CRE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以了解其传播途径和机制,指导防控工作。
4.感染控制培训-增加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供相关培训和持续教育,使医务人员了解CRE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感染控制的方法。
-组织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和需求,组织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如手卫生培训、抗生素使用培训等。
5.患者和访客管理-访客筛查和限制:对于高危人群和已知感染者的访客,应进行筛查和限制,以减少传播风险。
-患者宣教: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行为,如手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等。
6.病例管理与随访-严格执行病例管理:对CRE感染患者进行严格的病例管理,包括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和用药监测等。
-随访和追踪:对已出院或转院的患者进行追踪和随访,以及相关的环境监测,以确保感染的控制和预防。
·综述·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卫计委抗生素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40。
作者简介: 胡付品(1975—),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抗菌药物药效学、细菌耐药监测和医院感染控制研究。
通信作者:朱德妹,E-mail :zhu_dm@ 。
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防控指南简介胡付品, 朱德妹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检测; 感染预防控制中图分类号:R3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08 ( 2018 ) 03-0331-05DOI: 10.16718/j.1009-7708.2018.03.019Brief introduction to facility guidance for control of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HU Fupin, ZHU Demei. (Institute of Antibiotics,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Antibiotics,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hanghai 200040, China )当前,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 )在医疗机构的快速流行和播散,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
加强CRE 菌株的检测和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干预,是遏制CRE 菌株进一步流行播散的关键环节。
本文对国际上关于CRE 菌株的检测方法和防控指南(主要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英国公共卫生中心发布的指南文件)进行简单描述,以供参考。
·指南解读·世界卫生组织《医疗机构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防控指南》介绍乔甫1,宗志勇1, 2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成都 610041)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成都 610041)宗志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部长。
本科毕业于华西医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留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和教授。
2006年获澳大利亚政府全额奖学金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感染与微生物中心攻读博士,2009年获博士学位回国。
现主要从事重症感染的诊治、细菌耐药性研究和医院感染防控。
已发表SCI收录文章80多篇。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
【摘要】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并在最近几年内广泛扩散。
为预防和控制该耐药菌在医疗机构内传播,2017 年世界卫生组织组织编写了《医疗机构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防控指南》。
该文将从指南编写的背景、编写过程、主要防控措施、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帮助广大感控从业人员落实指南,切实降低这些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世界卫生组织;防控指南Interpretation of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QIAO Fu1, ZONG Zhiyong1, 21.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epartment,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 R. China2.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 R.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ONG Zhiyong, Email: zongzhiyong@【Abstract】 There is a worldwide consensus that urgent action is neede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 in health care settings, especially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 and 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PsA). In 2017, tofocus on this topic,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ganized experts worldwide to develop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control of CRE, CRPsA and CRAB.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development process, main measur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guidelines to help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actitioners take actions properlybased on the guidelines.【Key words】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DOI:10.7507/1002-0179.201803013通信作者:宗志勇,Email:zongzhiyong@1 背景近年,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不断增加,特别是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和耐碳青霉烯的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sA)。
30●国际循证指南共识●《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5卷第8期2012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控制指南简介代强,郑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临床药理研究所,北京 100034)通讯作者:碳青霉烯类药物是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特别是肠杆菌科细菌的最强效-內酰胺类药物[1]。
一旦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临床治疗此类菌株感染将面临极大困难。
目前,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 )已在很多国家出现和报道[2-5]。
在美国地区传播的CRE 耐药表型多为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lebsiella pneumonia carbapenemase ,KPC ),其流行特征具有区域甚至院际差异性。
美国自2009年以来,除产KPC 肠杆菌科菌外,已分离到多种不同的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包括NDM 型、VIM 型及IMP 型。
这些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在其他国家更为普遍,而在美国一般是在其他流行区域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体内发现。
由于CRE 感染患者有很高的死亡率,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并已经在美国很多地区出现且具有更广泛的传播趋势,因此具有流行病学重要性。
鉴于CRE 在美国的出现和播散,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于2012年颁布了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控制指南。
对CRE 的临时监控定义为对多立培南、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其中之一不敏感且对三代头孢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及头孢他啶耐药。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重点监测对象。
在某些区域,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如肠杆菌属,也应重点关注。
对亚胺培南天然不敏感的菌株,如摩根摩根菌、变形杆菌属等,需定义为对除亚胺培南之外的其他碳青霉烯类不敏感以增加检出的特异性。
定义中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性是以CLSI M100-S222012版的折点为判断标准。
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最重要的机制
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最重要机制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β-内酰胺酶产生:肠杆菌科细菌可以产生一种称为β-内酰胺酶的酶,它能够降解碳青霉烯类药物,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这些酶的产生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水平传递或垂直传递等方式获得。
2. 碳青霉烯类药物的靶点变异:肠杆菌科细菌可以通过突变其外膜的脂多糖结构,从而降低碳青霉烯类药物通过外膜进入细胞的能力。
同时,它们还可以改变药物的结合位点,降低药物与靶点之间的亲和力。
3. 外膜通道变化:肠杆菌科细菌可以调节其外膜通道的表达和功能,从而限制碳青霉烯类药物通过外膜通道进入细胞的能力。
4. 外胞蛋白泵的表达:肠杆菌科细菌通过上调外胞蛋白泵(也称为泌尿系统)的表达来增加碳青霉烯类药物从细胞内的排出,从而减少药物在细胞内的积累和抗菌活性。
5. 外源酶的产生:肠杆菌科细菌可以产生其他酶,如磷酸二酯酶和碳酸酯酶等,这些酶可以降解碳青霉烯类药物,减少其在细胞内的浓度。
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最重要的机制概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最重要的抗生素之一,广谱的抗菌活性使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然而,近年来发现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加,这对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个基因和调控系统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最重要机制。
β-内酰胺酶的产生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主要是由于β-内酰胺酶的产生。
β-内酰胺酶是一种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酶,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肠杆菌科细菌可以通过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来降解这些药物,从而获得耐药性。
β-内酰胺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环境中存在的基因水平的突变或外源性基因的水平转移。
β-内酰胺酶的基因突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主要是由于β-内酰胺酶的基因突变。
β-内酰胺酶的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使其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产生耐药性。
例如,某些肠杆菌科细菌中的β-内酰胺酶的基因突变使其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亲和力降低,从而无法有效地水解这些药物。
β-内酰胺酶的外源性基因转移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也可以通过外源性基因的水平转移来实现。
外源性基因可以通过质粒、转座子等方式在不同细菌之间进行传递。
这些外源性基因可以编码产生耐药性的β-内酰胺酶,从而使得原本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获得了耐药性。
药物外排泵的表达增加除了β-内酰胺酶的产生外,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还可以通过药物外排泵的表达增加来实现。
药物外排泵是一种能够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的蛋白质通道,可以有效地降低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从而减少药物对细菌的杀菌作用。
肠杆菌科细菌可以通过增加药物外排泵的表达来降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效果,从而获得耐药性。
调控系统的改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还可以通过调控系统的改变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