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新闻自由与责任R
- 格式:ppt
- 大小:925.50 KB
- 文档页数:28
新闻界的自由与负责在新闻界,自由与负责是两个互相关联的概念。
新闻自由是指媒体在报道和传播信息时不受任何政府、机构或个人的干涉和限制。
而新闻责任则是指媒体在行使自由的应当承担起社会道德、公共利益和法律法规的责任,为公众提供准确、客观、公正的报道。
新闻自由是民主社会的基石。
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公民有权利获得真实的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而没有新闻自由,信息将被控制和过滤,公众将被剥夺了了解真相的权利。
新闻自由是保障言论自由和公民权利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监督政府和权力的手段。
新闻自由并不意味着无约束的报道。
随着媒体力量的增强,媒体也需要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媒体机构和从业人员应当意识到,他们的报道和信息对公众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后果。
他们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对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他们需要以公共利益为导向,避免错误和歪曲的报道,以免给公众带来误导和伤害。
新闻机构和从业人员也需要遵守法律法规。
虽然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利,但并不意味着媒体可以为所欲为。
媒体应当尊重社会规则,遵守国家法律,不得侵犯他人的权益。
隐私权、著作权和名誉权等。
在报道敏感话题和事件时,媒体应当慎重处理,避免引发社会混乱和不良后果。
新闻负责也包括对社会公正和多样性的关注。
作为公共意见的载体,媒体应当公正地展现各种声音和观点,避免一味偏袒某一方。
媒体应当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平等。
他们也应当避免报道耸人听闻的内容和封面式新闻,以保持自身的信誉和公信力。
在实践中,新闻自由与负责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
有时候,新闻机构为了吸引读者和提高利润,可能会倾向于报道娱乐性和低俗化的内容,而忽视了对真相和公共利益的追求。
此时,就需要社会和政府对媒体进行监督和引导,促使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新闻自由与负责是新闻界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利,但也是一种责任。
媒体和从业人员应当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和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遵循职业道德,为公众提供准确、客观、公正的信息,促进社会公正和民主发展。
新闻界的自由与负责自由和负责是新闻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新闻界的自由意味着媒体有权利自由地获取并传播信息,报道事实真相,发表意见和评论。
而新闻界的负责则强调媒体应当按照一定的职业道德和伦理标准,对信息进行审核和筛选,以确保传播的信息真实、准确和公正。
只有自由与负责充分结合,新闻界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公正、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民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界的自由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
它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使人民能够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现象。
新闻界通过报道不同的观点和声音,为公众提供多元的思想和意见,促进舆论的自由发展。
自由的新闻界还能够监督政府的工作,揭露腐败和不当行为,为社会公正发声。
没有自由的新闻界,人民就无法公正地评判政府的工作,无法监督政府的权力,社会就会缺乏对政府的制约和平衡。
新闻界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报道,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进行无视道德和伦理的行为。
新闻界的负责要求媒体秉持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原则,同时对信息进行审查和筛选。
新闻工作者应当秉持职业道德,负责任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将真实的信息传递给公众。
媒体应当深入调查与验证信息,避免误导公众或者给公众带来恐慌和伤害。
媒体应当注重公众利益,尊重个人隐私,遵守法律法规,不以损害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为代价来追求商业利润。
只有这样,新闻界才能真正起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作用。
应当指出的是,新闻界的自由与负责并非绝对的。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个人隐私等问题上,新闻界的自由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这种限制应当是有法律依据的,并且权衡各种利益的结果。
新闻界自身应当加强自律,建立健全的行业规范和自我约束机制,以防止滥用新闻自由的情况发生,避免以新闻之名行非法之实。
新闻界的自由与负责是一个平衡的过程。
在新闻界的自由发展的也应当做到自律和负责,树立媒体的良好形象。
政府应当为新闻界的自由提供保障和支持,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法规,以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新闻舆论监督成为社会良性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但是,我国的新闻界在走向法制化的同时面临着重重困难:新闻“权力”的异化,正义与良知被遗弃,假新闻泛滥,有偿新闻屡禁不止,名记者成为稀有物种,新闻官司倍增……在保持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天平上,我们应该向哪一方倾斜或者是怎样才能保持双方平衡呢?新闻活动中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社会的开放和新闻自由的宣扬使中国记者(当然也包括其他新闻人员)变成了“无冕之王”。
另一方面,可悲的是部分新闻人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却站不稳脚跟,拜倒在权力和金钱之下。
这种拜倒是新闻自由权利对金钱和政治权利的屈服,是新闻自由权利的“权力异化”。
其主要表现是:假新闻泛滥,有偿新闻屡禁不止,片面追求轰动效应;事物的常态不是新闻,变态才是新闻;“好消息不是新闻”;“坏消息才是好新闻”;人们都在工作不是新闻,罢工才是新闻;官员奉公守法不是新闻,贪污腐败才是新闻。
正如西方新闻界的那句流行语那样,“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新闻自由权利作为工具理性的作用彰显无疑,而其价值理性的一面却被私欲淹没。
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可以在各种新闻媒体上找到很多。
总之,在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之间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个平衡点不应该仅仅是道德(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而应该是法律(新闻法等相关法律)。
传媒的自由不可剥夺,但是社会责任也绝不可不担负。
传媒之所以享有新闻自由,其实正是出自其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因此,对于社会责任,传媒不但不可忽视,而且要勇于承担。
朱基任总理时曾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破例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精辟地总结了当前中国的新闻舆论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这也说明了国家对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新闻界的自由与负责新闻的自由和新闻的负责是新闻界的两个重要方面。
新闻的自由是指新闻工作者在传媒行业中进行报道和发表意见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一个开放和自主的平台,允许媒体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向公众传递信息、表达见解,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和参政权。
新闻自由作为现代民主的重要基石之一,保证了公众获得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有利于针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巩固社会稳定。
然而,新闻的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新闻工作者不应该相信他们的议论自由就等同于为自己的主观意见铺路。
新闻的自由需要配合新闻的负责,以确保其行使对社会有益和负责任的角色,以免发生恶意的、不受约束的新闻报道。
新闻负责是指一项责任,即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发布信息之前深思熟虑、审慎考虑,确保新闻报道不损害公众的利益、不误导群众,不否定事实、不重复错误。
传媒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必须诚实、公正、透明,并始终以社会的利益为出发点,为社会做贡献。
新闻的自由和新闻的负责的平衡在现实中并不总是容易实现。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政治压力和私人利益可能危害新闻自由和新闻的负责,混淆事实,把争议性问题作为普遍事实或输送负面信息。
在这些情况下,媒体的滥用不常常强调引起公众的兴趣,而不是重点关注事实真相。
因此,新闻工作者和公民必须坚定地保护新闻自由和新闻的负责,以确保他们所受的信息真实、客观、全面。
在实现新闻自由和新闻的负责的平衡方面,没有一种“万灵药”。
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和制度措施来保护公民的知情权,保障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自由;社会团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努力推动新闻行业的良心经营和维护其声誉,减少媒体滥用和误导公众的情况。
此外,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应加强对传媒道德标准的培训和意识的提高,为良好的新闻环境创造良好的基础。
在最后,值得强调的是,新闻自由和新闻的负责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要求。
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始终保持忠诚、诚实、勇气和责任感等共同价值观,依据独立的判断标准对新闻进行审查,以确保公众获得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
新闻理论十讲——第六章到第十章第六讲新闻出版自由Freedom of the press新闻出版自由的概念是在反对书报检查的斗争中提出来,1、第一个文献论出版自由——在多元的信息中得出真理2、书报检查的内在矛盾导致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提出(1)、当事人思想方式(2)、精神恐怖法律(3)、原告辩护人法官集一身(4)、平庸检查专业--------逻辑矛盾(5)、政府垄断的非理性批评(6)、社会人士的颠倒和交往道德的败坏(7)、愚民政策(8)、虚假的认为安定定义每个人都可以不经国家的事先许可自由无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是出版自由。
这是一种法律概念,是享有绝对的自由。
十八世纪两个载入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宪法性文献人权宣言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是就是机关与言论自由的文献——论自由密尔废除了纸张税和印花税意味着没有行政力量对新闻传媒工作进行直接干预人的言论自由权利是绝对的,不能由于谁持的某种意见处于少数,就该死。
民主与自由不是一个概念,实行民主,让大家都能自由的发表意见,而在思想上,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权利。
(虽然决定上是少数服从多数)密尔认为衡量一个社会言论自由的标准是是否让少数人发表意见新闻出版自由的对象:具体的新闻传媒单位、图书音像出版单位附内部新闻自由《论出版自由》约翰弥尔顿《论自由》约翰密尔《言论自由的反讽》欧文费斯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公平的保证每个人有发言的机会?第七讲新闻法一、区分法制与法治法制rule by law 法律是工具,统治者用它来进行治理法治rule of law 法律是主格,用法来治理政治而法是有阶级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但因为统治者不得不和好多种行为和好多种人打交道,由此产生他们法律的不偏不倚铁面无私和普遍性。
世界两大法系海洋法系又英美法系英吉利法系:尊重不成文法,在广义上使用新闻法还有案例法(英国新闻史上说,在出版自由200年里,并非完全没有出版自由,只不过受到一些压制而已。
第六章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一.新闻自由的涵义新闻自由是公民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与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自由,是人们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的自由,既包括新闻传播者的新闻自由,也包括新闻接受者的新闻自由。
其中,新闻传播者的自由是主体内容和基础。
1.出版前免于检查,出版后除了对法律负责任外,不受任何干涉。
2.出版前不须请领执照或特许状,也不须交纳保证金。
3.政府不得以重税或其他经济力量迫害新闻事业,亦不得以财力津贴或贿赂新闻事业。
4.自由报道、讨论及批评公共事务的自由。
5.自由接近新闻来源及保障采访的自由。
6.自由传播新闻并免于检查。
7.自由阅读、收听,包括不阅读不收听之自由二.新闻自由的源起及发展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提出的口号。
从中世纪到18世纪,出版自由始终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扩充自己实力的一种手段,这个口号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在上升阶段资产阶级的进步性。
列宁称:“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从中世纪末直到19世纪成了全世界一个伟大的口号。
”新闻自由经历了从提出观念到形成制度的发展过程。
最早提出新闻自由思想的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1.新闻自由的基本假设(1)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本身就是目的,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才是社会的目标,人是独一无二的,是文明世界的基本单位,也是它的推动者。
所以,个人的自我实现是终极目标——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目标。
社会的首要功能是促进社会个体成员的利益。
强烈否认国家是人类奋斗的最高体现,国家的存在只是为了给个人提供一个可以发挥其自身潜力的环境。
当它不能推进这一目标时,就会变成一个障碍,必须被废弃或进行彻底的改革。
自由主义理论不接受这样的命题:社会是一个独立实体,这个实体比组成它的个体成员更重要。
(2)理性能力是上帝赋予的。
理性依据感官经验行事,它不像前人那样盲从一切权威思想。
我们是生而自由的,也是生而具有理性的。
新闻界的自由与负责新闻界的自由与负责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新闻自由是指媒体在担负公共信息传播和监督的使命时,不受政府、利益集团或其他非法干预和压力的干扰,保障媒体从事新闻采编、报道和评论的独立、客观。
新闻自由是民主社会的基石,是保障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新闻自由并不是全权无限制的。
媒体的自由权利是应当受到限制的, 限制是客观社会现实产生的, 媒体的自由权利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社会与国家有必要制定限制措施,加强监管, 促使媒体良性运转。
新闻自由的行使需要极大的责任心, 精良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
新闻自由与新闻责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构成了新闻界的规范和准则。
新闻自由是确保新闻界发挥监督作用的重要基础。
在一个民主社会里,新闻自由是不可或缺的。
新闻媒体要发挥其性质和功能,它必须是自由的,是不受利益集团或者政府的干涉的。
媒体应该积极的去揭示社会现实,批评社会问题并监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新闻自由保证了媒体机构更好地提供民众关注的信息,让民众了解并参与公共事务。
通过报道,新闻媒体可以提供公共信息、教育公众、保护公众利益,并对社会事件进行公正、客观、细致的深入调查,做到言之有据、客观公正。
新闻自由不能被滥用。
媒体的自由权利是应当受到限制的。
个人的自由权利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 个人的自由权利在必要时候是要受到限制的。
因此, 媒体的自由权利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社会与国家有必要制定限制措施, 加强监管, 促使媒体良性运转。
一方面,新闻媒体不可以违背职业道德和守法底线,媒体不可以刻意夸大事实,不可以诬陷他人,不可以制造谣言,蛊惑民心。
国家对新闻媒体有必要进行一定的监管,确保新闻媒体不滥用权利,不以不负责任的方式去曲解事实,不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竞争。
新闻是信息传递的桥梁,是监督社会的民主利器。
作为身处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新闻。
在社会运行中,不断涌现着各种各样的新闻。
有些新闻是积极向上的,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闻界的自由与负责自由与负责是新闻界永恒的主题,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的宗旨。
自由是新闻界的生命线,它保障了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和真实,让新闻能够成为社会监督的利器、民主政治的支柱。
自由也需要被约束和规范,需要在负责的框架下行使,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带来正能量。
关于新闻界的自由与负责,是一个辨证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新闻界的自由是不容置疑的。
自由是新闻的灵魂,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它保障了新闻工作者对真相的追求,保障了新闻内容的客观、公正和真实。
在一个自由的新闻环境中,新闻工作者可以不受干扰地进行调查报道,可以揭露社会的弊端和不公,可以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衡,从而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和透明。
新闻的自由是无上的,也是不可动摇的。
自由也需要被负责所约束。
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新闻工作者在行使自由的需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操守,需要对社会、对公众负责。
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时刻保持独立、客观和公正,不被利益和权力左右,不传播虚假信息,不渲染负面情绪,不对个人和集体进行恶意诋毁。
需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尊严,避免对个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只有在负责的框架下行使新闻的自由,才能让新闻成为公共利益的守护者,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成为人民的守望者。
在新闻界的自由与负责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尤为重要。
职业操守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准则和底线,是新闻报道能否具有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职业操守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坚守真相。
在新闻报道中,真相是最基本的要求。
新闻工作者应当致力于发现真相、还原真相、传播真相,而不是随意捏造、篡改甚至散布假消息。
只有真相才能让新闻成为公众的眼睛和耳朵,才能让社会舆论具有公信力。
职业操守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保持客观和公正。
客观和公正是新闻报道的灵魂,保障了新闻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新闻工作者应当摒弃个人偏见和立场,专注于客观的事实报道,避免对事件进行主观的解读和评判,不偏不倚地为公众提供信息。
网络时代的新闻自由与责任作者:鹿卫东来源:《人民周刊》2017年第18期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加约束的发言权必然导致传播的混乱性。
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享有新闻特权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约束。
在社会科技及人权等多方面的影响下,我国进入了媒介社会。
学者拉扎斯菲尔德认为传媒既是善的重要工具,也是恶的强大武器,如果不加以控制,更容易成为行恶的手段。
根据身份论、契约论和自然论,新闻工作者天生具有“自由特权”,天生具有公众利益代言人、权力监督者、环境观察员、信息传播者等诸多身份。
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加约束的发言权必然导致传播的混乱性。
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享有新闻特权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约束。
当今社会新闻自由问题新闻自由首先是由汉密尔顿提出的,当时正值西方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斗争的时期,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争取话语权的重要口号。
但在当今社会,随着通讯手段、传播途径、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新闻自由的权利主体不断地扩大,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课题。
当前随着传播手段的发展,新闻成为一项人人参与的活动,每个人都能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新闻,同时新闻成为了一项互动活动,事件报道最终可能引发社会价值的探讨。
在这种情况下人人参与、人人自由。
一些民间网站、软件等迅速成为人们发布信息的平台,如微博。
这些网站、平台的出现能迅速地将新闻事件传递给大众。
但也有开发商为利益制造假新闻,或传播新闻价值不大的事件来博取眼球的问题。
新闻传播的随意性也导致大量不真实或缺少求证的新闻出现,一些“新闻工作者”以自己的好恶报道新闻,扭曲了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同时新闻自由与公众权利、国家安全都有冲突的地方,如在“9·11”事件中,美国进行了新闻管限,由此导致了社会对美国新闻自由的怀疑。
当今社会,大众的参与程度空前的提高,如何界定新闻自由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议题。
新闻自由的约束首先,新闻自由不能凌驾于个人权利之上。
社会伦理学学家斯宾塞曾在《社会静力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做一切他愿做事情的自由,但不能侵害他人同等的自由。
浅谈新闻自由与媒体责任概要:新闻自由的权力不是媒体所特有的,每一个公民都拥有新闻自由权力。
作为新闻媒体在享受新闻自由权力的同时也该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做到对社会负责、对公众负责。
新闻媒体凭借拥有的新闻自由权力应该报道一些公众关心的、真实的信息,才能够使自身树立起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促使自身想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实现办报自由、报道自由、批评自由、竞争自由等。
有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新闻自由标准。
让大家都能接受、遵循和实践呢?应当说,目前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公认的标准”。
人们对新闻自由的理解和评价上出现多种说法,与人们在谈论新闻自由问题时常常把新闻自由的实质与形式混为一谈。
将新闻自由的某一个形式当作新闻自由,必要时新闻自由的众多内容视而不见,形成认识上的“筒视”,把新闻自由狭隘化。
要防止这种“简视”,就应该搞清什么是新闻自由的实质。
什么是新闻自由的形式,搞清二者的关系[1]。
新闻自由的观念和实践,最早是在17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建立和维护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的一个重要口号。
资产阶级要进行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
必须首先争取言论出版自由,以便深入批判封建制度,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主张。
因此,争取新闻自由的观念和实践,天生赋有资产阶级的性质,能够自觉为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服务。
一、关于媒体责任新闻媒体既是社会的观察者和监督者,又时刻被社会各界观察和监督。
在西方国家,媒体被看做社会治理的“第四种权力”为公众所信任,为政府所倚重。
在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传媒,它既是政府和人民传递信息的“喉舌”,又是加强党和人民联系的桥梁。
“作为一种新闻观念,社会责任是相对于媒体和从业人员的权利而言,社会责任是指新闻媒体与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中对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公众身心健康所承担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
媒体要兼顾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摘要:自17世纪弥尔顿“出版自由”口号的提出,意味着“新闻自由”口号诞生,“新闻自由”标志着人类步入一个新时代,一个真正开始成为人的时代。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媒介事业的发展,新闻自由主义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种种弊端和问题,因此出现了修正新闻自由理论的社会责任论。
本文从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理论入手;基于媒介传播现状,选出近几年较有代表性的传播事例,反映媒体在自由和责任二者之间的选择。
在自由和责任面前,一个真正的新闻媒体不应该偏向哪一方,在秉持新闻自由之上,更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
关键词:新闻自由论社会责任论媒体于自由和责任之间的选择承担社会责任目录:一、新闻自由理论(一)、新闻自由理论诞生(二)、新闻自由理论的缺陷二、社会责任理论三、自由与责任之间,媒体该何去何从(一)媒体忽视社会责任(二)媒体承担社会责任四、结束语一、新闻自由理论(一)、新闻自由理论诞生自由意识对人来来说是久远的,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罗斯福说:“追求自由不是人类历史上最近才有的现象,它是一部人类史,它渗透在古代先民的生活中,它在中世纪曾发出火花……”,①对自由主义的追求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而“新闻自由”正是自由主义在新闻出版领域的具体呈现。
新闻自由起初是源自弥尔顿的“出版自由”口号。
1644年,弥尔顿未经当局审查便出版了关于离婚问题的小册子,受到议会的强烈谴责,并被传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出版自由思想。
随后他出版了自己的演说词,就是现在的《论出版自由》。
在这本小册子里,弥尔顿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出版自由”的口号,把新闻自由看作是人的“天赋人权”、自然权力。
②新闻自由,是新闻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保障人们相互之间进行通畅的交流。
③在当今世界,没有新闻自由,人们将失去一种最为有效的相互交流信息,意见的桥梁。
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存在的,所谓“完全的新闻自由”也会受到限制,认为有了新闻自由就可以为所欲为,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是对新闻自由的误解。
网络媒体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媒体蓬勃发展,不断挑战与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地位与影响力,打破了以往由传统媒体垄断新闻资源的局面。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新闻资源的来源渠道也大大扩充,新闻自由这一权利在网络媒体的催化下被逐渐放大。
网络媒体新闻自由是新闻活动的表现形式,但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新闻自由的内在要求之一,是新闻自由的网络媒体赋予新闻自由的一种义务。
标签:网络媒体;新闻自由;社会责任一、网络媒体的新闻自由(一)新闻自由的定义新闻自由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就是指参与新闻活动的人的自主性和不受限制性,如果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参与新闻活动,就是自由的新闻活动,如果相反,就是不自由的[1]。
新闻自由作为一种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应当是所有公民平等地、共同地享有的一种权利。
(二)网络媒体公民新闻自由的表现1.主体的广泛化在如今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伴随着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发展,只要通过注册,人人都可以在其提供的平台上发布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信息。
网络媒体的大众化、普及化以及进入门槛低的特点,使得其在短时间内就拥有众多的用户,“媒体人”也越来越多。
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出身科班且受过专业培训,公民新闻的发布主体通常是社会个体,不隶属于某个新闻机构。
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身份、职业和社会地位,这就使得自媒体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主体多样化[2]。
2.传统媒体权威消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的不断完善,使得“人人皆可是记者。
”网络媒体颠覆了以往传统媒体垄断新闻资源的局面,每一位公民都有可能成为记者。
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到我们无法想象,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就像在制造一个个磁场。
每一个内容热点就好比一个磁场,随着传播热点的不断变化,也就不断产生新的磁场[2]。
大众涌入网络媒体后,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使其权威平分到每个人身上。
二、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一)媒体社会责任定义巴勒特在《媒介社会学》中将“媒体社会责任”概括为: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必须履行的对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公众心智健康所承担的法律、道德等公共責任和社会义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