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 格式:ppt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20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课题: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年级:七年级课型:欣赏·评述课时:总2课时(此为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主要画科。
本课通过花鸟画作品的赏析,学生感悟中国画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来自不同学校,在农村,有些小学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很多的美术课仅仅临摹课本图片或自己来画画,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对美术欣赏课接触的较少,这节课是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欣赏课,主要教会学生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以及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水平,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进一步理解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不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花鸟画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中国画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不同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学生分析作品往往有很多的变化,课就很生动。
当然也有不尽人意或者不够完善的地方。
所以从教师角度来说,往往比你自己讲一堂还辛苦。
因为你始料不及的很多问题会在这堂课出现。
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得到的最大体会和收获是什么?第一个是这种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就是如何在现代的环境当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知识的那种热情,我觉得通过这个课程得到一些有效的提高。
第二个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教育的对象——学生,认识了他们的想法,他们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现代社会的认识。
第三点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
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少版七(上)中华博览的第1课,主题为《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通过介绍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材内容包括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花鸟画的表现手法、著名花鸟画家的作品欣赏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基本的绘画知识和专业术语。
2. 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和表意,培养学生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四、学情分析:学生们对于中国传统绘画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对于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可能不太了解。
此外,学生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花鸟画。
首先,我给大家展示一幅精美的花鸟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告诉我你们对这幅画有什么感受和看法。
学生A:我觉得这幅画很美,色彩鲜艳,花鸟栩栩如生。
学生B:我觉得画中的花鸟都很自然,好像能飞出来一样。
教师:很好,你们的观察很细致。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中国花鸟画的奥秘。
步骤二:学习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教师:中国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古代的绘画传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现在,请看屏幕上的图片,这是一些古代花鸟画作品。
学生C:这些画作看起来很古老,有一种古典的美感。
教师:没错!古代的花鸟画注重形象的写实性,追求准确地描绘花鸟的外貌特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花鸟画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手法。
步骤三:理解花鸟画的表现手法教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花鸟画的表现手法。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课题: l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主备人:学科:美术年级:七年级课型:欣赏·评述课时安排: 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学习美术技能技巧的能力大大提高。
然而学生美术素养还不高,不重视艺术理论的积累和学习,缺乏对专业语言的表达和能力的训练。
对中国画了解更是知之甚少,对笔墨技法的认知还停留在小学阶段。
特别对国画抒情写意艺术特点的理解难以把握,因而兴趣不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花鸟画作品,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与态度:通过作品赏析,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创设法、问题设疑法、启示法、示范演示法、归纳总结法学习方法:探究体验法、分组合作设疑解答法课前准备:教具: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范画学具: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参观画展,感受国画韵味师利用课前几分钟带领学生参观一个小型国画展,并就画展讨论、交流。
(教师四周贴上国画作品)师:请同学们带着三个问题,参观一个小型画展。
1)这是哪类绘画展?2)画面主要内容是什么?3)哪幅作品最能打动你,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参观画展,初步感受国画韵味。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一、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1.中国画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中国花鸟画:以植物动物昆虫等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形式3.《芙蓉锦鸡图》,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工笔画,自创书法字体瘦金体4.《写生珍禽图》,黄筌,五代,工笔5.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筌和徐熙为五代时期杰出的花鸟画家,为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的代表人物6.徐熙,五代,《雪竹图》7.《双喜图》,崔白,宋代,工笔8.《墨竹图》,文同,宋代9.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10.《墨葡萄图》,徐渭,明代,写意11.《游鱼》,朱耷,号八大山人,清代,写意12.《从竹图》,郑燮(郑板桥),清代,写意,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世称"三绝"13.《花卉册》恽寿平,清代,写意(没骨画)14.《蟹篓图》齐白石,现代,写意,代表作品《墨虾》15.《松龄鹤寿图》陈之佛,现代,工笔二~四.熟悉的物品、情感的记录、人类的朋友1. 素描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指用单色完成的画作。
2.感受不同工具的素描静物表现带来的不同效果,能识别钢笔、铅笔、炭笔和木炭条四种不同绘画工具的苹果画法。
3.(1)《静物》素描,马蒂斯,法国通过观察,我们看到了画家潇洒的作画状态。
(2)《冠军的象征》油画,杨志坚以饱满的构图,细腻地刻画了那些被打得“遍体鳞伤”得排球,叙述了中国女排夺冠之路得艰辛。
4.构图知识:(1)每一个局部可以入画,形成不同的构图(2)三角形构图,具有稳定感(3)其他构图方法有:水平线构图,四边形构图,S形构图等。
5.静物构图一般采用三角形构图方法,在静物组合摆放时要注意物体之间的大与小、前与后、多与少、聚与散等方面的关系。
6.能够识别静物画不同的工具材料带来的不同表现效果,比如有素描、水彩、色彩、色粉、油画等(1)《桌子上的花》色粉画,爱德华·维亚尔,法国(2)《瓶花》素描,毕加索,西班牙(3)《向日葵》油画,凡·高,荷兰(4)《静物》水彩画,塞尚,法国(5)《花卉练习》素描,达·芬奇,意大利7.在铅笔或钢笔表现的寺庙作品上,用水彩和铅笔淡淡地记下物体的色彩,使作品更自然,更富有表现力,这通常被称为“淡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