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纯净物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3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2012年3月4日星期日(绪言、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可感知和测量):——无需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4、化学性质(必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我们周围的空气)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3、纯净物(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O2 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具有助燃性。
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 2KClO3 2KCl + 3O2 ↑B、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 + MnO2 + O2↑C、双氧水2H2O2MnO2 2H2O + O2↑工业上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1.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2.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3.燃烧和爆炸都是物理变化,但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燃烧。
8.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9.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10.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1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12.相对原子量和相对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13.食品和**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14.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
15.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7.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02-、F-、Na+或Mg2+等等。
18.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电荷数(注意正负)。
19.氧一般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注意氢不是+2价)。
20.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21.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2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23.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空气和氧气1、【2019山东青岛】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2019湖北宜昌】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3、【2018重庆A卷】实验室常用2KClO32KCl+3O2↑来制取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 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D. 反应前后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1价4、【2018湖北襄阳市】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 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5、【2018安徽省】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 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6、【2019广西桂林】下列物质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A.KMnO4B.KClO3C.KCl D.H2O27、【2019广西梧州】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能燃烧B. 无色C. 无味D. 能供给呼吸8、【2019四川攀枝花】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9、【2019甘肃天水】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多种物质组成。
下列错误..的是()A.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D.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10、【2018重庆B卷】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A.氮气B.五氧化磷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11、【2019.云南】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A.稀有气体B.CO2C.O2D.N212、【2019四川眉山】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A.物质和组成、性质、变化、分类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氧气、氯化钠、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等。
有固定组成。
有固定的性质,例如熔点、沸点等。
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可得纯净物。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分成金属单质(如锌、铁、铜等)、和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氯气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氖、氩等)。
4.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物质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例如氧气、磷、硫等);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化合物,硫酸、硝酸等酸类物质,甲烷(CH4)等一些有机物。
5.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又分成酸(见酸的分类与命名)、碱(见碱的命名)、盐(见盐的分类和命名)、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铜等)。
6.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
例如灼热的木炭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7.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般指物质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能否反应,所表现出的活动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等。
8.混合物 (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空气、溶液等均是混合物。
(2)没有固定的组成。
(3)各种物质保持原有的性质,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
9.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一、应掌握的知识点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天然气主要成分CO 和CH4)12. 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13.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是纯净物)14.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 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基本类型不包括氧化和还原反应)1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18. 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
属于化合物的是CO。
(单质、化合物都是纯净物)19. 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 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 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注:不是溶液的质量}*100%,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24. 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酸性越强PH值越小,碱性越强PH值越大)碱的pH>7;如:NaOH、Ca(OH)2中性溶液pH=7。
中考化学纯洁物和混合物纯洁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产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本来的性质。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化学纯洁物和混合物,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化学知识点:纯洁物和混合物混合物:(1)概念: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没有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化学性质。
(3)常见的混合物:空气、合金、矿石、溶液等。
(4)混合物的提纯:混合物经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可以提纯。
纯洁物:(1)概念: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3)纯洁物的分类:纯洁物根据物质组成的元素种类,分为两大类:单质和化合物。
纯洁物和氧化物的区分:纯洁物混合物概念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宏观: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微观: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区分由同种物质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组成是固定的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组成是不固定的特点①具有固定的组成②具有一定的性质③有专门的化学符号①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②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③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分离方法组成固定,不需分离;若需将化合物分成几种单质,则必须通过化学方法才能实现物理方法:挑选过滤蒸馏实例氧气,二氧化碳,高锰酸钾空气,粗盐,蔗糖水联系纯洁物是相对而言的,自然界中绝对纯洁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通常的纯洁物是指含杂质很少的具有高纯度的物质。
两者间的关系为#FormatImgID_0#纯洁物和混合物的知识点拨对纯洁物和混合物概念的知道:(1)混合物概念:混合物可以看作是由几种纯洁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的形成进程中产生的是物理变化。
由于混合物的组成一样不固定,所以常常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2)纯洁物概念:纯洁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可以用化学式表示。
常考的纯洁物与混合物:(1)混合物:石油、煤、天然气、干净的空气、生理盐水、矿泉水、汽水、碘酒、白酒、双氧水、盐酸、合金等都是混合物。
一、元素及其化合物(一)水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
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属于混合物2. 污染水质的因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
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电①水通电(正极O2 负极H2 ,体积比1:2) 2H2 O==2H2 ↑+ O2 ↑②证明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二)空气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 0.03%5.环境污染知识: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6.测定空气成份或除去气体里的氧气,要用易燃的磷,磷燃烧后生成固体,占体积小易分离。
不能用碳、硫代替磷。
碳、硫跟氧气反应生成气体,难跟其他气体分离。
(三)氧气的性质和用途7.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液氧、固态氧淡蓝色。
8.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9.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 + O2 点燃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SO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⑶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点燃2P2 O5现象: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⑷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Mg + O2点燃2MgO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点燃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 Fe3 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⑹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燃爆鸣气) 2H2 + O2点燃2H2 O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⑺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内有水珠。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一、中考导向1、识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能辨证地认识和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2、识记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组成和分类(化合物的分类是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并能判断单质和化合物。
3、识记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能熟练地判断氧化物、酸、碱和盐。
4、识记有机物的概念。
知道甲烷、酒精、葡萄糖、蔗糖、淀粉属于有机物。
二、要点分析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点拨:常见的气态混合物有:空气、天然气、水煤气;液态混合物有:溶液、石油;固态混合物有:天然的矿物(如煤、石灰石等)、合金(如生铁、钢等),某些化肥(如草木灰、普钙等);只含一种元素的混合物:如氧气与臭氧(或碳的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
只含有一种物质或一种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元素含量与纯净物相同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度很高的物质可以看作纯净物。
2、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根据物理性质,单质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2)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的不同,无机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四大类。
点拨:(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或混合物。
(2)这类题往往与生产、生活、环境、科技相结合,要注意从新情境中提取答题的关键信息。
3、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断(1)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2)由氢元素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做酸。
(3)由金属元素(或铵根)与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碱。
(4)有金属元素(或铵根)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点拨:注意特例一水合氨(NH3〃H2O)也属于碱。
4、有机物的判断定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物。
点拨:记住乙酸、甲酸、甲烷、酒精、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有机物;含碳元素的CO、CO2、H2CO3、碳酸盐等却属于无机物。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空气B.石墨C.水银D.胆矾(CuSO4·5H2O)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新鲜的空气B.澄清的石灰水C.纯净的矿泉水D.液态氧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新鲜空气B.食醋C.生理盐水D.纯碱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浓盐酸B.水和冰的混合物、澄清的石灰水C.汽水、氯化钾D.纯碱、液态氧5.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A.氢氧化钠B.金刚石C.碘酒D.盐酸6.臭氧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
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1 2两条的区别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8 9 两条的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0 11的区别是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单位为“1”,省略不写)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三者的关系:原子核 原子核外电子(—中子质子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得e缓慢氧化会引起自燃,两者都是氧化反应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格式九年级化学一至八单元知识归纳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一、常见仪器的使用要求:知道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以及注意事项如:知道可用于反应的容器、可直接加热的仪器、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等考点链接:常在实验题中要求填仪器名称二、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一斜、二放、三慢竖”粉末放入试管底部、块状放在试管口,粉末一般用钥匙或纸槽,块状用镊子(2)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倾倒“一倒、二向、三紧挨”液体药品的量取“量筒放平,视线与页面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吸取与滴加药品“不可将滴管深入试管内”(3)给物质加热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②、加热的操作:要用外焰加热,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固体加热,先预热,再对着固体药品的地方加热;液体加热,先预热,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 ,且要与桌面成45°角,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
③、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温馨提示:否者可能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 1)外壁不能有水,(2)容器不要接触灯芯,(3)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放在实验台上。
考点链接:常在选择题中考操作图或在实验题中考查实验正误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一)概念1、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
例:火柴梗被折断、玻璃破碎、小麦加工成面粉等,只是形状改变。
专业资料整理格式水的三态变化、石蜡熔化、食盐溶解在水中,只是形状和状态发生变化。
灯泡、电炉丝通电发光、发热。
以上都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
现象:会伴随产生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
例:燃烧、铁生锈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温馨提示:有发光发热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灯泡发光。
(二)区别与联系区别: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精选8篇)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第1篇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3、含义:以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中考化学总结知识点第2篇(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2023年化学中考复习与提升:纯净物和混合物一、单选题1.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B.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C.水资源丰富不用节约用水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煤B.石油C.干冰D.天然气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蔗糖溶液B.黄铜C.空气D.氢气4.有关元素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元素以化合态存在B.化学变化中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D.单质、化合物按组成元素种类划分5.“归纳法”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
下列是小亮对有关铁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A.钢是纯净物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D.高温下,用CO还原铁的氧化物可以得到铁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碱性溶液的pH都大于7,所以碱溶液pH一定大于7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7.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8.下列说法合理的有()①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有可能是混合物②将白磷浸没在80℃的热水中不燃烧,再对着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与氧气接触③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④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的用量多少对实验结论无影响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9.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B.①单质、③氧化物C.①单质、③化合物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稀有气体C.蒸馏水D.海水二、填空题11.纯净物由物质组成,混合物由物质组成。
初三化学气体的净化与干燥知识点汇总
气体的净化(除杂)
H2(HCl)用NaOH溶液CO(HCl)用NaOH溶液CO(CO2)用澄清石灰水
CO2(HCl)用NaHCO3溶液CO2(H2、CO)用CuO CO (O2)用铜网
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
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
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中考化学知识点小点归纳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中考化学中,知识点繁多,但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复习。
以下是中考化学的一些知识点小点归纳:原子与分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核外电子。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结构。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纯净物。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
- 平衡化学方程式需要保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相等。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酸碱盐- 酸是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 碱是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容易与非金属形成化合物。
- 非金属通常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可以是气体、固体或液体。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
-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多种物质。
-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替换另一种元素的反应。
- 双替换反应:两种化合物中的离子互相交换。
化学计量- 摩尔是表示物质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包含6.022×10^23个基本单位。
- 摩尔质量是物质的质量与摩尔数的比值。
溶液与溶解度-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溶剂中能溶解溶质的最大量。
化学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要遵循安全规范,使用正确的实验器材。
-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化学与生活-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食品添加剂、洗涤剂、塑料制品等。
- 了解化学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现象和做出科学决策。
结束语:通过上述知识点的归纳,希望能帮助中考学生系统地复习化学知识,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解题能力和科学素养。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纯净物的作用
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纸张燃烧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水结冰只是形状改变了,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
B、纸张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
D、汽油挥发是由液体变成蒸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
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空气
C.氯酸钾
D.氯化铜溶液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矿泉水、空气、氯化铜溶液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项错误;
C、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故选项正确;
D、氯化铜溶液中含有氯化铜和水,属于混合物。
故选项错误。
3.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纯碱
C.食盐
D.白酒
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专题:分析比较法。
分析:A、根据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
B、根据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
C、根据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
D、根据酒精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
解答:解: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
后才会形成溶液。
A、面粉不能溶于水,把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悬浊液,所以错误。
B、碳酸钠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
C、氯化钠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
D、酒精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