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主》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左传·不忘恭敬,民之主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
半入,华元逃归,立于门外,告而入。
见叔牂,曰:“子之马然也。
”对曰:“非马也,其人也。
”既合而来奔。
宋城,华元为植.,巡功。
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
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秦师伐晋,以报崇也,遂围焦。
夏,晋赵盾救焦,遂自阴地,及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
楚斗椒救郑,曰:“能欲诸侯而恶其难乎?”遂次于郑以待晋师。
赵盾曰:“彼宗竟于楚,殆将毙矣。
姑益其疾。
”乃去之。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肠熊踏不熟,杀之,置诸舂,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兖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
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节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有删改)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晋灵公A不君B厚C敛D以雕墙E从台上弹F人G而观H其辟丸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华元为植”的“植”名词用作动词,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植”字用法相同。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⑤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二)山夜调琴[唐]王绩促轸⑥乘明月,抽弦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⑦,不使俗人闻。
(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
③凫:野鸭。
④莳:移植。
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嘨”句,东皋由此而来。
⑥轸,用轴转动弦线。
促轸,拧紧弦线,使调门更高些。
这里即指弹奏。
⑦山水韵,抒写山水之乐的曲调。
唐吕才《东皋子集序》载王绩“雅善鼓琴,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者所赏”。
1.根据古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面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以疾罢归(_____)A.完了B.撤销C.免去②终于家(_____)A.指人死B.最后C.终归,到底2.选出下面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①以《周易》、《庄》、《老》置床头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①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①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②好饮酒D.①自著《五斗先生传》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4.联系《野望》,选出对“不使俗人闻”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让刺史等官僚听到,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这些音乐。
B.不让那些“驱犊返”的“牧人”听到,因为他们俗务繁忙,没有时间来听雅乐。
C.作者向往隐居生活,《山水操》这样的乐曲只弹给知音欣赏。
一、文言文阅读(2021·上海松江高三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养晦堂记①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而思有以上人。
恶卑而就高,恶贫而觊富,恶寂寂而思赫赫之名。
此世人之恒情。
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率常终身幽默,暗然退藏。
彼岂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
②盖《论语》载,齐景公有马千驷,曾不得与首阳饿莩①挈论短长矣。
余尝即其说推之,自秦汉以来,迄于今日,达官贵人,何可胜数?当其高据势要,雍容进止,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
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②污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无以异也。
而其间又有功业文学猎取浮名者,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
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亦无以甚异也。
然则今日之处高位而获浮名者,自谓辞晦而居显,泰然自处于高明。
曾不知其与眼前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之营营者行将同归于澌尽,而毫毛无以少异。
岂不哀哉!③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
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
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
于是名其所居曰“养晦堂”,而以书抵国藩为之记。
④昔周之末世,庄生闵天下之士湛于势利,汩于毁誉,故为书戒人以□□□□。
君子之道,自得于中,而外无所求。
饥冻不足于事畜而无怨;举世不见知而无闷。
自以为晦,天下之至光明也。
若夫奔命于烜赫之途,一旦事尽意索,求如寻常穷约之人而不可得,乌睹可谓焜耀者哉?余为备陈所以,盖坚孟容之志;后之君子,亦观省焉。
(注)①首阳饿莩:指伯夷、叔齐②污行贾竖:称奴仆、差役、贪(坏)官、奸商。
1.第①段方框内应填入的虚词是()。
A.矣B.耶C.者D.乎2.分析第②段举“齐景公”这一例子在说理上的作用。
3.根据第①段内容将第④段“故为书戒人以□□□□。
”补充完整。
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2021·上海崇明高三二模)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许郢州①序(唐)韩愈①愈尝以书自通于于公②,累数百言。
初二语文孟子三章试题及答案# 孟子三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作者孟子是: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A. 以民为本B. 重视教化C. 重农抑商D. 反对战争答案:C3. 孟子认为“性善论”是人之本性,以下哪个观点与之不符?A. 人之初,性本善B. 人之性,善也C. 人之性,恶也D. 人之性,可善可恶答案:C二、填空题4.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到“________”,意指君主应以民为本,关心民生。
答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 孟子认为,仁政的实施需要“________”,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善良本性。
答案:教化6.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________”,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答案: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三、简答题7. 简述孟子的“性善论”。
答案: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之初生就具有善良之心,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孟子强调通过教育和修养,人可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善性。
8. 孟子是如何论述“仁政”的?答案:孟子认为仁政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
他主张君主应以民为本,关心民生,通过教化来培养民众的善良本性。
孟子还强调,仁政的实施需要君主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引导民众向善。
四、论述题9. 论述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孟子的“民本思想”主张君主应以民为本,重视民生,认为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民众的福祉。
孟子强调君主应关心民众的生活,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并通过教化来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
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历代君主的治国理念。
五、翻译题10. 将下列孟子的名言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答案:时机不如地理位置有利,地理位置不如人心团结。
六、阅读理解题11. 阅读以下孟子的一段话,回答问题:“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项(文言文阅读)好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
若天下义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请之不已,上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
上曰:“公不欲朕封禅,以社稷..未安邪?”曰:“安矣。
”“四夷..未服邪?”曰:“服矣。
”“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数者,然今户口未复,仓廪尚虚,且远夷君长,皆当扈从,此乃引戎狄入内且示以虚弱也。
况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
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
十二月,癸丑..,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
中书令温彦博曰:“伏愿陛下常如贞观初,则善矣。
”帝曰:“朕比来怠于为政乎?”魏征曰:“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帝拊掌大笑曰:“诚有是事。
”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
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贞观七年,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是岁,公卿以下复请封禅者前后相属,上谕以“旧有气疾,恐登高增剧,公等勿复言”。
贞观十四年,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坐事系狱,自恃高班,谩骂陈仓尉刘仁轨,仁轨杖杀之。
上怒,命追至长安面诘之。
仁轨曰:“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
”征曰:“陛下知隋所以亡乎?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
”上悦,擢仁轨为栎阳丞。
上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今秋大稔,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
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
”上赐玺书嘉纳之,寻迁新安令。
(节选自《资治通鉴ꞏ唐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B.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C.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D.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后借指国家。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练习试题及答案对于初中政治的学习,不能光靠背!要结合着多做题才行!为此,下面就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练习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练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2年9月28日上午,兰溪市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都只能通过方式进行。
( )A.直接选举B.间接选举C.直接和间接选举D.任何一种2.《河北日报》2012年10月4日消息: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完成后,依法在两个月内召开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人员。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 )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审判机关D.国家检察机关3.每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意愿,共商国是。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17日胜利闭幕,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选举产生了国家主席、国务院等国家领导人。
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具有任免权③具有重大事项决定权④地位最高,权力最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要求回避以及回避复议”权利,使辩护人要求司法人员回避的请求权得以明确。
这一规定突出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前提是( )A.有法必依B.执法必严C.有法可依D.违法必究6.2013年2月5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正式对一起非法拘禁来京上访人员案作出一审判决,王某等10人因非法拘禁11名来京上访人员被法院判处2年至6个月不等的刑期,其中3名未成年被告人适用缓刑。
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4.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单选题1.(2022·贵州黔东南·高一期末)天津市区、乡镇人大换届选举覆盖全市所有城镇乡村,是最为广泛、最为直接、最为生动的人民民主。
投票选举期间,全市各选区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居的选民,以饱满的热情纷纷参与投票。
通过此次生动的民主实践,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全民的民主C.人民群众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者D.民主制度是我国特有的管理机制【答案】C【详解】C:天津市区、乡镇人大换届选举覆盖全市所有城镇乡村,全市各选区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居的选民,以饱满的热情纷纷参与投票。
通过此次生动的民主实践,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者,人民当家作主,C符合题意。
A:材料反映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不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A与题意不符。
B:民主具有阶级性。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享有的民主,不是一种全民的民主,B错误。
D:民主制度是相对于专制制度而言的国家制度,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并非我国所特有,D错误。
故本题选C。
2.(2022·福建·泉州市第六中学高一期中)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相比,既具有一般性特征,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下列说法与该观点相符的是()A.社会主义国家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在形式和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结合,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C.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阶级斗争尖锐,社会主义国家阶级对立消亡D.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统治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由人民统治【答案】D【详解】A:材料的意思是社会主义国家既有一般国家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
“社会主义国家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在形式和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这一观点说法太绝对,该说法忽略了个性,忽视了二者的区别;A错误。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目录1.赵襄主学御 (3)2.老马识途 (3)3.穿井得人 (4)4.南辕北辙 (5)5.千里之马 (5)6.赵威后问齐使 (6)7.齐欲伐魏 (6)8.赵襄子饮酒 (7)9.沛公至咸阳 (8)10.四面楚歌 (8)11.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9)12.孔子见罗雀者 (10)13.教子 (10)14.石崇与王桤争豪 (11)15.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12)16.长安何如日远 (13)17.床头捉刀人 (13)18.雪夜访戴 (14)19.陈太丘与友期行 (15)20.未若柳絮因风起 (15)21.七步诗 (16)22.太宗罢朝 (16)23.永某氏之鼠 (17)24.临江之麋 (18)25.荔枝图序 (19)26.三上 (19)27.名二子说 (20)28.读孟尝君传 (21)29.伤仲永 (22)30.盲人识日 (23)31.献曲求诗 (23)32.唐太宗论弓矢 (24)33.王猛为京兆尹 (25)34.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 (26)35.三镜 (27)36.毛遂自荐 (27)37.苟变吃人两个鸡蛋 (28)3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29)39.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30)40.请君入瓮 (31)41.虹 (31)42.陨石 (32)44.江淮之蜂蟹 (33)45.猫犬 (34)46.与长子受之 (34)47.说虎 (35)48.楚人养狙 (36)49.象虎 (37)50.李氏之鸠 (38)51.傅显迂缓 (38)52.祈梦决狱 (39)53.曹司农竹虚言 (40)54.题画二则 (40)55.牧竖 (41)56.狼 (42)57.与四弟书 (43)58王冕 (43)59.多多益善 (44)60.师旷论学 (45)61.叔敖杀蛇 (45)62.三峡 (46)63 .颜回好学 (46)64.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47)65.薛谭学讴 (47)66.孟母戒子 (47)67.华佗治病 (47)原文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文言文阅读训练:《吕氏春秋•东野稷御车马》(附参考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
材料一:先王之使其民,若御良马,轻任新节,欲走不得,故致千里。
善用其民者亦然。
民日夜祈用而不可得苟得为上用民之走之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其谁能当之?《周书》日:“民,善之则畜也,不善则傩也J有雒而众,不若无有。
今世之人主,多欲众之,而不知善,此多其雒也。
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日:“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日:“骤战而骤胜。
”武侯日:“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日:“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
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J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
庄公日:“善J以为造父不过也,使之钩百而返。
颜阖入见,庄公日:“子遇东野稷乎?”对日:“然,臣遇之。
其马必败。
”庄公日:“将何败?”少顷,东野之马败而至。
庄公召颜阖而问之日:“子何以知其败也?”颜阖对日:“夫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造父之御,无以过焉。
?臣遇之,犹求其马,臣是以知其败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适威》)材料二:手考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国之政胁之。
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
季孙问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日:“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便。
”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城峭则必崩,岸竦则必陀。
故夫治国誓若张琴,大弦急则小弦绝矣。
故日:急辔衔者,非千里之御也。
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孔子日:“慷博焉如以腐索御奔马。
”子贡日:“何其畏也?”孔子日:“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雒也。
若何而毋畏?”(节选自《说苑・政理》)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民日夜祈A用B而不可C得D苟E得为上F用G民H之I走之也J若决积水K千仞之溪。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存,字诚之,冀州..人。
举进士,为安肃军判官。
天禧中,诏铨司以身言书判取士,才得二人,存预其选。
知大名府朝城县,寇准为守,异待之。
御史中丞王曙,屡荐为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
仁宗初亲政,罢百官转对..,存请复之。
又言:“前者曹修古辈同忤旨废黜,布衣林献可因上封事窜恶地,恐自今忠直之言,与夫理乱安危之机,蔽而不达。
”因引周昌、辛毗事,以开帝意。
西边动兵,以天章阁待制..为陕西都转运使。
黄德和诬刘平,存奏言:“平与敌接战,自旦至暮,杀伤相当,因德和引却,以致溃败。
方贼势甚张,非平搏战,其势必不沮;延州孤垒,非平解围,其城必不守。
身既陷没,而不幸又为谗狡所困,边臣自此无复死节矣。
”朝廷采其说,始遣文彦博按治,由是平得直,而德和诛。
元昊求款附,议者犹执攻讨之策。
存建言:“兵役不息,生民疲弊。
敌既有悛心,虽名号未正,颇羁縻之。
”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
以母老惮行,徙泽州,还为待制。
契丹与元昊结昏,阴谋相首尾,聚兵塞上而求关南。
存言:“河北城久不治,宜留意。
”乃以为都运使,尽城诸州。
入知开封府,复使河北。
王则反,坐失察,降知汀州。
久之,以吏部..侍郎致仕。
存性孝友,尝为蜀郡,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与宾友燕接,垂足危坐终日,未尝倾倚。
枣强河决,势逼冀城,或劝使他徙,曰:“吾家,众所望也,苟轻举动,使一州吏民何以自安?”讫不徙。
卒,年八十八,谥恭安。
(《宋史·列传第七十九》)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B. 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C. 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D. 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冀州,上古唐尧、虞舜、夏禹三帝曾建都于此,“王畿所在”,所以被列为九州之首。
练习21 古代诗文阅读——多文本文言文+宋词一、[2023·湖南衡阳名校协作体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文本一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文本二越王①曰:“寡人躬行节俭,下士求贤,不使名过实,此寡人所能行也。
多贮谷,富百姓,此乃天时水旱,宁在一人耶?何以备之?”范子②曰:“百里之神,千里之君。
汤执其中和,举.伊尹,收天下雄隽之士,练卒兵,率诸侯兵伐桀,为天下除残去贼,万民皆歌而归之。
是所谓执其中和者。
”越王曰:“善哉,中和所致也!寡人虽不及贤主、圣王,欲执其中和而行之。
今诸侯之地或多或少强弱不相当兵革暴起,何以应之?”范子曰:“知保人之身者,可以王天下;不知保人之身,失天下者也。
”越王曰:“何谓保人之身?”范子曰:“天生万物而教之而生。
人得谷即不死,谷能生人,能杀人。
故谓人身。
”越王问范子曰:“何执而昌?何行而亡?”范子曰:“执其中则昌,行奢侈则亡。
”越王曰:“寡人欲闻其说。
”范子曰:“臣闻古之贤主圣君,执中和而原其终始,即位安而万物定矣;不执其中和,不原其终始,即尊位倾,万物散。
文武..之业,桀纣之迹,可知矣。
古者天子及至诸侯,自灭至亡,渐渍乎滋味之费,没溺于声色之类,牵孪于珍怪贵重之器,故其邦空虚。
困其士民,以为须臾之乐,百姓皆有悲心,瓦解而倍畔.者,桀纣是也。
身死邦亡,为天下笑。
此谓行奢侈而亡也。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外传枕中第十六》)[注] ①越王:此指勾践。
②范子:指范蠡。
1.文本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今A诸侯B之C地D或多E或少F强弱G不相H当I兵革J暴起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放”指驱逐、流放,与《屈原列传》中“是以见放”的“放”字意思不相同。
最新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葛乾孙,字可久,平江人也。
生而负奇气,仪状伟特,膂力绝伦。
未冠,好为击刺之术,战阵之教,百家众技,靡不精究。
及长,遂更折节读书,应进士举所业,出语惊人。
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
君曰:“此不足为也。
吾宁龌龊从谀,离析经旨以媚有司意乎!”遂不复应试。
犹时时指授弟子,皆有可观。
金华黄公溍尤奇其文,劝之仕,不应。
②世传药书方论,而君之工巧,独自天得,治疾多奇验。
自丞相以下诸贵人得奇疾,他医所不能治者,咸以谒君,无不随愈。
有士人患伤寒疾,不得汗,比君往见,则发狂,循河而走,君就摔置水中,使禁不得出。
良久出之,裹以重茧,得汗解,其治他疾多类此。
当是时可久之名,重于南北,吴人有之四方者,必以可久为问,四方士大夫过吴中,亦必造可久之居而请焉。
③至正壬辰,徽寇转掠江浙,吴人震恐。
浙西廉访佥事李公仲善请与君图,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
明年癸巳春正月,与予游开元佛舍,私与予言:“吾闻中原豪杰方兴,而吾不及预,命也夫。
”公云:“六气淫厉,吾犯司地,殆将死矣。
如期必于秋。
”予曰:“何至是!”逾月果疾,予往视之,则犹谈笑无他苦。
秋七月,沐浴竟,遂偃然而逝,年四十有九。
其诗未及诠次,藏于家。
君既没,而朝廷聘君之命适至,已无及矣。
(节选自元·徐显《稗史集传》)(1)出下列加下划线中的意思。
①比君往见________ ②君既没________(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治疾多奇验()A.验证 B.经验 C.灵验 D.试验②而吾不及预,命也夫()A.参与 B.预先 C.料想 D.预兆(3)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4)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对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与时俱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能源安全新格局,以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提高。
2021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3.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3%,增速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原煤产量41.3亿吨,创历史新高;原油产量1.99亿吨,连续三年稳定增长;天然气产量20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电力生产全年新增发电量超过75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报告》同时提到,我国能源消费增长依然较快,2021年全年能源消费同比增长达5.2%,在全球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我国一度出现能源区域性、时段性供应紧张的情况。
对于未来国家能源需求,中国工程院武强院士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2020年我国每人每年耗能约3.5吨标准煤,按照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假设人均能耗翻一倍,2050年将增加到7吨。
如果我国能源进口依赖度和能效科技水平不变,那么我国能源总产量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也翻一倍,达到80多亿吨标准煤产量,才能满足人均能耗翻倍的需求。
在他看来,根据我国目前“缺油、少气、贫高品位铀、相对富煤”的能源禀赋特征,再加上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明显的问题,即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比重超过70%,而重要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同时考虑水土气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约束条件,本世纪中叶我国很难有效提供如此巨大的能源产量来满足需求。
武强认为,要解决未来社会发展与能源不足的矛盾,就需要赶好“开源、节流、升级”三驾马车,多途径实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切实把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可再生能源是开源的主要增量。
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下列加红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肉袒.(tǎn)列观.(guān)衣.(yì)褐盆缶.(fǒu)B.渑.(miǎn)池刎.(wěn)颈旄.(máo)节旃.(zhān)毛C.篆.(zhuàn)文阉.(yān)竖煴.(wēn)火阏氏..(yān zhī)D.昆邪..(hún xié)绯.(fēi)衣排摈.(bìn)赤虬.(qiú)2.下列加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比……怎么样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佯为:装作C.苟信然..,则天之高邈信然:相信是这样D.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政理:政治清明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因泣下霑衿C.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D.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4.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左右欲刃.相如A.而相如廷.叱之B.且庸人尚羞.之C.宜皆降.之D.天雨.雪,武卧啮雪5.下列各句中加红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宣言..复然。
..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B.苏君今日降,明日C.举孝廉不行..在。
..。
D.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6.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我为赵将。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何以汝为见?C.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00多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C.《后汉书》《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近代以来的中外科学和文化》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近60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达196.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科技人员30名,比1952年增长3倍。
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苏联对中国的援助B.海外科研人员归国C.“双百”方针的提出D.两个五年计划实施2.广东某地村志记载:“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村内以片区开办识字扫盲班……结合农村各项工作,在扫盲班增加教育宣传内容,通过讲民间故事,收集传唱农村歌谣,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同时也提高了群众政治觉悟。
”由此可知,扫盲运动()A.大幅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B.满足了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要C.增强了群众对国家政权的认同D.有利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年—1922年)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写道:所谓认识,只有对自身的认识可言……别人的行为是无足轻重的;我们只有从自身感到的快乐中才能引出智慧和痛苦。
由此可知,该作品()A.体现了对人性价值的追求B.追求浪漫主义的理想生活C.深刻剖析了社会生活本质D.凸显了西方社会精神危机4.尔根奈佛在《爱因斯坦传》中写道:“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
他在《物理学纪事》连续发表文章。
此后,物理学再也不是原来的物理学。
”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相对论()A.开创了微观物理学的新领域B.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C.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5.1954年5月,教育部在《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指出:“今后进行劳动教育,不仅注意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与劳动观点,也应该注意对其进行综合技术方面的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了解一些关于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
”这一要求()A.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主要服务于三大改造的需要C.深受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D.源于国家工业化的基本实现6.某一文学类型在形成之初曾被视为并不“高雅”,但作为一种“纯文学”,坚持把政治、道德、商业、维护阶级权贵、愚民等所有谎言一律去除干净,以便在作品中客观地呈现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的本性特征。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
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忓季孙之怒也。
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日入,监九御,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后即安。
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
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
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
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
“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綖,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
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
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
’尔今曰:‘胡不自安。
’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嗣也。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节选自《国语·鲁语下》)[注] 公父文伯:姓公父,名歜,鲁国大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B.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C.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D.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答案】A【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练习卷及答案部编版1.孔子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也提出了“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主张。
这反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A.以法治国B.礼法并用C.无为而治D.以民为本【答案】D【详解】根据“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可得出强调百姓非常重要;“民贵君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体现了民贵于君,是国之根本,因此体现的是民本思想,D项正确;法治是法家的思想,排除A项;礼法并用是荀子的主张,排除B项;无为是道家的思想,排除C项。
故选D项。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上言论出自()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答案】A【详解】根据“一所不欲,勿施于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孔子的观点,A项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老子、墨子和韩非无关,排除BCD项。
故选A项。
3.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个学派学者们在此互相争辩、交流与吸收。
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A.诸侯争霸B.秦并天下C.闭关锁国D.百家争鸣【答案】D【详解】据材料“各个学派学者们在此互相争辩、交流与吸收”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彼此互相争辩、交流、吸收,D项正确;材料强调各学派学者互相争辩、交流与吸收,未涉及诸侯争霸,排除A项;秦并天下是通过战争,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闭关锁国是明清时期的政策,排除C项。
故选D项。
4.“墨子猛攻礼乐”“孟子发挥仁义,向墨家猛烈反击”“道家攻击儒家的仁义......荀子发挥礼乐,批评各学派,主要也是反对墨家”。
这表明()A.西周王室开明包容B.墨道两派结成同盟C.儒家遭到各派反对D.诸子百家论争激烈【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墨子猛攻礼乐”“孟子发挥仁义,向墨家猛烈反击”“道家攻击儒家的仁义......荀子发挥礼乐,批评各学派,主要也是反对墨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因此材料表明诸子百家论争激烈。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
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
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
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肢体之运动皆由心神之主使,亦犹庶民之休戚皆由君上之好恶也。
然肢体之运动,心神固资之以为荣卫,然而运动之极至于疲废而痿痹焉,则人心之神亦因之而伤损矣。
人民之供役,人君固资之以为奉养,然而役使之过至于贫苦而怨叛焉,则人君之国亦因之而丧亡矣。
所谓君以民存亦以民亡,此二言者为人上者宜常书于座右以为朝夕之儆.,以比丹书之戒焉。
(节选自丘濬《大学衍义补》)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因时之论也。
当其时,文、武之泽已斩,天下忘周而不以为..君,周亦忘天下而不自任为君,则君子虽欲自我君之而不能。
若夫六王者,非篡逆之臣,则介在戎狄,无异于酋帅,杀人盈野,以求君天下而建社稷。
君非君而社稷亦非社稷矣,故轻也。
君与社稷轻,而天所生之人,不可以无与立命,则苟有知贵重其民者,君子不得复以君臣之义责之,而许之以为民主可也。
黄巢既灭之后,僖宗乐祸以逞志,首挑衅于河东。
朱温,贼也;李克用,狄也;起而交争。
当是时,人各自以为君,而天下无君。
民之屠剥横尸者动逾千里驯朴孤弱之民仅延两间之生气也无几。
而王潮约军于闽海,秋毫无犯;王建从綦毋谏之说,养士爱民于西蜀;张全义招怀流散于东都,躬劝农桑;杨行密定扬州,辇米赈饥;成汭抚集凋残..于荆南,通商劝农。
此数子者,君子酌天地之心,顺民物之欲,予之焉可矣。
存其美,略其慝,不得以拘致主帅之罪罪王潮,不得以党贼之罪罪全义,不得以僭号之罪罪王建,不得以争夺之罪罪行密,不得以逐帅自立之罪罪成汭。
而其忘唐之尚有天子,莫之恤而擅地自专者,概可勿论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夫天之所爱育者民也,民之所系仰者君也。
圣人上承天之意,下为民之主,其要在安利之。
而能安利之之要不在于它,在乎正风俗而已。
故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
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
奢而不制,弊将若之何?夫如是,则有殚极..财力僭渎拟伦以追时好者矣。
且天地之生财也有时,人之为力也有限,而日夜之费无穷。
以有时之财,有限之力,以给无穷之费。
若不为制,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如之何使斯民不贫且滥也!国家奄有诸夏..,四圣继统,制度以定矣,纪纲以缉矣,赋敛不伤于民矣,徭役以均矣,升平之运未有盛于今矣,固当家给人足,无一夫不获其所矣。
然而窦人之子,短褐..未尽完,趋末之民,巧伪未尽抑,其故何也?殆风俗有所未尽淳欤?”(节选自王安石《风俗》)材料二: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釐①闻其风而说之。
为之大过,已之大循。
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②,生不歌,死无服。
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
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
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
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
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已。
未败墨子道。
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③;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
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
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节选自《庄子·天下》)[注]①禽滑釐:为墨翟的学生。
②《非乐》《节用》:《墨子》里的篇名。
③觳:俭薄;简陋。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显德①六年二月丁亥,开封府奏田税旧一十方二干余顷,今按行得羡田四万二千余顷,敕减三万八千顷。
诸州行田使还,所奏羡田,减之仿此。
淮南饥上命以米货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四月乙未,大治水军,分命诸将水陆俱下,以韩通为陆路都部署,太祖皇帝②为水路都部署。
丁酉,上御龙舟沿流而北,舳舻相连数十里。
己亥,至独流口,溯流而西。
辛丑,至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辉以城降。
五月丙午,宴诸将于行宫,议取幽州,诸将以为:“陛下离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
今虏骑皆聚幽州之北,未宜深入。
”上不悦。
是日,趣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先发,据固安;上自至安阳水,命作桥,会日暮,还宿瓦桥,是日,上不豫而止。
契丹主遣使者日驰七百里诣晋阳,命北汉主发兵挠周边。
闻上南归,乃罢兵。
南唐清源节度使留从效遣使入贡,请置进奏院于京师,直隶中朝,诏报曰:“江南近服,方务绥怀,卿久奉金陵,未可改图。
若置邸上都,与彼抗衡,受而有之,罪在于朕。
卿远修职贡,足表忠勤,勉事旧君,且宜如故。
如此,则于卿笃始终之义,于朕尽柔远之宜,惟乃通方,谅达予意。
”南唐主遣其子纪公李从善与钟谟俱入贡,上问谟曰:“江南亦治兵,修守备乎?”对曰:“既臣事大国,不敢复尔。
”上曰:“不然。
向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
归语汝主:可及吾时完城郭,缮甲兵,据守要害,为子孙计。
”谟归,以告南唐主。
南唐主乃城金陵,凡诸州城之不完者葺之,戍兵少者益之。
(选自《资治通鉴·后周纪五》,有删改)【注】①显德,后周世宗承袭太祖年号。
②太祖皇帝,指宋太祖赵匡胤,时任后周军队将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B.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C.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D.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敕,告诫,吩咐;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诏”“制”也可以指帝王的命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民为主
“民主”在中国文化中,首先有“以民为主”的含义。
《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才是邦国的根本,人民是国家的首要。
《尚书》作为上古文献,早早就提出了治国要“以民为主”的思想。
甚至,这部被历代治国者奉为“政治课本”的古书,它十分严厉地训诫统治者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以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其实是在表明:民意就是天意。
如果说“民”就是“天”,那么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将自己称为“天子”,从文化本意上讲,那应该是“人民之子”的意思,天子,不仅不能为所欲为,反而应当顺从民意。
以民为主、民比天大,这样的思想使得最高统治者是要想人民之所想的:人民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人民的愿望就是他的愿望,他只是带领民众驶向美好生活的掌舵者而不是做主者,他甚至要无限地弱化自己的意志、淡化自己的色彩,才能彰显和顺乎人民的意愿。
所以《周易》里论述君王之道的乾卦就说“群龙无首,吉”,当社会领袖已经化入寻常的道之中,不再看见他高高在上的身影时,便是吉利之相。
而《老子》也说“太上,不知有之”,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的意思是,在最好的世代里,人民只是模糊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而已,也就是,统治阶层虽超乎于民却顺乎于民,不与人民产生明显的距离;老子又称,这样的统治者,为百姓谋福利成功了,人民却感觉这本就是老百姓自己顺其自然的状态,本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这难道不是一种最大程度的“以民为主”?统治者作为效劳于民的一个掌舵者,却早已无限虚化了自己的声音与功绩,在这大地上,只有人民作为主人自然而然的身影。
《尚书》《周易》《老子》出现稍早,《孟子》晚出,儒家孟子目睹当时社会变得礼崩乐坏,却在论著里比前几部文献都更为明确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由此可见,无论统治上层如何兴衰往来、无论社会制度如何更改变幻,那贵重不变的,始终都是人民大众。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所有的朝代更迭、制度变迁都是岁月洗礼中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过客,唯有广大人民才是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中都永世不变的主人。
所以,中国文化里的圣贤,是为这亘古不变的人民而思考命运的。
他们与政客不同,政客的服务对象是当权者,而圣贤的关怀对象是为民者。
他们的思考结果,不是仅为时政出谋划策,而是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因此,才体现着最本质的人文关怀,才沉淀为岁月洪流中永不淘汰的金玉良言。
(摘编自光明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尚书》较早地提出了治国要“以民为主”的思想,因此被历代治国者奉为“政治课本”。
B.天子是“人民之子”,不仅不能为所欲为,反而应当顺从民意,由此可见“民”就是“天”。
C.《周易》中的“群龙无首”是指百姓看不见统治者的身影,他们已经化入寻常的道之中。
D.最高统治者要顺乎民意,就要做带领民众驶向美好生活的掌舵者,甚至要弱化自己的意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在中国文化范畴内阐释民主的内涵,得出“唯有人民才是永世不变的主人”的观点。
B.文中引用《尚书》《周易》《老子》中的原文,不仅使文章有说服力,而且增强了文化气息。
C.文中引用《孟子》的观点,说明“以民为主”思想不随统治上层、社会制度变化而变化。
D.文章先列举古代圣贤关于“以民为主”的不同阐释,最后总结观点,层次清晰,中心突
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于“统治者和人民”关系的论述,《老子》比《尚书》《周易》中“以民为主”的程度更深。
B.《老子》中“超乎于民顺乎于民”,《孟子》中“民贵君轻”等思想,都是“民主”的体现。
C.中国文化里的圣贤之言会成为金玉良言,是因为其中体现着人文关怀、对人民命运的思考。
D.圣贤与政客不同,圣贤关怀“为民者”,不仅为时政出谋划策,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