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黄颡鱼和龙感湖黄颡鱼的池塘养殖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82.93 KB
- 文档页数:2
黄颡鱼怎么养?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黄颡鱼,又名黄鳍鱼、黄姑、黄腊丁等,为鮠科黄颡鱼属鱼类。
黄颡鱼是我国普遍养殖的一种底层经济鱼类,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且药用价值高,深受市场的欢迎。
那么,黄颡鱼怎么养?现将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黄颡鱼耐低氧能力差,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积2-5亩,池底平32坦、淤泥10cm-20cm、水深1.5-1.8m,池塘进水口用3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
2.清塘培水: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池水,用生石灰125-150kg/亩加晶体敌百虫1.5kg/亩,或敌杀死1瓶全池泼洒消毒,彻底杀灭病原生物。
消毒5-7天后注入新水80cm左右,每亩用发酵好的鸡粪或牛粪、大粪200kg培水,过7-10天,当池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时即可放苗。
3.鱼种放养:一般在6月份放养黄颡鱼夏花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放养规格2-4cm的黄颡鱼夏花,放养数量150000-20000尾/亩。
具体放养数量要依据池塘条件,饵料丰欠及个人养殖水平高低而定,下苗一周后,每亩再投放20cm左右的鲢鳙鱼苗200尾左右,以调节水质。
鱼种放养时,用3%食盐水浸洗15分钟。
4.饲料投喂:黄颡鱼夏花入池后一周内,主要摄食池中的浮游动物。
3-5天后开始驯化,投喂用绞肉机绞碎的新鲜野杂鱼肉糜,拌入10%的鳗鱼、甲鱼或青蛙料等配合饲料混合成面团状投喂。
驯化及投喂方法:在池塘一边设4-6个饲料台,每个饲料台规格为1m*1m,用细网布制成,设置在水深50cm处,将人工肉糜放在饲料台上,每天分2次投喂,早上为7:00-8:00时,投喂量占1/3,傍晚18:00-20:00时,投喂量占2/3。
驯化10天后,撤到池中1-2个饲料台上。
如果是已经驯化好吃食人工肉糜的黄颡鱼夏花,下池后可直接将饲料投喂在池中的1-2个饵料台上。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黄颡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
下面介绍一些黄颡鱼池塘养殖的技术要点:
1. 池塘选址:黄颡鱼喜欢活动在相对平缓、水质较好的池塘中,因此选址时要选择坡度适中、通风、排水好、地势高低错落的地形。
同时,在选址前应进行土壤、水质等分析测试,以保证黄颡鱼池塘水质良好,环境卫生。
2. 池塘建设:黄颡鱼池塘最好是呈长条形,将其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利于排水。
池塘布置时应注意通风、遮阳、陆地与水体比例、控制池塘深度、防护雨水等因素。
3. 养殖管理:黄颡鱼是肉食性鱼类,需要高蛋白、高酸性食物。
投饵应定时定量,建议采用人造饵料,以保证营养均衡,并且要注意每天的饵料费用。
4. 病害防治:黄颡鱼养殖中易出现疾病,主要是贪食、过度繁殖、水质污染等引起的。
对于较严重的疾病,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诊治,并按照相关规章制度防止疾病的传播。
5. 科学养殖:黄颡鱼养殖应该科学、合理的养殖,合理控制鱼
塘内的饵料量,定期更换水,预防性投药等。
在掌握以上技术要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黄颡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和安全。
黄颡鱼俗称黄腊丁、黄骨鱼、莫丁、郎丝等,广泛分部于我国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流域。
我国黄颡鱼属有5个种,即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中间黄颡鱼,以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分部最广。
黄颡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几年,由于从天然水体中捕捞量逐渐减少,而市场需求量日渐增大,养殖黄颡鱼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将黄颡鱼主要养殖方式及常见疾病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方式黄颡鱼养殖经多年试验、研究和总结,养殖技术逐步成熟,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方式多种多样,有池塘、网箱、流水和稻田养殖等。
1.1 池塘套养黄颡鱼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其池塘套养模式多种多样,一般养殖技术得当,平均亩产可达50-80千克。
针对不同养殖鱼为主体的模式进行不同数量、规格的黄颡鱼搭配,充分考虑各品种食性特点,合理搭配,是提高黄颡鱼池塘养殖整体效益的关键。
根据我国不同地区池塘养鱼的模式,池塘套养黄颡鱼的模式见表1。
其日常管理同常规养殖,在此不详述。
1.2 流水养殖流水养殖是黄颡鱼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方式,水量充足、水质佳、基础设施好、技术得当,平均亩产可达4万-5.5万千克。
黄颡鱼流水养殖主要利用工业温流水,河流、水库具有落差的自然流水和循环过滤水。
黄颡鱼流水养殖主要形式和特点见表2。
(1)池塘建造以水泥池为好,长方形、圆形、椭圆和不规则形状均可,一般单口池面积在50-500平方米。
鱼池布局合理,有连片型、串联型和并联型等。
进、排水系统方便可行,进水方式有溢水式、直射式、散射式、水帘式和喷雾式等,排水方式有涵闸式、限定水位自流式等。
(2)鱼种放养夏花鱼种一般在6-7月放养,冬片鱼种在1-3月放养,放养模式有单养、主养和配养,放养密度由池塘、水流、温度、技术水平等综合条件决定,一般单养,每平方米放养300-500尾,主养每平方米放养100-200尾,配养每平方米放养30-50尾。
(3)饲料投喂与池塘主养大至相同,因流水养殖池中无其他生物饵料,投喂量相对高一些。
2020.12/畜禽水产杂交黄颡鱼就是用瓦氏黄颡鱼雄鱼和普通黄颡鱼的雌鱼,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选育而成的一种黄颡鱼。
杂交黄颡鱼长速快、体型修长、抗逆性强、耐运输、易存养,具有较好的养殖效益。
现将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1.水源和水质。
池塘主养杂交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最好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河道、沟渠的鱼池,或配有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鱼塘进行饲养。
2.鱼池面积、水深和底质。
杂交黄颡鱼对成鱼饲养塘要求不太严格,大小鱼池都可用于养殖成鱼。
一般主养池塘面积为3334~5334平方米(5~8亩),水深以2米以上为宜,池塘为长方形,池塘底质以沙质土最好,黏土及少泥硬池塘亦可,底部淤泥厚10厘米左右,并要求保水及保肥力较强,有机物质分解较快,池水容易培肥。
二、池塘的清理及消毒池塘底部清理整平,并在排水口端底部挖出50平方米比其他地方深20~25厘米的坑,便于成鱼起捕时集中在一起。
在投放鱼种前20天左右,将池塘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消毒,清除野杂鱼类,每667平方米(1亩)再施放生物肥料4~5千克,待池塘水体中大量的浮游动物出现后投放鱼种。
鱼种投放下塘后,按每667平方米用二氧化氯200~250克或其他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全池消毒。
三、放养密度杂交黄颡鱼鱼苗下塘规格以3厘米以上为宜。
此时,杂交黄颡鱼已开口吃人工配合饵料,便于人工养殖。
每667平方米放养量:全长3厘米左右的杂交黄颡鱼15000~20000尾,当年产杂交黄颡鱼1000~1500千克。
四、饲料与投喂杂交黄颡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很容易驯化吃各种类型的人工配合饲料,如沉性颗粒饲料、膨化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另外,各种野杂鱼、水生动物加工后均可作为杂交黄颡鱼的饲料。
1.驯食。
对未进行驯食人工饲料的苗种,在放养后要进行7天左右的人工驯食,确保其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如果驯食前发现苗种培育池中浮游动物量较大需提前进行杀虫处理,杀虫可用1毫克/升的阿维菌素或者硫酸铜溶液沿池边泼洒。
瓦氏黄颡鱼育苗技术
(1)鱼苗培育:采用1~10平方米的小水泥池或小网箱培育池。
小水泥池有进排水管道和过滤纱窗,小网箱插在水质清新的池塘边,箱底四角固定绷平。
每平方米放4日龄的鱼苗2000~3000尾,用鲜活的枝角类、桡足类或粉状鳗鱼料、甲鱼料作饵料。
每天投喂2~4次。
饲养15~20天,鱼苗长到2~3厘米,转到鱼种池中培育。
(2)鱼种培育:鱼种池面积1~3亩,水深1~1.5米。
每亩放2~3厘米的夏花苗种1万尾。
因地制宜地投喂各种饲料,一般前期用鱼浆加粉状精料合成团投喂,中后期用市售的黄颡鱼或叉尾鮰粉状鱼种料加水拌成团投喂。
还可用鱼粉、蚕蛹粉、豆饼粉、麦麸、三等粉和复合维生素、少量矿物质等原料按比例自制成粉状配合饲料,再加水调成团投喂。
每口池中搭两个饲料台,饲料投喂在饲料台上,每天投喂2~3次,日投饲量占鱼体重4%~6%。
日常做好换水、增氧、防病等管理工作。
养到年底,鱼种可长到12~15厘米,体重达到30~50克,再进行成鱼养殖。
- 1 -。
池塘养殖黄颡鱼技术
一、苗种培育:选择保水性强的池塘,放苗前彻底清塘消毒。
鱼苗培育初期采用肥水下塘发花,后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8%。
培养冬片鱼种池塘,亩放黄颡鱼鱼苗4.0~5.0万尾;7~8月份分池饲养,亩放黄颡鱼鱼苗2.0~3.0万尾。
二、成鱼养殖:黄颡鱼主养。
亩放10~15克的黄颡鱼种3000~3500尾,另搭配3~5寸鲢鳙鱼150~300尾。
黄颡鱼套养。
选择合适的主养品种,冬末春初,亩套规格10~20克/尾黄颡鱼冬片鱼种100~150尾,或6~7月份,亩套当年黄颡鱼夏花200~400尾,或春初,亩套黄颡鱼亲本10~20尾。
三、投喂饲料: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必须先对其进行摄食驯化。
四、水质调控:保持一定的池水深度和经常注换新水。
五、疾病预防方法:鱼苗入池前必须用高锰酸钾、硫酸铜和高聚碘等药物交替消毒。
水源必须经沉淀、过滤、消毒、曝气处理后再流入鱼池。
池塘消毒:必须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降低放养密度,同时定期换水。
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提高pH值,按时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防止水质恶化。
提高饲料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浪费。
建议使用专用黄颡鱼饲料。
定期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福尔马林、车轮净等杀灭寄生虫,同时用杀菌药物进行水体消毒,防止细菌病毒病等的发生。
农家参谋畜牧水产-172-NONG JIA CAN MOU浅析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袁超(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水务站,安徽阜阳,236000)【摘 要】黄颡鱼是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口感纯香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广大水产养殖户调整种养结构、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本文主要介绍了黄颡鱼的池塘主养技术,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黄颡鱼;池塘主养;密度黄颡鱼,又名黄蜡丁,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种,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口感纯香而受到市场的欢迎,经济价值极高。
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对生态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慢于鲤科鱼类,但对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
黄颡鱼是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广大水产养殖户调整种养结构、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数量锐减,目前基本上都是通过人工养殖来满足市场需求。
现就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作一浅析,供大家参考。
1 池塘选择黄颡鱼对池塘要求不严,选择面积2亩~5亩的零散小池塘,要求有充足的水源,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
池塘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能保证1.5m ~2.0m 水深,池塘较浅光照度较强,不利于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要求。
同时要求池塘底质以沙质土最好,底部淤泥控制在10cm 左右,且保水及保肥性好。
最后,每个池塘必须配备一台1台1.5千瓦-3.0千瓦的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
2 消毒与施肥在苗种放养前,新旧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
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10cm 即可,池塘在放鱼前10-15天用生石灰(70-90公斤/亩)或漂白粉(4-6公斤/亩)进行清塘消毒,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
一般在池塘消毒后第2天加注水0.8-1.0米,进水口应设置30目筛绢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及鱼卵进入。
第3-4天按350公斤/亩施入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以繁殖天然饵料,等到毒性完全消失后,水体中大量出现浮游动物后放入鱼种,加满池水。
E-mail:**************电话*************本栏编辑:郭 雪水产世界杂交黄颡鱼是由瓦氏黄颡鱼(江黄颡)的雄鱼与普通黄颡鱼的雌鱼杂交而来,具有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含肉率高等诸多优点。
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增加经济效益,2019年8月,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后塍华高水产养殖场利用一口净水面20亩的养殖池塘,尝试进行池塘单养杂交黄颡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就其养殖方法总结如下。
一、塘口清整2019年7月上旬正值梅雨季节,用泥浆泵冲去池底多余淤泥(淤泥保留15厘米深),待出梅后的7月下旬开始晒塘20天左右,8月12日塘口进水10厘米深,每亩用生石灰50千克进行清塘消毒,3天后加水至120厘米深,同时全池每亩泼洒维生素C 150克进行解毒。
二、设备配置在塘口配备每台功率为3千瓦和2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各2台,以及每台功率为1.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4台,使增氧机功率配置达到每亩0.8千瓦,确保理想的增氧效果,同时配备投料机2台。
三、种苗放养从浙江湖州购买的杂交黄颡鱼用活水运输车运至塘口,入池时间为2019年8月20日,规格约160尾/千克,体长5~6厘米,规格较匀称,体质健壮,投放数量22万尾,平均密度每亩1.1万尾。
另外,为改善塘口水质,抑制藻类繁殖,在9月初另投放规格分别为0.25千克/尾和0.5千克/尾的花鲢鱼种100尾、白鲢鱼种1 400尾。
具体放养品种及数量详见表1。
四、饲料投喂鱼种入池后的前2天不投饲料,让其先适应塘口水体新环境,之后几天少量投饲引食,7天后再正常投喂。
由于杂交黄颡鱼争食性强,尤其是鱼种入池前期,饲料投喂数量要充足,保证绝大部分鱼种吃到吃饱,避免因饲料不足造成后期规格差异拉大。
养殖过程中,全程采用黄颡鱼膨化配合饲料投喂,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0%。
每次摄食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如摄食饲料时间延至30分钟,则下次投喂时适当减少投喂数量。
在投喂0号料和1号料时采用二次投喂法,时间分别在上午9时和下午4时;投喂2号料时全天只投喂1次,时间为下午4时;入伏后的高温时期,在晚上9时投料且投喂量减少,仅为正常投饲量的1/4~1/3。
池塘单养黄颡鱼的技术一、池塘准备鱼池长方形,东西向,面积1.5亩,水深1.5-1.8米,排灌方便,配备1.5千瓦浮式喷水增氧机一台。
池底平坦,少淤泥,便于捕捞。
鱼种下池前10天,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对水泼洒消毒,三天后每亩施用发酵猪粪200千克,加注池水至1米深。
进水口用60目的纱绢布过滤。
下池的前一天用夏花网拉空网一次。
二、鱼种放养1、鱼种准备鱼种取自本场人工繁育的江黄颡鱼(又称瓦氏黄颡鱼)。
鱼苗用水蚤培育至1厘米时,以活水蚯蚓饲喂,3-5天即可达到2厘米,这时改喂鱼浆,同时将颗粒饲料浸化后加入少许甲鱼饲料制成糊状投喂。
经过15-20天的饲喂,鱼体长到5厘米,即可下池。
2、鱼种放养每亩放养4000尾,共计6000尾,下池前用食盐水浸泡3-5分钟。
10天后搭配放养尾重75-100克的白鲢鱼种300尾、尾重100克的鳙鱼种100尾。
三、饲养管理1、饲料投喂在鱼池东端沿池边设置一个2米2的饵料台,距离池底30-40厘米。
用鱼浆和饲料浸化料饲喂3天,诱使鱼群集中到饵料台上摄食后,停喂鱼浆,改喂破碎饲料。
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5%,上午9-10时、下午3-5时各一次,上午投喂全天的1/3,下午投喂2/3。
投饵时“四定、四看”,即看天气、看水质、看水温、看鱼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并做好生产记录。
2、水质调节鱼种下池7天后,分3次将池水加至1.5米深。
每30天左右亩用生石灰8千克对泼洒一次。
每30天左右加注新水10-15厘米,与泼洒石灰水交错进行,并适时开动增氧机,保持水质“新、活、爽”。
3、鱼病防治除泼洒生石灰外,6-10月用杀菌王药粉在饵料台四周挂袋,每次用药250克,7-10天更换一次。
每月拉网一次,检查鱼体生长情况,以便调整投饲量,同时结合清除野杂鱼。
拉网时使用夏花网,收网时尽量避免挂伤鱼棘。
除野后转入鱼苗网箱中,抽样计数称重,为防止鱼体被同类硬棘刺伤而造成感染,再以食盐水浸浴起捕上来的鱼,时间为3-5分钟,效果很好。
池塘如何套养黄颡鱼池塘套养黄颡鱼也称池塘配养或池塘混养黄颡鱼,可以是黄颡鱼,也可以是瓦氏黄颡鱼。
由于黄颡鱼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因此,套养黄颡鱼的养殖技术较为简单。
(一)池塘条件要求按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环境要求,养殖环境中的水源应是无污染,底质和水质中的各类化学成分不超标外,池塘面积等方面没有严格要求。
然而,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还是要求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体各类饵料生物(小虾、小螺、小鱼等)较为丰富。
(二)套养黄颡鱼的几种模式由于我国池塘养鱼的模式有多种,因而根据不同养殖鱼为主体的模式进行不同数量的黄颡鱼搭配,是提高效益的重要保证。
需要注意的是,在与食性上相同的鱼类放养模式中,要考虑这些鱼的抢食能力是否比黄颡鱼强等方面因素。
1.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滤食性的养殖鱼类主要有鲢、鳙等,它们作为主养鱼生活在水体的上层或上中层,此种模式中的配养鱼种有草鱼、鳊、鲂、鲤、鲫和罗非鱼等。
从食性看,鲢、鳙以过滤浮游生物为食物,草鱼、鳊、鲂是以草类为主要食物,鲤、鲫和罗非鱼则是以杂食性为主的鱼类。
由食性可知,这种模式中,主养鱼类鲢、鳙及主要配套鱼类草鱼、鳊、鲂与黄颡鱼生活的水层和食性上没有矛盾,仅作为次要配套鱼的鲤、鲫和罗非鱼与黄颡鱼存在着一定的食性矛盾。
因而,在此种模式的鱼种放养中应减少鲤、鲫和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
一般来说,套养黄颡鱼不需要单独为其投喂饲料,但其放养量根据池中小杂鱼、小虾、小螺以及其他饵料生物数量决定;同时,要考虑到鲤、鲫和罗非鱼等食性相近鱼类的数量而决定放养量;还要根据以鲢、鳙作为主养的养殖模式设计产量而定,这种模式有400~600千克的设计产量。
因而,放养黄颡鱼中,投放夏花鱼种(2~6厘米左右)和冬片鱼种(8~15厘米左右)的数量不同。
通常在有一部分鲤、鲫时,每亩放养2~3厘米黄颡鱼夏花200~400尾,放养5~6厘米的鱼种150~200尾左右;在没有鲤、鲫等杂食性鱼种时,黄颡鱼放养量可加大至上述的0.5~1倍。
池塘培育黄颡鱼鱼种的经验根据此时黄颡鱼苗规格增大、摄食习性基本上与成鱼相似,集群体较强、摄食量增大以及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等特点,在培育过程中水温均较高的情况下,必须根据黄颡鱼的特点,抓住几个主要技术环节,才可获得成活率高、体质健壮的优质鱼种。
其培育可在池塘、网箱中进行,但要注意池塘培育鱼种的面积不宜过大,否则不利于投喂及日常管理。
1.池塘条件及清理培育池面积一般1~2亩较为适宜,因为面积过大,易造成鱼种摄食不均,并给捕捞操作带来困难,池塘水深在1.5米左右,池底平整,排水口处约20%面积降低20厘米左右较为理想,淤泥少,保水性能较好,便于进、排水,周围环境安静,且稍微有些遮光物。
在投放苗种前首先要进行池塘除野消毒,培育出浮游动物后进行放养鱼苗。
2.苗种放养放养2厘米左右的小规格夏花鱼种(亦称火片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游动敏捷,行动有力,并将鱼体进行严格药浴消毒。
根据生产情况和池塘条件而确定苗种的放养密度,一般将鱼种饲养到越冬前后放养到成鱼池进行成鱼饲养的饲养密度较大,每亩放养量为8000~10000尾。
如短期饲养到7~8月,分池饲养商品鱼的每亩放养量为4000~6000尾。
待鱼种长到8厘米时,即可进行分池,再放入成鱼池塘中饲养成鱼。
3.饲料及投喂在投放2厘米的苗种时,池塘中浮游动物量可以基本上满足几天的需求量。
在鱼种2~3厘米之间,最好饲料是轮虫、桡足类、枝角类、摇蚊幼虫和水蚯蚓等活性饲料,随着个体的增大,池塘中天然饲料减少,必须要投喂人工混合饲料才能满足苗种的摄食需求。
首先在池塘搭一个饵料台,其材料要用竹席、草席和彩条布等物,每亩池塘饵料台的面积约6~8平方米即可,将饵料台最好能升能降。
将饵料台用竹桩固定在离池底约10~20厘米处,然后将饵料投喂在饵料台上。
饵料配制方法有以下三种:(1)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方法是将小杂鱼绞碎后掺拌部分鱼粉、蚕蛹粉、豆粉、麦麸和三等面粉等揉成团状饲料投喂,也可以将鱼绞碎成浆后用三等面粉黏合一下直接投喂。
池塘主养瓦氏黄颡鱼试验作者:马学文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13期瓦氏黄颡鱼,又称江黄颡,是生活在江河水域中的一种名贵鱼类。
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少肌间刺,备受广大养殖户及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调整优化我市渔业生产结构,使瓦氏黄颡鱼成为我市水产养殖品种之一,我中心收集、驯养、选育长江瓦氏黄颡鱼亲本800组,繁育瓦氏黄颡鱼夏花60万尾,培育3.3cm以上瓦氏黄颡鱼种30万尾。
人工繁殖催产率90%,夏花培育成活率50%,一龄鱼种培育成活率75%。
示范瓦氏黄颡鱼池塘主养100亩,亩产瓦氏黄颡鱼200kg。
套养5000亩,亩产瓦氏黄颡鱼6kg。
现将池塘主养瓦氏黄颡鱼技术进行具体探讨。
1?材料和方法1.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3~6亩,共5口,总面积22亩,各池水深1.5~2.0m,塘底较平,淤泥厚度10~15cm。
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
其中,2号池塘配有增氧机,3号塘中有微量的流水。
1.2?鱼种来源瓦氏黄颡鱼种来自于靖江市滨江水产良种场自繁自育。
鱼苗放养密度依据池塘的生态条件及浮游生物的数量而定。
密度过大鱼苗摄食不均匀,天然饵料不充足,生长缓慢;密度过小则影响池塘利用率和鱼苗产量。
鱼苗培育池首先在施肥后,待浮游动物和原生动物、轮虫、无节幼体、枝角类、桡足类、底栖动物出现高峰期时再投放鱼苗到培育池,水温在20~28℃时,注水施肥后7~9天后投放鱼苗较为适宜。
放养的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游动敏捷,蹿跳有力,并将鱼体进行严格药浴消毒。
1.3?饵料黄颡鱼是温和的肉食性鱼类,喜食一些小杂鱼、虾、水陆生蚯蚓和底栖动物等。
规模养殖的饵料主要是人工配合饲料和小鱼虾等鲜活饵料。
所用配合饲料是市售鳗鱼料(含蛋白质43%)及我站自行配制的颗粒饲料。
自制配合饲料其蛋白质含量在34%~35%,其主要成分为鱼粉、豆粕、花生壳、菜粕、麦皮、次粉等,并添加适量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
1.4?清塘消毒池塘在放鱼种前10~15d,每亩用生石灰150kg化成浆或强氯精1kg全池均匀泼洒,进行干法清塘消毒。
瓦氏黄颡鱼与黄颡鱼池塘混养高产试验
万松良;葛雷;张扬;刘能玉
【期刊名称】《渔业致富指南》
【年(卷),期】2004(000)019
【摘要】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是各地近几年来大力开发养殖的优良鱼类,尤其是前者比后者生长快,个快大,具有更好的养殖生产性能。
2002年,我们与仙桃市五湖渔场一养殖户开展了瓦氏黄颡鱼与黄颡鱼池塘混养高产试验,取得亩产成鱼725kg的好成绩。
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万松良;葛雷;张扬;刘能玉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43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325
【相关文献】
1.瓦氏黄颡鱼与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 [J], 肖培弘;李玉华;何重阳
2.瓦氏黄颡鱼池塘节水高效养殖试验 [J], 梁利芳;李继永
3.瓦氏黄颡鱼池塘主养高产技术 [J], 蒋元方;袁荣干
4.池塘主养瓦氏黄颡鱼试验 [J], 陶桂庆
5.池塘主养瓦氏黄颡鱼试验 [J], 马学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