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3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作文【优秀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篇一自从读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谈迁的实际一直在我脑海里回闪。
他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辛辛苦苦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前后经过6次修改。
终于完成了长达400万字之多的鸿篇巨制---明史国榷可是,这部浸润着他全部心血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却在他五十多岁体弱多病的时候,一夜之间被小偷盗走。
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对于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该是多麽惨痛的打击呀!一般人可能会承受不住,甚至会一蹶不振,在贫病种遗憾的死去。
可谈迁却毫不气馁,不顾年老力衰,广泛搜集资料,挑灯奋战重新再写。
经过四年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一本新的国榷,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更加精彩。
谈迁也因此名留青史。
我想:谈迁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因为他在困难和坎坷面前有着一种坚定不移的战胜困难的信念。
而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这种信念。
记得我刚练习书法的时候,常常遭到老师的批评,说我写的字软弱无力。
我难过极了,失败使我丧失了对书法的信心,对成功失去了信念。
幸好老师及时开导我,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像爱迪生,诺贝尔,爱因斯坦,霍金这些名人,他们不都是经过无数次失败与实践,才在他们所研究的科学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就这样我又找回了信心,对书法也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后来,经过我的努力,水平终于有了明显的提高,老师也经常夸奖我写的字遒劲有力。
而且我还不止一次得过一等奖呢。
我们现在还是学生,人生之路才刚刚起步,摆在我们面前的成功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充满坎坷。
如果怕失败怕困难畏缩不前,那么我们注定要失败。
如果像谈迁那样,在厄运面前有种打不垮的信念,迎着困难而上,将困难踩在脚下,那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这使我想起了语文老师的一首小诗:人生认定一条路,任是坎坷亦无惧。
苏教版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苏教版五上《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1《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了这样两个词语:“厄运” “信念”,引导学生赏析品味语言文字,感悟谈迁的坚强。
1、感悟厄运:我问学生:小偷偷走的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什么对谈迁来说这是厄运?你从哪里感悟到的?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了“谈迁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等等句子中体会了“厄运”这个词语。
2、感受信念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谈迁具有什么样的信念呢?学生们找到了“从厄运中逃了出来”“从厄运中站了起来”“从厄运中摆脱出来”以及新的《国榷》的编写过程等语句,并从中感受到了谈迁的坚决信念,那就是--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从而学生们能真正感受到谈迁是一个有着坚决的信念,并为着自己的目的执着追求的人。
教学中,我根本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完成的,教学效果较好。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品课。
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我主要安排了如下三局部:一、解读一组数字,体会一部奇书诞生的艰辛。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益都师范附属小学李珊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家徒四壁、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步骤:一.激情导入,认读生字。
俗话说得好,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这个男子汉是怎样战胜厄运,怎样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认读四字词语:(课件)家境贫寒博览群书鸿篇巨制化为乌有家徒四壁体弱多病茶饭不思夜难安寝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奋笔疾书名垂青史二、初读课文,思考谈迁。
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思考:(课件)板书:《国榷》翔实可信1、谈迁的信念是什么?2、他遭受了怎样的厄运?3、他最终成功了吗?三、细读课文,体会谈迁。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他最终成功了。
让我们细读课文,体会谈迁。
(课件)他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一部国榷是作者毕生心血换来的,当谈迁在第一次完成国榷的时候,就已经付出了无比的艰辛。
请同学们自由地小声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哪里看出《国榷》来之不易?1、指名说。
2、(课件)相机出示句子,体会数据在文中的作用,并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当这洋洋五百万言的史书手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多么的喜悦呀。
这意味着二十多年的心血将得到回报,世人终于可以看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了。
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接下来从天而降怎样的厄运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读第二自然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读后感100字1、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读后感100字明末清初,史学家题谈迁在20多岁时下定决心要写一部明朝编年史《国榷》。
经过了20年的奋斗,6次修改,终于写成了这本书,但在书稿即将付印之前,却被小偷偷走了,很多人都以为谈迁年岁以高,不会再重写这本书了,但谈迁并没有被打垮,而是重新用了6年时间,完成了这本书。
读后感:读完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困难横在你面前,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它可能就是你脚下的小石子,挡不住你前进上的步伐。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坚强的人,他们都具有这样的品质,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每一个人。
我所知道的张海迪阿姨是一位非常顽强的女性,她在身体有严重残疾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顽强的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以前,我费了好大得劲写了一篇作文,拿去给老师看,可老师却说我写的不行,要重写,我很不情愿,现在想想,我感到非常惭愧。
以后,我要向他们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勇敢的去面对它,克服它,不要灰心,不要放弃,重新去思考它,解决它。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知识、本领和道理要等着我们去学习,我们更要有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去面对生活,这样才能在学习中获得好成绩,也能在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800字读后感五“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自从学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那一课后,这段话就一直印在我的心头。
这篇课文讲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用20多年的时间奔波,收集史料,前后修改6次,到了他5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国榷》。
就在印刷前的几天,却被小偷偷走了!可这个打击并没有打垮谈迁,而是重新振作起来,有一次回到书房,重头写《国榷》。
他用了四年,又写了一部《国榷》。
他到处寻访,使《国榷》更加翔实。
新《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74-01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感受谈迁动人的事迹,从谈迁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角,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在品读、讨论、合作、交流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7个生字。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学习年老体弱的谈迁重编《国榷》,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并懂得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动画导入,揭题质疑(1)播放动画《跌倒》。
(2)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你辛苦努力的成果转瞬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时;当你还没来得及品尝成功的喜悦,成功已迅速离你远去时,你有勇气重头再来吗?有一个人做到了,他就是——谈迁。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谈迁,感受《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据题质疑。
”厄运”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厄运指什么?信念指什么?谁遭到了厄运?为什么说这信念是厄运打不垮的?(设计意图:由动画导入课题,立刻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能一下子抓住文章的关键所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深入阅读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由放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多媒体出示)家境贫寒家徒四壁鸿篇巨制明史巨著下落不明化为乌有流传千古名垂青史师:你发现这些词语的排列有什么规律?2)、借助其中的上面的一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实录(精选14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实录篇11、正确熟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生字词,联系上下文体会熟悉多音字“挣”,理解文中的四字词语,如“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
3初步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和毅力。
教学过程一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读题,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词语。
出示词语师:这一边读第一组,这一边读其次组,全班读第三组师:谁能借助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内容呢?生说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连续走近谈迁,走进课文去了解他。
谈迁的厄运是什么?生自读课文生:谈迁的厄运是他的书被小偷偷走了……师:不仅找去了谈迁的厄运,而且还能用简洁的话语说出来。
为什么书稿被窃对谈迁是一个厄运呢?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圈一圈,划一划。
生:我划的句子是“经过二十多年……我从这句话中的数字可出谈迁所化的时间很长,500多万字说明谈迁的不易。
”师:孩子你真会读书,你抓住了一系列的数字来体会谈迁。
生:我读出了谈迁的信念的坚决。
从文中的“20多年,6次修改……”生:谈迁花了许多的心血来修改国榷……师:是啊,这么多万字,用我们书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鸿篇巨制)板书师:真的很不简单,这些数字原来是没有感情的,但与谈迁联系起来就有了感情,谁能读出来?生读(很有感情)师:原来这些数字都包含着谈迁的心血啊,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师:你还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来之不易生:我从“为了抄一些资料,仅要走一百多里路……“师:孩子你真会读书,想象一下,在这一百多里路上为发生一些什么事呢?生:他要克服风沙的攻击,要克服……师:这么多的艰辛就只是为了一点史料,那500多万字的史料要经受多少艰辛啊?谁来读一读。
生读师:还体会到什么?……师:同学们我们体会出了这部国榷的来之不易,谈迁付出这么多艰辛仅仅为了写出《国榷》,为了这部国榷,谈迁熬白了头,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现在《国榷》写成了,他会是怎样的心情啊生:他会兴奋地睡不着觉。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内容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
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江都市嘶马小学李锁根【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简介】本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重点、难点】重点:读懂第二、三自然段,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难点:理解谈迁在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动因。
【设计理念】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充分去读、去说、去感悟,发展思维,培养语感,进行思想教育。
努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设计思路】“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练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学习第一部分;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明确要求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解决了一些由课题提出的问题,回忆一下,“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谁的什么信念的?2、生说,师随机板书:立志编史3、那么谈迁的理想实现了吗?(实现了),齐读有关语句:“经过20多年……《国榷》。
”板书:完成巨制谈迁完成了这样一部鸿篇巨制,心情是多么的喜悦呀!再读一读,把自己当作谈迁,读出心中的喜悦来。
(再齐读)4、(指着黑板上的问号)上节课大家提出的“?”中,还有两个未解决,是哪两个问题的?(指名生说)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
二、精读第二部分,感受谈迁1、请大家自学课文的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看看“厄运”是什么?“打不垮”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找出有关语句来,在语句旁的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
2、读后讨论交流。
(一)讨论“厄运”1、“厄运”是什么呢?指名读相关的语句:“可是……就下落不明。
”2、这可是谈迁用了20多年的心血写成的呀!再次出示语句:“经过20多年……《国榷》。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优秀模板14套)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1仍然是最近的思路,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解题。
读题,课题落实到哪个词语上?(信念)什么是信念?字典上的解释:自己坚信的看法。
课文中的应当是指一定要编辑明史的决心。
厄运?厄,灾难,困苦。
困苦的遭遇。
快速浏览课文,课文的哪句话能解释课文的写作目的?最后一自然段。
指读,齐读,品悟。
板书:希望之光驱散绝望之云为何希望之光能够驱散绝望之云?因为她有释:名垂青史。
名声流传下来。
只是是这样吗?秦桧呢?不是,是遗臭万年。
那名垂青史是什么意思?(好名声)谈迁为何能够名垂青史?成功了,成功源自什么?板书:成功,谈迁,明史《国榷》。
再次点题,因为他有。
自读课文,什么是绝望之云?谈迁遇到了什么事情让他绝望?相机学习:……心血……化为乌有……致命打击……心血是什么?《国榷》。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几句话。
数字,板书,指导朗读。
讲解写法。
丢了很伤心,我们理解,但为何说是致命打击呢?体弱多病老人。
(联系第一次编辑的时间想)指导说话。
所以他(茶饭不思……)但是他未有被打倒,因为他有。
自学第3自然段,体会。
特地四处广泛亲自终日孤灯指导朗读。
对比新旧国榷。
感悟,说话训练。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总结写法,下课。
我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4、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心: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2、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发奋图强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齐读课题。
2、“厄运”是什么意思?(不幸的遭遇)带着对这个词的理解,再齐读课题。
小学语文教后随笔《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文本是教学之本,阅读教学活动应聚焦文本,以文本为依托,在充分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走近文本,走进文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文本的作用。
文本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
既是一种凭借,教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体现文本的价值;既是一个载体,教学时就必须充分利用文本是教学的重要凭借。
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的教学中,我努力以文本为依托,展开教学。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怎样就能带领好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呢?教学中,我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走进文本,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味,感悟谈迁的坚强,感受信念的力量。
具体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一、引导复习,发现“厄运”。
在读题、揭题之后,我就给学生出示了几个词语,让他们在复习词语的过程中回顾了上节课内容。
而后直奔主题(自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国榷》被偷,领悟“厄运”,点明课题。
二、围绕“厄运”,走进谈迁。
从“厄运”一词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然后抓住文中重点语句,在学生在圈点勾画后,反复品味第一自然段的几组数字。
让他们在鲜红、醒目的数字中感受《国榷》完成得不易,感悟谈迁的孜孜不倦、呕心沥血。
让学生明白《国榷》就是谈迁的全部,就是谈迁的生命!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数字中获得了阅读感官,得到了阅读感悟。
从“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感受谈迁书稿被盗后痛不欲生的心情。
从文章的细节描写中,让他们在形象、直观的感悟中解读文本。
使学生体会人物品质,感受到了人物形象,走进了人物内心,与文本产生了共鸣。
三、悟读“打不垮”,读懂谈迁。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挣脱”的读音、“博”的字形。
抓住关键字理解书后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谈迁第一次撰写《囯榷》的艰辛以及书稿被盗的悲痛,这正是谈迁的“厄运”。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谈迁第一次撰写《囯榷》的艰辛以及书稿被盗的悲痛,这正是谈迁的“厄运”。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产生了哪些疑问?
2.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课文共几个自然段?老师请4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仔细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相机出示:挣脱撰写
△崎岖、坎坷:注意这两个词的字形,有什么发现?猜猜是什么意思?
3. 课文会读了,书后第二题你解决了吗?【出示词语】
△请你读题目。
一起读一读。
△指名说。
△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抓住关键字是理解词语的一个好方法。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
4. 看看“博”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范写,生描红)
二、了解大意,理解“信念”“厄运”
1.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老师给个提示:借助课题说得简洁明了些。
2. 反馈。
3. 教给方法:谁遭受了什么厄运?面对这样的厄运……
小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结合课题补充,是概括文章的好方法。
4. ★谈迁的信念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来说【出示句子】【板书:立志编书】
△“翔实可信”是什么意思?(详细而确实)指名读补充资料。
谈迁立志编写的是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这就是他的信念。
△看,这就是那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巨著——国榷。
请你介绍一下【出示:国榷(记载明代重要史实的编年体史书,书中敢于直接书写《明实录》避而不谈的明朝一些重要史实。
】书中的内容详实可信,对后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厄运,本义是困苦的遭遇。
谈迁的厄运是什么?【板书:书稿被偷】
三、精读
过渡:为什么书稿被偷对谈迁来说,是厄运?【出示要求:默读1、2自然段,
思考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书稿被偷就是谈迁的厄运,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用“△”标出关键词,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
】看谁找得准、找得全。
作好批注,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
反馈,师提要求:我们先来交流第一自然段,交流时,先请大家读勾画的句子,然后结合关键词谈谈自己的理解。
△
一点、一百多里:治学严谨,经历了许多坎坷,来之不易。
(一点是多少: 也许是一段话,也许只有几句话,可他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一百多里,相当于十几座长江大桥那么长,一般人要走上十几个小时,真是千辛万苦呀!)指名读。
△ 为了一点史料,走了一百多里路,作者用一个字把两个短句联系在了一起,说明——“一点”和“一百多里”这两个数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谁来读一读。
小结:这样的艰辛是常人不能想象的,可这样的付出却付之东流,对谈迁来说,该是怎样的厄运呀!
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从这些数字中感受到了什么?(说完一处就读)
△ 6次:治学严谨,耗尽心血。
(修改一篇作文要多久?而他修改的是400多万字的文章,并且不止一次)
△ 400多万字:(我们一本语文书大约5、6万字,400多万,大约有七八十本语文书那么多,这真是一部鸿篇巨制。
400多万字都是用毛笔一笔一笔写出来的)
△ 现在,你能不能告诉大家用这些数据来表达有什么好处呢?这些数字在说话,让我们深切体会到——(谈迁为编写史书付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耗尽了心血,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 数据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但和谈迁的故事联系起来,就有了浓浓的情意。
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齐读)
小结:经过20多年的奋斗,耗尽心血才完成的鸿篇巨制现在下落不明,怎能不是谈迁的厄运呢!
师:轻声读一读,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书稿被盗就是谈迁的厄运?(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致命的打击,茶饭不思……)
△ 体弱多病:对,他深知生命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此时的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指2名名读)评价:你读懂了谈迁的痛苦、无奈。
师:【出示:老人茶饭不思……】配乐创设情境:老人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默默思考,回顾编写史书的历程,走进谈迁的内心世界,他
在想些什么呢?(生想象表达)
师: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书稿吗?(他的心血、理想)
总结:就这样,为了这部4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谈迁熬红了双眼,熬白了头发,奋斗了二十多年,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体弱多病的50多岁的老人,可是二十年的心血却在转眼间化为乌有,这怎么能不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呢!
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厄运,谈迁又是怎么做的呢?【板书:从头撰写】,最终完成了一部——更为翔实精彩的明史巨著,这就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在厄运面前是怎么站起来的,为什么说这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立志编书
谈迁书稿被偷
从头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