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及其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_曾令良
- 格式:pdf
- 大小:223.07 KB
- 文档页数:7
历届十杰青年法学家第一届(1995 年) 第一届王利明:1960 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著作有《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物权法研究》等。
、、公丕祥:1955 年生,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论述》《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中国的法制现代化》等,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赵秉志:1956 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犯罪主体论》《刑法改革问题研究》等,编有《中国刑法实用》《刑法新教程》等。
、、曹建明:1955 年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首席大检察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中央委员。
主要著作有《国际产品专利概论》《国际经济法新编》、,发表论文二百三十余篇。
范健:1957 年生,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德国商法》《反倾销法研究》、、《法理学》等,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
胡建淼:1957 年生,国家行政学院法律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版专著、教材74 部,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黄进:1958 年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国际、冲突法研究》《中国国际私法》等,发表论文九十余篇。
、夏勇:1961 年生,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家保密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民权哲学》《法治源流———东、、方与西方》等。
沈木珠:1955 年生,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国际经济法要论》《论商法比较研究》等,发表论文一百三十余篇。
、顾培东:1956 年生,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子传输关税征收谈判策略及中国因应目录一、内容简述 (1)1.1 背景介绍 (1)1.2 研究意义 (2)二、电子传输关税征收谈判策略概述 (3)2.1 电子传输关税的概念与特点 (4)2.2 关税征收的背景与发展趋势 (5)2.3 电子传输关税征收谈判的重要性 (7)三、主要国家/地区的谈判策略分析 (8)四、中国因应电子传输关税征收谈判的策略选择 (9)4.1 加强国内法规建设与国际协调 (11)4.2 提高企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12)4.3 积极参与国际谈判与协商 (12)4.4 建立多层次的关税征收体系 (13)五、结论与建议 (14)5.1 研究结论 (15)5.2 对中国政府的建议 (16)5.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7)一、内容简述本文档旨在分析电子传输关税征收谈判策略,并探讨中国在这一谈判过程中的应对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电子传输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也在不断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电子传输关税征收谈判成为了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本文档首先对电子传输关税征收谈判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进行了梳理,然后分析了主要参与谈判的国家和地区在关税征收方面的立场和诉求。
针对中国在这一谈判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中国在电子传输关税征收谈判中取得有利地位提供参考。
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电子传输已成为国际间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
随着电子传输的普及,关税征收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各国在电子传输关税征收方面的政策差异导致了贸易摩擦和不平衡,这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针对电子传输关税征收的谈判成为了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如何应对电子传输关税征收谈判的挑战,制定合适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1.2 研究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电子传输关税征收问题逐渐凸显出其重要的经济和法律意义。
[摘要]国际法与国内法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法律体系,这种联系的表现之一就是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
从我国实在法的角度考察国际法在我国国内的适用(效力),国际法在我国国内法上具有效力,可以适用,但在具体适用条约和国际习惯方面,我国宪法在立法层次及效力方面没有相应的规定。
我国宪法应该明确规定国际法与我国国内法的关系,首先明确我国对国际法的原则立场,其次要明确国际法在我国的适用。
[关键词]国际法;国内法;法律适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国际法在我国的适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探讨国际法在我国的适用,应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国际法的实施显得越来越重要。
因为虽然国际法在我国国内如何适用是我国国内法律规定的事项,但适用的结果却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周鲠生先生认为,“作为一个实际问题看,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是国家如何在国内执行国际法的问题,也就是国家履行依国际法承担的义务的问题。
”[1](第20页)在考察我国国内法律的有关规定,分析我国对待国际法的态度,探讨国际法在我国的适用之前,有必要对国际法的概念做一探讨。
一、国际法的概念及其特征国际法没有统一的定义,几乎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定义,每个定义都反映了对国际法的基本看法。
周鲠生先生指出:“国际法是国家在相互关系上行为的规则。
”[1](第2页)法律出版社1981年和1995年出版的王铁崖教授在其主编的《国际法》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国际法引论》中认为,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也就是说,它是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和2000年版的梁西先生主编的《国际法》给国际法下的定义是: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各种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其他中国国际法学者也都持类似的观点,一般指出国际法是对国家之间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阅读笔记目录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概述 (2)1.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的目的和意义 (3)2.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的内容特点 (3)3. 如何阅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 (4)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正文 (6)1. 法律适用 (8)1.1 民事诉讼法 (10)1.2 刑事诉讼法 (12)1.3 行政法 (12)1.4 知识产权法 (14)1.5 其他相关法律 (16)2. 司法解释 (17)2.1 对法律条文的解释 (18)2.2 对法律问题的解释 (19)2.3 对司法解释的解释 (20)3. 司法政策 (22)3.1 对司法实践的指导 (23)3.2 对立法工作的建议 (24)3.3 对法院工作的指导 (26)4. 司法改革 (27)4.1 对法院组织结构的改革 (28)4.2 对审判程序的改革 (29)4.3 对执行工作的改革 (31)5. 国际司法合作 (32)5.1 对外司法协助 (33)5.2 对外法律交流 (35)5.3 对外司法合作 (36)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概述《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是一部全面梳理和总结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经验和法律观点的著作。
本书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司法政策和指导性文件为基础,通过提炼和总结其中的核心观点,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内容丰富的司法观点体系。
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概述”我们将首先介绍最高人民法院的历史沿革和职责使命,以及其在推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将详细阐述本书的内容特点和编纂宗旨,包括如何全面汇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观点、如何体现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水平和司法智慧,以及如何为法官、律师、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提供一部便捷实用的参考工具书。
我们还将对本书所涵盖的司法观点进行分类整理,以便读者能够快速找到自己关心的领域和问题。
我们将围绕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展开,对最高人民法院在各个领域的司法政策和裁判标准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
国经各个分支研究方向国经基本理论1、概念和范围(公法、私法两分说&法律部门、法学学说两分说)2、基本原则和基本范畴(均采三原则说【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四原则说【有约必守原则】)基本范畴概括为交易权、管理权和经济主权并将交易权作为核心范畴车丕照教授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
国际贸易法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国际贸易平衡问题、提高我国贸易出口贸易水平等一、WTO相关问题深入研究1、WTO法的基本原则,该原则存在众多例外(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等【数模分析】)2、WTO争端解决机制性质二、区域贸易协定问题研究(tpp、TIPP、FTA)引用次数过百【区域贸易协定的最新趋势及其对多哈发展议程的负面影响曾令良】赵维田【论GATT/WTO解决终端机制】赵维田【论WTO的反倾销规则】常凯【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冯洁涵【全球公共健康危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与WTO多哈宣言】【WTO竞争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国际投资法国家契约、国际投资待遇原则、国际投资保护、国际投资法的基本理论、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法律问题及其未来走向问题、中国利用外资的新形势、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国际投资法中根本安全利益投资法研究、一是外商投资立法内容的发展制定统一的外商投资法、外资的准入、外资并购的审查、外资的保护、鼓励和管理。
二是外资待遇关于国民待遇的适用对象,一直存在着是“外国投资者”还是“外国投资”的学术争论三是国有化和征收问题(国家主权、合法与非法问题)四是特许协议问题研究(契约or条约)五是跨国兼并和收购问题引用次数过百:余劲松【外资的公平与公正问题研究——由NAFTA的实践产生的几点思考】余劲松【国际投资协定的近期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余劲松【国际投资条约仲裁中投资者与东道国权益保护平衡问题研究】徐崇利【利益平衡与对外资间接征收的认定和补偿】【中企海外资本安全忧虑何解—基于中国-东盟投资协定中的资本转移条款分析】【论中国与中亚国家BIT中“投资定义之重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外投资协定中的投资者——国家仲裁机制】【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的新发展】国际金融法【国际货币法、国际金融监管法、国际金融组织】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法律体系改革、二、人民币“入篮”三、国际金融监管问题研究(李仁真《Fintech监管的制度创新与改革》、《金融消费者保护与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四、国际金融组织投票权和治理机构改革引用次数较多的【后危机时代下国际金融监管法律规制比较研究】【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改革】“一带一路”与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税法国际税收协定安排、国际税收征管协调、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国际逃税避税监管、全球税收治理。
中国在加入WTO后的进出口贸易政策自从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世界整体经济增长缓慢或衰退时中国的经济持续强劲的增长,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是否是入世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强劲的开展是个很大的争议,但是中国已经参加了世界贸某某组织〔WTO〕,这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一个新的制度化.这明显的变化是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改革开放制度所取得的。
第一年参加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政府已经完成了包括削减关税,大多数行业已经开放进入国际竞争,修改或废除旧的外贸法规,并且发布新的、符合世贸组织规那么和原那么。
这些变化已经履行世贸组织的义务,不只是敷衍的政策调整;而时永久性的变化的,深化的改革转变我国贸易制度。
由于与外界互动的范围和规模的增加,贸易政策吸引越来越广泛的投资者。
新参加的势力现在也开始要参与改造中国贸易政策和对贸某某政策转向。
本章着重于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外贸政策方面的改变。
首先根据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思考,分析贸易政策的变化,然后讨论它的贸易政策和做法的调整,特别是中国政府努力履行对于世贸组织的承诺。
然后,探讨中国对外贸某某政策在参加世界贸某某组织〔WTO〕后的变化的意义。
贸某某政策问题的看法是强调各地于现在的想法和作法,会大大影响未来的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走向。
参加世界贸某某组织〔WTO〕后对外进出口贸易政策辩论对外进出口贸某某对于中国经济的作用:从1990年开始中国进出口不断扩大。
中国的贸易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商业附庸比率是44%在2001年,是1990年1.47倍,中国出口大于进口,拥有快速增长的贸易顺差在90年代,其中除了1993年。
外贸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90年代,对于GDP的增长奉献了7.5%。
一个是中国出口增长10%,举个例子,如果直接和间接奉献被考虑了那么可以发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在90年代。
在反映一更早一个关于参加WTO的中国的好处和缺点的辩论中,多数学者同意对外贸某某为我国经济作出的奉献,虽然有些减少其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附件1A:中国在过渡性审议机制中提供的信息文章属性•【缔约国】西班牙•【条约领域】贸易•【公布日期】2001.10.11•【条约类别】议定书•【签订地点】多哈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附件1A:中国在过渡性审议机制中提供的信息(中国加入WTO法律文件的英文本、法文本和西班牙文本为正式文本,中文译文仅供参考,不具法律效力。
2001年11月10日订于多哈,生效于2001年12月10日)中国需要依照加入议定书第18条第1款,提供关于以下内容的信息。
所要求的信息应每年提供,中国和各成员同意审议不再需要此类信息的情况除外。
一、经济数据(a)最近可获得的进口和出口数据,按金额、数量及供应国、并按8位税号排列(b)服务的经常项目数据,根据IMF的统计要求,按来源和去向排列(c)对内和对外实际外国直接投资的资本项目数据,根据IMF的统计要求,按来源和去向排列(d)关税收入、非关税税收及专门对进口产品征收的其他边境费用的金额,按产品排列或按尽可能详细的分类排列,但在审议机制的开始阶段至少按税号(4位)排列(e)出口关税/税的金额,按产品排列(f)享受关税免除的贸易数量,按产品排列或按尽可能详细的分类排列,但在审议机制的开始阶段至少按税号(4位)排列(g)对实行通过政府法规或指导实施的国营贸易或指定经营限制的进口产品所征收的佣金、加价和其他费用的金额(如存在)(h)国有企业的贸易活动所占的进出口份额(i)由中央或中央以下各级政府实体制定的年度经济发展计划、中国的五年计划及任何产业或部门的计划或政策(包括与投资、出口、进口、生产、定价或其他目标有关的计划,如存在)(j)增值税的年收入,进口产品、国产品以及增值税退税的信息分别列出二、经济政策1.非歧视(向货物贸易理事会作出通知)(a)废止和停止关于国民待遇的所有与WTO不一致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b)废止或修改适用于下列产品的国内销售、许诺销售、购买、运输、分销或使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以提供完全的GATT国民待遇:售后服务、药品、香烟、酒类、化学品和锅炉压力容器(对于药品、化学品及酒类,有权保留自加入时起为期1年的过渡期,以便修正或废止有关法律)2.外汇和支付(向国际收支限制委员会作出通知)(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第5节项下要求的外汇措施以及在过渡性审议机制中被认为必要的其他信息3.投资体制(向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委员会作出通知)(a)全面修改投资指导目录,使之符合《WTO协定》4.定价政策(向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委员会作出通知)(a)现有或任何其他价格管理的实施及其使用原因(b)中国国营贸易企业对出口产品的定价机制三、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体制1.中央以下各级政府/主管机关的结构和权力/统一管理(向总理事会作出通知)(a)自加入以来或过渡性审议机制项下有关机构的上一次会议以来,与中国在《WTO协定》和议定书项下承诺有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的修改或制定情况,包括地方各级政府的国内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b)(自加入时起)议定书第2条A节第4款所指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在该机制下,个人和企业可提请国家主管机关注意贸易制度的未统一适用情况四、影响货物贸易的政策1.关税配额(向市场准入委员会作出通知)(a)在透明、可预见、统一、公平和非歧视基础上管理关税配额的情况,使用明确规定的时限、行政程序和要求以及关于一致的全国分配(和再分配)政策的证据,包括:(i)可获得的配额或关税配额数量/金额的供应情况;(ii)再分配的配额或申请的关税配额的情况;(iii)予以拒绝的要求进行分配或再分配的数量/金额;(iv)配额或关税配额的足额使用率;(v)对于关税配额而言,以配额外税率进口的任何货物的数量;以及(vi)发放配额或关税配额分配所需的时间。
2023年加入wto后有关法律的修改的调查报告报告标题:2023年加入WTO后相关法律修改的调查报告摘要:本调查报告旨在研究分析2023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与WTO要求相关的法律修改情况。
通过对政府文件、立法记录和专家观点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发现加入WTO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修改,以适应WTO规则并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本报告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法律修改:贸易规则的调整、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以及服务贸易的开放。
一、贸易规则的调整:中国加入WTO后,必须遵守WTO的主要贸易规则,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贸易救济措施等。
中国对许多商品的关税进行了调整,逐步降低了关税水平,并采取措施减少非关税壁垒。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贸易救济制度,提高了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反击能力。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WTO要求成员国保护知识产权,中国在加入WTO后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
中国通过修改法律法规,提高惩罚力度,加大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力度。
此外,中国还加入了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相关公约,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和多边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三、服务贸易的开放:WTO要求成员国对服务贸易进行开放,中国加入WTO后也进行了相应的法律修改,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中国在服务领域开放了一系列行业,取消或放宽了对外资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增加了外资在金融、教育、医疗和旅游等领域的经营机会。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服务贸易的监管,制定了更加完善的法律和规章,保障了国内外服务提供商的权益。
结论:中国加入WTO后,做出了一系列与WTO要求相关的法律修改,以适应WTO规则并加强与国际经济的联系。
这些法律修改涉及贸易规则调整、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以及服务贸易的开放。
这些举措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在全球经济秩序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保障。
中国入世十年履行承诺情况中国成多边贸易规则推动者今年是中国加入WTO十周年。
这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法治环境有了显著的变化。
加入WTO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与世界分享繁荣、实现共赢的十年,也是改革开放的延续和深化。
WTO不仅在经贸领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也带来了新的管理与法治理念。
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
2001年9月12日至17日,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此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边文件并提交总理事会审议。
经过16年艰苦的谈判和协商,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批准中国为正式成员。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成为WTO的第143个成员。
今年,中国加入WTO整整十年。
加入WTO的历史选择加入WTO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与世界分享繁荣、实现共赢的十年,也是改革开放的延续和深化,既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提供了强大后盾。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加入WTO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正如中国原驻英国大使马振岗所说:“十年磨一剑。
这十年见证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关系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和贸易领域。
中国入世对中国和世界都是成功之举,这是双赢的抉择。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司司长Johann Human说:“中国入世这十年不但改变了中国,而且改变了世界。
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到十年的时间发展成了世界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出口大国。
现在的出口量是2001年的6倍,世界出口总量份额翻倍。
而进口量也飞速增长,从世界第六大进口国变成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WTO的组织结构WTO是属于WTO成员的,由成员国政府管理。
所有重大的决定都是由全体成员共同作出的,或是由各国部长在每两年召开一次的会议上,或是由各国官员在日内瓦定期召开的会议上。
WTO的决定通常是经过协商一致作出的。
??? 在这方面,WTO不同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其他国际组织。
在WTO 中,权利并没有授予董事会。
虽然在定期举行的贸易政策审议中,秘书处可以提出一些分析性的评论,但秘书处对各国的政策没有影响。
??? 如果说WTO的规则将纪律强加于各国政策之上,那就是指WTO成员间通过谈判达成的结果。
成员自己根据谈判议定的程序执行WTO规则,有时执行还包括采取贸易制裁。
但这些制裁都是由有关成员国实施的,而不是WTO本身。
这一点与其他机构十分不同,其他机构是不会允许各国这样做的。
通过协商一致在135个或更多的成员之间形成一项决定可能是很困难的。
但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形成的决定更容易被所有成员接受。
尽管困难很多,还是达成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协议。
??????? 1.WTO最高权力机构:部长级会议??? 各国通过各理事会和委员会作出决定,理事会和委员会的成员由全体WTO成员组成。
部长级会议是WTO最高权力机构,至少每两年举行一次。
首届部长级会议于1996年12月在新加坡举行,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于1998年在日内瓦举行,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于1999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部长级会议可以就任何多边贸易协议所涉及的所有问题作出决定。
??????? 2.第二层:三种形式的总理事会??? 在两届部长级会议之间,日常工作由以下三个机构负责处理:✍???????? 总理事会✍???????? 争端解决机构✍???????? 贸易政策审议机构??? 上述三个机构实际上是一个,《建立WTO协议》规定,它们都是总理事会,只不过是根据不同的职权范围召开会议而已。
三个机构都是由全体WTO成员组成的,向部长级会议报告。
??? 总理事会代表部长级会议处理WTO的所有事务。
中国加入wto_WTO与两岸法律事务/Script 两岸加入WTO的进程台湾地区于1990年1月1日以台、澎、金、马关税领域名义正式向GATT秘书处提出入会申请。
1992年9月29日,GATT 的代表委员会,曾就台北的入会案做了公开的、明确的口头与书面声明,该书面声明全名为:“委员会主席朱奇大使就有关Chinese Taipei入会案声明,议程第二项。
”该份声明写明“经密集磋商后,决定成立工作小组,以考量‘Chinese Taipei’在GATT中名为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入关领域‘的GATT入会可能性。
”在声明的第二段指出:“所有成员都认识到此一观点,即一如联合国大会在1971年10月25日的第2758号决议案所表述的,只有一个中国,准此,许多成员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观点,即中国台北,为一单独关税领域,不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加入关税暨贸易总协定,有些成员则不认为如此。
”在记入这些观点之后,朱奇宣布台北入会案的审核小组成立。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1976次全体会议通过的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案(节录)“大会基于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认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the restoration of the lawful right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对于维护联合国组织以及依据宪章所必须之行为均属必须。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会员国之一。
兹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有权利,以及承认其政府代表是联合国之唯一正当代表,(the only legitimate representatives of China)并立即将将介石的代表从其在联合国及其所属的一切组织中所非法占据的席次上驱逐。
”台湾入会案的成立,“是所有成员都认识到此一观点,即一如联合国大会在1971年10月25日的第2758号决议案所表述的,只有一个中国。
环球智库013域外视角下自贸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路径的借鉴竞争审查制度的历史演进澳大利亚法律法规竞争审查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
进入90年代以来,国内经济领域缺乏竞争的问题使澳大利亚政府和企业意识到如果要支持进一步的微观经济改革,就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竞争政策。
在1991年7月的一次特别总理会议上,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及地区政府均同意对竞争政策进行一次全国性的调查。
1992年10月,以希尔默教授为首的国家竞争政策独立调查委员会受联邦总理委托对澳大利亚的国家竞争政策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独立调查和评估,并于1993年8月发布调查报告——《国家竞争政策》(又称《希尔默报告》)。
《希尔默报告》提出六大澳大利亚竞争政策改革主张,其中第六点指出将审查所有限制竞争的法律,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以及各地方政府将制定竞争审查时间表,在2000年前合理改革现存的限制竞争的法律,取消各政策立法中阻碍竞争的内容。
1995年4月,澳大利亚政府委员会同意采纳《希尔默报告》中的几大主张,采取措施实施全国统一的竞争政策,各州及领地政府共同签署了《行为准则协议》《竞争原则协议》以及《执行国家竞争政策和相关改革协议》。
其中,《竞争原则协议》规定了竞争审查、保持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公平竞争等重要原则,以及这些原则对地方政府的适用性;《行为准则协议》规定了具体行为的认定,并且扩大了审查范围,将几乎所有经营者纳入在内;《执行国家竞争政策和相关改革协议》则对竞争审查的重要激励机制——竞争支付制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并确定了国家竞争委员会在竞争审查评估中的任务及主要功能。
由此,澳大利亚联邦与地方涉及补贴、税惠等政策法规的竞争审查制度框架基本建成。
在完成了竞争审查制度框架的基本搭建后,1996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开始整理所制定法律的审查清单,相关逯鑫赫(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摘 要:澳大利亚在上世纪末构建起来的竞争审查制度以其科学性、完整性闻名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理论界及国际实践中,进而成为各国学习效仿的典范。
第54卷 第3期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54,No.3 2001年5月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Social Sciences) May2001,261~267 ●国际法中国加入WTO及其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X曾 令 良(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作者简介]曾令良(1956-),男,湖北麻城人,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经贸部WT O法律顾问,主要从事WT O法、欧盟法及现代国际法研究。
[摘 要]通过分析WTO有关协议和比较中国有关法律,从总体上讲,虽然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在立法和受案范围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但是在司法审查的主体、对象和程序以及司法审查的独立性等方面与WT O的要求是一致的。
在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问题上,应强调发展中国家的法律概念,允许中国有一个过渡期;同时,从长计议,建议尽早从立法上填补和完善司法审查的程序和范围,尤其是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到法院的司法审查之列。
[关键词]中国入世;世界贸易组织;司法审查[中图分类号]DF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99(2001)03-0261-07 举世瞩目的中国加入WTO谈判,经过长达14年多的不懈努力,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
目前,一对一的双边市场准入谈判已接近尾声,日内瓦的中国工作组正在加紧谈判和拟定中国加入WT O的多边法律文件。
然而,在中国入世的最后紧要关头,一些发达国家仍然在设置障碍,认为中国提交给WT O的有关法律、法规数量少、内容过于笼统,要求中国政府在工作组报告中进一步作出符合WTO 要求的实施有关国内法律、法规的具体方案;有的甚至对中国今后履行WT O各项义务和加入议定书以及双边市场准入承诺的诚意、条件和能力表示所谓的“怀疑”和“担忧”,其中,关于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及其完善问题,是谈判对手心存疑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WTO中的司法审查制度与欧共体的司法审查制度不同,WTO法中的司法审查制度不是指WT O自身的司法审查制度,而是针对各成员国内的司法审查而言的,即:要求各成员根据有关的WT O协议建立或完善相应的司法审查程序。
从现行的WT O法来看,主要有4项协议明确规定了司法审查义务。
(一)《关于履行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议》(简称为《反倾销协议》)中的司法审查该协议第13条以“司法审查”为题,明确规定:“其国内立法含有关于反倾销措施规定的各成员,应维持司法、仲裁或行政法庭或程序,以便特别对本协议第11条意义上的有关最终裁决和裁决复审的行政行为进行及时的审查。
此等法庭或程序应独立于负责有关这种最终裁决和裁决复审的当局。
”X收稿日期:2000-02-16 *此文是根据作者应邀于2000年11月17-19日在西安举行的“中国加入W T O与西部大开发法律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修改而成的,作为“中国法学会WT O法研究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
根据上述规定,结合《反倾销协议》第11条,我们可以就各成员在反倾销方面的司法审查义务得出如下基本认识:1.从事司法审查的机关或主体可以是普通法院的法庭,也可以是仲裁庭,还可以是专门的行政法院。
但是,无论各成员的国内法规定由哪一种机关行使司法审查职能或建立哪一种司法审查程序,都必须是独立于作出有关反倾销裁决或复审裁决的行政机关或行政程序。
2.司法审查的对象既可以是作出有关反倾销事项决定的主管行政机关,也可以是负责对该主管行政机关的反倾销决定作出复审决定的上级行政机关,即行政复议机关。
尽管这些行政决定或复审决定是通过有关的国家公务员的行为而作出的,《反倾销协议》规定的司法审查对象似乎只针对有关的行政当局的决定,而不是有关当局公务员的行为。
3.司法审查的范围或内容限定在《反倾销协议》第11条所规定的范畴。
然而,如果进一步考察该条的措辞,就会发现《反倾销协议》所要求的司法审查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以下事项:(1)反倾销税的必要性,即:是否为抵抗造成损害之倾销所必需的;(2)反倾销的额度,即:抵抗造成损害之倾销所必要的程度;(3)反倾销税的期限及其缩短、取消或延长的必要性,即: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是否合理,缩短、取消或延长原定的期限是否必要;(4)反倾销调查的证据和程序,即:经调查所获取的有关损害的证据、倾销的证据和倾销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据是否真实和充分,为获取证据所进行的调查在程序上是否合法和适当;(5)有关价格承诺的额度、时间、期限、接受与取消,即:自愿承诺的价格增长是否高于消除倾销差额所必需的程度;进口国有关当局所寻求或接受的价格承诺是否在有关当局就倾销和损害作出初步裁决之后;有关当局在接受价格承诺之后是否随之结束有关的倾销和损害调查;如果有关倾销或损害的调查是否定的,价格承诺是否已自动取消。
(二)《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的司法审查如同《反倾销协议》一样,《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也在其第23条中以“司法审查”为题,专门规定:“其国内立法包含有反补贴措施规定的各成员,应维持司法、仲裁或行政法庭或程序,以便特别对本协议第21条意义上的有关最终裁决和裁决复审的行政行为进行及时的审查。
此等法庭或程序应独立于负责有此等最终裁决或裁决复审的当局,并应为所有曾参与行政程序并直接地和单个地受此等行政行为影响的各利益方提供进入司法审查的机会。
”从上述规定的措辞来看,WT O 对各成员在反补贴领域所施加的司法审查义务与在反倾销领域所施加的相应义务基本上一致的,例如在司法审查的主体、对象和程序等方面的措辞几乎是《反倾销协议》第13条的翻版。
值得注意的是,《反补贴协议》第23条除同样强调司法审查的独立性外,还特别强调那些受反补贴行政裁决和程序影响的各利益方参入司法审查程序的权利。
关于反补贴领域司法审查的内容与范围,我们可以通过对《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第21条的分析,概括为:(1)反补贴税的必要性,即:征收反补贴税是否为抵抗造成损害之补贴所必需的;(2)反补贴税的额度,即:征收反补贴税的税率是否为抵抗造成损害之补贴所必需的程度;(3)反补贴税的期限及其缩短、取消或延长的必要性,即:反补贴税的征收期限是否合理,缩短、延长或取消反补贴税措施是否必要;(4)反补贴调查的证据与程序,即:为反补贴措施所获取的补贴证据、损害证据和补贴与倾销之间因果关系证据是否真实和充分,以及整个调查活动在程序上是否合法和适当;(5)自愿承诺的时间、期限、额度、接受与取消;即:进口成员当局寻求或接受出口成员政府自愿承诺取消或限制有关补贴措施或出口商自愿承诺修改其价格,是否是在有关当局就补贴和损害作出初步的肯定性裁决之后;出口商承诺增长的价格是否高于消除补贴所必需的额度;自愿承诺接受之后,有关的补贴或损害调查是否随之停止;当作出补贴或损害否定的结论之后,有关的自愿承诺是否自动终止。
(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的司法审查与上述两个协议均有所不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没有以“司法审查”为题列专条予以规定,而是在该协议第41条第(4)款中进行规定的。
该条款的措辞是:“各诉讼当事方应有机会要求司法当・262・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4卷 局对行政最终裁决进行审查,并在不妨碍一个成员的法律涉及某个案件的重要性的管辖权规定的前提下,至少应有机会要求对某一案件实质事项的最初司法裁决的法律方面进行审查。
当然,对刑事案件中的无罪判决,各成员不应有义务提供审查的机会”。
根据上述规定,同时结合分析第41(4)条在该协议中所处的位置,我们可以就各成员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司法审查义务得出如下理解:1.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条文结构来看,司法审查条款位于该协议第三部分(知识产权权利的执行)第一节(一般义务)之中。
可见,司法审查是维护知识产权权利的诸项执行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WTO 成员在保护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权利的实施方面的一项基本义务。
2.与上述《反倾销协议》和《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不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41(4)没有采用“司法、仲裁或行政法庭或程序”的列举方式,也没有明确提及“仲裁庭或程序”,只是笼统地规定“司法当局”。
这似乎可被理解为: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WTO 成员的司法审查机关应是法院或法庭,不可由仲裁机关行使司法审查权。
再次,在司法审查的对象方面,该协议不仅要求司法当局对行政最终裁决进行审查,而且要求对一审法院的裁决进行审查,起码对其关于实质事项裁决的法律方面,尽管对后者的司法审查必须以尊重各成员关于管辖权的法律规定为前提。
不仅如此,这一领域司法审查的对象还延伸到有关法院作出的刑事判决,尽管“无罪判决”不在此等司法审查之内。
最后,在司法审查的内容和范围方面,该协议不像《反倾销协议》和《补贴与反补贴协议》那样指向特定的条文。
可见,凡是该协议第41(4)条没有明文排除的,各成员有关知识产权的行政最终裁决和初审法院的判决都应隶属于司法审查的范围,而不论这些行政措施是在边境采取的,还是在内陆采取的;也不论有关的初步司法裁决是民事的,还是刑事的,更不论有关的措施或裁决是实质性的,还是程序性的。
(四)《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司法审查《服务贸易总协定》在第六条“国内规章”中规定了司法审查的要求。
考察该条各款的上下文,我们发现《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的司法审查义务具有自己的特点:1.在审查行政决定的机构或程序方面,虽然该总协定同样要求“每个成员应维持或尽快建立司法、仲裁、或行政法庭或程序”,但是它也认可“不独立于授权作出有关行政决定的机构”的审查程序,只要有关的WTO 成员确保这些程序能做出客观和公正的审查。
可见,在服务贸易领域,WT O 并不排除各成员通过行政复议的方式对行政决定作出终局性的审查或对行政行为的相对人给予最后的适当救济。
2.在审查的范围或对象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服务贸易总协定》并不要求各成员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所有的行政决定都隶属于审查,只有各成员在已作出具体承诺的服务部门中的行政决定才如此。
其次,综合分析该总协定第6条的标题以及第1款和第2款第1项的措辞,受审查的对象既包括实施有关行政法规或行政管理规定的具体行政行为,又包括那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影响服务贸易的各种抽象行政措施。
3.该总协定第6条第2款第(2)项明确规定,不要求各成员建立与其宪法结构或法律制度的性质不一致的司法审查机构或程序。
这是上述各WT O 协议都没有予以明确的独特之处。
从总体上看,尽管《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的司法审查在审查的对象上可以理解为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但是在审查的机构或程序、部门范围等方面的要求似乎不如上述《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相应规定那么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