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抉择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6
生态农业产业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同时,随着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和认可。
本文将分析生态农业的市场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市场发展趋势1.政策支持政策的支持是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见》发布以来,政府在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态农业的政策,如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生态农业项目资金的优先级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绿色、健康的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而生态农业正是一个能够提供绿色、健康、无污染的产品的行业,可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健康需求。
因此,在大环境的推动下,市场对生态农业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3.可持续性生态农业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特点,这也是生态农业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回收等方面。
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可以对土地进行更合理的利用,减少耕地的损失,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从而推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前景1.消费升级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意识和消费升级的趋势,使得消费者对健康和安全的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而生态农业因其具有绿色、健康的特点,可以满足这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的要求是把生态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通过创新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将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为农业和农民增加效益。
3.市场竞争生态农业市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市场竞争的加剧。
农村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战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农村地区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其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不仅可以提升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农村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势在必行。
首先,要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农业基础设施是实现绿色生态农业的关键。
应该加大对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要推动绿色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
要加强对绿色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另外,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产品。
绿色农产品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要鼓励农民种植绿色作物,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此外,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要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同时,要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工作,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工作,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除此之外,要推动农村生态旅游业发展。
农村生态旅游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有力途径。
要充分发挥农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农村生态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与绿色农业的融合发展。
还要加强对农民的生态意识教育。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他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
要加强对农民的环境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推动农民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村生态补偿机制。
农村生态补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应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政策,鼓励农民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另外,要加强农村绿色产业发展。
论榆林发展生态农业之优势及措施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优势。
发展生态农业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榆林市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和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榆林市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榆林市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境内地广人稀,耕地面积相对较大,农田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多样化的生态农业。
其次,榆林市水资源丰富。
境内拥有颇具规模的黄河和渭河,为农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水资源的丰富条件了榆林市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榆林市山地资源丰富。
境内拥有大片的山地,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不仅可以开展生态养殖和特色种植,还可以开展休闲观光等多样化的生态农业项目。
针对榆林市发展生态农业的现状和优势,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向现代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其次,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
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和农业合作社,提高农产品的集约化生产和销售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
此外,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另外,要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提高农田供水条件,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同时,加强道路、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此外,榆林市还可以发挥自身的特色资源,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
比如,可以发展杏、枣、核桃等水果种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可以发展油茶、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种植,提高农民收入。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生态养殖,发展特色畜牧业,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综上所述,榆林市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可以助推榆林市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分析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正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一、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生态农业以其无污染、无残留的特点,能够提供符合人们健康需求的农产品,因此受到市场的青睐。
据统计,近年来,有机农产品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20%,且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生态农产品。
这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二、政策支持随着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例如,制定了有机农产品认证监管标准,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补贴力度,提供贷款支持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生态农业在政策层面得到了有效的支持,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三、技术创新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受益于技术创新的推动。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种植技术、环境监测、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创新为生态农业的高效、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例如,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精准化、高效化,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产出质量和农业可持续性。
四、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符合当前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其种植模式注重生态平衡,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产品的产量。
此外,生态农业还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多样化的生态种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减少了害虫和病虫害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生态农业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有着广阔的前景。
市场需求的增加、政府的支持、科技的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将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然而,要实现生态农业的全面推广,还需要加强行业规范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以及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以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条件和体系。
总之,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其发展前景广阔。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特点1.技术化和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设备和技术手段。
例如,农业机械的应用使得农作物的种植、收割和加工变得更加高效。
无人驾驶的农机设备、农业无人机和智能化的农业数据管理系统等也开始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中。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节约资源、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农业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生态农业强调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通过合理配置土地、水和生物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提倡生物多样性和循环利用原则,推动农业的生态化、低污染、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3.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中的另一个特点是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的兴起。
相比传统的大规模农业企业,家庭农场更加注重小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多元化。
通过家庭农场的发展,农民能够更好地保留土地权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农业产业化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动。
将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其他产业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价值和农业产业的效益。
4.生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生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不断扩大。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得到增强,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缓解了全球粮食紧缺的问题。
另外,生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动物养殖,改善畜牧业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提高养殖效益。
5.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农业也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强化农资管理、规范化生产管理、落实农药和兽药残留的监测和控制等措施,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此外,现代农业还加强农产品的溯源和标识,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信息和选择,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和认可度。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特点主要包括技术化和智能化、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生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以及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概述一、单项选择题5题1、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
A、人与环境B、生物与人C、生物与环境D、自然与人答案:C、生物与环境2、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生态文化的繁荣创新为先导,建构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生态文化。
A、天人合一理论B、和谐发展理论C、和睦共处理论D、和平发展理论答案:B、和谐发展理论3、发展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
A、精神基础B、前提C、目标D、物质基础答案:D、物质基础二、判断题5题1、节约生态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2、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3、创新生态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创新生态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三、多项选择题10题1、文明是();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
A、人类所创造的财富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B、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所表现出的状态。
C、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
D、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
答案:A、B、C、D2、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A、自然发展规律。
B、经济发展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
D、思维发展规律。
答案:A、B、C3、生态文明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含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科技等七个基本要素。
A、生态消费。
B、生态资源。
C、生态环境。
D、生态制度。
答案:A、B、C、D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任务是()A、五位一体。
生态农业行业发展前景现如今,生态农业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高效的农业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着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环保性。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备受瞩目。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农业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引发各类环境问题。
而生态农业注重自然循环、生态平衡,倡导无公害、绿色有机的生产方式,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
其次,生态农业有利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通过采用生态种植和养殖技术,可以生产出更具特色、优质的农产品,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而且,生态农业的产业链较长,不仅包括种植和养殖环节,还包括农产品初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可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可能性。
再者,生态农业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
传统农业的高强度耕作和化肥农药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源污染等问题,破坏生态环境平衡。
而生态农业倡导生态循环、绿色种植,注重土地保护和资源利用,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
最后,生态农业还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传统农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类对食品的需求,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生态农业以其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逐渐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有助于实现食品安全、资源保护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综上所述,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注重环境、生态和健康的农业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农业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生活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沈咏舟张法瑞一九八七年布伦特夫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强调发展的连续性,其核心是发展。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
这就是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 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提出了“生态农业”一词,1981年英国农学家M.Worhtington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
我国学者认为,生态农业就是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原理,旨在改善环境,保护资源,持续稳定和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率,以满足人类社会对食物日益增长的需求。
由此看出,生态农业是在全面地总结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而发展成的一种崭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二、中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有别于西方的生态农业。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雄厚,生态农业着重追求生态效益,较少考虑经济效益,过分强调农业生产的生物学过程的自我维持,主张尽量减少农药化肥投入。
而我国的生态农业是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起来的,它具有以下特点:①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分流的整体功能,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②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较好地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十八大报告考试题库(100题)1、2012年 11 月 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报告分为十二大部分。
2、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 2 位。
4、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时提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5、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6、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7、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9、回首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14.2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同步卷3一.选择题(共5小题)1.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下列关于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中,不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A.用作食用菌的培养基B.作为牛羊的饲料C.用于生产可被微生物降解的塑料D.就地焚烧2.综合国内外经验,下列哪项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A.生态农业B.传统农业C.粗放型农业D.耗能型农业3.如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生态农业能充分发挥各种生物的作用,并获得较高产量C.生态农业使各种生产相互促进并实现良性循环D.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农作物→鸡→人→粪便等废物4.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A.植树种草B.建立自然保护区C.退耕还林还草D.发展生态农业5.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农业的优越性?()A.增加财富和经济效益B.改善环境质量C.集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二.判断题(共5小题)6.生态农业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它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它的稳定依赖于人的作用。
(判断对错)7.生态农业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发展,维护了生态平衡,是实现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判断对错)8.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判断对错)9.生态农业是一种多方面都能得到合理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判断对错)10.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它属于农田生态系统.(判断对错)三.解答题(共5小题)11.如图是某生态农业村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分解者主要分布在中。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它可以用来。
(3)输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通过作用固定下来的。
(4)生态农业村中的这种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太阳能的,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
12.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
!""#$%%湖南农机&’()()*+,-’./’+).0)-&,(1+2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李南文!%356!"#女#湖南娄底人#吉首大学硕士#研究向)中国少民族经济$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000以湘西自治州为例李南文!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6%#""""摘!要!生态农业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之目的"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农业综合体系!在农业经济比较落后的湘西自治州"只有充分利用其地域优势"大力开发生态农业"才能有效地实现湘西自治州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89!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579!"!!""#"%%""6#"6!!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全州总面积%467#平方公里#处于云贵高原东北边缘与鄂西山地交汇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7""米以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年末#全州总人口为!#6$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9$"5万人#占总人口的5!$3=#农业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76=#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州$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因素的制约等#农村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农业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4"年来#全州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水库#修山塘#增加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还建立了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引进了农业机械#农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发展情况仍不十分理想$为加快湘西自治州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才是湘西自治州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现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湘西自治州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从农业在*;<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年以来#湘西自治州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基本上呈直线下降的趋势#从!""%年占*[<的9%$7=下降到!""4年的!%$9=#而同期第二产业的比重从96$3=提高到95$4=#第三产业的比重从99$9=提高到69$"=#一二三产业结构虽有量的变化#但没有形成质的突破#第二产业相当薄弱#第三产业还比较落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处于较重要地位#是湘西自治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发展过程来看"农业经济发展处于徘徊阶段!!据湘西统计信息网有关资料显示#湘西自治州农业在整体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农业总产值%379年为69339万元#%339年为%4344"万元#!""9年为9#"3#7$36万元#近几年处于徘徊状态$如!""4年农业总产值666456万元#增长!$9=#但由于遭受特大干旱&%禽流感’&冰雹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水产品产量%$5万吨#下降9=(主要农产品总播种面积96#$5%千公顷#下降"$47=#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5%千公顷#下降%$!=(其油料种植面积4#$7#千公顷#下降!$96=(药材种植面积6$67千公顷#下降3$%9=(粮食作物总产量5%!!3"吨#下降%%$67=(油料产量7!7#3吨#下降4$"!=(药材产量6#""#吨#下降%"$%6=(蔬菜产量#"#7"3吨#下降%$#%=$#6!""#$%%李南文)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全省来看"湘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加缓慢$%35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9元#湘西自治州为%96元#仅低3元#而!""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为!499元#比湘西自治州高出了%%9!元#高7%=$%37"年时#湘西自治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全省平均水平#比最高长沙市仅少!9元#而%33"年湘西自治州与全省最高的长沙市相差了667元#!""9年扩大到!964元#湘西自治州只及长沙水平的95=$!""9年湘西自治州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张家界低6#9元#比怀化低#9%元#比娄底低655元#比邵阳低#%3元$!!"农业总产值增长缓慢$!""90!""4年#湘西自治州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3=#6$ #5=#!$9=#而全省分别为9$#=#5$6=#4$5=$ !""4年#湘西自治州农业总产值增长率比湘潭市低#$6=#比衡阳市低9$#=#比怀化市低9$!=#比张家界低!=$!9"畜牧业发展速度缓慢$全省畜牧业!""9年增长4$5=#占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3$6=( !""6年增长4$7=#占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9%$ 6=$而湘西自治州畜牧业增加值!""9年增长仅%$4#=#只占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9=(!""6年增长6$#=#占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9= !6"土地产出率低$播种面积计算的粮食平均亩产&油料平均亩产&水果平均亩产低#!""6年湘西自治州分别达到3!5元-亩&!54公斤-亩& %""公斤-亩&!39公斤-亩#分别是全省平均数的#%=&56=&36=&57=$耕地产出率是长沙市&株州市&怀化市和张家界市的67=&#!=&35=& 35=$粮食平均亩产是长沙市&株州市&怀化市和张家界市的#6=&45=&7!=&73=$"!湘西自治州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生态农业就是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尊重生态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农副业生产#尽可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和废弃物的再循环率#保护生态#培植资源#防治污染#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之目的的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农业综合体系$在湘西自治州#发展生态农业究竟有哪些优势呢1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面)"$!!水土资源丰富根据中国湘西网有关资料显示#湘西自治州土地总面积为%4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未利用土地%#$9万公顷#待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约6万公顷#其中可开垦水田近%万公顷(林&牧用地面积%5""多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4=$州内有大小溪流%"""余条#溪河分布密度为94平方公里-条#其中长4公里以上&流域面积%"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664条#多由西北向东南汇入澧&酉&沅&武四水$全州溪河径流总量为%99$ 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5#"毫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为%#7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7万千瓦#现已开发%5$7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 4=#年发电量#亿千瓦小时$地下水总量4%$%亿立方米$州内共有大中小型水库#%!座#其中中型水库龙塘河&黄石洞&岩门溪&小排吾&卡棚&松柏&杉木河&贾坝&卧龙等3座#小型水库跃进&山江一库等#"9座$"$"!气候适宜全州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4$7f0%#$3f#最高气温6"$4f#最低气温零下4f$年均降水量%9""0%4""??#无霜期!4"]!7"天$非常有利于油桐&油茶&柑&猕猴桃&茶叶等生长$湘西椪柑被誉为%桔中之王’#%古丈毛尖’早在唐代就为皇家贡品#还有%金色桐油之乡’的美称$加之州内山高岭峻#河谷深壑#海拔多在7""米以上#适宜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森林覆盖率高全州有林地43$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余万立方米#保存有水杉&银杏&香樟等多种孑遗和珍贵树种$!""%年#自治州开始实行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政策#根据湖南农业信息网有关资料显示#到!""6年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95!$5万亩#!""4年又完成退耕还林补值面积%!$3万公顷&%四边’绿化造林"$!万公顷#封山育林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远远高过全国%#$44=和湖南省49$5=的森林覆盖率$ "$$!拥有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湘西自治州农业特色产业优势的突出#是全国桐油重点产区之一#所产洞油品质优良#色彩金黄#誉满中外(%古丈毛尖’&%七叶参’保健茶&%保靖岚针’为全国名茶(湘西又是%生漆之乡’#这里56湖南农机!""#$%%的%红壳大木’漆树被定为全国优良漆树品种之一#龙山被列为全国生漆基地(泸溪浦市柑桔是湖南名桔之一#自治州还是中国最大的椪柑生产基地#有椪柑面积#"万亩#年产量97万吨(还有优质烟叶基地近9"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4"多万亩&中药材基地!"万亩(猕猴桃种植面积9$ 6千公顷#产量%"776吨#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吉首大学的科研优势#对猕猴桃进行精深加工#研发出猕猴桃果汁&果脯&果酒&果王素6大类94个新产品#猕猴桃综合利用率达3"=以上#加工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年产猕猴桃系列产品!万吨(果王素!"吨(形成了椪柑&橙柚&药材&茶叶&猕猴桃等优势产业带#果&药&茶&猕猴桃等优势农产品产业面积达!""余万亩$#!湘西自治州生态农业开发途径#$!!积极转变观念"增强生态农业意识"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技投入!!湘西地区农村地处偏远#农民小农意识比较重#发展绿色食品意识较差#生态农业观念还未形成#习惯于传统农副产品的传统耕作方式#习惯于搞广种薄收$因此湘西地区要发展生态农业#首先要发挥新闻媒体&报纸&互联网的作用#把发展生态农业的大道理融入到具体的典型事例中#用发展生态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改善生存环境的成功范例教育农民#将生态&可持续等观念根植于农民头脑中#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观念#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强人才培养#农业人才队伍是农业发展的生力军#而湘西地区人才严重匮乏$据州农业局统计#全州从事农业经济工作的各类农业人才#"""余人#平均每个村!$9人#因此#要在引进人才&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教育农民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术#培养一批农业技术员#培养一批相当于大专水平的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第三#要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农技推广网络#逐步改善基层农技人员工资待遇和生活&工作条件$农业科技推广要从重视增产为主向重视农产品的优质化&专业化和多样化方向转变#从重视产中技术转向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并重#要推广成熟生态农业技术$ #$"!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品牌建设"开拓生态农业产品市场!!生态农业不是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态农业的产品必须进入市场#离开了市场#生态农业就没有生命力$生态农业产品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促使农民重视生态农业技术#保证农民按照绿色或无公害标准生产#推动生态农业发展$而要开拓生态农业产品市场#笔者认为#应从自治州现有的特色农业入手#大力发展现有特色农业#使特色农业从单纯追求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生产高质量产品#创建质量一流的农产品品牌$为此#一是要在确保粮食总量基本平衡的前提下#调整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适当压缩粮食作物种植#增加特色农业的种植面积#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实行种养结合#为特色农业的种植提供充足的有机肥$二是要加强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的各个环节的生态农业技术指导#实施有机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督促农民按照绿色或无公害标准生产$三是严格监控产后产品的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等实施#确保整体产品质量#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并组织参加各种宣传&展销&评比等活动#通过各种媒体#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四是要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特别是建好农业部定点市场000吉首市乾州农产品市场和重点乡镇的农产品营销集散地#扶持&培育农产品营销企业&专业协会和营销大户#开拓特色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并将现有特色农业作为拉动湘西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动力#紧紧围绕特色农业#依附特色农业的品牌效应#发展其他相关的生态农业产品#逐步建立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实现生态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0生活0生态复合功能’的转变$#$#!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实现生态农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新的生态农业产品加工企业#组建产业链#实行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目前湘西自治州水果&禽畜&蔬菜&烟草四大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除烟草产业化经营比较成熟外#其余的产业化经营程度比较低#产业竞争力较弱#但也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一定的经济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应该大力扶持#应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公司g农户’&%公司g基地’&%公司g基地g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实行股份合作&利润分成#使企业与7 6!""#$%%李南文)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农户从自身利益出发#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进行生产#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或无公害标准$#$$!拓宽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自治州的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据统计#全州灌溉干渠长#%"千米#防渗59千米#完好率仅达%!=#灌溉支渠长#5!千米#防渗47千米#完好率仅达3=(灌溉水利用率不到一半#当前农村仍有%43个村未通公路#境内高速公路尚是空白#公路等级&路网密度和通畅能力比较差# 75=的公路属于四级&等外级公路$全州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处在低收入线以下#有94万绝对贫困人口#农民收入低#地方财力非常有限$湘西自治州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湖南省实施大湘西开发机遇#争取国家和湖南省的项目支持$二是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的扶持政策#对当前中央出台的各项支农政策%研究透#争取够#使用足#配套好’$三是建立较完善的融资系统#让农业建设项目能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形式筹集$四是结合扶贫工程#将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扶贫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加强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建设&农村市场建设及监控&交通建设以及农林水畜机五个部门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等$#$E!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强生态农业相关的法规建设!!农业社会服务体系通过各方面力量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提供各种服务#它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始终#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政府应通过政策导向营造一种有利于集体或个人服务组织发展的宽松的制度环境#鼓励私人承办社会服务组织$对有关信息&科技&中介服务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给予信贷&税收&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并加快地方法规的立法步伐#规范其运作#确立其法人地位#对这些组织所办的加工&流通实体减免有关税费#切实保障合作经济组织的权利$为促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还必须加强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法制体系建设$一要加强生态农业促进措施的法规建设#包括农业的投资与贷款优惠政策&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保护与出口优惠政策&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政策&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的推广鼓励政策&农产品的认证与市场准入制度&生态农业的生态补偿以及相关的激励机制与体制等方面的建设$二要加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和污染治理监管机制#坚决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方针(严格耕地管理机制#坚决制止违法乱占耕地行为(健全水利设施维护机制#采取责任到组到户方式#实行%谁使用#谁维护’制(健全封山育林机制#加强治理乱采乱垦乱猎的力度#抓好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提高全州的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三要加快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狠抓农业执法人员的能力培训#开展依法办事窗口创建活动和执法责任制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O18G/+0)1,2-,0’’’’O::’1-)7’/&&0831.-8%,?-3)*3C2’/+0)1,2-,032O18*895’’’B3?’%-,(58:T)3*+T)/,-8*898,?%-3-’.,(N H U K!C E S F H K S S Y P>D D J D L S F S>D E’H F R K M S F Q G#S F S>D E#&E H N H6%#""""/C?-031-)1P D V N A M F P E J Q E M K F S N P D?T M K>K H S F R KN A M F P E J Q E M N J S G S Q K?D L>F A>G F K J O F H A#A D D Ob E N J F Q GN H O J D U P D H S E?T Q F D H D L M N U?N Q K M F N JU>F P>>N S?N H G N O?F H F S Q M N Q F R K J K R K J S N H O L E H P Q F D H S$,H Q>K_F N H A_F )E Q D H D?D E S Y Q N Q K#M K J N Q F R K J G W N P@U N M O F H N A M F P E J Q E M N J K P D H D?G#U K>N R K Q D?N@K L E J J E S K D L Q>K T M F V D M F Q G D L M K A F D H Q D P E J Q F R N Q K K P D V N A M F P E J Q E M K N H O A N F H S E S Q N F H N W J K N A M F P E J Q E M N J K P D H D?G$D’5A80(?)K P D V N A M F P E J Q E M K(N A M F P E J Q E M N J K P D H D?G(S E S Q N F H N W J K O K R K J D T?K H Q36。
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农村生态农业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怎样发展农村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增长,农业生产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发展农村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环境优势的利用农村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有很好的保护与修复潜力。
可以利用本地资源和环境特点,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三、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依赖化肥农药,对土地、水源、空气等产生污染。
发展农村生态农业要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广科学种植、绿色植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四、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科技是推动农村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生态农业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通过多元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生态效益。
六、人才队伍建设农村生态农业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
推广现代农业知识,提升农民科技水平。
七、政策支持的重要性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生态农业。
例如农业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为农村生态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八、农村生态农业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绿色、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农村生态农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加强生产者组织,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
九、社会责任的担当农村生态农业是一项社会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N o n g y e j i n g j i为了保障我国生态农业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就需要有效的将现阶段的资源节约型管理机制,与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的融合,以此可以有效的让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基于经济以及社会这两个层面的动力体系。
在这样的体系下,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进而可以让我国生态经济运行模式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指生态农业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可以不断地开展和进行,同时能够符合现代化环保理念、市场发展理念、国家宏观策略驱动等一系列要求,融合科学技术、社会经济、自然规律等相关内容,持续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的基本形态,助力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
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农业的发展要脱离传统农业的束缚,同时以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策略,提升农业产业的核心价值。
例如,针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改善土地等一系列举措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有效替代传统农业“粗犷式”发展模式,提升土地资源、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维护生态环境与农业产业的均衡发展,保障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1、整合能源高效型经济管理机制为了保障在现阶段生态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有效的建立起经济运维管理的科学模式。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当中,需要充分的保障科学性以及完善性。
首先从时间延伸的角度进行分析,需要有效的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提升结构的时效性价值。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能够基于协调发展体系的时候,可以针对农业经济,以及能源体系的合理性,进行完善合理的评估,以此充分的保障形成的能源体系,可以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需求,需要充分的保障经济体系可以平稳的运行下去,不会由于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现阶段的生态农业经济体系当中,主要的是需要将新型能源进行稳定的发展下去。
而为了实现这样的管理目标,就需要顺应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进程,同时以及现代化农业的管理需求,需要保障在出现问题之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以及处理,以此做好对管理系统的优化以及调整,进一步的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以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目标的,高效、低耗及低污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农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的高效持续发展。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下:一、加大投入,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只有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才能使科学与农业有效的融汇一体,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水平,这就要求国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多培养农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
二、开展宣传、培训,加大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能力建设力度。
在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行动进程中,要加强对各级农业行政管理和技术开发部门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积极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传播体系建设、技术交流和研讨等活动,培养我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生力军,全面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养殖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同时要因地制宜,基于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发展地区农业特色。
把农业和市场经济紧密集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集约型农业。
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来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是全面规划、相互协调的整体农业。
衡量生态农业整体功能的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经济效益,即生产要发展,农民要富裕。
二是社会效益,要满足人民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各种社会需求。
三是生态效益,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生态农业技术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有效手段发展可持续农业,需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自然-社会”的综合农业体系的良性发展。
近3年以来,我国生态农业研究不仅在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而且在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和农业方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证。
(二)、保证生物多样性相对而言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生态系统,对外来物种的抵御能力较低,农产品自身的抗病性和竞争力也普遍较低。
农村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农村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环保、生态友好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绿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人们对农业发展的新期待。
在如今社会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农村绿色农业正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村绿色农业的出现,是对传统农业模式的一种冲击和改变。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民往往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抗生素等化学物质,导致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而农村绿色农业的出现,则是为了减少这些污染,保护环境。
通过采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绿色农业的推广和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农村绿色农业的发展。
企业可以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和模式的投入和支持,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水平。
农民则要增强环保意识,积极探索绿色农业的发展途径,为可持续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农村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农村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农村绿色农业的发展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绿色农业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采用生态农业方式,可以减少农业对土壤、水资源等的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建立农田生态系统,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农村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技术和人才问题,农村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和农业科技创新。
其次是市场和资金问题,需要拓宽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绿色农业领域。
再者是政策和法规问题,需要政府对绿色农业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和保障。
农村绿色农业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的重要战略,农村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还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生态农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一、前言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生态农业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生态农业不仅可以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本文将从实践角度分析生态农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生态农业的概念及特点生态农业是指在自然生态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以保护环境为前提,遵循自然规律,促进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产模式。
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学和农学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
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生态农业具有以下特点:1. 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农业注重维护生态平衡,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利用资源高效:生态农业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同时最大化地利用各种资源。
3. 提高产品品质:生态农业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对健康有害的物质。
4. 实现经济效益: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
三、生态农业的作用和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农业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土地、水资源的污染,从而维护生态平衡。
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农民,会注意到土地的恢复和保持,避免土地的长期过度运转,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的是自然规律,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由于采用了保持生态平衡的方式,土地和水的质量得以提高,从而实现效益的提高。
3. 增加农业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质量更高,因为农民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不会对农产品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相反,采用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可以使产品更加安全和健康。
4.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农业在实践中的应用1. 采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生态农业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
有机肥料能够增加土壤肥力,避免化学肥料及农药对土地带来的污染。
农业生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其可持续发展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繁荣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当今时代,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那么,如何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呢?首先,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是关键。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基,我们必须重视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要避免过度开垦和滥用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推广轮作、休耕等制度,让土地有足够的时间恢复肥力。
同时,加强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工作,通过增施有机肥、推广绿肥种植等方式,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
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许多地区,农业用水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我们需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防止水污染,保障农业用水的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修建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效率。
科技创新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培育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发展精准农业,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监测和管理,从而优化农业生产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生物技术、农业机械自动化等领域的创新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比如,发展林下经济,在树林中种植药材、养殖家禽,实现林牧结合;推广稻田养鱼、养鸭模式,既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建立农业生态园区,实现农业生产、加工、旅游等多种功能的融合,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这些生态农业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
但如果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利用,就可以变废为宝。
乡村振兴的生态农业建设一、背景介绍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面临着人口流失、农业产业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成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乡村振兴中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经济转型与资源优化1.传统农业模式的不足与风险传统农业模式以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为特征,给乡村带来了严重的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同时,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2.生态农业模式的优势与机遇生态农业以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为基础,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产品的高品质和高效益。
生态农业模式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民增收,并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生态农业对环境的保护1.提升土壤质量传统农业中,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而生态农业通过有机肥料的使用和农田休耕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2.保护水资源生态农业在灌溉、施肥等方面采用科学的方法,减少化肥、农药进入水源,降低水污染风险。
同时,湿地恢复和水生态系统的建设也能够提高水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生态农业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升1.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生态农业以无公害为基本要求,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保证了农产品的绿色健康,并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2.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通过生态农业的模式,农产品品质提高,附加值也相应提升。
农民可以通过品牌打造、农产品进一步加工等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自身收入水平。
五、生态农业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1.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通过农村旅游的开发,将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相结合,形成农文化旅游产业链,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2.农业与农村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结合当地资源和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与农村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提高乡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六、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政府应出台鼓励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推动农民转变传统观念,支持农民参与生态农业生产。
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抉择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源于农业的生产效益,农业效益的产生,取决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必须实现向生态农业的跨越。
所谓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生产的良性循环农业,保证人类农业生产与自然规律的协调。
所谓效益农业,是遵循市场学原理、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的农业生产,力求以最少投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是效益农业发展的前提,效益农业是生态农业成果的最终体现。
只有果敢地冲向生态农业,才能摆脱困境,减少代价,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结合实际,发展效益和生态农业是山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山西农业生产的现状一、农业生产水平偏低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全国发展水平相比,其发展速度明显缓慢,生产水平明显偏低。
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平均每年递增%,同其他产业相比,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人均农业产值由1978年的元提高到2000年的元,虽然有较快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相比却呈扩大态势。
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亿元提高到2000年的亿元,平均年增长%,发展还较为平稳,但同一时期占全国GDP的比重却由%下降到%。
从人均主要农产品来看,2000年山西粮食人均占有量为263公斤,全国人均占有量却达到357公斤;棉花山西人均占有量公斤,全国人均占有量公斤;油料山西人均占有量14公斤,全国人均占有量23公斤。
从2001年目前农业生产形势来看,这几个主要指标人均占有量还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
二、农业生产效益偏低从劳动生产率来看,以山西较高水平的1998年为例,每一农业劳动力生产的农林牧渔业产值为5609元,比1999年提高了倍,劳动生产肉类为95公斤,然而这两项指标分别仅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和%。
从耕地生产率来看,山西每公顷耕地农林牧渔总产值1978年只有739元,1998年达到8211元;每公顷粮食产量1978年为1915公斤,1998年达到3280公斤。
但农业主要指标的耕地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有一定差距,每公顷粮食产量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棉花为%,油料仅为%。
从资金产出率来看,以比较适中的1996年为例,按农业总产值和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近似计算的资金产出率全国为303%,山西为249%,按农业增加值和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资金增加值率全国为180%,山西为140%。
山西农业资金的产出效益明显偏低。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偏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达到的农业综合产出水平。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反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绝对水平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指标,因为它是农业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直接结果。
以1995年至1997年的平均值为例,按当年价格计算目前山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绝对值为亿元。
产出能力占全国的%,在全国的排列位置是第22位。
同时选取六大类25个有代表性的农业生产要素指标通过计算,山西相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数值为,即相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3。
山西农业发展滞缓的原因一、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脆弱自然条件的影响仍然是山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其中十年九旱更是尤为突出。
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灾害保障率低。
近年来,农业基础设施老化的问题日趋突出,现有水利设施大部分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目前已年久失修,抗灾能力弱,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实际处于减少趋势。
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仍显不足,没有实质性把农业基础设施问题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加以统筹安排,尽管从数字上看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数字较大,但如果从增长速度相对指标来看,可发现政府投资额仍显不足。
二、农业生态条件不断恶化山西省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都居住在自然资源贫乏、缺少可耕地、农业生产条件低下、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而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增加了对有限资源和脆弱环境的压力,其直接后果是,人们由于生活需要而对森林、耕地、草地等资源过度利用,甚至滥砍、滥伐、滥垦、滥牧,从而造成自然资源破坏,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竟然达到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
生态条件退化,反过来使土地生产率进一步下降,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
三、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还较落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必须适应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提高其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水平。
目前,山西农业还存在耕作粗放、结构不合理、规模化难度大等问题,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化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难以抵御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不适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变化的要求,不利于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不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发展效益和生态农业的优势所在一、土地资源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目前山西土地资源中,尚有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3944万亩,其中宜农面积450万亩,宜林面积1458万亩,宜牧面积达2036万亩。
山西共有滩涂面积297万亩,适宜开发为耕地的有51万亩。
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和生态农业具有较大的潜力。
与此同时,在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到2/3,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亦大有可为。
二、农业产品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山西广为种植的杂粮品种有玉米、高粱、谷子、莜麦、荞麦、大麦、燕麦、糜子、黍子、马铃薯、红薯、黄豆、黑豆、青豆、绿豆、豌豆、红小豆等17个品种,占到全国粮食品种资源库的105以上,居全国首位。
不仅品种多,而且品质好,山西杂粮营养含量比周边省区要高出2—3个百分点。
此外,山西苹果产量已占到全国产量的10%左右,成为中国五大苹果产地之一;红枣产量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占到全国的%,近些年因种种原因产量增长不快,但2000年仍占到全国的%;核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上升到%,已成为仅次于云南省的全国第二核桃生产大省。
三、农产品加工前景广阔农产品加工,是农产品生产的后续产业,是对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其附加值高,具有增值、增效之功能。
通过对农产品的多层开发,多层增值,产生聚变效应,从而达到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之目的。
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崛起和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营造了适宜氛围。
目前山西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已涌现出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集团,亦形成了一批享誉省内外的名牌产品。
依托山西资源特色和优势,强力开发十大农副产品系列化加工前景广阔,即:以苹果、梨为主的水果系列;以红枣、核桃为主的干果系列;以小米、莜麦等杂粮为主的低糖食品系列;以老陈醋为主的食醋系列;以玉米、土豆为主的淀粉系列;以玉米、秸秆为主的饲料系列;以肉牛、肉羊为主的食草动物系列;以鸡、猪为主的家畜、家禽系列;以牛奶为主的奶制品系列;以沙棘为主的野生植物饮料系列。
四、典型示范,经验可资借鉴山西各地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已经涌现了许多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其思路清新,经验丰富,具有可资借鉴的作用。
运城市竭力发展质量效益果业,使苹果的优质果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55%,全市共有214万亩果树,预计2001年质量将达到24亿公斤,成为全国重点产果基地。
据本市盐湖区龙居镇王吞村村支书介绍,目前农民种出的苹果质量高、果面好,加上连片种植,货运便利,1亩果树平均能收入2000—2500元。
朔州市大胆确立了“优玉米,精杂粮,稳油料,扩蔬菜,增牧草”的“十五字”农业发展方针,逐步实现“三三制”目标(即1/3的耕地保证农产品总量供求平衡,1/3耕地发展名特优新产品,1/3耕地发展饲草、饲料)。
太谷县致力于新的做好,优的做强,小的做大,一大批农业种养大户迅速成长壮大,涌现出了规模、质量10个全省第一的农业典型。
本县范村镇发展旱垣日光温室目前已突破2400个,该镇西河村仅温室收入全村人均达到2100元,创全省旱垣温室规模效益之首。
大同市市民李良浩自投资金300万元在大同县倍家造镇南河湾农牧场建成100亩固定喷灌田和2700亩移动喷灌田,节水率达到80%。
同时,他引进了速生杨、速生柳,使林木产品逐年增加,还购进了一批小尾寒羊、肉狗,使养殖业也兴旺起来。
用树叶、树枝作饲料,羊粪、狗粪肥了田,作物不用施化肥,生态农业得到真正发展。
发展效益和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一、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山西省是能源重化工基地,由于国营、乡镇煤矿的长期开挖,土地塌陷十分严重。
据统计,目前全省煤矿采空面积已达2000平方公里,全省已累计塌陷土地100万亩,电力、建材工业累计损坏土地300万亩,其中耕地占到60%以上。
此外工业“三废”及化学农药对河流及农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省主要河流85%以上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由于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和目前回收处理能力,从而使山西省土地的污染程度名列全国前茅。
二、农业水利资源浪费严重山西省是一个严重缺水的省份,但水资源浪费现象却十分普遍,从而使有限的水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主要表现在:一是灌溉方式原始、落后,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二是自然降水利用不充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三是土质差造成水资源利用不充分;四是地表封闭不严密造成不保水;五是部分地区私采乱挖破坏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农业种养规模明显狭小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山西绝大多数农户依然是抱守土地,小块承包,多项种植,兼业经营,客观上形成了家家有地种,人人有活干,分布零散,经营规模狭小的生产格局。
2000年,全省每一农村劳动力经营耕地只有亩,每一乡村农户人均养牛头,养猪1头,养羊只,饲养家禽只。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并束缚着科技因素的广泛、快速导入和推广以及生产率的提高,要素资源组合聚变艰难。
四、农业市场化程度过于偏低在农产品价格基本放开以后,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骤然加大,农业丰收并不意味着农民必然增收,关键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
近年来,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较为普遍。
山西省同发达地区相比,农副产品市场建设起步晚,规模小,档次低,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程度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直接影响着农业商品化、市场化进程。
发展效益和生态农业的战略思考一、勇于借鉴先进经验发展效益农业,在山西关键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山西农产品加工业不仅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也有相当大的距离。
以荷兰为例,谷物种植产品除了人们直接食用外,其余部分基本为畜牧业所转化,种、养业的产品全部经过加工才能进入市场,2/3的农产品还要经过深、精加工之后才进入市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份额达到28%,而山西省目前仅占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