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第一轮同步专题复习训练:浮力与压强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160.48 KB
- 文档页数:4
压强和浮力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鸡蛋浮在盐水面上,现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关于鸡蛋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始终保持不变B .先不变,后变小C .先变小,后不变D .始终变小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漂浮在装有A 、B 两种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中,其中ρA >ρB ,则关于两物体的质量m 、及排开液体体积V 排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m 甲=m 乙,则V 甲排一定大于V 乙排B .若m 甲=m 乙,则V 甲排可能小于V 乙排C .若m 甲<m 乙,则V 甲排一定小于V 乙排D .若m 甲<m 乙,则V 甲排可能大于V 乙排3.如果把远洋轮船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液体密度计,下列有关远洋轮船体上的国际航行载重线(如图所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FW 表示冬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B .FW 表示夏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C .S 表示夏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D .W 表示冬季轮船在淡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4.如图所示,A 、B 两个相同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相同深度的水和酒精。
现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轻放入A 、B 两容器中,设甲球放入A 容器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为∆水p ,乙球放入B 容器后容器B 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为p ∆容。
已知∆水p =p ∆容,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若水不溢出,酒精溢出,则甲球漂浮,乙球沉底B.若水不溢出,酒精溢出,则甲、乙两球都沉底C.若水和酒精都溢出,则甲球漂浮,乙球沉底D.若水和酒精都溢出,则甲、乙两球都沉底5.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
若将一个物体分别轻放入两容器中,其静止后状态如图所示,则此时()A.物体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甲<F浮乙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液甲>F液乙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容甲=F容乙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液甲<p液乙6.某物体重为0.5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A.一定为0.3N B.可能为0.2N C.一定为0.5N D.可能为0.4N 7.小宇在水中先放入大量食盐,待食盐不再溶解后,盐水密度为ρ,再放入鸡蛋,观察到鸡蛋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
第10章浮力试题精选一.选择题1.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进入水中如图甲,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2.苏通大桥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假设一正方体构件被缓缓吊入江水中(如图甲),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随着h的增大,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F1、钢绳拉力F2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4题图A.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①图线;B.构件的边长为4 mC.构件所受的最大浮力为1.2×105 N;D.构件的密度为2.5×103kg/m33.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铁球,当铁球露出水面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 ;当铁球浸入水中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取下该铁球放入水中,铁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A.18N B.14N C.8N D.10N4.如图所示,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N ;当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物体将其缓慢的放入水中(容器足够大,水足够多),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A.9.0N B.8.5N C.8.0N D.7.5N5.如图所示,压在杯底的乒乓球,上浮时会弹离水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B.乒乓球弹离水面后上升,是由于水的浮力作用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始终不变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先不变,后减小6.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底静止时停止加水,如图所示,图中的图象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A.B.C. D.7.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如图所示。
九年级中考第一轮同步专题复习训练:浮力训练1.下列有关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可能不受浮力2.如图所示把铁块放在容器中,沿容器壁缓慢向容器中加水至实线处,则在加水的全过程中,铁块受到浮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为()3.在一只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把它分别置于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铅笔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铅笔分别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和三种液体的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B.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4.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容器和水的总重为5 N (如图甲所示).将体积为10 cm3的物体A全部投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1为0.4 N (如图乙所示).若将容器、水和浸投水中的物体A用弹簧测力计一起称量(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浸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0.1 NB.物体A所受重力为0.5N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为5.5N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为5.1 N5.生物学中也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鱼在水中是靠改变自重来实现浮沉的B.鱼的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小水的阻力C.鱼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D.鱼摆尾前行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6.中国海监在钓鱼岛海域放置浮标以监测我国领海的水文变化。
监测发现,从秋季到冬季,海水温度降低、体积缩小导致密度增大。
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A.浮力变大,露出海面体积变小B.浮力变小,露出海面体积变大C.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大D.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小7.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物块M悬浮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等于M的重力B.M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等于M受到的重力大小C.M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水平方向受到水的压力D.M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随深度增加而增大8.如图甲所示,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线扎紧袋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其所受重力为9 N;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N时,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比(不计塑料袋和细线的重)()A.比烧杯中的水面高B.比烧杯中的水面低C.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 cm2、高为3cm,体积为80 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A.0B.0.3NC.0.5ND.0.8N10.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一个实心小物体的密度时,采用了如下的实验操作:首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o;然后在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
浮力一、单选题1.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并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小球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F乙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2.溢水杯装满水,将小球A放入溢水杯,溢水杯里溢出来36g的水;将溢水杯里装满酒精,将小球A放入溢水杯,溢水杯里溢出32g的酒精,(ρ酒精=0.8g/cm3),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A的质量是32g B.小球A的质量是36gC.小球A的体积是32cm3 D.小球A的体积是36cm3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B.浮力是由物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差而产生的C.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D.在不同液体中浮力方向会不同4.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物体重为100N,浸没在水中,受到水向下的压力40N,半球受到水施加的浮力为80N,则半球便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A.40N B.60N C.80N D.120N5.以下关于浮力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相同的两个铜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乙受到的浮力大B.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都浸没在煤油中,铜块受到的浮力大C.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铝块浸没在水中,铝块受到的浮力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6.王老师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乒乓球静止(如图所示),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一会儿乒乓球浮起来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乒乓球在图中位置静止时没有受到浮力作用B.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液体压强保持不变D.乒乓球在图中位置静止时,是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7.A、B是两个不溶于水的物块,用一根细线连接在一起,先后以两种不同方式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处于如图甲、乙所示的静止状态.试判断两种情况下,烧杯中水面的高度h甲、h乙的大小关系为A.h甲<h乙B.h甲>h乙C.h甲=h乙D.无法判断8.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
九年级中考第一轮同步专题复习训练:阶段测试(四)(压强与浮力)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B.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D.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下列小实验都与压强有关,其中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C )3.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A.书包要用宽的背带B.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C.菜刀要经常磨一磨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4.将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相同,则这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B )A.密度B.体积C.质量D.重量5.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6.如图所示,未装满水的密闭小瓶上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竖直细玻璃管,玻璃管内水柱高于瓶内水面,现用一根饮料吸管水平放置在玻璃管的上端吹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A.吹气前,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B.吹气前,瓶内气体压强等于瓶外大气压强C.吹气时,玻璃管中水柱升高D.吹气时,玻璃管中水柱降低7.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 A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8.一辆轿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B.轿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D.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重力9.潜水员潜水时呼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关于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压强变大,浮力变大B.压强变大,浮力变小C.压强变小,浮力变大D.压强变小,浮力变小10.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B.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C.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D.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所受浮力大小不变11.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 A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B.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C.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D.不能确定12.如图是长、宽、高分别为 8cm、4cm、10cm 的长方体悬浮在液体中,其上表面与液面相平行,已知h1=10cm,其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p1=800Pa,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物体密度为 1.0g/cm3B.物体的重力为 3.2NC.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2.56ND.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为 6.4N13.总重量为 700 N 的人直接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 1.4×10 -3 m2,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 5×105 PaU14.取一只空牙膏皮,一次将它挤瘪,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一杯水中,如图所示.两次牙膏皮的质量 m 甲和 m 乙的大小关系为 m 甲 等于 m 乙;两次所受的浮力 F 甲和 F 乙的大小关系为 F 甲 小于 F 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p 甲和 p 乙的大小关系为 p 甲 小于 p 乙(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小敏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乙和丙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1)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 差 (选填“好”或“差”);调节好压强计后,U 形管两边液面相平.(2)小敏把探头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比图乙小,由此,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他的判断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接着他改变图乙中探头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3)比较图 乙、丙 ,得出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越深 (选填“越深”或“越浅”),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在此处的压强就越 大 .(4)小敏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 .16.在语文课本上学习了“死海不死”的文章后,小敏想“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提出了如下 猜想:猜想一: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三: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按照图中字母顺序做了如下实验:(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 A 、C 、D ,可以验证猜想 三 是错误的;分析比较实验步骤 A 、B 、C ,可以验证猜想 二 是正确的,并由此联想到,轮船的满载排水量越 大 (填“大”或“小”),它的承载能力就越强(2)画出物体在步骤 B 中静止时的受力.(图略)(3)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 E 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1.2 N,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是 1.2×103kg/m317.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不断刷新潜水深度纪录,为我国探究深海海洋资源提供了大量宝贵资料.“蛟龙”号的一些主要参数如表所示,蛟龙”号可在潜水器外搭载几块压载铁块作无动力下潜.在一次下潜中,搭载 3 名乘员下潜到 7200 m 深处作业,3名乘员总质量为 180 kg,自带装备总质量为 220 kg,海水密度取 1.0×103 kg/m3 ,压载铁的密度为 7.9×103 kg/m3,g 取 10 N/kg.求:(1)“蛟龙”号搭载 3 名乘员及装备(不含压载铁块)时的总质量;(2)“蛟龙”号下潜到其顶部距海面 7200 m 深处时顶部受到海水的压强;(3)“蛟龙”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时,需在外部搭载 4 块压载铁块,每块压载铁块的质量为 3.16×104 kg,求无动力下潜时整个潜水器受到的浮力多大.(潜水器可近似看作长方体)解:(1)m 总=m 空重+m 人+m 装备=2.24×104 kg(2)p=ρgh=1.0×103 kg/m3×10N/kg×7200m=7.2×107 Pa(3) 4 块压载铁的体积:V 铁=4V0=16m3潜水器的体积:V=abc=8.2 m×3.0 m×3.4 m=83.64 m3V 排=V+V 铁=83.64 m3+16 m3=99.64 m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整个潜水器受到的浮力:F 浮=ρ液gV 排=1×103 kg/m3 ×10 N/kg×99.64 m3=9.964×105 N。
压强与浮力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水并且水面相平,它们之间有斜管相通,K是开关,当K 打开后,则()A.由于水的重力,水由甲流向乙B.由于N处的压强大于M处的压强,水由乙流向甲C.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等于N处的压强D.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小于N处的压强2.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L A:L B=2:1,重力之比为G A:G B=3:2,则A对地面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3:8 B.3:1 C.2:3 D.3:43.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两块相同的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如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竖直上抛的篮球速度为零时,篮球受到的合力也为零B.小明乘电梯匀速上升时,他对电梯的压力和电梯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C.悬浮在盐水中的鸡蛋,受到盐水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D.用锤子将铁钉钉入木板,锤子对铁钉的作用力与铁钉对锤子的作用力大小相等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相等的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液体,其中甲、乙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乙、丙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相同.若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漂浮,此时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桌面对甲容器的支持力为N1.若将小球A用一段不计质量的细线与乙容器底部相连,并使其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T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2,桌面对乙容器的支持力为N2.若将小球A放在丙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小球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底接触,小球A静止时细杆对小球的压力为T2,液体对丙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3,桌面对丙容器的支持力为N3.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F1 = F2 ,N1>N2 B.F2<F3 ,N2= N3+T2 C.F2>F3,T1<T2 D.F1<F3,N1= N3-T2 6.如图所示,放于水平桌面上的台秤,其中央有一个盛水平底柱形烧杯。
九年级中考同步专题复习训练:浮力计算专题练习1.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N。
把零件浸入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中,当零件1/4的体积露出液面时,测力计的示数是6N,则金属零件的体积是(g取10N/kg)()A.2×10-4m3B.2.5×10-4m3C.6×10-4mD. 7.5×10-4m3答案:D2.将一实心圆柱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体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体,直至浸没(物体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重力为40NB.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5NC.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3D.物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800Pa答案:C3.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g取10/k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B.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C.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D.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Pa答案:C4.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盛满水的溢水杯总重为6.0N,将一鹅卵石用细线系好后测得其重力为1.4N,将这一鹅卵石没入溢水杯后测力计的示数为0.9N,若将溢出水后的溢水杯和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一起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ρ水=1.0×103kg/m3,取g=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图中溢水杯溢到小桶中的水的质量为90gB.丙图中,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所受浮力为0.5NC.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应为7.4ND.鹅卵石的密度为1.56g/cm3答案:B5.如图所示,把一个重为6N的物体挂在测力计下,再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上显示的读数为4N,此时杯中水的深度为8cm。
2020中考物理压强与浮力专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1.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D.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2.如图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 <S'), 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Ap甲、Ap 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A.p甲<p乙,A惮>A p乙B.p甲<p乙,A评<A p乙C.p甲>p乙,A睇>A p乙D.p甲>p乙,A加<A p乙3. 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pA :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A.F 甲:F 乙=1 :1,p甲:p 乙=1 :2B.F 甲:F 乙=1 : 1,p甲:p 乙=1 : 4C.F 甲:F 乙=1 : 2,p甲:p 乙=2 : 1D.F 甲:F 乙=8 : 1,p甲:p 乙=1 : 84.如图甲所示,将双面吸盘小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锅铲后静止;如图乙所示,将该吸盘大的一面紧贴在竖直玻璃上,挂上同一锅铲后静止,从图甲到图乙乙A.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B.吸盘对玻璃的压力变大,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C.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变大D.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不变,玻璃对吸盘的摩擦力不变5.A、B是两个不溶于水的物块,用一根细线连接在一起,先后以两种不同方式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处于如图甲、乙所示的静止状态。
试判断两种情况下,烧杯中水面的高度h甲、h乙的大小关系为()A.h甲<卜!乙B.h甲>卜!乙C.h甲=八乙D.无法判断6.把木块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V1(如图甲);用细针将该木块全部压入水中,溢出水的总体积为V2(如图乙),忽略细针体积,则()甲乙A.木块的质量为p水V2B.缓慢下压木块的过程中,溢水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大C.木块全部压入水中静止时,细针对木块的压力大小为p水gV2D.木块的密度为? P水V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7.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重为G i,内装有密度为p重为G2的某种液体, 深度为h,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静止,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九年级中考同步专题复习训练:浮力比较专题练习1.小明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铅笔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小B.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小C.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D.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答案:A2.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放入水中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
此时对实心球和乒乓球所受浮力大小分析正确的是()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B.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C.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D.不能确定答案:A3.将一只鸡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沉入杯底,将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鸡蛋会悬浮最终上浮到液面,分别如图1至3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从1到2的过程中,鸡蛋排开液体的重力变大B.从2到3的过程中,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C.从1到3的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D.从1到3的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答案:A4.一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p1和p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
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和F2,则()A.ρ1>ρ2 F1=F2B.ρ1>ρ2 F1>F2C.ρ1<ρ2 F1=F2D.ρ1<ρ2 F1<F2答案:A5.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将多个受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可以简化过程。
如图中甲、乙、丙、丁四图所示,一铁碗与一铁球置于水中,则四种情况中,它们总共所受浮力大小的关系是()A.F甲>F乙>F丙>F丁B.F甲=F乙=F丙>F丁C.F甲=F乙>F丙>F丁D.F甲=F乙=F丙=F丁答案:C6.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放入A、B两个相同且装有相同质量水的容器中。
两球静止时两液面相平,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球②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同③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④乙球浸入的体积等于甲球浸入的体积A.只有①和②B.只有③和④C.只有②和④D.只有①和③答案:C7.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球形和碗形,放入水中。
九年级中考第一轮同步专题复习训练:浮力与压强练习
1.小强做鸡蛋在盐水中悬浮的实验时,先配制了半杯浓盐水并将鸡蛋放入杯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直至如图乙所示。
在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
B.盐水的密度变小
C.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逐渐变小
D.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力逐渐变大
答案:C
2.小陈把同一个物体依次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三个相同的容器内,待物体静止后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容器内的液体质量相等
B.三个容器中,甲容器内的液体密度最小
C.三个容器中,木块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D.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最大
答案:B
3.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他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浮力可能大于B所受浮力
B.C所受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浮力
C.B物体所受浮力一定是最大的
D.A下表面所受压力可能大于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答案:C
4.如图,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別为F A、F B.。
则()
A.p甲<p乙,F A=F B
B.p甲<p乙,F A>F B
C.p甲>p乙,F A=F B
D.p甲>p乙,F A<F B
5.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
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较大
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D.乙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较小
答案:B
6.如图所示,把未装满水的烧杯放在托盘秤的盘子里,把空的饮料罐缓缓按入水中至饮料罐浸没前,在这个过程中()
A.托盘秤的示数一直在增大
B.烧杯底部对托盘秤的压力保持不变
C.烧杯内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一直在增大
D.烧杯内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
答案:AC
7.甲所示,某科技小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游泳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块下底面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金属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块所受重力大小为26N
B.金属块的密度为2.3×103kg/m3
C.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26N
D.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金属块下底面所受水的压强为5×103Pa
答案:B
8.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下列判断中()
②ρ1>ρ2
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④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①③④正确
答案:A
9.所示,将一个棱长为5cm、重为1N的正方体物块(图中未画出),轻轻放入足够深、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该物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放入物块后,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ρ水=1.0×103kg/m3)
答案:1;不变;不变。
10.如图所示,一底面积为4×10-3cm2的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烧杯中原来水的深度为20cm。
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10s。
如图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 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 变化的图像。
(取g=10N/kg)求:
(1)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
(4)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2000Pa 4N 4×10-4m33×103kg/m3
11.全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两小球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甲F乙.(选填“>”、“<”或“=”)。
答案:<;<。
12.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2米2、高为0.4米长方体甲(ρ甲=2×103千克/米3)和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
乙容器足够高,内盛有0.1米深的水。
(1)求甲的质量m甲。
(2)求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3)现沿水平方向将长方体甲截取一定的厚度,并将截取部分竖直放入乙容器中,使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且长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最小,请求出甲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
答案:(1)8Kg (2)980Pa (3)3920Pa
13.如图所示,将一底面积为30cm2,高为10cm的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将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物体下表面距液面20cm时,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为4.8N.g 取10N/kg.求:
(1)此时物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2)液体的密度.
(3)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答案:(1)1600Pa (2)0.8×103kg/m3 (3)2.6N
14.某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盛有足量的水。
现将体积为1.25×10﹣4m3、质量为0.4kg的实心正方体放入水中,正方体不断下沉,直到沉底,如图所示。
(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正方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2)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F浮;
(3)容器底部对正方体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正方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答案:(1)正方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为4N;
(2)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F浮=1.25N;
(3)容器底部对正方体的支持力的大小为2.75N,正方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1×103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