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09届高三语文期末诗歌鉴赏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10
2009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古典诗文2009-06-26 22072009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九【试题】(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闲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1)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分)【解析】第⑴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
第⑵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释①作答。
【参考答案】(1)(3分)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2) (4分)“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补充注释】风襟:外衣的下襟。
亦指外衣。
【赏析】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
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
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
“万里”,体现了杜甫颠沛流离、四处漂泊的生活境况。
“夜久”,寓意着他是一位夜行者,孤独、凄凉,惟有那高悬的月亮陪伴着诗人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及最新模拟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汕头市聿怀中学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共21分)《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
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
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天下传诵。
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恨:遗憾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游:交往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报答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弟:尊敬兄长6、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士有自京师来者.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B.尽以.告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C.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欲须臾忘而.不可得D.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如火之.热,如水之湿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名句名篇默写专题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3),。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4),。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广东省揭阳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 ,宫车过也;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2)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3)锦帽貂裘,。
,亲射虎? 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而或长烟一空,,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11. 默写(6分)(1)雷霆乍惊,杳不知所之。
(2)潮平两岸阔,江春入旧年。
(3)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4)皓月千里静影沉璧(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每题2分,有错则该题不给分。
共6分。
)(广东省惠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11.补写出下列名篇空缺的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
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论述类文本专题(广东省广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一)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4-16题。
(12分)通俗艺术的强烈度和吸引力中那种显然的和胁迫性的真实满足,有时会在另外一种意义上——即在短促性的意义上——被讥讽为虚假的。
据说,这些满足不是真实的,因为它们飞速消逝。
“我们暂时高兴……但不满足。
”“你现在消费的东西可以使你这一刻暂时满足;……在另一时刻它又会让你贪婪渴望。
”然而,这种论证是经不住分析的。
首先,从逻辑的层次上说,它完全错误地从某种东西的暂时性中得出它不真实的结论。
这种不合逻辑的推论之所以似乎令人信服,不仅因为它具有一个可以上溯到柏拉图的重要哲学谱系,而且因为满足了我们对稳定性的根深蒂固的渴望这个同样强烈的心理动机,这种稳定性被典型地误解为要求完全永恒的确定性。
但是,尽管它得到这种强大的和持久的偏见的支持,这个推论显然是错误的。
某种仅仅暂时存在的东西仍然是真正的存在,一个暂时的满足始终是一种满足。
而且,如果我们接受短暂必然虚假这种论点,它可以同样有效地反对高级艺术的满足。
对一首十四行诗的阅读或者对一打绘画作品的观看能够给我们永恒甚或持久的满足吗?当然不能,因为真正审美愉快的确凿特征之一是:在它使人满足的同时也激起对这种愉快的更多要求。
在我们这个不断变化和充满期望的世界中,不存在永久的满足,对于消逝的愉快和期望更多的欲望来说,惟一的终点就是死亡。
对通俗艺术的另外一个不同的指控,就是通俗艺术作品经受不了时间的检验。
它们可以短暂地达到流行音乐排行榜的顶端,但很快就会丧失娱乐我们的力量,不久就会逐渐被人遗忘;因此,它们的魅力和快乐表现为根本性的幻象。
与之相反,高级艺术能够保持它的令人满足的力量。
但是,这种论证仍然存有严重的缺陷。
首先,现在得出结论说这个世纪的通俗艺术经典将不会作为审美享受的对象存活下去还为时过早。
相信其中某些通俗艺术会存活下去,比相信许多人仍然在为了愉快而阅读荷马似乎更为容易。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含赏析)3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含赏析)3十四【试题】(江西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
[注]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4分)答:【译诗】居住在荒僻的地方,周围没有邻居,夜晚特别安静。
原来的家业丧失殆尽,家徒四壁。
在雨中,枯黄的树叶飘零,灯下有我白发老人。
因我长久地孤独沉沦,有愧于君的多次看望。
平素就有情分,何况还有表亲呢。
【韵译】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我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
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昏暗的灯光映照白发老人。
因为我长期以来孤寂沉沦,你频来探望令我自愧难忍。
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参考答案】14. (6分)(1)此诗表达了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2)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
【赏析一】司空曙与卢纶,既是表兄弟,又都是才华横溢的大历诗人,所以当卢纶前来住宿时,司空曙极为高兴。
便挥笔写下了这传诵千古的名篇。
诗篇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在写喜悦之前,先写悲凉。
首联写诗人的住处荒僻,没有四邻,毫无家产,十分贫困。
颔联写他孤独而衰老。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采用赋而比的手法,写尽了孤独衰飒的况味。
既可理解为孤灯之下,一个白发老人,常常对着雨中那树叶枯黄的老树出神发呆;也可以理解为室内灯下的白头人,好比门外雨中的黄叶树,显得十分衰老而孤独;还可以理解为树叶在秋风秋雨中枯萎凋零,正像人在社会上受打击摧残后显得十分苍老衰飒一样。
总之,这两句诗既写的形象鲜明,又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很耐咀嚼。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掌握诗歌鉴赏术语(粤教版高三)中国是诗的王国,《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历代诗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人的思想性格都是经过两千多年的诗歌沉积而养成的。
高考把诗歌鉴赏作为热点的试题来设定,也就在情理之中。
鉴赏诗歌,当然就要了解一系列的鉴赏术语,方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准确把握。
一、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
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
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二、诗歌分类1、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嘱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恋。
2、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人的人或事。
对人,或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或借古吟今。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及最新模拟试卷汇编—语文运用专题整理人:lyphm002汕头市聿怀中学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两道题,每道题6分,共12分)22.下面是某中学对一个班46名学生心态所做的调查,请用一句话对下列调查作出结论。
(标点除外,不超过16个字。
)(6分)⑴你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18人选答“找到一个好朋友”,14人选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
⑵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17人选答“没有知心朋友”,13人选答“不被别人理解”。
⑶你受委屈时向谁诉说?29人选答“朋友”,17人选答“独自忍受”。
⑷你对家长的最大希望是什么?17人选答“该自己做主的事情让自己做主”,16人选答“感情上的理解”。
23、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
请参照下面提供的示例,再仿写两个句子(不能用“眉睫”)。
(6分)示例:期末考试已迫在“眉睫”。
句中“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
22.(6分)【中学生渴望友谊、理解、独立。
(对象1分,“渴望”1分,另外3个词各1分,句意通顺、流畅,字数符合要求1分)】23.示例:(1)儿子是妈妈的“心肝”。
句中的“心肝”,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
(2)高考复习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
句中的“眉目”,取眉目于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喻指事情开始有头绪了。
(3)刘备视孔明为“股肱”之臣,军国大计悉由其出。
句中的“股肱”,取股肱为人体四肢重要部位之义,喻孔明是刘备身边重要的辅助者。
(4)没想到谋害总统的竟然是他的,帖身卫士,真是变生“肘腋”。
句中的“肘腑”,取手肘、腋部距离极近之义,喻指祸乱发生在身边。
(5)凭着他高明的“手腕”,终于平息了这场股市风波。
句中的“手碗”,取手腕是人体关节中极灵活的部位这义,喻其手段、本事。
(6分,每条答案3分。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及最新模拟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整理人:lyphm002汕头市聿怀中学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癌症细胞(台湾)李家同老张是我们高中同班同学中唯一念医学院的同学,他是癌症医生,我们虽然是好朋友,但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最好不需要去找他。
同班同学聚会,老张一定会到,他的收入高得不得了,所以有的时候他会请客,偶尔同学中有人发生一些经济上的困难,他也会慷慨解囊。
虽然老张对人很慷慨,却过着很简朴的生活,他每次都坐公共汽车来聚会,他也乘公车离开,现在有了地铁,他当然都乘地铁。
他也从不大吃大喝,我的感觉是,老张不喜欢过太过舒适的生活。
我们都是六十二岁左右的人,快到退休年龄,却没有人真正退休。
大概四个月以前听人家说,老张退休了,医院还为他举行了一个退休仪式,而且听说场面有些感伤。
我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正想打电话给他,没有想到在台北的一家书店碰到了他,他正在买侦探小说,看到了我,高兴得不得了,一把抓住我,找了一家环境优雅的咖啡馆,坐下来大谈他所喜欢的侦探小说,我也听得津津有味,可是我注意到一件事,老张瘦了一些。
老张是个聪明人。
他当然知道我已经注意到他的消瘦,他主动地告诉我,他得了癌症,已经只有几个月的生命。
对我来讲,这真是晴天霹雳,也没有问现在有没有治疗,因为我想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应该知道如何治疗。
离开咖啡馆的时候,下雨了,我替老张拦下了一辆计程车,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老张乘坐计程车。
一个月以后老张来埔里找我,他的儿子也是癌症医生。
我们一起去了附近的农场看油桐花,那里的油桐花种在道路两旁,大树成荫,车子开过满地的白花,真是奇景。
老张虽然时常面露倦容,但他一再说不虚此行,因为他以后再也看不到这种遍地都是白花的情境了。
这也是看到老张的最后一次,不久,老张就去世了。
我当时心中纳闷,为什么他走得这么快,以他的专业素养,他的癌症一定是初期,他所得到的治疗也一定是最好的,为什么他这么快就走了?葬礼上,来了一大票名医,他们都面容严肃,我们这些人看了这么多的名医,更加深一个疑问,为什么老张走得如此之快?谜底终于揭晓了,老张的儿子致词的时候,告诉我们一个我们都不知道的故事:老张从头到尾没有接受任何治疗。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语文期末及最新模拟试卷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整理人:lyphm002汕头市聿怀中学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实用类文本:陈以胜:培养创新型人才重在“长板效应”陈以胜,1972年出生于重庆,1993年大学毕业后到广州创业。
历任广州新太信息产业公司运营总监、滚石移动中国区助理总经理、亿友网副总裁。
现任北京上有阳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前一段时间,所有高校、职校的毕业生都忙于应聘,有些人参加了很多面试,但至今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
近日,就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应聘时的注意事项等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有阳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陈以胜。
“有些毕业生连父母的工作、生日都说得含含糊糊,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不太注重感恩。
”记者:作为企业负责人,您在招聘时最注重的是什么?陈以胜:以我个人而言,招聘时一看品德,二看悟性,三看经验,四看学历。
记者:为什么把学历放在最后一位呢?陈以胜:从多年的用人经历来看,正规高校特别是名校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聘来就能用,但并不好用。
他们在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失误,但思考问题往往局限于书本上学的内容,创造性不突出。
所以有时候我们宁肯招聘中专生和职高生,只要觉得这个学生有潜力、有悟性,就会培养他。
这样由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是实用,二是忠诚度高。
记者:品德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短短的面试中能考查出来吗?陈以胜:这个确实有一定难度。
不过,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
比如面试的时候我喜欢和应聘者拉拉家常,问问他父母的情况。
有些毕业生连父母的工作、生日都说得含含糊糊,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不太注重感恩。
“我提倡的是‘长板效应’,就是说,一定要找到一个人最突出的优势,然后把他安排到最能发挥优势的岗位上去。
”记者:那些应聘失败的毕业生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地方?陈以胜:在面试中被我们淘汰的毕业生,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个性和特长。
我经常问应聘者一个问题:“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身边的人表扬你最多的是哪个方面?”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应聘者答不出。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诗词鉴赏汇编及答案(09年全国卷Ⅰ)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鉴赏】这二十八字。
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
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
“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
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
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
“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
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
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
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
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
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
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
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
“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答案】⑴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调研语文卷汇编-语言运用专题(广东省广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四、本大题3小题,共12分。
2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归纳出在中国环保方面所存在的三个问题。
(3分)材料一:奥运期间(7月20日—9月20日),北京对机动车采取临时交通管治,将实行机动车单双号行驶。
这是为保证奥运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所采取的“减排”措施。
材料二: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15天,北京的空气质量保持良好,达到有记载以来的最好值。
但奥运会后北京面临的环保挑战远没有结束。
奥运会期间的临时减排措施,很可能会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
北京还将切实加大环保投入,进一步净化北京的天空。
材料三: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对比表22.下面是某校高一级新生江小华向学校递交的一份住宿申请书,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不当之处,请找出来(只填序号)并改正。
(4分)学校宿舍管理公办室:①因本人家庭地址离学校很远,②上学、放学途中均需转乘两趟公交车,③耗时大约2小时左右,十分不方便。
④为能将精力投入更好地学习,在此特向学校申请住宿。
⑤我保证遵守学校宿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一个文明的住宿生。
⑥请务必批准我的申请。
申请人:江小华2008.9.123.按要求扩写下面的句子。
要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个字。
(5分)腾空而起的焰火,光彩夺目。
21.【压缩、转换】(3分)问题一:中国空气质量的多项标准远低于世卫标准。
问题二:机动车多,造成废气排放量大。
问题三:环保投入不足。
问题四:执行环保措施缺乏长效的机制。
[3分。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22.【修改语病】(4分)句,改为“本人住处离校很远”第③句,删除“大约”(或“左右”)第④句,把“更好地”调到“投入”之前第⑥句,删除“务必”[4分。
找出一个病句并改正得1分;只找出病句,没有改正或改错,该句不得分。
)23.【鲜明、生动】(5分)示例一:腾空而起的焰火,像一条条飞天的巨龙,直冲云霄,伴随着艳丽的色彩,炸开了,闪亮着,光彩夺目。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基础知识专题(广东省广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弹劾./隔阂.炽.热/整饬.不可胜数./数.典忘祖B.旖.旎/绮.丽扑朔./追溯.强.人所难/富国强.兵C.徜徉./佯.装隽.永/镌.刻自怨自艾./期期艾.艾D.聒.躁/恬.静亢.奋/伉.俪哄.堂大笑/一哄.而散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进动物园,我们就径直来到“澳洲馆”看考拉,它们样子憨厚,一举一动总是慢悠悠的,显得可爱。
②即便是这些水草,也像它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湖水一样无垢,使人心旷神怡,完全忘却了尘世的烦恼。
③目光短浅的人由于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打自己的小算盘,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值得提倡的。
④尽管这只是一次,但特警们反应迅速,出击果断,身手敏捷,让我们对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充满了信心。
A.尤其清静从而演练B.非常清静进而演习C.非常清净从而演练D.尤其清净进而演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许多大学生热衷考取各种资格证,希望以此作为敲门砖...来谋求一份好工作,让自己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B.朝鲜举重选手林永寿的最好成绩虽然只有300公斤,但他一向韬光养晦....,在北京奥运会上他能否有新的突破,还是非常引人关注。
C.“三鹿奶粉事件”所引发的全国奶业“危机”,使人们对国产奶制品质量丧失了信心,全面整顿和规范奶制品行业已势在必行....。
D.在接受了下周学校升旗礼的发言任务后,张丽这两天一直手不释卷....,反复背诵练习,一定要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广州市容不仅变得更加整洁,更加美丽,而且市民也变得更守规范,更讲文明。
B.当今社会上制假、贩假的现象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其根本原因是受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造成的,应引起我们反省。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真题汇编参考答案01.全国卷Ⅰ答案:(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2)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
“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
“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02.全国卷Ⅱ答案:(1)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03.北京卷答案:①D;②苏轼;辛弃疾;豪放派;③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第二问:略04.天津卷答案:(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
“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05.上海卷答案:14.香山居士;15.B;16.“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一点1分,语言1分)06.重庆卷答案:(1)借代、反问。
(2)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
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07.安徽卷答案:8.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调研语文卷汇编-文学类阅读专题(广东省揭阳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弧状人生申永霞汤红美是个很有点意思的主妇。
她曾经是我的房东。
当我随房屋中介者刚踏进她家的房门时,便听到她很鼓舞人心的笑声。
哈哈哈哈,四节拍的。
很可能是因为她自己耳背,所以也怀疑别人耳朵不太好使。
这就使得她先生跟她说话须像吵架一样,轮到真正吵架时便没有了内容,一来二去,烦恼也就没有了。
她先生比她大了十岁,她的儿子又比她小了三十岁。
她在他们一大一小中间,爱他们,也被他们爱。
久了,她活得似乎比先生幸福些,比儿子还霸道些。
我见到她时,正是她发胖的时候。
平白无故的日子,突然一天比一天胖起来。
奇怪的是她形体的变化竟一点也没损伤她面容的姣美,甚至有一段时间当她胖得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她仍然是一张瓜子脸,面色光洁,五官秀美,笑容颇像一个二十岁女孩那样童叟无欺。
这实在让人不可思议得很。
论起她的婚姻,也是令人奇怪的地方。
她嫁给她丈夫老K的代价是被她家人真心诚意地逐出了家门。
她说我到底喜欢他什么呀,我喜欢他的耳朵,我那时一见到他耳朵就想笑,笑得截不住。
我正听着听着,她说着说着笑起来。
哈哈哈哈,仍是四节拍的。
知道了她的往事,从此我就很刻意地重视她先生的那双耳朵。
一次两次,终于还是失望了。
我不知道它怎么会吸引了汤红美,照现在看汤红美年轻时确乎是一个很美丽的人。
比起她,我觉得即便老K长了一双金耳朵也会显得自愧弗如。
然而,汤红美很爱她的先生。
她叫她的先生老K。
老K。
老K。
老K是皮鞋厂的一名工人。
皮鞋的式样老得惊人,任何一只穿在脚上都能吓人一跳,工厂的效益与工人的工资可想而知。
有几次每到月底发工资时,我便看到老K抱着几双皮鞋愁眉苦脸地回来了,老K的同事抱回皮鞋常常被老婆骂得要命,老K的命运真比他们好多了。
汤红美一见到他抱皮鞋回来就笑。
哈哈哈哈,四节拍一落,让老K心里真是惭愧极了,踏实极了。
广东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古诗文阅读专题(广东省广州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13.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3分)(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4分)13.【古诗鉴赏】(7分)(1)梅子,芭蕉,柳花。
[3分。
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三个得满分。
](2)闲。
闲居乡村的诗人,在初夏长长的午睡之后,内心无所牵绊,在绿荫环抱的庭院,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的情景,心情格外舒畅。
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4分。
“闲”1分,“内心无所牵绊”1分,“恬静闲适”或“悠闲地看”1分,“呼应诗题”1分。
](广东省揭阳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阙题刘眘虚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简析“时有落花至”中的“落花”与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中的“落花”表达的不同情感。
(4分)(2)这首诗的后两联是对山居的描绘,写出了山居怎样的环境?(3分)10.诗词鉴赏(7分)(1)这首诗里的“落花”散发着芬芳,仿佛把清溪也染香了,表达的是对春的热爱,对美景的赞颂。
李煜词中的“落花”表达的是春天已逝,好景不在的伤感之情。
(每点2分,共4分)(2)山居杨柳掩映,无人打扰,安谧异常。
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映照下来,书斋中一片清辉,幽雅清净。
(3分)(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明)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2009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含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全国Ⅱ)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 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安徽卷)小重山·端午[元]舒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①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
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9.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
(4分)答:三、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
(10分)北京卷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3 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3分)③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2009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诗歌鉴赏专题(一)全国卷112.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赏析】这二十八字。
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
可以想像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
“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
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
这正象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
“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
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
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
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
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
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
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
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沈醉于自然美景中。
“藕花多处别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解析: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广东09届高三语文期末诗歌鉴赏汇编广东东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黄机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
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
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
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1)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2)下片的“泪”仅仅是诗人个人功名无成的伤感之泪吗?请说说“泪”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答案:10.(1)上片写诗人夜泊江湾,描述了一幅水底鱼龙翻动,狂风卷地,巨浪高如房屋,汹涌翻腾的景象(1分)。
以江水汹涌烘托内心无法派遣的忧愤,为下片的抒情作铺垫。
(2分)。
(只要答出烘托或铺垫即可给2分)(2)不是,(1分)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无心抗敌,作者为国立功、收复失地的远大理想无法实现,“泪”中蕴含着心系天下兴亡而又报国无门的忧愤痛心之情。
(3分)。
(意思对即可)广东省四大名校联考2009届高三期末统测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踏莎行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
(5分)10.考查对作品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层级为D。
(1)对春光已逝(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惆怅。
[2分。
“春光已逝”或“时光流逝”1分;“惋惜”或“惆怅”或“感叹”1分。
](2)①运用拟人手法,(1分)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2分)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
(2分)②写景动静结合。
(1分)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扬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2分)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
广东09届高三语文期末诗歌鉴赏汇编广东东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黄机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
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
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注:①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
②黄机:南宋爱国词人。
(1)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2)下片的“泪”仅仅是诗人个人功名无成的伤感之泪吗?请说说“泪”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答案:10.(1)上片写诗人夜泊江湾,描述了一幅水底鱼龙翻动,狂风卷地,巨浪高如房屋,汹涌翻腾的景象(1分)。
以江水汹涌烘托内心无法派遣的忧愤,为下片的抒情作铺垫。
(2分)。
(只要答出烘托或铺垫即可给2分)(2)不是,(1分)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无心抗敌,作者为国立功、收复失地的远大理想无法实现,“泪”中蕴含着心系天下兴亡而又报国无门的忧愤痛心之情。
(3分)。
(意思对即可)广东省四大名校联考2009届高三期末统测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踏莎行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
(5分)10.考查对作品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层级为D。
(1)对春光已逝(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惆怅。
[2分。
“春光已逝”或“时光流逝”1分;“惋惜”或“惆怅”或“感叹”1分。
](2)①运用拟人手法,(1分)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2分)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
(2分)②写景动静结合。
(1分)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扬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2分)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
(2分)③以动衬静的写法。
(1分)“藏莺”“隔燕”似静实动,再加上“炉香逐游丝”的动态描写,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2分)从而流露出一种幽幽的惆怅之情。
(2分)④远景与近景交错。
(1分)先写“芳郊”之远景,写出春之将逝;(1分)再写庭院、居室之近景,突现清幽孤寂的环境;(1分)最后再宕开一笔,写“斜阳”“深院”,把愁思扩展至无限时空。
(2分)[5分。
答案符合其中一种,即可得5分。
答案超出以上四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潮阳区2008年—2009年第一学期高三级期末统一考试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卜算子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1)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3分)(2)请简要分析“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蕴含的丰富情感。
(4分)10.(1)(3分)因为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喻坚贞高洁的节操。
(1分)作者正是以“岁寒三友”来映衬(衬托)(1分)兰花处幽谷独自坚守高洁志趣的节操。
(1分)(2)(4分)“着意闻时不肯香”中“不肯香”写出幽兰的独特个性,其幽香不可有意强求,“香在无心处”进一步表明“无心”领略反而可以闻到兰花的幽香,(2分)抒写了作者甘于寂寞坚守节操以及不受束缚、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2分)【鉴赏】此为咏空谷幽兰之词。
全词咏幽兰,多以淡墨渲染,结句稍加勾勒,托花言志。
上片起首一句写兰花幽处深谷,与松竹翠萝为伴,先从境地之清幽着笔。
句意化用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等语,借人喻花,不即不离。
“迟日江山暮”,紧承上句,从时间着笔,在和煦的春日黄昏,幽兰的倩影更见得淡雅清绝。
迟日,指和煦的春日。
《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幽兰于春天吐芳,故以“迟日”暗点节候。
此句用杜甫《绝句二首》之一“迟日江山丽”,但易“丽”为“暮”,即化艳阳明丽之景为苍茫淡远之意,令人想见空山暮霭中的幽兰情韵。
这两句均点化老杜诗意,而浑然天成,语如己出,分别从时地两方面为空谷幽兰烘染出一种特定的氛围。
三、四两句首一“芳”字,先为兰花淡描一笔,然而“幽径无人”,兰花的芳馨无人领略,其芳心幽恨之欲诉无由亦可想而知。
这两句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意味,也透露出知音难觅的惆怅。
这里是作者借花寓意,抒写志节坚芳而寂寞无闻的人才怀抱。
过片“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说的是既然无人欣赏芳馨,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堪共语了,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与梅花共语,是抒其高洁之怀。
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喻坚贞高洁的节操。
此词开头写“松竹翠萝寒”,已拈出松、竹,这里又写与梅花共语,正以“岁寒三友”来映衬幽兰坚芳之操。
然而作者又复寄意于人间的“寻芳侣”,这也是古代士人夫知识分子渴望得到甄拔而见用于时的心声。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是全词的警句,写出幽兰这所以为幽兰的特色,其幽香可以为人无心领略,却不可有意强求。
此词既写出了幽兰淡远清旷的风韵,又以象征,拟人和暗喻手法寄托作者对隐士节操的崇仰,流露出词人向往出世、归隐的心志。
湛江市2009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一)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山雨何绍基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注。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注离坡:散乱的样子.(1)诗人是以一个山雨的亲身体验者的身份写山雨的,诗人在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情感有何变化?(3分)(2)请对诗中的“任”和“放”字进行赏析。
(4分)10.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级。
答案:(1)雨前,诗人野行,心旷神怡。
雨中,他流露出喜雨之情。
雨后,直抒了目睹奇景的惊奇和赞美之情。
(3分,每点1分;大意相同即可)(2)①遇雨时诗人任由雨水打湿自己的衣巾也不躲避,“任”字生动地表现出诗人轻松、自由的心态,委婉地表达了遇雨而喜雨之情。
②经山雨的洗礼,雨过天晴时的山峰更为青翠,“放”字把山雨写活了,仿佛是山雨把山峰囚禁了,现在才放它出来一样。
(4分,“任”“放”各2分;大意相同即可)2008—2009年第一学期广东省广宁县广宁中学高三年级期中考试题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宋)方回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⑴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3分)⑵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10.(1)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蕨芽欲展未展的形状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态。
(拟人,1分;分析,2分。
)(2)①这句话言浅意深,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
(句意1分,情感2分。
)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分)广东省徐闻一中第四次阶段考试10.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鹊桥仙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陆游《鹊桥仙》中“渔父”的形象和柳宗元《渔翁》中的“渔翁”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2分)(2)“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与“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都是写渔父的生活,但表现手法不同,试作分析。
(4分)10、(1)相同之处:两首作品表面上是写渔父或渔翁,实际上都是自己咏怀之作。
(1分)两个形象都远离世间红尘,追求高洁境界。
(1分)(2)陆词该句是正面直接写渔父生活,而柳诗该句是从侧面(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间接表现渔父生活;陆词该句主要运用白描手法(答“排比手法”也可),柳诗该句则是情景交融,将渔父的高洁情怀跟一尘不染的山水景物浑然融合在一起。
(手法各1分,分析各1分)2008学年汕头林百欣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卷10.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7分)官舍竹(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闲官”。
①这首诗描写竹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答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五、六句中“拂”和“侵”字在运用上的特点或表达效果。
(4分)10.(6分)①(3分)答:托物言志、托物抒怀皆可。
写出了竹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每答对一问得1分)②(3分)“拂”和“侵”字都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
(每分析一个得2分,对两个字的分析都合理的可得4分)汕头市聿怀中学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
(4分)(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李白,有人说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4分)答案:10、(1)、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
(2分)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
(2分)(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
)(2)、①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
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1分)和所感(1分),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1分)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1分)②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
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
(1分)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都烘托了道士的淡泊、疏放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