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3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6
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措施综合采掘工作面是煤矿开采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初次放顶是指在进行综合采掘之前的第一次放煤顶操作。
在进行初次放顶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措施。
1.筑煤壁:在进行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时,煤壁的稳定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通过筑煤壁可以增加煤壁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由于煤壁崩落而引起的事故风险。
筑煤壁的方法包括防崩壁、罩帮爆破和作业面支承等。
2.筑砂浆帮:砂浆帮可以用来补强煤壁,增加其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在初次放顶时,可以使用砂浆帮对煤壁进行加固,防止煤壁因受力而破碎或崩落。
同时,在砂浆帮中加入一定的化学药剂,可以使其具有更好的粘结性和抗震性能。
3.安装支护:支护是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合理选择和安装支护设备,可以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支护设备包括钢支架、木材支撑和矩形钢架等。
在进行初次放顶时,需要根据工作面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设备,并正确安装和固定。
4.加强通风:通风是综采工作面放顶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初次放顶时,需要通过合理布置通风系统,保证工作面内的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和煤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可以采用风流线密闭通风的方法,以充分利用自然空气流动的原理,减少矿工呼吸到有害气体和煤尘的风险。
5.加强监测:在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工作面的监测,及时掌握工作面的变化情况,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可以使用地下雷达、紫外线探测器等高科技设备,对煤层、地质构造和支护设备进行监测和测量。
通过监测结果,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措施的落实对于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只有通过严格的安全措施,才能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在实施初次放顶时,需要全面考虑煤壁的稳定性、煤壁的加固、支护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通风系统的布置以及对工作面的监测等方面的安全问题,确保整个过程安全可靠。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引言采煤是中国煤炭工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是采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
在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障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的意义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是指在采煤过程中,打破煤层顶板,将采煤工作面第一次完全暴露出来。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的意义非常重大,它可以使采煤工作正常进行,也可以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也是采煤过程中最危险的一个环节。
只有在做好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之后,才能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危险性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环节。
在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时,会破坏煤层的结构,可能会导致煤层失稳,出现塌方等危险情况。
同时,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会使煤炭中的瓦斯、灰尘等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极易引发火灾和煤尘爆炸等安全事故。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为了保障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时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措施:1. 采取加强支架和煤层夹层在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可以采取加强支架和煤层夹层的方法以保障支撑的稳定性。
加强支架可以支持采煤区域的煤层,防止煤层塌方。
同时,煤层夹层可以增加采煤工作面的强度,保障采煤过程的稳定性。
2. 采用悬挂措施在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可以采用悬挂措施。
通过悬挂绳索或者其他的支撑物来支撑煤层和顶板,以保障煤层的稳定性和顶板的安全性。
3. 喷灌水在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可以采用喷灌水的方法。
通过喷灌水来降低瓦斯和灰尘的浓度,防止煤尘爆炸和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安装风幕设备在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可以安装风幕设备。
通过风幕设备来防止瓦斯和煤尘的扩散,防止爆炸和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5. 进行安全检查在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之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
要注意煤层和支撑体的情况,观察是否有裂隙和松动的情况。
煤矿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回采工作面由开切眼开始回采前进,随着悬顶面积的增加,直接顶会沿放顶线发生初次大面积垮落。
初次放顶后直接顶离层,并沿倾斜方向移动,易造成工作面支柱失稳而成片被推倒。
引起工作面大面积冒顶而发生事故。
为避免事故发生,在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初采时不要反推若干排,防止开切眼直接顶离层失稳,最易发生冒顶事故。
2、整个工作面适当加大控顶距离,第一次放顶以回两排柱,放够开切眼,并采取分段自下而上的顺序回柱,每段长度不超过40米。
3、对较硬直接顶,工作沿放顶线打单排密集支柱,密集支柱柱距0.3m,增加工作面支护密度,沿煤壁增设贴帮柱,防煤壁处顶板出现裂隙和下沉台阶,在密集支柱工作面一段支设向老塘倾斜的戗柱1—2排,提高密集支柱的稳定性,提高工作面支护强度和支柱的初撑力。
还可根据顶板压力,隔一定距离增设木垛,木垛四角增设戗柱固定。
4、初次垮落步距≥20米的坚硬不垮落顶板,在工作面推进10m时要提前采取强制放顶,采用打眼放炮的方法,使顶板拉开槽沟,产生裂隙易于垮落,从而减轻工作面初次垮落时对工作面的冲击强度。
5、强制放顶时炮眼要打成直线、眼深1.2—1.5m,眼距2m,每孔装药2条,水泡泥一节,黄泥填满。
炮眼,沿工作面真倾斜每40m为一组进行大串联一次爆破。
打眼、装药、放炮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班组长、放炮员、瓦检员“三人连锁放炮制”。
6、初次放顶矿领导必须在现场指挥,密切观察顶板活动和冒落情况,及时采取对策。
7、初次放顶期间每班必须有安全员在现场值班,负责处理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负责将初次放顶期间安全情况向矿部汇报。
8、在上、下班交接时,工作面初采放顶必须重点交接,有安全隐患当班处理完毕,不得无故将安全隐患移交给下一班。
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测量工作。
在初次放顶前,必须对地质情况进行全面勘探和测量,了解矿层、煤层的厚度、倾角、岩性、岩层间构造关系等信息。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制定出可靠的放顶方案。
其次,应进行合理的支护设计。
在回采工作面的初次放顶中,支护是关键的一环。
通常采用切眼法、剩煤帮顶法或先头紧密掘进法进行支护。
切眼法适用于煤质较好的顺层回采;剩煤帮顶法适用于煤质较差的倾斜回采;先头紧密掘进法适用于顶煤层较薄的回采。
根据地质条件和回采方式,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如钢架支护、木柱支护、锚索支护等。
支护结构必须牢固,能够确保工作面的稳定。
其次,需制定严格的瓦斯治理措施。
回采工作面是瓦斯涌出的重点区域,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确保矿井的安全。
常见的瓦斯治理措施包括通风、排瓦斯、灭瓦斯和监测等。
通风是最基本的一种措施,通过引进新鲜空气和排出污浊空气来控制瓦斯浓度。
排瓦斯是利用抽放设备将瓦斯排放出矿井外。
灭瓦斯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将瓦斯转化为无害物质。
监测是对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此外,需要制定出入口的合理布置。
初次放顶后,支护结构尚未形成稳定的岩体,对入口和出口的布置有严格要求。
入口和出口应尽可能远离初次放顶区域,以避免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同时,需要安排专人进行严格的人员管理,确保入口和出口的通道畅通,并做好安全警示标识。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明确人员职责和权限,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对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地质勘探测量、支护设计、瓦斯治理、出入口布置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只有全面、合理地采取这些措施,才能确保回采工作面的安全,保障矿井的正常运行。
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一、组织措施:(1)工作面初次放顶由生产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经理、生产技术科、安全科和调度室有关人员,及采煤一队队干一同组成放顶工作小组,每班必须要有小组成员在现场指挥,检查放顶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防止重大冒顶事故的发生。
(2)小组成员组成成立初次放顶领导小组:组长:生产矿长副组长:安全矿长总工程师成员:各个科室管理人员二、技术措施(1)所有支柱必须见顶见底,严禁掺打在浮煤、浮矸上。
(2)强化工作面支护质量,尤其是新掺打的支柱及密柱质量,现场值班队干和安瓦员严格现场管理,严格按照“三大规程”作业,班班强化支护质量,值班人员和安瓦员严格督促检查,防止出现顶板台阶下沉和缓慢下沉。
初次放顶期间,若工作面顶板破碎,压力大,采面执行“见五回一”,即4~5排控顶,以保证放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当顶板活动剧烈时,采面所有的人员必须停止作业,同时撤出采面至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后,必须先由值班队干和安瓦员共同进入采面观察顶板和支护情况,确认无安全危险无误后,才准员工再进入采面恢复作业。
(4)回柱前,必须清理好安全退路,并保证退路畅通无阻;回柱工上下两侧必须保持有护身支柱。
采用回柱专用长柄单头回柱和钩取支柱。
(5)严格坚持先掺后回原则。
新老密集支柱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m。
(6)回柱必须从下往上进行,且一人回柱必须要有一人观察顶板。
(7)对于坚硬顶板的工作面初次放顶有困难时,要进行人工强制放顶使部分顶板先冒落,逐步达到顶板全部冒落。
(8)采空区采用人工强制放顶全部垮落法处理时,必须另行拟定安全技术措施。
(9)回“死柱”的要求:1、用长柄单头使劲敲击“死柱”的柱筒,严禁敲击三用阀,若无法取出支柱,要先打好临时支柱,然后用挑顶或卧底的方法回撤。
2、回柱人员必须随时观察作业区域的环境,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四、初次放顶工作只有在确认回采工作面采空区顶板冒落高度达到1.5倍采高的区域超过80%,并经矿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解散。
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
—1—
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正文如下:
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一、初次放顶前,成立以生产矿长为首的初次放顶安全管理小组。
要求初次放顶期间,每班都有初次放顶安全管理小组人员跟班,检查初次放顶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二、工作面开切眼时使用木支柱与木顶梁组合的直腿支架,避免开切眼初采改变支护形式,反复支撑时造成顶板松动离层。
三、加强护顶支护,提高支架的初撑力及稳定性,必须使用木板或木鞋垫支柱底。
四、初次放顶期间,应适当加大控顶距基本原则,要比正常控顶距多一排支柱。
同时,在回风巷备用20根木支柱,以使在顶板突然来压时,可及时进行维护。
五、初次放顶期间,对顶板难以垮落的工作面,回柱放顶不得与其他工作面平行作业。
初次放顶及收尾的安全技术措施放顶和收尾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施工中比较危险的环节之一。
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放顶阶段的安全技术措施要使放顶的过程安全,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 确保人员的安全在放顶阶段,需要确保所有的工人都穿戴着符合标准的安全装备,比如安全帽、安全鞋等,并且需要配备专业的放顶人员进行操作。
此外,需要设置警示标志,并且设置放顶现场的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
2. 确保设备的安全在放顶阶段,需要保证所有设备都符合技术标准,并且需要配备专业的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此外,需要定期检查机械的运行状态,及早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
3. 确保材料运输的安全在物资运输过程中,需要确保所有运输工具都符合交通运输管理规定,并且需要专业的司机进行驾驶。
在材料卸载过程中,需要确保卸载和转移的安全,必要的时候需要使用起重机进行卸载。
二、收尾阶段的安全技术措施要使收尾的过程安全,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 安全封闭在施工收尾阶段,需要对现场进行安全封闭,以防止人员或物品误入,并且需要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其他人员注意。
2. 清理垃圾在施工收尾阶段,需要对现场的垃圾进行彻底清理,以确保现场干净整洁,并且避免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 安全检查在施工收尾阶段,需要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需要检查的事项包括设备、材料等是否有损坏或丢失,是否有安全隐患等。
综上所述,放顶和收尾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采取这些技术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也可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操作,加强人员培训,维护施工现场及设备的安全。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以及端头支护已安装完毕,已具备回采条件。
为确保初采的顺利进行,特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1.初次放顶期间,必须成立由矿、科、队组成的初次放顶领导小组,监督工作面的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落实。
每班必须由小组管理成员现场指挥,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处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成员:各科室科长及技术人员区队长2.所有下井施工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做好传达记录,做到熟悉和掌握施工要求与安全技术措施,并贯彻落实。
3.放炮员、移架工等特种工种,必须经专职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
4.加强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时的顶板管理,加强支架受力和面后垮落情况观测,发现支架压力增大,面后不垮落要及时采取措施。
工作面液压支架必须按一架一表的标准配齐压力表,上下两顺槽的单体液压支柱,要配备压出式单体液压支柱测力器2台,其中一台备用。
5.初次放顶期间,必须有专人巡回检查,要求两顺槽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不小于11.5MPa,工作面液压支架立柱的初撑力不小于24MPa,并对支架和支柱及时进行二次注液,特别是初次放顶期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调度室,由安全生产技术科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6.准备好加强支护的材料: DZ28-20/100 型和DZ31.5-2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各5棵;小头直径不小于180mm,长度为3000mm的半圆木20条;140mm×140mm×(1200~1500mm)规格的枕木10棵。
将以上加强支护材料垛放在运输顺槽较宽缓的地段以备应急时用。
7.加强工作面初次来压时的顶板管理,严格控制采高,采高不低于1.8m,以防来压时顶板下沉量大,影响拉架时机组运行。
8.加强工作面矿压观测。
由技术科成立矿压观测小组,严格按照规程规定时间和周期进行观测,并准确记录,上井后进行整理分析。
初次放顶、收尾安全技术措施回采工作面形成开切眼布置,在工作面掘进到一定距离(6—20米)时,必定会产生矿山压力,为了减卸压,减少矿山压力对工作面的影响,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应及时卸压,这个过程就是初次放顶。
初次放顶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后,方可实施。
结合我矿生产实际,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初次放顶前,采区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人员应由该采区安全、技术组及采煤队有关人员组成。
采区的安全员负责担任工作面初次放顶的总指挥。
2、放顶时,领导小组相关人员必须到现场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打探放顶时,应招呼好安全。
3、放顶时,施工小队必须把浮煤刮干净,确箱断柱应补齐,超前过浮煤按规定打好,清理好工作面上下口,同时空柱木垛应符合要求。
4、必须加强上下出口20米以内的超前支护。
保证上下出口的畅通,无断梁折柱,矸石废料堆积,回收备用材料应码放整齐,并留有人行道。
5、初次放顶的步距为9排,每次回2排,先回到最大控顶距5排之后,若顶板仍未跨落,则保持5排控顶,若顶板跨落,则回到最小控顶距3排而按正常的“见五回二保三”管理顶板。
6、初次放顶回柱工作应加强顶柱的支护。
从打丛柱,枪柱和密集支柱,防止大面积冒落。
7、回柱自下而上的回柱方式,沿放顶线的支柱数量齐全,打紧打牢,并打成直线,误差不大于±10毫米。
木垛应接顶,顶板破碎时,应有挡矸装置,防止矸石窜入工作面空洞。
8、若顶板仍未跨落,必须进行人工强制放顶,放顶眼的倾角在35—70之间,眼深1—3米,炮眼沿走向间距0.5—1米,沿倾斜间距1—2米。
9、当初次放顶完成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必定会产生矿山压力。
因此此时必须加强回采工作面的支护。
10、回采工作面应随时放顶,从而减少工作面的压力,保证工作面的安全。
11、初采时,一般不要反推工作面的支柱,以免反推距离成为初次放顶距,直接顶离层的开切眼成为控顶区,以至初次放顶后,离层的开切眼直接顶失稳,易发生留顶事故。
采煤工作面
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式采用全部垮落法,支护根据煤矿编制的作业规程进行。
二、在初次放顶时,根据工作面的顶板状况、周边采空情况、巷道关系制定放顶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回采工作面控顶距最大为4.2米,最小为3.5米,支护距煤壁距离为1.2米。
2、工作面顶板必须每3米支设一棵信号柱,发现顶板有来压预兆时,必须立即采用密柱或木垛方式进行切顶,切顶线必须是直线。
3、回采工作面的安全出口20米以内必须进行支护,并有人专门维修。
4、在顶板比较坚硬,不易垮落的地区,最大控顶距,可以放宽到4.7米,同时实行见四回一保三的顶板支护方式。
5、工作面悬顶超过5米,并有顶板初期未压时,必须采取强行放顶措施。
6、在放顶过程中,必须停止与放顶无关的其它工作。
7、放顶后,及时完善工作面的支护,检查工作面的顶板,确保无冒顶危险,方可恢复作业。
8、初次放顶前,严禁在控顶区内提前撤柱,放顶必须有计划进行,由班组长,安全员及支护工等人组织实施。
三、初次放顶必须报矿长,主管生产技术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审批后方可实施。
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工作面初次放顶前,应先由责任人对工作面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确保工作面没有发现煤岩体的不稳定现象。
例如,煤层存在裂隙、大
小破碎帮瓦斜倾覆等。
任何煤岩体的问题都需要及时的处理,确保岩石的
稳定性。
其次,在进行初次放顶之前,需要对工作面进行临时支护。
一般采用
软硐室支护和刮板输送机旁支护及布置冒头帮宽临时支护等技术措施。
软
硐室支护采用钢支、木支等材料对工作面进行维护,确保工作面的稳定性。
刮板输送机旁支护是为了维护刮板输送机的正常工作,保护工作面的安全。
另外,工作面的放顶工作时还要保证现场的通风畅通。
工作面需要设
置专门的回风和进风巷,确保新风和排烟顺利进行,维持工作面的正常通风。
并且,还要设置专门的通风设备,确保采煤过程中的尘烟和有害物质
能够及时排除,维持工人的呼吸环境。
此外,在放顶过程中还要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
工作面的领导人员需要对工人进行安全意识培训,让他们明白放顶过程中
的风险和危害,以及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只有工人具备一定的安全素质,才能做好工作面初次放顶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综上所述,对于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来说,需要从岩石稳
定性、支护、顶板控制、通风和安全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处理。
只
有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工人的
安全,并顺利完成初次放顶的工作。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对于一座煤矿,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是保证矿工安全生产的关键之一。
在矿井开工初次施工时,评价工作面各系统稳定性特别重要。
放顶是采煤操作中的一项重要工序,它对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1. 工作面初次放顶前的准备在开始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前,必须确保所有前序工序已经完成且无异状。
具体来说,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1.1 验证工作面的稳定性在放顶前需要开展全面、科学的稳定性评价,识别工作面各系统(如煤巷、采煤工作面、支护系统等)的稳定性安全。
同时,还需进行采煤工作面的强度计算和分析,以确保放顶符合设计要求。
1.2 检查工作面的通风状况适当的通风条件对放顶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进行放顶操作前需要对工作面通风方式进行评估,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安装临时通风设施,确保工作面安全、舒适的通风状况。
1.3 检查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在放顶过程中,由于煤层顶板的松散,可能存在拉闸等不安全因素。
因此,需要核查和确认工作面的接地、开关、保护装置、漏电保护等电气设备安全可靠。
1.4 做好紧急救援准备放顶工作是一项风险性很高的工作,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需要在现场做好足够的应急救援准备。
保证现场安全人员、消防器材等设备都到位,以备不时之需。
2. 放顶操作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在进行放顶操作时,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工作面的稳定性和工人的安全。
2.1 对放顶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放顶操作是高度复杂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后才能进行。
操作人员应熟悉各种放顶方法和技术,掌握施工规范及注意事项。
2.2 确保放顶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采用符合规范的机械设备进行放顶操作,机械设备应具备安全防护、动作灵敏、控制可靠等特点,以确保人员安全和操作准确。
2.3 严格控制松浮时间在放顶后,煤层的松浮时间是个重要的安全指标。
由于煤层的松散,一旦出现垮顶可能会引起意外事故。
煤矿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煤矿工作面的初次放顶是指在采煤工作开始前,对矿井煤壁进行加固处理的工作。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煤矿工作面的安全运行。
为了保障初次放顶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1.初次放顶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初次放顶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工作面进行全面的勘测和测量,确定煤壁的结构特点和煤层的条件,了解岩层的裂隙情况和煤壁的稳定性。
同时,要对放顶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判断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情况,为制定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2.煤壁的加固处理初次放顶的核心工作是对煤壁进行加固处理。
首先,要进行支护设计,根据煤壁的结构特点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
常用的支护方式主要包括锚杆支护、钢架支护、喷锚支护等。
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支护施工,确保煤壁的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的合理性。
3.安全监测与控制在进行初次放顶工作时,要进行安全监测与控制。
对于刚刚放顶的煤壁,要进行持续的监测,观察煤壁的位移、裂隙情况和支护结构的变形等,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要对工作面周边的地质条件进行监测,及时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
4.安全培训和管理为了确保初次放顶的安全,需要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和管理。
所有从事初次放顶工作的人员,必须参加专业培训,掌握放顶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标准进行。
总之,初次放顶是煤矿工作面安全运行的关键步骤。
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对煤壁进行合理的加固处理,并进行安全监测与控制,以及进行安全培训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初次放顶的安全性。
煤矿企业要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同时,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初次放顶工作符合安全要求。
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在井下煤矿采煤作业中,放炮是综采工作面开采煤层必不可少的一种作业方式,而在初次放顶时,尤其需要注意安全风险。
因为,在工作面初次放顶时,顶板煤体的断裂、倒空和坍落,会造成煤与顶板同时下落,形成大量煤尘、瓦斯等有害物质,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因此,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程序,采取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保证煤矿生产的顺利。
1. 监测技术措施在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作业中,顶板的岩层变形及煤体压缩破坏演化是施工作业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极其重要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工作面的变形和变形规律。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地应力、杆敲等监测技术对变形量、变形速率等指标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发现工作面变形异常情况,帮助预测危险区域,制定保护措施。
2. 插入支护技术措施综采工作面顶板在初次放顶后,煤体与顶板的坍落极易引起掉屑、掉块,形成空隙,进而导致煤与瓦斯浓度增加、煤尘扩散等安全隐患。
因此,在顶板放顶后,及时开展拱形支护尤为重要。
支护剪力锚杆、锚杆-喷浆管、锁管式衬砌和钢丝网支护等可以有效防止顶板和煤体倒空,阻止顶板煤体的落块和落石,使生产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3. 单眼观察技术措施在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作业中,要防止煤与矸石掉落、坍塌。
这一问题是关系到综采工作面后续作业的安全问题。
工作面区域照明设备的采用,可以有效提高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对工作面的监控和管理,并定期对工作面进行视察和调查。
同时,单眼观察技术是一种比较实用、有效的观察技术,通过单眼观察的方法来检测顶板和煤体的变形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 综合管控技术措施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工作,需要采用综合管控技术对全过程实施实时监控,根据分析预测的结果,进行预警和及时处理。
通过对井下地质结构、工程地质特征、工作面变形规律、煤炭和瓦斯等气体指标的测量和监测,最大程度地降低工作面初次放顶时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保障生产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首先,必须确保在综采工作面附近没有任何存在的危险物。
在进行初次放顶之前,应对工作面附近的岩层进行详细的勘探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岩层裂隙、岩层变形或其他危险因素。
如果存在这些危险因素,必须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加固。
其次,需要进行综采工作面的支护工作。
在初次放顶之前,应在工作面的顶板和两侧进行支护工作。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支架、钢梁和预应力锚杆等方式来加固顶板和侧壁。
同时,还可以使用头法支护和水平板支护相结合的方式,对工作面进行有效的防护。
另外,必须保持综采工作面的合理排水。
在初次放顶之前,应对工作面附近的水位进行监测和控制。
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并及时排除积水。
如果存在地下水渗漏或涌水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水涌对矿工的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综采工作面的通风系统也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
在初次放顶之前,应对工作面的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
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提供矿工所需的新鲜空气。
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尘扬散,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矿工的安全。
最后,快速响应系统和紧急救护设施也是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重要安全技术措施。
在工作面附近设置应急按钮、报警装置和紧急救护设备,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报警和救援。
同时,还应进行相关培训和演练,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在总结中,综采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进行详细的勘探和评估,加固工作面的顶板和侧壁,保持合理的排水,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设置快速响应系统和紧急救护设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保障矿工在综采工作面的安全。
贵州鲁能矿业有限公司煤矿11103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负责人:
编制人:
编制日期: 2013年4月11日
施工措施学习和签字记录
负责人:传达人:班次:
11103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11103工作面根据顶板岩层稳定程度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推进10米判断顶板空顶距已接近初次来压步距,为做好11103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的安全工作,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1、采煤工作面必须备齐推采期间所需的单体支柱和梁子及木料,并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注液枪。
2、采场老塘空顶距到过初次来压步距后,保证工作面内木垛间距为6米,且机头和机尾必须有木垛。
木垛的架设规格及要求:(1)架设木垛应选用相同规格的木料,其规格为:长1.2米,宽0.15米,厚0.15米,木料之间必须采用平面接触,不准使用圆木,三棱木,腐烂、破损和变形的木料。
(2)木垛应架设成方形,靠工作面一侧及其侧面的一面必须打齐,四角必须打紧加紧楔,但不得在顶层打加紧楔,以保证顶层木料与顶板全面接触。
(3)木垛层面应和工作面倾斜面相一致,迎山有力;上、下方向各层的接触点必须保持一条直线上。
(4)在断层或裂缝处架缝处架设木垛时,必须在断层或裂缝的两边分别架设1个木垛,不准在正下方架设1个木垛。
3、保证工作面上下巷超前支护不得低于20米,且保证超前支护接顶要实,支柱成线。
4、放炮期间,放炮员必须及时扶起被炮崩倒的支柱,确保工作面支护完整。
5、采煤期间打好临时支护。
采煤工作面放完第一茬炮并在出煤期间,应先挂好梁子,用水平销子托起梁子,打好临时支护,然后
再攉煤;每攉完一棵支柱的距离后及时在临时支护梁子下面打设支柱,以完善临时支护工作。
现场班组管理人员严格按要求做好临时支护工作,保证不得空顶作业。
在打设临时支护时,保证支柱迎山有力,接顶要实。
6、打设临时支柱的单体液压支柱不得卸用正规支柱,只能卸用切顶排支柱。
在卸用切顶排支柱时,要求隔一棵卸一棵的原则,不得棵棵卸净,如顶板压力大时,必须用备用支柱进行打设临时支护,以保证切顶排支拄支撑密度和强度。
7、出完煤后,班组管理人员要净煤壁侧的浮煤清净,不得留有顶底煤,然后在溜子头和溜子尾按采煤循环进度打设好两端永久支护,在此基础上拉上线,然后再统一将溜子推到煤壁,且保证溜子要平直。
推完溜子后及时检查溜子与煤壁的间距,保证炮道不低于200mm。
8、打设正规柱时时,必须保证支柱支撑力达到要求,即注液时,等支柱不再上升后,还保证再按住注液枪机把时间不得低于5秒钟,确保支柱有足够的支撑力,保证支柱不得支设在浮煤(矸)上。
9、严格按《1110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要求的支柱间排距打高支柱,顶板不好时,可打设特殊支护。
如缩小支柱间距或打设临时支柱等。
10、及时更换失效或损坏的支柱。
并净坏柱子运出工作面,在上下巷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11、移完溜子如发现支护端头距煤壁距离超过300mm时,应打
设贴帮柱,贴帮柱打设规格严格按本工作面规程要求执行。
12、保证工作面支柱高度与采高相适应,如发现支柱与采高不适应,及时更换柱,防止升过挺柱子或扶不起支柱。
13、回柱时,要有一名有工作经验的老工人观察顶板变化情况,另一人使用系有长度不低于2.0米保险绳的卸液手柄进行回料,如单休柱子有钻底现象或顶板不好,可在柱子手柄上系好铁链,铁链长度以适合拉柱子为准。
回料时,严禁人员不使用长绳拉手柄而直接用手转动卸液手柄。
14、单体柱子卸载后,然后再用锺头迅速打击圆头销子,及时用长把工具将梁子和柱子拉到安全柱侧内(要打设的切顶排内)。
15、及时净回出的柱子打到切底排支柱一侧,形成戗柱。
16、回木垛料时,应先用锤头将木垛的木楔子打掉,净木垛松动,然后再拉出木料。
17、打设木垛时,应保证木垛四机见线,且保证木垛外边缘与梁子切顶线齐,不得超过切顶线。
18、机头机尾回“四对八架”时,要求不低于3人一组,一人观顶,另外两人净长梁放下,然后再向前按循环进尺数移动长梁,再净长梁打设牢固。
19、如机头需掐运输溜子时,应保证原有关门柱以内的要柱支设牢固,然后再净运输溜子掐掉,按要求铺设好打好机尾压柱。
在回料时,人员要保证退路畅通,及时净回出的料运出,等回完料后,及时打好关门柱子。
20、回料期间发发现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预兆,如煤壁片帮严重、顶板产生裂缝或掉渣、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明显增加、支柱载荷迅速增加、大量支柱卸载、采空区响声增大等现象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面的一切工作,立即将工作面的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待工作面压力稳定后方可由工作面两端开始进行维护,维护结束后才能恢复工作。
21、回完料后,及时在切顶排外侧打设竹质信号柱,信号柱的间距为10米一棵。
22、工作面完工后,及时补注二次液,确保支柱支撑力不低于90KN。
23、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1110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