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三3.10 过秦论 教案(第三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24.17 KB
- 文档页数:5
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对本文的评论:“《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
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
”这个评语是非常精辟的。
2.提问:贾谊是汉初最富辞彩的散文大家,而作为其代表作的《过秦论》,一定能体现贾谊作品的语言特色,从文章浩浩如江河,沛然而下的气势里,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明确:本文大量使用对偶句型,排比句法,形成一种自然流畅、明快而又错落有致的抒情节奏。
全文对偶、排比处占2/3以上,却毫不给人以堆砌呆板之感。
若干对偶组成一组排比,辗转成文,一气呵成,恰似长江大河,激起层层波澜;排比句之间,恰当运用虚词关联,犹如珠滚水溅,既闪耀着光彩,又气势贯注,雄浑有力。
总体看,这种由对偶形成的排比,有两种类型:一是运用同义或近义的词语组成排比,如第1段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吞并”之意,却无板滞之感;二是用几个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组成排比,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四句,强调秦国国力日盛、疆域日广。
3.提问:上面所谈的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如果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说,就是渲染和夸张。
贾谊在《过秦论》中,以坚实的史实为经,以艺术的渲染、夸张为纬,巧妙编织,井然有致。
你对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还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明确:文章写惠文、武、昭襄的武功,不仅用“南取”“西举”“东割”“北收”予以渲染,而且用“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予以夸张。
不这样,就不能显示秦跬一足而天下震慑的威势。
写诸侯会盟而弱秦,先列战国四公子,倍加称颂;再历数六国政治、外交、军事诸方面的人才,竟一气写出24个人名,后又列数9个诸侯国名,大有百万雄师压城城欲摧之势。
总之,贾谊用辞赋的表现手法来写这篇政论散文,是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的。
教师总结:《过秦论》这篇华章之所以能蜚声文坛,受到历代学者文人的钦敬,绝非偶然,至今仍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我们以上这三点,供大家品味文章的佳美之处,进而提高大家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10 过秦论【教学目标】1.通过熟读了解文章的脉络。
2.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识贾谊对秦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教学难点】文言知识点识记及恰当运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家作品,熟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
一、导语现在的电视连续剧中古装剧占了很大的成分。
其中有不少是以秦汉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如香港拍摄的《寻秦记》、以及内地的电视剧《秦始皇》和电影《秦颂》、《英雄》。
这些影视作品在塑造历史真实的同时也加入了导演和编剧们的艺术创造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历史。
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过秦论》却是离秦代最近的朝代汉朝的文人的作品,那么让我们穿越历史,在文字中了解秦亡的真实原因。
二、基础知识1.作家作品简介文学家。
洛阳人。
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
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
后为梁怀王太傅。
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
《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品。
2.写作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施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重大破坏。
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地。
人口锐减,商业萧条。
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
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
史载:“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
面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3.文体知识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过秦论》教案 1教学目的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
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
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
如第 2 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ft”,而第5 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ft”。
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ft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
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
其次,第 2 段还列出 20 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
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 3 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 1、2 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 3、4 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 5 段。
预习安排1.朗读课文 2—3 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殽(xiào)函膏腴(yú)合从(zò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òng)翟景之“翟”读zhá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í(名)召(shà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过秦论》教案(人教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过秦论》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
2. 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 领会文章中的对比手法,提高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鉴赏能力。
4. 理解并实践文中的道德观念和政治智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韵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时代背景介绍:介绍《过秦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解析: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 对比手法分析:分析文章中的对比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过秦论》的作者、时代背景、论证结构及对比手法。
2.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中的道德观念和政治智慧,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时代背景、论证结构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对比手法,提高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过秦论》全文。
2. 相关资料:关于《过秦论》的作者、时代背景的资料。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论证结构等。
4. 分组讨论标志:用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过秦论》的作者贾谊及其文学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课文: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韵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对比手法分析:分析文章中的对比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艺术魅力。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文章的论证结构。
2. 举例说明文章中的对比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3. 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文中道德观念和政治智慧的理解。
八、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过秦论第三课时》教学案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检查背诵。
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一、齐读第四段。
这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
二、第四段文言知识梳理瓮牖绳枢:瓮和绳,用瓮做,用绳子系,名词作动词。
(名作状的词语放在动词前)而迁徒之徒也:而,表递进。
行伍:军队,这里是戍卒队伍。
阡陌:田野。
转而攻秦:转,掉过头。
天下云集响应: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
景从:景,通假字,名作状,像影子一样。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遂,于是;并,一同;亡,使动用法。
三、教师提问:第四段从哪几个方面铺叙抗秦力量的薄弱?用文中语句说明。
这样写用意何在?学生明确:四个方面。
地位之卑微:“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才能之平庸:“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兵力之弱小:“疲弊之卒,数百之众”。
装备之低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反衬起义影响之广泛(“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和灭秦之轻易(“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与上文秦国的力量作对比,(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与陈涉以一介戍卒率众起义的情景,确是又一个强烈的对比。
是极强者与极弱者的对比,虽然“始皇既没”,但陈涉面对的仍是“余威震于殊俗”的强大秦王朝。
)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联系《陈涉世家》的话: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天下苦秦久矣。
四、第五段且夫: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
小弱:形作动。
变小变弱。
自若也:若自,像原来。
非尊于:于,比。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于,与。
行军用兵之道:道,谋略。
成败异变:异,不同。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互文见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同年而语,现在说“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区区之地:区区,形容微小。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势,国势。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本义是排列座次,这里是招致(统辖)。
过秦论(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一、导入当年,嬴政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是何等威风!那为什么秦朝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五段,听听贾谊的见解。
二、复习巩固,翻译句子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秦朝的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样。
(形容词作动词)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假使让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跟陈涉量量长短、比比大小,比量彼此的权势力量,那简直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了。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而秦国凭借狭小的地盘,发展到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势,统制八州,使本来跟自己地位相同的各国诸候都来朝见,已有一百多年了。
(使动用法)4、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此后才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把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而陈涉一人发难就使秦朝灭亡,连秦王本人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缘故呢?(被动句)三、对比论证,引出观点1、思考:在本文中,作者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活动一:探讨:作者是怎样使用对比论证方法论证自己的这一观点的?(学生先自由讨论,然后展示)①纵向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②横向对比:a秦国和九国。
b秦朝和陈涉。
c陈涉和九国之师。
(师):作者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层层对比,揭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不施仁义。
不施仁义,使力量最弱的陈涉起义军,最终却战胜了实力最强的大秦帝国,不得不令后人反思。
四、借古讽今,以史为鉴活动二:思考:1、强秦的速亡留给后人怎样的启示?学生思考,并各抒己见。
2、那么西汉初期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PPT展示社会背景,帮助学生理解)现实:西汉初年,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相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大破坏。
《过秦论》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一)运用“因声求气”的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文本的外在节奏和内在节奏。
(二)运用“文本间性”原理,以意逆志,体悟文章的“味外之致、韵外之旨”。
(三)赏析文章在“繁与简”、“大与小”方面的处理技巧,感受文章的“运斤之妙”。
二、教学方法听读——品读——析读三、教学步骤(一)介绍“因声求气”清人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评它为“雄骏宏肆”,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的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
”归纳大多数评论者的意见,主要说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气“盛”的文章。
如何才能更好地领略这篇“气盛”的文章,获得较大的审美享受呢?清人刘大櫆说:“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这里说的就是文本鉴赏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因声求气”。
“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者精神气质的外化。
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精神内质。
(二)分析文本一、二两段1.学生齐读第一段。
教师:“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该怎样读?回答这一问题前,先看看音节的特点,四字一顿,结构相同。
再看语意特征,同义叠写。
2.这一句如果要翻译,怎样表达?明确:有吞并天下之心。
教师:这里用的是“化简为繁”的写法。
3.第二段中有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吗?齐读文章,试着找出来。
(最突出的一个长句“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4.如果要用最减省的信息翻译这一句,可以怎样译?明确:六国的政治、外交、军事人才较多。
或六国人才济济。
教师:这里就读出了问题。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彬彬君子之风,纡徐优雅、中庸含蓄,表达讲究意内言外,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话到嘴边留半句。
3.10 过秦论(第三课时)教案(人教版必修3)【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
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
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
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三教时教学要点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教学内容和步骤复习检查: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附]误译举例(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过秦论》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
2.熟读课文,理解文意,把握文章说理的脉络。
3.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4.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1.在诵读和讲析中领悟作者叙事手法和说理的妙处。
2.领会“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以史鉴今。
【教学难点】1.在诵读和讲析中领悟作者叙事手法和说理的妙处。
2.领会“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以史鉴今。
【课时安排】本课预计用四课时学习。
【德育渗透】形成以史为鉴的认知观。
第一课时(文学常识、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1、作家作品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文学家。
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
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
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
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
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10卷58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代表赋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
《过秦论》,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本课所选为上篇。
载于《新书》第一卷。
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
本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2、时代背景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
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
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
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过秦论》第三课时--对比鉴秦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层层对比论证中得出秦过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的合作谈论、及“活学活用”深入理解“秦过”的深层原因。
情感与价值观:①了解“仁义不施”与“攻守之势”的得出秦过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②让学生联系古今得出“仁义”为治理国家的正确理念。
【教学重点】在对比中得出“仁义不施”的秦之过。
教学过程:【导语】通过观赏《大秦帝国统一之路》导入。
前两节课,我们已经疏理完文意,针对文中的实词、句式等基础知识做过重点的讲解,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
哪位同学来试一下。
【测一测】【温故知新】层层对比析秦过这位同学一词多义现象答得较好,【探一探】【群策群力】“过秦”即言秦之过。
作者以秦的兴亡史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手法,层层推进,水道渠成指出秦亡的原因,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共有那几组力量的对比,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我们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
明确:一是六国与秦的对比。
文章在叙述惠文、武、昭襄的业绩时,以诸侯国军队之众,谋士之多,土地之广等与其对比,并不厌其烦地列举国名、人名。
与秦抗衡的六国,地广、人多、俊才云集,且“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似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结果却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从散约败”“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样夸张的对比,足以衬托出秦国实力之强。
这第一层对比是极强者与较强者的对比,形成一个反差。
二是陈涉与秦王朝的对比。
文章叙述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与陈涉以一介戍卒率众起义的情景,是又一个鲜明的对比。
虽然“始皇既没”,但陈涉面对的仍是“余威震于殊俗”的强大秦王朝。
而陈涉,作者极写其穷困平庸,出身卑贱,才能平平,没钱没势,士卒稀少而疲弊,更无装备可言,但一旦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影响所及,“山东豪俊遂并起”,以致显赫一时的强秦亡于一朝。
这第二层对比是极强者与极弱者的对比,形成的反差较前更为强烈。
3.10 过秦论(第三课时)教案(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
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
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
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2.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进一步加强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翻译练习。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1.背诵第3自然段。
2.检查第4、5自然段的译文,着重检查容易误译的典型句子的翻泽。
[附]误译举例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然而陈涉不过是一个用破瓮遮住窗户,用绳子系住户枢(这样贫穷人家)的子弟,是甿、隶一类的(耕田)人,而且是被迁谪戍边的征夫。
(2)才能不及中人。
泽文:才能不如中等人才。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他)又是脚踏在戍卒行军的途中,又是在阡陌纵横的行途中举事。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天下人如同阴云一样集聚起来,如同回声那样应和他。
(5)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6)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7)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说明:以上译句均引自人教社《教参》,其中各有微瑕,试指正如下:(1)“瓮牖”解释如课本注释,不当“用破瓮遮住窗户”讲。
“甿”即耕田人,课本已有注解,译文中括号内字多余。
(2)“中人”,课本注“平常的人”,能够讲通,译文不必标新立异,应尽量与注释吻合。
(3)“蹑足”应取引申义,“行伍”译为“戍卒行军途中”不妥,整个译文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不达不雅。
(4)“云”译为“阴云”与原句所表达情感不一致。
(5)“自若”的“自”不是“自然”的意思,辞书注“自若”为“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6)“向时”应译出,可译为“不能赶上先前九国的土人”。
(7)“夫”即“人”,“匹”,“一个”的意思,用“一个”限制“匹夫”,没有必要。
“七庙”属借代,应在译时直接用本体事物名词“国家”。
检查方法:可采用上面办法或让学生解释有关文言词,可以让学生读某句自己的译文。
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订正或老师讲评。
继续研习新课: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
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
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人物地位出身军队数量军队素质武器状况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
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也不是因为秦国的不强大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和“”,而是因为秦“”。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之贤、“”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
2第5自然段导读:
课文“顶习提示”指出:“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如“提示”所言,“用了对比手法”。
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
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练习: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
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
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及“”;第2段的:“”、“”及“”;第3段的:“”及“”;第4段的“”。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
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
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的问话。
(3)如何评价作者关于秦灭亡的结论?
提示:①从科学性看这一结论是否严密,有无局限性?战国四君(孟尝君、平原君等)“宽厚而爱人”,但结果如何?②从“仁政”的阶级内容看有无局限性?③从作者主张的客观效果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看其是否有进步性。
[附]练习答案
1.(1)(略)
(2)余威震于殊俗;力量强大;力量;地理。
(3)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仲尼、墨翟;陶朱、猗顿;振长策而御宇内;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仁义不施。
2.(1)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余威震于殊俗。
(2)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胜;同年而语;何也。
(3)(略)
布置作业(作业指导和补充练习):
1.完成“思考和练习”题。
关于“思考和练习”第一题;这是关于如何正确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思考。
我们可从这几方面确定正确选项:(1)从选项的陈述主体和文章论述主体的一致性来判断,因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作者对评述主体的看法或主张,二者应一致。
(2)文章的材料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必须统帅材料,所以应从中心论点与材料是否统一来判断。
从本篇来说,就要看秦在攻取天下时是否施了“仁义”。
据此,教参所供答案似欠妥。
2.补充作业:
(1)对练习第三题作如下补充: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②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3)以练习第三题加点字为重点,自制文言字词卡片,积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