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预习案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使学生了解古代游园风情和文人雅集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并将其运用到文学鉴赏中。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始得西山宴游记》文本、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等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初次阅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情节和主旨。
3. 文学鉴赏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如描写、比喻等。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和感想。
4. 诗词赏析教师选取文中的相关诗词,向学生介绍其作者、背景和意境,并引导学生欣赏和鉴赏诗词的美。
5. 创作分享学生结合《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情境和主题,进行创作分享。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创意。
6. 小结和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请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始得西山宴游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通过阅读、分析和创作的过程,学生培养了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然而,在课堂上,时间安排可能不够充裕,学生的表达时间有限。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课堂实践的时间分配。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2)了解柳宗元的生平背景及文学成就;(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通过分析课文,提炼文章主题和作者观点;(3)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3)领略古人山水之乐,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2.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3.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教学难点:1. 文中生僻词语的理解;2. 文言文句式的辨析;3. 对课文内容深入剖析,提炼文章主题和作者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柳宗元及《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感知文本;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分享学习心得;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及文言文句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5. 翻译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2. 整理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查字典释义;3. 写一篇关于《始得西山宴游记》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2. 对课后作业进行批改,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在课堂上抽取学生回答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4.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读后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典型文言文句式,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特点;2. 情景创设: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绘的西山美景,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3.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4.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现代文和文言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魅力;5.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游踪和所见景物。
(2)学会文言文断句,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理解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情感表达。
(2)学会对比分析,将《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进行对比,体会其独特之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2)体会作者对山水之景的喜爱,理解其通过山水抒发内心的情感。
(3)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游踪和所见景物。
2. 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情感表达,体会其独特之处。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断句,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2. 对比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的异同,体会其独特之处。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内容、作者简介、相关山水游记等。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生平和文学成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和作者柳宗元。
2.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对西山之景的喜爱。
4. 学生合作探讨,对比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的异同,体会其独特之处。
5.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能够“宴游”于西山,探讨其内心情感。
6. 学生进行文言文断句练习,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8.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总结作者的游踪和所见景物。
9. 课后拓展,推荐学生阅读柳宗元的其他山水游记,加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游踪和所见景物。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能够对比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的异同,运用文言文断句技巧。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
(2)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2)学会通过注释、字典等工具书,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领会文章所传达的“物我相融”的哲学思想。
(3)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2.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词义的古今变化、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2. 理解并把握文章中的哲学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柳宗元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注释、字典等工具书,理解文中的难点词语。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描绘手法、结构布局等。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领会文章所传达的哲学思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子。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六、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作业中课文背诵、课后练习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测验成绩: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验,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4. 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柳宗元文风的分析和欣赏。
3. 课文中成语和典故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和记忆。
2. 柳宗元文风的分析和欣赏。
3. 课文中成语和典故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籍。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课文学习,对山水游记有一定的了解。
2. 简介本课将要学习的《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柳宗元及其文学地位。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成语典故。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柳宗元的文风特点。
2. 讲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深入讲解(20分钟)1. 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柳宗元的文风特点。
2. 通过具体例句,讲解课文中的成语和典故的运用。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对学生进行鼓励,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学习。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柳宗元文风的分析和欣赏程度。
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教案(精选5篇)高中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篇1【教学目标】1、学生自行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教师释疑,帮助学生掌握部分文言学习方法,;2、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因声求气,学生能够解读情景交融之处;3、理解文本丰富情感,体会作者寄寓山水游记中的人生万象。
【预习要求】1、了解作者生平及成就,做文字简介(200字);2、正字音,读文本:僇人恒惴栗施施而行斫榛莽焚茅茷箕踞而遨衽席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不与培塿为类颢气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与万化冥合3、解释字词:僇人梦亦同趣始更相枕以卧异之踞、席地而坐莫得其涯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缘染溪4、翻译句子:(1)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5、诵读文本,梳理内容:游诸山和游西山两类游玩,过程结果截然不同,请制表,分不同方面呈现两类游玩的不同之处;6、质疑:关于字词、文意理解方面,可提出疑问。
【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见识唐宋八大家中的“游记”。
记叙游踪或描摹物件为主要目的,且文学性强的散文作品都可以归属为游记散文。
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可谓唐宋八大家游记的标志。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
”何以“牢笼百态”?借助《始得西山宴游记》一窥其一二。
二、初读文本,识文断字。
1、请学生自读文本,注意字音、断句;2、反馈预习情况:梳理字词、疑问之处;教师补充: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乎、始)、古今延续(涯崖、缘木求鱼)重点补充:定语后置句“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引入初中所学内容“金十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马之千里者”等。
3、诵读文本,概括文意:各小组上黑板,展示概括情况,并做介绍。
或文字,或图形。
例学生表格:例学生绘图:四、再读文本,因声求气。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领会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精彩词句。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课文语句的翻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醉翁亭记》等山水游记,了解山水游记的特点。
2. 提问:同学们对山水游记有什么印象?山水游记一般描写些什么内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 要求学生圈出生僻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
2. 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 分析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提问:同学们觉得课文中的西山美景如何?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美景的感悟。
2.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内容。
2. 能够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领会作者对西山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精彩词句。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分析并欣赏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课文语句的翻译。
教学过程:六、课堂讲解(10分钟)1.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
2. 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 分析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风,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1.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美景描写对读者产生的感受。
2.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八、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西山美景。
始得西山宴游记
概述
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游历西山,记录下了所见所闻的生动场景。
文中以豪华的宴会为主线,描述了宴会上的人物和活动等情节,描绘出了场面气氛的热闹和浓郁。
大致内容
作者开始游历西山,欣赏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
之后,进入到了宴会的场景。
整个宴会充满了喜庆和热烈的气氛,来自各个地方的宾客都聚集在一起,品尝美食,畅饮美酒,尽情享受这个美好的夜晚。
细节描写
西山景色
作者在西山的游览,看到了美丽的山峰和山谷等场景。
他描绘了这些场景的美丽和壮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宴会场景
在宴会的场景中,人们都穿着华丽的服装,步入会场时,华丽的灯光和喜气洋洋的场面让人眼前一亮。
会场内充满了美食和美酒,每一道菜都是厨师们的心血之作,用心打造,令人垂涎欲滴。
同时,场上还有各种传统文化表演、舞蹈等节目,让人们感受到非常浓郁的文化气息。
人物描写
在宴会中,作者遇到了许多人物,他们来自各个地方,具有不同的职业和身份。
有大人物也有小家碧玉,他们在这个兴奋的场合中充分地放松和享受。
情感表达
作者在描述这个宴会的时候,充满了欣喜和感慨,以及对大自然和人生的崇敬。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文化和传统的尊重和赞叹,让人们感受到对这种美好的东西的珍视和关注。
总结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一篇描绘华丽宴会和美景的游记,它用诗意和浪漫来描述这个美丽的世界。
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有多么美好、多么缤纷,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想探究这个神奇的世界的更多秘密。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最新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9篇《《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为法篇一1.通过反复诵读,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解决本文的重点。
2.讨论分析写学时“概写”和“特写”的不同以及其相互关系。
3.联系现代文抒情散文的有关知识,分析体会本文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4.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结合课文分析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篇二学习重点: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意图2、概写与特写相结合的写法3、采用比照和映衬的手法描写景物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柳州”。
其山水游记的代表作品是———“永州八记”⑴《始得西山宴游记》⑴《钴姆潭记》⑴《钴姆潭西小丘记》⑴《小石潭记》⑴《袁家渴记》⑴《石渠记》⑴《石涧记》⑴《小石城山记》。
“永州八记”都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痛苦感受和激愤心情。
今天将要学到的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开始,这八记是一组文章,是一个整体,首尾呼应,它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所作。
柳宗元因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
司马是个闲职,没有具体事务,柳宗元心中抑郁,故写了永州八记,反映了自己的苦闷心情。
二、由学生朗读文章,自己翻译。
三、对照翻译,就艰难字词进行解释。
第二课时课文写法研讨一、文章题目“始得”定下了全文叙事基调,同时表露了第一次游赏的欣喜。
二、翻译课文注意以下词语“恒惴栗”中的“恒”,经常之意,我经常感到恐惧不安。
“梦亦同趣”这“趣”旨趣。
“意有所极”之“意”是想的意思。
“皆我有也”都被我游历领略了。
“因坐法华西亭”之“因”于是之意。
“始指异之”之“异”是以⑴⑴为奇,觉得不同一般。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示例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1.2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1.3学会欣赏文言文的韵味和美感。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爱好。
3.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1.2欣赏文章的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2.1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
2.2理解文章中的隐含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展示《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山水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1.2简要介绍柳宗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朗读与感知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2.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分析与讨论3.1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3.1.1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3.2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3.2.1让学生从修辞手法、句式结构等方面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4.比较阅读4.1让学生比较《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的异同。
5.拓展延伸5.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国山水文化的认识。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作业布置7.1让学生背诵《始得西山宴游记》。
7.2布置一篇关于《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学生在比较阅读环节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对中国山水文化是否有更深的认识。
3.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情感和美感,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
1.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1.3学会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柳宗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
2.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1.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1.3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的理解。
2.2课文主题思想的提炼和概括。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柳宗元,引导学生了解其生平和创作背景。
1.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柳宗元吗?谁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2.课文朗读与背诵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感情的表达。
2.3学生背诵课文,检查记忆效果。
3.课文内容分析与探讨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主题思想。
3.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关键词语。
4.文学鉴赏与拓展4.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其他山水游记的异同。
4.2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课堂小结5.2提醒学生课下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6.作业布置6.1学生课下熟读课文,巩固背诵。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和分析方法?2.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山水游记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认真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意,掌握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文意。
2. 掌握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特殊文言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2. 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重点解析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进行拓展思考。
6. 课堂小结: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分析文本、合作探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描绘西山景色表达的悠然自得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七、教学重点1. 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领会作者通过西山景色所表达的情感。
八、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九、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句子为例,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2. 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十、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3)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交流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能力;(3)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2. 欣赏课文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3. 领悟课文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感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始得西山宴游记》;2. 相关资料:关于西山的相关介绍;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游褒禅山记》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引导学生关注本课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划出关键词语和句式;(2)让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了解西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 合作交流:(1)让学生分组讨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3)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5. 写作练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感悟,写一篇短文;(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6. 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2)提出课后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始得西山宴游记》与《游褒禅山记》的异同,分析两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和风格。
2.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有关西山的作品,如诗词、散文等,进一步了解西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一、教学背景《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明代作家高启的作品,通过对旅行者游山玩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的基本内容;2.掌握一些文学修辞手法的运用;3.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意识。
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2.分析课文中的文学修辞手法;3.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和生命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意识;2.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预习1.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山的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讨论自然和生命的意义,为阅读文章做铺垫;3.分组讨论,预测课文内容并进行展示。
第二课时:阅读与理解1.学生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理解文章内容;2.分析文中的文学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3.导入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第三课时:讨论与思考1.学生展示讨论结果,互相交流和补充观点;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然和生命的意义;3.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和思考。
第四课时:分享与总结1.学生互相分享读后感和思考,进行班级讨论;2.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学生的思考意识和情感体验;3.布置下一次作业:选择一幅自然风景图片,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描述。
四、评价与反思评价指标:1.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丰富程度;2.学生对文学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3.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意识和表达能力。
反思与改进:1.加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培养;2.细化文学修辞手法的分析指导,增加难度和深度;3.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以上是《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意识。
《始得西山宴游记》预习案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人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晚年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齐名,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二、【文体介绍】
1、“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记”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碑记: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2)游记:一种描写游行见闻的文体。
(3)杂记: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文体。
(4)传记: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5)笔记:以记事为主的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
2、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袁家渴记》《石涧记》
三、【背景简介】
柳宗元是古文大家,但首先是一位政治家,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热心于政治,唐顺宗永贞元年(805),他在朝任礼部员外郎,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反对宦宫擅权,藩镇割据,主张改革朝廷的种种弊政。
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强大和顽固,永贞革新好景不长。
随着唐顺宗被迫退位,宪宗临政,革新人物便全面受到迫害。
柳宗元亦不例外,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谪居生活,进入了政治上的失意时期。
永州在今湖南零陵,唐朝时这里还属蛮荒之地,周围山环水绕,人迹罕至。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交断绝,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自称“僇人”。
心情抑郁而苦闷,因此,一有空,他便漫游山水,搜奇探胜,借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他在这时写下的一系列游记,往往在景物描写中,表现他那愤世嫉俗的心情,托意深远,为人称道。
四、【素材积累】—诗词绘山水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6、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