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鼓演奏的“收”与“放”-精品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11.89 KB
- 文档页数:6
打击乐器演奏技巧打击乐器是一种通过敲击、击打或摩擦等方式发出声音的乐器。
它们包括鼓、钹、木琴、锣等。
打击乐器在音乐表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加节奏感和音乐的层次感。
然而,要想演奏打击乐器得心应手,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帮助读者提高演奏水平。
一、鼓的演奏技巧鼓是打击乐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有着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
在演奏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手腕的运用:鼓的演奏主要依靠手腕的灵活运动。
要保持手腕的放松,用力均匀,不要过于用力或者过于轻柔。
2. 节奏的掌握:鼓的演奏需要准确地掌握节奏。
可以通过练习打击乐器的节奏练习曲来提高节奏感。
3. 音量的控制:鼓的音量可以通过力度的大小来控制。
在演奏时,可以通过调整手腕的力度来控制鼓的音量。
二、钹的演奏技巧钹是一种由两块金属片组成的打击乐器,它的音色清脆悦耳。
在演奏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手指的运用:钹的演奏主要依靠手指的运动。
要保持手指的放松,用力均匀,不要过于用力或者过于轻柔。
2. 音色的控制:钹的音色可以通过击打的位置和力度来控制。
在演奏时,可以通过调整手指的位置和力度来控制钹的音色。
3. 音量的控制:钹的音量可以通过力度的大小来控制。
在演奏时,可以通过调整手指的力度来控制钹的音量。
三、木琴的演奏技巧木琴是一种由木制琴键组成的打击乐器,它的音色明亮清脆。
在演奏木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指尖的运用:木琴的演奏主要依靠指尖的运动。
要保持指尖的放松,用力均匀,不要过于用力或者过于轻柔。
2. 音色的控制:木琴的音色可以通过击打的位置和力度来控制。
在演奏时,可以通过调整指尖的位置和力度来控制木琴的音色。
3. 音量的控制:木琴的音量可以通过力度的大小来控制。
在演奏时,可以通过调整指尖的力度来控制木琴的音量。
四、锣的演奏技巧锣是一种由金属片组成的打击乐器,它的音色浑厚有力。
在演奏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手掌的运用:锣的演奏主要依靠手掌的运动。
锣鼓表演锣鼓表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以锣和鼓为主体,配以其他打击乐器共同演奏的一种艺术形式。
锣鼓表演在中国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军事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各种庆典活动和舞台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农村,锣鼓表演是春节和其他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节目之一。
锣鼓表演的演奏乐器主要由锣、鼓以及大号、小号、嗩吶等打击乐器组成。
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演奏方式可以演奏出各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锣鼓表演的演奏技巧包括敲击、滚奏、挥打、拨打等,通过不同的演奏手法可以展现出乐曲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锣鼓表演的舞台布置通常简洁而大气,舞台中央放置着演奏者所用的乐器,周围有着色彩鲜艳的布幕和灯光效果。
演奏者通常身着传统的锣鼓表演服装,精神饱满地演奏着。
他们的演奏动作矫健而有力,充满节奏感,配合着锣鼓的声音,给观众带来震撼力极强的视听体验。
锣鼓表演的曲目丰富多样,通常分为开场、进场、打击、快板、收场等几个部分。
开场是锣鼓表演的序幕,通常演奏一些节奏明快的乐曲,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进场是锣鼓表演中重要的部分,通过锣鼓的奏响和演奏者的舞蹈动作,展现出活力四溢的场面。
打击是锣鼓表演的高潮部分,演奏者穿插演奏各种精湛的技巧,展示出锣鼓表演的艺术魅力。
快板是锣鼓表演中的亮点,通常演奏一些快节奏的曲目,以增加观众的紧张感和兴奋感。
收场是锣鼓表演的结尾部分,通常演奏一些悠扬的曲目,以平稳的节奏结束整个表演。
锣鼓表演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表演艺术。
锣鼓表演融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元素,通过艺术的手法和技巧来表达情感和展现故事。
锣鼓表演既可以独立演出,也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例如舞蹈、戏曲等,以丰富表演的层次和内容。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锣鼓表演是一种美学和审美的体验。
锣鼓的奏响和演奏者的动作相互协调,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活力和喜庆的氛围中。
观众们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会跟随着节奏手拍喝彩,与演奏者共同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大鼓的打法及鼓谱大鼓作为传统中国打击乐器之一,在民间艺术、戏曲、舞蹈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还具备极高的音乐价值。
下面我们将介绍大鼓的打法以及鼓谱。
一、大鼓的打法1. 技巧性打法大鼓是一种技巧性极强的乐器,其打法较为复杂,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1)托:手臂向上扬起,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鼓膜,使鼓膜产生凹陷,随后用力向下扯。
(2)打磕:用锤击鼓膜,产生清晰的击打声。
(3)顶板:用板子顶击鼓面,常用于落板时充当邹声。
2. 演奏技巧大鼓演奏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如:(1)手指技巧:用拇指和食指夹住鼓膜,托打产生声音;用拇指和中指夹住鼓边,制造嘶嘶声;用食指和中指夹住鼓边,制造响亮的爆音。
(2)节奏技巧:大鼓演奏的节奏性很强,需要熟练掌握。
(3)力度掌握:演奏大鼓要根据乐曲或舞蹈的要求,随时调整击打的力度。
二、大鼓的鼓谱下面我们介绍几个常见的大鼓鼓谱:1.《秧歌快板》(1)二拍:托-打磕(2)四拍:托-顶板-顶板-顶板(3)六拍:托-顶板-顶板-顶板-托-打磕(4)七拍:托-打磕-顶板-顶板-托-打磕-打磕2. 《黄土高原》(1)二拍:托-打磕(2)四拍:托-顶板-顶板-顶板(3)六拍:托-顶板-顶板-顶板-托-打磕(4)八拍:托-打磕-顶板-顶板-托-打磕-顶板-顶板(5)十二拍:托-顶板-顶板-顶板-托-打磕-顶板-顶板-托-打磕-顶板-顶板3. 《白茫茫的雪》(1)二拍:托-打磕(2)四拍:托-打磕-顶板-顶板(3)六拍:托-打磕-顶板-顶板-托-打磕(4)七拍:托-打磕-顶板-顶板-托-顶板-顶板大鼓的打法和鼓谱不同于其他乐器,不仅需要依靠练习掌握,更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探究和实践去领悟它所散发出的民间韵味和艺术价值。
民族鼓演奏的“收”与“放”作者:来源:《艺术研究》2014年第04期摘要:随着民族打击乐的快速发展,民族鼓的演奏形式多种多样,并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然而,就民族鼓的演奏而言,其力度的爆发、音色的虚实对比、轮鼓的流畅等演奏特征,却被部分演奏者过度的肢体动作、夸张的表演所取代,忽略了民族鼓演奏的手上技巧。
对于演奏者该如何适当地拿捏演奏时的度,做到收放自如?本文将从演出的曲目和演出的观赏性来分析,通过结合不同的打击乐作品来阐述民族鼓演奏的收与放,希望对大家演奏民族鼓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族鼓观赏性专业性一、民族鼓的定义与演奏方法民族鼓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鼓类的总称,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文化象征,也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之一。
民族鼓包括大堂鼓、小堂鼓、花盆鼓、五音排鼓、扁鼓、板鼓等。
而五音排鼓、扁鼓、堂鼓、花盆鼓这几种乐器打法一致,包含了相同的演奏技法。
民族鼓作为单一的无旋律音高的演奏乐器在演奏时略显单调,因此演奏家们在民族鼓的演奏方法上寻求突破,通过敲击鼓的不同的位置及采用不同的演奏方法来发出不同的声响。
民族鼓的演奏技法有许多种:边击、闷击、刮奏、滚奏、正常敲击;而敲击的位置可以是鼓心、鼓边、鼓框、鼓腔、鼓钉,也可以是鼓棒互击。
常用的符号:刮奏“■”、鼓棒互击“q”、闷击“■”、敲击鼓心“D”、鼓边“X”、边击“T”、滚奏“DL”“XL”“■”等。
二、影响民族鼓演奏收与放的两个因素在演奏民族鼓时应如何把握收与放的度呢?笔者将分为演出剧目、演出的观赏性这两个因素展开分析:1.演出曲目每个剧目所表现的内容,涵义各不相同,且在演奏乐曲及表现乐曲深层内容的要求下,需要演奏者综合全曲,整体分配乐曲的“收”与“放”,即在演奏时通过力度与情感的把握,将乐曲完整的展现给听者。
因此,这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之前先弄清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够很好的诠释作品。
以《牛斗虎》为例,这是一首山西民间广为流传的曲目,曲子描绘了动物之王老虎与牛相互打斗的场面,是一首大鼓曲目。
端午节架子鼓技巧与演奏指南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而架子鼓作为传统音乐乐器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架子鼓的演奏技巧及演奏指南在端午节期间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端午节架子鼓技巧与演奏指南。
一、端午节架子鼓的起源与意义端午节架子鼓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乐器,其起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传说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夏天是魔鬼和邪恶力量的季节,而架子鼓则被视为一种象征力量和勇气的乐器。
而在端午节期间演奏架子鼓,则被认为能够赶走邪恶,庇护家人平安。
二、端午节架子鼓的基本技巧1. 握拍法:正确的握拍法是架子鼓演奏的基础。
握拍时,应将手指自然张开,与鼓棒贴合,保持舒适的握感。
2. 打鼓姿势:演奏架子鼓时,双腿稍微分开,身体挺直。
双手分别握拍,手腕放松,手臂自然下垂。
3. 敲击鼓面:在敲击鼓面时,应力量均匀,不要过于用力。
同时要注意敲击位置,可根据不同音节的要求选择在鼓面的不同位置敲击。
三、端午节架子鼓的演奏指南1. 选曲:在端午节演奏架子鼓时,可选用一些具有节日氛围的曲目,如《龙舟赛》、《五月娘娘》等。
2. 节奏感:演奏架子鼓时,要注重节奏感。
可以通过拍脚或摇摆身体的方式,维持自然而稳定的节奏。
3. 配合合奏:在演奏架子鼓时,若与其他乐器合奏,要注意与乐队成员的默契配合,确保整个演奏过程协调一致。
四、端午节架子鼓的演奏装扮端午节作为一个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的节日,演奏架子鼓时可以根据节日氛围选择适合的演奏装扮。
可以选择穿着传统汉服或者与节日相关的鲜艳色彩的服装,以增加演奏的仪式感和喜庆氛围。
五、端午节架子鼓的乐曲推荐在端午节演奏架子鼓时,以下乐曲作为推荐曲目:1. 《龙舟赛》:以鼓点鲜明、节奏明快为特点,寓意着追逐激烈的龙舟赛。
2. 《五月娘娘》:以饱满的节奏和悠扬的旋律,讴歌了五月的美好和端午节的喜庆氛围。
六、总结端午节架子鼓技巧与演奏指南是在庆祝传统节日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熟练掌握架子鼓的基本技巧,选择适合的演奏装扮和乐曲,演奏出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架子鼓乐曲,能够更好地表达对节日的祝福和喜庆气氛。
瑶族长鼓舞弹奏方法
瑶族长鼓舞是一种传统的瑶族鼓乐演奏形式,常用于瑶族的节庆、宴会和仪式中,以激发瑶族群众的热情和士气。
下面是瑶族长鼓舞的演奏方法。
1. 鼓点设置:瑶族长鼓舞演奏通常由一组鼓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大鼓和小鼓,有时还有乐锣。
大鼓和小鼓按照行进曲的节奏进行演奏,乐锣则用于点缀和补充。
2. 初步磨合:演奏开始前,乐队成员要进行初步的磨合,确保鼓点的统一和协调。
3. 舞蹈动作:演奏时,乐队成员通常会配合瑶族传统舞蹈动作,如点头、抬腿、摆手等。
这些动作既能增添视觉效果,又能与节奏和音乐相协调。
4. 鼓点编排:瑶族长鼓舞中,鼓点的编排非常重要。
通常由一位领导者担任敲鼓手,他负责控制鼓点的起伏变化,以传递特定的情绪和节奏。
5. 节奏变化:在舞曲演奏中,鼓点的节奏会不断变化,从缓慢温和到迅猛激烈。
演奏者要根据乐队领导者的信号,及时切换节奏,以达到动感和戏剧效果。
6. 高潮部分:在演奏的高潮部分,鼓点会变得更加强烈、紧凑,同时演奏者的舞蹈动作也会更加激烈。
7. 中场休息:长鼓舞演奏通常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之间有中场休息。
演奏者会放慢节奏,并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让观众和演奏者都得以喘息。
瑶族长鼓舞弹奏方法是一门传统技艺,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这种鼓乐形式不仅凝聚了瑶族群众的情感和文化,还展示了他们的力量和团结精神。
中国龙鼓舞动作分解龙鼓舞那可是相当有看头的表演,今天就像拆盲盒一样,把它的动作给分解分解。
先来说说那起鼓的动作。
就像是唤醒一条沉睡千年的巨龙,鼓手双手握住鼓槌,高高举起,那姿势就像超级英雄举起了拯救世界的神器。
然后“啪”的一声落下,这一下就像是雷神索尔挥下了他的锤子,震得整个世界都要抖三抖。
接着是那敲鼓边的动作。
鼓手的双手像是两只灵动的小松鼠,在鼓边欢快地跳跃着。
左敲敲,右敲敲,节奏就像松鼠在树上蹦跶时的脚步声,轻快又有规律,仿佛在给巨龙挠痒痒,让它慢慢舒展身体。
再看那击鼓面中心的动作。
鼓手双臂高高抡起,整个人就像一个即将发射炮弹的大炮。
鼓槌重重砸向鼓面中心,那声音如同火山喷发,力量大得像是能把地球砸出一个大坑来。
这一下又一下的重击,就像巨龙在愤怒地咆哮,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威严。
龙鼓舞里还有那种左右交替击鼓的动作。
鼓手的双手像是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拳击比赛,左拳出击,右拳跟上,速度快得像闪电。
而鼓发出的声音就像是拳击手的出拳声,“咚咚咚”,充满了力量和节奏感,就好像巨龙在天空中左右盘旋,展示它那矫健的身姿。
还有一个动作是鼓手身体前倾,用鼓槌轻轻划过鼓面。
这个动作就像是一位优雅的画家在画布上轻轻勾勒线条。
那鼓槌与鼓面的接触声,轻柔得如同春风拂过树叶,这时候的巨龙仿佛变得温顺起来,像是在享受着人们的敬仰和抚摸。
鼓手在表演时的脚步移动也很有讲究。
那脚步就像跳着一种神秘的舞步,像是在模仿巨龙在云中漫步。
一会儿向前滑步,像是巨龙朝着猎物悄悄靠近;一会儿又向后撤步,如同巨龙遇到了什么危险,先暂避锋芒。
在龙鼓舞的高潮部分,鼓手会疯狂地击鼓,全身都像是装了弹簧一样。
双手就像两个高速运转的风火轮,根本看不清鼓槌的影子。
那声音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过,巨龙在这个时候像是彻底释放了自己的力量,要冲破云霄,震撼宇宙。
当表演接近尾声时,鼓手的动作逐渐慢下来。
就像巨龙玩累了,要慢慢回到自己的巢穴。
鼓槌轻轻落下,声音也变得越来越轻,就像巨龙的呼吸渐渐平稳,最后一切归于平静,只留下那令人回味无穷的表演。
大堂鼓《鼓威》的演奏方法与表演技巧对于民族打击乐专业学生或业余学习者而言,大堂鼓演奏属于基础中的基础,然而,因为其独奏时只需单鼓演奏,合奏时又以乐队和谐为重,主要作用为衬托低音,营造氛围,所以能持之以恒练习大堂鼓的人相对较少,能专精大堂鼓独奏,将大堂鼓的魅力全盘托出地人更是少之又少。
经过笔者的长期练习和演奏经验总结,认为能够浅析大堂鼓的演奏方法,并以较有代表性的《鼓威》举例。
因为单鼓节奏和技法较多鼓演奏而言较为单一,所以能够以一举三,通过对《鼓威》一曲打法的分析,我认为能帮助读者精进大堂鼓的演奏技法,并更好地理解民族打击乐的魅力。
一、大堂鼓与《鼓威》(一)大堂鼓概述大堂鼓,又称缸鼓,因其形状像花盆,俗称“花盆鼓”。
大堂鼓为无固定音高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大堂鼓作为鼓类乐器中体型较大的一种,在演奏方法上有很多独特之处。
大堂鼓演奏主要应用于乐队中伴奏和大堂鼓独奏。
在乐队伴奏中,大堂鼓作为低音乐器,主要为乐曲添加浓重的厚实感和低音色彩,使整个曲子浑实有力,富有层次感。
对于演奏者而言,在乐队中演奏大堂鼓,最重要的就是注意音量的调节,一定要符合曲子段落的强弱和节奏,并注意配合指挥以免造成节奏或音量上的错误:在不该突出大堂鼓音色的时候突出,该突出大堂鼓音色未能表现出来。
总体来说,在乐队演奏中,大堂鼓作为伴奏乐器,使用的多是较为简单的打击乐技法和手法,并不能体现出大堂鼓本身的鲜明特点。
在独奏中,由于大堂鼓演奏一般采用单鼓进行演奏,所以相比排鼓之类的多鼓演奏,需要更加地突出单鼓上音色,音量,快慢的区别。
由于是使用单鼓进行演奏而没有其他鼓进行伴奏,且在民族打击乐演奏时并不需要麦克风进行声音上的调整。
所以对演奏者力度和打击清晰度的要求也比演奏其他民族打击乐乐器时相对要高。
另外由于大堂鼓鼓面较大,鼓面弹性中部相对较弱,所以对演奏者对力度和鼓槌控制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二)《鼓威》概述《鼓威》是一首著名的大堂独奏鼓曲目,由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王以東老师创作。
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起拍与收拍
在民族室内乐演奏中,起拍与收拍是非常重要的节拍要素。
起拍和收拍指的是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所感知到的音乐节奏的起点和终点,它们是音乐节奏的基础,是整个乐曲的基础骨架。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民族室内乐演奏中的起拍与收拍。
起拍是指音乐节奏开始的地方,通常是一个小节(以四分之一拍为例)的第一个音符所在的位置。
在演奏前,乐队的指挥或主奏者会先敲击一下指挥棒或者弹奏一个音符,这个动作就叫做起拍。
起拍的时间一般是在乐曲的开头,起到引导演奏的作用,使演奏者们能够准确把握节奏。
在起拍之后,演奏者们就开始按照乐谱上的音符进行演奏。
每个小节一般包含四分之一拍、八分之一拍等等不同的节奏单位。
演奏者们需要根据乐谱中每个小节的音符数目来确定演奏的速度和节奏,这样才能够保持整个乐曲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演奏者们需要准确把握起拍和收拍的时间,以确保整个演奏过程的流畅和准确。
它们是乐曲中稳定的节奏要素,也是团队合作的基础。
如果一个演奏者在起拍和收拍的时机上出现偏差,将会打乱整个乐队的节奏,影响演奏的效果。
为了提高起拍和收拍的准确性,演奏者们通常会通过听、看、感受乐谱上的节奏和指挥者的动作来协调起拍和收拍的时间。
他们需要密切配合,互相协作,以确保乐曲的演奏效果更加出色。
欣赏课《丰收锣鼓》古丈县红石林镇九年制学校石群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聆听音乐,体会人们喜庆丰收的欢腾场面和喜悦之情。
2、认知目标:聆听音乐,知道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和音乐表现的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
3、能力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能听辨主奏乐器的音色,并能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
并通过聆听音乐,体会人们喜庆丰收的欢腾场面,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民族打击乐器表现欢腾场面,喜悦之情。
教学设想:这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
乐曲吸取了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素材,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
所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容和乐器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教学版本:人教版教学年级:七年级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师:同学们,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声,我们的音乐课开始了。
那刚才这段音乐带给你什么感受?你知道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吗?在民族乐器里属哪类乐器吗?生:......2、引入民族乐器知识师:对,你们还知道哪些民族乐器呢?生:二胡、高胡、钹、唢呐、琵琶、笛子、箫......3、民族乐器分类师:这么多民族乐器,谁能为他们分类呢?中国民族乐器分类:吹管乐器如:笛子、箫、唢呐等弹拨乐器如:琵琶、古琴、筝等打击乐器如:堂鼓、大小锣、钹等拉弦乐器如:二胡、京胡、高胡等4、认识以下几种乐器并听辨其音色(笛子、堂鼓、唢呐、扬琴、琵琶、二胡、云锣、)二、讲授新课<一>初步感受音乐《丰收锣鼓》师:看来同学们有一定的课外音乐知识,一下子说出这么多的民族乐器。
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听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哪些乐器?1、播放引子部分音乐,学生聆听并回答。
师:刚才你们听到的就是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合奏的乐曲《丰收锣鼓》的引子部分。
现在我们简单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及乐曲《丰收锣鼓》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是以中国民族乐器作为资源进行整合的.借鉴西洋乐队的编制而逐步形成的.乐队人员配置大致可分为大型编制(60—80人)、中型编制(40人左右)、小型编制(20人左右)三种乐队规模.《丰收锣鼓》由彭修文、蔡惠泉编曲于1972年。
瑶族长鼓舞弹奏方法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瑶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瑶族长鼓舞以其独特的音乐节奏和高亢激昂的表现形式,在民族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介绍瑶族长鼓舞的演奏方法。
瑶族长鼓舞的演奏主要通过长鼓完成,长鼓是瑶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长鼓的制作采用特殊的工艺,鼓面是由牛皮或羊皮制成,鼓身一般由木料或竹子制成,以蜡染或彩绘的方式进行装饰。
长鼓的大小和形状因地域和演奏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都呈圆筒形。
在演奏长鼓舞时,演奏者习惯将长鼓演奏在胸前,用手腕击打鼓面,呈现出激烈而独特的节奏。
在长鼓舞的演奏中,除了长鼓以外,还常常结合其他乐器,如铜锣、木鱼、芦笙等。
演奏者根据舞蹈的内容和情感需求,灵活运用各种乐器,使音乐更加生动丰富。
瑶族长鼓舞的演奏技巧主要体现在节奏和音调的掌握上。
瑶族长鼓的音调分为上音、中音和下音,演奏者要根据舞蹈内容和情感需求的不同,巧妙运用不同的音调。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通过轻重短长的鼓点,打击鼓面的不同位置,使音乐呈现出丰富多变的节奏和层次感。
此外,瑶族长鼓舞的演奏方法还体现在演奏者的身体语言上。
演奏者不仅要掌握演奏技巧,还要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表情,与舞蹈者和观众进行情感共鸣。
演奏者通过挥动手臂、抬腿、转身等动作,与舞蹈者相互配合,展示出瑶族长鼓舞独特的舞蹈形式。
瑶族长鼓舞是一种团体表演形式,演奏者需要与舞蹈者和观众紧密配合,共同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氛围。
在演奏长鼓舞时,演奏者要尽可能地提高演奏技巧的稳定性和统一性,以确保整个表演的流畅度和连贯性。
总的来说,瑶族长鼓舞的演奏方法主要包括长鼓的制作、演奏者的技巧、乐器的协同和舞蹈者的配合。
演奏者通过巧妙的手腕运动和节奏掌握,使长鼓呈现出独特的音乐魅力。
瑶族长鼓舞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表达方式,不仅仅是音乐的传承和表演,更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瑶族人民对生活热爱和追求的精神寄托。
民族鼓演奏的“收”与“放”
一、民族鼓的定义与演奏方法民族鼓是具有中华民族特
色的鼓类的总称,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文化象征,也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之一。
民族鼓包括大堂鼓、小堂鼓、花盆鼓、五音排鼓、扁鼓、板鼓等。
而五音排鼓、扁鼓、堂鼓、花盆鼓这几种乐器打法一致,包含了相同的演奏技法。
民族鼓作为单一的无旋律音高的演奏乐器在演奏时略显单调,因此演奏家们在民族鼓的演奏方法上寻求突破,通过敲击鼓的不同的位置及采用不同的演奏方法来发出不同的声响。
民族鼓的演奏技法有许多种:边击、闷击、刮奏、滚奏、正常敲击; 而敲击的位置可以是鼓心、鼓边、鼓框、鼓腔、鼓钉,也可以是鼓棒互击。
常用的符号:刮奏“■”、鼓棒互击“ q”、闷击
“■”、敲击鼓心“ D”、鼓边“ X”、边击“ T”、滚奏DL”等。
影响民族鼓演奏收与放的两个因素
在演奏民族鼓时应如何把握收与放的度呢?笔者将分为演
出剧目、演出的观赏性这两个因素展开分析:
1. 演出曲目
每个剧目所表现的内容,涵义各不相同,且在演奏乐曲及表
现乐曲深层内容的要求下,需要演奏者综合全曲,整体分配
乐曲的“收”与“放”,即在演奏时通过力度与情感的把
握,将乐曲完整的展现给听者。
因此,这要求演奏者在演奏
之前先弄清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够很好的诠释作品。
以《牛斗虎》为例,这是一首山西民间广为流传的曲目,曲子描绘了动物之王老虎与牛相互打斗的场面,是一首大鼓曲目。
一个演奏者模仿“牛”演奏大鼓1 声部,另一个演奏者模仿“老虎”演奏大鼓2 声部,曲子从缓慢的节奏开始逐渐加快,在两个声部节奏对位时演奏者分别模拟牛和老虎走路的模样; 而当牛和老虎相遇时要如何将牛面对凶狠无比的老虎并无所畏惧地与之展开搏斗这一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对演奏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演奏这首曲子,演奏者要“放”开演奏,除了将谱子里的音符演奏出来,还要各自精心设计相应的动作,夸张的面部表情,将这出剧完美地表演出来。
《老鼠娶亲》是绛州乐团根据缙云的一个民间传说创作的打击乐剧目,借着老鼠娶亲的故事描绘了中国传统婚嫁的过程:媒婆做媒、迎娶新娘、拜堂成亲等热闹场面。
这是首打击乐重奏作品,由五音排鼓、堂鼓、木鱼、三音锣、水镲、拍板、小镲、碰铃、更锣组成。
曲子由木鱼的滚奏节奏开始,在一声更锣之后,主奏乐器五音排鼓加入演奏。
对于相对缓慢的节奏而言,演奏者可以“收”着演奏,注意呼吸的运用及抬槌的松紧度,在这首曲子休止的时候演奏者夸张的“收”的动作让曲子戛然而止,生动地刻画了老鼠警惕而胆小的形象。
而到曲子快速部分(谱例1),所有乐器一起加入衬托主奏乐器,此时演奏五音排鼓应该活泼地、热烈地; 堂鼓演奏者则运用双击、立着鼓棒
演奏等稍微夸张的肢体动作来演绎伴奏节奏型,通过“放”的演奏方式把老鼠娶亲的喜悦和热闹场面表现出来。
为了深化这部剧的角色,演奏者可以穿着老鼠样式的服装来演奏。
[ 谱例1]
2. 演出的观赏性
面对不同的观看对象,不同的表演形式,民族鼓演奏者收与放的程度也不相同。
此处的“收”与“放”,则更多是技法之外,更侧重于表演性的,动作上与舞台表现层面的“收”、“放”。
舞台表现的“收放”与技法层面的“收放”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一个完备的整体,共同完成演奏者的音乐表现。
例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所面对的观众是中国十几亿同胞及海外侨胞,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层次背景,不同的审美观念,因而要求演奏者的表演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演奏时就要尽量地“放”开演奏。
红撄束打击乐团的一首《中国龙》便很快地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这是一支女子打击乐团,她们扎实的功底,整齐划一的动作,错落有致的编排,民族风格的服饰,震撼的音乐背景无不让她们成为瞩目对象。
而台湾朱宗庆打击乐团新编排的打击乐协奏曲《木兰》在国内乃至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这部作品是根据中国传统故事《花木兰》改编,将打击乐和京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充满了趣味性和创意性。
该曲塑造的两个木兰形象深入人心,而饰演打击乐版木兰的演奏者在演奏时恰当地拿捏了
“收”与“放”的度,成功地将观众的情绪带入到剧目中。
而对于《滚核桃》这种既专业又不失观赏性的曲目,通常在综合性高校校园晚会上上演,演奏者则可以适当地加些动作“放”开演奏。
曲子是由八面扁鼓和一个拍板组合(谱例2)。
拍板在曲子中的角色相当于一个指挥,掌握着全曲的基本节奏和速度。
曲子一开始就是由八位演奏者齐奏一个滚奏型节奏,而后每人轮流敲击鼓边滚奏,在敲击时演奏者需要配合惦脚尖、抡手臂、甩头等动作将节奏型传递给下一位演奏者,由慢到快两个轮回后结束在齐奏滚奏上。
在拍板起两拍节奏以后,全体演奏者做着整齐的动作:身体跟着律动扭动,手握鼓棒画圈,眼睛望向手的方向。
曲子中段是慢起渐快的节奏型,演奏者融入舞蹈动作来敲击鼓边的不同位置,并用鼓棒互击的渐快方式将曲子推向高潮。
曲子中演奏者强弱和快慢的对比,不同的肢体动作,不同的敲击位置将农民核桃大丰收时在屋顶晾晒核桃,核桃相继滚落在地的场景表现得惟妙惟肖。
[ 谱例2]
三、“收”与“放”的专业性随着打击乐专业、演奏的逐渐普及,以及听众欣赏能力的提升,如今对于打击乐的演奏有了更高的要求。
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会演出或者打击乐比赛,就要求演奏者选择更注重内涵的演奏方式,演奏者应该更多地“收住情感”,注重内心情绪、手腕手臂的分工、音色、力度等音乐元素; 同时也要求演奏者对音量上的“收”与“放”进行
细致控制,细致入微的表现乐曲。
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副教授罗天琪创作的《云之南》是一首民族打击乐重奏曲,这首曲子常被作为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音乐会的曲目。
主奏声部是由五音排鼓及大军鼓组成,演奏者采用民族鼓棒,大军鼓鼓棒及用手拍的方式演奏; 伴奏声部由堂鼓、?锣、大鼓、海锣组成,通过变换鼓槌、手拍的方式来制造不同的音响效果。
曲子中
4/4,3/4,2/4,3/8 ,5/8 ,6/8 ,12/8 不同的节拍变换,三连音、四连音、五连音、八连音的交错出现,这便要求演奏者的节奏要十分精准,成功地变换拍子的同时将每个音符,每个力度,每个音乐表情表现出来。
因此,对于专业性的曲目演奏就要求演奏者要摈除过多的花哨动作和华丽的服装,将演奏重点“收”在每个音的发力、音色及曲子的整体完成上。
例如,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民族鼓组别的规定曲目《鼓上飞舞》是一首高难度的五音排鼓作品,首先要求演奏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左右手独立地演奏各自的节奏型; 其次在确保力度均匀分配,音色平衡且不错音的情况下将曲子演绎得流畅动人。
曲子一开始的7 小节包含了单倚音、双倚音、滚奏、轮鼓滚奏等节奏型,演奏者应注意呼吸的调整及每个音落下的力度,在第三小节结束后深呼吸的同时将双手抬起放松,为第四小节的演奏做准备。
第八小节开始,右手单手敲击八分音符,在确保每个音独立的情况下渐强而后减弱成为伴奏音型。
而在曲子的高潮段落也是点题段落,演奏者快速交替双手来演奏三连
音的节奏型,并在不同的鼓上轮流演奏,由于速度极快且双手交替演奏,因此给人一种鼓上飞舞的感觉。
此时,演奏者应当注重手臂带动手腕发力,在交替时手腕要灵活地转动,每个音的落点平均,轮奏时。
结语
民族鼓演奏者在演奏不同风格的曲目、面对不同观众、不同的演出场合时应该有不同的演奏处理。
“收”时更强调演奏者演奏每个音时敲击的落点、力度、音色饱满度、节奏的复杂变化及内心的情感表达。
“放”时演奏者可以释放强大的气势和力度、既定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
因此,对于民族鼓演奏者而言,要做到演奏时的收放自如就该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掌握演奏技巧、读懂每份谱子并配上丰富的肢体动作和相应的面部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