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2014)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白癜风诊疗共识(2014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本指南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订的白癜风治疗共识(2009版)为基础,经色素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白癜风研究中心部分专家及国内相关专家讨论制定。
参加起草及讨论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傅雯雯、高天文、何黎、贾虹、李恒进、李铁男、李珊山、卢忠、鲁严、李春英、李强、刘清、马东来、乔树芳、秦万章、宋智琦、孙越、宋秀祖、涂彩霞、温海、王玮蓁、许爱娥、项蕾红、张学军、张建中、郑志忠、赵广、朱光斗。
白癜风治疗目的是控制皮损发展,促进白斑复色。
一、选择治疗方法时主要考虑因素:1.病期:分进展期和稳定期。
进展期判定参考白癜风疾病活动度评分(VIDA)积分、同形反应、Wood灯。
①VIDA积分:近6周内出现新皮损或原皮损扩大(+4分),近3个月出现新皮损或原皮损扩大(+3分),近6个月出现新皮损或原皮损扩大(+2分);近1年出现新皮损或原皮损扩大(+1分);至少稳定1年(0分);至少稳定1年且有自发色素再生(-1分)。
总分>1分即为进展期,≥4分为快速进展期;②同形反应:皮肤损伤1年内局部出现白斑。
损伤包括物理性(创伤、切割伤、抓伤)、机械性摩擦、化学性/热灼伤、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或刺激性反应(接种疫苗、纹身等)、慢性压力、炎症性皮肤病、治疗性(放射治疗、光疗)。
白斑发生于持续的压力或摩擦部位,或者是衣物,饰品的慢性摩擦部位,形状特殊,明显由损伤诱发;③Wood灯:皮损颜色呈灰白色,边界欠清,wood灯下皮损面积大于目测面积,提示是进展期。
皮损颜色是白色,边界清,wood灯下皮损面积≤目测面积,提示是稳定期。
以上3条符合任何一条即可考虑病情进展;④可同时参考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简称皮肤CT)和皮肤镜的图像改变,辅以诊断。
2.白斑面积(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1%):1级为轻度,<l%;2级为中度,l%~5%;3级为中重度,6%~50%;4级为重度,>50%。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解读《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权威性指南,旨在为银屑病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疗指导和建议。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银屑病及其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银屑病的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由免疫系统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环境因素如感染、药物、饮酒、吸烟等也可能对银屑病的发病和加重产生影响。
银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同时伴有瘙痒、灼热或刺痛感。
根据《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银屑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光疗和洗浴治疗等。
其中,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
外用药物主要有激素类药物、维生素D3衍生物、维A酸类药物等,口服药物则包括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等。
光疗主要采用紫外线照射,有助于减轻银屑病的症状,而洗浴治疗则可以软化鳞屑、缓解瘙痒。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建议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部位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还强调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如避免饮酒、吸烟、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等,有助于预防银屑病的发病和加重。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为银屑病患者提供了科学的诊疗指导,患者及家属应当了解银屑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轻病情、延缓复发。
患者还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引言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的红色斑块和脱屑。
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发展,其治疗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ists,BAD)为此发布了一份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银屑病治疗的最佳实践建议。
本文将对这份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的相关知识。
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2014版)一、外用药治疗皮损<体表面积3%的限局型银屑病,可单独采取外用药治疗;对于严重、受累面积大者,除外用药外,还可联合物理疗法和系统治疗。
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他扎罗汀联合和序贯疗法常为临床一线治疗。
替换疗法即一种外用药使用一段时间,在其出现不良反应之前换用另一种药;如先用超强效糖皮质激素,炎症改善后再换用低级别的糖皮质激素,可避免快速耐受。
注意事项:急性期应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外用药物,稳定期和消退期可应用作用较强的药物,且从低浓度开始;同时加强润肤剂的应用,可减少局部刺激症状和药物用量。
二、物理疗法窄谱UVB主要波长为311 nm,目前已成为治疗银屑病的主要物理疗法。
窄谱UVB的有效性与光化学疗法(PUVA)的早期阶段相同,但缓解期较短。
窄谱UVB可单独使用,亦可与其他外用制剂或内用药联合应用。
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每周照射3-4次,有效率可达80%左右。
PUVA主要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包括泛发性斑块状、红皮病性和脓疱性银屑病。
注意:长期应用PUVA可致皮肤老化、色素沉着和皮肤癌;有增加白内障的危险性。
三、系统治疗一线药物包括甲氨蝶呤(MTX)、环孢素、维A酸类;二线药物包括硫唑嘌呤、羟基脲、来氟米特、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抗生素。
1.MTX:主要用于红皮病性、关节病性、急性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及严重影响功能的手掌和足跖、广泛性斑块状银屑病。
可以每周单次或分3次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用药4-12周临床显效,16周后60%患者PASI评分下降75%。
起始剂量5-10 mg/周;平均剂量10-15 mg/周;随着皮损改善,逐渐减量,每4周减2.5 mg;老年人初始剂量2.5-5 mg/周(不超过30 mg);剂量必须根据个体来决定;必须进行血液学监测,每周应用1次MTX,24 h后服用叶酸5 mg,之后每日1次,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可降低不良反应。
2.环孢素:对银屑病有确切的疗效。
中国银屑病诊疗调研报告中国银屑病(psoriasis)诊疗调研报告一、引言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红斑、鳞屑、瘙痒等症状。
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国家,银屑病的患病率也相对较高。
本报告旨在调研中国银屑病的诊疗情况,为改善相关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000份,包括30个省市自治区的医院、诊所以及研究机构。
问卷内容包括诊疗设备、医护人员素质、治疗方法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诊疗设备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疗机构的诊疗设备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照射设备和实验室设备。
仅有少数医院具备较好的设备条件。
2.医护人员素质多数医生对银屑病诊疗较为了解,但在具体操作方面存在差异。
部分医生在用药选择、疗程规划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此外,由于银屑病属于慢性疾病,缺乏医生的专业指导和关注,导致很多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
3.治疗方法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主要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如外用药、光疗等。
而针对严重病例的内服药物治疗比例较低,缺乏规范的治疗方案。
此外,部分医生对患者心理辅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患者在面对疾病时面临困惑和抑郁。
四、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加强诊疗设备的投入,提高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引进先进的照射设备和实验室设备,提高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2.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生对银屑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加强专业指导和关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3.加强银屑病的研究工作,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推动新治疗方法的研发和应用,在内服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方面做出创新。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减少对患者的歧视,让更多人了解银屑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五、结论当前中国银屑病的诊疗情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相关设备、医护人员培训以及研究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银屑病的整体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24红皮病型银屑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红皮病型银屑病(EP)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银屑病亚型,约占银屑病的1%-2%。
EP好发于斑块状银屑病和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人群。
近年来,随着对EP发病机制了解的不断深入,其诊疗手段发生了显著变化,多种生物制剂已在日本获批EP的适应证,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共识在参考国内外银屑病最新共识及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EP的诊疗现状,对E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01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EP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种因素均可能诱发或加重EP o银屑病治疗不规范,特别是长期大面积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或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且不规则停药或减量方法不当是EP最常见的诱因;部分EP可由其他类型的银屑病演变而来。
感染、某些特定药物(如B受体阻滞剂、锂剂抗疟药、非苗体抗炎药、四环素类抗生素、安非他酮等)、妊娠、精神情绪等也可诱发EP oEP的遗传和免疫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研究显示,中国EP患者普遍存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1.A)2种H1.A-C和H1.A-DRBI基因变异。
目前认为白细胞介素(I1.)-23和Thl7细胞在免疫学机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也可能同时涉及Thl和Th2炎症通路。
02临床表现EP是银屑病中较为严重的亚型之一,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和大量糠状脱屑,常伴有畏寒、发热、乏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根据EP病情转归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病程呈急性进展,大多呈现周期性复发-缓解模式;另一种病情逐渐趋于稳定,系统症状相对较轻。
EP易存在甲受累,表现为油滴状甲、甲增厚或甲分离、点状凹陷等。
约14%的EP患者存在眼部受累,包括结膜水肿、睑外翻、眼睑肿胀、闭合不全、前葡萄膜炎、角膜溃疡等眼部病变。
除皮肤表现外,EP还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异常、继发感染等。
部分EP患者还可出现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和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脂肪泻等消化道症状。
银屑病治疗方案评分标准
1.引言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皮肤红斑、鳞屑和瘙痒等症状。
治疗银屑病需要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
个体差异,因此制定科学评分标准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评分标准
2.1 难度评分
难度评分是评估银屑病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可根据以下
指标进行评估:
局部病变范围(轻度、中度、重度)
病变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2.2 症状评分
有效评估银屑病的症状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以下
是常用的症状评分指标:
皮肤红斑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皮肤鳞屑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皮肤瘙痒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2.3 治疗方案评分
对于每个患者,根据其病情和症状评分,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评分,以帮助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
方案评分指标:
外用药物治疗评分
内服药物治疗评分
光疗治疗评分
免疫调节剂治疗评分
外科手术治疗评分
3.应用与总结
评分标准的应用可以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银屑病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以上是关于银屑病治疗方案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专家共识】皮肤科分会银屑病中医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在复习了《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2013 年版)》、《中成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专家共识(2014)》、《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2014 年)》基础之上,查阅大量资料后,经过专家们反复讨论,形成了2017 版银屑病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本共识的目的在于规范中医治疗银屑病的诊疗行为。
银屑病为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
本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缠绵难愈,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银屑病临床分4 种类型,包括寻常型、红皮病型、脓疱型和关节病型,其中以寻常型最常见,占全部患者的97%以上,寻常型银屑病又分为进行期、静止期和退行期3 期。
古代文献记载有“松皮癣”、“干癣”、“蛇虱”、“白壳疮”等病名。
现相当于“白疕”。
中医认为本病总由营血亏虚,血热内蕴,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成。
初起多为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阻于肌肤;或机体蕴热偏盛,或性情急躁;或外邪入里化热,或恣食辛辣肥甘及荤腥发物,伤及脾胃,郁而化热,内外之邪相合,蕴于血分,血热生风而发。
病久耗伤营血,阴血亏虚,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或加之素体虚弱,病程日久,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经脉阻塞,气血瘀结,肌肤失养而反复不愈;或热蕴日久,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或流窜关节,闭阻经络,或热毒炽盛,气血两燔而发。
1 治疗原则以中医辨证论治、内外治结合为原则。
进行期以清热凉血为主,静止期、退行期以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主。
2 治疗方法银屑病中医治疗方法众多,临床需根据皮损特征及病程变化,并结合患者体质、伴随症状及舌脉,辨证选用适宜的内外治方法。
2.1 辨证论治2.1.1 血热证(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证候:皮疹多呈点滴状,发展迅速,颜色鲜红,层层鳞屑,瘙痒剧烈,抓之有点状出血。
新的皮疹不断增多或者迅速扩大。
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可见乳蛾,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2008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在循证医学原则的指导下制定本治疗指南,力求规范银屑病的治疗,并将不断地根据临床研究的依据加以修改和完善。
参加本指南制定的专家:郑志忠、冯捷、杨雪琴、顾军、刘晓明、方栩、郑敏、潘祥龙、孙青。
一、发病率与欧美等国家l%~2%的患病率相比,中国银屑病的患病率较低,为0.123%(1982年)。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较大,故银屑病患者绝对数较多,且正在逐年增加。
二、严重程度的分类在给银屑病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前,临床医师需要对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一个简单界定银屑病严重程度的方法称为十分规则:即体表受累面积(BSA)>10%(10个手掌的面积)或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lO或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10即为重度银屑病。
BSA<3%为轻度,3%~10%为中度。
还要考虑皮损范围、部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诸多因素。
三、治疗原则银屑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延缓向全身发展的进程,减轻红斑、鳞屑、局部斑片增厚等症状,稳定病情,避免复发,尽量避免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沟通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单一疗法效果不明显时,应给予联合、轮换或序贯治疗。
遵循以下治疗原则:①正规:强调使用目前皮肤科学界公认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②安全:各种治疗方法均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为首要,不能为追求近期疗效而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应使患者在无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长期应用对其健康有害的方法。
③个体化: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全面考虑银屑病患者的病情、需求、耐受度、经济承受能力、既往治疗史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合理地选择制定治疗方案。
各型银屑病的治疗方案:①轻度银屑病:外用药治疗为主,可考虑光疗,必要时内用药治疗,但是必须考虑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
②中重度银屑病:紫外线、光化学疗法、甲氨蝶呤、环孢素、维A 酸类、生物制剂、联合治疗。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简版)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无传染性,治疗困难,常罹患终身。
一、流行病学银屑病患病率在世界各地有显著差异。
欧美患病率为1%〜3% [ 1-2 ];我国1984年报告银屑病患病率为0.123% [3],2008年调查6个城市患病率为0.47% ,依此推算,中国银屑病患者约在600万以上[4]。
银屑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无性别差异。
30%的患者有家族史,多数患者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
二、诊疗现状典型皮损易于诊断。
若医生对疾病理解不全面或对临床体征缺乏综合分析能力,易造成误诊。
银屑病的治疗以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为主。
三、本次指南的编写背景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在〈〈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2008版)》和〈〈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2014版)》的基础上[5-6 ],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并结合我国国情,邀请西医和中医领域权威专家组成指南编写委员会,制定出包括中医药治疗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指导我国银屑病诊疗行为。
四、本指南的适用范围及有关声明本指南供皮肤科医生及其他涉及银屑病诊疗的医生使用。
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纳入当前有循证医学证据的银屑病诊疗信息,但因取舍标准难以完全统一,指南仍有不尽人意之处。
我们鼓励读者学习该指南发布后出现的新知识。
五、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西医认为病因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通过以T淋巴细胞介导为主、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反应,引起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关节滑膜细胞与软骨细胞炎症发生。
中医认为本病多属血分热毒炽盛,营血亏耗,瘀血阻滞,化燥生风,肌肤失养。
六、银屑病的诊断、分型与分期西医诊断主要依据皮疹特点(包括皮疹形态、境界和分布等)和病史(包括发病情况、演变及消长规律、伴随症状和治疗反应等),结合既往史和家族史,必要时可借助组织病理和影像学技术(如皮肤镜等)明确诊断。
㊃共识解读㊃[收稿日期]2020-05-29;[修回日期]2020-08-15[基金项目]河北医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8-88);河北省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K C J S Z 2020048)[作者简介]张玉丽(1988-),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银屑病诊治研究㊂*通信作者㊂E -m a i l :z g q810328@s i n a .c o m ‘中国银屑病生物治疗专家共识(2019)“解读张玉丽1,雷明君2,张晓光3,张国强1*(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河北石家庄050031;2.河北省中医院皮肤科,河北石家庄050017;3.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 自生物制剂(依那西普)于2004年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 o o da n dD r u g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F D A )批准用于治疗中㊁重度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生物制剂因其优越的疗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重症㊁难治以及特殊类型银屑病㊂为使生物制剂能合理㊁安全㊁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制定一个详细的共识非常重要㊂本文通过对‘中国银屑病生物治疗专家共识(2019)“解读,为临床医师采用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提供帮助㊂[关键词] 银屑病;生物制剂;专家共识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7-3205.2020.08.001 [中图分类号] R 75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3205(2020)08-0869-04银屑病(ps o r i a s i s )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㊁复发性㊁炎症性㊁系统性疾病㊂2008年我国六省市流行病学调查银屑病患病率为0.47%[1],结合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银屑病的患病人群约为600多万㊂银屑病是不可治愈性疾病,其治疗目的以控制症状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2]㊂目前可使用的治疗药物及方法甚多,但调查显示,银屑病患者对现有的治疗方案有效性不太满意,且患者使用药物的依从性很差㊂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的生物制剂被研制出来,并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特别是基于我国人群结核病和乙型肝炎患病率较高的现实,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㊁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我国银屑病诊疗领域的部分专家,经过反复讨论和商榷,形成了‘中国银屑病生物治疗专家共识(2019)“[3](以下简称共识)㊂该共识的突出之处在于:①以临床应用需求为出发;②严谨规范㊁内容详尽㊁结合实际㊁注重细节;③融汇了多个国际上已发表的生物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银屑病生物治疗真实的研究数据,同时结合专家个人临床经验,对指导生物制剂的规范使用有很强操作性㊂1 共识要点1.1 涵盖的生物制剂范围 涵盖了该共识编写前国内已上市并被批准用于银屑病临床治疗的全部生物制剂,包括①肿瘤坏死因子α(t u m o rn e c r o s i sf a c t o r -α,T N F -α)抑制剂:依那西普(e t a n e r c e pt )㊁英夫利西单抗(i n f l i x i m a b )㊁阿达木单抗(a d a l i m u m a b );②白细胞介素12/23(i n t e r l e u k i n -12/23,I L -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u s t e k i n u m a b );③白细胞介素17A (i n t e r l e u k i n -17A ,I L -17A )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s e c u k i n u m a b)㊂1.2 相关的定义 生物制剂是指通过阻断银屑病炎症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或其受体发挥治疗作用的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或融合蛋白[4]㊂银屑病的严重程度:主要通过体表受累面积(b o d y su r f a c e a r e a ,B S A ),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 s o r i a s i s a r e aa n ds e v e r i t y in d e x ,P A S I )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 e r m a t o l o g y l i f e q u a l i t yi n d e x ,D L Q I )进行评估㊂P A S I 不仅考虑到B S A ,而且还考虑了红斑㊁鳞屑的强度和斑块的厚度,最终从0分(无疾病)至72分(最大疾病严重度),是一种更具体的量化P A S I 的方法㊂现常作为评估银屑病严重程度和观察生物制剂疗效的工具应用于临床㊂1.3 涵盖内容 共识涵盖内容广泛,除了针对各种系统应用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治疗原则给予详细的阐述之外,还讨论了系统应用生物制剂治疗㊃968㊃第41卷第8期2020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 H E B E I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 .41 N o .8A u g. 2020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的疗效与安全性㊁患者使用前的筛查与使用中的监测㊁特殊人群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常遇见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等,对于临床使用给予更细化的指导建议,对于生物制剂规范化使用及患者安全性提供了保障㊂1.4 生物治疗的应用原则 共识详细介绍了我国批准的这5种生物制剂治疗的适应证,即成人中㊁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仅英夫利西单抗被批准可应用于关节病型银屑病㊂共识新增了生物制剂治疗的适用条件,即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或带来重大健康风险时可考虑生物制剂㊂对于超适应证应用包括泛发性脓疱型和红皮病型银屑病等可根据临床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使用㊂采用生物制剂治疗前,除考虑患者皮损情况以及是否伴有关节受累㊁其他系统受累情况外,还需对患者的健康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从药物使用的安全性考虑生物制剂的选择㊂同时还要兼顾患者的治疗期望㊁依从性㊁年龄㊁体重等因素,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选择疗效更高的生物制剂㊂采用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需要对疗效进行持续评估㊂由于生物制剂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因此该共识提出生物制剂疗效应以皮损完全清除或P A S I 90㊁研究者总体评分(i n v e s t i ga t o r 's g l ob a l a s s e s s m e n t ,I G A )0/1作为达到满意疗效的指标(即达标),而最低疗效标准则应达到P A S I 50或生活质量改善㊂关于生物制剂的维持治疗与停药时机,该共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我国国情㊁患者需求㊁安全性和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建议:①出现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活动性结核在内的严重感染㊁心力衰竭㊁肿瘤㊁脱髓鞘疾病㊁狼疮样综合征等应立即停药,并进行相应处理;②治疗失败(据疗效评价标准);③治疗达标并保持6个月以上可以停药,也可以减量维持治疗即通过减少单次剂量(减少20%~50%)或增加用药间隔来实现;④对于重症㊁顽固和发作频繁的病例,特别是伴有关节损害㊁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者,尽可能进行长期维持治疗㊂1.5 用药前筛查和治疗中监测 该共识新增加了生物制剂使用前风险因素的筛查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以保证患者安全㊂筛查及监测的项目,包括:血常规㊁肝功能㊁肾功能㊁乙型肝炎病毒(h e pa t i t i sB v i r u s ,H B V )[5]和丙型肝炎病毒(h e p a t i t i sCv i r u s ,H C V )血清学检测㊁P P D 或T -S p o t 或Q u a n t i f e r o n G o l d 以及胸部X 线片或C T 检查等[6]㊂除此之外,拟应用T N F -α抑制剂者还应注意筛查抗核抗体,必要时加查d s D N A ,以及评估患者有无心功能不全;育龄期女性筛查尿妊娠试验;有高危险因素者筛查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血清学检测;拟应用I L -17A 抑制剂还需筛查有无系统性真菌感染以及炎症性肠病或家族史㊂1.6 生物治疗的疗效衰减和对策 该共识首次提到了生物制剂衰减现象的原因㊁机制以及应对策略,并对生物制剂转换时间间隔给予指导㊂目前临床应用的生物制剂在治疗的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疗效衰减的现象,其实质是继发性治疗失败,产生的原因和机制:①产生抗药抗体(a n t i -d r u g a n t i b o d y ,A D A );②给药剂量不足;③患者对生物制剂的敏感性降低㊂针对生物制剂的衰减,采取应对措施:①联合,联合免疫抑制剂以降低A D A 的产生,首选甲氨喋呤;②加量,增加生物制剂的药物剂量或缩短用药间隔;③转换,换用其他生物制剂,包括靶向相同或不同的生物制剂;也可转换为传统方法㊂生物制剂转换时间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在停用原生物制剂3~4个半衰期后启用新的生物制剂更加稳妥,常用生物制剂的半衰期为依那西普3.5d ,英夫利西单抗10d ,阿达木单抗14d ,乌司奴单抗21d ,司库奇尤单抗27d ㊂停用生物制剂转换为传统治疗方法时,无需间隔时间㊂2 药物治疗推荐本共识涵盖的生物制剂,见表1㊂表1 本共识涵盖的生物制剂种类生物制剂靶抗原用法依那西普(e t a n e r c e p t )T N F -α25m g 每周2次或50m g 每周1次,皮下注射英夫利西单抗(i n f l i x i m a b )T N F -α5m g /k g,0㊁2㊁6周各1次,维持治疗每8周1次,静脉滴注阿达木单抗(a d a l i m u m a b )T N F -α首次80m g ,第2周及以后每2周40m g,皮下注射乌司奴单抗(u s t e k i n u m a b )I L -12/2345m g ,0㊁4周各1次,维持治疗每12周1次,皮下注射;体重>100k g ,每次剂量为90m g 司库奇尤单抗(s e c u k i n u m a b)I L -17A 300m g ,0㊁1㊁2㊁3㊁4周各1次,维持治疗每4周1次,皮下注射2.1 T N F -α抑制剂 该共识详细介绍的T N F -α抑制剂有依那西普㊁英夫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3种㊂依那西普是一种二聚体可溶性融合蛋白,将p 75T N F 受体的胞外结合区域和人类的I gG 1的F c ㊃078㊃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第41卷 第8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段结合,其独特的结构对T N F-α的高亲和力高于单体细胞受体,从而与T N F-α细胞膜受体竞争,防止与促炎细胞因子相互作用㊂依那西普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红肿㊁瘙痒等,大多为轻至中度,无需特殊处理,极个别患者可能需要停药或对症处理㊂应用依那西普相较其他的T N F-α抑制剂的患者,更易发生感染㊁脱髓鞘疾病㊁心力衰竭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长期使用的患者[7]㊂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体单克隆抗体,能与可溶性及跨膜的T N F-α分子结合,阻断其与细胞表面的T N F-α受体结合,使T N F-α丧失生物活性㊂英夫利西单抗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输液反应和上呼吸道感染㊂输液反应的发生目前认为是英夫利西单抗抗体可能发挥重要作用[8],可给予对症处理,包括降低输液速度㊁停药㊁应用抗组胺药或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措施㊂既往出现过输液反应的患者,再次输注前给予异丙嗪肌肉注射㊂对于出现过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建议停止用药㊂联合使用甲氨喋呤被认为可以降低英夫利西单抗的免疫原性和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但目前尚无充分的研究支持㊂阿达木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T N F-α的单克隆抗体,与可溶性及跨膜的T N F-α分子特异性结合,阻断T N F-α的生物活性㊂阿达木单抗最常见不良反应是感染(鼻咽炎㊁上呼吸道感染和鼻窦炎)㊁注射部位反应㊁头疼和骨骼肌肉疼痛㊂阿达木单抗的安全性略低于乌司奴单抗㊁英夫利西单抗,但在疗效和药物生存率方面要优于他们[9]㊂2.2I 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I L-12和I L-23的共同亚单位p40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㊂乌司奴单抗的药物生存率高于T N F-α抑制剂,研究显示,联合应用甲氨喋呤可延长其生存期[10];与阿维A联合应用,还可能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㊂研究表明其常见不良反应有上呼吸道感染㊁鼻咽炎㊁头晕㊁头疼等,而且没有增加恶性肿瘤㊁严重感染㊁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风险[11]㊂2.3I 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I L-17A细胞因子的I g G1抗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㊂司库奇尤单抗在疗效方面优于依那西普和乌司奴单抗,其不良反应与其他生物制剂一样,最常见为上呼吸道感染㊁头痛㊁真菌感染㊁鼻咽炎等[12]㊂部分研究表明,该药物可能会加重克罗恩病,因此,应用前需筛查患者是否有炎症性肠病或家族史㊂3特殊人群生物制剂的应用该共识详细介绍了银屑病特殊人群使用生物制剂使用方法㊁流程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㊁禁忌等,特殊人群包括妊娠期与哺乳期患者㊁儿童患者㊁结核病患者㊁H B V感染者㊁恶性肿瘤患者㊁疫苗接种患者及外科手术患者㊂3.1妊娠期与哺乳期患者对于目前的生物制剂,美国F D A的妊娠期安全性评级为B级,在患者充分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㊂对于哺乳期患者,可建议在治疗后20周内停止母乳喂养或者停止治疗㊂对于计划妊娠的患者,推荐怀孕前各种生物制剂的停药时间分别为依那西普3周㊁英夫利西单抗24周㊁阿达木单抗20周㊁乌司奴单抗15周㊁司库奇尤单抗20周㊂3.2儿童患者生物制剂在我国均未批准应用于儿童银屑病患者,可参考国外的推荐意见㊂参照欧洲药品管理局(E u r o p e a n M e d i c i n e sA g e n c y,E MA)和F D A,依那西普可用于4岁以上的中重度银屑病;乌司奴单抗可用于12岁以上的对其他全身治疗或光疗反应不佳的重症斑块状银屑病;阿达木单抗E MA和F D A批准用于中重度银屑病的年龄分别为4岁以上㊁6岁以上;英夫利西单抗和司库奇尤单抗尚未批准用于儿童银屑病㊂3.3结核病患者使用生物制剂前均应筛查结核病,包括详细询问相关病史㊁必要的辅助检查等㊂在使用生物制剂的过程中,也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指标㊂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禁用生物制剂,对于潜伏结核和非活动性结核患者,慎用生物制剂,必须使用时应在治疗前给予预防性抗结核治疗㊂3.4 H B V感染者对于银屑病患者使用生物制剂前,均应筛查血清H B V抗原抗体,必要时还需监测H B V-D N A㊂当H B V抗原抗体检测全为阴性或仅单项H B s A b阳性,可以接受生物治疗;仅有H B c A b阳性或伴H B s A b阳性,应进一步检测H B V-D N A,结果阴性可接受生物治疗,结果阳性,按慢性H B V感染处理,慎用生物治疗;H B s A g阳性,均提示存在慢性H B V感染,慎用生物治疗,尤其肝功能异常患者㊂C h o等[13]研究显示,7例银屑病合并H B V感染患者中,有3例在26个月的平均随访期内接受T N F-α治疗后出现H B V复发㊂因此,治疗过程中每1~3个月需监测肝功能㊁血清H B V抗原抗体及H B V-D N A水平,以了解H B V感染情况及肝功能的变化,避免由此引发的肝损害㊂㊃178㊃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第41卷第8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5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患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常被排除在临床试验之外,关于生物制剂治疗对可能的肿瘤复发影响的数据较少㊂因此,在有恶性肿瘤病史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时应谨慎使用㊂对于恶行肿瘤患者已行根治术5年以上,目前明确无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全面评估后可慎用生物治疗[14]㊂3.6疫苗接种患者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可接种灭活疫苗或重组疫苗,但可能影响免疫效果㊂接种活疫苗理论上有造成病毒播散的风险,应十分慎重㊂因此,对于使用过生物治疗或者母亲妊娠16周之后接受过生物治疗的婴儿,至少6个月内避免接种活疫苗㊂接种带状疱疹活疫苗需要停药12个月[14]㊂3.7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风险可分为低风险㊁中风险和高风险[15]㊂在低风险手术中不需要中断生物治疗;而在中高风险手术中,如泌尿外科㊁胸腹外科㊁头颈外科手术,以及在紧急情况下或涉及感染区域的手术,手术前应停止给药,停药时间为药物半衰期的3~4倍,然后,如果术后没有并发症,应在术后1~2周后再次给药㊂4联合用药①早期联合糖皮质激素药膏和维生素D3衍生物可提高疗效㊂②紫外线光疗可短期联合,但不推荐常规联合治疗㊂③系统治疗可联合甲氨喋呤㊁阿维A,不推荐联合环孢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㊂④不推荐两种生物制剂联合使用㊂5小结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生物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大多仍缺乏更为长期对照的数据,仍有许多不全之处,因此仍需要更多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㊂[参考文献][1]丁晓岚,王婷琳,沈佚葳,等.中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7):598-601.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完整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52(10):667-710.[3]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银屑病生物治疗专家共识(2019)[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52(12):863-871.[4] M e n t e rA,S t r o b e rB E,K a p l a n D H,e ta l.J o i n t A A D-N P Fg u i d e l i n e so fc a r ef o r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p s o r i a s i sw i t hb i o l o g i c s[J].JA m A c a dD e r m a t o l,2019,80(4):1029-1072.[5] M o t a p a r t h iK,S t a n i s i cV,V a nV o o r h e e sA S,e t a l.F r o mt h em e d i c a l b o a r d o f t h e n a t i o n a l p s o r i a s i s f o u n d a t i o n: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f o r s c r e e n i n g f o rh e p a t i t i sB i n f e c t i o n p r i o rt o i n i t i a t i n g a n t i-t u m o r 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a l f a i n h i b i t o r s o r o t h e ri mm u n o s u p p r e s s i v e a g e n t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s o r i a s i s[J].JA m A c a dD e r m a t o l,2014,70(1):178-186.[6] D o h e r t y S D,V a n V o o r h e e sA,L e b w o h lM G,e ta l.N a t i o n a lp s o r i a s i sf o u n d a t i o n c o n s e n s u ss t a t e m e n to n s c r e e n i n g f o rl a t e n t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i n f e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p s o r i a s i s t r e a t e dw i t h s y s t e m i c a n db i o l o g i c a g e n t s[J].JA m A c a dD e r m a t o l,2008,59(2):209-217.[7] C a m p a n a t iA,D i o t a l l e v i F,M a r t i n aE,e t a l.S a f e t y u p d a t eo fe t a n e r c e p t t r e a t m e n tf o rm o d e r a t e t os e v e r e p l a q u e p s o r i a s i s[J].E x p e r tO p i nD r u g S a f,2020,19(4):439-448. [8]S uC G,L i c h t e n s t e i nG R.I n f l u e n c eo f i mm u n o g e n i c i t y o nt h el o n g-t e r me f f i c a c y o f i n f l i x i m a bi n C r o h n'sd i s e a s e[J].NE n g l JM e d,2003,125(5):1544-1546.[9]S a t o r P.S a f e t y a n d t o l e r a b i l i t y o f a d a l i m u m a b f o r t h et r e a t m e n t o f p s o r i a s i s:a r e v i e ws u mm a r i z i n g15y e a r s o f r e a l-l i f e e x p e r i e n c e[J].T h e rA d vC h r o n i cD i s,2018,9(8):147-158.[10]S h a l o m G,C o h e nA D,Z i v M,e t a l.B i o l o g i cd r u g s u r v i v a l i nI s r a e l i p s o r i a s i s p a t i e n t s[J].JA m A c a dD e r m a t o l,2017,76(4):662-669,e1.[11] T h i b o d a u xR J,T r i c h e MW,E s p i n o z aL R.U s t e k i n u m a bf o rt h et r e a t m e n t o f p s o r i a s i s a n d p s o r i a t i c a r t h r i t i s:a d r u ge v a l u a t i o n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J].E x p e r tO p i nB i o lT h e r,2018,18(7):821-827.[12] F r i e d e r J,K i v e l e v i t c hD,M e n t e rA.S e c u k i n u m a b:a r e v i e wo ft h e a n t i-I L-17Ab i o l o g i c f o r 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 p s o r i a s i s[J].T h e rA d vC h r o n i cD i s,2018,9(1):5-21.[13] C h o Y T,C h e n C H,C h i u H Y,e t a l.U s e o f a n t i-t u m o r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αt h e r a p y i n h e p a t i t i s B v i r u sc a r r i e r s w i t hp s o r i a s i s o r p s o r i a t i c a r t h r i t i s:ac a s es e r i e s i nT a i w a n[J].JD e r m a t o l,2012,39(3):269-273.[14] W o n g P K K,B a g g aH,B a r r e t t C,e t a l.A p r a c t i c a l a p p r o a c h t ot h e u s e o f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s y n t h e t i c,b i o l o g i c a n d t a r g e t e ds y n t h e t i c d i s e a s e m o d i f y i n g a n t i-r h e u m a t i c d r u g s f o r t h et r e a t m e n t o f i n f l a mm a t o r y a r t h r i t i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ah i s t o r yo fm a l i g n a n c y[J].C u r rR h e u m a t o lR e p,2018,20(10):64.[15]S a c c h e l l i L,M a g n a n o M,L o iC,e t a l.T h eu n f o r e s e e nd u r i n gb i o t ec h n o l o g i c a lt h e r a p y f o r m ode r a t e-t o-s e v e r e p s o r i a s i s:H o wt om a n a g e p r e g n a n c y a n db r e a s t f e e d i n g,i n f e c t i o n s f r o m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 t u b e r c u l o s i s,h e p a t i t i s B v i r u s,h e p a t i t i s Cv i r u s,a n d H I V,s u r g e r y,v a c c i n a t i o n s,d i a g n o s i s o fm a l i g n a n c y,a n dd o s et a p e r i n g[J].D e r m a t o lT h e r,2020,33(3):e13411.(本文编辑:杜媛鲲)㊃278㊃张玉丽等‘中国银屑病生物治疗专家共识(2019)“解读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治疗银屑病的基本知识
银屑病是一种弥漫性和复发性皮肤病,可通过药物控制,但一般应用的药物都是外用的。
因此,有些药物可能会有刺激性损伤,有些药物在长期使用后可能没有明显改善。
治疗银屑病的基本知识。
治疗牛皮癣的常识
1.不要滥用激素。
大部分外用药物激素类药物只是暂时改善症状,只是治标不治本。
长期应用也很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先诊断出,再医治。
不能臆断病况,自主进行服药,也不能听信秘.方或一些基础土方回填,一旦出現病症,要到靠谱、专门发展能力具有极强的诊疗技术企业需要就医,诊断出后依据中国医生叮嘱总体国度推行源头数据治理的治疗研究方法。
3.齐心协力治好你的整个身体。
泛发性银屑病不仅可以依靠药物的使用来治疗,而且要以全身上下的治疗为导向。
全身治疗应选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服药期间应定期观察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的变化。
4.坚持治疗。
银屑病是一种很难去除的症状,所以要保证“三分治七分养”,不能急于求成。
你不能因为病情稍有好转就认为自己已经康复了,而是应该坚持下去。
除了安全用药之外,还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禁忌,这样才能合理地操控自己的症状。
温馨提醒:针对牛皮癣药物可以医治,一定要能够防止乱服药的状况,由于我国许多的药品对大家的肌肤全是有刺激的,要是企业没有实际应用提供恰当的药品,也有自己很有发展可能就会造成学生一些社会不良行为反应,因此对大家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医治一定要严格遵照之上规则。
发觉后要立即就诊,立即诊断出,立即医治是重要。
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2014版)2014-06-12 14:55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银屑病学组银屑病为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病情,减缓向全身发展的进程,减轻自觉症状及皮肤损害,尽量避免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沟通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单一疗法效果不明显时,应给予联合、替换或序贯治疗。
提出以下治疗原则:①正规:强调使用目前皮肤科学界公认的治疗药物和方法;②安全:各种治疗方法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为首要,不能为追求近期疗效而忽视发生严重不良反应;③个体化: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全面考虑银屑病患者的病情、需求、耐受性、经济承受能力、既往治疗史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并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
一、外用药治疗皮损<体表面积3%的限局型银屑病,可单独采取外用药治疗;对于严重、受累面积大者,除外用药外,还可联合物理疗法和系统治疗。
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他扎罗汀联合和序贯疗法常为临床一线治疗。
替换疗法即一种外用药使用一段时间,在其出现不良反应之前换用另一种药;如先用超强效糖皮质激素,炎症改善后再换用低级别的糖皮质激素,可避免快速耐受。
注意事项:急性期应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外用药物,稳定期和消退期可应用作用较强的药物,且从低浓度开始;同时加强润肤剂的应用,可减少局部刺激症状和药物用量。
二、物理疗法窄谱UVB主要波长为311 nm,目前已成为治疗银屑病的主要物理疗法。
窄谱UVB的有效性与光化学疗法(PUV A)的早期阶段相同,但缓解期较短。
窄谱UVB可单独使用,亦可与其他外用制剂或内用药联合应用。
治疗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每周照射3-4次,有效率可达80%左右。
PUV A主要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包括泛发性斑块状、红皮病性和脓疱性银屑病。
注意:长期应用PUV A可致皮肤老化、色素沉着和皮肤癌;有增加白内障的危险性。
三、系统治疗一线药物包括甲氨蝶呤(MTX)、环孢素、维A酸类;二线药物包括硫唑嘌呤、羟基脲、来氟米特、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抗生素。
1.MTX:主要用于红皮病性、关节病性、急性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及严重影响功能的手掌和足跖、广泛性斑块状银屑病。
可以每周单次或分3次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用药4-12周临床显效,16周后60%患者PASI评分下降75%。
起始剂量5-10 mg/周;平均剂量10-15 mg/周;随着皮损改善,逐渐减量,每4周减2.5 mg;老年人初始剂量2.5-5 mg/周(不超过30 mg);剂量必须根据个体来决定;必须进行血液学监测,每周应用1次MTX,24 h后服用叶酸5 mg,之后每日1次,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可降低不良反应。
2.环孢素:对银屑病有确切的疗效。
主要用于其他传统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
通常短期应用2-4个月,间隔一定时期可重复疗程,最长可持续应用1-2年。
如严格遵照皮肤科的应用剂量(<5 mg·kg-1·d-1),是相对安全的。
肾毒性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因此要认真监测。
严重银屑病患者在环孢素停止治疗后2个月左右可能复发。
3.维A酸类:阿维A治疗斑块状、脓疱性、掌跖性、滴状、红皮病性银屑病有效。
12周时观察,银屑病皮疹和严重度下降57%。
严重的患者中,70%经过1年的治疗有明显的改善。
长期使用安全且有效。
阿维A首选治疗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单独或与其他治疗联合应用于掌跖脓疱病、泛发性斑块状银屑病。
四、生物制剂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拮抗关键细胞因子和针对T细胞或抗原提呈细胞两大类。
目前国内已用于银屑病临床治疗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依那西普Etanercept、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和白介素12/23拮抗剂(Ustekinumab)。
上述各个生物制剂在国外银屑病的临床治疗中,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临床应用的时间尚短,其长期的疗效及安全性需进一步观察。
五、中医中药1.复方中成药:复方青黛胶囊(丸)、郁金银屑片、银屑灵、银屑冲剂、克银丸、消银颗粒、消银片等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祛风。
用于热毒、血热风盛型寻常性进行期银屑病。
血府逐瘀、活血通脉、润燥止痒等片剂、胶囊、口服液,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养血祛风,适用于血瘀风燥型寻常性静止期银屑病。
2.单方及单体中成药:主要有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白芍总甙胶囊、甘草甜素、甘草酸、补骨脂素。
使用过程中,需严格监测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
六、心理治疗通过医务人员的言语、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或是通过相应的仪器及环境来改变患者的感觉、认识、情绪、性格、态度及行为,使患者增强信心,消除紧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心理治疗可采用个别治疗、集体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式,也可采用生物反馈疗法和腹式呼吸训练。
七、不同类型银屑病的治疗1.斑块状银屑病:外用糖皮质激素最广泛,且超强效的糖皮质激素疗效最好。
维生素D3衍生物临床起效比糖皮质激素慢,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可使用序贯疗法,即分别使用糖皮质激素与维生素D3衍生物联合使用,或使用复方制剂来提高疗效。
维A酸类药物可单独治疗轻度斑块状银屑病。
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需要使用系统治疗、光疗、联合其他外用药物治疗。
口服阿维A对斑块状银屑病有效,通常需与外用药联合,可加快起效时间,提倡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寻找最佳耐受量。
MTX是目前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最经济有效的药物,但长期使用可导致肝脏纤维化及急性骨髓抑制。
环孢素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特点是起效快,一般用于短期诱导治疗。
2.滴状银屑病: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心理压力,避免外伤(同形反应)。
可选用弱效或中效糖皮质激素单独或与维生素D3衍生物、润肤剂、UVB联合应用。
他卡西醇刺激性小,可用于治疗急性滴状银屑病。
光疗在急性炎症期应慎重使用。
由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引起者可适当给予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也可用清热凉血的中成药,如银屑颗粒、复方青黛丸等。
某些严重的急性滴状银屑病或上述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可考虑短期应用MTX、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等免疫抑制剂。
3.脓疱性银屑病:①局限性脓疱性银屑病:无论是掌跖脓疱病还是连续性肢端皮炎均首选外用药物治疗,一线用药包括强效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和维A酸类药物。
单独、联合或序贯应用。
顽固或频繁复发的病例可用NB-UVB或308 nm准分子光治疗。
重症或顽固病例常需系统用药,首选阿维A,效果不满意或不能耐受时,可选择MTX、雷公藤、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等;②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大多需要系统治疗。
阿维A、MTX、环孢素是一线药物,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国外文献报告生物制剂对各种脓疱性银屑病均有效。
4.红皮病性银屑病:房间、衣物清洁消毒。
用低刺激或无刺激保护剂,如凡士林外涂;1:8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淀粉泡浴。
环孢素和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红皮病性银屑病起效迅速,阿维A和MTX起效较慢,均作为目前治疗本病的一线用药。
有时可联合用药。
一般不主张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若患者中毒症状重、危及生命时,可谨慎采用。
5.关节病性银屑病(PsA):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及生物制剂。
①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轻度活动性关节炎患者,但对皮损和关节破坏无效;②抗风湿药起效较慢,虽不具备明显的止痛和抗炎作用,但可控制病情恶化及延缓关节组织的破坏,多用于中重度病例;③生物制剂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能阻止PsA影像学发展;④雷公藤具有抗炎止痛及免疫抑制双重效应,对缓解关节肿痛有效;⑤白芍总苷多年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减轻关节炎症状。
6.反向型银屑病的治疗:该型以局部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可应用光疗,一般不采用系统治疗。
弱中效糖皮质激素可短期用于反向银屑病的治疗。
每日2次,连续用药不应超过2周;强效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易导致上述部位的皮肤萎缩,不主张应用。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通过阻断多种细胞因子的合成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常用0.1%或0.03%的他克莫司软膏和1%的吡美莫司乳膏。
他卡西醇软膏刺激性小,患者耐受性好,可用于反向银屑病皮损的治疗。
八、特殊部位银屑病的治疗1.头皮银屑病:轻度头皮银屑病,嘱患者避免搔抓,局部使用中效糖皮质激素或者维生素D3衍生物,或两者配合使用;对于有较厚头皮鳞屑的患者,开始可以选用水杨酸制剂、焦油洗剂或植物油、矿物油封包过夜去掉鳞屑,然后短期间歇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或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与维生素D3衍生物的复合制剂。
2.甲银屑病:常用超强效糖皮质激素或维生素D3衍生物作局部封包治疗。
对甲母质银屑病(如甲凹点和甲纵嵴),仅外用治疗甲皱襞部的皮损就可能治愈甲损害;对于甲床病变(如甲剥离),先剪去甲板或外用高浓度的尿素软膏封包1周左右(涂药前用胶布保护甲周皮肤),使甲板软化、脱落,再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或维生素D3衍生物。
他扎罗汀对甲剥离和甲凹点疗效较好,对甲凹点和甲剥离的患者,先外用1%甲氧沙林溶液于末端指部,再照射UV A,每周2-3次,有一定疗效。
3.外阴部银屑病:应选用弱效、中效或软性激素。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对黏膜部位的银屑病有效。
黏膜部位一般不能耐受维生素D3衍生物。
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制剂如地蒽酚或维A酸类。
九、特殊人群银屑病的治疗1.儿童银屑病:轻症患儿常规应用润肤剂,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减少红斑和脱屑,尤其适用于瘙痒症状为主的患儿。
煤焦油是常用治疗儿童银屑病有效的药物,卡泊三醇用于儿童评价良好。
窄谱UVB治疗儿童银屑病疗效肯定,致癌可能性较小,但应注意PUV A治疗不适宜于小儿。
最常用的系统治疗药物包括维A酸类、MTX和环孢素,这些药物一般仅用于脓疱性、红皮病性、关节病性或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儿,必须进行长期监测。
2.孕妇银屑病:在孕前尽量使病情平稳或缓解,有利于平稳渡过孕期。
润肤剂、局部糖皮质激素以及地蒽酚被认为对孕妇安全。
UVB是继环孢素后的一种安全的二线治疗。
UVB的有效性在孕妇中并无单独评估,但是对银屑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其在65%的人群中有效。
有数据表明,依那西普和英夫利西单抗对胎儿无影响,建议慎重选用。
3.哺乳期银屑病:哺乳期妇女的一线治疗局限于润肤剂,适当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地蒽酚。
局部治疗应该在哺乳后使用。
维A酸类、MTX、环孢素、生物治疗以及PUV A在哺乳期妇女都是相对禁忌的。
最安全的二线治疗是UVB,如果需要进一步治疗,应该缩短哺乳时间。
4.老年银屑病:治疗较为困难,目前有效治疗的数据资料尚缺乏。
主要是局部用卡泊三醇借他米松、UVB、倍他米松、依那西普和MTX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