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教育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2012年05月第15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自1999年开展以来,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资助面越来越广,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对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品质起了重要作用。
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手段。
然而,一部分大学生未能履行合同按期还贷,国家助学贷款屡遭尴尬。
健全大学生的诚信贷款体系确保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课题。
1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主要特点之一是免担保或抵押,用学生个人的信用获取贷款。
但是对大学生个人信用充分信任的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问题,就是申请贷款的部分大学生的失信。
诚信缺失成为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普遍存在的问题[1]。
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表现:1.1认识不到位一部分贫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误认为,向亲朋好友借钱才是真正的“借”,而国家助学贷款,既不要抵押,又不要担保,在校期间免交贷款利息,还款的压力暂时缓解;并错误地将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家等同,认为大学生的借贷行为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钱既然是国家的,也就产生了“不贷白不贷”、“贷国家的不算贷”的思想。
不仅如此,部分学生贷款时抱着“先贷再说”、“先花再讲”的思想,至于以后的还款则是“能拖则拖,能少还则少还,能不还则不还”。
1.2相关知识贫乏由于金融信贷、法律等相关知识的贫乏,一部分学生对合同、协议的法律有效性认识不足。
在签约时,有的大学生态度不严肃,随意更改、撕毁合同,或出具不真实的佐证材料,或提供不准确的信息,造成银行和学校无法找到本人。
在还款上,有的同学错误地认为早还晚还只要有还就是守约,只要银行和学校不催缴就意味着不用按时还款等等。
1.3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和社会信用缺失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征询系统不健全、还款体系不完善,建立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档案和个人信用评价系统还需要一个过程,致使银行很难评估学生的信用;同时毕业生就业以后流动性大,借款银行、学校无法及时掌握借款学生的行踪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之我见关于诚信之论,古以有之。
到了现代,特别是近几年,更成了人们开口闭口、茶前饭后的话题。
远的且不说,就说现在我们大学生所直接面临的大学生助学款的问题,这中间就很大程度地涉及到了新一代大学生诚信度的问题。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它的推行必将使高校越来越多的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大学生的诚信影响着助学贷款的有效开展。
大学生不讲诚信是银行发放贷款的最大顾虑。
银对开办助学贷款业务主要担心在于其风险性, 一是贷款周期长,按照规定学生所借贷款本息原则上须在毕业后4 年内还清,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还贷必将会受到影响;二是流动性大,学生毕业后各奔东西,增加了还贷难度;三是贷款人旦发生失踪、死亡或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劳动能力,将有可能成为难以收的呆死账。
这样银行便将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完全寄托在大学生的个人信用上,大学生的诚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我国信用体制尚未完善的今天,大学生受助学贷款其实就是在用自己的诚信作担保。
大学生偿还助学贷款,不是靠银和学校制定的一些相应措施,而是靠学生自身的诚信素质。
因此学校有义务加对学生的信用观念教育和金融知识教育,把信用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思想道德育之中,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信用意识,深刻理解良好的社会信誉在今后工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珍惜自己的信誉,认真履行还贷义务,从而使助学贷款一意义重大的政策得以更好的实施与推广。
不久前,复旦、交大、同济等近50 所上海高校为申请过助学贷款的近2 万名大学生首次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旨在通过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对学贷款偿还情况以及其他信用记录进行跟踪与补充。
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意味着,凡曾申请过助学贷款的上海大学生都将有案可循,如果学生在毕业后未能时还款,将会被记上一笔不良记录。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特别为助学贷款独建档,不仅是为了对大学生进行还款督促,发挥信用惩戒的杠杆作用,也是了通过这个系统,对还款信用良好的个人记录进行反映,以体现信用的价值。
表达对国家助学贷款诚信的认识200字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旨在为有志于接受高等教育但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我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诚信意识非常重视,因为它涉及到我个人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同时也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首先,对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诚信认识,我坚信应当遵守合同精神,履行借款人的责任和义务。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贷款形式,借款人应当认真对待借款事宜,按时还款或者按照还款计划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我理解国家助学贷款不仅是一种资金支持,更是国家对我个人的信任和期望。
如果我不能按时履行还贷义务,不仅会影响自身的信用记录和个人声誉,还会给国家造成损失,降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效力和可持续性。
其次,对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诚信认识,我认为应该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并将其视作一种社会责任。
国家助学贷款的资金来源是来自于纳税人的血汗钱,它们的一部分被用来资助我们的学业。
因此,我们应当珍惜这一宝贵的机会,不仅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还要更加注重回报社会。
无论是从事实践活动、社区服务还是参与公益事业,我们都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国家助学贷款的价值和作用。
此外,对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诚信认识,我坚信应该精打细算并妥善利用资金。
国家助学贷款所提供的资金是有限的,我们无论是在学费、生活费还是其他方面都应该量入为出,合理使用资金。
遵守与国家助学贷款相关的各项规定和管理制度,不浪费资金、避免贪污腐败等行为,这不仅是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诚信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和对社会的尊重。
总之,对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诚信认识,我始终将其视为一种荣誉和责任。
我将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充分利用所获得的资金和机会,不忘初心,感恩回馈社会。
我深信只有通过诚信行事,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助学贷款是我接受高等教育的桥梁,我将以此为动力,努力奋斗,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和诚信100国家助学贷款是政府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但有志于上大学的学生而设立的一项贷款制度。
该制度旨在为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提供可负担的教育经费,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并且不会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学业。
首先,国家助学贷款的好处在于其可以确保学生能够继续接受教育。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经济压力可能是他们孩子上大学的最大障碍。
国家助学贷款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的孩子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从而拓宽自身的发展机会。
同时,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利息较为低廉,还款期限也相对较长,为负债学生提供了缓冲时间和较小的还款负担。
其次,国家助学贷款有助于弥补贫富差距。
教育的公平性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而经济条件的不平等往往成为制约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家助学贷款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经济障碍,取得学历,进而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
这将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此外,国家助学贷款也强调了学生的诚信问题。
在申请助学贷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提供真实的经济状况和个人信息,确保自身符合申请条件。
同时,借款人需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和金额偿还贷款,保持贷款诚信,不逾期还款。
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规范借贷行为和负责任的态度。
然而,国家助学贷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申请助学贷款需要一定的手续和条件,不同地区、学校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这增加了学生申请的复杂度。
其次,贷款的还款问题也是学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虽然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较长,但如何合理规划自身经济状况、提前做好还款准备还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经济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政策手段,是为了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贫富差距,提高了教育的公平性。
同时,它也强调了学生的诚信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借贷行为。
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仍然需要完善,以保障学生的申请和还款过程的便利性和公平性,为更多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高等教育合理需求,将多元、弹性的党支部设置与党员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有机的结合,此外,党支部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建立党支部的规章制度。
通过更加精准的设置方式,可以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心理认同感,让党员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要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从而增强党员为群众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提升党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以人为本,加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支部建设高校服务型基层党支部,要求高校基层党支部成员发挥模范先锋作用,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社会。
高校可以通过鼓励基层党支部与服务对象如困难学生等结对子,或者鼓励学生党员与教师党员参与志愿服务、三下乡等活动,引导党支部成员走进基层,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党支部在服务过程中应明确责任归属,建立目标责任管理制。
对党支部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
在服务工作中注意把控进程,将责任细分到个人,将服务工作落实到位。
此外,还要注重服务的长效性,使党支部服务工作有始有终。
建立并完善一套可量化的综合服务质量考核标准,由服务对象、党员自身、党支部干部等对服务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录在高校相应的党员个人数据库中,用数据说话。
学校对于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以及党支部可以通过线下分享会加公众号推文等形式给予公开表彰;对于不足之处鼓励党支部成员献言献策,并在支部间进行分享。
通过落实到实处的服务,党员的先锋作用和价值才能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肯定,通过让党员切身参与到服务群众的实践中来,更好地让党员增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并进一步找准自身的定位。
四、结束语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的先锋军,而高校党组织则是基层党组织里一支独特的先头部队。
高校党组织的建设与高校党员,高校党员干部,高校党支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以创新为着力点,通过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理念,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载体,分别从理论以及实践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创新,从而提升基层党支部活力,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中的诚信问题及对策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中的诚信问题及对策杨玉雪(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0804 070807042)(指导老师:李震峰)摘要: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过程中出现的诚信缺失行为, 不仅严重损害了校园文明, 也使国家助学贷款业务遭遇困境, 剖析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中的诚信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已成为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诚信问题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 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它是运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 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
然而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本身存在的不足和大学生信用意识的匮乏和缺失等一些原因,违贷逃贷现象时有发生,并由其引发的一系列后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因此对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中的诚信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国家助学贷款学生还款过程中存在的诚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种可取的对策。
一、诚信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表现(一)机制不健全及信用知识匮乏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作为一种补偿性贷款政策和辅助性贷款政策运行良好, 扶贫助学作用更日益彰显。
据报道,自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业务1999年推出后, 当年年末贷款余额只有400多万元, 而到2004年12月末已达到6 5 亿元。
如果再加上商业性助学贷款, 我国各项助学贷款余额达到8 6.7亿元,近200万学生从中受益。
[1]但是,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运行过程中, 由于政策本身存在的不足、还贷机制的不完善及部分家长和学生信用知识匮乏,也没有对大学生违反还款诚信原则行为采取有效的惩戒措施,加之目前我国的信用机制尚处在完善中, 个人信用诚信系统尚未完全建立。
因此,政策运行中的诚信问题还相当突出。
在这举一个例子:某高校曾对申请贷款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27.9 %的学生表示没有听说过“个人资信制度;近两成的学生甚至没有考虑过还贷问题; 7 % 的学生表示“是否还贷还很难说”[2]。
2024年诚信助学贷款心得体会自2024年开始,诚信助学贷款已经成为许多有良好学习成绩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一种重要资助方式。
作为一个成功申请到诚信助学贷款的学生,我想分享一些我在申请和使用这一贷款项目的心得体会。
首先,申请诚信助学贷款是一个相对繁琐的过程。
需要提供大量的资料和申请材料,包括家庭收入证明、学校录取通知书、个人成绩单等。
而且,在申请过程中需要填写详细的贷款金额、用途和还款计划等信息。
因此,在开始申请之前,我需要准备充分,确保所有所需材料都齐全,并且把自己的个人经济情况和资金需求描述清楚。
其次,在使用诚信助学贷款时,我认为要量力而行,理性规划。
贷款额度虽然相对较高,但我们要理性衡量自己的还款能力和实际需求,不要贪心一次性申请较高额度的贷款,以免给自己增加过大的还款压力。
我将贷款额度分配给不同的用途,主要用于支付学费、购买教材和生活费。
这样能够更好地保障我学习生活的正常运转,并且确保有足够的能力按时还款。
另外,及时提交还款是我在使用诚信助学贷款时的一个重要经验。
在注册完了贷款项目后,我会定期关注还款日期,并设置提醒以确保不会错过还款时间。
我目前选择将还款日设在每个月工资发放的时间段,这样能够确保资金有足够的流动性,也不容易延迟还款。
如果由于一些特殊情况导致无法按时还款,我会及时与贷款方取得联系,寻求延期或分期还款的解决办法。
诚信助学贷款机构通常会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灵活性。
最后,诚信助学贷款不仅是一种资金的支持,更是一种信用记录的建立。
我意识到及时还款和遵守贷款合同是维护自己信用的重要方式。
因此,我始终保持良好的还款纪录,避免逾期或拖欠情况发生。
这样不仅能够为自己日后的信用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铺平道路,也能为其他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诚信助学贷款的机会。
总的来说,诚信助学贷款是一个对于有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非常有价值的资助方式。
通过合理规划和使用贷款,我们能够更好地支持自己的学业,并积累良好的信用记录。
资助与诚信心得体会精选6篇资助与诚信心得体会(精选篇1)诚信是什么?诚信就是诚实,信用始终用善感的心灵去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需要诚信,我们呼唤诚信,诚信是美丽的,因为它给世界带来了温暖的阳光;诚信只与心灵的一个角落,但它绝对不可缺少。
每个人都会面对利益的诱惑,在这个时候,有些人迫不及待地牟取蝇头小利,而有些人却把眼光放得非常长远,追求未来更大的理想。
感谢学校和国家的凭困助学金,是你们温暖了我的内心,在让我可以安心读书的同时更激发了我的上进心,我坐在这温暖教室里感受着你们的关心和爱护,我发自内心下定决心要努力向上,出人头地!我会用实际行动回报大家,造福社会!我有信心,在大学三年的努力下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能力的人,有前途的人,现在新的商场流行一句话:诚信破产,你就什么都破产了!古人云:诚信于君为忠,诚信于父为孝,诚信于友为义,诚信于民为仁,诚信于交为智,诚信渗透到各个方面,由此可见诚信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
我立志做一个诚信的人,做到言出必行!在此,再次感谢学校和国家的大力帮助,做为一个学生我是幸运的,是幸福的,我将会劳记此时这份感动,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
资助与诚信心得体会(精选篇2)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如何,最好到她的大学里去看看”,说得真真是有道理啊!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国家文明的窗口。
作为掌握了大量知识、初步形成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学生群体,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
“五四运动”开辟的一个新时代便是最好的证明。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不求有指点江山的激情,激扬文字的豪迈,但绝不会容忍不良思想的入侵,日常行为的出格。
因此,廉洁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谈起廉洁教育,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只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
事实上,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廉洁教育绝对不仅仅包括反腐倡廉,其内涵和外延都是非常广泛的.。
廉洁教育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种道德规劝。
浅谈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与大学生诚信教育发表时间:2019-06-24T15:12:15.600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8期作者:邱向梅[导读] 在高校当中,有一部分的学生因为家庭条件的问题,很难能够在第一时间交上学校要求的汇总费用,这种时候就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帮助了。
国家的助学贷款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个助学贷款的发放制度往往不能够覆盖所有有困难的学生,而一些不是特别困难的学生确可以申请到这种助学贷款,给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确保助学贷款可以发放给那些真正需要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前言:高校的诚信教育在这个关键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诚信教育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来看,国家的助学贷款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覆盖面提供了很大的推进力。
但是在这个制度的实行过程当中,诚信教育十分关键,我国的教学专家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进行了应对。
无论是什么层次的院校,总会有那么一些不够诚信的学生,会利用制度的漏洞来骗取国家的助学贷款,给学校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本文当中,我们将对国家的助学贷款制度和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1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1.1高校对于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不够重视高校的诚信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工作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做不好这一点,很多高校的学生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思想方面的问题,甚至会产生骗取国家助学贷款的这种极端行为。
因此,我们加大高校诚信教育的力度,通过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杜绝骗取助学贷款的情况的出现。
目前来看,我国的各类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并没有认识到助学贷款的制度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也没有能够设立一些障碍来防止学生不诚信的行为出现。
当然,我国的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失,高校对于学生诚信教育工作不够重视。
对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教育的思考【摘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自1999年开展以来,对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一部分大学生未能履行合同按期还贷,国家助学贷款屡遭尴尬。
文章从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主要针对存在的诚信问题做深入讨论,并从对策及措施等方面提出解决途径,以期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诚信问题;对策及措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自1999年开展以来,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资助面越来越广,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对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品质起了重要作用。
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手段。
然而,一部分大学生未能履行合同按期还贷,国家助学贷款屡遭尴尬。
健全大学生的诚信贷款体系确保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课题。
1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家助学贷款主要特点之一是免担保或抵押,用学生个人的信用获取贷款。
但是对大学生个人信用充分信任的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问题,就是申请贷款的部分大学生的失信。
诚信缺失成为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普遍存在的问题[1]。
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表现:1.1认识不到位一部分贫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误认为,向亲朋好友借钱才是真正的“借”,而国家助学贷款,既不要抵押,又不要担保,在校期间免交贷款利息,还款的压力暂时缓解;并错误地将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家等同,认为大学生的借贷行为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钱既然是国家的,也就产生了“不贷白不贷”、“贷国家的不算贷”的思想。
不仅如此,部分学生贷款时抱着“先贷再说”、“先花再讲”的思想,至于以后的还款则是“能拖则拖,能少还则少还,能不还则不还”。
1.2相关知识贫乏由于金融信贷、法律等相关知识的贫乏,一部分学生对合同、协议的法律有效性认识不足。
在签约时,有的大学生态度不严肃,随意更改、撕毁合同,或出具不真实的佐证材料,或提供不准确的信息,造成银行和学校无法找到本人。
在还款上,有的同学错误地认为早还晚还只要有还就是守约,只要银行和学校不催缴就意味着不用按时还款等等。
1.3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和社会信用缺失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征询系统不健全、还款体系不完善,建立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档案和个人信用评价系统还需要一个过程,致使银行很难评估学生的信用;同时毕业生就业以后流动性大,借款银行、学校无法及时掌握借款学生的行踪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主体意识、利益主体意识和逐利动机日益增强,在缺乏节制的个人利益的强烈驱动和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下,一些人抛弃了原来恪守的道德规范,诚信行为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
于是信用意识淡薄的大学生就有了逃避还贷责任的借口。
对个人而言,将在个人信用记录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笔;对银行而言,则形成呆帐坏帐,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对学校而言,造成学校声誉、品牌受损;对社会而言,则会在群体中形成心理暗示,可能导致不守信行为在社会上蔓延,造成不良影响。
还贷失信的直接后果是银行不敢轻易将款项贷出去,国家苦心搭建的助学贷款政策无法落实;而贷款难度的增加,则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承受不了学费压力。
这种状况与国家的助学目标相违背,无法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上得起大学,并顺利完成学业。
2构建四位一体的诚信教育体系,切实解决诚信缺失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应从助学贷款的不同阶段逐一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和引导,同时提高高校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调动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主动性,构建四位一体的诚信教育体系。
只有这样四管齐下,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2.1抓好入学教育对即将入学的每一位大学生通过通知书中随信寄送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法规等进行宣传。
按照教育部要求,在每年印发招生简章和发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都要写清楚或者附上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2],“不了解”助学贷款政策的学生占到了总数的54%,“比较了解”的学生占到32%;“完全了解”的学生仅占14%。
而这部分完全了解助学贷款政策的学生,大多也正是在申请过助学贷款后才完全知晓助学贷款政策的。
由此可见,助学贷款政策推广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2抓好过程教育应考虑把诚信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诚信教育进教材、进课堂。
例如,上海复旦大学自2001年起就在全体学生中开设了诚信教育课[3]。
不光贯穿助学贷款全过程,还要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始终。
而这种教育又不同于其他专业知识教育,教育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系列专题讲座,也可以设置选修和必修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诚信教育应有一定的系统性,并且一定要联系助学贷款遭遇的“尴尬”、考试作弊等实际问题。
必须克服德育课过于注重知识和分数的倾向,如上所述,教育方式要多样化,要体现人文关怀,提升人文精神。
教会大学生做人的原则,既要倡导传统美德,也要加强诚信等现代人格的培养。
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诚信观,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在校大学生明白:讲信誉、重信用、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每个公民起码的道德要求。
同时,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结合普法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遵纪守法、权利义务的观念,增强守法履约的自觉性。
在高校开展诚信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大学生认识信用缺失和信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社会现状,并在思想道德层面抵御失信,树立信用理念,掌握信用管理知识。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信用观念。
对于在校读书的学生,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对于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贷款一定要让家里知道、让用人单位了解,让家长和用人单位和银行一起监督学生,这样会大大提高助学贷款的偿还率。
2.3把好离校关在办理过程中,在学生贷款不同阶段突出不同重点:申请时要强调明礼诚信的教育;发放时要强调感恩、自立自强和社会责任的教育;离校前要强调金融信贷和法律知识的教育。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帮助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2.4学校加强重视现阶段,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流程中的最后一步是协助银行与学生签订还款协议。
部分高校持有这样的观念:还款是依靠学生个人信用,学校无法采取任何措施。
然而,学生贷款的完整周期应该是完成从贷到还的全过程,但现今高校极少参与学生还贷环节,导致个别高校在银行将违约学生状告上法庭以后,校方却回应不了解情况。
高校作为学生与银行之间的中间人,应当在整个助学贷款的过程中发挥协助沟通作用。
高校应建立贷款毕业生档案系统,向银行提供学生就业单位和学生家庭地址,可以按期与银行取得联系,及时更新学生还贷情况,对于违约贷款的学生,通过与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多方面联系,调动社会力量,督促学生还贷[4,5]。
2.5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四位一体的诚信教育体系诚信教育是一种全面教育和养成教育。
因此,诚信教育必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间全面进行。
无论学校、家庭和社会任何一方滞后,都会使诚信教育的效果相互抵消。
可以说,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学校诚信教育与其他两大影响源—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的不协调比较突出。
学校、家庭和社会诚信教育环境的不统一,会给受教育者造成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选择上的迷失和错乱。
在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中,学校是主渠道,但是,在大学生诚信品质培养的过程中,家庭的诚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负而影响却在对学校的诚信教育产生消解作用,导致了大学生在诚信品质上的知行分离。
目前大多数家庭把家庭教育狄隘地理解为仅仅是智育教育,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教育职能逐渐弱化,出现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
不仅如此,在家庭中,父母不注意自己的不诚信言行,经常当着孩了的面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事,直接对子女的不诚信行为和品格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从社会环境影响来看,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负而影响问题,如大众传媒中的一此大众文化,尤其是一此商业性的宣传,受商业利益的驱动,暗示或诱导的目标与社会的诚信舆论导向有一定的差距。
3结语总之,目前国家不断加大助学贷款工作力度,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使得更多的贫困大学生能够通过获得助学贷款顺利完成学业,高校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也在全面展开。
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该项工作未能做的尽如人意,在各个环节上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通过大学生自己提升诚信这一做人基本素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构成合力对正处在全面树立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引导,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确保贫困大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信守诚信准则,如期还贷,为助学贷款这一项关系高校健康持续发展,国家繁(下转第215页)(上接第84页)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1]李岩丽.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问题及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30-32.[2]刘敏,夏晨钟.我国助学贷款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J].中国金融,2007,19:73-74.[3]张冰.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7,11:123-124.[4]包军.对助学资款有关问题的探讨[J].金融实务,2007,10:35-36.[5]周杰.国家助学贷款归还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