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25.25 KB
- 文档页数:12
河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考号:_________一、单选题1.西周取代商朝后,为有效统治辽阔的疆域,推行()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内外服制2.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是A.沃尔波尔B.威廉C.汉诺威D.约翰·弥尔顿3.1832年,英国调整了选区,取消一部分贵族操纵的“衰败选区”,补充或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整顿了选举的财产资格。
其目的是()A.提高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B.取消贵族在议会中的特权C.实现选举权的普遍性和公正性D.加快新型工业城市的发展4.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①郡县制②三省六部制③察举制④科举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④5.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十道,但各道长官仅为临时任命,没有固定之所。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开始作为地方行政长官,其辖区叫道,形成道州县三级制,这些节度使掌控一道的军事、政事与财政。
道的这种变化()A.导致了封建国家财政开支的增大B.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问题C.打破了世家大族控制地方的局面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6.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职位面向所有公民,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平等竞争,择优录用。
这反映出该制度()A.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B.扩大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基础C.受到两党或多党政治制度的影响D.赋予移民和妇女公平竞争的权利7.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自今以来……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A.皇权专制与分封制B.世袭制与集权制C.皇帝制度与世袭制D.宗法制与郡县制8.乘着时光隧道,当回到希腊的古典时代,你能看到情景是()A.国王住在高高耸立在山冈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高兴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相互驳论的场面D.雅典正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一块陶片或贝壳上写下他认为的危险分子,获得六万票以上的人被放逐国外9.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其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12)页,第Ⅱ卷第(13)页至第(14)页。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留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单选题1.《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周襄王为了报答晋文公允静王室之乱的功劳,乃“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
晋国于是设立了温、原二县,并派赵衰和郤溱为大夫,“赵衰为原大夫,郤溱为温大夫”。
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周天子的权力日益衰微B.诸侯对地方的管理日益松弛C.血缘宗法组织趋向解体D.郡县地方行政区划组织确立2.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睢》、《兼䈔》等篇。
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
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A.民本思想B.人文关怀C.批判现实D.仁爱至上3.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历时150多年,因建于临淄城南的稷门而得名,齐统治者广纳各地文学游说之士,学士云集。
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A.齐鲁大地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 B.“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发展C.儒家思想居主导地位 D.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4.《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出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国家的户籍册上,起先出现编户齐民制度。
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A.从地缘管理方式转向亲缘管理方式B.从贵族限制人口转向国家限制人口C.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和隐匿人口D.扩大士阶层与农夫的身份等级差异5.秦朝在郡一级的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还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长官。
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干脆听命于中心。
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黄河流域的居民就发明了原始农业。
在西安半坡遗址中,曾发掘出大量的炭化粟粒。
据此可推知A.已使用石制、木制农具进行农业生产B.粟的种植在我国北方已经得到普及C.中国是世界最早产生农耕文明的国家D.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发展程度最高2.东汉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郡国守相进行察举,主要根据乡党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
随看地方豪族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乡党舆论逐渐被官僚家族(同时又是豪强)所支配。
这一变化导致东汉时期A.地方长官失去举荐人才的权力B.门阀政治的逐渐形成C.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D.九品中正制正式确立3.孙权统治时期,在任命官僚时,比较注意北方流寓地主与江东土著地主之间的平衡。
该政策A.阻碍了江南地区的持续开发B.沿袭了曹魏政权的用人政策C.顺应了巩固政权的现实需要D.消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4.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中关于两税法曾说:“随田之在民者税之,而不复问其多寡,始于商鞅;随民之有田者税之,而不复视其丁中,始于杨炎。
”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A.导致了均田制遭到破坏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固定了国家征税的时间D.改变了以田亩为主的征税标准5.并州总管刘世让威镇边陲,“突厥惧其威名,乃纵反间,言世让与可汗通谋,将为乱。
高祖不之察,逆诛世让,籍没其家。
”至贞观初,“突厥来降者言世让初无逆谋”,后经太宗查勘,确属冤案,遂即为之平反。
这主要体现唐太宗A.礼刑并用的思想B.明法慎刑的思想C.立法宽简的思想D.无罪推定的思想6.南宋统治者将政区规划、地图绘制视为国家政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仅宋孝宗(1162-1189年)就先后三次组织专业人员,将不断增设的路、州、县纳入新版“全国地图”,并将县以下新出现市镇的人口、物产、风俗、地形等详细录入《经济要纂》。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卷:1.C2. B3.A4.B5.C6.A7.C8.D9.A 10.B 11.B 12.C 13.D 14.B 15.B 16.C 17.C 18.A 19.C 20.D 21.B 22.C 23.C 24.B 25.A 26.B 27.D 28.C 29.A 30.BB卷:1.D2.B3.C4.B5.C6.B7.C8.D9.A 10.C11.B 12.C 13.D 14.B 15.B 16.A 17.C 18.A 19.B 20.D21.B 22.C 23.D 24.B 25.A 26.C 27.D 28.A 29.A 30.C二、非选择题31.(14分)(1)经济:促进了近代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思想:冲击了传统的“抑商”观念(或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发展);促进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4分,经济、思想两个角度各答对1个要点才能给满分4分)(2)表现:运动的规模更大(人数多,范围广);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参与阶层多);影响更大。
(4分,答对两点即可)国际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
(4分)(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
(2分)32.(11分(1)相同点: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1分)作用:便利了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加速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程;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
(4分,任答两点即可)(2)特点:从目标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过程看,具有渐进性与阶段性;从手段看,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并行。
(4分,任答两点即可)(3)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分)33.(15分)(1)弊病:理学走向僵化;思想文化专制。
河北省唐山2024~2024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初分封同姓王,西晋分封司马宗室,明初分封诸子做藩王。
这种现象说明A.分封制度依旧存在B.血缘政治影响深远C.中心集权不断加强D.专制皇权日益巩固2.秦代行“什伍连坐法”,汉代“编户齐民”,户籍对人丁限制极为严格。
1785年英国议会法案规定:“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处流民”。
中英户籍制度差异根源于A.治国理政思维有别B.政治制度差别C.思想解放程度不同D.经济形态迥异3.两汉时,中心制定了监察法规《监御史九条》和《刺史六条》。
宋代时,监察法规内容起先增多,对文武官员的监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元朝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监察法规《宪台格例》。
上述史实说明A.监察权力不断扩大B.监察管理更加严密C.监察机构日益增多D.监察体系渐趋完善4.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
这表明A.广州贸易中心地位确立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对外商贸影响职业创新D.自然经济面临解体5.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所著《家礼》进一步简化了繁杂的古礼,将传统贵族化的“礼”世俗化,《家礼》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据此可知《家礼》A.强化了乡村的道德教化B.扼杀了人民的个人欲望C.打破了贵族的教化垄断D.完成了儒学的重建任务6.春秋战国以来,铁犁和牛耕技术起先出现并渐渐普及。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末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BABDC 6~10 DDBAA 11~15 BDACC16~20BACBD 21~25 CCDDA 26~30 BCAB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2分)(1)(6分)将他国经验与秦国国情相结合;循序渐进,策略得当;重视扩大群众基础;秦孝公的支持;商鞅个人的信念和决心;改革顺应时代潮流。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2)(6分)态度:全盘否定(1分)评价:这一态度有失偏颇(片面)(1分)。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取得一定的成果(2分)。
但执行过程中加重人民负担,引起激烈争议,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2分)。
32.(16分)(1)(9分)观点: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分)阐述: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不断加深。
为挽救国家颓势,洋务派引进西方机器生产技术,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加速了教育的近代化;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创建新式海军,促进了军事的近代化。
(7分,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依靠科技为动力,促进了中国的近(现)代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
(1分)(示例仅作参考,也可从其他角度论述。
)(2)(7分)事件:维新变法运动(1分)义和团运动(1分)评价: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1分)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2分,任答1点即可)但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加之守旧派势力强大,最终失败(2分)。
33.(12分)(1)(6分)措施: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唐山市2014-2015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卷:1.B2.D3.C4.B5.C6.C7.C8.C9.A 10.D11.A 12.D 13.B 14.B 15.C 16.C 17.B 18.C 19.D 20.A21.B 22.D 23.D 24.B 25.C 26.B 27.A 28.B 29.D 30.BB卷:1.C2.D3.B4.A5.C6.A7.B8.D9.B 10.B11.B 12.D 13.B 14.D 15.C 16.B 17.A 18.C 19.D 20.C21.B 22.D 23.C 24.C 25.B 26.D 27.B 28.B 29.B 30.C二、非选择题31.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科举制,考试选拔官吏;民本思想。
(3分)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答出两点即可)(2)颁布解负令。
影响:解除了雅典平民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
(3分)(3)原则:三权分立思想(分权制衡)。
体现:美国中央政府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部分组成,分别执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4分)32. (1)特点:市镇专业化程度高;分布密集,集中于长江下游地区。
原因:政府政策的调整;商品经济的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
(4分,各能答出两点即可)(2)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下层百姓生活困难;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
(3分,答出三点即可)(3)不断发展,进程曲折。
(2分)原因:新中国成立,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3分)33. (1)自然法则:理性、正义、平等、公正(法律至上、平等、公正)。
(2分,能谈到平等、公正即可得分)(2)特点:吸取道家观点;“君道同体”论;维护君主专制。
(2分)差异:西方注重自由平等,提倡法治;中国注重君主意志,实质是人治。
(3分)(3)“新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唐山市2021-2022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同一事件在不同史籍中的历史记载,这说明A.史料年代越久远信度越高B.时代变迁决定历史叙述C.历史事实存在多元化表述D.历史评述缺乏客观标准【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关丁•启继位的方式有着不同的记载,说明的是历史事实存在多元化表述,c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时代变迁对历史叙述有一定影响,但是不能起决定作用,排除B先;历史评述需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标准,排除D项。
故选C项。
【点睛】2.《为吏之道》记载“和平毋怨”,“慈下勿陵,敬上勿犯”,“施而喜之,敬而起之,惠以聚之,宽以治之”,“刚能柔,仁能忍”,“正行修身”等内容。
这反映出秦朝A.确立儒家思想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B.形成以儒家思想为标准的察举制度C.形成以儒入法礼法结合的立法规范D.对官僚政治下官员素质有较高要求【答案】D【解析】【详解】《为吏之道》对于官员既有强制性的要求,也有德行上的要求,这说明秦朝对于官员的素质要求较的操纵,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仍被蒋介石集团所窃据,经过22年的斗争,1971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说法,是合理、准确的,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只写论题,没有阐述,或阐述不准确,论题部分不得分)【解析】【详解】论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不是''加入”联合国,而是“恢复"合法席位。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高二历史上册期末达标检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各国变法图强的需要B. 封建经济的发展C. 社会动荡不安D. 士人阶层的活跃答案:B解析: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为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因此,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发展。
2.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
其“发展”主要体现为()A. 由“民本”思想发展为“君本”思想B.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C. 强调制度与秩序是儒家思想的根本D. 形成了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答案:A解析:汉代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确立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理论,强调君主的权力是神给的,君主必须按照天意来办事,这实际上是“君本”思想,与先秦儒学中的“民本”思想有很大不同,故A项正确;先秦儒学已经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故B项错误;先秦儒学也强调制度与秩序,故C项错误;汉代儒学没有形成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故D项错误。
3.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
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时代特色的是()A. 鉴真东渡B. 玄奘西行C. 郑和下西洋D. 戚继光抗倭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可知这一时代特色为唐朝文化的双向交流。
A项“鉴真东渡”为唐朝文化的单向输出,排除;B项“玄奘西行”是唐朝僧人玄奘到天竺(今印度)游学,为唐朝文化的双向交流,符合题意;C项“郑和下西洋”为明朝时期,排除;D项“戚继光抗倭”为明朝时期抗击日本倭寇的史实,排除。
2024年河北省历史高二上学期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C. 明朝郑和下西洋D. 鸦片战争2、以下哪项不属于洋务运动的成果?A. 南昌起义B. 洋务派的建立C. 北洋海军的建立D. 洋务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称为“史学界的一代宗师”?A、司马光B、班固C、陈寿D、史铁生4、以下哪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重要措施?A、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C、实行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文化D、修筑长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指南针的发明为航海事业提供了重要条件B. 火药的发明为军事战争提供了重要武器C. 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但并未降低书籍的成本6、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奠定了基础C.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 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7、下列哪一项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A. 实行科举制度B. 建立三省六部制C. 设立内阁制度D. 推行分封制8、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9、题干:在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哪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A. 孔子B. 墨子C. 老子D. 庄子11、明朝初期,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丞相专权B. 分散地方权力,强化君主专制C. 提高行政效率,减轻皇帝负担D. 扩大官员选拔范围,增强政府活力13、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史学的鼻祖”?A. 司马迁B. 司马光C. 贾谊D. 左丘明15、下列关于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提高,出现了许多农书。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题。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一大题时,选出每小题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二大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里耶秦简中有被称为“中国最早信封”的“迁陵以邮行洞庭”简牍。
这是一块邮书封检木牌,上面短短的七个字体现收信地和“直达”的邮递方式,当时的紧急邮传文件则会注明“以利足行”,要求由善跑者传递,有的甚至会标注“急急急”。
上述材料反映出A. 中央集权管理的有效性B. 国家征收赋税依据科学C. 秦朝商品经济的发展D. 国家对人民的严格控制2. 表 1是东晋与刘宋时期士、庶族任职表,从表中信息可以得出A. 门阀势力逐步削弱B. 社会阶层的固化C. 庶族成为政权支柱D. 士庶族融合完成3.《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从中可以得出三省六部制的设置A. 标志着官僚政治初步建立B. 通过制约平衡提高效率C. 利于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D. 调和了君权与相权矛盾高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4. 表 2为五代时期的部分诏令与敕令。
表中内容主要反映了A. 官营手工业兼营商品生产B. 乡里邻保制具有经济功能C. 政府注重对工商业管理D. 唐末政府面临财政困难5. 宋朝天圣元年(1023 年),官方成立“益州交子务”发行纸币,当时纸币价值 770陌等于77000文。
每个炊饼的售价约为3文钱。
由此可知交子A. 使用范围较广泛B. 有其自身的局限C. 助推了经济发展D. 易造成通货膨胀6. 清初知县黄六鸿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 撰写的政书《福惠全书》所载当时的乡约有两种:讲读上谕之“讲乡约”和“料理地方之乡约”。
唐山市2021-2022学年度高二班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卷:1.C2.B3.D4.C5.B6.C7.B8.A9.C 10.A11.D 12.D 13.C 14.C 15.B 16.A 17.A 18.C 19.D 20.B21.C 22.B 23.D 24.C 25.C 26.C 27.B 28.B 29.B 30.AB卷:1.B2.B3.D4.C5.D6.C7.D8.B9.D 10.C11.A 12.C 13.B 14.C 15.B 16.A 17.D 18.B 19.B 20.B21.C 22.D 23.A 24.B 25.D 26.C 27.C 28.A 29.B 30.D二、非选择题31.(16分)(1)趋势:由一相制进展到多相制(宰相数量越来越多);中心其他部门不断分割相权;相权被渐渐减弱。
(4分,任答两点即可)(2)明确主权在民;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实行责任内阁制。
(3分)(3)政治: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构建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经济: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施“一五”方案,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方案经济体系。
(5分)(4)和平渐进方式;通过立法确立和完善民主政治。
(4分)32.(12分)(1)特征:①都消灭了思想解放潮流(运动)。
②都消灭了思想(文化)专制。
③都消灭了反传统(正统)思想。
④都消灭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6分,任答三点即可)(2)以思想文化统一维护统治。
(2分)(3)西方:资本主义进一步进展;自然科学进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思想。
(2分,任答两点即可)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进展。
(2分)33.(12分)(1)特点:限于社会上层;崇尚个人主义。
(2)理解:“唯信称义”主见带有承认共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强调民族自由。
(3)不足:提不出新社会方案;目的仍旧是为封建统治服务。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战国时期,“秦以牛田”,汉代,齐鲁地区出现“马耕”,清朝时期,“中原牛小马助牛,两牛一马耕平畴”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这些现象( )A. 推动了铁制农具的出现B.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形成C. 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D. 得益于国内牧业的发达2.商鞅变法时,“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
商鞅意在( )A. 推动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 加速宗法关系的瓦解C. 以法治思想来构建家庭伦理秩序D. 消弥德治与法治之争3.唐朝贞元十八年,中书舍人权德舆知贡举,祠部员外郎陆傪帮他物色贡士。
时为四门博士的韩愈向陆傪推荐了侯喜、李绅、李翊等十人。
韩愈在信中赞扬陆傪“好贤乐善,孜孜以荐进良士、明是非为己任,方今天下一人而已”。
这表明当时( )A. 人才选拔兼顾多个阶层B. 官员考核的标准日趋严格C. 官员选拔存在荐举现象D. 门阀垄断政治局面被打破4.唐玄宗时期,诏敕应该由所有的宰相共同署名,值事宰相签署后,还要历抵其他宰相府第去签署。
肃宗时,“许令直事者一人,假署同列之名以进,遂为故事”。
德宗继位后,废除假署代名制,后又改宰相一日一值守,但宰相不能有连续的掌权时间。
这些举措有利于( )A. 防范宰相专权擅政B. 避免行政决策失误C. 提高中枢决策效率D. 扩大中书省的权力5.如图为1968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108号墓的“郧县贺思敬庸调布”,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
其上有墨书“西浦里郧县光同乡贺思敏庸调布一端”“开元九年八月日”,并铃朱色官印。
此文物可用来说明当时( )A. 西域地区严格执行租庸调制B. 棉纺织业不断得到改进C. 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D. 政府对该区域实行管理6.如表为南宋时期纸币发行情况表,由此推知,当时( )年代纸币发行量增长指数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10000000贯100孝宗乾道淳熙年间(1174—1189)20000000贯200宁宗开禧年间(1194—1224)1400000000贯1400理宗绍定六年(l233)3200000000贯3200理宗嘉熙四年(1240)5000000000贯5000理宗淳祐六年(1246)6500000000贯6500理宗景定四年(1263)日增印150000贯A. 经济重心转移完成B. 社会秩序日趋稳定C. 经济运行逐步失控D. 活字印刷技术成熟7.宋元时期。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抛物线y 2=x 的焦点坐标是( )A. (12,0)B. (14,0)C. (0,12)D. (0,14)2.已知向量AB =(0,1,2),则|AB |=( )A. 1B. 3C. 5D. 53.记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S 3=6,S 6=21,则S 12=( )A. 27B. 36C. 45D. 784.已知圆x 2+y 2=4与圆(x−5)2+y 2=9,则两圆公切线的条数为( )A. 1B. 2C. 3D. 45.已知{a n },{b n }均为等差数列,且a 1=1,b 1=2,a 3+b 3=5,则a 2023+b 2023=( )A. 2026B. 2025C. 2024D. 20236.线段AB 长度为4,其两个端点A 和B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滑动,则线段AB 中点的轨迹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A. 2B. 4C. 2πD. 4π7.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 1B 1C 1中,若AB = 2BB 1,则AB 1与BC 1所成角的大小为( )A. 60°B. 90°C. 105°D. 75°8.已知M 是椭圆x 2a 2+y 2b 2=1(a >b >0)上一点,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MN 垂直椭圆的长轴,垂足为N ,若|NA|⋅|NB|=2|MN |2,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 12 B. 22 C. 34 D. 32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直线l 1:(a +2)x +3y +3=0与l :x−y−2=0,则( )A. 若a =1,则两直线垂直B. 若两直线平行,则a =5C. 直线l 1恒过定点(0,−1)D. 直线l 2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10.数列{a n }满足:a 1=0,a n +1=−1a n +2,则( )A. a 2=−12B. S 3=16C. {a n }为单调递减数列D. {1a n +1}为等差数列11.已知双曲线C :y 2−x 22=1,直线l :y =kx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P 是C 上异于A ,B 的一点,则( )A. C 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为 2B. 直线PA 与PB 的斜率之积为2C. 过C 的一个焦点作弦长为4的直线只有1条D. 点P 到两条渐近线的距离之积为2312.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P ,Q 分别是棱AB ,B 1C 1上的动点(含端点),则( )A. 四面体PQA 1D 1的体积是定值B. 直线A 1P 与平面A 1B 1CD 所成角的范围是[π6,π4]C. 若P ,Q 分别是棱AB ,B 1C 1的中点,则|PQ|= 6D. 若P ,Q 分别是棱AB ,B 1C 1的中点,则经过P ,Q ,C 三点作正方体的截面,截面面积为2 5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萨索斯岛是希腊的旅游胜地,冬季气候温和湿润。
岛上传统古镇和现代新镇并存,增加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下图为萨索斯岛古镇与新镇分布示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萨索斯岛的面积最接近()A.40平方千米B.400平方千米C.1400平方千米D.2400平方千米2.萨索斯岛冬季气候湿润的主要原因是受()A.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B.飓风过境的影响C.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D.盛行西风的影响3.萨索斯岛的新镇()①比古镇数量多②比古镇传统建筑多③多沿河谷分布④多分布在沿海地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2日19:30,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该盛会为期1周。
左图为巴勒斯坦运动员的开幕式入场照片,右图3为巴勒斯坦地理位置示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开始时,巴勒斯坦所在时区的区时是()A.1:30 B.9:30 C.13:30 D.14:305.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举行期间,巴勒斯坦()①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②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③白昼时长始终大于黑夜④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板块边界附近,火山众多。
2023年12月5日,喀拉喀托火山发生猛烈喷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喀拉喀托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来源于()A.地核B.地幔C.地壳D.地表7.图示区域火山众多,是因为受到()A.欧亚板块张裂的影响B.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C.非洲板块张裂的影响D.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1985~1994年,世界气象组织在下图所示海域部署了由众多浮标组成的海洋观测系统,对海洋表层的温度与运动情况进行观测。
甲、乙、丙、丁四地附近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海域部署的浮标全部位于()A.南半球B.热带印度洋C.北半球D.热带太平洋9.图示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①甲附近海水温度增加②乙沿岸降水增加③丙附近海水温度降低④丁沿岸降水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这些浮标获取的海洋表层温度数据可能侧重研究()A.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B.大洋温盐环流变化C.海冰的季节和年际变化D.海洋生物分布特征一个特定区域的大气降水主要由水汽输入与水汽输出决定。
唐山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演练历史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山市迁西县西寨遗址,距今有6000多年历史。
从现场痕迹来看,遗址呈现了一幅居住、祭祀、制陶、狩猎等生产生活场景。
其文化时代特征与下列考古遗址最相近的是A.元谋人遗址B.二里头遗址C.良渚古遗址D.大汶口遗址2.《全球通史》中关于汉朝历史的表述有:“每个官吏都被分派到自己家乡以外的地方去做官,以保证他不能利用自己的职位在当地发展家族势力。
结果,形成一个行政制度,其效率和反应灵敏的程度远远超过现代以前的任何别的行政制度。
”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A.汉朝监察制度保证了行政效率B.本乡回避为中央集权提供保证C.每个官吏都不能发展家族势力D.官吏选任原则体现了宗法观念3.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的经变画。
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
这种变化反映了佛教A.附会融入中国社会B.深刻影响儒家思想C.推动孝道文化发展D.推崇消极避世教义4.在宋代海外贸易中,瓷器、丝织品和书籍等大宗出口商品产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被称为“香药犀象”的海外商品,主要的销售地是京城、四川和东南地区。
上述现象表明宋代A.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世界B.南北经济的联系不断加强C.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显著D.海外贸易是政府主要财源5.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对古希腊数学著作《几何原本》推崇备至,他说:“此书为用至广⋯⋯而习者盖寡。
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一、单选题1.考古发现的《云梦秦简·为吏之道》中要求官员“兹(慈)爱百姓”,并将“恭敬多让”作为官吏“五善”之一。
为官为吏要“孤寡穷困,老弱独传,均徭赏罚”,关注弱势群体。
据此可知,秦朝()A.依靠严刑峻法治理国家B.基层管理颇为严格C.政府对官员有道德要求D.官员选拔要求较高2.东晋的户籍档案登记内容日益丰富,户籍档案保管机构也由基层乡里上移至县级行政机构。
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A.江南开发促使赋税制度调整B.人口流动导致户籍管理失控C.科技进步助力社会治理D.社会动荡催生皇权强化3.杨际平在《《唐令·田令》的完整复原与今后均田制的研究》中提道:“政府给民户实际授田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各地政府掌握足够的官田与荒废地。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均田制的推行()A.激化了人地矛盾B.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C.消灭了土地兼并D.有利于土地的开发4.明代的杨镛知山东文登时申明乡约,令“本里内,推选有齿德者一人为约正,有德行者二人副之。
照依乡约事宜,置立簿籍二扇,或善或恶者各书一籍。
每月朔一会,务在劝善惩恶,兴礼恤患,以厚风俗。
”约正、约副“其举之有迟缓,行之有勤惰,而有司之贤否,于此见焉。
定行分别劝惩,决不虚示。
”这体现出明代()A.基层行政人员的职责具有广泛性B.乡约与保甲制度的相互统一C.乡约具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特征D.地方治理注重渗入法家思想5.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发生旱灾。
朝廷官员李彪建议:从州郡税收中抽出九分之二,将京城全年开支剩余的费用全部拿出来,分别建立管理机构,在丰收时买进粮食,全部储存在仓库里;遇上歉收年月,就可以加两分利卖给百姓。
这一建议说明了当时北魏()A.增强社会整体运行的平稳性B.灾情救助主要依靠市场因素C.通过多元参与提升治理效能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6.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经历了两百年左右的向海外移民时期。
海外移民通常是由某一城邦发起的,它提供船只和所需各项生产资料,被称为母邦;母邦把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它被称为子邦。
母邦可从子邦地区获得粮食及铜铁锡等原料,同时以本土所产工业品和油酒之类与子邦相互交换。
由此可知,希腊的海外移民运动()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加剧了城邦间的社会矛盾C.开了对外殖民历史先河D.促进了古代希腊人的形成7.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时,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
他做出上述论断的依据最有可能是,当时中国()A.雇佣制生产方式的发展B.闭关锁国阻断中西交流C.西南地区全面改土归流D.八股取士禁锢士人思想8.1940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
凡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些规定()A.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有利条件B.削弱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区的力量C.反映出中共开始重视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D.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9.随着商业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A.田庄B.草市C.纸币D.会馆10.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说:“中国愿启动‘中国东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议:包括再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新冠疫苗无偿援助……帮助东盟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
”这一提议体现出我国()A.外交政策具有意识形态色彩B.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C.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11.17世纪的欧洲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化,如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宗教改革的兴起以及启蒙运动的进行。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科学革命的重大影响B.西欧社会的近代转型C.全球国际格局的巨变D.世界逐渐走向了整体12.英国议会于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凡非出生在英国者不得担任议员和政府官员;非经议会两院的奏请,国王不得免除终身任职的法官的职务;国家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
这反映出 ()A.英国议会权力开始高于王权B.资产阶级通过立法维护民主C.国王仅扮演仪式性政治角色D.议会司法权力得到法律保障1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每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都享有主权,可以独立地从事对外交往,包括宣战和媾和。
这些内容逐渐演变成了国家主权原则。
但在欧洲,经常上演小国被瓜分的剧目,比如波兰就三次被周围的三个大国瓜分。
这些现象表明()A.国际治理体系已经形成B.社会达尔文主义已出现C.国际体系遭遇现实挑战D.国家主权原则缺乏基础14.魏晋以来,直至十六国、北朝前期,伴随着北境诸少数族或主动或被动内徙,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政区从北方边境渐次后撤,而代之部落组织式的或军事统制式的特殊政区。
北朝后期,郡县制全面回归。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A.民族交融的深化B.政区设置的密集化C.郡县制遭受挫折D.世家大族力量瓦解15.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港口实行“检疫”,强制入境船舶和人员隔离观察,以防止黑死病等疫病流入,后来又出现了防范动植物病虫害的动物检疫和植物检疫。
这表明分类检疫()A.彻底阻断了疫病传播B.体现了科学技术进步C.奠定了西方医疗体系D.反映了国家干预形成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8年,提倡军国民教育的德国战败,军国民教育的衰落就成为必然趋势,取而代之的是美国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随着实用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一些教育团体为改革大做舆论宣传。
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仿效美国颁布了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
1923年9月,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正式将体操课改名为“体育课”,规定初中及高中分别加授卫生、生理等科。
对体育课学时做如下分配:小学体育课占总课时的10%;初中体育课为16学分(其中,生理占4学分);高中体有为10学分(包括健身法)。
(注:《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半年内每周上课1小时为1学分)。
体育课程内容以田径球类运动、游戏等为为主,并一律清除了兵操。
——摘编自萍国吴等《近代体育课程改革及其反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壬戌学制”改革中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壬戌学制”改革中体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标准统一的官方语言,被称为"雅言"或者"官话"。
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材料二1956年1月,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成立。
当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普通话的标准。
随后,推普工作在学校、军队以及广播、出版、公共服务等行业广泛开展。
国家还实施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汉语方言的初步普查,举办了普通话训练班、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普通话教学广播等,帮助各地群众学习普通话、培养推普骨干。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要求,我国继续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方案,大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推广普通话成为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
1982年,推广普通话写入《宪法》,在语言文字工作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综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话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措施的重大意义。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美国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受到了战争的严重创伤,各国均致力于医治战争的创伤,重建本国的经济。
在恢复本国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各国都面临着国际经济关系中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是在金融方面,重建国际货币制度,维持各国间的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二是在国际投资方面,创立处理长期国际投资问题的国际组织;其三是在贸易方面,重建国际贸易秩序,扭转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性贸易政策,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材料二到20世纪末,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
在前共产主义国家,指令性经济的垮台终结了它们与外部世界的隔绝,它们的领导人欢迎国外投资者及其奋力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新型私有工业企业。
在全球范围内,大的经济力量是跨国公司、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它们的投资和投机性活动,每天让数万亿美元在世界流动。
计算机使用和通讯的全球化,打开了以类似方式完成分散的员工工作的可能,这种“外包制”在印度发展尤为迅速。
——摘编自(美)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二战后“国际经济关系中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并简要说明其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推动“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的因素。
三、论述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
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材料二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鼎革之义;对于临时政府组成人选,宋教仁等主张全用革命党,不用旧官僚,但最后不得不妥协。
临时政府各部总长名单中,同盟会会员仅居陆军、外交、教育三部,其余六部均为立宪派或旧官僚。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1789年7月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之后,国民自卫军总司令拉法耶特侯爵将象征法国王室的白色与巴黎民众武装的色彩(红色与蓝色)结合,创设三色徽章作为国民自卫军帽徽。
不久,法国国王到巴黎接受了三色帽徽,表示对革命形势的认可。
此后,红白蓝三色配置在全国流行,三色帽徽、三色服饰成为革命者的标志。
几经演变,三色旗成为法国国旗。
——摘编自沈坚《三色旗和高卢雄鸡》结合所学知识,就历史中的“沿袭与创新”从政治或经济两方面任选其一进行阐述。
(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材料“要求官员‘兹(慈)爱百姓’,并将‘恭敬多让’作为官吏‘五善’之一。
为官为吏要‘孤寡穷困,老弱独传,均徭赏罚’,关注弱势群体”可知,秦朝对官员有道德要求,C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对官员的道德要求,“依靠严刑峻法治理国家”、“基层管理颇为严格”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B项;“官员选拔的要求”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