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228.83 KB
- 文档页数:12
2010-2023历年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0题)
1.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A.王羲之所擅长的行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
B.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C.“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对元曲浪漫主义风格的表述
D.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2.明末冯梦龙在小说集《醒世恒言》写到:“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
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是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作品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
C.是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反映了民间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
3.史籍中记载春秋时期鲁僖公立“泮宫(国家高等学府)”,但后来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不办学校)﹐无学不害。
”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诸侯变法意图富国强兵,不重儒学教育
B.“士”阶层的发展壮大及私学兴起发展
C.分封制瓦解使诸侯失去官办学校的能力
D.“礼崩乐坏”使统治者急于恢复礼乐制
4.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 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
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
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
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的影响。
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
(8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6分)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6分)
5.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
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
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利究竟基于什么。
”这说明智者学派()
A.质疑希腊法律存在的必要性
B.促进了希腊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C.阻碍了希腊的民主发展进程
D.推动神学思想逐逐渐走向衰落
6.荀子说:“故,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
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在此,荀子()
A.认为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
B.强调法律实施中良吏执法的重要性
C.主张在执法时将君子和小人区别对待
D.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君子以德治国
7.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
”下列选项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C.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D.相对论与量子论
8.“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直接推动社会制度变革
9.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文明的中心原则在于,使统治阶级服从人民约定俗成的习俗,遵守人民以宪法表达出的意志。
”他所表达的思想主张是()A.议会主权、法律至上
B.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C.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D.民主共和、崇尚科学
10.下图为唐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对该画认识正确的是()
A.佛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B.反映唐代民族关系和睦融洽
C.艺术作品创作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11.鲁迅在评论一部小说时说道:“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
终于是奴才。
”下列各项对这部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积贫积弱社会矛盾尖锐
B.火药武器开始在军事上得到应用
C.理学兴起规范人伦社会秩序
D.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12.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人类文明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
——(东汉)王充《论衡》
潮之涨退,海非增减。
盖月之所临,则水从往之……此竭彼盈,往来不绝,皆系于月,不系于日”。
——(唐朝)余道安《海潮图序》
材料二1687年,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教学方法证明了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地球、月亮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及其引力的变化所造成的;月、日引潮力是产生潮汐的原动力,它是天体引力的组成部分。
——《引潮力的发现》
材料三“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王充等人与近代英国牛顿对潮汐现象解释的异同。
据此分析中西科技的本质差别及表现。
(10分)
(2)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角度,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6分)
1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学校》)这个观点表明黄宗羲()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C.设计三权分立政体
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14.下表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成就分布领域及数量,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结果B.儒家思想重视民生的表现
C.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D.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产物
15.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下列对这一观点的分析比较恰当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能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16.欧洲近代三大思想解放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 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
——陈衡哲《西洋史》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所说“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的依据。
(4分)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2)从材料二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4分)
材料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3)指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在思想领域内反封建方式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经济和文化原因。
(6分)
17.《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
”此记载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A.以民为本
B.皇权至上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
18.下图是清初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吸收中西画技之长绘制的《平安春信图》,该画反映了乾隆年轻时与父亲雍正游玩的景象。
画面上方有乾隆皇帝自题的一段诗文:“写真世宁擅,绘我少年时,入室幡然者,不知此是谁?壬寅暮春御题。
”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①该画能佐证清初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接纳
②此画属于吸收部分西洋画技巧的风俗画
③壬寅是清代乾隆皇帝统治时期的年号
④可作为研究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直接史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但丁在《神曲》中强调人所赋有的“自由意志”是“上帝最伟大的主张”,他被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对其所处时代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资本主义兴起发展
B.资产阶级革命与掌权
C.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思想启蒙的理性时代
20.中国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
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
其中贯穿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①朱熹理学的主旨②庄子的思想诉求③文人画的创作风格④李贽的离经叛道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1卷参考答案
一.参考题库
1.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选项:是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故,A表述错误;C项表述,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C错误;京剧正式形成是在清朝的道光皇帝期间,D项错误。
B项表述客观,符合事实和题干要求。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文人画
2.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文学作品相关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文学作品能反映一定的历史,但不能够说成是原始材料,A项错误;材料根本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问题,C是无关选项;D项说
法不符合史实,表述本身错误,忽略了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匠户”制度,垄断技术等。
D项而且与题干内容衔接不紧密,有夸大嫌疑。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
3.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可以无学(不办学校)﹐无学不害。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A.诸侯变法意图富国强兵,不重儒学教育,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A;C.分封制瓦解使诸侯失去官办学校的能力,表述与题干内容及意思无关,排除C。
D项表述,与题意不相符合。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士”阶层的发展壮大及私学兴起发展,推动儒学发展,逐渐成为百家学派的一大宗,符合史实和题意。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4.参考答案:(1)影响:理学成为读书谋官的工具;成为官方正统学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中国文明的延续;后期的日益僵化,压制思想进步。
(6分,每点2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原因:吸收了佛、道因素;提出三纲五常是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2分。
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相似: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
(2分)
不同: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进步发挥重大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4分)
(3)原因:缺乏形成个性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压制;文化专制与思想迫害等。
(6分。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的影响深远。
可以从以下几点给予认识:•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学说,成为读书谋官的工具;‚理学对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ƒ有助于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后期的日益僵化,压制了思想进步等。
结合所学关于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可以从以下角度给予分析:•理学吸收了佛、道等学说,发展了儒学,体现出更强的生命力;‚提出“三纲五常”是天理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观点,很好的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统治需要;ƒ理学适应了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时代需求,时代选择了理学等。
(2)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结合所学关于李贽的思想主张,不难归纳、概括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
但,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这样来解读:•李贽的思想仅仅停留在反正统意识层次,而且当时统治者在竭力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因此,其思想未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进步发挥重大作用;‚文艺
复兴运动,则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的过渡,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进程等。
(3)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结合所学关于李贽的思想主张,理解材料二“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可以从以下角度给予认识:•缺乏形成个性自由的社会环境;‚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ƒ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政府加强文化专制与思想迫害,诸如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
5.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利究竟基于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认识:由题干材料只知道“服从法律”到现在去“检验”法律的合法与否,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开始关注自我,希腊人自主意识在逐渐觉醒。
比较选项可知,B项符合题意。
而其余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6.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认识:材料的核心意思是荀子认为正直的君子是国家安定,政治清明的根源;没有一个良吏治理的国家,法律虽然完备,但也不会使国家安定与稳定。
分析、比较选项,可知,A项理解不准确,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C项表述明显错误,属于无关项;D项表述,不符合荀子的主张,荀子强调的是礼法并施,而非废除法律。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荀子的主张
7.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本题考查近现代科学技术相关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A项,神创论与进化论,进化论是否定了神创论,不符合题干意思,排除A;C项,经典力学与量子论,二者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不符合题干意思,排除C;D项,相对论与量子论,二者也属两个不同的范畴,不符合题干意思,排除D。
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批判继承,否定了“物体的绝对运动和绝对静止观点”,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宏观物体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特例。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8.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本题考查近代科学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相关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认识:因为思想解放,促进科学发展;反过来,科学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思想的解放,C项符合题意。
A项不符合史实,说法错误;BD两项明显和材料内容无关,属无关选项。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自然科学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考点:世界近代科学技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影响
9.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使统治阶级服从人民约定俗成的习俗”、“守人民以宪法表达出的意志”,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选项,不难判断出,只有C项,“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体现题干材料意思。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法律至上”、“三权分立”、“崇尚科学”等,故,ABD三项均不正确。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欧洲启蒙运动·启蒙思想·社会契约与人民主权
10.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A项中的,佛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潮,无从体现,只是融合的现象;B项,民族关系和睦融洽,表述不准确,是对题干图片的曲解和误读,夸大了图片的作用;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艺术作品世俗化是在宋代以后。
而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即体现出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特征。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
11.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不反对天子”“便被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不难判断出,鲁迅评论的小说是《水浒传》,关于明清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根本上是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发展,即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其余ABC 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
12.参考答案:(1)相同:都注意到潮汐现象的产生与月球有一定的关系。
(2分)
不同:王充等人只注意到潮汐现象的产生与月象变化有关;牛顿认为潮汐现象与地球、月亮、太阳的相对运动及其引力的变化有关;对潮汐现象的解释来自于科学研究并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
(2分)
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传统科技。
(2分)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对现象的观察和经验的总结;西方近代科学采用实验方法,重视现象背后理论的总结和规律的探究。
(4分)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
(6分)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关键信息“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此竭彼盈,往来不绝,皆系于月,不系于日”、“月、日引潮力是产生潮汐的原动力,它是天体引力的组成部分”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中国古代王充等人与近代英国牛顿对潮汐现象解释的异同,具体体现在:A.相同之处:都注意到潮汐现象的产生
与月球有一定的关系。
B.不同之处:•王充等人只注意到潮汐现象的产生与月象变化有关,比较肤浅,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而牛顿认为潮汐现象与地球、月亮、太阳的相对运动及其引力的变化有关,从而对潮汐现象的解释来自于科学研究并上升到了科学理论的高度等。
结合所学中西方科技相关知识,可知,中西方科技有着本质的差别,体现在:•欧洲的科技是近代科学,注重实验的论证;‚中国的科技是传统科技,注重古人的经验总结。
具体可以这样来认识欧洲近代科技和中国古代科技:欧洲近代科学采用实验方法,重视现象背后理论的总结和规律的探究;而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对现象的观察和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的抽象与概括,缺乏实验论证等。
(2)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 工业的巨大工作”、“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给予认识:•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和提高的要求,这有利于欧洲近代科技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代议制的相继建立,有利于欧洲近代科技的发展;ƒ思想上:欧洲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宣扬的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欧洲近代科技的发展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科技的特点;世界近代科学技术·欧洲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欧洲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欧洲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的发展
13.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等,本题考查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
材料的核心意思是,不能把天子自己的是非作为判断标准,即否定“君权”。
很明显,从中可以看出,这体现了,作者意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故,正确答案选B。
其余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
14.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图表信息,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相关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表信息,得出这样的认识:领先的科技领域,多数与农业生产相关,诸如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水利等领域。
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知道原因,即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排除BC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科技的特点·与农业的紧密结合
15.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认识:材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以及强调智慧的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
AC两项的表述与题干意思无关,题干的意思没有体现“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以及“权威”问题,排除AC;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