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一中2012届高三历史试题2
- 格式:doc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三历史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从下图的历史信息来看,土地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 A.消灭一切剥削阶级
B.打击富农经济
C.发展公有制经济
D.废除封建剥削
2.继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2008年5月26日对大陆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8日下午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了会谈。
这将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的发展。
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下列符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是()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②发动和领导了国民大革命③宁汉合流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④在1924年国共合作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为抗击日军的侵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相继组织了四次大的会战。
哪次会战失利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徐州会战
4.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来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那么你认为最突出的应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C.必须有先进政党的正确领导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5.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下列会议中,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是
A.八七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
6.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以“这一天”为题而写下这段激情洋溢的文字:“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
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他所说的“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主动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放弃了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C.顺应了国民党的改组要求 D.积极推进国共合作的实现
8.2007年,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强调,没有“七七抗战”,就没有台湾。
“中国的军人……用同归于尽的做法让日本‘三月亡华’的计划无法成功”。
下列抗战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台尔庄战役
9.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共同特点是()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不同程度受到西方宗教或是文化的影响
10.读右图,这是1899年在河北、山东一带广为流传的漫画《雷击猪羊图》,以雷公象征正义力量,画两旁的对联是一声怒气发天庭,二月蛰惊,三春运转;群丑游魂收地狱,两时命尽,四海妖除。
图中的猪羊喻指传教士。
根据漫画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运动和斗争策略与此有关的是()
A.太平天国、扶清灭洋 B.五四运动、还我河山
C.辛亥革命、驱除鞑虏 D.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决议内容?()
A.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C.确定新中国的国旗、国歌、首都
D.决定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1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不包括()
A.参政议政 B.政治协商 C.民主监督 D.制定法律
1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②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③民族自治区域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④民族区域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 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最主要措施是()
A.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成立全国政协
15.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的《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是()A.规定的国家权力机关不同B.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C.规定的国家领导阶级不同D.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16.“台湾问题”产生最主要是由于
A中国内战遗留问题造成的 B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
C“雅尔塔体系”划定造成的 D联合国托管造成的
17.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最根本的不同是()
A.台湾问题是现实问题,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B.台湾问题是不同政党间的问题,香港问题是两国间的问题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香港问题是国与国间的外交问题D.台湾问题是中美间的问题,香港问题是中英间的问题
18.撒切尔夫人曾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这段话主要说明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荣誉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19.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表明()
A.我国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B.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C.“一国两制”是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的有效办法
D.台湾问题只能采用“和平统一”的方式解决
20.在国家的下列政策中,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繁荣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②改革开放③西部大开发④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 D.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濒临长江边狮子山脚下的静海寺,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纪念性建筑,见证了中国近代
史耻辱的开端。
静海寺内悬挂着一尊高1.842米的大铜钟,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静海寺中的大铜钟与近代史上的什么事件有关?(2分)这一事件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分)
(2)材料二中涉及的城市“钟山”是指什么地方?(2分)这里被誉为“虎踞龙盘”之地,列出中国近代史上曾定都于此的政权。
(4分)(至少两个)并将近代史上发生于“虎踞龙盘”之地的重大事件分类填入下表。
(6分)(每空填一项)
(3)材料二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是指谁?(2分)诗句的寓意是什么?(4分)
(4)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有何重要意义?(2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3年《开罗宣言》宣布:日本窃取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材料二1950年1月,杜鲁门声明,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但到6月他又声明“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
材料三1972年,美国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声明:“美国认识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材料四1979年,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国进一步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
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从1943年到1950年美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有何变化。
(2分)原因是什么?(5分)
(2)结合材料三、四,指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2分)
(3)1943年到1972年美国对台湾立场的变化,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5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年以来,一般国人对于三民主义不能真诚一致的信仰,对民族危机亦无深刻之认识,致使革命建国之过程,遭受无穷的阻碍,国力固因之消耗,人民亦饱受牺牲,遂令外侮日深,国家乃日趋危殆。
惟在此期间,中央政府仍本其一贯的统一御侮政策,忍辱负重,无日不以精诚团结共赴国难为前提。
……所以抗战的最高指挥原则,惟有三民主义。
抗战的最高指导组织,惟有中国国民党。
……即任何党派,任何力量,离开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国民党,决不能有助于抗战,有利于民族的复兴事业。
这一点显明的事实,是应该为全国国民尤其是知识分子所彻底认识的。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1943年)
材料二抗日战争中的两条战线就这样形成,一边是代表地主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另一边是代表无产阶级的共产党。
一个引向分裂、反动和不断的失败,另一个──人民战争战线,奠定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胜利基石。
不仅如此,它还为随之而来的中国已进行一世纪之久面对国内外敌人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最后胜利打下了基础。
这确实是世界所有进步力量的伟大胜利,不仅因为它改变了全球各种势力的格局,还在于它演示了如何运用前所未有地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在本国条件下开展并赢得一场人民战争。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从鸦片战争到解放》
材料三 (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杨胜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应该说是全面地充分地表现出来了,从而使得中国广大的先进分子,还包括许许多多的中间分子都纷纷站到它的旗帜下面来,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走向复兴的坚强的政治力量。
──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在抗战问题上蒋介石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并结合史实评价这一主张。
(3分)(2)据材料二,指出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哪两条抗战路线?其形成的根源是什么?(3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该时期“先进性”的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6分)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