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桥梁病害成因及养护与维修加固方法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288.04 KB
- 文档页数:2
混凝土桥梁病害成因及养护与维修加固方法探究
发布时间:2022-06-09T01:55:22.36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4期作者:唐靖宇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道路上汽车交通量逐渐增大
唐靖宇
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道路上汽车交通量逐渐增大,特别是大型的货运车辆重量非常大,给桥梁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和伤害。
为了加强桥梁的承载力,减少安全隐患,以下将对混凝土桥梁病害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桥梁养护和维修加固的方法,提高桥梁的承载力和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桥梁病害;病害成因;桥梁养护;维修加固
混凝土桥梁在我们国家的道路建设当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因为环境因素,车辆数量增加以及车载重量超标等问题的影响,使混凝土桥梁出现了一定的病害。
通过对病害形成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来针对原因探究具体的桥梁养护措施和桥梁维修加固的方法,提高维修养护的效率和质量。
1桥梁常见的病害
1.1上部构造存在一定的缺陷
主梁在施工时存在拼接的部位,拼接部位在长期的使用以及重力的碾压之下,容易出现开裂和破损的现象,导致主梁的承载能力下滑;在进行桥面的铺装时,对质量的把控不严格,存在裂缝和凹陷等问题;车辆在行驶过程当中由于桥面凹陷而产生对桥面局部压力过大的情况;在桥面铺设过程当中没有做好排水的设计,导致积水问题对桥面质量造成损坏;由于排水不畅导致部分水渗入到桥体当中,对桥体中的钢筋等部件造成腐蚀,影响支撑的稳定性;在进行桥梁施工时,受力支座的位置设置不合理,导致桥体不稳定,出现倾斜和错位的问题。
1.2桥墩、桥台、基础不稳定
基础结构的病害表现形式为,承载能力不够,基础出现不规则沉降,基础出现倾斜和错位的现象,基础机构由于受力情况不均而出现开裂的问题。
桥墩和桥台的病害表现形式为,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出现网状的裂缝;混凝土发生脱落的情况;施工过程当中使用到的材料出现老化的现象;受到强外力作用造成的破坏;出现裸露的钢筋和锈蚀的情况;结构出现不规则变形情况,影响稳定性。
2桥梁出现病害的原因分析
2.1设计阶段对荷载等级要求低,桥体的受力能力低
在进行桥梁设计时,要根据实际需要的荷载等级来进行承载力设计我国现在使用的桥梁项目当中有很多是很早之前设计建造的,由于以前的车辆数量比较少,货运需求也不是特别高,对桥梁荷载等级要求不高,所设计的桥梁承载能力也比较低。
随着时代发展,汽车以及货物运输的需求逐渐增大,以往的桥梁承载力无法满足现在的交通运输需求,在长期的高荷载情况下造成桥梁出现严重的病害。
2.2钢筋出现锈蚀,桥体出现裂缝
施工过程当中没有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或者保护层的厚度不满足实际的需求,无法发挥出有效的保护作用。
由于一些积水以及其它含有侵蚀性的化学元素透过保护层作用到钢筋上,使钢筋表面的氧化层被侵蚀而造成钢筋的锈蚀,影响到桥梁整体的稳定性,甚至出现桥体裂缝的情况。
2.3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结构病害
一些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化的因素会对桥体造成腐蚀和影响,影响桥体结构的稳定性。
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在桥体周围进行开发建设的过程当中,会对周围的土层以及基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桥体结构遭到破坏。
2.4桥梁的自然老化情况
桥梁的建设具有有限的使用寿命,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桥梁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情况,承载能力下降,刚度和稳定性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慢慢降低,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任何建筑工程都存在着一定的使用寿命,随着时间的变化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质量问题。
2.5桥面不平整,出现材料脱落问题
对桥面进行施工时,对于混凝土的铺设厚度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混凝土的铺设厚度不够就非常容易产生桥面不平的问题。
另外还会出现混凝土脱落的情况,在进行桥面铺装工作之前需要对铺设表面进行清理,确保其整洁性。
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往往会忽略这一环
节,对铺设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会出现混凝土材料混合时比例出现问题,导致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够,经过气候以及降水影响,导致混凝土出现脱落的情况。
2.6养护维修工作不到位,加固措施不完善
在桥梁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桥梁进行定期的养护和加固,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但是在实际的养护,维修和加固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不当的操作。
在维修过程当中会使用到一些新的材料,新材料的使用会增加桥梁自身的重量,导致承载力降低。
在养护过程当中没有做到及时和全面,没有及时将桥面的积水进行排放和处理,导致积水对桥体出现侵蚀和伤害的情况。
在进行支座的维修和加固过程当中,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导致受力情况发生改变,影响桥梁的稳定性。
3桥梁的维修与加固措施
3.1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维修和加固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维修和加固过程当中,需要对表面的受损部位进行彻底清理,根据受损部位的面积和大小来选择手工凿除或者机械凿除,凿除之后对凿除面进行清理,不允许有杂质残留。
确保没有受损的部位完全裸露出来,并使用新的混凝土材料进行修补。
新的混凝土材料强度及性能需要与原施工使用的混凝土保持一致。
或者强于原施工使用的混凝土强度。
修补之后通过振捣工作加强混凝土的密实度,保证质量和稳定性。
3.2桥梁结构裂缝维修
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桥梁结构出现裂缝的情况,会破坏整体桥梁的美观性和稳定性,结合裂缝的程度以及相关规范标准,来对裂缝进行分析,判定其是否有进行修补的必要,通过裂缝情况会对桥梁整体质量和稳定性造成威胁的程度,来有针对性的对裂缝进行修补。
经常使用到的结构裂缝修补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在表面增加其他材料辅助修补法,通过钢筋固定修补法,灌浆修补法等。
4对桥梁上部结构进行加固
对桥梁的整体承载力进行检测和研究,当其承载能力下降程度比较低时,可以在桥面铺设钢筋混凝土来增加主梁的厚度,使受压力面积增加,以此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实现对桥梁的加固。
设置纵梁增加桥梁的受力点,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
设置桥墩,减少桥梁的跨度范围,增加桥梁的稳定性,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
在桥梁使用率比较高的部位加强养护频率,保证桥面干净整洁,合理的进行伸缩缝布置。
增强排水能力,减少积水腐蚀。
发现桥面出现裂缝和混凝土脱落的情况,要对受损部位进行合理的养护和修补,要注意对受损部位进行凿除,用强度一致或者强度更高的混凝土进行浇筑,防止受损部位扩大,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
5对桥墩和桥台进行加固
5.1对桥梁地基与基础进行加固
当出现基础承载能力不足时,需要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
增加混凝土的使用量或者增加基础砌体的数量,使基底面积增加达到加固的作用。
当出现地基周围的土质出现松软的情况时,要对地基进行加固,防止出现基础沉降影响桥梁稳定性。
地基硬度不够对桥梁的稳定性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可以使用砂桩和注浆等方法来对地基进行人工加固。
5.2对主体进行加固
当出现主体裂缝时,可以增设钢筋混凝土带,对裂缝进行维修和处理,混凝土带一般会设置上中下三条。
当桥墩出现非常严重的裂缝情况或者表面混凝土出现大量脱落情况时,可以设置钢筋混凝土护套对主体进行环绕加固。
还可以使用钢筋箍来对主体进行捆绑加固。
结束语:
桥梁在公路交通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桥梁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损坏,出现一些病害,这些病害的产生严重威胁着桥梁的质量,威胁到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了保证交通顺畅,采取相应的维修加固措施对桥梁病害进行处理,确保桥梁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文华. 混凝土桥梁病害成因及养护与维修加固方法[J]. 应用能源技术, 2017(1):4.
[2]刘双. 混凝土桥梁病害成因及养护与维修加固方法[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00(008):1168.
[3]刘通海. 混凝土桥梁病害成因及养护与维修加固方法[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17,04(05):00107-00107.
[4]彭勇. 浅谈混凝土桥梁病害成因及养护与维修加固方法[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17,11(11):00027-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