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规划愿景,合作成就未来——中国—西亚北“未来发展愿景”对话会侧记
- 格式:pdf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4
春
去夏犹清,惠风抚乌伤。
2014年5月27—28日,中国—西
亚北非“未来发展愿景”对话会在绿意盎然的浙江省义乌市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政府承办。
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李进军主持开幕式,浙江省副省长梁黎明、义乌市委书记李一飞、苏丹副总统哈赛卜·穆罕默德·阿卜杜拉赫曼、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副议长萨德克·雅库特等分别致辞。
来自西亚北非地区19个国家的政要、政党领导人、驻华使节,以及中国的专家学者、工商企业界代表等二百余位代表出席对话会。
本次对话会为期两天,共举办了“西亚北非
梦想规划愿景,合作成就未来
——中国—西亚北非“未来发展愿景”对话会侧记
□ 本刊记者 魏丹丹/文
地区的变革与转型”、“中国梦与西亚北非未来发展愿景”、“未来合作——机遇与挑战”三个分议题对话会,以及“新丝绸之路的起点——义乌”经贸洽谈会及签约仪式。
对话会期间,与会者围绕“改革促发展,合作求共赢”主题进行了坦诚交流,达成了广泛共识。
梦想相连,共绘发展战略蓝图
5月27日上午9时,对话会在义乌市幸福湖国际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对话会主办方特别设置了一个大型水晶球,当开幕致辞嘉宾共同触摸水晶球时,水晶球上亮出了“中国—西亚北非‘未来发展愿景’对话会”的字样,与此同时,西亚非洲地区各国家国名也在
大屏幕上滚动出现。
主办方的精心设计,一下子拉近了与会嘉宾之间的距离,开幕式氛围既隆重热烈,又和谐温馨。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节奏,中国也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着,随之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也日益增多。
但这丝毫未改变中国人民对未来发展目标和愿景的追求,那就是实现中国梦。
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西亚北非国家发展繁荣的未来愿景则相通相融。
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在开幕致辞中特别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四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走合作共赢之路。
中国梦凝
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既是富强、
2014年5月7日,中国—西亚北非“未来发展愿景”对话会开幕式会场。
公共外交
Public Diplomacy
复兴、幸福之梦,也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梦。
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离不开对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坚持,这条道路凝聚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汇集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离不开对“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理想的坚持,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的坚持;离不开对改革发展的坚持,这是破解发展过程中各种难题、走好强国富民之路的制胜法宝;离不开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离不开和各国携手共克时艰、共同繁荣的胸襟和胆识。
长期以来,中国与西亚北非地区各国一直是相互信任的好朋友、真诚合作的好伙伴、休戚与共的好兄弟。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西亚北非地区国家则处于发展、变革的重要转型期,“改革促发展,合作求共赢”成为了双方的共同追求。
马飚表示,中国珍视与西亚北非地区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早在2000多
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跨越千山万水的阻隔,以极大的毅力和勇气开辟了从西安到伊斯坦布尔,从扬州到亚丁的丝绸之路。
日月变迁,古丝绸之路早已褪去昔日风华,但丝绸之路凝聚的精神支柱不会变,形成的共同信念也不会变。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植根于中国同丝绸之路沿途国家悠久的历史联系,顺应了中国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现实需求。
西亚北非地区国家位于“一带一路”交汇处,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和重要合作伙伴。
西亚北非各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实现双方资源禀赋、资金优势、市场潜力的有效对接,创造新的就业和经济增长点,也将带动地区国家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开幕式上,苏丹副总统哈赛卜也表示,对话会的召开恰逢其时,当前西亚北非地区国家正经历一个敏感的政治经济发展时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内政遭到更多干涉、经
济资源被人觊觎的问题,一些国家甚至遭到公然的军事干涉。
因此,此次对话会将成为各方谋划未来构想,凝聚国际和平力量,实现人类共同目标,应对当前面临挑战的合适切入点。
浙江省副省长梁黎明也在致辞中表示愿以此次对话会为契机,与西亚北非国家进一步增进了解,
密切往来,推动双方友好合作关系再上新
台阶。
愿景相通,共商改革发展大计
为增强对话会实效,使之更具建设性、针对性和务实性,对话会分别就“西亚北非地区的变革与转型”、“中国梦与西亚北非未来发展愿景”、“未来合作——机遇与挑战”三个分议题展开讨论。
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中国前驻埃及大使安惠侯、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钱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副司长曹甲昌以及埃及金字塔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尤里斯·艾哈迈德·易卜拉欣·古玛、突尼斯复兴运动负责人瑞雅得·博泰卜、伊朗伊斯兰联合党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哈米德礼萨·塔拉基、黎巴嫩未来阵线政治局委员侯赛因·萨勒赫等中外专家和政要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既交流了思想,也凝聚了共识。
第一,西亚北非地区变革转型进
2014年5月27日,开幕致辞嘉宾共同触摸带有“中国—西亚北非‘未来发展愿景’对话会”字样的水晶球,对话会正式拉开帷幕。
程复杂,其爆发既有偶然性,更有必然性。
自2010年底,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等多个国家发生动荡,以激烈的社会冲突、政治冲突甚至暴力冲突的形式实现变革,导致国家面临巨大的经济破坏、社会分裂、难民潮等。
西亚北非地区为何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剧烈而巨大的动荡?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结合自身经历,在发言中指出,西亚北非地区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实现民族解放后,一大批革命领导者走上了国家政治舞台中心,但在此后半个多世纪里,地区一些国家统治者改革意识淡薄,长期实行个人执政或家族统治,造成社会僵化、活力缺乏、公正缺失,人民渴望变革与发展的呼声日益强烈。
此轮演变爆发的地点及时间节点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突尼斯复兴运动负责人瑞雅得·博泰卜也在发言中坦陈,突尼斯发生的变革是整个地区变革转型的缩影,“阿拉伯之春”是一个复杂的进程,但原因之一是独裁统治者忽视人民的基本权利,未能实现广泛的社会公平,人民因此推动变革以期消除社会不公平和地区发展差异,推动国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第二,西亚北非地区国家进入发展方略的漫长探索期,“对话协商、共同参与”是地区国家渡过当前危机、实现变革转型的有效途径。
西亚北非国家的局势演变,取决于内部各种力量的整合与协调,更取决于能否在保持国家稳定前提下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推翻旧的统治模式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最终目标是找到符合人民意愿和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如果过渡顺利,找到了发展新道路,就将把国家带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但如果在发展理念、
制度模式等方面找不到对的参照,也
有可能使国家陷入内乱、内战或滋生
新的独裁政权。
在此过程中,各国内
部不同政治力量间的交锋、与外部力
量的较量甚至冲突都难以避免。
中方
代表表示,改革之路崎岖坎坷,不可
能一蹴而就,中国也是在不断摸索中
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只
有凝聚全社会力量,相互尊重,通过
对话交流,实现广泛的政治参与才能
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难题,维护
社会稳定,最终实现国家发展。
第三,西亚北非各国积极推进均
衡务实外交,期待中国在地区热点问
题中发挥更多建设性作用。
西亚北非
地区发生大变革大动荡后,美国虽然
仍在中东地区保持着影响力,但明显
已力不从心,其极力推行的“新干涉
主义”不符合阿拉伯民众的利益,并
招致地区国家的严重不满。
同时,地
区国家积极推进均衡务实外交政策,
致力于发展多元外交,加大了与中国
等新兴国家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
外
方代表表示,与美国“零和思维”的
破坏性安全观相比,中国的安全观和
外交政策更富有包容性,更强调合作
共赢,西亚北非国家与中国关系基础
牢固,双方思维方式相近,理念文化
相通,地区人民都视中国为真朋友,
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应对地区
热点问题和传统威胁等方面的作用正
不断增强。
地区国家感谢中国对阿拉
伯国家正义事业的支持以及相关问题
上的公正立场,希望中国在解决地区
热点问题中发挥更大作用,帮助相关
国家实现和平稳定和发展。
第四,西亚北非地区国家欢迎中
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希望不断
扩大和深化与中国在各领域的合作。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并正在规划中
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为中国同
处于“一带一路”交汇处的西亚北非
国家间的全面合作关系发展提供了新
前景,创造了互利共赢的新机遇,堪
称新时期提升中国与西亚北非国家合
作关系的新引擎。
外方代表坦陈,希
望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在“一带一路”
战略框架下开展合作,早日实现民族
复兴。
针对如何扩大和深化双方各领
域合作,中外代表也积极建言献策:
抓好双方间合作的机制建设,进一步
发挥平台效应,形成全方位、宽领域
的立体经济合作架构;除扎实推进传
统能源领域合作外,加强在新兴领域
的合作,如建立有效的联合金融机构、
确立安全的贸易结算货币、扩大相互
投资等;在工业投资过程中,帮助地
区国家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通
过务实合作使发展更多惠及地区民
众。
此外,双方还应进一步发挥文化
交流在国家关系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
导性作用,提升双方在教育和青少年
交流方面的合作水平。
5月27日下午,对话会主办方
还精心设计了共植“国际友谊林”活
动。
来自西亚北非地区19个国家的
政要、政党领导人、驻华使节,在义
乌市幸福湖国际会议中心的绿地上
一同挥锹培土,种下了代表“健康长
寿”的银杏树、寓意“吉祥如意”的
义乌市市树香樟树,以及象征“荣华
富贵”的桂花树。
种下的这一株株青
葱树苗,不仅代表着双方人民之间的
深厚友谊,更是双方对未来美好愿景
的共同期许。
利益相融,共推友好务实合作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与西亚北非
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
国家关系,打造双方合作“升级版”,强化共同利益纽带,真正落实经济合作项目,28日上午9时,由中国经济联络中心与浙江省义乌市政府联合主办的“新丝绸之路起点——义乌”经贸洽谈会在义乌成功举行,来自西亚北非地区19个国家的政要、驻华使节,以及国内外有关经贸促进机构、商会、企业代表等二百余人出席了此次经洽会。
苏丹副总统哈赛卜、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孙文友、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等出席经洽会开幕式。
经洽会成果丰硕,中外企业家共签署了九项合作协议,合同金额近3亿美元,并达成了五十多个合作意向。
首先,经洽会是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一次积极尝试。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西亚北非地区贯连东西,与中国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方面面临相似或相同的机遇和挑战,是中国推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合作伙伴。
经洽会的举办契
合西亚北非地区国家希望通过理念探
索、务实合作,走上稳定发展道路的
需求,体现了中国对全面发展与西亚
北非地区国家关系的重视及在推动双
方经贸关系发展方面所采取的实际步
骤。
其次,经洽会是对政党外交工作
的有效补充。
对话会为中外各方就各
自未来发展远景进行交流、寻求合作
共识搭建了一个政治交流平台,而经
洽会则为中外经济精英扩大共识、增
强合作提供了一个务实合作平台。
两
个平台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积极将
经济因素注入党际交往,不仅有助于
巩固和深化我们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友
好关系,而且有利于推动政党之间的
相互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家关系的发
展。
最后,经洽会是促进地方经济
发展的有力之举。
经洽会以促进中国
与西亚北非地区的经贸合作为重要内
容,为义乌进一步践行十八届三中全
会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战
略,打赢转型升级攻坚战提供了难得
的机遇。
本次经洽会的成功举办,让
更多的国外客商了解了义乌市场,拉
近了双方人民的距离,也为义乌在新
一轮改革发展中打造“鸡毛换糖”升
级版,提供了新思路和难得的历史机
遇。
别具匠心的开幕式,探讨热烈的
三场分议题对话,高效务实的经贸洽
谈会,意义非凡的种植“国际友谊林”
活动,给中外各界代表留下了深刻印
象。
此次对话会不仅为推进中方与西
亚北非地区政党、政要、智库及民间
的交往提供了新舞台,实现了交流思
想、互鉴经验、深交朋友、促进合作
的多重效应,也将中国梦与西亚北非
梦连接在一起,激励大家聚焦发展,
探寻合作,在中国与西亚北非未来发
展的愿景蓝图上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
笔。
(责任编辑:魏银萍)
2014年5月28日,中外企业家在经贸洽谈会签约仪式现场签署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