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第二高级中学2018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88.19 KB
- 文档页数:11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第二高级中学2018年高三化学月
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 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 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
C.1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 A
参考答案:
D
略
2. 航天技术上使用的一种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该电
池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 该电池的正极变化可表示为()
A. 4H+ +4 e- =2H2↑
B. 4OH--4e- =O2↑+ 2H2O
C.O-2+ 2H2O +4e- = 4OH- D. 2H2-4e- = 4H+
参考答案:
答案;C
3. NH4HCO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C<N<O
B、同周期的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 >C
C、其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ˉNH3↑+H2O
D、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NH4HCO3固体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
参考答案:
D
略
4. (2005·江苏卷)1.2005年1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
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它碳氢化合物。
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nH2n+2
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C.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
D.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参考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碳氢化合物的组成的认识。
碳氢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显然A不正确;石油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B正确;在稠环芳香烃许多物质如(C10H8)的含碳量都大于C2H2,C不正确;碳氢化合物中碳原子与碳原子间为非极性键。
5.
在下列各组元素中,都属于主族的是()
A.原子序数为11、21、31的元素 B.核电荷数为35、37、38的元素
C.质子数为29、30、31的元素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8、28、35的元素
参考答案:
答案:B
6. 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①Na+、②Ba2+、③C1-、④Br-、⑤SO32-、⑥SO4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肯定含有离子的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参考答案:
A
略
7. .某溶液含有①NO、②HCO、③SO、④CO、⑤SO等五种阴离子。
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设溶液体积无变
化) ()
A.①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
A
略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木灰和硫铵混合施用可使肥效更高
B.Mg(OH)2和Al(OH)3受热易分解可作阻燃剂
C.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与铁片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
D.二氧化硫和氯气均可使有色物褪色且漂白原理相同
参考答案:
B
略
9.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
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
C.除去CO2中的少量SO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参考答案:
A
略
10.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CuO和FeO混合物中FeO质量分数的是
A.取ag混合物在高温下与足量H2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cg
B.取ag混合物在高温下通入足量CO气体,充分反应后,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cg
C.取ag混合物完全溶于稀硝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固体比加入的铁粉增重bg
D.取ag混合物用稀硫酸充分溶解后,加入足量Na2O2粉末,过滤、洗涤、烘干、灼烧,所得固体质量为bg
参考答案:
C
略
11. 已知M2O7x- + 3 S2- + 14 H+= 2 M 3++ 3S ↓ + 7H2O,则M2O7x-中的M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
参考答案:
D
略
12. 在T℃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的物质的量为b mol。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100%
B.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
C.溶液中c(OH-)= mol·L-1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
参考答案:
D
略
13. 、两种硫酸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共熔,可制得化合物X,X溶于水能电离出K +、Cr3+、SO42-,若将2.83 g X中的Cr3+全部氧化为Cr2O72-后,溶液中的Cr2O72-可和过量KI溶液反应,得到3.81g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I-+14H+=2 Cr3++3I2+7H2O 。
若向溶有2.83 gX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可得到4.66 g白色沉淀.由此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 (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略
14. 4.(3分)(2012?海南)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B
略
15.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可以发生反应的类型
有()
①加成反应②消去反应③水解反应④酯化反应
⑤氧化反应⑥加聚反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下图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提供化学药品:铁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1)稀硫酸应放在中(填写仪器名称).
(2)本实验通过控制A、B、C三个开关,将仪器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关闭开关、打开开关就可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的颜色。
试分析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空气的理由.
(3)该实验使用铁粉,除反应速率可能太快外,还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4)在FeSO4溶液中加入(NH4)2SO4固体可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 (式量为392),该晶体比一般亚铁盐稳定,不易被氧化,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①为洗涤(NH4)2SO4·FeSO4·6H2O粗产品,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A.用冷水洗 B.先用冷水洗,后用无水乙醇洗
C.用30%的乙醇溶液洗 D.用90%的乙醇溶液洗
②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称取a 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用浓度为c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
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的该产品纯度为(用字母ac表).上表中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D.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浓度降低
参考答案:
(1)分液漏斗(1分)
(2)B,A(或“AC”),(各1分)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2分)
(3)铁粉进入导管从而堵塞导管(或其它合理答案)(2分);(4)①D;(1分)②MnO4-+5Fe2++8H+=Mn2++5Fe3++4H2O,(2分)最后一滴滴入,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s不变色(2分)
×100% (2分), BC。
(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参考答案:
18. (13分)有机物H是用于合成药物的中间体,G为合成涤纶。
请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已知以下信息:
①B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其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2种
②G为C和F一定条件下1:1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③
(-R1、-R2表示氢原子或烃基)
(1)A的化学名称为;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2)H的结构简式为;A→D的反应类型为。
(3)写出C和F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4)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含有苯环结构③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参考答案:
(1) 乙烯羧基(2)加成反应
(3)
(4) 4
19. (6分)在等闻等容条件下,某气体反应aA(g)+bB(g)gC(g)+hD(g),达平衡。
现考虑达平衡的两条途径Ⅰ和Ⅱ:
Ⅰ:A、B起始时的物质量分别为a摩,b摩
Ⅱ:A、B起始时的物质量分别为2a摩,2b摩
论问,当a+b=g+h时,两条途径最终实现的平衡态是否相同?为什么?参考答案:
不相同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