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导学案:物质循环
- 格式:doc
- 大小:247.00 KB
- 文档页数:5
《物质循环》
编制:刘玉楼
1.研读课本内容,完成基础知识的预习。
2.依据自学指导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准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
3.小组长职责:引导小组各层成员按时完成任务,人人达标。
【学习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活动重点】: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活动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预习案》:
一、物质循环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等化学元素,不断的进行从无机环境到,又从__________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物质循环的特点是一方面具有,另一方面可以被生物群落利用。
二、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短时间大量燃烧→大气中含量迅速增加
→打破了的平衡。
2、产生危害:升高、冰川融化、上升
3、防止和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
①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减少CO2的来源)。
②大力(增加CO2的去路)。
《探究案》:
活动一:碳循环
1、碳在自然界中以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在大气中以形式存在: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以形式进行进行循环;
在生物群落内主要是沿着进行,传递形式为。
2、过程
a.CO2进入生物群落:通过自养型生物完成,主要是绿色植物的,还包括。
b.CO2返回无机环境: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解者的
以及含碳燃料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时,只有和之间的传递是相互的,其它成分之间都是单向的。
活动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的比较表:
区
别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形式以形式流动等基本元素的循环
范围生物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生物群落与之间
过程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反复循
环
特点. 性、循环流动
联
系
①________作为_________的载体,使________沿着流动;能量作为
_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
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同时进行,,不可分
割。
③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正是通过和才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例1】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中的4种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途径。
请仔细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 固定太阳能开
始的。
(2)图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是,代表分解作用的是,代表呼吸作用的是。
(3)碳在D中以形式存在,在C中以形式存在。
(4)与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5)碳元素在在⑤和⑦中形式流动,在①和⑥中是以的形式流动。
【课后作业】:
1、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
A.化石燃料的燃烧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C.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D.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3、下列不属于碳元素从生物群落中返回大气的途径的是
A.生物的呼吸作用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森林的自燃起火4、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可以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被循环使用B.需要能量驱动
C.循环的范围是整个生物圈,具有全球性D.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5、右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的最多
C.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甲代表的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6、左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其中M、N、O
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M、N、O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M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主要成分
C.N是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
D.O是消费者,都是自养生物
7、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其中甲、乙、丙、丁、戊
构成生物群落,a、b、c为碳元素的转移量,则三者的数量关系为
A.a>b+c B.a=b+c
C.a<b+c D.不确定
8、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的生物都是绿色植物
B.乙1在图示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
C.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发挥作用
D.能量是物质循环的载体,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动力
9、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
A.为了解决能源紧张问题,大量使用酒精、沼气B.淘汰高耗能企业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D.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
10、在碳循环过程中,使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
①光合作用②蒸腾作用③呼吸作用④化能合成作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物质是指.
A.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B.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D.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12、关于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主要是依靠光合作用固定的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的
C.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大气中的CO2即可维持稳定
D.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
13、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实现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关键生物是______(填字母),碳在A→B和B→C过程中分别以_______、_______形
式流动。
(2)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植物通过
______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通过_______把
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化学燃料的燃烧,打破生物圈中_______的平衡,形成温室效应。
(3)写出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若生产者固定了100kJ的能量,则图中最高营养级理论上可获得的能量范围为_______。
14、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1)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分解者的是。
(2)C→A的箭头表示的生理过程为。
在D→E的过程中,碳以的形式传递。
(3)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该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用字母表示)。
(4)如图所示的碳循环示意图体现物质循环特点为。